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4957A - 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4957A
CN115474957A CN202211230561.1A CN202211230561A CN115474957A CN 115474957 A CN115474957 A CN 115474957A CN 202211230561 A CN202211230561 A CN 202211230561A CN 115474957 A CN115474957 A CN 115474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etection values
region
curren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05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engnu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engnu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engnu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engnu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305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4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4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4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6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detector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包括: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模块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获取当前探测器模块所有通道的探测值;根据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是否发生遮挡;若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则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对当前获取的所有探测器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本发明能够避免因参考探测器遮挡导致图像有明暗交替伪影。

Description

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也称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其中,在CT成像算法中会基于参考探测器对探测数据进行通道归一化处理,然而在CT扫描过程中,当参考探测器被遮挡时会引起归一化结果中数据范围的变化,参考探测器被遮挡是指参考探测器接收到的应该是空气数据,而不是穿过人体的数据。现有技术中,针对参考器被遮挡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式,具体如下:
(1)由于CT机设计尺寸不合适,导致参考探测器所在通道必然在某些扫描角度时会被患者遮挡。针对该情况,现有技术在CT机现有结构上新增参考探测器,从设计上保证参考探测器一定不会被患者遮挡,但这样会增加CT机的设计成本;
(2)医护人员对患者没有进行正确摆位,人为造成遮挡参考探测器,遮挡参考探测器是指参考探测器接收到的应该是空气数据,而不是穿过人体的数据。针对该情况,现有技术通过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摆位水平,来尽量避免人为遮挡参考探测器,但这种方式无法形成标准、无法量化,且并不完全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包括:
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模块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
获取当前探测器模块所有通道的探测值;
根据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是否发生遮挡;
若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则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对当前获取的所有探测器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可选的,所述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包括:
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分别获得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多个空气值;
计算第一区域多个空气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一空气均值;以及计算第二区域多个空气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二空气均值;
计算所述第二空气均值与所述第一空气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比例系数。
可选的,根据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内探测器通道是否发生遮挡,包括:
设定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
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若所述第一区域的任意一个探测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认为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以及,
继续判断所述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第二区域的任意一个探测值均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认为所述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
可选的,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一空气均值的10%~11%;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二空气均值的10%~11%。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探测均值;
获得与当前第二区域具有相同扫描条件的比例系数,并将所述第二区域的探测均值与所述比例系数相乘,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可选的,在对当前获取的所有探测器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实际扫描电流与预设扫描电流关系,对所述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修正,输出修正后的归一化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探测器模块第一端部的多个探测通道,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探测器模块中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的多个探测通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所述第二区域发生遮挡,则获取参考测量角度下所述第一区域未发生遮挡时的多个探测值,并利用该多个探测值对当前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
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可选的,所述利用该多个探测值对当前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包括:
计算当前测量角度下扫描电流与参考测量角度下扫描电流的比值,生成第二微调系数;
基于所述第二微调系数对所述当前测量角度下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进行修正,输出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区域未发生遮挡,则直接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探测均值,并根据该探测均值对当前探测器模块所有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CT机数据优化方法,借助CT机中已有的两组参考探测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探测器)得到参考探测器值,避免了因第一区域探测器和/或第二区域探测器发生遮挡导致图像产生明暗交替伪影的问题;第二,无需在原有探测器模块基础上再新增任何探测器,降低了CT机测量成本;第三,无需考虑被扫描物体的摆位问题,优化过程标准、可靠,能够避免人为失误。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的具体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内探测器通道是否发生遮挡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对所述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在某一测量角度范围下均被遮挡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在参考测量角度范围下均未被遮挡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利用多个探测值对当前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不应限于这些术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
本发明保护的方法应用于CT机,本实施例中所述CT机包括探测器模块,该探测器模块包括多个以特定方式排列的探测器,形成阵列。其中,每个探测器视为一个通道,每个探测器对应一个通道数值。该CT机结构并不唯一,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以上述CT机为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包括:
S10,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模块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
其中,所述探测器模块在CT机旋转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探测器模块第一端部的多个探测通道,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探测器模块中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的多个探测通道。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探测器模块中的多个靠近边缘的探测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不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边缘的第一个探测器,这是由于边缘第一个探测器在扫描时存在自身缺陷,例如出厂时边缘第一个探测器已经被遮挡,或者在安装时已经被遮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从第一端部边缘依次排列的第2通道至第6通道的多个探测器;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从第二端部边缘依次排列的第2通道至第6通道的多个探测器。当然,不限于选择第2-6通道,也可以是第2-5通道,第3-6通道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通道数量不宜太多,若选择较多通道数量,则会提高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被遮挡的概率,降低优化效率。
可以理解为,本申请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探测器是在CT机出厂时已有探测器中选择的部分参考探测器,并不是在出厂时已有探测器的基础上新增的探测器,后续利用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探测器作为两组参考探测器,对探测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
图2示出了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的具体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包括:
S11,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分别获得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多个空气值;
在该步骤中,所述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是指出厂时给出CT机的标准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也就是说,该步骤S11的目的是获得标准工作状态下,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探测器未穿过扫描物体时的数据,即光信号直接在空气中传输的空气数据(即空气值)。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每个探测器对应一个空气值。
S12,计算第一区域多个空气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一空气均值;以及计算第二区域多个空气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二空气均值;
具体的,在已知每个探测器的空气值与探测器数量的基础上,求取平均值,得到第一空气均值与第二空气均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假设1s转速下,获得第一区域探测器中第2到第6通道和第二区域探测器中第2到第6通道的平均值,如以下表一所示:
表一
Figure BDA0003881409020000071
上述表格中,预设扫描电压数值范围为80kv~140kv,预设扫描电流数值范围为10mA~250mA,需要注意实际扫描过程中每个电压下,电流选取范围通常可达到连续{10mA-350mA},上述采集表只采集了部分电流值作为初始采样点。在电压为80kv,电流为10mA的条件下,数值5000表示第一区域探测器的第一空气均值,数值4900表示第二区域探测器的第二空气均值,同理可知其它扫描条件数值代表的含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格中数值均为假设值,不是真实值。
S13,计算所述第二空气均值与所述第一空气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比例系数。
该步骤是基于步骤S12获得的第一空气均值与第二空气均值进行计算。以80kv、10mA条件为例,第一区域探测器的第一空气均值为5000,第二区域探测器的第二空气均值为4900,那么通过计算比例系数为5000/4900=1.02。可选的,所述比例系数可以以表格形式预先存储,例如在出厂时以完成存储,以便后续归一化计算时进行查表,加快计算速度,提高优化效率。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比例系数可以在实际扫描中实时计算。
S20,获取当前探测器模块所有通道的探测值;
在步骤S10预先存储比例系数后,当所述CT机开始扫描时,被扫描物体位于所述CT机,球管发射射线穿过人体,被相对设置的探测器模块接收,在该过程中,所述球管与多个探测器同时旋转。正常情况下,第一区域探测器与第二区域探测器只会采集到空气数据,并不接收到人体探测数据,此时采集的探测值均是未知的,可能是穿过人体的数据,也可能是穿过空气的数据。
实时采集过程中,所述CT机采集每个测量角度范围下所有通道数据,例如360度旋转时,将测量角度范围可以划分为0~10度、10-20度、20-30度、……、90-100度、……、290-300度等多个角度范围,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每个测量角度范围内的多个探测值视为一组通道数据。
S30,根据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是否发生遮挡;
基于步骤S20获得的多个探测值,该步骤S30仅选择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探测值进行遮挡判断,本实施例中,采用阈值方法进行判断。图3示出了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内探测器通道是否发生遮挡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内探测器通道是否发生遮挡,包括:
S31,设定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
该步骤中,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为经验值。可选的,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一空气均值的10%~11%;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二空气均值的10%~11%。以上述表一数据进行示例性说明,当电压为80Kv,电流为10mA时,所述第一阈值可以取值500,第二阈值可以取值490。
S32,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若所述第一区域的任意一个探测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认为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
该步骤中,将第一区域每个测量角度下采集的一组通道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一组通道数据中有至少一个探测值小于第一阈值,则视为第一区域在该测量角度范围下被遮挡;若一组通道数据中任何一个探测值均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视为第一区域在该测量角度范围下未被遮挡。
S33,判断所述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第二区域的任意一个探测值均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认为所述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
在步骤S32中,只要一个测量角度范围下所述第一区域未被遮挡,则无需执行该步骤S33。在该步骤S33中,将第二区域每个测量角度下采集的一组通道数据分别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一组通道数据中有至少一个探测值小于第二阈值,则视为第二区域在该测量角度范围下被遮挡;若一组通道数据中任何一个探测值均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视为第二区域在该测量角度范围下未被遮挡。需要说明的是,一旦判断出某个测量角度范围下第二区域被遮挡,则无需继续判断其它测量角度范围的通道数据,节省时间成本,加快优化速度。
针对步骤S33的判断结果,存在三种可能的遮挡情况:
第一,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
第二,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第二区域发生遮挡;
第三,所述第一区域未发生遮挡。
S40,若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则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该步骤S40具体针对第一种遮挡情况进行说明:图4示出了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由于归一化值都是以第一区域探测器作为基准进行计算,但是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是在被遮挡状态下采集的,不能被采纳,此时可利用未被遮挡的第二区域的探测数据对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归一化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图5示出了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5所示,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包括:
S41,计算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探测均值;
S42,获得与当前第二区域具有相同扫描条件的比例系数,并将所述第二区域的探测均值与所述比例系数相乘,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在步骤S41中,对步骤S20中采集的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求平均值,得到第二区域实际扫描的探测均值。此时,根据步骤S10计算的比例系数对第一区域的通道数据进行修正。本实施例中,不同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的比例系数均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可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得相同扫描电压与相同扫描电流下的比例系数,将该比例系数乘以所述第二区域的探测均值,得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该修正均值是第一区域的理论数据,并不是根据实际扫描数据获得的。
S50,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对当前获取的所有探测器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在获得第一区域理论上的通道均值后,将步骤S20获取的所有通道的探测值除以所述修正均值,得到归一化数值。示例性说明归一化过程:所述探测器模块一次采集720个通道数据,选取第一区域多个通道的平均值(探测均值或修正均值)作为归一化系数,并将每个通道数据除以所述归一化系数,这样保证不同电压(kv)、电流(mA)下采集的数据在执行通道归一化过程后,数据从“1”左右开始算起,例如在80kv、100mA条件下采集的空气数据分别是5000-7000之间,前5个通道平均值是5000,通过归一化之后数据就变成1-1.4之间,同理如果120kv、200mA条件采集的空气数据是20000-90000之间,前5个通道平均值是20000,那么归一化后变成1-4.5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后续的处理数据集都是在同一个范围。
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区域探测器的探测均值数据进行优化,能够避免归一化过程引起数据范围的变化,后续在进行CT成像时也不会出现伪影或图像部分CT值偏差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对当前获取的所有探测器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60,基于实际扫描电流与预设扫描电流关系,对所述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修正,输出修正后的归一化数据。
该步骤中,由于实际扫描电流存在偏差,进一步引入电流值对归一化后的通道数据进行修正,提高归一化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当然,也可以不引入电流进行修正。图6示出了对所述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所述基于实际扫描电流与预设扫描电流关系,对所述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修正,包括:
S61,计算实际扫描电流与预设扫描电流的比值,生成第一微调系数;
S62,基于所述第一微调系数对所述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修正,输出修正后的归一化数据。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微调系数乘以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得到修正后的归一化数据。举例说明修正过程:若当前采集的第二区域探测均值为4980,则通过查表获得相同电压电流条件下的比例系数为1.02,则4980乘以1.02=5079,即经过转换得到第一区域修正均值为5079,该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为5079,进一步对该归一化数据5079进行修正,若当前扫描电流为10.8mA,预设扫描电流为10mA,那么计算第一微调系数10.8/10,最终输出的归一化后的数据为5079*(10.8/10),其中,所述预设扫描电流由CT机操作人员手动输入,所述实际扫描电流是CT机实际工作采集的数值,实际采集的值一般还包括上述表一中的电压值、电流值和探测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CT机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上述第二种遮挡情况,图7示出了CT机在某一测量角度范围下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均被遮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方法还包括:
S70,若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所述第二区域发生遮挡,则获取参考测量角度下所述第一区域未发生遮挡时的多个探测值,并利用该多个探测值对当前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
一般在一测测量时,例如360度的测量过程中,只有某一角度下,例如90-100度第一区域探测器被遮挡,其余350度的测量都会是正常的,即未被遮挡。也就是说,若第一区域在当前测量角度范围下发生遮挡,而第一区域在其它测量角度范围下未被遮挡,此时可选择其它测量角度范围下的探测值进行计算,选择的其它测量角度范围被认为是参考测量角度,图8示出了其它测量角度范围(参考测量角度)下第一区域未被遮挡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所述参考测量角度为当前测量角度的相邻角度。
具体的,图9示出了利用该多个探测值对当前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的方法流程图。如图9所示,所述利用该多个探测值对当前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包括:
S71,计算当前测量角度下扫描电流与参考测量角度下扫描电流的比值,生成第二微调系数;
S72,基于所述第二微调系数对所述当前测量角度下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进行修正,输出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
由于步骤S70中选择了不同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而不同测量角度下电流值往往会不一样,此时可以引入电流值对其进行修正,提高优化数据的准确度。以图8所示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探测值作为参考,对图7中当前测量角度下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本实施例中,将参考测量角度下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乘以所述第二微调系数,得到当前测量角度下第一区域的修正探测值。可以理解为,通过对图7中第一区域探测值进行修正,能够得到图7中被遮挡的第一区域探测器的修正探测值,该修正探测值并非实际探测值。
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区域探测器发生遮挡且所述第二区域探测器发生遮挡,也可以通过调整床高等手段尽量降低两组参考探测器同时被遮挡的可能。
S80,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在得到该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后,基于该修正均值对当前获取的所有探测器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参见步骤S50,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CT机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上述第三种遮挡情况,所述方法还包括:
S90,若所述第一区域未发生遮挡,则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当前获取的多个探测值直接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探测均值,并根据该探测均值对当前探测器模块所有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由于归一化处理是基于第一区域探测器的数值进行处理,因此可以直接采用第一区域探测器的探测值,无需考虑第二区域探测器的遮挡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CT机数据优化方法,借助CT机中已有的两组参考探测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探测器)得到参考探测器值,避免了因第一区域探测器和/或第二区域探测器发生遮挡导致图像产生明暗交替伪影的问题;第二,无需在原有探测器模块基础上再新增任何探测器,降低了CT机测量成本;第三,无需考虑被扫描物体的摆位问题,能够避免人为失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模块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
获取当前探测器模块所有通道的探测值;
根据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是否发生遮挡;
若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则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对当前获取的所有探测器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获得探测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通道关系的比例系数,包括:
在预设扫描电压与预设扫描电流下,分别获得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多个空气值;
计算第一区域多个空气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一空气均值;以及计算第二区域多个空气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二空气均值;
计算所述第二空气均值与所述第一空气均值的比值,得到所述比例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内探测器通道是否发生遮挡,包括:
设定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
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若所述第一区域的任意一个探测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认为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以及,
判断所述第二区域的多个探测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第二区域的任意一个探测值均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认为所述第二区域未发生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一空气均值的10%~11%;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二空气均值的1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与所述比例系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区域当前多个探测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探测均值;
获得与当前第二区域具有相同扫描条件的比例系数,并将所述第二区域的探测均值与所述比例系数相乘,得到所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当前获取的所有探测器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实际扫描电流与预设扫描电流关系,对所述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修正,输出修正后的归一化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探测器模块第一端部的多个探测通道,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探测器模块中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的多个探测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区域发生遮挡且所述第二区域发生遮挡,则获取参考测量角度下所述第一区域未发生遮挡时的多个探测值;
利用该多个探测值对当前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
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的平均值,得到第一区域的修正均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该多个探测值对当前测量角度下的第一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包括:
计算当前测量角度下扫描电流与参考测量角度下扫描电流的比值,生成第二微调系数;
基于所述第二微调系数对所述当前测量角度下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进行修正,输出第一区域的多个修正探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区域未发生遮挡,则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多个探测值直接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探测均值,并根据该探测均值对当前探测器模块所有通道的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CN202211230561.1A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Pending CN115474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0561.1A CN115474957A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0561.1A CN115474957A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4957A true CN115474957A (zh) 2022-12-16

Family

ID=84394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0561.1A Pending CN115474957A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749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3624A (zh) * 2023-11-17 2023-12-19 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t参考探测器的遮挡补偿方法及ct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3624A (zh) * 2023-11-17 2023-12-19 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t参考探测器的遮挡补偿方法及ct系统
CN117243624B (zh) * 2023-11-17 2024-02-09 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t参考探测器的遮挡补偿方法及ct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7724A (en) Automatic field of view and patient centering determination from prescan scout data
US5696807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ting x-ray tube current
US20120020541A1 (en) Radiograph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4554045B2 (ja) Ctイメージング用x線ビームを位置決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641167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CT x-ray beam tracking loop
US20030183771A1 (en) Gain correction of image signal and calibration for gain correction
JPH10295684A (ja) 計算機式断層写真法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のゲインを変調させると共にシステム走査中に収集されたデータを補正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6134292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z-axis non-uniformity artifacts
US2007016577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catter correction
US8284893B2 (en) X-ray computer tomography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79802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ain calibration of pet detectors
JP6446361B2 (ja) X線ct装置および補正処理装置
CN115474957A (zh) 一种ct机数据优化方法
CN110559001A (zh) 一种ct扫描仪散焦辐射强度分布测量方法
JP2001309915A (ja) Ct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の検出器のための高次主減衰補正
US5533091A (en) Noise suppression algorithm and system
US5450461A (en) Self-calibrating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system
US5761257A (en) Normalizing projection data in a computed tomography system
CN112869762B (zh) 一种口腔锥形束cbct的ct值校正方法及装置
US6411671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line artifacts in a CT image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JP5902923B2 (ja) X線ct装置
US68796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pectrally-sensitive artifacts
JP2006102299A (ja) X線線量補正方法およびx線ct装置
JP2022145494A (ja) 画像処理装置、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110322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CT image quality with optimized data acqui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