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9415B - 冷热消融针 - Google Patents

冷热消融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9415B
CN115429415B CN202211066182.3A CN202211066182A CN115429415B CN 115429415 B CN115429415 B CN 115429415B CN 202211066182 A CN202211066182 A CN 202211066182A CN 115429415 B CN115429415 B CN 115429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ipe
return
vacuu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661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9415A (zh
Inventor
刘朋
肖剑
史岩
李雪冬
张锦
黄乾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ge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ge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ge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ge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661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9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9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9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9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9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cooling, e.g. cryogenic techniqu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0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 A61B2018/00011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 A61B2018/00017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with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0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 A61B2018/00011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 A61B2018/00029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op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77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99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kinds of non-mechanical energy or combining one or more non-mechanical energies with ultrasou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cooling, e.g. cryogenic techniques
    • A61B2018/0231Characteristics of handpieces or pro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cooling, e.g. cryogenic techniques
    • A61B2018/0231Characteristics of handpieces or probes
    • A61B2018/0262Characteristics of handpieces or probes using a circulating cryogenic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cooling, e.g. cryogenic techniques
    • A61B2018/0293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cooling, e.g. cryogenic techniques using an instrument interstitially inserted into the body, e.g. need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2018/04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the surgical action being effected by a circulating hot flui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治疗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冷热消融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消融针本体手柄部位的扰动会立即传递至其针尖部位而对患者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冷热消融针,其包括第一进流管组件和第一回流管组件,通过将第一进流管组件和第一回流管组件均构造为弯管结构,使第一进流管组件和第一回流管组件的延伸方向均发生了改变,即使有突发的扰动或震动作用于消融针本体的手柄部位,作用力也不会立即传递至消融针本体的针尖部位而对患者造成影响,因此通过上述的弯管结构,能够减少扰动等不稳定因素对消融针本体的针尖部位的扰动,从而提高消融针本体的治疗稳定性。

Description

冷热消融针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CN201910872384.9、发明名称为“冷热消融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冷热消融针。
背景技术
冷热消融术是一种应用冷媒和热媒消除靶组织的外科医疗技术,术中需利用消融针向患者的病灶部输送低温介质,以通过液态制冷剂的蒸发吸热,带走病灶组织的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从而破坏病变细胞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冷冻完成后,通过控制高温热媒蒸汽到达消融针治疗部位,瞬间释放大量的热量,使治疗区域快速复温。
目前的冷热消融针为了便于生产,一般都是直管针结构,即冷热消融针整体沿一个方向延伸,这样使得冷热消融针在一个方向的尺寸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热消融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消融针本体手柄部位的扰动会立即传递至其针尖部位而对患者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热消融针,包括消融针本体,所述消融针本体包括进回流集成管,所述进回流集成管包括:
第一进流管组件,其用于向针尖部位输送介质,所述介质在针尖部位进行热交换;以及
第一回流管组件,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的外部,用于使针尖部位完成热交换的介质返回至远离所述针尖部位的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和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均构造为弯管结构;
所述消融针本体还包括真空密封组件,所述真空密封组件与套设在所述进回流集成管的外部,用于构建所述消融针本体非治疗区域的真空绝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密封组件包括转换三通,所述进回流集成管中针尖部位所在的一端从所述转换三通的第一个开口中伸出,所述进回流集成管的另一端从所述转换三通的第二个开口中伸出,所述转换三通的第三个开口为真空吸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密封组件还包括:
第一真空绝热管,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的始端相连;以及
真空密封接头,所述真空密封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换三通的第一个开口相连;所述真空密封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的第二端相连;
其中,所述进回流集成管中针尖部位所在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转换三通的第一个开口和所述真空密封接头后伸入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吸口中设置有焊料,抽真空结束后焊料能够封堵所述真空吸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吸口构造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和所述小径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面,所述焊料设置在所述大径部中,所述焊料沿所述台阶面由所述大径部流入所述小径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密封组件还包括:
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转换三通的第二个开口相连,所述快速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的末端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靠近针尖部位的一端与具有封闭针尖部分的衬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延伸至所述衬管中,第一真空绝热管与所述衬管相连处至针尖部位之间的区域为无真空绝热的治疗区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靠近针尖部位的一端通过真空密封连接管与所述衬管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真空密封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伸入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的小径管的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衬管的一端密封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消融针本体分体式连接的探针输送管,所述探针输送管包括:
第二进流管组件,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进流管组件从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远离针尖部位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的内部,用于向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输入介质;
第二回流管组件,其用于与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相连通,用于接收第一回流管组件中回流的介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探针输送管还包括:
快插头,其用于套设在所述快速接头的外部,并与所述快速接头形成卡合连接;
外套管,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进流管组件和所述第二回流管组件的外部;以及
连接套,所述快插头和所述外套管通过所述连接套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探针输送管还包括进回流气密封口,所述进回流气密封口与所述连接套相连,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进流管组件伸入所述连接套中,所述第二回流管组件通过所述进回流气密封口与所述连接套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将第一进流管组件和第一回流管组件均构造为弯管结构,使第一进流管组件和第一回流管组件的延伸方向均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冷热消融针整体不至于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过大;此外,尤为重要的是,即使有突发的扰动或震动作用于消融针本体的手柄部位,作用力也不会立即传递至消融针本体的针尖部位而对患者造成影响,因此通过上述的弯管结构,能够减少扰动等不稳定因素对消融针本体的针尖部位的扰动,从而提高消融针本体的治疗稳定性。
(2)由于进回流管路采用了集成设计(即第一进流管组件和第一回流管组件相互套设),因此不用分别为第一进流管路和第一回流管路分别匹配外部连接管;从而大大简化了连接管路以及贮存介质设备的结构。
(3)消融针本体和探针输送管通过快插头可实现快速插接,二者的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从而方便操作,并进一步提高操作者的使用体验。
(4)通过将真空吸口设置为台阶孔,焊料可以设置在大径部内,在抽真空结束后,焊料可以熔化之后流至小径部,等焊料凝固后即可封堵在小径部,以真正实现真空层的形成,因此本发明的提出了上述封接工艺,有利于批量生产;并且简化了焊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冷热消融针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消融针本体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进回流集成管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进回流集成管下半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进回流集成管的折弯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进回流集成管的上半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1在L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2在M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1所示的探针输送管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转换三通的俯视图;
图11是图2所示的转换三通剖视图;
图12是图4在K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消融针本体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真空密封接头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消融针本体;110-进回流集成管;
120-第一进流管组件;120a-第一直线管;120b-第二直线管;120c-连接管;120d-第三直线管;121-进流转接套;
130-第一回流管组件;130a-大径管;130b-回流转接套;131-回流口;132-小径管;133-进回流变换口组件;
140-转换三通;141、151-真空吸口;142-第一个开口;143-第二个开口;141a-大径部;141b-小径部;141c-台阶面;
150-真空密封接头;15-真空密封组件;
160-第一真空绝热管;161-刻度标识;162-第一真空绝热层;163-热交换区;
164-衬管;165-真空密封连接管;165a-第一密封部;165b-第二密封部;170-吸气剂;
180-快速接头;181-环槽;182-密封件;183-卡接部;184-第二真空绝热层;190-保护帽;
200-探针输送管;
210-第二进流管组件;211-插入管;212-延伸管;
220-第二回流管组件;
230-连接套;230a-第一连接套;230b-第二连接套;
240-快插头;250-外套管;260-进回流气密封口;27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热消融针,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冷热消融针包括消融针本体100和探针输送管200。下面首先对消融针本体100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2和3所示,消融针本体100包括进回流集成管110,进回流集成管110的内部形成介质进回流通道。进回流集成管110包括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和套设在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外部的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用于向针尖部位输送介质,以使介质在针尖部位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病灶区域组织实施冷热消融;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用于使针尖部位完成热交换的介质返回至远离针尖部位的端部。
如图2所示,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和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均构造为弯管结构。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弯管结构使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和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延伸方向均发生了改变。由于消融针本体100的针尖部位(即图2所示的A端)位于治疗区内,需要说明的是,消融针本体100的治疗区包括针尖及针尖往上30-50mm长的部分,其余为非治疗区部分。消融针本体100的手柄部位(即靠近图2所示的B端部分)与介质源相连。
由于B端通过探针输送管200与介质源相连,探针输送管200在传输介质时,通常都会产生扰动或震动,那么通过采用图2所示的弯管结构,即使有突发的扰动或震动作用于消融针本体100的手柄部位,作用力也不会立即传递至消融针本体100的针尖部位而对患者造成影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患者实施手术时,冷热消融针插入患者的预定部位之后,在没有支撑架进行支撑的前提下,如果针尖相对端的探针输送管200抖动比较厉害(由于探针输送管200内不断传输介质而导致的),可能会影响针尖端的位置精度,使针尖偏离目标病灶组织。因此上述的弯管结构相较于现有的直管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介质传输过程中的探针输送管200的扰动等不稳定因素对消融针本体100的针尖部位的影响,从而提高冷热消融针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和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均构造为弯管结构,从而不至于消融针本体100某一个方向具有过大的尺寸,可方便安装、使用。
进一步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和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弯曲角度均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结合图3所示的实施例,即弯曲角度为直角的一个实施例,具体来说,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具有一段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管120a、一段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管120b以及一段连接两个直线管的连接管120c。第一直线管120a和第二直线管120b通过连接管120c形成一个圆弧状的拐角。可以理解地,上述的圆弧状的拐角也可是直角拐角。
更进一步地,从介质进流方向(即B端流向A端)看,第一直线管120a的进液端(远离A端的端部)与第三直线管120d的出液端通过进流转接套121相连,第三直线管120d的进液端口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B端伸出,其用于与下文所述的探针输送管200相连,介质通过探针输送管200之后进入第三直线管120d的进液端口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介质包括冷媒介质和热媒介质,其中,冷媒介质例如液氮;热媒介质例如无水乙醇。
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嵌套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内,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A端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A端相互连通,如此,介质在消融针本体100内的流动情况为:介质通过探针输送管200之后流入位于内层的第一进流管组件120(依次通过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第三直线管120d段、第一直线管120a段、连接管120c段以及第二直线管120b段)后,到达针尖部位,与病灶组织完成热交换后,经由介质回流通道流回探针输送管200,如此实现介质循环;可见介质进流的流动方向为由B端向A端流动,介质回流的流动方向为由A端向B端流动。
优选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和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轴线相互重合,以便于安装和均匀受力。
需要说明的是,介质回流通道是指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内壁与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外壁之间构成的径向截面为圆环状的介质通道。
结合图6所示,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B端开设有介质回流口131,回流的介质通过介质回流口131输送到探针输送管200中。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嵌套安装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内,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包括两段管路,其中一段为大径管130a,另一段则为小径管132,这两段管路通过回流转接套130b密封连通。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小径管132的管径更小、能使针更细,这样对患者实施的创伤更小,实现微创介入;但是另一方面,小径管132的内壁与第二直线管120b的外壁之间的空间作为回流通道的一部分,通道体积太小则不利于介质的回流,因此,通过回流转接套130b将小径管132与大径管130a连通,从而可在消融针本体100的合适的回流路径上拓宽回流通道(图5中向上的箭头所示位置即为拓宽之后的回流通道),以提高介质回流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消融针本体100还包括真空密封组件15。具体来说,真空密封组件15包括依次相连的转换三通140、真空密封接头150和第一真空绝热管160。
如图2和图10所示,进回流集成管110中针尖部位所在的一端(A端)从转换三通140的第一个开口142(即图2中沿着Y轴负方向的开口)中伸出,进回流集成管110的另一端(B端)从转换三通140的第二个开口143(即图2中沿着X轴正方向的开口)中伸出,转换三通140的第三个开口(即图2中沿着Y轴正方向的开口)为真空吸口141。
为较好地实现消融针本体100在非治疗区部分具有良好的真空绝热性能(以免在低温冷冻治疗靶向组织时,非治疗区部分冻伤人体正常的皮肤组织或者冻伤触碰到消融针非治疗区域部分的手术操作者),真空密封组件15还包括真空密封接头150。其中,真空密封接头150的大径端与转换三通140的第一个开口142密封相连,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在真空密封接头150的大径端或转换三通140中其中一个的侧壁上设置台阶,从而实现二者的轴向定位和卡合,使二者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一端密封连接于真空密封接头150的小径端(如图8所示)。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另一端(即靠近针尖的一端)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始端相连,同时,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另一端(即靠近针尖的一端)还与具有封闭针尖部分的衬管164焊接密封(如图4和12所示),以构建针管部分的无真空绝热的治疗区域(包括热交换区163),即第一真空绝热管160与衬管164相连处至针尖部位之间的区域为治疗区域。
具体地,第一真空绝热管160与衬管164的连接方式如下: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第一端(即靠近针尖部位的一端)通过真空密封连接管165与衬管164密封连接。
如图4及图12所示,具体地,真空密封连接管16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部165a和第二密封部165b,其中,第一密封部165a伸入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第一端,并分别与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小径管132的始端密封连接;第二密封部165b与衬管164的一端密封连接。换言之,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真空密封连接管165以及衬管164依次密封连接,并确保三者密封连接后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始端”和“末端”均是以描述对象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内介质的流动方向为基准而定义的。可以确定的是,上述方位词的使用仅用于清楚表达适配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并未构成实质性限制。
在第一真空绝热管160与衬管164之间设置真空密封连接管165的原因是:一方面,真空密封连接管165能够起到加强结构的作用,以提高结构可靠性;另一方面,真空密封连接管165的第一密封部165a与第一真空绝热管160以及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均密封连接以确保针管部分非治疗区域的真空保持度,从而充分保证空气不会进入第一真空绝热层162(请一并参考图5);再一方面,真空密封连接管165的第二密封部165b则与衬管164紧密连接,从而保证介质不会外漏而避免引发医疗事故。
在此治疗区域(包括热交换区163)无绝热层设置,低温/高温介质经过位于热交换区163时吸热或者放热,对病灶组织进行冷热消融。如此,针尖部分至真空密封接头150之间的针管部分包括由内而外的三层管体,位于最内层的是第二直线管120b,作为介质进流通道;位于中间层的小径管132,其内壁与第二直线管120b的外壁之间作为介质回流通道;位于最外层的第一真空绝热管160,其与小径管132的外壁之间作为可抽真空之后形成的第一真空绝热层162(结合参考图5)。
此外,第一真空绝热管160可以由两段或三段管路相互插合连接而成,以便于加工和制造。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径向方向设置的刻度标识161,刻度标识161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刻度标识161沿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轴向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利于提高术者的手术操作精度。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真空密封接头150和第一真空绝热管160之间以及真空密封接头150和进回流集成管110之间的连接方式,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保证相连接的二者之间的可靠密封即可;在优选的方案中,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连,以方便加工。
转换三通140的第三个开口为真空吸口141,在进行抽真空操作时,可以将消融针本体100以图2中的姿态进行夹持,使得真空吸口141可以朝上,以保证抽真空过程中焊料能够在真空吸口141内稳定放置,且在焊料熔化后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顺利地流入真空吸口141进行熔封。并且真空吸口141朝上进行抽真空处理时,由于转换三通140使各管路相互连通,因此能够使消融针本体100整体(除治疗区域外)都构建真空绝热。
如图11所示,真空吸口141可以为阶梯孔,由外向内,阶梯孔可以包括大径部141a和小径部141b。在初始状态下,焊料可以设置在大径部141a内,并尽量避免对小径部141b进行遮挡,以保证真空层内的气体能够更为顺利地被抽出,而在抽真空结束后(小径部141b是抽真空口),焊料可以熔化之后流至小径部141b,等焊料凝固后即可封堵在小径部141b,以真正实现真空层的形成。
大径部141a和小径部141b之间可以具有台阶面141c,台阶面141c可以为平面,也可以设置为锥形的曲面,或者,还可以为平面与曲面所组合形成的异形面,当为非平面时,台阶面141c可以具有朝向小径部141b导流的作用,例如,台阶面141c可以为自上而下渐缩的锥面,以对熔化的焊料进行导流,从而使得焊料可以更为顺畅的进入小径部141b进行封堵。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台阶面141c可以整体为平面,以方便对未熔化的焊料进行支撑,而台阶面141c与小径部141b的过渡连接处则可以具有导向曲面,以在焊料熔化时进行导流。
除此之外,真空吸口141也可以设置为等径或者变径的通孔,其内可以设有多孔板,该多孔板可以对焊料进行支撑,在抽真空结束后,焊料可以熔化,以对多孔板上的各孔进行封堵。
进一步地,真空密封接头150中设置有吸气剂170,吸气剂170围绕进回流集成管110的外壁设置,利用吸气剂170保持良好的真空绝热状态。吸气剂的种类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确定,在进行抽真空操作时,吸气剂170被激活,吸气剂可以辅助吸收真空层内的气体,以更大程度地提高真空层的真空度,并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真空层的真空度,从而确保消融针的绝热性能。
除此之外,转换三通140的第三个开口上还设置有保护帽190,用于将真空吸口141罩在其内部,美观且实用。
如图1和图2所示,真空密封组件15还包括快速接头180,其一端与转换三通140的第二个开口143密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末端相连。
具体地,快速接头180的一端与第二个开口143密封相连,另一端通过进回流变换口组件133的外周壁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末端密封连接,如此,快速接头180的内壁面与相对应区域的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真空绝热层184,即形成位于手柄部分的第二真空绝热层184。需要说明的是,转换三通140的内空间、第一真空绝热层162、第二真空绝热层184均连通,如此,从真空吸口141进行抽真空处理,即可实现整个消融针本体100的真空绝热性能,设计结构巧妙、操作简单、且可确保消融针的非治疗区域的真空绝热可靠性。
进一步地,快速接头180用于与探针输送管200的配合端快速密封插接,以实现治疗介质传输。具体地,如图2与图7所示,快速接头18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件182的环槽181。密封件182,例如可以是O型密封圈,被挤压之后用于保持消融针本体100和探针输送管20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进一步地,快速接头180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卡接部183,卡接部183比环槽181更靠近转换三通140的第二个开口143。相对应地,探针输送管200的内壁设有按压凸起部(图中未示出),如此,通过按压凸起部与卡接部183的配合,外加密封件182的作用,使二者实现快速稳定密封连接。
具体地,卡接部183为快速接头180外周壁上向着其内侧凹陷的凹槽。
消融针本体100与探针输送管200分体式连接,能够实现快速插接,其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方便,从而方便医生使用、提高医生使用体验。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可以不设置转换三通140,而使快速接头180直接与真空密封接头150相连。此时,进回流集成管110整体可以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延伸。此外,真空密封接头150的周壁还可以具有其他朝向的端口以作为真空吸口151,同样地,在真空吸口151上也设置有保护帽190。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抽真空操作时,还需要调整进回流集成管110的夹持方式,以使得真空吸口151朝上设置。
下面对探针输送管200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一并结合图9,探针输送管200包括第二进流管组件210和第二回流管组件220。具体来说,至少一部分第二进流管组件210从第一进流管组件120远离针尖部位的端部,即B端伸入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内部,用于向第一进流管组件120输入介质。第二进流管组件210包括插入管211和延伸管212,插入管211和延伸管212的连接处在侧部相互搭接(插入管211和延伸管212为非同轴设置)以使二者的内部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道。如此设置,可以使延伸管212与第二回流管组件220之间间隔适当距离,有效保证进、回流互不影响。插入管211从B端插入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具体地,插入管211插入第三直线管120d的内部一定的深度。
第二回流管组件220用于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相连通,用于接收第一回流管组件130中回流的介质。具体地,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回流口131与第二回流管组件220的介质进口相对应,使回流的介质从回流口131流入第二回流管组件220中。
进一步地,探针输送管200还包括快插头240、外套管250和连接套230。其中,快插头240用于套设在快速接头180的外部,并与快速接头180形成卡合连接;外套管250套设在第二进流管组件210和第二回流管组件220的外部,快插头240和外套管250通过连接套230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快插头240与第二进流管组件210以及快插头240与第二回流管组件220均通过连接套230进行连接。从而将第二进流管组件210和第二回流管组件220分别与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B端和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B端相连。
如图9所示,连接套230由两段管路相连而成,依次为第一连接套230a和第二连接套230b,快插头240套设在第一连接套230a的外部,外套管250套设在第二连接套230b的外部,快速接头180经过第一连接套230a并伸入第二连接套230b中。
上述的第一连接套230a和第二连接套230b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快插头240起到与快速接头180轴向定位的作用。快速接头180上设置有卡合台阶,快插头240的端部到达卡合台阶时完成二者的轴向定位;快速接头180进一步伸入第一连接套230a中,其卡接部183与第一连接套230a的内壁相互卡合,使二者完成卡合连接。当二者卡合完成后,环槽181的密封件182使二者保持密封连接。
探针输送管200还包括进回流气密封口260,进回流气密封口260与连接套230相连,至少一部分第二进流管组件210伸入连接套230,具体地,插入管211伸入第二连接套230b中。由于第二连接套230b套设在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外部,因此插入管211伸入第二连接套230b的内部即可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内部嵌套的第一进流管组件120插合连接。
第二回流管组件220通过进回流气密封口260与连接套230相连通。在消融针本体100与探针输送管200相连后,快速接头180依次伸入快插头240和连接套230中,即快速接头180的外壁分别与快插头240的内壁和连接套230的内壁相互贴合。
结合图7,快速接头180的B端与连接套230的内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一定的容纳介质的空腔270,使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回流口131中流出的介质先进入该空腔270中,随后再从该空腔270中进入第二回流管组件220,一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消融针本体100和探针输送管200的各个部件均优选采用符合医用级别的不锈钢进行制作,消融针本体100整体呈弯管结构,探针输送管200整体呈直线状。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发明点不局限于图中所示形状。
本发明的图1-9中,箭头表示各个管内介质的流向。
下面对本发明的冷热消融针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将快插头240套在快速接头180上,并使快速接头180伸入连接套230中,使快插头240、快速接头180以及连接套230卡合连接,从而将消融针本体100和探针输送管200相连;
其次,连接好后通过探针输送管200输出冷冻介质,例如液氮,液氮依次流过第二进流管组件210和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后到达治疗区域,在治疗区域实现热交换,随后液氮返回;
具体地,在靠近A端处,液氮首先通过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外壁和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内壁形成的通道进行返回,并进入第一回流管组件130中,随后从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回流口131流出,到达快速接头180的B端与连接套230之间的空腔270中,随后流入第二回流管组件220中,从而完成冷冻介质的循环。
当达到治疗时间,A端的针尖处(治疗区域)形成足够大的冰球后,切断冷冻介质与探针输送管200之间的连通,而开启热疗介质与探针输送管200的连通,以向探针输送管200中输入热疗介质,例如无水乙醇。
热疗介质的流动路线与上述冷冻介质的流动路线相同,其首先到达治疗区,使治疗区的温度到达60℃~200℃范围内,使机体组织冻成的冰球迅速解冻,在冷热交替的作用下,病变组织被彻底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6)

1.一种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消融针本体(100)以及与所述消融针本体(100)相连的探针输送管(200),所述消融针本体(100)包括进回流集成管(110)和套设在所述进回流集成管(110)的外部的真空密封组件(15);所述进回流集成管(110)包括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和套设在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外部的第一回流管组件(130);
所述真空密封组件(15)包括由符合医用级别的不锈钢制成的转换三通(140)和快速接头(180),所述转换三通(140)的其中一个开口为真空吸口(141),所述真空吸口(141)与所述转换三通(140)的内空间相连通;
所述真空吸口(141)构造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大径部(141a)和小径部(141b),所述大径部(141a)和所述小径部(141b)之间设置有台阶面(141c);
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大径部(141a)中设置有焊料;在抽真空结束后,所述焊料可以熔化之后沿所述台阶面(141c)由所述大径部(141a)流入所述小径部(141b)中以封堵所述小径部(141b);
所述真空吸口(141)位于所述转换三通(140)的上端;在抽真空时,所述消融针本体(100)按照A端沿Y轴负方向、B端沿X轴正方向的姿态被夹持,使得所述真空吸口(141)朝上设置,以保证抽真空过程中所述焊料能够在所述大径部(141a)内稳定放置,且所述焊料熔化后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由所述大径部(141a)流入所述小径部(141b)进行熔封;
所述探针输送管(20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进流管组件(210)和第二回流管组件(220);
所述第二进流管组件(210)包括插入管(211)和延伸管(212),所述插入管(211)与所述延伸管(212)不同轴,使得二者的连接处在侧部相互搭接;
所述插入管(211)与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同轴,且所述插入管(211)从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B端伸入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的内部,用于向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输入介质;
所述探针输送管(200)还包括:
快插头(240),其套设在快速接头(180)的外部并与所述快速接头(180)形成卡合连接;
外套管(250),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进流管组件(210)和所述第二回流管组件(220)的外部;以及
连接套(230),所述快插头(240)和所述外套管(250)通过所述连接套(230)进行连接;
所述快速接头(180)的B端依次伸入所述快插头(240)和所述连接套(230)中,且所述快速接头(180)的B端与所述连接套(230)的内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一定的容纳介质的空腔(270),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回流口(131)中流出的介质先进入该空腔(270)中,随后再从该空腔(270)中进入第二回流管组件(22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141c)为平面、锥形的曲面或者平面与曲面所组合形成的异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141c)整体为平面时,所述台阶面(141c)与小径部(141b)的过渡连接处具有导向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141c)为锥形的曲面时,所述台阶面(141c)构造为自上而下渐缩的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三通(140)分别与所述冷热消融针的各管路相互连通,从而在在抽真空结束后,使消融针本体(100)除治疗区域外,整体都构建真空绝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密封组件(15)还包括真空密封接头(150),所述真空密封接头(150)的大径端与所述转换三通(140)的第一个开口(142)密封相连,所述进回流集成管(110)中针尖部位所在的一端从所述转换三通(140)的第一个开口(142)中伸出;
所述进回流集成管(110)中针尖部位至所述真空密封接头(150)之间的针管部分包括:
位于最内层的第二直线管(120b),其形成介质进流通道;
位于中间层的小径管(132),其内壁与所述第二直线管(120b)的外壁之间形成介质回流通道;以及
位于最外层的第一真空绝热管(160),其第二端与所述真空密封接头(150)的小径端密封相连;
在抽真空结束后,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内壁与所述小径管(132)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第一真空绝热层(1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18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换三通(140)的第二个开口(143)密封相连,所述进回流集成管(110)的B端从所述转换三通(140)的第二个开口(143)伸出;
所述快速接头(180)的一端与所述转换三通(140)的第二个开口(143)密封相连,所述快速接头(180)的另一端通过进回流变换口组件(133)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末端密封连接,使得所述快速接头(180)的内壁面与相对应区域的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外壁面之间形成位于手柄部分的第二真空绝热层(184);
所述转换三通(140)的内空间、所述第一真空绝热层(162)、所述第二真空绝热层(184)均连通,使得从所述真空吸口(141)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可实现所述消融针本体(100)非治疗区域的真空绝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160)靠近针尖部位的一端通过真空密封连接管(165)与具有封闭针尖部分的衬管(164)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延伸至所述衬管(164)中,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160)与所述衬管(164)相连处至针尖部位之间的区域为无真空绝热的治疗区域;
其中,所述真空密封连接管(16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部(165a)和第二密封部(165b),所述第一密封部(165a)伸入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端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160)的端部以及所述的小径管(132)的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部(165b)伸入所述衬管(164)的一端并与所述衬管(164)的一端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绝热管(160)、所述真空密封连接管(165)以及所述衬管(164)三者依次密封连接后,所述针管部分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130)包括所述小径管(132)和大径管(130a),所述小径管(132)的管径小于所述大径管(130a)的管径;
所述大径管(130a)与所述小径管(132)通过回流转接套(130b)密封连通,所述回流转接套(130b)位于所述真空密封接头(150)中的吸气剂(17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流管组件(120)包括所述第二直线管(120b)、第一直线管(120a)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直线管(120b)和所述第一直线管(120a)的连接管(120c);
所述第二直线管(120b)和所述第一直线管(120a)通过所述连接管(120c)形成圆弧状的拐角或直角拐角,所述圆弧状的拐角或直角拐角位于所述转换三通(140)的内空间中;
所述第一直线管(120a)的进液端与第三直线管(120d)的出液端通过进流转接套(121)相连,所述第三直线管(120d)的进液端口从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B端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输送管(200)通过所述快速接头(180)与所述消融针本体(100)形成分体式连接,所述快速接头(18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件(182)的环槽(181),所述探针输送管(200)与所述消融针本体(100)相连后挤压所述密封件(182),从而使其保持所述消融针本体(100)和所述探针输送管(20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180)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卡接部(183),所述卡接部(183)比所述环槽(181)更靠近所述转换三通(140)的第二个开口(143),所述卡接部(183)与所述探针输送管(200)的内壁上的按压凸起部配合;
所述卡接部(183)为所述快速接头(180)的外周壁上向着其内侧凹陷的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30)包括:
第一连接套(230a),所述快插头(240)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套(230a)的外部;以及
第二连接套(230b),其套设在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套(230a)相连;
所述快速接头(180)的B端经过所述第一连接套(230a)并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套(230b)中;
其中,所述快速接头(180)的B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230a)中时,所述卡接部(183)与所述第一连接套(230a)的内壁相互卡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输送管(200)还包括进回流气密封口(260),所述进回流气密封口(260)与所述第二连接套(230b)相连,
所述插入管(211)与所述延伸管(212)在所述进回流气密封口(260)中相互搭接,所述第二回流管组件(220)通过所述进回流气密封口(260)与所述连接套(230)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管组件(130)的回流口(131)设置在所述进回流变换口组件(133)上,所述回流口(131)与所述第二回流管组件(220)的介质进口相对应。
CN202211066182.3A 2019-09-16 2019-09-16 冷热消融针 Active CN115429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66182.3A CN115429415B (zh) 2019-09-16 2019-09-16 冷热消融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2384.9A CN110575242A (zh) 2019-09-16 2019-09-16 冷热消融针
CN202211066182.3A CN115429415B (zh) 2019-09-16 2019-09-16 冷热消融针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2384.9A Division CN110575242A (zh) 2019-09-16 2019-09-16 冷热消融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9415A CN115429415A (zh) 2022-12-06
CN115429415B true CN115429415B (zh) 2023-05-12

Family

ID=688120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66182.3A Active CN115429415B (zh) 2019-09-16 2019-09-16 冷热消融针
CN201910872384.9A Pending CN110575242A (zh) 2019-09-16 2019-09-16 冷热消融针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2384.9A Pending CN110575242A (zh) 2019-09-16 2019-09-16 冷热消融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5429415B (zh)
WO (1) WO20210513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4636B (zh) * 2020-02-24 2020-06-05 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流量调节组件以及流量可调节的柔性冷冻探针
CN113576648B (zh) * 2021-06-30 2022-02-22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消融装置
CN113768609B (zh) * 2021-11-10 2022-02-22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冷热消融装置
CN114010303B (zh) * 2021-11-11 2022-11-08 上海市胸科医院 J-t槽套管的冷冻消融针
CN114305649B (zh) * 2021-11-19 2022-08-02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冷热消融针系统
CN117338397A (zh) * 2022-06-27 2024-01-05 上海美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消融针及冷冻消融穿刺系统
CN115836907B (zh) * 2022-07-13 2023-11-03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流体通道及消融针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22103C2 (de) * 1974-05-07 1986-12-18 Erbe Elektromedizin Gmbh, 7400 Tuebingen Kryochirurgiegerät
US5108390A (en) * 1988-11-14 1992-04-28 Frigitronics, Inc. Flexible cryoprobe
US7967814B2 (en) * 2009-02-05 2011-06-28 Icecure Medical Ltd. Cryoprobe with vibrating mechanism
US11413085B2 (en) * 2017-04-27 2022-08-16 Medtronic Holding Company Sàrl Cryoprobe
CN107265889A (zh) * 2017-06-15 2017-10-20 朱盛菁 一种真空玻璃的抽真空方法
CN207904130U (zh) * 2017-07-31 2018-09-25 黄家军 一种真空玻璃抽气孔的封口结构
PL3437579T3 (pl) * 2017-08-04 2023-10-16 Erbe Elektromedizin Gmbh Narzędzie kriochirurgiczne
CN208677560U (zh) * 2017-11-27 2019-04-02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冷冻消融针及其针后管路
CN108498162B (zh) * 2018-04-24 2024-05-17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分体连接冷冻消融针及其针头组件和针尾组件
CN209032618U (zh) * 2018-08-03 2019-06-28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肿瘤消融针及具有该消融针的冷冻外科器械
CN209153957U (zh) * 2018-09-13 2019-07-26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液氮肿瘤消融针
CN209360883U (zh) * 2018-09-26 2019-09-10 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分体连接冷冻消融针及其针头组件和针尾组件
CN110200696A (zh) * 2019-06-13 2019-09-06 北京阳光易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隔热器、其制造方法及冷冻消融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9415A (zh) 2022-12-06
WO2021051391A1 (zh) 2021-03-25
CN110575242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29415B (zh) 冷热消融针
CN108498162B (zh) 分体连接冷冻消融针及其针头组件和针尾组件
CN104905873B (zh) 一种新型的腔内肿瘤冷冻消融导管及其操作方法
WO2023082615A1 (zh) 冷热消融装置
CA2530710C (en) Detachable cryosurgical probe
US2008011550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Connecting Cryoprobes for use with Cryosurgical Treatment Systems
IL172782A (en) A separable freezing surgical device
US20080119838A1 (en) Disposable Sheath with Replaceable Console Probes for Cryosurgery
WO2020019362A1 (zh) 一种冷冻消融装置及冷冻消融方法
WO2023273942A1 (zh) 消融装置
CN210019627U (zh) 一种冷冻消融针
CN204797986U (zh) 一种新型的腔内肿瘤冷冻消融导管
CN108498163B (zh) 分体连接冷冻消融针的真空夹层处理工艺
CN209153957U (zh) 液氮肿瘤消融针
CN209360883U (zh) 分体连接冷冻消融针及其针头组件和针尾组件
CN108742825A (zh) 用于微创复合治疗的设备及其多功能手术针组
CN210354888U (zh) 一种冷冻消融针
CN108784823B (zh) 冷冻探针
CN208625843U (zh) 一种带回液腔的冷冻消融导管
CN207870951U (zh) 一种冷冻消融导管
CN109907815B (zh) 一种自增压冷冻消融系统
CN209360881U (zh) 用于微创复合治疗的设备及其多功能手术针组
CN115836907B (zh) 流体通道及消融针系统
WO2024000998A1 (zh) 分体式消融针及冷冻消融穿刺系统
CN218792468U (zh) 分体式消融针及冷冻消融穿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