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8563A -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8563A
CN115448563A CN202110644647.8A CN202110644647A CN115448563A CN 115448563 A CN115448563 A CN 115448563A CN 202110644647 A CN202110644647 A CN 202110644647A CN 115448563 A CN115448563 A CN 115448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oily sludge
pipeline
pipe body
slud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4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勇
陈浩玺
于洪涛
李健
殷冬培
王武明
张珈晨
孟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npc Huadong Institut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npc Huadong Institut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npc Huadong Institut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npc Huadong Institut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46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8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8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8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pyro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47/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s with indirect heating, e.g. by external combustion
    • C10B47/18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s with indirect heating, e.g. by external combustion with moving char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1/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1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quarries or from mining activ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属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加热炉、炉胆、驱动组件、支撑组件和出气管道。在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中,该驱动组件可以带动炉胆绕第二方向转动,炉胆本体内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受热较为均匀,降低了炉胆本体内的含油污泥出现局部高温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含油污泥中的胶质和沥青在炉胆本体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如此,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可以降低含油污泥内的胶质和沥青形成焦炭等结焦物在炉胆本体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提高了炉胆本体与含油污泥的热传递效率,进而提高了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集输及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的含油率范围通常为10%至50%。同时,含油污泥中还包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将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直接堆放或填埋,不仅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造成石油资源浪费。目前,含油污泥已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7版)列为危险固体废物。
目前,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技术、热水洗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以及热解技术等。其中,热解技术具有有机物处理彻底、产物含油量低、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可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热解技术是指在隔绝氧气的环境下对含油污泥进行间接加热,将含油污泥中的水分和有机物去除,再通过洗涤冷却系统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资源。通过热解技术处理后,得到的残渣的含油率低于3‰。
含油污泥具有组分复杂、粘度高且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在相关技术中,含油污泥处理设备普遍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含油污泥中的胶质和沥青在局部高温的情况下,与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内壁表面接触并进行裂解缩合进而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结焦物附着于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内壁表面产生结焦现象,影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与含油污泥的热传递效率,进而导致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的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加热炉;
炉胆,所述炉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炉内,所述炉胆包括:炉胆本体,以及与所述炉胆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螺旋状的导料板;
与所述炉胆本体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炉胆本体内承载待处理的含油污泥时,带动所述炉胆进行转动;
与所述炉胆本体连接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炉胆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时,对所述炉胆进行支撑;
以及,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一端连通的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包括: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子管道,与所述第一子管道活动连接的第二子管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子管道和所述第二子管道之间的密封结构。
可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管道远离所述炉胆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轴套,套接在所述第一轴套上且与所述第一轴套活动连接的第二轴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之间的密封盘根,所述第二轴套远离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管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密封盘根为石墨密封盘根。
可选的,所述出气管道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二子管道之间的柔性的补偿管道,且所述补偿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第二子管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热炉具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且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炉的两端;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外齿圈,所述外齿圈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滚轮座,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轨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二滚轮座,以及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旋转管道,所述第一旋转轨道相对于所述外齿圈远离所述出气管道,所述第一旋转轨道与所述第一滚轮座上的第一滚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轨道与第二滚轮座上的第二滚轮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座能够沿所述炉胆本体的轴向所在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二端具有料口,所述炉胆还包括: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二端活动连接的料门;
所述料门具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二端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的第二卡接件,在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后,所述料门能够封堵所述料口。
可选的,所述炉胆还包括:与所述炉胆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多个出料导板,且所述多个出料导板均匀的排布在所述料口的外围。
可选的,所述加热炉包括:加热炉本体,以及与所述加热炉本体连接的多个加热辅机,所述加热辅机被配置为:对所述加热炉本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加热炉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炉本体连通的尾气排出管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加热炉、炉胆、驱动组件、支撑组件和出气管道。在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中,该驱动组件可以带动炉胆绕第二方向转动,炉胆本体内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受热较为均匀,降低了炉胆本体内的含油污泥出现局部高温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含油污泥中的胶质和沥青在炉胆本体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如此,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可以降低含油污泥内的胶质和沥青形成焦炭等结焦物在炉胆本体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提高了炉胆本体与含油污泥的热传递效率,进而提高了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的效果。同时,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耐高温和耐腐蚀能力较强,使用寿命较长;在出气管道处的密封结构可以实现动静转换,且密封性能良好;通过氮气接入口可以将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内部的氧气溶度控制在安全浓度范围,安全可靠性高;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采用PLC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示出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右视图;
图5是图2示出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左视图;
图6是图2示出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在B-B’处的截面图;
图7是图6示出的出料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可以包括:
加热炉100、炉胆200、驱动组件300、支撑组件400以及出气管道500。
该炉胆200至少部分位于加热炉100内,该炉胆200可以包括:炉胆本体201,以及与炉胆本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螺旋状的导料板202。
该驱动组件300与炉胆本体201连接,该驱动组件300被配置为:在炉胆本体201内承载待处理的含油污泥时,带动炉胆200进行转动。
该支撑组件400与炉胆本体201连接,该支撑组件400被配置为:当炉胆200在驱动组件300的带动下转动时,对炉胆200进行支撑。
该出气管道500可以包括:与炉胆本体20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子管道501,与该第一子管道501活动连接的第二子管道502,以及位于第一子管道501和第二子管道502之间的密封结构(图中未示出)。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采用序批式的进料方式,也即是,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是按照批次顺序间歇运行的。每个批次的含油污泥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进料阶段:将待处理的含油污泥通过上料装置由炉胆本体201的第二端的料口送入炉胆本体201内,同时,启动驱动组件300,使得该驱动组件300带动炉胆200绕第一方向进行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炉胆本体201中的螺旋状的导料板202可以将待处理的含油污泥,从炉胆本体201的第二端的料口运送至炉胆本体201的第一端,如此,可以使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均匀的分布在炉胆本体201内部。当炉胆本体201内的待处理的含油污泥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停止进料并关闭驱动组件300。
工作阶段:通过加热炉100对炉胆本体201进行加热,并再次启动驱动组件300,使得该驱动组件300带到炉胆200绕第二方向进行转动。示例的,驱动组件300可以带动炉胆200绕第二方向匀速转动,如此,加热炉100对处于匀速转动过程中的炉胆200进行加热时,炉胆本体201内待处理的含油污泥的受热较为均匀,降低了该炉胆本体201内的含油污泥出现局部高温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含油污泥中的胶质和沥青在炉胆本体201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含油污泥中有机物受热裂解,和含油污泥中的水分一起以气体的形式从含油污泥中被分离出来,通过出气管道500被输送至后续的洗涤冷却系统中,以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驱动组件300带到炉胆本体201绕第二方向进行转动,因此,炉胆本体201中的螺旋状的导料板202可以将待处理的含油污泥,从炉胆本体201的第一端的运送至炉胆本体201的第二端,如此,可以降低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渣进入出气管道500中,导致出气管道500出现堵塞的概率。含油污泥处理完成后,停止对炉胆本体201的加热,关闭驱动组件300,并对炉胆本体201内剩余的含油污泥的残渣自然冷却4至6小时,或使用风机朝向炉胆200吹风,以加速炉胆本体201内剩余的含油污泥的残渣的冷却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含油污泥的处理过程根据含油污泥的性质不同,一个批次的含油污泥的加热处理时间可以为4至8小时。
排料阶段:炉胆本体201内剩余的含油污泥的残渣冷却至常温后,在炉胆本体201的第二段料口处,安装出料装置,并开启驱动组件300,使得该驱动组件300带动炉胆200绕第二方向进行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炉胆本体201中的螺旋状的导料板202可以将炉胆本体201内剩余的含油污泥的残渣,从炉胆本体201的第一端推送至炉胆本体201的第二端的料口,炉胆本体201内剩余的含油污泥的残渣从炉胆本体201内部排出,滑入出料装置。至此,一个批次的含油污泥的处理过程全部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加热炉、炉胆、驱动组件、支撑组件和出气管道。在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中,该驱动组件可以带动炉胆绕第二方向转动,炉胆本体内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受热较为均匀,降低了炉胆本体内的含油污泥出现局部高温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含油污泥中的胶质和沥青在炉胆本体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如此,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可以降低含油污泥内的胶质和沥青形成焦炭等结焦物在炉胆本体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提高了炉胆本体与含油污泥的热传递效率,进而提高了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的效果。
示例的,炉胆本体201可以呈圆筒形,其两端可以采用凸形封头、锥形封头或平板封头等结构进行密封。为了保证炉胆本体201的耐腐蚀能力和耐高温氧化能力,该炉胆本体201的材料可以包括:铬钼钢。炉胆本体201内的螺旋状的导料板202的厚度范围可以为:60至100毫米,螺距的范围可以为1000至1500毫米,该导料板202可以用于提高进料和排料的速度,同时,在含油污泥的处理过程中,该导料板202还可以对含油污泥起到剪切搅拌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示出的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出气管道500中位于第一子管道501和第二子管道502之间的密封结构503可以包括:与第一子管道501远离炉胆本体20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轴套5031,套接在第一轴套5031上且与第一轴套5031活动连接的第二轴套5032,以及位于第一轴套5031与第二轴套5032之间的密封盘根5033,且第二轴套5032远离第一轴套5031的一端与第二子管道502固定连接。
由于第一轴套5031与第一子管道501远离炉胆本体20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子管道201与炉胆本体20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因此,第一轴套5031可以随炉胆200进行转动。而与第一轴套5031活动连接的第二轴套5032不会随炉胆200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子管道502不会随炉胆200进行转动。如此,实现了炉胆200与出气管道500之间的动静转换。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轴套5031与第二轴套5032之间的密封盘根5033,被第一轴套5031和第二轴套5032压紧,如此,可以避免在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泄漏,保证了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密封性。
可选的,该密封盘根5033可以为石墨密封盘根。该石墨密封盘根具有耐高温、耐高压以及防腐蚀等特点,可以在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高温工作环境中,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同时,由于该石墨密封盘根还具有自润滑的特性,因此,在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运行过程中,无需向第一轴套5031与第二轴套5032之间添加润滑剂,从而使得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无需设置润滑剂加入口,简化了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结构,有效的降低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该密封结构503还可以包括液冷装置,以降低密封结构503中的密封盘根5033在高温下失效的概率。示例的,该液冷装置可以包括:套接在第二轴套5032上的冷却水套,与该冷却水套连通的液冷管,以及与该液冷管的另一端连通的循环水补液装置。该冷却水套与第二轴套5032之间的具有环状缝隙,且冷却水套的两端均与第二轴套5032密封。该循环水补液装置可以向冷却水套与第二轴套5032之间的环状缝隙注入循环水,通过该循环水可以对密封盘根5033进行降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出气管道50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轴套5032和第二子管道502之间的柔性的补偿管道504。该补偿管道50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轴套5032和第二子管道502固定连接。该补偿管道504可以在出气管道500的轴向进行伸缩。如此,在含油污泥的处理过程中,当出气管道500受热膨胀后,该补偿管道504可以在出气管道500的轴向进行伸缩,以补偿出气管道500受热膨胀后产生的轴向位移。
在本申请中,请参考图2,加热炉100具有第一支撑座101和第二支撑座102。该第一支撑座101和第二支撑座102分别位于加热炉100的两端。其中,第一支撑座101位于加热炉100的第一端,第二支撑座102位于加热炉100的第二端。
请参考图2和图4,图4是图2示出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右视图。驱动组件30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支撑座101上的驱动电机301,与驱动电机301连接的驱动齿轮302,以及与炉胆本体20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外齿圈303,且该外齿圈303与驱动齿轮302啮合。示例的,该驱动电机301具有传输轴,该驱动电机301的传输轴可以与驱动齿轮302连接。
如此,驱动电机301可以通过驱动齿轮302与外齿圈303的啮合,带动炉胆本体201进行转动,且可以通过控制该驱动电机301的传输轴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速度,来控制炉胆本体201转动的方向和转动的速度,从而控制炉胆本体201内的待处理的含油污泥的停留时间。
可选的,如图4所示,该驱动组件300还可以包括:减速机304。该减速机304可以与驱动电机301的传输轴通过传动带或链条连接,驱动齿轮302可以与减速机304连接。如此,该减速机304可以降低驱动电机301的转速,以提高驱动电机301的输出扭矩。
示例的,炉胆本体201的转速范围可以为:每分钟0.3至0.5转,例如,炉胆本体201的转速可以为每分钟0.4转。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含油污泥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包含有易燃易爆的石油烃类,因此,驱动电机301应选用防爆电机,保证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中,请参考图2、图4和图5,图5是图2示出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左视图。支撑组件40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支撑座101上的第一滚轮座401,与炉胆本体20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轨道402,位于第二支撑座102上的第二滚轮座403,以及与炉胆本体20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旋转轨道404。其中,第一旋转轨道402相对于外齿圈303远离出气管道500,且第一旋转轨道402与第一滚轮座401上的第一滚轮401a活动连接,第二旋转轨道404与第二滚轮座403上的第二滚轮403a活动连接。当驱动组件300带动炉胆200进行转动时,由于第一滚轮座401上的第一滚轮401a能够自由转动,第二滚轮座403上的第二滚轮403a也能够自由转动,因此,通过第一滚轮401a与炉胆本体201上的第一旋转轨道402的配合,以及第二滚轮403a与炉胆本体201上的第二旋转轨道404的配合,可以保证炉胆本体201能够在驱动组件300的带动下进行稳定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旋转轨道402和第二旋转轨道404与炉胆本体201之间均具有隔垫物。如此,可以避免第一滚轮座401和第二滚轮座403直接与炉胆本体201接触,降低在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工作过程中,炉胆本体201的热损失。
可选的,第一滚轮座401与第一支撑座101固定连接,第二滚轮座403与第二支撑座102活动连接,该第二滚轮座403能够沿炉胆本体201的轴向所在方向移动。如此,当炉胆本体201在高温工况下,在轴向上产生线性膨胀时,第二滚轮座403可以沿炉胆本体201的轴向所在方向移动进行移动,进而保证炉胆本体201在轴向上进行线性膨胀后,第二滚轮座403上的第二滚轮403a仍然能够与第二旋转轨道404活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滚轮座4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且该一个第一滚轮座401与驱动组件300分别位于炉胆本体201的两侧,第二滚轮座40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二滚轮座403分别位于炉胆本体201的两侧。如此,可以保证该炉胆本体201的受力平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5,炉胆本体201的第二端具有料口(图中未示出),炉胆200还可以包括:与炉胆本体201活动连接的料门203。
该料门203具有第一卡接件2031,炉胆本体201的第二端还具有与第一卡接件2031卡接的第二卡接件(图中未示出)。在第一卡接件2031与第二卡接件卡接后,料门203能够封堵料口。示例的,该第一卡接件2031和第二卡接件2032中的一个可以为螺栓卡扣,另一个可以为与该螺栓卡扣配合的紧固螺母。
可选的,该料门203还可以包括:把手2032和回转结构2033。该把手2032可以供工作人员抓握,便于料门203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该回转结构2033可以实现料门203与炉胆本体201的活动连接。
示例的,该料门203可以呈圆形板状,该料门203的直径范围可以为:大于800毫米,如此,可以便于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进料与排料,且可以便于炉胆本体201的内部检修。
在本申请中,请参考图2和图6,图6是图2示出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在B-B’处的截面图。炉胆200还可以包括:与炉胆本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多个出料导板204,且该多个出料导板204均匀的排布在料口201a的外围。示例的,该多个出料导板204的数量可以为四个。该四个出料导板204沿炉胆本体201的周向均匀排布,且与炉胆本体201的第二端的壁面形成半密封结构。如此,在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排料时,出料导板204可以将炉胆本体201内的含油污泥的残渣导入出料装置中,从而提高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排料速度。
示例的。请参考图7,图7是图6示出的出料导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出料导板204可以呈L型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热炉100还可以包括:加热炉本体103,以及与加热炉本体103连接的多个加热辅机104。该加热炉本体103的外壁由多层复合结构组成,其中,该多层复合结构可以包括:高温内火水泥以及复合衬里。该复合衬里由硅酸铝和浇注料(例如:刚玉浇注料或高铝浇注料等)倾斜浇筑形成。该加热辅机104被配置为:对加热炉100的内部空间进行加热。
可选的,该加热辅机104可以为低氮燃烧机,如此,该加热辅机104中的供热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较低,降低了该加热辅机104中的供热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该加热辅机104的供热燃料可以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以及燃料油等。例如,该加热辅机104的供热燃料可以为天然气。天然气具有热值较高、价格适中以及燃烧产物清洁等优点,以天然气作为加热辅机104的供热燃料可以降低该加热辅机104的运行成本,且可以进一步降低该加热辅机104中的供热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示例的,如图2所示,该多个加热辅机104的数量可以为四个,该四个加热辅机104沿加热炉本体103的侧壁面均匀排布。加热炉本体103的侧壁上具有检查口103a,该检查口103a可以为长度和宽度均为600毫米的矩形区域,如此,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加热辅机104进行检修。加热炉本体103的侧壁上还可以具有加热辅机接口103b。
需要说明的是,该四个加热辅机104中的每个加热辅机104均可以独立操作,从而保证了加热炉100的内部空间中的各区域的温度的独立控制,保证加热炉100的内部空间的温度场的稳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加热辅机104中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火焰不直接接触炉胆本体201的外壁,加热辅机104中的燃料燃烧产生热量通过加热辅机接口103b传导至加热炉本体103的内部空间,再以热辐射的方式由炉胆本体201的外壁传导至炉胆本体201内部的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如此,可以避免该加热辅机104中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火焰直接接触炉胆本体201的外壁,造成炉胆本体201的外壁损坏,且进一步保证炉胆本体201受热均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热炉100还可以包括:与加热炉本体103连通的尾气排出管道105。加热辅机104中的燃料燃烧产生的尾气,可以通过该尾气排出管道105从加热炉本体103的内部空间排出,再经风机输送至尾气净化装置,净化处理直至达到环保标准后,排放至外界环境中。
可选的,该尾气排出管道105与加热炉本体103之间具有两个连接口103c和103d,该两个连接口103c和103d在加热炉本体103上对称设置。如此,可以保证加热炉100的内部空间的温度场的稳定。
示例的,该尾气排出管道105可以为圆形管道,该尾气排出管道105的直径范围可以为:10至15厘米。如此,可以提高加热辅机104的热效率,减少加热辅机104的燃料消耗量。
可选的,请参考图2,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还可以包括:位于出气管道500中的第二子管道502上的温度传感器600、压力传感器700、氧含量传感器800以及氮气接口900。
该温度传感器600用于测量炉胆本体201内的气体的温度,并将炉胆本体201内的气体的温度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加热辅机104,以使炉胆本体201内的气体的温度按照预定的温度曲线变化,避免出现炉胆本体201内部升温过快,含油污泥中的胶质和沥青在高温下,与炉胆本体201的内壁接触并进行裂解缩合进而形成焦炭等结焦物形。
该压力传感器700用于测量炉胆本体201的内部压力,并将胆本体201内的内部压力反馈给控制系统,当炉胆本体201的内部压力超过安全阈值时,控制系统可以发出警报,以进行停机检修,降低了出现因炉胆本体201的内部压力过高,导致炉胆本体201爆炸的风险。
该氧含量传感器800用于测量炉胆本体201内的气体的氧气浓度,当炉胆本体201内的气体的氧气浓度超过安全浓度范围时,从氮气接口900通入氮气,以稀释测量炉胆本体201内的气体中的氧气浓度,防止炉胆本体201内的气体燃烧和爆炸。保证该含油污泥热解设备000的运行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启动时,由于炉胆本体201内的含油污泥分解出的气体量较少,炉胆本体201内的氧气浓度较高,因此,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应采用氮气启动。
可选的,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000的控制系统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控制系统。该PLC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制定温度曲线,且该PLC系统还具有自动采集、记录、分析以及控制等功能。如此,可以有效的减少加热辅机104的燃料的消耗量,且可以降低人工操作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加热炉、炉胆、驱动组件、支撑组件和出气管道。在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中,该驱动组件可以带动炉胆绕第二方向转动,炉胆本体内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受热较为均匀,降低了炉胆本体内的含油污泥出现局部高温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含油污泥中的胶质和沥青在炉胆本体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如此,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可以降低含油污泥内的胶质和沥青形成焦炭等结焦物在炉胆本体的内壁形成焦炭等结焦物的概率,提高了炉胆本体与含油污泥的热传递效率,进而提高了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的效果。同时,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耐高温和耐腐蚀能力较强,使用寿命较长;在出气管道处的密封结构可以实现动静转换,且密封性能良好;通过氮气接入口可以将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内部的氧气溶度控制在安全浓度范围,安全可靠性高;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采用PLC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炉;
炉胆,所述炉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炉内,所述炉胆包括:炉胆本体,以及与所述炉胆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螺旋状的导料板;
与所述炉胆本体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炉胆本体内承载待处理的含油污泥时,带动所述炉胆进行转动;
与所述炉胆本体连接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炉胆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时,对所述炉胆进行支撑;
以及,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一端连通的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包括: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子管道,与所述第一子管道活动连接的第二子管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子管道和所述第二子管道之间的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管道远离所述炉胆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轴套,套接在所述第一轴套上且与所述第一轴套活动连接的第二轴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之间的密封盘根,所述第二轴套远离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管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盘根为石墨密封盘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道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二子管道之间的柔性的补偿管道,且所述补偿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第二子管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炉具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且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炉的两端;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外齿圈,所述外齿圈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滚轮座,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轨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二滚轮座,以及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旋转管道,所述第一旋转轨道相对于所述外齿圈远离所述出气管道,所述第一旋转轨道与所述第一滚轮座上的第一滚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轨道与第二滚轮座上的第二滚轮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轮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座能够沿所述炉胆本体的轴向所在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二端具有料口,所述炉胆还包括: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二端活动连接的料门;
所述料门具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炉胆本体的第二端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的第二卡接件,在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后,所述料门能够封堵所述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胆还包括:与所述炉胆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多个出料导板,且所述多个出料导板均匀的排布在所述料口的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炉包括:加热炉本体,以及与所述加热炉本体连接的多个加热辅机,所述加热辅机被配置为:对所述加热炉本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炉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炉本体连通的尾气排出管道。
CN202110644647.8A 2021-06-09 2021-06-09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Pending CN115448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647.8A CN115448563A (zh) 2021-06-09 2021-06-09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647.8A CN115448563A (zh) 2021-06-09 2021-06-09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8563A true CN115448563A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4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4647.8A Pending CN115448563A (zh) 2021-06-09 2021-06-09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85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6052A (zh) * 2023-07-19 2023-08-18 湖南蓝保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7147B1 (ko) * 2016-09-30 2017-11-15 휴먼에너지(주) 로터리 킬른
JP2018200140A (ja) * 2017-05-26 2018-12-20 株式会社東芝 熱分解炉
CN208648761U (zh) * 2018-07-16 2019-03-26 深圳市环球绿地新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活性炭的炉管
CN109851188A (zh) * 2019-03-28 2019-06-07 北京云水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式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和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
CN111330532A (zh) * 2020-04-28 2020-06-26 广东中创雄基科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旋转热解反应釜
CN211005034U (zh) * 2019-08-13 2020-07-14 宁波亚菲科技有限公司 间歇式圆筒碳化机
CN111977931A (zh) * 2020-09-15 2020-11-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含油污泥两级热解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7147B1 (ko) * 2016-09-30 2017-11-15 휴먼에너지(주) 로터리 킬른
JP2018200140A (ja) * 2017-05-26 2018-12-20 株式会社東芝 熱分解炉
CN208648761U (zh) * 2018-07-16 2019-03-26 深圳市环球绿地新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活性炭的炉管
CN109851188A (zh) * 2019-03-28 2019-06-07 北京云水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式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和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
CN211005034U (zh) * 2019-08-13 2020-07-14 宁波亚菲科技有限公司 间歇式圆筒碳化机
CN111330532A (zh) * 2020-04-28 2020-06-26 广东中创雄基科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旋转热解反应釜
CN111977931A (zh) * 2020-09-15 2020-11-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含油污泥两级热解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6052A (zh) * 2023-07-19 2023-08-18 湖南蓝保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5208B (zh) 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CN109851188A (zh) 连续式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和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
CN201508106U (zh) 一种用来制取氧化铝的回转煅烧炉
CN115448563A (zh)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RU2768809C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модуль реактора пиролиза для комплексов термической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отходов
CN210367390U (zh) 分段式含油污泥热解处理装置
CN211489034U (zh) 场地污染土壤热处理修复设备
CN211367362U (zh) 一种污泥裂解处理装置
EP2964726B1 (en) Method of fuel for energetics production
CN218561261U (zh) 一种高温热解装置
CN106675592B (zh) 一种间接热脱附炭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4108261U (zh) 一种生活垃圾低温无氧裂解处理装置
CN114060822A (zh) 一种小密封面回转式无氧热解装置
CN114032110A (zh) 一种热解炉热解物料出料装置及出料系统
CN107013929B (zh) 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使用方法
CN103160306A (zh) 一种连续化废弃橡胶低温微压无催化热解生产成套设备
CN208266118U (zh) 一种废橡胶或废塑料的裂解残渣连续输出装置
CN109082304B (zh) 一种自动控制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
CN112877091A (zh) 一种用于终极处置废塑料的连续管式热解炉
CN107384446B (zh) 一种垃圾裂解处理装置
CN106838948B (zh) 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
CA2242279C (en) Continuous production closed retort charcoal reactor
CN206771366U (zh) 焚烧炉装置
CN112624551A (zh) 一种污泥裂解处理装置及裂解处理工艺
CN215491131U (zh) 一种节能减排效果好的工业炉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