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8911A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58911A CN115458911A CN202211053594.3A CN202211053594A CN115458911A CN 115458911 A CN115458911 A CN 115458911A CN 202211053594 A CN202211053594 A CN 202211053594A CN 115458911 A CN115458911 A CN 1154589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field communication
- point
- antenna device
-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天线装置中,近场通信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近场通信单元用于提供激励电流;第一辐射体设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接地点,第一馈电点用于馈入激励电流以及非近场通信单元提供的第一馈电电流;第二辐射体设有与第二信号端连接的第二馈电点,以及接地设置的第二接地点;第一调谐单元串接在第一辐射体的第一馈电点和第一信号端之间,第一调谐单元用于在近场通信单元的工作频率点传输激励电流,并阻挡第一馈电电流;其中,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共同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第一辐射体还用于在第一馈电电流的激励下辐射第一预设射频信号,尺寸小,通信性能好,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在地铁入闸、门禁刷卡等多场景。
而电子设备正朝着越来越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导致电子设备上留给近场通信天线的布置空间越来越小,基于此,近场通信天线的小型化设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可实现天线和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近场通信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近场通信单元用于提供激励电流;
第一辐射体,第一辐射体设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接地点,第一馈电点用于馈入激励电流以及非近场通信单元提供的第一馈电电流;
第二辐射体,第二辐射体设有与第二信号端连接的第二馈电点,以及接地设置的第二接地点;
第一调谐单元,第一调谐单元串接在第一辐射体的第一馈电点和第一信号端之间,第一调谐单元用于在近场通信单元的工作频率点传输激励电流,并阻挡第一馈电电流;
其中,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共同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第一辐射体还用于在第一馈电电流的激励下辐射第一预设射频信号。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天线装置。
上述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天线装置中,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调谐单元连接近场通信单元的第一信号端,近场通信单元的第二信号端连接第二辐射体,基于第一调谐单元的调谐特性,第一辐射体在近场通信单元的工作频率点传输激励电流并阻挡非近场通信单元提供的第一馈电电流,此时,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共用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第一辐射体还用于在第一馈电电流的激励下辐射第一预设射频信号,实现第一辐射体的复用,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另外,基于第一调谐单元的设置,近场通信单元和非近场通信单元共用第一馈电点和第一接地点,有利于最大程度复用第一辐射体的尺寸,进一步有利于天线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辐射体称为第二辐射体,且类似地,可将第二辐射体称为第一辐射体。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两者都是辐射体,但其不是同一辐射体。
可以理解,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如图1-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包括:近场通信单元20,第一辐射体40,第二辐射体60和第一调谐单元80。
在本实施例中,近场通信单元20(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包括第一信号端TX1和第二信号端TX2,所述近场通信单元20用于提供激励电流,以实现在激励电流的传输路径上进行NFC信号(近场通信信号)的辐射。近场通信单元20可以采用双端馈电方式,激励电流通过如图所示的第二信号端TX2和第一信号端TX1实现馈入馈出。近场通信单元20用于提供差分激励电流,双端通信方式相较于单端通信,在受到相同的干扰时,可基于差分减掉相同的干扰信号,从而提高激励电流的抗干扰性能,进而提高NFC通信的稳定性。
第一辐射体40设有第一馈电点K1和第一接地点GND1,第一馈电点K1用于馈入激励电流以及非近场通信单元(未示出)提供的第一馈电电流。非近场通信单元和近场通信单元20共用第一馈电点K1和第一接地点GND1,实现近场信号和非近场信号的共点馈入,可以最大程度复用第一辐射体40的尺寸,有利于提高第一辐射体40的复用率,从而有利于天线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第二辐射体60,第二辐射体60设有与第二信号端TX2连接的第二馈电点K2,以及接地设置的第二接地点GND2。第一接地点GND1和第二接地点GND2可以在同一接地平面上实现。第一辐射体40、第二辐射体60可以是通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或PCB(Printed circuit boards,印刷电路板)印制线或LDS(Laser-Direct-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金属实现,还可以是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另外,第一辐射体40、第二辐射体60也可以由具有等同于金属辐射性能的新型材料制成。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馈电点可以是接触式馈电点,也可以是耦合式馈电点。
第一调谐单元80串接在第一辐射体40的第一馈电点K1和第一信号端TX1之间,第一调谐单元80用于在近场通信单元20的工作频率点传输激励电流,并阻挡第一馈电电流。第一辐射体40、第二辐射体60共同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第一辐射体40还用于在第一馈电电流的激励下辐射第一预设射频信号,实现第一辐射体40的复用。第一调谐单元80的适配选择下,可实现第一辐射体40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和第一预设射频信号,无需引入控制器件去控制第一辐射体40的复用过程,成本低。
其中,非近场通信单元可以是IC,可集成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基于第一预设射频信号的类型,非近场通信单元可以是与之匹配的芯片。例如对应于蜂窝网络信号,非近场通信单元可以是蜂窝通信芯片,用于提供该蜂窝网络信号。第一预设射频信号为GPS信号时,非近场通信单元可以是GPS芯片。第一预设射频信号为WiFi信号时,非近场通信单元可以是WiFi芯片。第一预设射频信号为BT信号时,非近场通信单元可以是BT芯片。非近场通信单元还可以包括多个芯片,用以提供不同的馈电电流,以激励辐射体辐射不同的预设射频信号。第一辐射体40可以用于上述第一预设射频信号的辐射,例如,工作在5GHz频段的WiFi信号,再比如,2.4GHz频段的WiFi信号。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天线装置,第一辐射体40通过第一调谐单元80连接近场通信单元20的第一信号端TX1,近场通信单元20的第二信号端TX2连接第二辐射体60,基于第一调谐单元80的调谐特性,第一辐射体40在近场通信单元20的工作频率点传输激励电流并阻挡非近场通信单元提供的第一馈电电流,可参考图1中激励电流的传输示意,激励电流I从近场通信单元20的第一信号端TX1馈入至第一调谐单元80,第一调谐单元80在近场通信单元20的工作频率点呈低阻态,激励电流I流经该第一调谐单元80后从第一馈电点K1馈入第一辐射体40,并流经该第一辐射体40后从第一接地点GND1流入地,通过共地,该激励电流I再从第二接地点GND2馈入第二辐射体60,流经第二辐射体60后,从第二馈电点K2馈入近场通信单元20的第二信号端TX2,实现近场通信信号的双端传输,可见,第一辐射体40和第二辐射体60共用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第一辐射体40还用于在第一馈电电流的激励下辐射第一预设射频信号,实现第一辐射体40的复用,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另外,近场通信单元20和非近场通信单元共用第一馈电点K1和第一接地点GND1,有利于最大程度复用第一辐射体40的尺寸,进一步有利于天线装置的小型化设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近场通信单元20双端各自接入一个共用辐射体的不对称性差分信号问题。此外,相较于传统技术中的单端共用辐射体方案,不要额外增加巴伦器件转换为单端信号,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天线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40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产生的第一磁场和第二辐射体60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产生的第二磁场至少部分重叠。第一辐射体40和第二辐射体60的设置位置关系,以其各自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产生的磁场间至少部分重叠为原则。此时,不仅可以实现近场通信范围的增大,还可以基于磁场叠加,实现磁场增强,提高近场通信能力,进而降低对第一辐射体40和第二辐射体60的尺寸要求,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同时,还可实现两个磁场之间的相互加强,第一辐射体40和第二辐射体60的位置设置集中,更进一步地节省了天线装置的占用空间。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有利于实现近场通信性能的提高和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60包括第一子辐射部62。第二馈电点K2设置在第一子辐射部62靠近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第一辐射体40和第一子辐射部62相互靠近设置下,第一辐射体40和第一子辐射部62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所产生的磁场之间的叠加效果更好,有利于小尺寸天线装置的实现。磁场耦合越好,效率就越高,所以,第一辐射体40从第一接地点GND1指向第一馈电点K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子辐射部62从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指向第二馈电点K2的延伸方向呈第一夹角θ1设置,且该第一夹角θ1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0°。在该第一夹角θ1范围内,磁场叠加效果好,可在该范围内,基于搭载该天线装置的电子产品的空间设计要求,实际调整该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夹角θ1为90°。当第一辐射体40从第一接地点GND1指向第一馈电点K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子辐射部62从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指向第二馈电点K2的延伸方向呈90°时,基于右手定则,第一辐射体40和第一子辐射部62在激励电流激励下产生的磁场耦合效果最佳,在同样的通信范围设计要求下,基于90°第一夹角θ1设计下的第一辐射体40和第一子辐射部62的尺寸相较于其他第一夹角θ1设计下的尺寸更小,有利于天线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辐射部62从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指向第二馈电点K2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第一子辐射部62在该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6mm,根据测试,该尺寸约束下的第一子辐射部62,可以和各种尺寸的第一辐射体40配合,实现良好的近场通信。第一子辐射部62的尺寸选择,可以基于与其搭配的第一辐射体40的尺寸而定。第一辐射体40的尺寸又和第一预设射频信号的频段有关,第一预设射频信号的频段越高,第一辐射体40的尺寸要求越小,反之,第一预设射频信号的频段越低,第一辐射体40的尺寸要求越大。实际应用时,可以基于天线装置的通信频段设计需求,来确定第一辐射体40的尺寸和第一子辐射部62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第二辐射体60还包括:第二子辐射部64。第二子辐射部64的第一端与第一子辐射部62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连接,第二子辐射部64的第二端接地。通过该连接,第二子辐射部64和第一子辐射部62的全部尺寸用于近场通信信号的辐射,有利于提高第二辐射体60的效率,进而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其中,第二子辐射部64的第二端与第二接地点GND2连接,以实现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子辐射部64从第二接地点GND2指向第一子辐射部62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40mm。第二子辐射部64在该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4mm,根据测试,该尺寸约束下的第二子辐射部64,和第一子辐射部62配合,实现良好的近场通信。类似于第一子辐射部62的尺寸设计原则,实际应用时,可以基于天线装置的通信频段设计需求,确定第二子辐射部64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子辐射部64和第一辐射体40位于第一子辐射部62的同一侧。同侧设置,不仅可以节省布局空间,有利于小型化设计,还有利于第一辐射体40和第二子辐射部64各自在激励电流激励下产生的磁场之间的耦合,提高通信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子辐射部64从第二接地点GND2指向第一子辐射部62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子辐射部62从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指向第二馈电点K2的延伸方向呈第二夹角θ2设置,且第二夹角θ2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0°。在该第二夹角θ2范围内,第一子辐射部62和第二子辐射部64在近场通信时产生的磁场叠加效果好,可在该范围内,基于搭载该天线装置的电子产品的空间设计要求,实际调整该角度。此处的第二夹角θ2应当理解为第一子辐射部64和第一子辐射部62相互靠近设置下,二者延伸方向所形成的锐夹角或直角,该锐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90°。此时,第二子辐射部64从第二接地点GND2指向第一子辐射部62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子辐射部62从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指向第二馈电点K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向量夹角约束在90°-120°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夹角θ2为90°。当第一子辐射部62和第二子辐射部64均为直线型辐射体时,该第一子辐射部62和第二子辐射部64垂直,近场通信时产生的磁场耦合效果最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三辐射体100。第三辐射体100的一端与第一辐射体40远离第一调谐单元80的一侧端部连接。其中,第一辐射体40、第二辐射体60和第三辐射体100共同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如图3-5所示,近场通信单元20提供的激励电流从第一信号端TX1馈入至第一调谐单元80,并通过第一调谐单元80从第一馈电点K1馈入第一辐射体40,经过第一辐射体40后,馈入至第三辐射体100,并经由第三辐射体100流入地,然后该激励电流I再从第一接地点GND1馈入第二辐射体60,流经第二辐射体60之后,从第二信号端TX2馈入近场通信单元20的第二信号端TX2,第一辐射体40、第二辐射体60和第三辐射体100共同形成激励电流I的传输路径,共用作用于近场通信信号的辐射。第三辐射体100的加入,扩大了近场通信范围,进一步提高近场通信性能。设置有第三辐射体100时,第一接地点GND1和第一辐射体40之间可以串接一调谐单元,该调谐单元可以阻挡近激励电流,传输第一馈电电流,以便激励电流可流经第三辐射体100。
其中,第三辐射体100可以是通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或PCB(Printed circuit boards,印刷电路板)印制线或LDS(Laser-Direct-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金属实现,还可以是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另外,第三辐射体100也可以由具有等同于金属辐射性能的新型材料制成。第三辐射体100可以和第一辐射体40之间以缝隙耦合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100从未连接第一辐射体40的一端指向连接第一辐射体40的一端的延伸方向F4,与第一辐射体40从第一接地点GND1指向第一馈电点K1的延伸方向F1呈第三夹角θ3设置,第三夹角θ3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0°。在该第二夹角θ2范围内,第三辐射体100和第一辐射体40在近场通信时产生的磁场叠加效果好,可在该范围内,基于搭载该天线装置的电子产品的空间设计要求,实际调整该角度。此处的第三夹角θ3应当理解为第一辐射体40和第三辐射体100相互靠近设置下,二者延伸方向所形成的锐夹角或直角,该锐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90°(如图4所示)。此时,第三辐射体100从未连接第一辐射体40的一端指向连接第一辐射体40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辐射体40从第一接地点GND1指向第一馈电点K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向量夹角约束在90°-120°之间。
当第三辐射体100不用作非第一预设射频信号之外的其他非近场通信信号的辐射时,第三辐射体100可以直接和第一辐射体40连接,以扩大通信范围。例如,通过第三辐射体100和第一辐射体40之间的直接电连接处理,增加一段导电路径来增加近场通信的辐射路径长度。此时,第二辐射体60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辐射体40和第三辐射体100的串联,扩大了通信范围,提高通信性能。适应性的,由于第三辐射体100辐射近场通信信号时也会产生自感感值,此时,可以适当降低第一调谐单元80的第二电感值,减小电感器件的损耗,进一步提升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100还用于支持第二预设射频信号的辐射。第三辐射体100设置有第三馈电点K3和第三接地点GND3,第三馈电点K3用于馈入激励电流以及非近场通信单元提供的第二馈电电流,第三辐射体100还用于在第二馈电电流的激励下辐射第二预设射频信号。由于第三馈电点K3还用于馈入第二馈电电流,为避免第三辐射体100复用为第二预设射频信号辐射天线和近场通信天线时的干扰,该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谐单元120。
第二调谐单元120串接在第二辐射体60的第一端和第一辐射体40的第二端之间,且第二调谐单元120用于在近场通信单元20的工作频率点传输激励电流,并阻挡第一馈电电流和第二馈电电流。不仅可以避免第二预设射频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之间的干扰,还可以避免第一预设射频信号和第二预设射频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实现各辐射体复用的同时,保证良好的通信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馈电点K3设置在第三辐射体100靠近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第三辐射体100远离第一辐射体40的一侧端部设置有该第三接地点GND3。以实现第三辐射体100尺寸的最大化复用,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调谐单元也可以成为调谐电路、调谐网络、匹配网络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谐单元可以包括电容、电阻、电感以及其任意组合。调谐单元的参数,可根据各类预设射频信号的预设谐振频点以及传输该预设射频信号所需的天线辐射体的尺寸大小而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40传输激励电流时的电感值为第一电感值;第一调谐单元80传输激励电流时的电感值为第二电感值;第二辐射体60传输激励电流时的电感值为第三电感值;第一电感值和第二电感值之和,与第三电感值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1。为保障良好的通信性能,近场通信信号双端接入的电感量应当相差不大,经过测试,当第一电感值和第二电感值之和,与第三电感值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1时,可以保证较好的通信性能。电感值可以理解为自感感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100传输激励电流时的电感值为第四电感值,则第一电感值、第二电感值和第四电感值之和,与第三电感值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1。在具有第三辐射体100的设置方式下,通过将近场通信单元20两端的电感值的比值,控制在0.5-1之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通信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感值和第二电感值之和,与第三电感值的比值为1。比值越接近1,近场通信单元20的双端差分信号越稳定,此时,天线装置通信效率最高,性能最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40和第二辐射体60设置在近场通信单元20的同一侧。此时,更有利于第一辐射体40和第二辐射体60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各自产生磁场之间的耦合,且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天线结构布局紧凑性,从而实现近场通信性能的提高和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40、第二辐射体60和第三辐射体100均设置在近场通信单元20的同一侧。此时,更有利于各辐射体在激励电流的激励下各自产生的磁场之间的耦合,且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天线结构布局紧凑性,从而实现近场通信性能的提高和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谐单元80可为电感L1。第一调谐单元80为电感时,不仅可以提高天线装置的Q值(品质因数),还能作为隔离器件,避免第一辐射体40复用为近场通信天线和非近场通信天线时的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谐单元120可以选用电感L2。可以进一步提高天线装置的Q值(品质因数),还能作为隔离器件,避免第二辐射体60复用为近场通信天线和非近场通信天线时的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40、第一子辐射部62、第二子辐射部64和第三辐射体100均为直线型辐射体。天线装置可为卡片天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40为金属边框,第二辐射体60为柔性电路板。第二辐射体60可作为主要辐射体,用于辐射近场通信信号,第一辐射体40主要用于扩大近场通信的通信范围。此选型配合下,基于FPC走线灵活,易于有效利用空间尺寸的特点,在满足近场通信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配合各种尺寸的第一辐射体40来实现近场通信范围的扩大,以第一辐射体40为蜂窝天线来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通过合理设置第二辐射体60的走线长度和走线方向,可与任意一种产品上的蜂窝天线配合实现近场通信性能的提高。第二辐射体60可以为专用于近场通信的柔性电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FPC可以为一线多束结构,且中间掏空,从而提升FPC的Q值(品质因数)。同时,考虑到该结构设计下,会增加内阻损耗,可基于设计要求下,确定品质因数和内阻损耗的平衡点,进而确定FPC具体结构参数。可选用符合该要求的FPC作为第二辐射体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第二辐射体60的尺寸够长、信号辐射环境较好,第一辐射体40的尺寸和辐射第一预设射频信号的频段可任意选择。比如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900到5G Wi-Fi(802.11ac)都可以。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各种尺寸的第一辐射体40的电子设备。
第一辐射体40的长度越长,磁场覆盖范围越大,与第二辐射体60的耦合效果更好,近场通信距离越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4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8.5mm,此时,耦合效果佳,通信性能良好。可选的,第一辐射体4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部分之间的电连接也可以通过导体、柔性线路板等方式来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游戏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汽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等。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例如,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没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及运动手表,以及具有NFC功能的手环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4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中板的金属边框。中板一侧为金属,形成一金属区域,电子设备上的其他电子元件传输交变电流时,金属区域会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对上述激励电流造成干扰。基于此,电子设备还包括滤波电路(未示出)。该滤波电路将金属区域和地建立电连接,由于该滤波电路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滤除高频干扰信号,同时不影响近场通信信号的传输,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性能。滤波电路可以包括电容、电感以及二者的组合等。
电子设备具有电路板,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地点可以主要布置在该电路板表面,该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弹脚、螺钉、弹片、导电布、导电泡棉或者导电胶等电连接器件,用于建立第一辐射体40、第二辐射体60、第三辐射体100和近场通信单元20的连接,或者用于建立地和滤波电路间的连接。另外,在地与其所接元器件之间可以填充空气、塑料、陶瓷或其他电介质材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场通信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用于提供激励电流;
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设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馈电点用于馈入所述激励电流以及非近场通信单元提供的第一馈电电流;
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设有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的第二馈电点,以及接地设置的第二接地点;
第一调谐单元,所述第一调谐单元串接在所述第一辐射体的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一信号端之间,所述第一调谐单元用于在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的工作频率点传输所述激励电流,并阻挡所述第一馈电电流;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在所述激励电流的激励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所述第一辐射体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馈电电流的激励下辐射第一预设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在所述激励电流的激励下产生的第一磁场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激励电流的激励下产生的第二磁场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第一子辐射部;
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辐射部靠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从所述第一接地点指向所述第一馈电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子辐射部从远离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端部指向所述第二馈电点的延伸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体还包括:
第二子辐射部,所述第二子辐射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辐射部远离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子辐射部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辐射部从所述第二接地点指向所述第一子辐射部远离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子辐射部从远离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端部指向所述第二馈电点的延伸方向呈第二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远离所述第一调谐单元的一侧端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和所述第三辐射体共同在所述激励电流的激励下辐射近场通信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辐射体设置有第三馈电点和第三接地点,所述第三馈电点用于馈入所述激励电流以及所述非近场通信单元提供的第二馈电电流;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谐单元,所述第二调谐单元串接在所述第二辐射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调谐单元用于在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的工作频率点传输所述激励电流,并阻挡所述第一馈电电流和所述第二馈电电流;
其中,所述第三辐射体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馈电电流的激励下辐射第二预设射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辐射体传输所述激励电流时的电感值为第一电感值;
所述第一调谐单元传输所述激励电流时的电感值为第二电感值;
所述第二辐射体传输所述激励电流时的电感值为第三电感值;
所述第一电感值和所述第二电感值之和,与所述第三电感值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值和所述第二电感值之和,与所述第三电感值的比值为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在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的同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单元为电感。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53594.3A CN115458911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PCT/CN2023/106044 WO2024045893A1 (zh) | 2022-08-31 | 2023-07-06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53594.3A CN115458911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58911A true CN115458911A (zh) | 2022-12-09 |
Family
ID=8430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53594.3A Pending CN115458911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458911A (zh) |
WO (1) | WO202404589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5893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48143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131196A (zh) * | 2019-12-31 | 2021-07-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725592A (zh) * | 2020-05-26 | 2021-11-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US11552402B2 (en) * | 2020-07-02 | 2023-01-10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side-mounted antenna modules |
CN212412212U (zh) * | 2020-07-21 | 2021-0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969303B (zh) * | 2020-08-14 | 2023-01-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CN112952358B (zh) * | 2021-01-28 | 2023-07-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214589246U (zh) * | 2021-05-06 | 2021-11-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976589A (zh) * | 2022-06-27 | 2022-08-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及终端 |
CN115458911A (zh) * | 2022-08-31 | 2022-12-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11053594.3A patent/CN11545891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7-06 WO PCT/CN2023/106044 patent/WO2024045893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5893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45893A1 (zh) | 2024-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47160B (zh) | 一种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 |
US7187338B2 (en) |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module including the arrangement | |
JP4868128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機器 | |
CN110085971B (zh) | 印制电路板天线和终端 | |
KR100757506B1 (ko) | 안테나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 |
US6198442B1 (en) | Multiple frequency band branch antenna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ors | |
US6218992B1 (en) | Compact, broadband inverted-F antennas with conductive element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 |
CN113013593A (zh) |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 |
EP3767742B1 (en) |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9672019B (zh) | 一种终端mimo天线装置及实现天线信号传输方法 | |
CN105609969A (zh) | 通信终端 | |
US20070139280A1 (en) | Switchable planar antenna apparatus for quad-band GSM applications | |
CN110970709B (zh) |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 |
CN104081676B (zh) | 通信装置 | |
EP3806238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WO2011163139A1 (en) | Wideb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printed antenna for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 |
CN113224503A (zh) | 一种天线及终端设备 | |
CN101682104A (zh) | 天线布置 | |
CN113922048A (zh) | 一种终端天线及终端电子设备 | |
WO2024045893A1 (zh)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11742580B2 (en) | Multifeed antenna system with capacitively coupled feed elements | |
US9232034B2 (e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including a UHF-band RFID system | |
TWI753595B (zh) | 通訊模組及具有其之穿戴式裝置 | |
CN113422204A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7499736B2 (en) | Printed stubby unbalanced dipole antenn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