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8323A -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8323A
CN115468323A CN202211030681.7A CN202211030681A CN115468323A CN 115468323 A CN115468323 A CN 115468323A CN 202211030681 A CN202211030681 A CN 202211030681A CN 115468323 A CN115468323 A CN 115468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cold energy
baffle
electric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06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修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nd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nd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nd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nd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06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83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8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8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涉及冷却领域,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蒸发器与压缩机连通;冷凝器包括冷凝罐,冷凝罐上连通有进料管、排料管、进气管和排液管,冷凝罐通过进气管与压缩机连通、通过排液管与节流装置连通;进料管处设置有供冷源;冷凝罐内设置有若干个冷能管道,冷能管道两端分别与进料管、排料管连通;冷凝罐内设置有降温组件,降温组件用于降低冷能管道的外壁温度。本申请能够提高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以及节流装置,在制冷时,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室外的冷凝器散热,然后通过节流装置再进入蒸发器内,此时制冷剂汽化吸热,蒸发器内的风扇将冷气吹出实现制冷。
冷凝器内设置有冷能管道,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输入冷凝器内,同时将冷流体输入冷能管道内,使得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流动过程中,与冷能管道内的冷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转变为中温高压的制冷剂。
上述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进行换热的过程中,冷能管道内壁与冷流体接触,冷能管道外壁与高温制冷剂接触,使得冷能管道内壁与外壁的温差较大,导致冷能管道结构在内外温差的作用下产生破坏,进而导致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罐,所述冷凝罐上连通有进料管、排料管、进气管和排液管,所述冷凝罐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压缩机连通、通过所述排液管与所述节流装置连通;所述进料管处设置有供冷源;所述冷凝罐内设置有若干个冷能管道,所述冷能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管、所述排料管连通;所述冷凝罐内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用于降低所述冷能管道的外壁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高温制冷剂通过进气管运输至冷凝罐内,使得制冷剂在冷凝罐内流动的过程中,制冷剂能够与冷能管道内的冷能进行热量交换,且降温组件能够对冷能管道外壁进行冷却降温,减小冷能管道内壁与外壁的温差,进而减小了温差对冷能管道自身结构产生的破坏作用,从而提高了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冷凝罐内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底部与所述冷凝罐之间留有距离,且位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液管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冷凝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顶部与所述冷凝罐之间留有距离,且位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液管之间;所述冷能管道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作用下,制冷剂能够沿冷凝罐的长度方向呈蛇形流动,增加了制冷剂在冷凝罐内流动的时间,同时降温组件对冷能管道外壁进行降温的同时,提高了冷能管道外壁与制冷剂之间的温差,有利于制冷剂与冷能管道内的冷能进行换热,从而提高了冷却系统的换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内均开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冷能管道一一对应,所述滑槽沿竖直方向呈U型设置,所述滑槽两端均与所述冷凝罐内部连通;所述降温组件包括第一降温管和第二降温管,所述第一降温管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冷能管道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第一降温管分隔为若干段,所述第一降温管为软管,所述第一降温管能够滑动设置在靠近自身的所述滑槽内,且所述第一降温管位于所述滑槽外部时,所述第一降温管与对应的所述冷能管道抵接;所述第二降温管为软管,所述第二降温管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降温管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降温管与靠近自身的所述第一降温管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二降温管位于所述滑槽外部时,所述第二降温管与所述冷能管道抵接;所述第一降温管与所述第二降温管内均预设有冷能,所述冷凝罐内设置有传动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一降温管滑入或滑出所述滑槽,且用于使所述第二降温管所述滑入或滑出所述滑槽;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内的所述第一降温管或所述第二降温管进行冷却降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降温管与冷能管道外壁抵接,使得第一降温管通过自身内部的冷能对冷能管道外壁进行降温,当第一降温管与冷能管道接触一定时间后,第一降温管外壁的温度也会升高,使得第一降温管无法对冷能管道外壁起到降温作用,此时启动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将第一降温管推动至滑槽内,使得第二降温管对冷能管道进行降温,同时冷却组件能够对滑槽内的第一降温管进行冷却降温,使得第一降温管与第二降温管能够对冷能管道进行循环降温,使得冷能管道外壁与内壁的温差减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靠近所述排液管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挡板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
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排液管的一侧,靠近所述排液管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挡板内开设的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对应的所述滑槽上方,且与对应的所述滑槽连通;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冷能管道一一对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竖直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活动端与所述第二降温管固定连接;
靠近所述进气管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挡板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
二安装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进气管的一侧,靠近所述进气管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挡板内开设的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对应的所述滑槽上方,且与对应的所述滑槽连通;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竖直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活动端与所述第二降温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降温管与第二降温管对冷能管道进行循环降温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活动端将滑槽内的第二降温管推出,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活动端将第一降温管拉入滑槽内,使得第一降温能够在滑槽内进行冷却降温,第二降温管能够对冷能管道进行降温,进而使第一降温管与第二降温管能够对冷能管道进行循环降温。
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内的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滑槽内的所述第一降温管或所述第二降温管抵接,且与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二挡板内部的所述冷能管道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内的冷能管道外壁温度较低,使得冷能管道内的冷能通过第一冷却板与滑槽内的第一降温管或第二降温管进行接触换热,进而使得第一降温管或第二降温管能够在滑槽内进行冷却降温。
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固定设置在靠近所述排液管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挡板内、以及靠近所述进气管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挡板内,所述第二冷却板与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二挡板内的所述冷能管道抵接,且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或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会散发较多的热量,冷能管道内的冷能能够通过第二冷却板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进行热交换,使得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了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冷能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冷能管道的外壁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冷凝罐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温度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工作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冷能管道的外壁温度,当冷能管道外壁需要进行降温时,温度传感器将对应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响应于对应的温度信号,并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情况,使得第一降温管与第二降温管对冷能管道进行循环降温。
可选的,所述冷凝罐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剂能够在冷凝罐内散发热量,保温材料制成的冷凝罐能够将制冷剂散发的热量隔绝在冷凝罐内,避免工作人员与冷凝罐接触时发生烫伤的情况,从而改善了冷却系统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降温组件,降温组件能够对冷能管道外壁进行冷却降温,减小冷能管道内壁与外壁的温差,进而减小了温差对冷能管道自身结构产生的破坏作用,从而提高了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传动组件与降温组件,传动组件将第一降温管推动至滑槽内,使得第二降温管对冷能管道进行降温,同时冷却组件能够对滑槽内的第一降温管进行冷却降温,使得第一降温管与第二降温管能够对冷能管道进行循环降温,使得冷能管道外壁与内壁的温差减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第二冷却板,冷能管道内的冷能能够通过第二冷却板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进行热交换,使得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了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冷凝器;41、冷凝罐;411、第一挡板;4111、第二安装槽;4112、滑槽;412、第二挡板;4121、第一安装槽;413、进气管;414、排液管;415、进料管;416、排料管;417、密封板;418、冷能管道;42、降温组件;421、第一降温管;422、第二降温管;43、传动组件;431、第一电动伸缩杆;432、第二电动伸缩杆;44、冷却组件;441、第一冷却板;442、第二冷却板;45、检测组件;451、温度传感器;45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压缩机1、冷凝器4、节流装置2和蒸发器3,且蒸发器3与压缩机1连通;压缩机1用于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从蒸发器3吸回,经压缩形成高温高压气体,接着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4中进行降温冷却,使得气体制冷剂转变为液体制冷剂,然后通过节流装置2将高压的制冷剂液体减压、节流膨胀为低温、低压状态的液体制冷剂,紧接着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3中,并吸收冷库内部周围热量而蒸发,达到降温冷却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冷凝器4包括水平设置的冷凝罐41,冷凝罐41纵截面呈圆形,冷凝罐41采用保温材料制成,冷凝罐41顶部连通有进气管413、底部连通有排液管414,冷凝罐41通过进气管413与压缩机1连通,冷凝罐41通过排液管414与节流装置2连通;冷凝罐41靠近压缩机1的一端连通有进料管415、靠近节流装置2的一端连通有排料管416,进料管415远离冷凝罐41的一端设置有供冷源。
参照图1和图2,冷凝罐41内竖直设置有第一挡板411,第一挡板411沿冷凝罐4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挡板411底部与冷凝罐41侧壁之间留有距离,第一挡板411沿冷凝罐41长度方向位于进气管413与排液管414之间,第一挡板411顶部与冷凝罐41固定连接;第一挡板411靠近进料管415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挡板412,第二挡板412顶部与冷凝罐41侧壁之间留有距离,第二挡板412沿冷凝罐41长度方向设置在进气管413与排液管414之间,第二挡板412底部与冷凝罐41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冷凝罐41内同轴设置有密封板417,密封板417沿冷凝罐4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进气管413与排液管414相互远离的一侧,密封板417与冷凝罐41固定连接;冷凝罐41内设置有若干个冷能管道418,冷能管道418的长度方向与冷凝罐41的长度方向相同,冷能管道418同时穿设在两个密封板417、第一挡板411及第二挡板412上,且与密封板417固定连接。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进气管413进入冷凝罐41内部,且在第一挡板411与第二挡板412的作用下,制冷剂沿冷凝罐41的长度方向呈蛇形流动,且制冷剂在冷凝罐41内流动过程中与冷能管道418接触,使得制冷剂与冷能管道418内的冷能进行热量交换,进而使高温制冷剂能够被冷却降温。
参照图3和图4,第一挡板411与第二挡板412内均开设有滑槽4112,滑槽4112沿竖直方向呈U型设置,且滑槽4112长度方向两端均与冷凝罐41内部连通,滑槽4112设置有若干个,滑槽4112与冷能管道418一一对应;冷凝罐41内设置有降温组件42,降温组件42包括第一降温管421与第二降温管422,第一降温管421水平设置有若干个,且与冷能管道418一一对应,第一降温管421的长度方向与冷能管道418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降温管421与对应的冷能管道418抵接,且第一降温管421位于靠近排液管414的第一个第二挡板412与靠近进气管413的第一个第一挡板411之间,第一挡板411与第二挡板412将第一降温管421分隔为若干段,第一降温管421为软管,第一降温管421能够滑动进入滑槽4112内,第一降温管421内预设有冷能。
参照图3和图4,第二降温管422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滑槽4112一一对应,第二降温管422沿滑槽411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4112内,第二降温管422为软管,第二降温管422两端均与靠近自身的第一降温管421连通为一体,第二降温管422内预设有冷能。
参照图3和图4,靠近排液管414的第一个第二挡板412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21,第一安装槽4121设置有若干个,靠近排液管414的第一个第二挡板412内开设的滑槽4112与第一安装槽4121一一对应,第一安装槽4121位于对应的滑槽4112上方,且位于第二挡板412靠近进料管415的一侧,第一安装槽4121与对应的滑槽4112连通;靠近进气管413的第一个第一挡板411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11,第二安装槽4111设置有若干个,靠近进气管413的第一个第一挡板411内开设的滑槽4112与第二安装槽4111一一对应,第二安装槽4111位于对应的滑槽4112上方,且位于第一挡板411靠近排料管416的一侧,第二安装槽4111与对应的滑槽4112连通。
参照图3和图4,冷凝罐41内设置有传动组件43,传动组件43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431和第二电动伸缩杆432,第一电动伸缩杆431设置有若干个,且与第一安装槽4121一一对应,第一电动伸缩杆431竖直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槽4121内,第一电动伸缩杆431固定端与第二挡板412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431活动端与滑槽4112内的第二降温管422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432设置有若干个,且与第二安装槽4111一一对应,第二电动伸缩杆432竖直设置在对应的第二安装槽4111内,第二电动伸缩杆432固定端与第一挡板411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432活动端与滑槽4112内的第二降温管422固定连接。
参照图3和图4,冷凝罐41内设置有冷却组件44,冷却组件44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411与第二挡板412内的第一冷却板441,第一冷却板441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滑槽4112一一对应,第一冷却板441竖直设置在对应的滑槽4112内侧,且与滑槽4112内的第一降温管421或第二降温管422、以及位于第一挡板411或第二挡板412内的冷能管道418抵接;靠近进料管415的第一个第二挡板412与靠近排料管416的第一个第一挡板411内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冷却板442,第二冷却板442竖直设置,第二冷却板442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挡板411内的第二冷却板442与第二电动伸缩杆432一一对应,第二冷却板442与对应的第二电动伸缩杆432固定端、位于第一挡板411内的冷能管道418均抵接。
冷能管道418与冷能、制冷剂同时接触,使得冷能管道418内壁与外壁之间产生温差,对冷能管道418外壁进行降温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431与第二电动伸缩杆432,第一电动伸缩杆431活动端将滑槽4112内的第二降温管422推出,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432活动端将第一降温管421拉入滑槽4112内,使得第一降温管421能够在滑槽4112内进行冷却降温,第二降温管422能够对冷能管道418进行降温,当第二降温管422与冷能管道418接触一定时间后,第二降温管422外壁的温度也会升高,使得第二降温管422无法对冷能管道418外壁起到降温作用,此时再次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431与第二电动伸缩杆432,使得第一降温管421滑出滑槽4112且与冷能管道418抵接,同时将高温的第二降温管422推动至滑槽4112内进行降温冷却,进而使第一降温管421与第二降温管422能够对冷能管道418进行循环降温。
参照图2和图3,冷凝罐41上设置有检测组件45,检测组件45包括温度传感器451和控制器452,温度传感器451安装在冷能管道418上,温度传感器451用于检测冷能管道418外壁的温度信息,并传递出对应的温度信号;控制器452安装在冷凝罐41外壁上,控制器452与温度传感器451、第一电动伸缩杆431、第二电动伸缩杆432均电连接,控制器452响应于温度信号,并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431和第二电动伸缩杆432的工作状态。
当温度传感器451检测到冷能管道418的外壁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451将对应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52,控制器452响应于对应的温度信号,并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431与第二电动伸缩杆432的伸缩情况,使得第一降温管421或第二降温管422与冷能管道418抵接,便于冷能管道418的外壁温度降低。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冷能管道418与冷能、制冷剂同时接触,使得冷能管道418内壁与外壁之间产生温差,对冷能管道418外壁进行降温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431与第二电动伸缩杆432,第一电动伸缩杆431活动端将滑槽4112内的第二降温管422推出,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432活动端将第一降温管421拉入滑槽4112内,使得第一降温管421能够在滑槽4112内进行冷却降温,第二降温管422能够对冷能管道418进行降温,当第二降温管422与冷能管道418接触一定时间后,第二降温管422外壁的温度也会升高,使得第二降温管422无法对冷能管道418外壁起到降温作用,此时再次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431与第二电动伸缩杆432,使得第一降温管421滑出滑槽4112且与冷能管道418抵接,同时将高温的第二降温管422推动至滑槽4112内进行降温冷却,进而使第一降温管421与第二降温管422能够对冷能管道418进行循环降温,减小了冷能管道418内壁与外壁的温差,进而减小了温差对冷能管道418自身结构产生的破坏作用,从而提高了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1)、冷凝器(4)、节流装置(2)和蒸发器(3),所述蒸发器(3)与所述压缩机(1)连通;
所述冷凝器(4)包括冷凝罐(41),所述冷凝罐(41)上连通有进料管(415)、排料管(416)、进气管(413)和排液管(414),所述冷凝罐(41)通过所述进气管(413)与所述压缩机(1)连通、通过所述排液管(414)与所述节流装置(2)连通;所述进料管(415)处设置有供冷源;所述冷凝罐(41)内设置有若干个冷能管道(418),所述冷能管道(418)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管(415)、所述排料管(416)连通;所述冷凝罐(41)内设置有降温组件(42),所述降温组件(42)用于降低所述冷能管道(418)的外壁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罐(41)内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挡板(411),所述第一挡板(411)底部与所述冷凝罐(41)之间留有距离,且位于所述进气管(413)与所述排液管(414)之间,所述第一挡板(411)与所述冷凝罐(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411)远离所述进气管(413)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挡板(412),所述第二挡板(412)顶部与所述冷凝罐(41)之间留有距离,且位于所述进气管(413)与所述排液管(414)之间;所述冷能管道(418)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411)与所述第二挡板(4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11)与所述第二挡板(412)内均开设有若干个滑槽(4112),所述滑槽(4112)与所述冷能管道(418)一一对应,所述滑槽(4112)沿竖直方向呈U型设置,所述滑槽(4112)两端均与所述冷凝罐(41)内部连通;所述降温组件(42)包括第一降温管(421)和第二降温管(422),所述第一降温管(421)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冷能管道(418)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挡板(411)与所述第二挡板(412)将所述第一降温管(421)分隔为若干段,所述第一降温管(421)为软管,所述第一降温管(421)能够滑动设置在靠近自身的所述滑槽(4112)内,且所述第一降温管(421)位于所述滑槽(4112)外部时,所述第一降温管(421)与对应的所述冷能管道(418)抵接;所述第二降温管(422)为软管,所述第二降温管(422)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滑槽(4112)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降温管(422)沿所述滑槽(411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4112)内,所述第二降温管(422)与靠近自身的所述第一降温管(421)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二降温管(422)位于所述滑槽(4112)外部时,所述第二降温管(422)与所述冷能管道(418)抵接;所述第一降温管(421)与所述第二降温管(422)内均预设有冷能,所述冷凝罐(41)内设置有传动组件(43)和冷却组件(44),所述传动组件(43)用于使所述第一降温管(421)滑入或滑出所述滑槽(4112),且用于使所述第二降温管(422)所述滑入或滑出所述滑槽(4112);所述冷却组件(44)用于对所述第一挡板(411)和所述第二挡板(412)内的所述第一降温管(421)或所述第二降温管(422)进行冷却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排液管(414)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挡板(412)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21),所述第一安装槽(4121)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槽(4121)位于所述第二挡板(412)靠近所述排液管(414)的一侧,靠近所述排液管(414)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挡板(412)内开设的所述滑槽(4112)与所述第一安装槽(412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槽(4121)位于对应的所述滑槽(4112)上方,且与对应的所述滑槽(4112)连通;所述传动组件(43)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冷能管道(418)一一对应,所述传动组件(43)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431)和第二电动伸缩杆(43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31)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412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31)竖直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槽(4121)内,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31)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挡板(4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31)活动端与所述第二降温管(422)固定连接;靠近所述进气管(413)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挡板(411)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11),所述第二安装槽(4111)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槽(4111)位于所述第一挡板(411)靠近所述进气管(413)的一侧,靠近所述进气管(413)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挡板(411)内开设的所述滑槽(411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411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槽(4111)位于对应的所述滑槽(4112)上方,且与对应的所述滑槽(4112)连通;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32)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槽(411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32)竖直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槽(4111)内,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32)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挡板(4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32)活动端与所述第二降温管(42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44)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411)和第二挡板(412)内的第一冷却板(441),所述第一冷却板(441)与所述滑槽(4112)内的所述第一降温管(421)或所述第二降温管(422)抵接,且与所述第一挡板(411)或所述第二挡板(412)内部的所述冷能管道(418)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44)还包括第二冷却板(442),所述第二冷却板(442)固定设置在靠近所述排液管(414)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挡板(412)内、以及靠近所述进气管(413)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挡板(411)内,所述第二冷却板(442)与所述第一挡板(411)或所述第二挡板(412)内的所述冷能管道(418)抵接,且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31)或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32)固定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罐(41)上设置有检测组件(45),所述检测组件(45)包括温度传感器(451)和控制器(452),所述温度传感器(451)安装在所述冷能管道(418)上,所述温度传感器(451)用于检测所述冷能管道(418)的外壁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452)安装在所述冷凝罐(41)上,所述控制器(452)与所述温度传感器(45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3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32)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452)响应于温度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31)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32)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罐(41)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CN202211030681.7A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Pending CN1154683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0681.7A CN115468323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0681.7A CN115468323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8323A true CN115468323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0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0681.7A Pending CN115468323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83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02979B1 (ko) 공조 시스템
CN202813592U (zh) 空调装置
CN201503166U (zh) 可制取高温热水的冷冻热回收机组
US20140298850A1 (en) Refrigerator
CN104383792A (zh) 三合一板换式冷干机及工作方法
CN102759227A (zh) 一种制冷回路用降膜式蒸发器
CN202942799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冷冻干燥机
CN115468323A (zh) 一种多级冷却循环系统
CN201897275U (zh) 节能机柜空调器
KR100991843B1 (ko) 공기압축기 폐열 회수장치
CN101337135B (zh) 一种低温冷阱
KR20050031368A (ko) 냉동장치의 액열기
CN105737436A (zh) 一种风冷与压缩制冷联合的冷水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01876017U (zh) 冷风机
KR101624622B1 (ko) 공기열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온수공급장치
CN115014003A (zh) 回热器、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04648729U (zh) 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
CN114152007A (zh) 分离提纯装置、制冷组件、系统、提纯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09343432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温控系统
CN106322590A (zh) 机房用热管冷却系统
CN200993508Y (zh) 可热回收的管式冷凝器
CN206919470U (zh) 一种冷库制冷和供暖两用的装置
CN101206087B (zh) 一种可热回收的管式冷凝器
KR200336482Y1 (ko) 냉동장치의 액열기
CN11073626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