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3606A -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3606A
CN115473606A CN202110652457.0A CN202110652457A CN115473606A CN 115473606 A CN115473606 A CN 115473606A CN 202110652457 A CN202110652457 A CN 202110652457A CN 115473606 A CN115473606 A CN 115473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matching
matching mode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termining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24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元博
刘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6524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360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5005 priority patent/WO20222575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3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3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基于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装置、一种基站、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一种通信控制装置、一种基站、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5G部署时,为了高效利用频谱资源、节省网络投资、加快网络部署,多数运营商采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与新无线电(NR,New Radio)之间的频谱共享技术,实现从LTE到NR的平滑演进。频谱共享技术通常包括载波级频谱共享技术和动态频谱共享(DSS,Dynamic Spectrum Sharing)技术。其中,DSS技术频谱配置情况可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级改变,能够按需调整LTE与NR所需的频谱资源,频谱利用更加灵活。
但是,不同制式之间的干扰是DSS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一种通信控制装置、一种基站、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
当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时,将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当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不成功时,将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确定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
基于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采用所述第二MCS阶数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MCS阶数,确定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MCS阶数和增益因子确定目标码率;
根据所述目标码率确定所述第二MCS阶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步骤之后,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还包括:
确定基于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
当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成功率门限值时,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
当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未超过所述成功率门限值时,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不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基于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的步骤包括:
记录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尝试调度次数;
当所述尝试调度次数达到第一阈值时,确定接收到的确认字符ACK信号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接收到的ACK信号的数量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
当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已持续预设周期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记录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的调度次数;
当所述调度次数达到调度阈值时,表示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已持续所述预设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
当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当前MCS阶数;
当所述当前MCS阶数低于阶数阈值时,表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的下降值;
当所述下降值超过下降阈值时,表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UE的信道信息确定推荐速率匹配方式;
当第二预设条件满足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至少包括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不同于所述推荐速率匹配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还包括:
推荐可信度大于可信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UE的信道信息确定所述UE的初始速率匹配方式,作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采用初始MCS阶数对所述UE进行调度。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该通信控制方法的通信控制装置、基站以及存储有能够实现该通信控制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该通信控制方法中,每当切换用户设备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则触发确定用户设备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从而确定不同干扰场景下能够使5G网络的性能最优或更优的速率匹配方式,并基于确定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从而能够提高动态频谱共享下5G小区和4G小区的下行吞吐量,最大化规避各种干扰场景中4G小区的干扰,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动态频谱共享中干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干扰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组成框图;
图17是不同天线端口下零功率信道状态参考信号资源配置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中通信控制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干扰场景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干扰场景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干扰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控制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图1中(a)为LTE下行子帧的资源分配情况,示出了小区参考信号(CRS,CellReference Signal)占用的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占用的RE、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占用的RE等。如图1中(a)所示,CRS在一个资源块(RB,ResourceBlock)中占用大量的RE,且在全带宽发送。图1中(b)为NR下行子帧的资源分配情况,示出了PDCCH占用的RE、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占用的RE、PDSCH占用的RE,并示出了LTE的CRS与NR的PDSCH存在多个位置的时频资源冲突。在LTE与NR共存时,会引起较大的干扰。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通过针对LTE CRS的速率匹配消除LTE与NR的干扰。但是,其只支持配置一套资源,只能消除与NR小区进行动态频谱共享的LTE小区(称为DSS-LTE小区)的CRS的干扰。在现实应用中,并不限于来自DSS-LTE小区的干扰,如图2所示,NR小区NR-CELL还有来自同站邻区LTE-CELL 1和非同站的LTE小区LTE-CELL 2的干扰。其中,干扰区A来自LTE-CELL 1,具有较高的干扰功率;干扰区B来自LTE-CELL 2,干扰功率相对较低。干扰强度不同,对NR的性能影响也不同。相关技术对LTE-CELL 1、LTE-CELL 2等DSS-LTE小区以外的其他LTE邻区的干扰无法很好的规避。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参照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100中,当切换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在步骤S200中,基于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速率匹配实现动态频谱共享,并支持多种速率匹配方式的动态自适应。本公开实施例对支持的速率匹配方式不做特殊限定。例如,支持的速率匹配方式包括RE级速率匹配和符号级速率匹配;符号级速率匹配还可以包括RB符号级速率匹配和零功率信道状态参考信号(ZP CSI-RS,Zero Power Channel State Reference Signal)速率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速率匹配方式指UE当前的速率匹配方式,第二速率匹配方式指UE当前的速率匹配方式以外的其他速率匹配方式中的任意一者,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和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均不特指某一种具体的速率匹配方式。例如,若UE当前的速率匹配方式为RE级速率匹配,则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为RE级速率匹配,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为除RE级速率匹配以外的其他任意一种速率匹配方式;若UE当前的速率匹配方式为符号级速率匹配,则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为符号级速率匹配,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为除符号级速率匹配以外的其他任意一种速率匹配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对切换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当基于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已持续预设周期时,表示触发条件满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当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表示触发条件满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UE的信道信息推荐作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速率匹配方式,当推荐的结果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表示触发条件满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每当触发条件满足,则触发确定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速率匹配方式是能够使当前干扰场景下NR的性能更优的速率匹配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速率匹配方式是多种速率匹配方式中能够使当前干扰场景下NR的性能最优的一者。相应地,通过步骤S100确定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可能为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也可能为第二速率匹配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中,每当切换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则触发确定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从而确定不同干扰场景下能够使NR的性能最优或更优的速率匹配方式,并基于确定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从而能够提高动态频谱共享下NR小区和LTE小区的下行吞吐量,最大化规避各种干扰场景中LTE小区的干扰,提升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对触发条件满足时,如何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触发条件满足,即切换UE的速率匹配方式,即将第二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触发条件满足,判断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NR的性能和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NR的性能,选择能够使NR的性能更优的一者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则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若尝试调度成功,则将第二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若尝试调度不成功,则将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步骤S100包括:
在步骤S110中,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
在步骤S120中,当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时,将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在步骤S130中,当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不成功时,将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如何确定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是否成功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能够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时,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时NR的性能优于基于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时NR的性能,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找到出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以外的多种速率匹配方式中能够使NR性能最优的一者,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NR的性能通过物理传输速率来衡量。物理传输速率的配置通过MCS阶数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时,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当前的物理传输速率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期望的物理传输速率的关系,确定对应的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例如,当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物理传输速率大于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物理传输速率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时,根据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MCS阶数确定第二MCS阶数,该第二MCS阶数能够使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期望的物理传输速率大于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当前的物理传输速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步骤S110包括:
在步骤S111中,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确定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
在步骤S112中,基于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采用所述第二MCS阶数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步骤S111确定的第二MCS阶数对应的传输速率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时,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期望的物理传输速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步骤S111包括:
在步骤S111a中,根据所述第一MCS阶数和增益因子确定目标码率;
在步骤S111b中,根据所述目标码率确定所述第二MCS阶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增益因子使得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获得增益,即,能够使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期望的物理传输速率大于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物理传输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确定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是否成功。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在步骤S110之后,步骤S100还包括:
在步骤S140中,确定基于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
当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成功率门限值时,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
当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未超过所述成功率门限值时,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不成功。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如何确定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尝试调度窗口,将尝试调度窗口内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作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
本公开实施例对尝试调度窗口不做特殊限定。例如,尝试调度窗口可以为对UE的调度持续预定时长;还可以为对UE进行了预定次数的调度。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确定尝试调度窗口内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也不做特殊限定。例如,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反馈的统计结果,根据接收到的确认字符(ACK,Acknowledge Character)信号确定数据传输成功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步骤S140包括:
在步骤S141中,记录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尝试调度次数;
在步骤S142中,当所述尝试调度次数达到第一阈值时,确定接收到的ACK信号的数量;
在步骤S143中,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接收到的ACK信号的数量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计算接收到的ACK信号的数量与第一阈值的比值,根据该比值确定数据传输成功率;也可以设置第二阈值,将接收到的ACK信号的数量与第二阈值直接进行比较,用接收到的ACK信号的数量与第二阈值的关系反映数据传输成功率。例如,当接收到的ACK信号的数量超过第二阈值时,表示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成功率门限值。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阈值设置第二阈值,以使第二阈值满足数据传输成功率需求。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周期性触发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在任意一种速率匹配方式下,对UE进行调度每持续预设周期,则触发一次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当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已持续预设周期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周期可以表征为对UE进行调度持续的时间长度;也可以表征为对UE进行调度的调度次数。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在步骤S100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310中,记录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的调度次数;
当所述调度次数达到调度阈值时,表示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已持续所述预设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预定事件触发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在任意一种速率匹配方式下,每发生一次预定事件,则触发一次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事件包括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由NR性能下降引起的MCS阶数变化导致的。
本公开实施例对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MCS阶数低于预设阈值时,表示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MCS阶数变成某一特定值时,表示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MCS阶数下降超过下降阈值时,表示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当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在步骤S100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320中,确定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当前MCS阶数;
当所述当前MCS阶数低于阶数阈值时,表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在步骤S100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330中,确定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的下降值;
当所述下降值超过下降阈值时,表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UE的信道信息能够确定推荐速率匹配方式,推荐速率匹配方式可能是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也可能是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事件至少包括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不同于推荐速率匹配方式。即,在当前的速率匹配方式为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的情况下,若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的推荐速率匹配方式是第一速率匹配方式时,则继续基于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若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的推荐速率匹配方式不是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例如推荐速率匹配方式为第二速率匹配方式)时,则触发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在步骤S100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340中,根据所述UE的信道信息确定推荐速率匹配方式;
当第二预设条件满足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至少包括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不同于所述推荐速率匹配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的推荐速率匹配方式不是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例如推荐速率匹配方式为第二速率匹配方式)时,还需进一步确定步骤S340中确定的推荐速率匹配方式是否为优选的速率匹配方式,只有推荐速率匹配方式是优选的速率匹配方式的概率较大时,才触发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推荐可信度衡量步骤S340中确定的推荐速率匹配方式是否为优选的速率匹配方式。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还包括:
推荐可信度大于可信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推荐速率匹配方式为第二速率匹配方式触发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最终将第二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时,则提升推荐可信度;当推荐速率匹配方式为第二速率匹配方式触发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最终未将第二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时,则降低推荐可信度。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预定事件触发确定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过程,能够在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NR性能下降时,及时进行其他速率匹配方式的尝试调度,并在可能时切换速率匹配方式。当NR性能下降是由干扰场景变化引起时,能够提高对不同干扰场景的适应性,进一步规避LTE小区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在步骤S100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410中,根据所述UE的信道信息确定所述UE的初始速率匹配方式,作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
在步骤S420中,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采用初始MCS阶数对所述UE进行调度。
第二方面,参照图1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
存储器1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其中,处理器1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存储器1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间,能实现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I/O接口103通过总线1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第三方面,参照图1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
存储器2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2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其中,处理器2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存储器2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203连接在处理器201与存储器202间,能实现处理器201与存储器2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I/O接口203通过总线2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第四方面,参照图1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速率匹配方式包括RE级速率匹配和符号级速率匹配。符号级速率匹配还包括RB符号级速率匹配和ZP CSI-RS速率匹配。
RE级速率匹配是指,在LTE CRS位置,NR主动绕开这些位置不发送PDSCH数据,避免干扰。RE级速率匹配可以通过信令配置RateMatchPatternLTE-CRS参数给UE。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RS在频域的偏移(v-Shift)为DSS-LTE小区ID mod 6,即:
RateMatchPatternLTE-CRS->v-Shift=DSS-LTE_CELL_ID mod 6;
这种配置下,能够保证DSS-LTE小区的CRS不对NR PDSCH造成干扰。
RB符号级速率匹配是指,NR在对应的RB符号不发送数据。RB符号级速率匹配可以通过配置RateMatchPattern相关字段实现,令其时域位置与CRS在相同的符号上,频域上覆盖所有RE,可以通过信令下发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发的方式激活。
ZP CSI-RS速率匹配是指,NR在LTE CRS的位置配置ZP CSI-RS,则UE不再解对应位置的数据。ZP CSI-RS速率匹配可以通过配置RateMatchPattern相关字段实现,令其时域位置与CRS在相同的符号上,频域上覆盖所有RE,可以通过信令下发或DCI下发的方式激活。不同天线端口(Antenna Port)下ZP CSI-RS资源的配置如图17所示。在图17中,LTE 2Port下,配置3个非周期ZP CSI-RS资源,3个非周期ZP CSI-RS资源分别对应符号4、7、11;LTE 4Port下,配置4个非周期ZP CSI-RS资源,4个非周期ZP CSI-RS资源分别对应符号4、7、8、11。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一中,通信控制的流程如图18所示。具体包括:
系统启动;
根据UE的信道信息将RE级速率匹配方式(或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作为第一速率匹配方式;
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RE级速率匹配方式(或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初始MCS阶数,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或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当对所述UE进行调度已持续预设周期时,触发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或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流程;
当发生预定事件时,触发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或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流程。预定事件可以包括: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例如,MCS阶数低于预设阈值时,表示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MCS阶数变成某一特定值时,表示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MCS阶数下降超过下降阈值时,表示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预定事件还可以包括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的推荐速率匹配方式非RE级速率匹配方式(或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或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流程包括:
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或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
当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或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成功率门限值,将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或RE级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当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或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未超过成功率门限值,将RE级速率匹配方式(或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实施例二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二中,UE从无同站邻区干扰的区域向有来自同站邻区LTE-CELL1的干扰的干扰区A移动。其中,干扰区A具有较高的干扰功率。在此场景下,多种速率匹配方式的动态自适应流程包括:
系统启动;
根据UE的信道信息将RE级速率匹配方式作为第一速率匹配方式,此时,来自DSS-LTE小区的CRS被速率匹配;
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初始MCS阶数,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当调度次数达到调度阈值时,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获取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实际使用的RE数,根据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MCS阶数计算传输块大小(TBS,Transport Block Size);获取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实际使用的RE数,计算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相等TBS对应的码率,将该码率乘以增益因子得到目标码率,根据目标码率确定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采用第二MCS阶数对UE进行尝试调度;
当尝试调度次数达到第一阈值时,获取HARQ反馈的统计结果,确定接收到的ACK信号数量,即反馈为ACK的尝试调度的次数;
若接收到的ACK信号数量超过第二阈值,表示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成功率门限值,将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若接收到的ACK信号数量未超过第二阈值,表示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未超过成功率门限值,将RE级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实施例三
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三中,UE从有来自同站邻区LTE-CELL 1的干扰的干扰区A向有来自非同站的LTE小区LTE-CELL 2的干扰的干扰区B移动。在此场景下,多种速率匹配方式的动态自适应流程包括:
系统启动;
根据UE的信道信息将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作为第一速率匹配方式;
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初始MCS阶数,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当调度次数达到调度阈值时,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获取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实际使用的RE数,根据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MCS阶数计算传输块大小(TBS,Transport Block Size);获取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实际使用的RE数,计算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相等TBS对应的码率,将该码率乘以增益因子得到目标码率,根据目标码率确定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采用第二MCS阶数对UE进行尝试调度;
当尝试调度次数达到第一阈值(test_window)时,获取HARQ反馈的统计结果,确定接收到的ACK信号数量(ack_num),即反馈为ACK的尝试调度的次数;
计算ACK比例:ack_ratio=ack_num/test_window;
若ack_ratio大于比例阈值(ack_threshold),表示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成功率门限值,将RE级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若ack_ratio不大于ack_threshold,表示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未超过成功率门限值,将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实施例四
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四中,UE从有来自同站邻区LTE-CELL 1的干扰的干扰区A向无同站邻区干扰的区域移动。在此场景下,多种速率匹配方式的动态自适应流程包括:
系统启动;
根据UE的信道信息将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作为第一速率匹配方式;
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初始MCS阶数,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根据UE的信道信息确定的推荐速率匹配方式为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且当前的推荐可信度大于可信度阈值,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获取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实际使用的RE数,根据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MCS阶数计算传输块大小(TBS,Transport Block Size);获取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实际使用的RE数,计算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相等TBS对应的码率,将该码率乘以增益因子得到目标码率,根据目标码率确定RE级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采用第二MCS阶数对UE进行尝试调度;
当尝试调度次数达到第一阈值(test_window)时,获取HARQ反馈的统计结果,确定接收到的ACK信号数量(ack_num),即反馈为ACK的尝试调度的次数;
计算ACK比例:ack_ratio=ack_num/test_window;
若ack_ratio大于比例阈值(ack_threshold),表示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成功率门限值,将RE级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将推荐可信度按比例增大;
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若ack_ratio不大于ack_threshold,表示基于RE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未超过成功率门限值,将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将推荐可信度按比例减小;
基于符号级速率匹配方式对UE进行调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17)

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
当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时,将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当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不成功时,将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速率匹配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阶数,确定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
基于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采用所述第二MCS阶数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一MCS阶数,确定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下的第二MCS阶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MCS阶数和增益因子确定目标码率;
根据所述目标码率确定所述第二MCS阶数。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步骤之后,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还包括:
确定基于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
当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成功率门限值时,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成功;
当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未超过所述成功率门限值时,表示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不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确定基于所述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数据传输成功率的步骤包括:
记录基于第二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尝试调度的尝试调度次数;
当所述尝试调度次数达到第一阈值时,确定接收到的确认字符ACK信号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接收到的ACK信号的数量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
当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已持续预设周期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记录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的调度次数;
当所述调度次数达到调度阈值时,表示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已持续所述预设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对所述UE进行调度;
当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当前MCS阶数;
当所述当前MCS阶数低于阶数阈值时,表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的下降值;
当所述下降值超过下降阈值时,表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下的MCS阶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UE的信道信息确定推荐速率匹配方式;
当第二预设条件满足时,表示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至少包括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不同于所述推荐速率匹配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还包括:
推荐可信度大于可信度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切换用户设备UE的速率匹配方式的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所述UE当前的第一速率匹配方式,确定所述UE的目标速率匹配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UE的信道信息确定所述UE的初始速率匹配方式,作为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
基于所述第一速率匹配方式,采用初始MCS阶数对所述UE进行调度。
15.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16.一种基站,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CN202110652457.0A 2021-06-11 2021-06-11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5473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2457.0A CN115473606A (zh) 2021-06-11 2021-06-11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PCT/CN2022/085005 WO2022257576A1 (zh) 2021-06-11 2022-04-02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2457.0A CN115473606A (zh) 2021-06-11 2021-06-11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3606A true CN115473606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64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2457.0A Pending CN115473606A (zh) 2021-06-11 2021-06-11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73606A (zh)
WO (1) WO20222575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37106B2 (en) * 2021-08-23 2024-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S rate matching request in D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015A (zh) * 2006-07-07 2006-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速率匹配因子的方法
US8743799B2 (en) * 2010-06-24 2014-06-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hange of rate matching modes in presence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WO2021000284A1 (en) * 2019-07-03 2021-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matching for spectrum sharing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11490404B2 (en) * 2019-08-23 2022-11-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s for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with increased spectral efficiency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7576A1 (zh) 2022-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0780B (zh) 用于授权辅助接入的退避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US20210099265A1 (en) Phase trac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79306B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9479326B (zh) 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格式信令和竞争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14268989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20061041A1 (en) Two-stage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1602444B (zh) 调度请求资源配置
EP37804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338391B1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US11722276B2 (en) Search space monitoring
CN113179675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US980774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7027179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0651506B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US11937231B2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reliability
CN11369277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信道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7191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监视无线电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50489B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12956267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96852A (zh) 侧链路重传超额预订
JP6538207B2 (ja) Csi−rsによって生成される干渉の予測を用いたアウターループリンク適応
CN113993173A (zh) 动态载波切换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5473606A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7000575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process method
CN110943812B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方法、网络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