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5047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5047A
CN115425047A CN202211034299.3A CN202211034299A CN115425047A CN 115425047 A CN115425047 A CN 115425047A CN 202211034299 A CN202211034299 A CN 202211034299A CN 115425047 A CN115425047 A CN 115425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lor reflection
adjustment unit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42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晓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42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5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5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5047A/zh
Priority to US18/091,842 priority patent/US20230140596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区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单元和反射调整单元,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遮光单元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交叠,反射调整单元与至少部分遮光单元交叠。通过在发光元件的出光侧设置遮光层,通过遮光层避免相邻发光元件之间的出光串扰,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通过增设反射调整单元,通过反射调整单元调整显示面板的表面的反射率,一方面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的反射光影响显示面板正常出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射调整单元调整显示区中不同区域的反射率,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不同造成的显示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等产品,此外还可以应用于仪表类显示器和智能家居的控制面板等。
近年来,随着显示面板的功能越来越多样,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设置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如此会造成不同区域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率不同,导致显示面板在非显示状态下不同区域分界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增设反射调整单元调整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降低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反射差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发光元件;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出光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遮光单元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交叠;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反射调整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反射调整单元与至少部分所述遮光单元交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元件的出光侧设置遮光层,通过遮光层避免相邻发光元件之间的出光串扰,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通过增设反射调整单元,通过反射调整单元调整显示面板的表面的反射率,一方面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的反射光影响显示面板正常出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射调整单元调整显示区中不同区域的反射率,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不同造成的显示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发明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提供的第二显示区沿剖面线F-F’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提供的第三显示区沿剖面线G-G’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提供的第一显示区沿剖面线H-H’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1,显示区11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11;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发光元件出光侧的遮光层12,遮光层12包括多个遮光单元121,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遮光单元121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21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交叠;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遮光层12远离发光元件一侧的反射调整单元13,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反射调整单元13与至少部分遮光单元121交叠。
具体的,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1,显示区11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11,发光元件111发光实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功能。可选的,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像素电路(图中未示出),像素电路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用于向发光元件提供显示驱动信号,保证发光元件正常发光显示。进一步的,像素电路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例如像素电路可以为两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形成的“2T1C”像素电路,或者像素电路可以为七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形成的“7T1C”像素电路,或者像素电路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像素电路的具体设置方式不进行限定。可选的,发光元件111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或者液晶发光元件,本发明实施例对发光元件111的具体类型同样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发光元件111出光层的遮光层12,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121,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遮光单元121覆盖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的间隙,也就是遮光单元121限定发光元件111的发光区域。如此遮光单元121可以避免相邻发光元件111之间的出光串扰,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遮光层12远离发光元件111一侧的反射调整单元13,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反射调整单元13与至少部分遮光单元121交叠,如此反射调整单元13可以调整显示面板10表面的反射率,降低显示区11中不同区域的反射差异。例如降低显示区11中正常显示区与感光区之间的反射差异,如此保证显示区中不同区域的反射率相同或者相近,保证显示区中不同区域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程度相同或者相近,保证外界环境光对显示区不同区域的出光影响相同或者相近,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均衡性良好。进一步的,通过反射调整单元13调整显示面板10表面的反射率,降低显示区11中不同区域的反射差异,模糊显示区11中不同区域的边界,避免不同显示区因反射差异较大而在非显示状态时造成不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明显,例如正常显示区与感光器之间的分界明显,提供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发光元件的形状以及发光元件的排布方式不进行限定,图1仅以一种可行的发光元件的形状以及排布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发光元件的其他形状以及排布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示出不同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仅在图2所示的剖面图中示出了反射调整单元,后续实施例中同样仅在剖面图中示出了反射调整单元,在俯视图中未示出反射调整单元,这里并非表示附图中不存在反射调整单元。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元件的出光侧设置遮光层,通过遮光层避免相邻发光元件之间的出光串扰,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通过增设反射调整单元,通过反射调整单元调整显示面板的表面的反射率,一方面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的反射光影响显示面板正常出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射调整单元调整显示区中不同区域的反射率,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不同造成的显示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反射调整单元13的反射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位于遮光单元121远离发光元件111的一侧,因此反射调整单元13取代遮光单元121用于对外界环境光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光线进行反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设置反射调整单元13的反射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可以减小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减小反射光从显示面板出射,也就是减少外界环境光对发光元件111的出光干扰,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举例来说,通过设置反射调整单元13的反射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可以避免出现在外界环境光强较大时无法看清楚显示面板显示内容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中,显示区11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第一显示区11-1包括感光区,第二显示区11-2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11-1;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10的反射率逐渐增加;第一方向为第二显示区11-2指向第一显示区11-1的方向。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区11包括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其中,第二显示区11-2可以为正常显示区,即显示面板10的主要显示区,主要负责显示。第一显示区11-1可以为高透显示区或者透明显示区,第一显示区11-1同时具备显示功能和透光功能,即第一显示区11-1可以包括感光区,与该区域对应设置的感光元件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区11-1透过的光线实现光学识别功能。具体的,感光区例如可以为光学成像区或者光学指纹识别区,对应实现显示面板的成像功能或者指纹识别功能。可选的,由于驱动发光元件发生的像素电路为主要遮光元件,为了保证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可以设置第一显示区中像素电路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中像素电路的分布密度,具体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区中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中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或者设置第一显示区中同一像素电路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即通过“一驱多”的方式降低第一显示区中像素电路的分布密度。或者,设置第一显示区中像素电路的尺寸小于第二显示区中像素电路的尺寸来实现第一显示区较高的透光率。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显示区如果实现高透显示或者透明显示不进行限定。
具体的,由于第一显示区11-1为高透显示区或者透明显示区,因此第一显示区11-1可以不设置遮光层12或者第一显示区11-1中遮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11-2中遮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图1仅以第一显示区11-1可以不设置遮光层12为例进行说明,如此可以保证第一显示区11-1正常透过光线,保证显示面板实现光学识别功能。发明人研究发现,当第一显示区11-1不设置遮光层12或者第一显示区11-1中遮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11-2中遮光单元的分布密度时,显示面板10位于遮光层12下方的膜层结构(例如像素电路)对入射至其上的光线具备较强的反射作用,如此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具备较大的显示差异,造成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显示差异。并且,当显示面板10处于非显示状态时,由于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的反射率不同,因此用户可以比较清楚地观察到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边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创造性的设置沿第二显示区11-2指向第一显示区11-1的方向,显示面板10的反射率逐渐增加,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分界,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的显示差异以及非显示状态时第一显示区11-1明显可见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下面对如何实现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图3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沿第一方向,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
具体的,结合图3-图5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设置于遮光单元121远离发光元件111的一侧,且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如此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光线在显示面板10表面反射的光通量,降低对显示面板10的出光干扰。
进一步的,沿第一方向,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如此沿第一方向,遮光单元121的暴露面积逐渐增加,进而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如此通过调整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实现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降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具体颜色不进行限定,作为一种可行的设置方式,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可以为红色反射调整单元。
接下来对如何实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继续参考图1和图3所示,沿第一方向,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
具体的,如图3所示,沿第一方向,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如此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遮光单元121的暴露面积逐渐增加,由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大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保证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的方案,且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的实现方式简单可行。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4所示,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遮光单元121远离发光元件111的一侧不设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
具体的,如图4所示,沿第一方向,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遮光单元121远离发光元件111的一侧不设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即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遮光单元121的设置区域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设置区域错开,如此同样可以实现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遮光单元121的暴露面积逐渐增加。由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大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保证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的方案,且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的实现方式简单可行。
需要说明的是,沿第一方向,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可以如图3所示,任意两个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的间隙位置中,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间隙位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小于远离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间隙位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也可以如图4所示,存在两个区域,该两个区域中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区域中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小于远离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区域中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但是每个区域中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11之间的间隙位置。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继续参考图1和图5所示,沿第一方向,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且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遮光单元121远离发光元件111的一侧不设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
具体的,如图3所示,沿第一方向,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且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遮光单元121远离发光元件111的一侧不设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如此沿第一方向遮光单元121的暴露面积逐渐增加,由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大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保证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的方案,且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的实现方式简单可行。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实现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降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的显示差异以及非显示状态时第一显示区明显可见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接下来,从另一个角度对如何实现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进行说明。
图6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和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反射调整单元13覆盖遮光单元121且沿第一方向,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
具体的,结合图6和图7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覆盖遮光单元121且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和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和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如此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光线在显示面板10表面反射的光通量,降低对显示面板10的出光干扰。
进一步的,由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大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如此可以保证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降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具体颜色不进行限定,作为一种可行的设置方式,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可以为红色反射调整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可以为绿色反射调整单元。
接下来对如何实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继续参考图1和6所示,沿第一方向,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
具体的,如图6所示,沿第一方向,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也就是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对应的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由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大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如此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的方案,且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的实现方式简单可行。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继续参考图1和图7所示,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显示区11-2一侧的遮光单元121远离发光元件111的一侧不设置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
具体的,如图7所示,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显示区11-2一侧的遮光单元121远离发光元件111的一侧不设置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即靠近第二显示区11-2一侧的遮光单元121的设置区域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设置区域错开,也就是说第一方向靠近第二显示区11-2一侧的遮光单元121其上不设置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而仅设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如此同样可以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的方案,且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的实现方式简单可行。
需要说明的是,沿第一方向,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可以如图6所示,任意两个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11之间的间隙位置中,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间隙位置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大于远离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间隙位置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也可以如图7所示,存在两个区域,该两个区域中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区域中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大于远离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区域中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但是每个区域中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11之间的间隙位置。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实现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降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的显示差异以及非显示状态时第一显示区明显可见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6所示,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反射调整单元13覆盖遮光单元121;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和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为M,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为N;沿第一方向,M/(M+N)逐渐减小。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沿第一方向,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即M/(M+N)逐渐减小,N/(M+N)逐渐增加,如此保证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保证可以降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的显示差异以及非显示状态时第一显示区明显可见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通过对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设置方式以及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设置方式为例说明了如何实现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接下来从另一方面说明如何调整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三显示区11-3,第三显示11-3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11-1,第二显示区11-2至少部分围绕第三显示区11-3;第三显示区11-3的反射率大于第二显示区11-2的反射率,且小于第一显示区11-2的反射率。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11还可以包括第三显示区11-3,第三显示区11-3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11-1与第二显示区11-2之间,即第三显示11-3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11-1,第二显示区11-2至少部分围绕第三显示区11-3。第三显示区11-3可以作为第一显示区11-1与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过渡区,具体可以为第一显示区11-1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11-2的反射率之间的过渡区,即第三显示区11-3的反射率大于第二显示区11-2的反射率,且小于第一显示区11-2的反射率,如此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分界,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的显示差异以及非显示状态时第一显示区11-1明显可见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第一显示区11-1作为高透显示区或者透明显示区,第二显示区11-2作为正常显示区,第三显示区11-3还可以作为第一显示区11-1的透过率与第二显示区11-2的透过率之间的过渡区。例如设置第三显示区11-3中像素电路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显示区11-1中像素电路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11-2中像素电路的分布密度,或者设置第三显示区11-3中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显示区11-1中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11-2中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保证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显示效果均匀过渡,避免因像素电路或者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不同造成的显示差异,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良好。
接下来对如果设置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反射率且小于第一显示区的反射率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图9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与8-图11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小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覆盖位于第二显示区11-2的遮光单元,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覆盖位于第三显示区11-3的遮光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覆盖位于第一显示区11-1的遮光单元。
具体的,结合图8-图11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且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如此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光线在显示面板10表面反射的光通量,降低对显示面板10的出光干扰。
进一步的,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中,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最小,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最大,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居中,因此设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覆盖位于第二显示区11-2的遮光单元,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覆盖位于第三显示区11-3的遮光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覆盖位于第一显示区11-1的遮光单元,如此可以保证第二显示区11-2、第三显示区11-3以及第一显示区11-1三者之间的反射率逐渐增加,也就是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分界,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的显示差异以及非显示状态时第一显示区11-1明显可见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覆盖位于第一显示区11-1的遮光单元,此时第一显示区11-1中可以设置有遮光单元,为了保证第一显示区11-1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中遮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中遮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和/或,第一显示区中遮光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二显示区中遮光单元的尺寸。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以及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具体颜色不进行限定,作为一种可行的设置方式,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可以为红色反射调整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可以为绿色反射调整单元,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可以为蓝色反射调整单元。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图12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图9、图12和图13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覆盖位于第二显示区11-2的遮光单元121,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位于第三显示区11-3的遮光单元121与反射调整单元13至多部分交叠。
具体的,结合图8、图9、图12和图13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至少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且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且第一反射调整单元131覆盖位于第二显示区11-2的遮光单元121,如此至少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光线在第二显示区11-2表面反射的光通量,降低第二显示区11-2中外界环境光对显示面板10的出光干扰。
进一步的,结合图8、图9、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覆盖位于第二显示区11-2的遮光单元121,如此可以保证第二显示区11-2具备较小的反射率。同时,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位于第三显示区11-3的遮光单元121与反射调整单元13至多部分交叠,也就是说第三显示区11-3设置有部分反射调整单元或者不设置反射调整单元,图12以第三显示区11-3不设置反射调整单元13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第三显示区11-3的反射率必然大于第二显示区11-2的反射率。同时,第一显示区11-2不设置遮光单元或者遮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11-2以及第三显示区11-3中遮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因此无论第一显示区11-1是否设置反射调整单元(图13以第一显示区不设置反射调整单元),此时均会有较多的光线透过第一显示区11-2被第一显示区11-1中的反射结构(例如像素电路)反射,因此第一显示区11-1的反射率大于第三显示区11-3的反射率,如此可以保证第二显示区11-2、第三显示区11-3以及第一显示区11-1三者之间的反射率逐渐增加,也就是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分界,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的显示差异以及非显示状态时第一显示区11-1明显可见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图14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和图14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小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覆盖第三显示区11-3靠近第二显示区11-2一侧的遮光单元12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覆盖第三显示区11-3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遮光单元121。
具体的,结合图8和图14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由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均小于遮光单元121的反射率,且第一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均覆盖位于第三显示区11-3的遮光单元121,如此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光线在第三显示区11-3表面反射的光通量,降低第三显示区11-3中外界环境光对显示面板10的出光干扰。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小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因此设置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覆盖第三显示区11-3靠近第二显示区11-2一侧的遮光单元12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覆盖第三显示区11-3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遮光单元121可以保证沿第一方向,第三显示区11-3中的反射率逐渐增加,也就是第三显示区11-3靠近第二显示区11-2一侧的反射率较小与第二显示区11-2中的反射率接近,第三显示区11-3靠近第一显示区11-1一侧的反射率较大与第一显示区11-1中的反射率接近,如此保证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11-1和第二显示区11-2之间的分界,避免因不同区域反射率差异较大造成的显示差异以及非显示状态时第一显示区11-1明显可见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以第三显示区中反射率渐变为例进行说明,即靠近第二显示区一侧的反射率较小,靠近第一显示区一侧的反射率较大。可以理解的是,同样可以设置沿第一方向,第三显示区中第一颜色反射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具体实现方式详见上文实施例说明),和/或,第三显示区中第二颜色反射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具体实现方式详见上文实施例说明),来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逐渐增加,进而保证第二显示区、第三显示区以及第一显示区三者之间的反射率逐渐增加,也就是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综上,上述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增设第三显示区,同时设置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介于第一显示区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的反射率之间,也就是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小于第一显示区的发射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反射率,如此保证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降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设置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小于第一显示区的发射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反射率,可以如上述实施例所述设置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维持不变,也可以实施例所述设置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渐变,即沿第一方向,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逐渐增加。上述多种实时方式均可以保证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5是图8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和图15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图中未示出)、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图中未示出);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覆盖第一显示区。
具体的,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可以为绿色反射调整单元,由于与感光区对应设置的感光元件(例如指纹识别元件)对绿光比较敏感,因此设置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覆盖第一显示区,即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覆盖感光区,如此可以保证经感光区透过的光线入射至感光元件时,可以保证感光元件的灵敏度较高。
进一步的,由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小于遮光单元的反射率,无论第一显示区是否设置遮光单元,通过设置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覆盖第一显示区均可以降低第一显示区的反射率,降低第一显示区与其他显示区的反射率差异,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提供的第二显示区沿剖面线F-F’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提供的第三显示区沿剖面线G-G’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提供的第一显示区沿剖面线H-H’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6-图2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发光元件111出光侧的滤色层14,滤色层14包括多个滤色单元141,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滤色单元141与遮光单元121的限定区域至少部分交叠;反射调整单元13与滤色单元141同层设置。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发光元件111出光侧的滤色层14,滤色层14包括多个滤色单元141,例如红色滤色单元141-R、绿色滤色单元141-G和蓝色滤色单元141-B。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滤色单元141与遮光单元121限定的区域至少部分交叠,即滤色单元141与发光元件至少部分交叠,如此不同颜色的滤色单元141可以对发光元件111发光的光线进行滤色,以实现显示面板的彩色显示功能。
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一般在发光元件的出光侧设置偏光片,通过偏光片吸收外界环境光线,提升显示面板自身出光的占比,以此实现显示面板正常显示。但是由于偏光片同样吸收显示面板的正常出光,同时偏光片厚度较大且不易弯折,因此设置偏光片会减少显示面板的正常出光,且造成显示面板整体厚大较大且不能实现可弯折或者曲面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发光元件111的出光侧设置滤色层和遮光层,通过滤色层和遮光层对外界环境光线进行滤色或者吸收,可以减小入射至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也就是可以减小显示面板内部中的反射层(例如像素电路或者其他金属反射层)对外界环境光线进行反射,减小显示面板对外界环境光线的反射,提升显示面板自身出光的占比,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因此遮光层和滤色层的方案可以替代偏光片,且遮光层和滤色层整体厚度较小也易弯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发光元件的出光侧设置滤色层和遮光层,保证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光显示面板正常出光的干扰,同时保证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较小,易于实现可弯折或者曲线显示面板。
进一步,滤色单元141具备较小的反射率,因此可以设置反射调整单元13与滤色单元141同层设置,即反射调整单元13与滤色单元141采用相同材料,同一工艺制备,如此一方面保证反射调整单元13的设置方式简单,另一方面反射调整单元13与滤色单元141同层设置可以保证显示面板膜层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封装层(图中未示出),封装层设置于发光元件与滤色层之间,用于对发光元件进行封装保护,避免水汽或者氧气进入发光元件对发光元件造成侵蚀,保证发光元件正常工作。具体的,封装层可以为薄膜封装层,例如TFE,如此滤色层形成在薄膜封装层之上形成“CF0T”结构。
具体的,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第二显示区11-2内,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可以与红色滤色单元141-R同层设置;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第三显示区11-3内,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可以与蓝色滤色单元141-B同层设置;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第一显示区11-1内,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可以与绿色滤色单元141-B同层设置。如此一方面保证反射调整单元13的设置方式简单,另一方面结合不同颜色滤色单元141的反射特性,保证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图20和图21以第一显示区11-1不设置遮光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并且,为了示出不同结构,在图16、图18和图20中,将反射调整单元与遮光单元或者衬底进行了错位设置,在实际的显示面板中反射调整单元与遮光单元或者衬底非错位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反射调整单元13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反射率小于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反射率小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反射率;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一调整表面1311以及远离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二调整表面1312,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三调整表面1321以及远离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四调整表面1322,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五调整表面1331以及远离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六调整表面1332;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一调整表面1311覆盖第二调整表面1312,第四调整表面1322覆盖第三调整表面1321,第五调整表面1331覆盖第六调整表面1332。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一调整表面1311以及远离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二调整表面1312,其中,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一调整表面1311覆盖第二调整表面1312,即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为近似“正梯形”的结构,保证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可行性较高。如图10所示,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五调整表面1331以及远离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六调整表面1332,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五调整表面1331覆盖第六调整表面1332,即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为近似“正梯形”的结构,保证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可行性较高。如图11所示,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三调整表面1321以及远离发光元件111一侧的第四调整表面1322,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四调整表面1322覆盖第三调整表面1321,即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为近似“倒梯形”的结构,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形状和与其接触的滤色单元的形状匹配,兼顾正常滤光的同时保证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设计自由度较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9、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还包括连接第一调整表面1311和第二调整表面1312的第一侧面1313,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还包括连接第三调整表面1321和第四调整表面1322的第二侧面1323,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还包括连接第五调整表面1331和第六调整表面1332的第三侧面1333;第一侧面1313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衬底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40°≤α≤70°;第二侧面1323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衬底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满足40°≤β≤70°;第三侧面1333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衬底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δ满足40°≤δ≤70°。
具体的,如图9所示,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还包括连接第一调整表面1311和第二调整表面1312的第一侧面1313,第一侧面1313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衬底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40°≤α≤70°,即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taper角设置于40°-70°之间,保证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设置方式简单,与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制备工艺匹配,保证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制备工艺简单。如图10所示,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还包括连接第五调整表面1331和第六调整表面1332的第三侧面1333,第三侧面1333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衬底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δ满足40°≤δ≤70°,即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taper角设置于40°-70°之间,保证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设置方式简单,与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1的制备工艺匹配,保证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3的制备工艺简单。如图11所示,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还包括连接第三调整表面1321和第四调整表面1322的第二侧面1323,第二侧面1323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衬底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满足40°≤β≤70°,即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taper角设置于40°-70°之间,保证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设置方式简单,与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制备工艺匹配,保证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132的制备工艺简单。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示例性的,该显示装置100可以是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以及车载显示设备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2和图23所示,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1,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11-1;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单元20,感光单元20对应第一显示区11-1设置。
其中,感光单元20可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任意感光元件,通过将感光单元20与第一显示区11-1对应设置,并设置第一显示区11-1中像素电路的分布密度小于正常显示区中像素电路的分布密度,和/或,设置第一显示区11-1像素电路的面积占比小于正常显示区中像素电路的面积占比,提高第一显示区11-1的透光效果,保证感光单元20可以正常接收光线,正常工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发光元件;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出光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遮光单元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交叠;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反射调整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反射调整单元与至少部分所述遮光单元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遮光单元的反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感光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
沿第一方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逐渐增加;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二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对应的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所述遮光单元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不设置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
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反射调整单元覆盖所述遮光单元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对应的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一侧的所述遮光单元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不设置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反射调整单元覆盖所述遮光单元;
所述反射调整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为M,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覆盖面积为N;
沿所述第一方向,M/(M+N)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三显示区;
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反射率,且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反射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覆盖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遮光单元,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覆盖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遮光单元,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覆盖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遮光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覆盖位于第二显示区的所述遮光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遮光单元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至多部分交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覆盖所述第三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一侧的所述遮光单元,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覆盖所述第三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所述遮光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
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调整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和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的反射率;
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第一调整表面以及远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第二调整表面,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第三调整表面以及远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第四调整表面,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第五调整表面以及远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第六调整表面;
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调整表面覆盖所述第二调整表面,所述第四调整表面覆盖所述第三调整表面,所述第五调整表面覆盖所述第六调整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调整表面和所述第二调整表面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调整表面和所述第四调整表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三颜色反射调整单元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五调整表面和所述第六调整表面的第三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衬底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40°≤α≤70°;
所述第二侧面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满足40°≤β≤70°;
所述第三侧面中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δ满足40°≤δ≤7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出光侧的滤色层,所述滤色层包括多个滤色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滤色单元与所述遮光单元的限定区域至少部分交叠;
所述反射调整单元与所述滤色单元同层设置。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
所述显示装置该包括感光单元;
所述感光单元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
CN202211034299.3A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425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4299.3A CN115425047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8/091,842 US20230140596A1 (en) 2022-08-26 2022-12-30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4299.3A CN115425047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5047A true CN115425047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0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4299.3A Pending CN115425047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0596A1 (zh)
CN (1) CN11542504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0596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27695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4479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7343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828433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light-shielding layer and variable light-transmittance pattern
CN108983487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8077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80450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gradation pattern near display boundary
CN112904614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4975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35536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U201931474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13840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终端器件
CN110782781A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CN11478328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2504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030010544A (ko) 전기 광학 장치용 기판, 전기 광학 장치용 기판의 제조방법, 전기 광학 장치, 전기 광학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전자 기기
US11909898B2 (en) Mobile terminal, cover, display component
US20040179153A1 (en) Color filter with low reflect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JP2002229009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4530569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558355A (zh) 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
CN117500320A (zh) 光传感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15223448A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153194A (zh) 盖板、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542505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