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5079B - 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5079B
CN115435079B CN202211216021.8A CN202211216021A CN115435079B CN 115435079 B CN115435079 B CN 115435079B CN 202211216021 A CN202211216021 A CN 202211216021A CN 115435079 B CN115435079 B CN 115435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rotation
preset time
request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60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35079A (zh
Inventor
张雷博
付斌
翟润国
陈子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60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35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35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5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35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5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17Selector apparatus with electric switches or sensors not for gear or range selection, e.g. for controlling auxiliar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8Preventing unintentional or unsafe shift, e.g. preventing manual shift from highest gear to reverse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81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using knops or discs for rotary range se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16H2061/1208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with diagnostic check cycles; Monitoring of fail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16H2061/1256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s or units where malfunctioning was assumed or detected
    • F16H2061/126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s or units where malfunctioning was assumed or detected the failing part is the controller
    • F16H2061/1268Electric parts of the controller, e.g. a defect solenoid, wiring or microprocess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通过本发明,减小了因误触动旋钮旋转导致挡位快速切换以及仪表挡位快速闪跳的概率,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旋钮电子换挡器被应用在电动汽车上,旋钮电子换挡器主要通过操作旋钮旋转带动旋钮支架上的磁铁旋转,再通过布置在磁铁下方的霍尔开关感受磁场的变化,根据磁场的变化来确定旋钮的旋转位置或角度。
现有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主要通过一个单回路的3D霍尔传感器感受磁场的变化,再根据磁场的变化来确定旋钮的旋转位置或角度,再根据旋钮的初始位置、最终位置以及旋转方向发出换挡请求,从而切换挡位,因此,若旋钮最终位置处于非稳态位置,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时,就容易出现非预期误触发快速换挡的情况,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在快速切换挡位的过程中,会造成仪表挡位的闪跳,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容易出现非预期误触发快速换挡以及仪表闪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
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包括:
若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顺时针旋转一格或逆时针旋转一格后的一阶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若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顺时针旋转二格或顺时针旋转二格以上或逆时针旋转二格或逆时针旋转二格以上后的二阶位置或二阶以上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
可选的,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
若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四预设时长,则发送非稳态位置异常停留提示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回复至反向侧稳态位置或同侧二阶位置;
若是,则确定旋钮无旋转请求,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是否旋转至二阶位置;
若监测到旋钮没有旋转至二阶位置,则监测旋钮是否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若监测到旋钮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则发送旋钮无旋转请求;
若监测到旋钮旋转至二阶位置,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是否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监测到旋钮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发送保持同侧旋转提示;
若监测到旋钮没有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以二阶位置作为一阶位置,以三阶位置作为二阶位置,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可选的,在所述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一阶位置请求,并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若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长,则执行监测旋钮是否旋转至二阶位置的步骤,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等于第五预设时长。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之前,包括:
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都不存在故障,则根据电子换挡器总成电源状态判断车辆档位是否都可以进行切换;
若判断结果为都可以进行切换,则执行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则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存在的故障;
根据所述故障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每个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等级,其中,每个故障与故障代码一一对应;
当所述故障的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个数时,按照故障等级从高到低对故障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
对第一序列中故障等级相同的故障按照故障产生时刻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
发送第二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
可选的,所述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的步骤,包括:
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都为第一标志位,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不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不为第一标志位,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并存储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产生故障的时刻。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设备,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中,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通过本发明,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确定旋转请求后不会立即发送请求,而是再基于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进行对旋转请求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发送旋转请求,减小了因误触动旋钮旋转导致挡位快速切换以及仪表挡位快速闪跳的概率,降低了安全隐患,提升了用户查看仪表挡位时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涉及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一实施例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俯视图;
图6b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一实施例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设备。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涉及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继续参照图1,图1中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
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
本实施例中,通过双回路3D霍尔传感器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通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获取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具体地,以旋钮一周的顺时针编号为1至16为例,若双回路3D霍尔传感器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为从编号1的位置到编号2的位置,再到编号3的位置,则通过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获取旋钮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若双回路3D霍尔传感器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为从编号1的位置到编号16的位置,再到编号15的位置,则通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获取旋钮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后,再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其中,双回路3D霍尔传感器对称布置,两路都正常时,互为冗余校验,即使有一路出现故障,另一路还可保证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换挡功能正常,提升了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的鲁棒性。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包括:
若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顺时针旋转一格或逆时针旋转一格后的一阶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若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顺时针旋转二格或顺时针旋转二格以上或逆时针旋转二格或逆时针旋转二格以上后的二阶位置或二阶以上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
本实施例中,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包括P挡、N挡、D挡和R挡。一阶位置为旋钮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或旋钮从初始位置逆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二阶位置或二阶以上位置为旋钮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二格或顺时针旋转二格以上或逆时针旋转二格或逆时针旋转二格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
参照图6a,图6a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一实施例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俯视图,如图6a所示,1为稳态位置,2为非稳态位置。参照图6b,图6b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一实施例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正视图,如图6b所示,1为稳态位置,2为非稳态位置。结合图6a和图6b可知,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凹陷区域为稳态位置,突起区域是非稳态位置。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P挡,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旋钮从的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即从旋钮的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一格。
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P挡,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旋钮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二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即从旋钮的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二格。
需要说明的是,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P挡,则逆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逆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R挡,顺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顺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D挡;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R挡,则逆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R挡,逆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R挡,顺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顺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D挡;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N挡,则逆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R挡,逆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R挡,顺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D挡,顺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D挡;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D挡,则逆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逆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R挡,顺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D挡,顺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D挡。
进一步地,若旋钮的初始位置为非稳态位置,则忽略掉一阶位置请求,因此,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非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P挡,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旋钮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二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即从旋钮的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一格。
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非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P挡,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旋钮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一格,为防止是车辆经过颠簸路段造成的非预期误触发换挡,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请求为无效,即认为旋钮位置未变化,并回到稳态位置。即旋钮从非稳态位置的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一格或逆时针旋转一格回到稳态位置后,再按照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的换挡逻辑进行换挡。非稳态位置和稳态位置交错布置。
步骤S20,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本实施例中,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确定旋转请求后不会立即发送请求,而是根据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发送旋转请求,即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即为旋转在对应一阶位置的停留时长,即判断旋转在对应一阶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旋转在对应一阶位置的停留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有效地降低了因旋转换挡请求发送太频繁从而挡位快速切换导致的仪表挡位显示快速闪跳的频率。
步骤S30,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本实施例中,若旋转请求为从旋钮的初始位置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旋钮在对应的二阶位置或二阶以上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减小了因为车辆经过颠簸路段造成的非预期误触动旋钮旋转导致挡位快速切换的概率,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本实施例中,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通过本实施例,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确定旋转请求后不会立即发送请求,而是再基于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进行对旋转请求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发送旋转请求,减小了因误触动旋钮旋转导致挡位快速切换以及仪表挡位闪跳的概率,降低了安全隐患,提升了用户查看仪表挡位时的舒适感。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0,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
步骤S200,若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
步骤S300,若大于第四预设时长,则发送非稳态位置异常停留提示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回复至反向侧稳态位置或同侧二阶位置;
步骤S400,若是,则确定旋钮无旋转请求,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本实施例中,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旋钮在对应一阶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
若旋钮在对应一阶位置的停留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则表示旋钮位置位于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则判断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大于第四预设时长,则表示旋钮的旋转停在了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则发送非稳态位置异常停留提示信号。并继续判断旋钮是否为从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继续旋转回复至反向侧稳态位置或同侧二阶位置,若是,则确定旋钮无旋转请求,即忽略掉旋钮从非稳态位置旋转的一阶位置请求,并停止发送非稳态位置异常停留提示信号,若不是,则继续发送非稳态位置异常停留提示信号,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旋钮在对应一阶位置的停留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则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所述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500,若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是否旋转至二阶位置;
步骤S600,若监测到旋钮没有旋转至二阶位置,则监测旋钮是否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若监测到旋钮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则发送旋钮无旋转请求;
步骤S700,若监测到旋钮旋转至二阶位置,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步骤S800,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是否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步骤S900,若监测到旋钮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发送保持同侧旋转提示;
步骤S110,若监测到旋钮没有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以二阶位置作为一阶位置,以三阶位置作为二阶位置,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若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则表示旋钮只是短暂的经过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则监测旋钮是否继续从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直接切换至同侧对应的二阶位置。
若监测到旋钮没有继续从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直接切换至同侧对应的二阶位置,则继续监测旋钮是否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若监测到旋钮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则发送旋钮无旋转请求;若监测到旋钮没有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则继续监测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监测到旋钮继续从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直接切换至同侧的对应的二阶位置,则获取的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即为旋钮在对应的二阶位置的停留时长,则判断旋钮在对应的二阶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若旋钮在对应的二阶位置的停留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若旋钮在对应的二阶位置的停留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的位置信号是否继续从同侧的对应的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
若监测到旋钮的位置信号从同侧的对应的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发送保持同侧旋转提示,即进行反向旋转操作要与同侧旋转操作相同,即保证旋钮回复至初始位置。若监测到旋钮的位置信号没有从同侧对应的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表示旋钮旋转到二阶位置后继续在旋转,则以二阶位置作为一阶位置,以三阶位置作为二阶位置,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所述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120,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长;
步骤S130,若大于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一阶位置请求,并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步骤S140,若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长,则执行监测旋钮是否旋转至二阶位置的步骤,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等于第五预设时长。
本实施例中,若旋转在对应一阶位置的停留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表示旋钮旋转到一阶位置后继续在旋转,则此时获取的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即为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则继续判断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长。
若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大于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一阶位置请求。并执行判断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若旋钮在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长,则执行监测旋钮的位置信号是否从对应的一阶位置和二阶位置之间的非稳态位置直接切换至同侧的对应的二阶位置的步骤,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等于第五预设时长。容易想到的是,步骤S140即为若判断结果为停留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长,则执行步骤S500。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之前,包括:
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都不存在故障,则根据电子换挡器总成电源状态判断车辆档位是否都可以进行切换;
若判断结果为都可以进行切换,则执行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之前,先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都不存在故障,则根据电子换挡器总成电源状态判断车辆档位是否都可以进行切换;
若电子换挡器总成电源状态为上高压,则判断结果为车辆档位都可以进行切换,即P挡、N挡、D挡和R挡都可以进行切换,则执行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
若电子换挡器总成电源状态为未上高压,则判断结果为只有P挡或N挡可以切换。进一步地,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P挡,则逆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逆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P挡,顺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顺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P挡。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且车辆挡位为N挡,则逆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逆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顺时针旋转一格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顺时针旋转二格及以上后旋钮对应的位置为N挡,其中,旋钮旋转,挡位保持不变时,产生“请在车辆上高压状态再切换D、R挡”的提示。若获取的旋钮的初始位置为非稳态位置,则忽略掉一阶位置请求,旋钮从非稳态位置的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一格或逆时针旋转一格回到稳态位置后,再按照初始位置为稳态位置的换挡逻辑进行换挡。
进一步地,车辆挡位为N挡时,检测用户按压P挡按键,则进入P挡。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则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存在的故障;
根据所述故障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每个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等级,其中,每个故障与故障代码一一对应;
当所述故障的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个数时,按照故障等级从高到低对故障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
对第一序列中故障等级相同的故障按照故障产生时刻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
发送第二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
本实施例中,预先设定故障清单,故障清单中包括每个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等级,若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则不执行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确定旋转请求的步骤,而是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存在的故障。根据存在的故障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每个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等级,其中,每个故障与故障代码一一对应;
当存在故障的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个数时,按照故障等级从高到低对故障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当存在故障的个数小于预设个数时,直接发送每个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等级最高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
对第一序列中故障等级相同的故障按照故障产生时刻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发送第二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第二序列中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
若第一序列中没有故障等级相同的故障,则发送第一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第一序列中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
具体地,若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则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存在的故障,例如,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是由于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导致的,则通过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时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等级。若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时对应的故障代码为N1,故障等级为第一等级,预设个数为2,存在故障的个数小于预设个数,所以直接发送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时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时对应的故障等级,即发送fault_code_1=N1,fault_code_2=0,fault_level=1。其中,fault_code_2=0表示没有其他故障存在。
进一步地,若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存在的故障包括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以及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通过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并发送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和故障等级以及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和故障等级。具体地,若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为N2,故障等级为第二等级,若预设个数为2个,故障的个数等于预设个数,则按照故障等级从高到低对故障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第一序列中没有故障等级相同的故障,则发送第一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第一序列中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即发送fault_code_1=N2,fault_code_2=N1,fault_level=2。进一步地,若发送fault_code_1=N2,fault_code_2=N1,fault_level=2之后,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被修复,则发送fault_code_1=N1,fault_code_2=0,fault_level=1;若发送fault_code_1=N2,fault_code_2=N1,fault_level=2之后,新增总线脱离故障,则通过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总线脱离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为N4,故障等级为第三等级,则将总线脱离故障加入第一序列中进行排序,因为第一序列中没有故障等级相同的故障,所以发送第一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第一序列中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即发送fault_code_1=N4,fault_code_2=N2,fault_level=3。
进一步地,若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存在故障的故障类型包括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以及总线脱离故障,则通过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和故障等级、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和故障等级、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和故障等级以及总线脱离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和故障等级。具体地,若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为N3,故障等级为第二等级,总线脱离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为N4,故障等级为第三等级。若预设个数为2个,则故障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则按照故障等级从高到低对故障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总线脱离故障、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第一序列中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与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相同,则对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和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按照故障产生时刻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若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的故障产生时刻在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的故障产生时刻之前,则得到的第二序列为{总线脱离故障、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发送第二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即发送fault_code_1=N4,fault_code_2=N3,fault_level=3。
若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的故障产生时刻在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的故障产生时刻之后,则得到的第二序列为{总线脱离故障、电子控制单元过压故障、电子控制单元欠压故障、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发送第二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即发送fault_code_1=N4,fault_code_2=N2,fault_level=3。进一步地,若发送fault_code_1=N4,fault_code_2=N2,fault_level=3之后,总线脱离故障被修复,则发送fault_code_1=N2,fault_code_2=N3,fault_level=2。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的步骤,包括:
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都为第一标志位,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不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不为第一标志位,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并存储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产生故障的时刻。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标志位为一为例,通过CAN总线获取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都为一,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不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不为一,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不为一,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并存储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产生故障的时刻。进一步地,若电子换挡器总成在预设通信周期内未收到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报文,则确定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因为整车控制器存在通信故障会导致电子换挡器总成无法正常使用,所以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会由一变为非一,即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不为一,则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的判断结果为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
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如图7所示,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
第一判断模块20,用于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第二判断模块30,用于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
若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顺时针旋转一格或逆时针旋转一格后的一阶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若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顺时针旋转二格或顺时针旋转二格以上或逆时针旋转二格或逆时针旋转二格以上后的二阶位置或二阶以上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20,还用于:
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
若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四预设时长,则发送非稳态位置异常停留提示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回复至反向侧稳态位置或同侧二阶位置;
若是,则确定旋钮无旋转请求,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20,还用于:
若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是否旋转至二阶位置;
若监测到旋钮没有旋转至二阶位置,则监测旋钮是否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若监测到旋钮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则发送旋钮无旋转请求;
若监测到旋钮旋转至二阶位置,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是否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监测到旋钮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发送保持同侧旋转提示;
若监测到旋钮没有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以二阶位置作为一阶位置,以三阶位置作为二阶位置,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20,还用于:
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一阶位置请求,并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若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长,则执行监测旋钮是否旋转至二阶位置的步骤,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等于第五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20,还用于:
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都不存在故障,则根据电子换挡器总成电源状态判断车辆档位是否都可以进行切换;
若判断结果为都可以进行切换,则执行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则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存在的故障;
根据所述故障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每个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等级,其中,每个故障与故障代码一一对应;
当所述故障的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个数时,按照故障等级从高到低对故障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
对第一序列中故障等级相同的故障按照故障产生时刻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
发送第二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20,还用于:
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都为第一标志位,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不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不为第一标志位,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并存储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产生故障的时刻。
其中,上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与上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相对应,其功能和实现过程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
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
若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则判断旋钮在对应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四预设时长,则发送非稳态位置异常停留提示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回复至反向侧稳态位置或同侧二阶位置;
若是,则确定旋钮无旋转请求,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包括:
若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顺时针旋转一格或逆时针旋转一格后的一阶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若获取的旋钮的最后位置信号处于顺时针旋转二格或顺时针旋转二格以上或逆时针旋转二格或逆时针旋转二格以上后的二阶位置或二阶以上位置,则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旋钮在对应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是否旋转至二阶位置;
若监测到旋钮没有旋转至二阶位置,则监测旋钮是否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若监测到旋钮反向旋转至稳态位置,则发送旋钮无旋转请求;
若监测到旋钮旋转至二阶位置,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监测旋钮是否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监测到旋钮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发送保持同侧旋转提示;
若监测到旋钮没有从二阶位置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则以二阶位置作为一阶位置,以三阶位置作为二阶位置,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判断旋钮在对应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一阶位置请求,并执行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的步骤;
若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长,则执行监测旋钮是否旋转至二阶位置的步骤,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等于第五预设时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之前,包括:
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都不存在故障,则根据电子换挡器总成电源状态判断车辆挡位是否都可以进行切换;
若判断结果为都可以进行切换,则执行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则根据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确定存在的故障;
根据所述故障查询预先设定的故障清单确定每个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等级,其中,每个故障与故障代码一一对应;
当所述故障的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个数时,按照故障等级从高到低对故障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
对第一序列中故障等级相同的故障按照故障产生时刻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
发送第二序列中排列在前的预设个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以及排列在首位的故障对应的故障等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的步骤,包括:
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判断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是否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都为第一标志位,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电子换挡器总成不存在故障;
若整车控制器的有效标志位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的有效标志位不为第一标志位,则判断结果为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存在故障,并存储整车控制器和/或电子换挡器总成产生故障的时刻。
8.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旋钮的位置信号、旋钮的旋转方向以及旋钮在对应位置的停留时长,并根据旋钮的位置信号和旋转方向确定旋钮的旋转请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一阶位置请求;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发送对应的旋转二阶位置请求或旋转二阶以上位置请求,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
若旋转请求为旋转一阶位置请求,则判断停留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
若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则判断旋钮在对应非稳态位置的停留时长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长;
若大于第四预设时长,则发送非稳态位置异常停留提示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回复至反向侧稳态位置或同侧二阶位置;
若是,则确定旋钮无旋转请求,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
9.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1216021.8A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5435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6021.8A CN115435079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6021.8A CN115435079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5079A CN115435079A (zh) 2022-12-06
CN115435079B true CN115435079B (zh) 2023-07-18

Family

ID=8425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6021.8A Active CN115435079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350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8312B (zh) * 2017-05-27 2019-03-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管理系统和方法
US11725723B2 (en) * 2019-12-18 2023-08-15 Kuster North America, Inc. One bump rotary monostable shifter
CN111878574B (zh) * 2020-06-30 2021-09-1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换挡机构的防误触发方法及系统
CN113775750B (zh) * 2021-09-24 2022-08-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员换挡意图识别方法
CN113847424B (zh) * 2021-09-30 2022-10-2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换挡器的挡位处理发送方法、系统及其车辆
CN114607764B (zh) * 2022-03-28 2023-11-1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式换挡器档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42793B (zh) * 2022-08-17 2022-11-1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换挡整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5079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8938B2 (ja) 回転式入力装置
JP5252527B2 (ja) 加速ペダルシステム
CN108839559B (zh) 一种加速踏板零点位置自适应学习方法、装置及车辆
EP3228509B1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WO2013005324A9 (ja) 車両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CN115435079B (zh) 一种无限旋转式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JP4779813B2 (ja) 車両用操作装置
CN105620459A (zh) 电动汽车制动踏板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09469727B (zh) 车辆换挡控制方法、车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463453B1 (ko) 오토 파킹 제어방법 및 시프트 바이 와이어 시스템
JP2007255490A (ja) 変速制御装置及び変速制御方法
EP2524154B1 (en) Manual transmission neutral switch diagnostic and movement pre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vehicle
JP4358194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CN110043656B (zh) 汽车换档方法、整车控制器、汽车及存储介质
CN112046396B (zh) 一种车辆中档位防误触的方法和装置
JPWO2013057800A1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
CN111791719B (zh) 一种车辆的p挡驻车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12815A1 (ja) ブレーキスイッチ診断方法及びモジュール
JP2008280008A (ja) 車両用ハザード装置
JP5618004B2 (ja) 車両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CN115257912B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控制方法、电子控制单元、系统及车辆
JP2010023627A (ja) 操作システム
JP2010269625A (ja) 車両用電源切替装置
CN114987490A (zh) 基于电子换挡模块的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101458648B1 (ko) 산업용 차량의 상태 및 성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