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6071B - 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6071B
CN115426071B CN202211057974.4A CN202211057974A CN115426071B CN 115426071 B CN115426071 B CN 115426071B CN 202211057974 A CN202211057974 A CN 202211057974A CN 115426071 B CN115426071 B CN 115426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signal
signal
base station
analog signal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79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6071A (zh
Inventor
王东洋
李福昌
张涛
郭希蕊
刘英男
赵珂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79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6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6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6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6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6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基站发射的信号受干扰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第一数字信号为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为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之后,根据第二数字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预设传递函数为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然后,根据干扰模拟信号和第一数字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第一模拟信号为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WIFI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愈发重要,接入点(AccessPoint,AP)设备在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区域中的数量也随之增加。AP设备可以通过发射无线信号,形成无线网络的覆盖。
但是,在基站和AP设备处于同一区域时,基站和AP设备均会发射无线信号。如此,可能导致AP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对基站发射的无线信号产生干扰,影响基站发射的信号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基站发射的信号受干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基站与接入点设备相连接。该方法中,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第一数字信号为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为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之后,根据第二数字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预设传递函数为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然后,根据干扰模拟信号和第一数字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第一模拟信号为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站可以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第一数字信号为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为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之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二数字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预设传递函数为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然后,基站可以根据干扰模拟信号和第一数字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第一模拟信号为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如此,可以消除干扰模拟信号对第一模拟信号的干扰,保障了信号质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输入训练后的传递函数模型,确定干扰信号,传递函数模型由神经网络算法构建。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模拟信号,第二模拟信号包括干扰模拟信号。根据第二模拟信号和干扰模拟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站包括预设接口,预设接口用于连接接入点设备。基站与接入点设备通过预设接口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第一数字信号为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为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数字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预设传递函数为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干扰模拟信号和第一数字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第一模拟信号为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输入训练后的传递函数模型,确定干扰信号,传递函数模型由神经网络算法构建。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模拟信号,第二模拟信号包括干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模拟信号和干扰模拟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站包括预设接口,预设接口用于连接接入点设备。基站与接入点设备通过预设接口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
上述方案中,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芯片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实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信号的实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信号的实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概念性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者”的关系。例如,A/B可以理解为A或者B。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环境和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应用于基站与接入点设备连接的场景中。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WIFI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愈发重要,接入点设备在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区域中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接入点设备可以通过发射无线信号,形成无线网络的覆盖。但是,在基站和接入点设备处于同一区域时,基站和接入点设备均会发射无线信号。如此,可能导致基站发射的无线信号与接入点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相互干扰,降低了信号质量。
并且,目前的技术方案中,基站和接入点设备是独立部署的。如此,可能导致空间中线路较多,导致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该方法中,基站与接入点设备相连接。基站可以生成第一数字信号,并接收来自接入点设备的第二数字信号。之后,基站可以通过预设传递函数确定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然后,基站可以根据干扰模拟信号和第一数字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第一模拟信号为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这样一来,基站可以通过预设传递函数确定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即接入点设备发射信号对基站发射信号的影响。如此,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数字信号和干扰模拟信号,消除干扰信号,得到第一模拟信号。并且,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基站与接入点设备相连接,可以减少线路的布置,减少资源的浪费,进而节约成本。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基站101和接入点设备102)。
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具体可以为: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下一代节点B(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基站等。
以下以基站为微站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微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也可以称为远端单元)103、至少一个多端口转发器HUB(也可以称为汇聚单元)104、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e,BBU)(也可以称为基带单元)10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与接入点设备可以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站包括预设接口,该预设接口用于连接接入点设备。基站与接入点设备通过预设接口连接。
示例性的,该预设接口可以为LAN接口,例如,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Reduced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RGMII)、串行吉比特媒体独立接口(Serial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SGMII)。
可选的,RRU103可以通过预设接口与接入点设备102连接。
可选的,RRU103可以与接入点设备部署在一个设备,如远端单元/wiFi融合设备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可以通过预设接口向基站发送第二数字信号。之后,接入点设备可以调制第二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然后,基站发射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接收待转发信号,该待转发信号为向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信号。之后,基站可以解调待转发信号,生成待转发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然后,基站可以通过预设接口向接入点设备发送待转发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
也就是说,基站可以为接入点设备转发数据包。下面以接入点设备向基站发送数据为例,介绍基站转发数据包的流程。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基站(如微站)发送接入点设备的数据包的流程。
其中,微站可以包括: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多端口转发器HUB、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e,BBU),RRU、HUB、BBU均包括: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4、模块5、模块6、至少一个光纤接口。其中,模块1为Vendor Spedfic I/F,模块2为IQ I/F,模块3为Management I/F,模块4为HDIC I/F,模块5为Ethemet I/F,模块6为RGMII。HUB还可以包括仲裁模块。
接入点设备的数据包(如WIFI数据)通过LAN接口(如RGMII、SGMII)传输给微站的RRU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CPU对WIFI数据解包后,将微站的控制状态信息一起组包(如第一数据包),通过模块6(RGMII接口)将第一数据包传递给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的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的IP核。然后,RRU通过模块5(如Ethemet I/F)使用光纤接口(如FAST C&M通道)将第一数据包传递至多端口转发器HUB。
HUB通过下联CPRI IP核获取第一数据包,并对第一数据包进行解包。然后,HUB将解包后的数据和HUB的控制信息重新组包(如第二数据包)。然后,HUB将第二数据包传输至仲裁模块,并通过RGMII接口向上联CPRI IP核传输第二数据包。然后,HUB通过模块5使用FAST C&M通道将第二数据包传输至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e,BBU)。
BBU可以从CPRI IP核的FAST C&M接口获得第二数据包。之后,BBU可以解析第二数据包,获取WIFI数据。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该方法包括:
S301、基站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
其中,第一数字信号为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为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接收数据请求消息。之后,终端生成第一数字信号。并且,基站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点设备的第二数字信号。
示例性的,第一数字信号可以为0100110010,第二数字信号可以为111000110。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之后,基站可以调制第一数字信号得到第二模拟信号。并且,基站可以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得到第三模拟信号。但是,第三模拟信号会对第二模拟信号产生干扰。因此,基站调制第一数字信号得到的第二模拟信号包括: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和第三模拟信号对第二模拟信号干扰产生的信号。
S302、基站根据第二数字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
其中,预设传递函数为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传递函数可以为对信号耦合的信道响应。通常情况下,预设传递函数可以为接入点设备与基站间的隔离度,例如,隔离度为-90dB、-100d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中存储有预设传递函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获取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之后,基站根据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确定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之后,基站根据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干扰模拟信号可以满足公式一。
Swb=Swt×Hwb1 公式一。
其中,Swb为干扰模拟信号,Swt为接入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Hwb1为预设传递函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将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输入训练后的传递函数模型,确定干扰信号,传递函数模型由神经网络算法构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神经网络算法不作限定。例如,神经网络算法可以为前馈神经网络。又例如,神经网络算法可以为循环网络算法。又例如,神经网络算法可以为对称连接网络算法。具体对于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过神经网络算法构建模型的方式,此处不予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可以包括:信号幅度、信号相位。基站可以将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幅度、信号相位输入训练后的传递函数模型,确定干扰模拟信号的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
可选的,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还可以包括:信号峰值、信号振幅、信号频率等。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传递函数模型可以包括: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其中,输入层可以输入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如信号幅度、信号相位、信号峰值(即一阶记忆效应)、信号振幅、(即二阶记忆效应)信号频率(即三阶记忆效应)。输出层可以输出干扰模拟信号的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中部署有训练后的传递函数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对于训练传递函数模型的过程的介绍,可以参考常规技术方案中训练模型的过程,此处不予赘述。
S303、基站根据干扰模拟信号和第一数字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
其中,第一模拟信号为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是指,解调该数字信号得到的未受干扰的模拟信号。也就是说,第一模拟信号为未受干扰情况下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的模拟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模拟信号,第二模拟信号包括干扰模拟信号。之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二模拟信号和干扰模拟信号,对基站的发送信号进行信道均衡,确定第一模拟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模拟信号,第二模拟信号包括干扰模拟信号。
示例性的,基站可以调用数模转换器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模拟信号。
也就是说,在未消除干扰的情况下,基站的发送通道接收的信号可以通过公式二表示。
S=S1 H1+Swt Hwb2+σ 公式二。
其中,S为基站的发送通道接收的信号,S1为第一模拟信号,H1为基站的发送通道的传递函数,Hwb2为实际的预设传递函数,σ为噪声。
之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二模拟信号和干扰模拟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站可以解调第二模拟信号,得到第三数字信号,第三数字信号为第二模拟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之后,基站可以解调干扰模拟信号,得到第四数字信号,第四数字信号为干扰模拟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然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三数字信号和第四数字信号,得到第五数字信号,第五数字信号为第三数字信号与第四数字信号之差。然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五数字信号,得到第五数字信号对应的波形,即第一模拟信号。
也就是说,消除干扰之后,基站的发送通道接收的信号可以通过公式三表示。
S=S1 H1+Swt Hwb2-Swt Hwb1+σ 公式三。
可以理解的是,Hwb1与Hwb2越接近,则说明预设传递函数越准确,基站发送信号的质量越高。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得到第三模拟信号的同时,会对调整第一数字信号产生干扰。因此,基站根据第二模拟信号和干扰模拟信号,对基站的发送信号进行信道均衡,可以消除干扰模拟信号对第一模拟信号的干扰,保障了信号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耦合信道的估计残差通常小于也即通过干扰自消除的方式,可以将耦合的干扰信号能量抑制约30dB,消除通道间的干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站可以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第一数字信号为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为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之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二数字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预设传递函数为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然后,基站可以根据干扰模拟信号和第一数字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第一模拟信号为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如此,可以消除干扰模拟信号对第一模拟信号的干扰,保障了信号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信号可以对基站接收的信号造成干扰。基站可以根据第一预设传递函数确定第一干扰信号,第一预设传递函数为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基站的接收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第一干扰信号为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信号对基站接收的信号造成的干扰信号。之后,基站可以消除基站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干扰信号。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wifi发送信号时,可以通过wifi发送信道的传递函数,得到wifi发送信道发送的信号。同时,wifi发送信道发送的信号可以对基站接收信道造成干扰,即wifi发送信道到基站接收信道的传递函数。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对基站消除基站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干扰信号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S301-S303,此处不予赘述。同理,接入点设备也可以参考S301-S303,消除基站发送的信号对接入点设备的信号的干扰,以提高用户使用无线网络的体验。例如图6所示,基站发送信号时,可以通过基站发送信道的传递函数,得到基站发送信道发送的信号。同时,基站发送信道发送的信号可以对wifi接收信道造成干扰,即基站发送信道到wifi接收信道的传递函数。
上述主要从计算机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计算机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该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可以为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上述计算机设备中的CPU,还可以是上述计算机设备中用于消除干扰信号的处理模块,还可以是上述计算机设备中用于消除干扰信号的客户端。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干扰信号的消除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701和确定单元702。
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第一数字信号为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为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第二数字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预设传递函数为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处理单元702,还用于根据干扰模拟信号和第一数字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第一模拟信号为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将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输入训练后的传递函数模型,确定干扰信号,传递函数模型由神经网络算法构建。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调制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模拟信号,第二模拟信号包括干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模拟信号和干扰模拟信号,确定第一模拟信号。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站包括预设接口,预设接口用于连接接入点设备。基站与接入点设备通过预设接口连接。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干扰信号的消除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802,处理器802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中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
处理器802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如图8所示,干扰信号的消除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3。其中,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802来控制执行。
存储器8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8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804与处理器802相连接。存储器803也可以和处理器802集成在一起。
如图8所示,干扰信号的消除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01,其中,通信接口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可以相互耦合,例如,通过总线804相互耦合。通信接口80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支持干扰信号的消除设备与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
需要指出的是,图8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该干扰信号的消除设备的限定,除图8所示部件之外,该干扰信号的消除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相同的部件布置。
在实际实现时,处理单元702所实现的功能可以由图8所示的处理器802调用存储器8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3,上述指令可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80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9示意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概念性局部视图,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在计算设备上执行计算机进程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是使用信号承载介质900来提供的。信号承载介质9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其当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提供以上针对图3描述的功能或者部分功能。因此,例如,参考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S301~S303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由与信号承载介质900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承担。此外,图9中的程序指令也描述示例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信号承载介质90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901,诸如但不限于,硬盘驱动器、紧密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数字磁带、存储器、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90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记录介质902,诸如但不限于,存储器、读/写(R/W)CD、R/W DVD、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900可以包含通信介质903,诸如但不限于,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电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信号承载介质900可以由无线形式的通信介质903来传达。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可以是,例如,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者逻辑实施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诸如针对图8描述的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901、计算机可记录介质902、和/或通信介质903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提供各种操作、功能、或者动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相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相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分类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相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分类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分类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分类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与接入点设备相连接,所述基站能够为所述接入点设备转发数据包;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一数字信号为所述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为所述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确定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所述预设传递函数为所述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所述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所述预设传递函数为对信号耦合的信道响应,所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所述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
调制所述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模拟信号,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包括所述干扰模拟信号;
解调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得到第三数字信号,所述第三数字信号为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
解调所述干扰模拟信号,得到第四数字信号,所述第四数字信号为所述干扰模拟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数字信号和所述第四数字信号,得到第五数字信号,所述第五数字信号为所述第三数字信号与所述第四数字信号之差;
根据所述第五数字信号,得到第一模拟信号,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为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预设接口,所述预设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接入点设备;
所述基站与接入点设备相连接,包括:
所述基站与所述接入点设备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连接。
3.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与接入点设备相连接,所述基站能够为所述接入点设备转发数据包;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一数字信号为所述基站生成的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为所述接入点设备生成的数字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字信号的信号参数,确定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和预设传递函数,确定干扰模拟信号,所述预设传递函数为所述接入点设备的发送信道与所述基站的发送信道之间的传递函数,所述预设传递函数为对信号耦合的信道响应,所述干扰模拟信号为调制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对调制所述第一数字信号的干扰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调制所述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第二模拟信号,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包括所述干扰模拟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解调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得到第三数字信号,所述第三数字信号为所述第二模拟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解调所述干扰模拟信号,得到第四数字信号,所述第四数字信号为所述干扰模拟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数字信号和所述第四数字信号,得到第五数字信号,所述第五数字信号为所述第三数字信号与所述第四数字信号之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五数字信号,得到第一模拟信号,所述第一模拟信号为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对应的模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预设接口,所述预设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接入点设备;
所述基站与接入点设备相连接,包括:
所述基站与所述接入点设备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连接。
5.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57974.4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426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7974.4A CN115426071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7974.4A CN115426071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6071A CN115426071A (zh) 2022-12-02
CN115426071B true CN115426071B (zh) 2024-05-17

Family

ID=84200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7974.4A Active CN115426071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607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73986A (ko) * 2000-11-01 2001-08-04 박상열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협대역 간섭잡음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70020469A (ko) * 2004-05-28 2007-02-21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Ofdm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신호처리기
CN1961549A (zh) * 2004-05-28 2007-05-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ofdm系统中用于信号处理的方法和信号处理器
CN101409581A (zh) * 2008-11-07 2009-04-15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低无线直放站天线隔离度要求的装置及方法
WO2011043600A2 (ko) * 2009-10-07 2011-04-14 주식회사 이알에이와이어리스 디지털신호처리를 이용하여 간섭신호를 제거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760541A (zh) * 2014-01-08 2014-04-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波探测干扰波形自适应对消方法及装置
CN104518808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干扰信号消除设备及方法
CN104811213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干扰信号消除设备及方法
CN104883202A (zh) * 2014-02-27 2015-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邻频干扰的方法及中继设备
CN104935540A (zh) * 2015-05-21 2015-09-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极限自干扰抵消方法
CN110611521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双工自干扰抵消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70915A (zh) * 2020-10-21 2021-01-26 上海奥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间主动降噪方法
WO2022142575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nr和wifi干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73986A (ko) * 2000-11-01 2001-08-04 박상열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협대역 간섭잡음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70020469A (ko) * 2004-05-28 2007-02-21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Ofdm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신호처리기
CN1961549A (zh) * 2004-05-28 2007-05-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ofdm系统中用于信号处理的方法和信号处理器
CN101409581A (zh) * 2008-11-07 2009-04-15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低无线直放站天线隔离度要求的装置及方法
WO2011043600A2 (ko) * 2009-10-07 2011-04-14 주식회사 이알에이와이어리스 디지털신호처리를 이용하여 간섭신호를 제거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518808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干扰信号消除设备及方法
CN103760541A (zh) * 2014-01-08 2014-04-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波探测干扰波形自适应对消方法及装置
CN104811213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干扰信号消除设备及方法
CN104883202A (zh) * 2014-02-27 2015-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邻频干扰的方法及中继设备
CN104935540A (zh) * 2015-05-21 2015-09-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极限自干扰抵消方法
CN110611521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双工自干扰抵消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70915A (zh) * 2020-10-21 2021-01-26 上海奥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间主动降噪方法
WO2022142575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nr和wifi干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室内5G同时同频全双工多抽头射频自干扰抵消技术;刘一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2007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6071A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28454C (en) Coordination of signa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JP7147790B2 (ja) 電子機器、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590441B1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one cell to cover multiple areas
US201503659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DMA Tone Alloc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Wi-Fi Networks
US8886203B2 (en) Dynamic channel reuse in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146372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768018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pplied to relay technology and related device
EP3846532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JP6139668B2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の構成のための方法
US115959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spatial re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003369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Multi-Access Point Coordination
WO2013018543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23030814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7211457A (zh) 第一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Attar et al. Cognitiv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ver fibers: Architecture, research issues and testbed implementation
CN115426071B (zh) 一种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8503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836714B1 (en) Fb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244261A (zh) 交叉时隙干扰消除的方法及终端
CN112469125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KR20140125928A (ko) 와이파이 통합 소형 셀 환경에서 간섭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421644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230421316A1 (en) Beam reporting enhancement for simultaneous iab reception
US20220376877A1 (en)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KR20210157301A (ko) 무선 통신에서 협력 공간 재사용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