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4865A -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4865A
CN115424865A CN202211258000.2A CN202211258000A CN115424865A CN 115424865 A CN115424865 A CN 115424865A CN 202211258000 A CN202211258000 A CN 202211258000A CN 115424865 A CN115424865 A CN 115424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ead
capacitor
core package
capacitor core
bindin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80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蓉
龙秋林
华腾飞
李贡玉
陈新华
张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Run Factory 4326 of China Zhenhua Group Xinyun Electronic Comp and De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Run Factory 4326 of China Zhenhua Group Xinyun Electronic Comp and De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Run Factory 4326 of China Zhenhua Group Xinyun Electronic Comp and Dev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Run Factory 4326 of China Zhenhua Group Xinyun Electronic Comp and De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580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4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4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4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14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r circuits for modif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08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8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9/10Sealing, e.g. of lead-in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145Liqu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电容器领域。电容器制造方法包括: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所述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电极引线上开设有与所述接线柱对应大小的孔洞,所述孔洞用于穿过所述接线柱;对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进行熔融处理,以使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电极引线连接;基于连接有所述盖板的所述电容器芯包制造电容器。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电容器,可以降低电容器的接触电阻,提高电容器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盖板型卷绕式导电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在进行盖板的装配时,先根据盖板上铆钉的大小在电容器的电极引线上开设相应大小的孔洞,并使铆钉穿过,使用机械冲压的方式冲压铆钉,以使盖板与电极引线固定连接。
然而,机械冲压铆钉的方式会在铆钉与盖板之间存留缝隙,缝隙可能使得电极引线与盖板之间的接触电阻较大,影响电容器性能。此外,在后续生产使用过程中,盖板与电极引线之间的缝隙易于氧化,从而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降低电极引线与盖板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一种电容器制造方法,包括: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所述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电极引线上开设有与所述接线柱对应大小的孔洞,所述孔洞用于穿过所述接线柱;对所述接线柱的边缘进行熔融处理,以使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电极引线连接;基于连接有所述盖板的所述电容器芯包制造电容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容器的电极引线通过接线柱和盖板连接后,对接线柱的边缘与电极引线进行熔融处理,可以使接线柱的边缘和电极引线熔为液态后融合,相较于通过接触连接,融合后可以使得接线柱与电极引线结合为一体,电流可以通过焊接点进行流动,从而有效降低接触电阻和接触电阻对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以及减少接线柱与电极引线之间缝隙的氧化反应的发生,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接线柱具有一定高度与直径,且接线柱需穿过孔洞与电极引线连接,因此,对接线柱中心部分进行熔融处理,可能无法使接线柱与电极引线连接,因此,对接线柱的边缘进行熔融处理,可以较为准确地使接线柱与电极引线结合,无需每次均去确定连接位置,从而提高电容器制造的效率。
一实施例中,在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焊接所述电容器芯包中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焊接,可以降低相同极性电极引线之间的接触电阻,减少接触电阻对耐压的影响从而提高电容器的耐压性能,同时,由于接触电阻更低,可以减少接触电阻对电容引出的影响,从而提高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
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包括:将所述接线柱穿过所述孔洞;对所述接线柱进行机械冲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进行机械冲压之后再对接线柱的边缘进行熔融处理,可以先利用机械冲压实现对于电极引线和盖板可靠连接,然后通过对接线柱的边缘进行熔融处理,可以有效消弭机械冲压后留存的缝隙,从而在保证接线柱与电极引线紧密接触的情况下,降低接线柱与电极引线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减少接线柱与电极引线之间缝隙的氧化反应的发生,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进行机械冲压也可以使得电极引线在接线柱与盖板之间固定较为紧密,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力导致电极引线松动的情况发生,由此,可以减少受外界力的影响。
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进行熔融处理,包括:利用激光使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接线柱的边缘处于熔融态,以使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融合;冷却熔融态的所述接线柱的边缘。
本申请实施例中,相较于高温、化学试剂等方式,使用激光进行熔融处理的可控性强、更安全,从而提高了电容器制造过程的安全性。且激光技术较为成熟,可以有效降低电容器制造过程的制造成本。
一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激光使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处于熔融态,包括:利用所述激光使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相接触的多个位置处于熔融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相较于对接线柱边缘全部进行熔融处理,对多个位置点进行熔融处理可以简化熔融处理的过程,提高电容器的制造效率,以及降低电容器的制造成本。
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电容器芯包放入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含浸,以使所述电容器芯包具有电解质层;其中,所述电解质溶液包括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所述第一溶液具有负温度特性的成分,所述第二溶液具有耐受温度和电压的成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溶液具有负温度特性的成分,第二溶液具有耐受温度和电压的成分,通过包括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的电解质溶液对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可以使得电容器具有负温度特性、耐高温、耐高压的特征,由此,可以使得电容器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缝隙产生的情况。
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电容器芯包放入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含浸,包括:将所述电容器芯包放入所述电解质溶液中;在预设压力条件下对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容器芯包内部结合比较紧密稳固,因此,-在预设压力条件下对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可以提高电解质溶液渗入电容器芯包的效率,从而提高电容器的制造效率。
一实施例中,所述在预设压力条件下对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包括:依次在第一压力、第二压力、第三压力、第一压力下,对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其中,所述第三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且所述第二压力为真空条件下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分别使用不同的压力对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可以使电解质溶液尽可能渗入电容器芯包中,以生成均匀的电解质层,从而提高电容器制造的良品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器,包括:盖板,具有接线柱;电容器芯包,具有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具有与所述接线柱相应大小的孔洞;所述盖板的所述接线柱穿过所述孔洞与所述电容器芯包连接;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的表面连接为一体。
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引线具有多个,且相同极性的所述电极引线之间焊接。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同极性电极引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与电极引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与电极引线连接的截面图。
图标:盖板110;接线柱111;电容器芯包200;电极引线210;孔洞211;连接点212;外壳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电容器包括:盖板110和电容器芯包200。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110的结构示意图。
盖板110,表面至少具有两个接线柱111,分别用于连接不同极性的电极引线。接线柱111为导电材料制成,如铜、铝、镍锡合金等材料。接线柱的位置、结构与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
其中,接线柱111底部固定于盖板110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柱111底部可以具有一底座。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线柱111底部可以垫有一层金属垫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线柱111底部也可以不设置诸如底座、金属垫片等部件。接线柱11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理选择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电容器芯包200,包括电容器芯包200主体部分和电极引线210。其中,电容器芯包200主体可以封装于外壳230内,电极引线210可以延伸出外壳230与盖板110连接。
电极引线210为由导电金属制成金属片或导线,如铜、铝、镍锡合金等材料制成,电极引线210的具体结构不应成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电极引线210包括阳极引线和阴极引线,每一种极性的电极引线210可以为一根,也可以有多根,在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210有多根时,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210之间焊接。需要说明的是,电容器芯包20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的卷绕型电容器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同极性电极引线210的连接示意图。
电极引线210,具有一定的宽度,表面开设有孔洞211,盖板110的接线柱111穿过该孔洞211,从而使得盖板110与电极引线210连接。其中,接线柱111的边缘与电极引线210的表面连接为一体。
接下来,将结合电容器的结构,对电容器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制造方法的流程图。电容器制造方法包括:
S110,基于接线柱111将电容器芯包200的电极引线210和盖板110连接。
一实施例中,基于接线柱111将电容器芯包200的电极引线210和盖板110连接,包括:将接线柱111穿过孔洞211;对接线柱111进行机械冲压。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110与电极引线210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110与电极引线210连接的截面图。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电极引线210表面开设与接线柱111相应大小的孔洞211,由此,可以将接线柱111穿过电极引线210,以使电极引线210与盖板110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接线柱111穿过孔洞211之后,可以对接线柱111进行机械冲压,从而可以压低接线柱111延伸出孔洞211的部分的高度,接线柱111向四周延伸,以使电极引线210固定在盖板110和接线柱111之间。其中,机械冲压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接线柱111侧面还可以具有螺纹,在接线柱111穿过孔洞之后,通过螺帽将电极引线210固定在盖板110和接线柱111之间。可以理解,将电极引线210与接线柱111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上述仅为示例,不应成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在基于接线柱111将电容器芯包200的电极引线210和盖板110连接之前,焊接电容器芯包200中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210。
本实施例中,电容器芯包200可能具有多个电极引线210,部分电极引线210为阴极引线,其余部分为阳极引线,因此可根据电极引线210的极性,分为两组,并将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210与同一个接线柱111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210进行焊接,由此,使得多个电极引线210连接为一体,电流可以通过焊接点进行流动,从而降低电极引线210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提高电容器的耐压性,以及提高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210之间可以不进行焊接,可以通过机械冲压的方式使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210紧密接触,降低接触电阻。
本实施例中,焊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激光的方式进行焊接。例如,在进行焊接时,可以对电极引线210边缘进行多点激光焊接,以使电极引线210边缘的多个点熔融,在冷却之后连接为一体,进行焊接的位置为连接点212。其中,激光焊接的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激光焊接较为成熟,且成本较低,可以有效降低焊接的成本。同时,相较于将所有电容引线完全连接为一体,对电极引线210边缘进行多点激光焊接,在实现降低接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焊接的复杂程度,提高电容器的制造效率。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用高温、化学试剂等方式进行将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210连接为一体,在此不进行赘述。
S120,对接线柱111的边缘与电极引线210进行熔融处理,以使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连接。
本实施例中,机械冲击或如螺帽方式等连接方式均为物理连接,虽然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接线柱111和电极引线210接触更为紧密,但是两者还是两个分别独立的部件。而电容器可以应用于低温、高温等场景,电容器可能因长时间使用、温度的变化或受外力影响,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之间出现缝隙,并在使用过程中,会使得缝隙逐渐增大,影响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之间的接触电阻,使得接触电阻增大,从而影响电容器的电性能。同时,在高温和加电情况下,电容器的电解质溶液会产生部分气体,其中的氧离子会和金属离子会反应形成氧化膜,氧化膜会增大电极引线210与盖板110、接线柱111的接触电阻,从而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减少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可以对接线柱111的边缘和电极引线210进行熔融处理,以使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融为一体,由此,可以避免因缝隙产生与变大后接触电阻的增大,同时,将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融为一体,还可以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减少因氧化反应导致的电容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变化。
其中,由于接线柱111为具有一定高度的柱状物,接线柱111的中心下方还是接线柱111,对接线柱111中心进行熔融处理,可能无法使得熔融部分的接线柱111无法与电极引线210连接,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对接线柱111的边缘进行熔融处理,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提高电容器制造的合格率。
一实施例中,利用激光使接线柱111的边缘和电极引线处于熔融态,以使接线柱的边缘与电极引线融合;冷却熔融态的接线柱111的边缘。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熔融处理时,可以使用激光的方式对接线柱111的边缘和电极引线210进行熔融处理。通过激光,可以较快的融化接线柱111的边缘和电极引线210,从而使接线柱111边缘和电极引线210处于熔融态,由此,熔融态的接线柱111边缘可以与熔融态的电极引线210相融合,并在冷却之后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利用激光使接线柱111的边缘与电极引线相接触的多个位置处于熔融态。
如图5所示,在进行熔融处理时,可以对接线柱111边缘与电极引线相接触的多个位置点进行熔融处理,位置点的实际位置与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理设置,每个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之间至少有一个相接触的位置点进行熔融处理后连接。
可以理解,进行熔融处理的位置点越多,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的连接更加稳定,可以有效提高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之间连接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反之,熔融处理的位置点越少,制造难度越低,熔融处理的效率越高。因此,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理选择进行熔融处理的位置点数量。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熔融处理的方式,例如,使用热导体进行加热,化学方法加热等方式对接线柱111边缘进行熔融处理,在此不进行赘述。其中,激光技术相对成熟与安全,使用激光进行熔融处理的可控性较强,可以有效控制电容器的制造成本,减少电容器制造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
S130,基于连接有盖板110的电容器芯包200制造电容器。
本实施例中,在得到连接有盖板110的电容器芯包200之后,可以基于该电容器芯包200进行后续的封装流程,具体封装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容器的电极引线210通过接线柱111和盖板110连接后,对接线柱111的边缘和电极引线210进行熔融处理,可以使得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更好的连接,降低接触电阻,以及降低接触电阻对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以及减少接线柱111与电极引线210之间缝隙的氧化反应的发生,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应对电容器使用条件的需求,上述实施例的电容器通常会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使用,如高温环境或零下温度的低温环境,而常规电容器的电解质受温度影响较大,无法满足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使用,因此,需在电容器芯包200中生成可以满足使用环境的电解质。
一实施例中,在使用电容器芯包200连接盖板110之间,还可以将电容器芯包200放入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含浸,以使电容器芯包200具有电解质层;其中,电解质溶液包括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第一溶液具有负温度特性的成分,第二溶液具有耐受温度和电压的成分。
本实施例中,电解质溶液可以为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的混合溶液。第一溶液为具有负温度特性的成分的溶液,负温度特性指该成分的电性能不会虽温度的变化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可以使得生成的电解质不会因温度变化导致电性能发生较大变化。第二溶液为具有耐受温度和电压的成分的溶液,由此,可以使得生成的电解质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由此,通过电解质溶液生成的电解质,可以使得能够在不同的温度场景下电性能不受影响,从而使得电容器能够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之比的范围可以在1:2~1:1之间。其中,可以根据电容器对温度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比例。例如,电解质溶液中的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之比为2:3,生成电解质并制成电容器之后,电容器可以在~55℃~+125℃的温度环境下正常使用。
其中,第一溶液可以为基于环丁砜溶剂的LiFSI电解液,第二溶液可以为十二双酸铵、氨基磺酸、2,2,4~三甲基己二酸与2,4,4~三甲基己二酸的混合酸等成分的溶液,可以理解,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的有较多种类,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展开。
本实施例中,在对电容器芯包200进行含浸前,还可以对电容器芯包200进行化成处理,并进行清洗与干燥,以修复电容器芯包200中各结构的缺陷。化成处理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展开。
一实施例中,将电容器芯包200放入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含浸,包括:将电容器芯包200放入电解质溶液中;在预设压力条件下对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容器芯包200进行含浸。
本实施例中,由于电容器芯包200内部结构比较紧密,电解质溶液难以渗透进电容器芯包200内部,因此,可以在预设压力条件下对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容器芯包200进行含浸,以使电解质溶液进入电容器芯包200内部,在电容器芯包200内部生成电解质。
一实施例中,在预设压力条件下对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容器芯包200进行含浸,包括:依次在第一压力、第二压力、第三压力、第一压力下,对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容器芯包200进行含浸;其中,第三压力大于第二压力,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且第二压力为真空条件下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可以为常温环境下,外部环境不受任何影响的压力,即第一压力可以为常压。
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力为真空条件下的压力,第三压力大于第二压力,由此,在使用第二压力进行含浸之后,可以使用第三压力进一步含浸,从而使得电解质溶液渗入电容器芯包更完全,从而提高电容器制造的良品率。
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压力下含浸完成之后,可以将压力恢复至常压继续进行含浸,并在含浸完成后,让如预设温度环境下进行干燥。其中,预设温度环境可以为80℃~125℃的温度环境,干燥的时间可以为30分钟~120分钟。
本实施例中,在不同压力下,每次含浸的时间范围可以在5分钟~15分钟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完成上述含浸与干燥过程之后,可以重复上述含浸与干燥过程至少2次。
一实施例中,在使用电解质溶液完成含浸之后,还可以在使用第二溶液的单一溶液进行一次含浸与干燥的过程。
由此,得到的电容器芯包200可以附着具有负温度特征、耐受温度与电压特征的电解质,以满足电容器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为便于理解,接下来对一实施例中电容器芯包200进行电解质溶液含浸的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第一步,在常温常压下将电容器芯包200放入电解质溶液中含浸5分钟~15分钟。
第二步,将电容器芯包200取出,并将含浸的环境抽真空,然后再次将电容器放入电解质溶液中含浸5分钟~15分钟。
第三步,将电容器芯包200保持在电解质溶液中,并加大含浸的环境的压力,并持续含浸5分钟~15分钟。
第四步,将含浸的环境恢复为常压,并持续含浸5分钟~15分钟。
第五步,取出电容器芯包200,并放入温度为80~125℃的环境中干燥30~120分钟。
第六步,重复第一步至第五步的过程至少两次。
第七步,将电解质溶液更换为第二溶液,重复第一步至第五步的过程。由此,获得具有所需电解质的电容器芯包200。
由此,可以得到生成具有满足使用环境需求的电解质的电容器芯包2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电容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所述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电极引线上开设有与所述接线柱对应大小的孔洞,所述孔洞用于穿过所述接线柱;
对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进行熔融处理,以使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电极引线连接;
基于连接有所述盖板的所述电容器芯包制造电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焊接所述电容器芯包中相同极性的电极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包括:
将所述接线柱穿过所述孔洞;
对所述接线柱进行机械冲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进行熔融处理,包括:
利用激光使所述接线柱的边缘和所述电极引线处于熔融态,以使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融合;
冷却熔融态的所述接线柱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激光使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处于熔融态,包括:
利用所述激光使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相接触的多个位置处于熔融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接线柱将电容器芯包的电极引线和盖板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容器芯包放入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含浸,以使所述电容器芯包具有电解质层;
其中,所述电解质溶液包括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所述第一溶液具有负温度特性的成分,所述第二溶液具有耐受温度和电压的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电容器芯包放入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含浸,包括:
将所述电容器芯包放入所述电解质溶液中;
在预设压力条件下对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压力条件下对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包括:
依次在第一压力、第二压力、第三压力、第一压力下,对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
其中,所述第三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且所述第二压力为真空条件下的压力。
9.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具有接线柱;
电容器芯包,具有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具有与所述接线柱相应大小的孔洞;
所述盖板的所述接线柱穿过所述孔洞与所述电容器芯包连接;
所述接线柱的边缘与所述电极引线的表面连接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具有多个,且相同极性的所述电极引线之间焊接。
CN202211258000.2A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424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8000.2A CN115424865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8000.2A CN115424865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4865A true CN115424865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6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8000.2A Pending CN115424865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486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7803A (zh) * 2010-06-23 2010-11-17 东莞万利信新材料元件有限公司 超高压大型铝电解电容器及其驱动用电解液
CN101996768A (zh) * 2010-09-13 2011-03-30 南通海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耐大电流冲击的电容器的工艺方法
CN102473889A (zh) * 2009-08-05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4289104U (zh) * 2014-12-31 2015-04-22 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焊片式铝电解电容器
CN104637691A (zh) * 2015-02-06 2015-05-20 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电解质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207822A (ja) * 2015-04-22 2016-12-08 エヌイーシー ショット 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気密端子およびその気密端子を用いたアルミ電解コンデン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3889A (zh) * 2009-08-05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87803A (zh) * 2010-06-23 2010-11-17 东莞万利信新材料元件有限公司 超高压大型铝电解电容器及其驱动用电解液
CN101996768A (zh) * 2010-09-13 2011-03-30 南通海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耐大电流冲击的电容器的工艺方法
CN204289104U (zh) * 2014-12-31 2015-04-22 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焊片式铝电解电容器
CN104637691A (zh) * 2015-02-06 2015-05-20 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电解质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207822A (ja) * 2015-04-22 2016-12-08 エヌイーシー ショット 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気密端子およびその気密端子を用いたアルミ電解コンデン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64346B1 (ko) 전지
CN100413121C (zh) 电极组件以及使用其的锂可再充电电池
JP4811246B2 (ja) コンデンサ
US6661645B1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237865A1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452469B1 (ko) 고체 전해 콘덴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163997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lead-wire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KR20010095063A (ko) 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5454147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US3516150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EP1592029A1 (en) Capacit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the capacitor
EP1398807B1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3557564B2 (ja) 積層型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15424865A (zh)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0693079B1 (ko) 밀폐형 전지
KR100415388B1 (ko) 탄탈 고체전해콘덴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285346B2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4937170B2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3168584B2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CN215418344U (zh)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JP2012084626A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CN219143895U (zh) 一种耐高压过流保护元器件贴片结构
JP2011249641A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H11102688A (ja) 角形電池の製造方法
JP3400023B2 (ja) 安全コンデ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