CN115477125B -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7125B
CN115477125B CN202210990401.0A CN202210990401A CN115477125B CN 115477125 B CN115477125 B CN 115477125B CN 202210990401 A CN202210990401 A CN 202210990401A CN 115477125 B CN115477125 B CN 1154771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elt
longitudinal
telescopic
coal 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04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77125A (zh
Inventor
胡开宇
徐志刚
周凯
郑晓锋
杨康信
刘玉波
刘敏
宋涛
赵海伟
温建刚
李莉
任志杰
张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22109904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7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7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7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77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7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属于煤矿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的技术领域,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包括皮带架上组件、皮带架下组件和皮带架组装组件;皮带架组装组件包括底座、前端机架、中部机架、后端机架、上组件运输平台、下组件运输平台。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用于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中部机身H架、纵梁及托辊等的辅助安装,能够实现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下的机身安装,彻底避免了掘进作业过程中输送机停机延伸皮带的作业环节,将断续式运输变为连续式运输,改变了传统后配套运输系统的作业工艺、流程,实现了煤矿巷道掘进工艺的革新,提升了掘进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 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巷道掘进是制约煤炭回采有序衔接的重要因素,有效提高巷道掘进效率是解决煤矿采掘接续的关键。在当前,掘进行业内发展出了高效率掘进系统装备,如“掘进/掘锚机+运锚/破碎机+带式转载机+带式输送机用自移机尾”的配套形式进行掘进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形成掘、支、运平行作业的掘进方式,从而实现快速掘进的目的。但目前在巷道掘进的过程中发现,自移机尾和带式转载机搭配提供的搭接行程通常无法满足井下一个班的掘进进尺,在作业过程中仍然存在皮带架安装次数多、工艺繁琐,人员危险程度高等问题,并且在安装皮带架时掘进系统内所有设备需停机后人工安装,很大程度上制约进尺效率的问题。因此,在掘进系统运行期间安装输送机皮带架成为了限制皮带连续运输系统工艺上推广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彻底避免了掘进作业过程中输送机停机延伸皮带的作业环节,基于该装置,还提出了一种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使得掘进、锚护设备的开机率大幅提升,提升了巷道整体掘进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包括皮带架上组件、皮带架下组件和皮带架组装组件;皮带架上组件包括两根H架连接纵梁、连接两根H架连接纵梁的托辊架以及安装在托辊架上的上托辊;皮带架下组件包括H架和下托辊,H架包括两根竖梁以及连接两根竖梁的横梁,竖梁的顶端设置有纵梁插槽,下托辊安装在横梁上;相邻两组皮带架上组件的H架连接纵梁插设在同一组皮带架下组件的纵梁插槽中实现连接;皮带架组装组件包括底座、前端机架、中部机架、后端机架、上组件运输平台、下组件运输平台;前端机架、中部机架、后端机架由前到后依次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前端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中部机架上安装有上组件运输平台和上托辊组,上托辊组位于上组件运输平台的上方;后端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上组件运输平台包括固定平台、伸缩滑台、横向伸缩机构Ⅰ、纵向推移机构和推移架;伸缩滑台与固定平台横向滑动连接,用于支撑皮带架上组件的两根H架连接纵梁;横向伸缩机构Ⅰ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平台和伸缩滑台连接,用于驱动伸缩滑台横向伸缩;纵向推移机构纵向跨过伸缩滑台,前端与推移架连接,后端与固定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推移架纵向平移将伸缩滑台上的皮带架上组件向后推移;下组件运输平台设置在中部机架和后端机架之间,包括纵向滑移座、横向滑移座、H架叉座、纵向伸缩机构Ⅱ、横向伸缩机构Ⅱ、竖向摆动机构Ⅱ;纵向滑移座与底座纵向滑动连接;纵向伸缩机构Ⅱ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纵向滑移座连接,用于驱动纵向滑移座纵向滑动;横向滑移座与纵向滑移座滑动连接;横向伸缩机构Ⅱ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滑移座和横向滑移座连接,用于驱动横向滑移座横向滑动;H架叉座上设置有两个用于与H架的两根竖梁插接的插槽,H架叉座与横向滑移座通过转动件Ⅳ转动连接;竖向摆动机构Ⅱ的两端分别与H架叉座与横向滑移座连接,用于驱动H架叉座绕转动件Ⅳ竖向摆动。
进一步地,固定平台的纵向侧设置有压带滚筒,用于使下皮带从固定平台的下方穿过。
进一步地,上组件运输平台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纵向跨过伸缩滑台,两端分别与固定平台连接,推移架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
进一步地,后端机架上设置有可横向伸缩的支撑轮,用于支撑后端已装配完成而前端未装配完成的H架连接纵梁。
进一步地,底座或前端机架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前方装置连接的纵向伸缩机构Ⅰ。
进一步地,前端机架的高度由前到后逐渐增大;中部机架与前端机架的后端等高;后端机架的高度由前到后逐渐减小,前端与中部机架等高,前后两端机架为过渡机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包括自移机尾和上述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自移机尾用于随前方设备向前移动并承接需运输的物料;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设置在自移机尾的后方。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用于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中部机身H架、纵梁及托辊等的辅助安装,能够实现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下的机身安装,彻底避免了掘进作业过程中输送机停机延伸皮带的作业环节,将断续式运输变为连续式运输,改变了传统后配套运输系统的作业工艺、流程,实现了煤矿巷道掘进工艺的革新,提升了掘进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在巷道中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皮带架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3为皮带架中弹簧卡扣的示意图;
图4为皮带架组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上组件运输平台的示意图;
图6为下组件运输平台的示意图;
图7为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8为履带式自移机尾的示意图;
图9为图8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0为可伸缩机身的示意图。
图标:履带式自移机尾100,自移机尾托辊架101,机身102,履带式行走机构103,铰接轴104,横向摆动油缸105,缓冲托辊架106,改向滚筒107,缓冲托辊组108,受料斗109,集控中心110,距离传感器Ⅰ111,距离传感器Ⅱ112,皮带清扫器113,竖向摆动油缸Ⅰ114;
可伸缩机身200,机身单元201,伸缩导杆202,滑靴203,可伸缩机身中的槽型托辊204,可伸缩机身中的上皮带防跑偏压轮205,下托辊206,下皮带防跑偏立托辊207,缸体安装座208,杆体安装座209;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H架连接纵梁301,托辊架302,上托辊303,H架304,下托辊305,纵梁插槽306,弹簧卡扣307,底座308,前端机架309,中部机架310,后端机架311,纵向伸缩油缸Ⅰ312,固定平台313,伸缩滑台314,推移架315,横向伸缩油缸Ⅰ316,纵向推移油缸317,压带滚筒318,导向杆319,纵向滑移座320,横向滑移座321,H架叉座322,纵向伸缩油缸Ⅱ323,横向伸缩油缸Ⅱ324,竖向摆动油缸Ⅱ325,支撑轮326,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中的槽型托辊327,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中的上皮带防跑偏压轮328;皮带架329;卡孔330;
移变平台400;巷道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包括皮带架上组件、皮带架下组件和皮带架组装组件。
皮带架上组件包括两根H架连接纵梁301、连接两根H架连接纵梁301的托辊架302以及安装在托辊架302上的上托辊303,上托辊采用槽型托辊;皮带架下组件包括H架304和下托辊305,H架304包括两根竖梁以及连接两根竖梁的横梁,竖梁的顶端设置有纵梁插槽306,下托辊304安装在横梁上;相邻两组皮带架上组件的H架连接纵梁301插设在同一组皮带架下组件的纵梁插槽306中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中,H架连接纵梁301的端部为等腰梯形结构的导向端头,H架连接纵梁301上设置有竖向孔,竖向孔内安装有弹簧卡扣307,弹簧卡扣307包括弹簧以及设置在弹簧两端的卡块,卡块的上部位于竖向孔外,纵梁插槽306上设置有卡孔330。H架连接纵梁301刚插入纵梁插槽306时,弹簧两端的卡块首先被纵梁插槽306的上下两侧壁压缩,使得H架连接纵梁301能够顺利插入纵梁插槽306,当弹簧卡扣307到达卡孔330位置时,卡块受弹簧弹力穿过卡孔330,实现H架连接纵梁301与纵梁插槽306连接位置的自锁。皮带架上组件、皮带架下组件组成皮带架329。
皮带架组装组件包括底座308、前端机架309、中部机架310、后端机架311、上组件运输平台、下组件运输平台;前端机架309、中部机架310、后端机架311由前到后依次固定安装在底座308上;底座308或前端机架309设置有用于与前方装置连接的纵向伸缩机构Ⅰ(本实施例中纵向伸缩机构Ⅰ采用纵向伸缩油缸Ⅰ312)。
前端机架309的高度由前到后逐渐增大,前端机架309上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前端机架309可布设液压系统或存储物料。
中部机架310与前端机架309的后端等高,中部机架310上安装有上组件运输平台和上托辊组,上托辊组位于上组件运输平台的上方。
上组件运输平台包括固定平台313、伸缩滑台314、横向伸缩机构Ⅰ、纵向推移机构和推移架315;伸缩滑台314与固定平台313横向滑动连接,用于支撑皮带架上组件的两根H架连接纵梁301;横向伸缩机构Ⅰ采用横向伸缩油缸Ⅰ316,两端分别与固定平台313和伸缩滑台314连接,用于驱动伸缩滑台314横向伸缩;纵向推移机构采用纵向推移油缸317,纵向跨过伸缩滑台314,前端与推移架315连接,后端与固定平台313连接,用于驱动推移架315纵向平移将伸缩滑台314上的皮带架上组件向后推移。
进一步地,固定平台313的纵向侧设置有压带滚筒318,用于使下皮带从固定平台313的下方穿过,用于限制下皮带走向,防止皮带架组装时受皮带影响。
进一步地,上组件运输平台还包括导向杆319,导向杆319纵向跨过伸缩滑台314,两端分别与固定平台313连接,推移架315滑动设置在导向杆319上,用于限制推移架315走向,防止皮带架上组件纵向滑移时发生方向偏离。
下组件运输平台设置在中部机架310和后端机架311之间,包括纵向滑移座320、横向滑移座321、H架叉座322、纵向伸缩机构Ⅱ、横向伸缩机构Ⅱ、竖向摆动机构Ⅱ;纵向滑移座320与底座308纵向滑动连接;纵向伸缩机构Ⅱ采用纵向伸缩油缸Ⅱ323,两端分别与底座308和纵向滑移座320连接,用于驱动纵向滑移座320纵向滑动;横向滑移座321与纵向滑移座320滑动连接;横向伸缩机构Ⅱ采用横向伸缩油缸Ⅱ324,两端分别与纵向滑移座320和横向滑移座321连接,用于驱动横向滑移座321横向滑动;H架叉座322上设置有两个用于与H架304的两根竖梁插接的插槽,H架叉座322与横向滑移座321通过转动件Ⅳ(本实施例中转动件Ⅳ采用销轴)转动连接;竖向摆动机构Ⅱ采用竖向摆动油缸Ⅱ325,两端分别与H架叉座322与横向滑移座321连接,用于驱动H架叉座322绕转动件Ⅳ竖向摆动。
后端机架311的高度由前到后逐渐减小,前端与中部机架310等高,后端机架311上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后端机架311上设置有可横向伸缩的支撑轮326,用于支撑后端已装配完成而前端未装配完成的H架连接纵梁301。支撑轮326由横向设置的油缸驱动实现伸缩。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的上托辊组包括多根槽型托辊327,槽型托辊327的两侧设置有上皮带防跑偏压轮328,用于限制上皮带走向。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可布置在巷道任何一侧,增加对巷道的适应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包括自移机尾和上述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自移机尾用于随前方设备向前移动并承接需运输的物料;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设置在自移机尾的后方。
本实施例中,自移机尾为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包括受料部、自移机尾托辊架101、机身102、履带式行走机构103;自移机尾托辊101架穿过机身102,后端的中心位置与机身102通过转动件Ⅰ(本实施例中转动件Ⅰ为铰接轴104)转动连接,前端的两侧通过两组横向摆动机构(本实施例中横向摆动机构采用横向摆动油缸105)与机身102连接,两组横向摆动机构用于使自移机尾托辊架101绕转动件Ⅰ横向偏转,自移机尾托辊架101上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和下托辊组。
受料部包括缓冲托辊架106、改向滚筒107、缓冲托辊组108和受料斗109;改向滚筒107转动安装在缓冲托辊架106的前端;缓冲托辊组108转动安装在缓冲托辊架106上,位于改向滚筒107之后;受料斗109固定在缓冲托辊架106上,位于缓冲托辊组108的上方;缓冲托辊架106的后端与自移机尾托辊架101的前端通过转动件Ⅱ(本实施例中转动件Ⅱ为横向设置的销轴)和竖向摆动机构Ⅰ(本实施例中竖向摆动机构采用竖向摆动油缸Ⅰ114)连接,竖向摆动机构Ⅰ位于转动件Ⅱ的上方或下方,竖向摆动机构Ⅰ用于使受料部绕转动件Ⅱ竖向摆动;两组履带式行走机构103分别设置在机身102的两侧,用于驱动履带式自移机尾100纵向移动。
集控系统设置在机身102的集控中心110上;横向摆动机构中设置有行程传感器;缓冲托辊架106前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Ⅰ111;机身102的四个角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Ⅱ112。
缓冲托辊架106上设置有皮带清扫器113。
受料部布置于机身102最前部与自移机尾托辊架101连接,能够通过竖向摆动油缸Ⅰ114实现受料部的上下摆动,以满足配套使用时高度调整要求。自移机尾托辊架101通过横向摆动油缸105实现自移机尾托辊架101绕铰接轴104横向偏转,以满足配套使用时横向角度调整要求。缓冲托辊组108能够对输送机皮带进行有效缓冲支撑,减轻前方卸煤对皮带造成的破坏。大容积的受料斗109能够起到一定的煤流承载、缓冲作用,同时与锚杆转载机卸料端具备足够的搭接长度,避免漏撒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和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之间设置可伸缩机身200。
可伸缩机身200包括多个机身单元201以及多个伸缩导杆202;机身单元201上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和下托辊组;相邻两组机身单元201通过伸缩导杆202连接,最前方的机身单元201与履带式自移机尾100的机身102通过伸缩导杆202连接,最后方的机身单元201与纵向伸缩油缸Ⅰ312连接。
具体地,机身单元20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块侧板的隔板,侧板的底部设置有滑靴203,隔板上方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和下托辊组,上托辊组包括多根槽型托辊204,槽型托辊204的两侧设置有上皮带防跑偏压轮205,两根下托辊206之间转动安装有下皮带防跑偏立托辊207。
具体地,侧板的外侧安装有缸体安装座208和杆体安装座209;每根伸缩导杆202的缸体通过转动件Ⅲ转动安装在对应机身单元201的缸体安装座208上;相邻两组机身单元201中,后一机身单元上伸缩导杆202的杆体与前一缩皮带架的杆体安装座209通过转动件Ⅲ转动连接;最前方机身单元上伸缩导杆202的杆体与履带式自移机尾100的机身102通过转动件Ⅲ转动连接;转动件Ⅲ横向设置,本实施中采用销轴。
在掘进作业中,履带式自移机尾100随前方设备向前移动,履带式自移机尾100之后的带式输送机则随着履带式自移机尾100的前进不断安装皮带架,以延长输送长度。当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前方掘锚一体机、锚杆转载机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更换部件时,由于设备之间搭接距离有限,设备检修空间狭小,检修作业困难,可伸缩机身200可以为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前方设备提供一定距离的退机空间,以提供充足的检修空间,履带式自移机尾100推动机身单元201依次后退,伸缩导杆202缩回,可伸缩机身200整体长度缩短而不会影响后方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及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整机身单元201数量可满足不同伸缩长度的要求。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300的后方跨骑有移变平台400,移变平台400用于移动变电站承载及电缆存储。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所述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布置在巷道一侧,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履带式自移机尾100牵引可伸缩机身200和皮带架组装组件向前移动,距离传感器Ⅰ111实时检测履带式自移机尾100与前方锚杆转载机的距离,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集控中心110,集控中心110根据检测数据控制履带式自移机尾100的行走速度,保证履带式自移机尾100以预设间距随锚杆转载机前进。
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前进过程中,距离传感器Ⅱ112实时检测履带式自移机尾100与巷道两帮的距离,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集控中心110,集控中心110根据检测数据判断机身102相对于履带式自移机尾100之后的皮带是否发生偏转,若机身102发生偏转(比如履带式自移机尾100进行转向时),控制横向摆动油缸104调节履带式自移机尾托辊架101绕铰接轴103横向偏转,使履带式自移机尾托辊架101及其前方的受料部与履带式自移机尾100之后的皮带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前进过程中,带式输送机的上皮带位于前端机架309、中部机架310、后端机架311的槽型托辊327上,皮带架组装组件不停机补充皮带架,工作过程过程如下所述:
S1,横向伸缩油缸Ⅱ324伸出将横向滑移座321横向推出,竖向摆动油缸Ⅱ325伸出,使H架叉座322向下摆动处于倾斜位置,将H架304的两根竖梁插接在H架叉座322的插槽中,横向伸缩油缸Ⅱ324收缩将横向滑移座321横向复位,竖向摆动油缸Ⅱ325收缩,使H架叉座322向上摆正,下托辊304位于下皮带下方;
S2,横向伸缩油缸Ⅰ316伸出将伸缩滑台314横向推出,将皮带架上组件放置在伸缩滑台314上;
若皮带架上组件是未组装状态,则在伸缩滑台314上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横向伸缩油缸Ⅰ316收缩,使两根H架连接纵梁301分别对准H架304的两个纵梁插槽306;
若皮带架上组件是组装状态,则横向伸缩油缸Ⅰ316直接收缩,使两根H架连接纵梁301分别对准H架304的两个纵梁插槽306;
S3,纵向推移机构将推移架315向后推进,将伸缩滑台314上的皮带架上组件向后推送至两根H架连接纵梁301的后端分别插入H架304的两个纵梁插槽306中,通过弹簧卡扣307与纵梁插槽306连接固定;
S4,皮带架组装组件随前机一同向前移动,组装完成的部分由带式输送机的机头牵引不随皮带架组装组件前移,直至后端已安装好的H架连接纵梁301的前端移动到H架叉座322之后;
S5,横向伸缩油缸Ⅱ324伸出将横向滑移座321横向推出,竖向摆动油缸Ⅱ325伸出,使H架叉座322向下摆动处于倾斜位置,将H架304的两根竖梁插接在H架叉座322的插槽中,横向伸缩油缸Ⅱ324收缩将横向滑移座321横向复位,竖向摆动油缸Ⅱ325收缩,使H架叉座322向上摆正,,下托辊304位于下皮带下方,纵向伸缩油缸Ⅱ323收缩,带动H架304后移,使两个纵梁插槽306套设在两根H架连接纵梁301的前端,通过弹簧卡扣307与H架连接纵梁301的前端连接固定;
S6,重复步骤S2-S5,组装完成的部分由带式输送机的机头牵引逐渐脱离底座308,使上皮带落在上托辊303上。
当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前方掘锚一体机、锚杆转载机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更换部件时,履带式自移机尾100推动机身单元201依次后退,伸缩导杆202缩回,可伸缩机身200整体长度缩短为履带式自移机尾100前方设备提供一定距离的退机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前端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架上组件、皮带架下组件和皮带架组装组件;
所述皮带架上组件包括两根H架连接纵梁、连接两根H架连接纵梁的托辊架以及安装在托辊架上的上托辊;
所述皮带架下组件包括H架和下托辊,H架包括两根竖梁以及连接两根竖梁的横梁,竖梁的顶端设置有纵梁插槽,下托辊安装在横梁上;
相邻两组皮带架上组件的H架连接纵梁插设在同一组皮带架下组件的纵梁插槽中实现连接;
所述皮带架组装组件包括底座、前端机架、中部机架、后端机架、上组件运输平台、下组件运输平台;
所述前端机架、中部机架、后端机架由前到后依次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前端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
所述中部机架上安装有上组件运输平台和上托辊组,上托辊组位于上组件运输平台的上方;
所述后端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上托辊组;
所述上组件运输平台包括固定平台、伸缩滑台、横向伸缩机构Ⅰ、纵向推移机构和推移架;
所述伸缩滑台与固定平台横向滑动连接,用于支撑皮带架上组件的两根H架连接纵梁;
所述横向伸缩机构Ⅰ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平台和伸缩滑台连接,用于驱动伸缩滑台横向伸缩;
所述纵向推移机构纵向跨过伸缩滑台,前端与推移架连接,后端与固定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推移架纵向平移将伸缩滑台上的皮带架上组件向后推移;
所述下组件运输平台设置在中部机架和后端机架之间,包括纵向滑移座、横向滑移座、H架叉座、纵向伸缩机构Ⅱ、横向伸缩机构Ⅱ、竖向摆动机构Ⅱ;
所述纵向滑移座与底座纵向滑动连接;
所述纵向伸缩机构Ⅱ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纵向滑移座连接,用于驱动纵向滑移座纵向滑动;
所述横向滑移座与纵向滑移座滑动连接;
所述横向伸缩机构Ⅱ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滑移座和横向滑移座连接,用于驱动横向滑移座横向滑动;
所述H架叉座上设置有两个用于与H架的两根竖梁插接的插槽,H架叉座与横向滑移座通过转动件Ⅳ转动连接;
所述竖向摆动机构Ⅱ的两端分别与H架叉座与横向滑移座连接,用于驱动H架叉座绕转动件Ⅳ竖向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平台的纵向侧设置有压带滚筒,用于使下皮带从固定平台的下方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组件运输平台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纵向跨过伸缩滑台,两端分别与固定平台连接,推移架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后端机架上设置有可横向伸缩的支撑轮,用于支撑后端已装配完成而前端未装配完成的H架连接纵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或前端机架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前方装置连接的纵向伸缩机构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端机架的高度由前到后逐渐增大;
中部机架与前端机架的后端等高;
后端机架的高度由前到后逐渐减小,前端与中部机架等高。
7.一种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移机尾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
所述自移机尾用于随前方设备向前移动并承接需运输的物料;
所述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设置在自移机尾的后方。
CN202210990401.0A 2022-08-18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Active CN115477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0401.0A CN115477125B (zh) 2022-08-18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0401.0A CN115477125B (zh) 2022-08-18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7125A CN115477125A (zh) 2022-12-16
CN115477125B true CN115477125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8814B1 (en) * 2007-01-31 2011-10-04 Szalankiewicz James J Conveyo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389943A (zh) * 2020-12-04 2021-02-23 北京道思克矿山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及快速掘进系统
CN212952519U (zh) * 2020-07-24 2021-04-13 霍州煤电集团鑫钜煤机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巷道掘进用后退带式输送机履带式自移机尾
CN214297928U (zh) * 2021-07-22 2021-09-28 北京华丰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伸缩皮带运输机的移动机尾段及伸缩皮带运输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8814B1 (en) * 2007-01-31 2011-10-04 Szalankiewicz James J Conveyo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2952519U (zh) * 2020-07-24 2021-04-13 霍州煤电集团鑫钜煤机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巷道掘进用后退带式输送机履带式自移机尾
CN112389943A (zh) * 2020-12-04 2021-02-23 北京道思克矿山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及快速掘进系统
CN214297928U (zh) * 2021-07-22 2021-09-28 北京华丰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伸缩皮带运输机的移动机尾段及伸缩皮带运输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履带自移式刮板输送机的设计及应用;李海峰;赵天博;;机械管理开发;20200531(第05期);全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2183B (zh) 一种可延伸支撑设备以及采用该支撑设备的搬运设备和采矿设备
CN101537925B (zh) 自行移动式皮带运输机
CN112357506B (zh) 多级连续运输系统
CN103410561A (zh) 自移式皮带机尾
CN102305088B (zh) 小直径盾构机用管片运输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3430564U (zh) 自移式皮带机尾
CN201534696U (zh) 自行移动式皮带运输机
WO2010057277A1 (e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sion of conveyors
CN114013935A (zh) 一种用于快速掘进跟随式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
CN115477125B (zh)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CN115465605B (zh)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方法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CN111689130A (zh) 一种同步自移式转载运输系统
CN115402730B (zh) 煤矿智能快掘随动连续运输系统
CN115043138B (zh) 煤矿井下矸石回填连续输送设备及矸石回填方法
CN115402731B (zh) 煤矿井下智能随动方法及煤矿井下运输系统
CN215363259U (zh) 一种岩巷掘进连续运输卸载装置
CN115477125A (zh)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装置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CN115402730A (zh) 煤矿智能快掘随动连续运输系统
CN115465605A (zh) 煤矿巷道输送机皮带架自动延伸方法及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
CN115402729A (zh) 煤矿井下智能随动装置及煤矿井下运输系统
CN115417090A (zh) 自移机尾前机退机辅助方法及煤矿井下运输系统
CN111285008A (zh) 连采连运协同输送多关节转运系统
CN115402731A (zh) 煤矿井下智能随动方法及煤矿井下运输系统
CN115432359A (zh) 自移机尾前机退机辅助设备及煤矿井下运输系统
CN115108265B (zh) 一种左右互换式自移机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Kaiyu

Inventor after: Wen Jiangang

Inventor after: Li Li

Inventor after: Ren Zhijie

Inventor after: Zhang Shaopeng

Inventor after: Xu Zhigang

Inventor after: Zhou Kai

Inventor after: Zheng Xiaofeng

Inventor after: Yang Kangxin

Inventor after: Liu Yubo

Inventor after: Liu Min

Inventor after: Song Tao

Inventor after: Zhao Haiwei

Inventor before: Hu Kaiyu

Inventor before: Wen Jiangang

Inventor before: Li Li

Inventor before: Ren Zhijie

Inventor before: Zhang Shaopeng

Inventor before: Xu Zhig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Kai

Inventor before: Zheng Xiaofeng

Inventor before: Yang Kangxin

Inventor before: Liu Yubo

Inventor before: Liu Min

Inventor before: Song Tao

Inventor before: Zhao Haiwei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