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6672A -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6672A
CN115426672A CN202110607662.5A CN202110607662A CN115426672A CN 115426672 A CN115426672 A CN 115426672A CN 202110607662 A CN202110607662 A CN 202110607662A CN 115426672 A CN115426672 A CN 115426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delay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76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江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6076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6672A/zh
Priority to EP22815026.4A priority patent/EP4354986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93299 priority patent/WO202225297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6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6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64Delay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of other parameters, e.g. DC offset, delay or propagation ti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4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with feedback of measurements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该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从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获取参考时延差,参考时延差为LOS路径和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向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以使基站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将参考时延差上报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一个上行参考信号使得基站能够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再结合参考时延差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有效降低了测量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资源开销。

Description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定位功能已经成了通信设备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功能,而距离测量是定位功能中的关键环节,一般通过测量收发端之间的传输时延实现。由于目前的商业基站和终端很难在时间基准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相关标准中提出了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测量。
视距(Line of Sight,LOS)路径是传输信号没有经过反射的传输路径,因此,LOS路径的传输时延属于RTT测量的关键信息。然而,在终端的发射功率不高的情况下,通过LOS路径传输的参考信号很容易被非视距(No Line of Sight,NLOS)路径的旁瓣、噪声或者干扰淹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通过终端连续发射多个上行参考信号,以提高基站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从而检测出LOS路径并测量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但是,当终端发射的上行参考信号的SNR较低,需要发射的上行参考信号较多,造成较大的资源开销。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能够在终端发射功率较低的情况下,以较少的资源开销完成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测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
获取参考时延差,所述参考时延差为所述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
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将所述参考时延差上报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差得到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下行参考信号,以使所述终端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获取所述终端上报的参考时延差,根据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差得到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其中,所述参考时延差为所述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定位服务器,所述定位服务器分别与基站和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基站发送的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其中,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根据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得到,或者,根据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得到;
根据所述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上行传输时延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获取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视距LOS路径和参考路径;获取参考时延差,所述参考时延差为所述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将所述参考时延差上报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差得到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终端的上行功率受限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上行参考信号使得基站能够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结合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有效降低了测量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资源开销。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参考信道探测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ymbol,SRS)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调制SRS上报参考时延差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发射波束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过通信信令上报参考时延差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基站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参考SRS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参考时延差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接收波束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过通信信令获取参考时延差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一的流程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示例一的频谱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二的流程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示例二的频谱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装置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该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从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获取参考时延差,参考时延差为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向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以使基站根据上行参考信号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将参考时延差上报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一个上行参考信号使得基站能够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结合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有效降低了测量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资源开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技术方案所针对的技术背景之一是终端发射功率较弱造成的技术缺陷,但是,即使终端发射功率足够,基站可以直接从传输信号中提取出与LOS路径相对应的信号,也依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结合参考时延差和参考路径的参数计算出LOS路径的参数,这并不会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造成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110、步骤S120、步骤S130和步骤S140。
步骤S110,获取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从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下行参考信号可以是用于定位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信号,能够使得终端根据该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各传输路径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具体的信号类型,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通常可以认为是足够的,因此可以认为终端所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不会被噪声和干扰淹没,基于此,终端能够通过任意方式直接从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本实施例对终端确定LOS路径的方法不多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路径可以是除LOS路径之外的任意路径,选取参考路径的目的在于利用上行和下行的路径相同的基础,以参考路径的参数结合参考时延差计算出LOS路径的参数,当然,上行和下行的路径相同可以通过采用相同的收发波束实现,在此不多作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LOS路径的信号传输会受到传输环境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增强终端的发射功率,LOS路径和干扰信号的信号功率会等比例增加,若增加上行参考信号的数量,会增大资源开销,并且,在LOS路径的传输信号的SNR极低的情况下,即使增加上行参考信号的数量,基站也可能很难检测出LOS路径的传输信号,基于此,本实施例引入参考路径,通过参考路径和LOS路径之间的参考时延差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既能节约资源开销,也能够以计算的方式代替直接测量,即使SNR极低,也能够准确地得到LOS路径的上下传输时延。
值得注意的是,在LOS路径的传输信号没有被淹没的情况下,基站可以直接进行上行传输时延的测量,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LOS路径和参考路径的参考时延差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能够通过计算代替测量,确保准确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基站预先设定好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获取方式,终端根据基站设定好的获取方式发送相对应的上行参考信号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步骤S120,获取参考时延差,参考时延差为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时延差可以是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减去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所得到的差值,由于上行方向的传输路径和下行方向的传输路径可以是相同的,在终端侧的参考时延差和在基站侧的参考时延差相同,基于此,利用终端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的信号功率较强的特性,在终端侧计算出参考时延差,在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功率较弱的情况下,只需测量出参考路径的上行参考时延,就可以结合参考时延差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最少只需要一个参考时延差和一个能让基站识别出参考路径的上行参考信号,即可实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有效减少了RTT测量所需要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数量,节约了资源开销。
步骤S130,向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以使基站根据上行参考信号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行参考信号可以是用于定位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例如常见的SRS,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基站能够测量出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可以采用信号功率最强的传输路径作为参考路径,上行传输时延可以通过任意方式测量得到,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参考路径是由终端从传输路径中选取出来的,对于基站而言参考路径是未知的,因此,终端和基站可以预先约定好参考路径的识别方式,例如预先通过配置信息设置好采用相同的波束进行信号收发,并且取信号功率最强的路径作为参考路径,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步骤S140,将参考时延差上报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步骤S120的描述,能够利用传输路径的参考时延差在收发两端相同的原理测量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在基站获取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之后,将两个数据相加所得到的数据即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时延差的上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有能力通过修改设备的配置信息来确定具体的上报方式,例如在信令资源充足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信息设定终端通过额外的信令交互进行上报,直接将参考时延差告知基站,利用该技术方案,只需要向发送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至基站,使得基站确定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即可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有利于节约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所带来的资源开销;另外,也可以在基站端预先配置利用上行参考信号携带参考时延差的方式上报,根据参考时延差对一个上行参考信号进行调制,基站接收到该根据参考时延差调制得到的上行参考信号后,通过测量两个上行参考信号中参考路径的差异得到参考时延差,利用该技术方案,只需要发送两个上行参考信号即可实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测量,有效减少了资源的开销。
另外,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210,将最早完成下行参考信号传输的传输路径确定为LOS路径;
步骤S220,确定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的信号接收功率,根据信号接收功率确定参考路径,其中,参考路径的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LOS路径的信号接收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LOS路径为传输信号没有经过反射的传输路径,可以确定通过LOS路径传输的下行参考信号会最早到达终端,并且基站的发射功率通常是足够的,不存在LOS路径的传输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情况,因此可以确定最早接收到的下行传输信号的传输路径为LOS路径。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路径可以是除LOS路径之外的任意路径,例如为了便于识别选取信号功率最强的路径,或者以全部的传输路径的重心作为参考路径,例如,上述的传输路径的重心可以通过每条传输路径的时延乘以信号功率,所得到的值相加之后除以全部传输路径的信号功率之和得到的虚拟路径,具体的参考路径的选取方法可以根据传输信号的具体情况确定。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减少资源开销,可以仅选取一条传输路径作为参考路径,当然,也可以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参考路径的数量,从而提高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行参考信号为SRS,参考图3,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3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310,生成参考SRS;
步骤S320,将参考SRS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从参考SRS的传输路径中确定参考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系统,上行参考信号为SRS,可以采用现有协议或者标准所规定的SRS配置方式生成并发送即可,使得基站通过参考SRS所获取的时延为真实的时延,为后续的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计算提供参考基础。
另外,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4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410,生成新的参考SRS,根据参考时延差调制新的参考SRS以得到调制SRS;
步骤S420,将调制SRS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调制SRS和参考SRS得到参考时延差,并根据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基站预先设定好参考SRS和调制SRS的识别方式,例如通过终端在一个时隙中向基站发送两个连续的OFDM符号,第一个接收到的OFDM符号上的SRS为参考SRS,第二个接收到的OFDM符号上的SRS为调制SRS,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如何在基站中完成设置,在此不多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OFDM系统,上行参考信号的其表达式为s(k,l),其中,k为频率索引,l为符号索引,则发射的参考SRS的表达式可以为stx(k,lref)=s(k,lref),为了能够携带参考时延差,可以以参考SRS为基础进行调制,例如调制得到的调制SRS为stx(k,l)=s(k,l)·exp(j2πηΔτlos,refkΔf+φ),其中,j为虚部,π为圆周率,Δτlos,ref为参考时延差,φ为预先设定的相位值,k为频率索引,Δf为终端的子载波间隔,η为终端和基站预先设定的缩放参数,例如可以将η设定为±1。相比起参考SRS能够反映上行传输的真实时延,通过调制SRS作为OFDM符号,能够使得接收端接收到的时延产生一定的偏差,而产生的偏差与参考时延差是相关的,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参考时延差的获取转换成为符号之间差异的获取,终端只需要向基站发送两个符号的SRS,即可实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计算,即使终端的发射功率较弱,由于选取了信号功率最强的传输路径作为参考路径,因此两个符号之间的参考路径的差异也是能够获取,因此无需发送多个上行参考信号,有效节约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参考SRS和调制SRS得到参考时延差,可以通过信道特性估算的方式得到,以下以收发两端均采用相同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的情况下进行示例性说明:
对于参考SRS,假设信道为H(k,l),则基站端接收到的参考SRS可以表示为:Srx(k,lref)=H(k,lref)·s(k,lref)+N(k,lref),其中,N(k,lref)为噪声和干扰,则估计的参考SRS的信道特性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9457175000006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表达式,能够利用傅里叶变换等方式估计出参考路径的上行参考时延,例如记为τBs,ref
对于调制SRS,参考上述论述,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srx(k,l)=H(k,l)·s(k,l)·exp(j2πηΔτlos,refkΔf+φ)+N(k,l);则其估计的调制SRS的信道特性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94571750000062
通过上述所示的估计方式,能够估计出参考路径的上行参考时延为τBS,non-ref=τBS,ref-ηΔτlos,ref
由于基站侧的参考时延差和终端侧的参考时延差应当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得出Δτlos,ref=(τBS,refBS,non-ref)/η,又因为Δτlos,ref=τBS,losBS,ref,其中,τBs,los为LOS路径的上行参考时延,则结合上述各表达式可以得到:τBs,los=Δτlos,refBS,ref=(τBS,refBS,non-ref)/η+τBs,ref,由此可见,由于直接解调得到参考时延差较为复杂,而根据上述表达式,参考时延差的获取能够转换为计算τBs,refBS,non-ref,即参考SRS和调制SRS在参考路径中的上行传输时延,由于参考路径为信号功率最强的传输路径,其上行传输时延是较为容易测量得到的,从而实现在仅有两个符号的SRS的情况下实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计算,简化了测量过程。
另外,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30之前,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510,确定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步骤S520,将接收波束确定为用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行和下行方向都采用相同的波束,能够确保传输路径之间的相对关系尽可能保持不变,例如不同路径之间的时延差是相同的,以及信号的传输功率相接近,减少因为波束所造成的测量误差。
另外,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4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610,生成携带有参考时延差的通信信令;
步骤S620,将通信信令发送至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终端侧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功率较强,能够比较容易地测量到参考时延差,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终端侧和基站侧的参考时延差在传输路径的特性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的相同的,因此,在信令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信令交互的方式直接将参考时延差上报至基站,基站在获取到参考SRS后,根据参考SRS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再根据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求和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另外,参照图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应用于基站,该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710、步骤S720和步骤S730。
步骤S710,向终端发送下行参考信号,以使终端从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
步骤S720,获取终端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根据上行参考信号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步骤S730,获取终端上报的参考时延差,根据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其中,参考时延差为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可以是由定位请求触发,定位请求的发起可以是基站、终端或者定位服务器,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与终端交互以实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测量的方法可以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多作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基站和终端能够通过配置信息约定参考时延差的上报方式,从而结合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有动机在基站进行相关的配置,接收到上行参考信号之后先对信号的强度进行判断,例如设置一定的功率阈值,或者尝试获取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若上行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足以直接获取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直接获取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也依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结合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参考时延差计算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另外,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上行参考信号为SRS,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72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810,获取终端发送的参考SRS;
步骤S820,从参考SRS的传输路径中确定参考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接收到SRS之后确定参考路径的方法可以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多作赘述。
另外,参照图9,在一实施例中,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73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910,获取终端发送的调制SRS和参考SRS,其中,调制SRS由终端根据参考时延差调制生成的新的参考SRS得到;
步骤S920,根据调制SRS和参考SRS得到参考时延差。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调制SRS和参考SRS得到参考时延差的方法可以参考图4中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多作赘述。
另外,参照图10,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720之前,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1010,确定用于发射下行参考信号的发射波束;
步骤S1020,将发射波束确定为用于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采用相同波束的原理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多作赘述。
另外,参照图11,在一实施例中,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73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1110,获取终端发送的通信信令,其中,通信信令携带有参考时延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通信信令获取参考时延差的原理可以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多作赘述。
另外,为了对本发明提供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以下以两个具体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两个示例中,上行参考信号均采用SRS;参考路径均以信号功率最强的传输路径为例;同时,可以认为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是相同的,以确保传输路径之间的相对关系相同。
示例一:通过调制SRS上报参考时延差,参考图12,该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1210,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定位参考信号;
步骤S1220,终端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
步骤S1230,终端将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确定为参考时延差;
步骤S1240,终端生成两个参考SRS,根据参考时延差对其中一个参考SRS进行调制以得到调制SRS;
步骤S1250,终端通过接收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波束向基站发送参考SRS和调制SRS;
步骤S1260,基站通过发送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波束接收参考SRS和调制SRS;
步骤S1270,基站根据参考SRS确定参考路径;
步骤S1280,基站获取调制SRS和参考SRS之间的参考路径的传输时延差异,结合参考SRS中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计算符号差异得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13,图13为根据图12所示的示例得到的频谱图,在图13中,噪底参考线1330下侧的信号为噪底,即传输路径中的噪音和干扰所形成的波形,由于基站的发送功率足够,在终端接收到的频谱中能够确定首先检测到的信号为通过LOS路径传输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即图13中所示的第一峰值点1311,该第一峰值点1311所对应的信号传输路径可以认为是LOS路径,同时,信号功率最大的点为第二峰值点1312,因此第二峰值点1312所对应的信号传输路径为参考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在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两个符号中,图中所示的符号1为参考SRS,符号2为调制SRS,第一峰值点1311在第二峰值点1312之前产生,由于收发端采用了相同的波束,因此可以认为在基站侧接收到的LOS路径发送的传输信号也应当在参考路径之前,而从图13中可以看出,对于参考SRS,信号功率最强的点为第四峰值点1322,在其之前的第三峰值点1321位于噪底参考线1330的下侧,即LOS路径的传输信号已经被噪声淹没,因此,由于调制SRS所得到的第五峰值点1323和参考SRS所对应的第四峰值点1322与参考路径相对应,并且在频谱中是容易检测得到的,因此能够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再通过上述所述方法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从而实现了在终端功率较低的情况下,仅通过两个符号的SRS完成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测量,减少了RTT测量过程中的资源开销。
示例二:通过信令交互上报参考时延差,参考图14,该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1410,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定位参考信号;
步骤S1420,终端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
步骤S1430,终端将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确定为参考时延差,并通过信令交互将参考时延差发送至基站;
步骤S1440,终端生成参考SRS,并通过接收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波束向基站发送参考SRS;
步骤S1450,通过发送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波束接收参考SRS;
步骤S1460,根据参考SRS确定参考路径;
步骤S1470,根据参考时延差和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15,图15为根据图14所示的示例得到的频谱图,在图15中,噪底参考线1530下侧的信号为噪底,即传输路径中的噪声和干扰所形成的波形,由于基站的发送功率足够,在终端接收到的频谱中能够确定首先检测到的信号为通过LOS路径传输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即图15中所示的第一峰值点1511,该第一峰值点1511所对应的信号传输路径可以认为是LOS路径,同时,信号功率最大的点为第二峰值点1512,因此第二峰值点1512所对应的信号传输路径为参考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在终端向基站发送的参考SRS,第一峰值点1511在第二峰值点1512之前产生,由于收发端采用了相同的波束,因此可以认为在基站侧接收到的LOS路径发送的传输信号也应当在参考路径之前,而从图15中可以看出,对于参考SRS,信号功率最强的点为第四峰值点1522,在其之前的第三峰值点1521位于噪底参考线1530的下侧,即LOS路径的传输信号已经被噪声淹没,由于第四峰值点1522在频谱中是容易检测得到的,因此能够获取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再通过信令交互获取到参考时延差,计算出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减少了RTT测量过程中的资源开销。
另外,参照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器分别与基站和终端通信连接,定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1610和步骤1620。
步骤S1610,获取终端发送的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基站发送的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其中,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根据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得到,或者,根据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得到。
步骤S1620,根据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上行传输时延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可以参考图1或者图8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多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请求可以由定位服务器发起,也可以由终端或者基站发起,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在产生定位请求之后,终端和基站需要分别向定位服务器上报LOS路径的传输时延,由于采用了图1或者图8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测量传输时延,不仅能够减少资源开销,由于只需要最多两个符号的SRS即可完成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的测量,有效提高了测量的效率,无需等待收发多个SRS,从而实现快速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定位服务器接收到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上行传输时延之后,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可以采用任意的方式,例如相关标准中规定的RTT测量方法,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另外,参照图1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1700包括:存储器1710、处理器1720及存储在存储器1710上并可在处理器17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720和存储器171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1710中,当被处理器1720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终端1700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方法步骤S140、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方法步骤S22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方法步骤S32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至方法步骤S42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方法步骤S52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至方法步骤S620。
另外,参照图1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1800包括:存储器1810、处理器1820及存储在存储器1810上并可在处理器18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820和存储器181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1810中,当被处理器1820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基站1800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7中的方法步骤S710至步骤S730、图8中的方法步骤S810至步骤S82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至步骤S92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1010至步骤S1020、图11中的方法步骤S1110。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例如,被上述终端实施例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终端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方法步骤S140、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方法步骤S22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方法步骤S32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至方法步骤S42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方法步骤S52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至方法步骤S620;又如,被上述基站实施例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基站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7中的方法步骤S710至步骤S730、图8中的方法步骤S810至步骤S82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至步骤S92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1010至步骤S1020、图11中的方法步骤S111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取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视距LOS路径和参考路径;
获取参考时延差,所述参考时延差为所述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
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将所述参考时延差上报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差得到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包括:
将最早完成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传输的传输路径确定为所述LOS路径;
确定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的信号接收功率,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参考路径,其中,所述参考路径的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LOS路径的信号接收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为信道探测信号SRS,所述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以使所述基站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所述参考路径,包括:
生成参考SRS;
将所述参考SRS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从所述参考SRS的传输路径中确定所述参考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参考时延差上报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差得到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包括:
生成新的参考SRS,根据所述参考时延差调制所述新的参考SRS以得到调制SRS;
将所述调制SRS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调制SRS和所述参考SRS得到所述参考时延差,并根据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差得到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测量参数差上报至所述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将所述接收波束确定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参考时延差上报至所述基站,包括:
生成携带有所述参考时延差的通信信令;
将所述通信信令发送至所述基站。
7.一种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向终端发送下行参考信号,以使所述终端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LOS路径和参考路径;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
获取所述终端上报的参考时延差,根据所述参考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时延差得到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其中,所述参考时延差为所述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参考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所述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中确定所述参考路径,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参考SRS;
从所述参考SRS的传输路径中确定所述参考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上报的参考时延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调制SRS和参考SRS,其中,所述调制SRS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参考时延差调制生成的新的参考SRS得到;
根据所述调制SRS和所述参考SRS得到所述参考时延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用于发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发射波束;
将所述发射波束确定为用于接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波束。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上报的参考时延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通信信令,其中,所述通信信令携带有所述参考时延差。
12.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定位服务器,所述定位服务器分别与基站和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基站发送的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其中,所述LOS路径的上行传输时延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得到,或者,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得到;
根据所述LOS路径的下行传输时延和上行传输时延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13.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
14.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时延测量方法。
CN202110607662.5A 2021-06-01 2021-06-01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4266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7662.5A CN115426672A (zh) 2021-06-01 2021-06-01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EP22815026.4A EP4354986A1 (en) 2021-06-01 2022-05-17 Transmission delay measurement method, positioning metho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2/093299 WO2022252979A1 (zh) 2021-06-01 2022-05-17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7662.5A CN115426672A (zh) 2021-06-01 2021-06-01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6672A true CN115426672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3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7662.5A Pending CN115426672A (zh) 2021-06-01 2021-06-01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54986A1 (zh)
CN (1) CN115426672A (zh)
WO (1) WO202225297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334A (zh) * 2007-12-28 2009-07-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网中消除nlos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90188B (zh) * 2009-01-24 2014-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时间偏置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662436B (zh) * 2012-10-08 2018-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0944382B (zh) * 2018-09-25 2021-03-0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29780B2 (en) * 2019-01-16 202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non-line-of-sight (LOS) path discrimination using multiple frequency carri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54986A1 (en) 2024-04-17
WO2022252979A1 (zh)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7744B2 (en) Uplink synchronization timing devi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812416B2 (en) Coherent detection of large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ontrol channel (PRACH) delays
JP6457512B2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チャネルのための信号対干渉及び雑音比を推定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10261909A1 (en)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US9392474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etermining a metric of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quality for idle channels in LTE and LTE advanced networks
US20200112470A1 (en) Long range (lor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improved data rate
CN112584484B (zh) 信号发送和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3507891A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基準信号シーケンスの生成及びマッピング方法、並びに装置
US945156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582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JP2023535372A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位相ベース定位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23549054A (ja) 到達時間ベースの測距のハイブリッド方法
WO2020048452A1 (zh) 定位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30585B1 (ko) 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5426672A (zh)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JP2024520139A (ja) 伝送遅延測定方法、測位方法、端末、基地局、及び記憶媒体
US20230164000A1 (en)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80287836A1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equipment,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2788750A (zh) Srs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2037578A1 (zh)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WO2024016337A1 (en) Techniques for indicating wireless channe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positioning
US202400483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nd-trip carrier-phase operation
US20230127082A1 (en) Methods for reference signalling, transmitter nodes and receiver nodes
US202302841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phase positioning with multiple frequencies
WO2024033195A1 (en) Carrier phase positioning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