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3099A - 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3099A
CN115413099A CN202210969055.8A CN202210969055A CN115413099A CN 115413099 A CN115413099 A CN 115413099A CN 202210969055 A CN202210969055 A CN 202210969055A CN 115413099 A CN115413099 A CN 115413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screen
fac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90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莎莎
朱旭
邢天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90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3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3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3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2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earth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静电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天线和镀层,壳体包括绝缘材料和接地层,绝缘材料环绕在接地层的外周作为电子设备的边框,边框环绕在显示屏的外周;天线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位于接地层上,第一缝隙的一端与边框的第一边相连,第一缝隙的另一端与第二缝隙连通,第二缝隙与第一边平行;显示屏包括导电布,导电布覆盖于显示屏朝向接地层的表面;镀层覆盖于绝缘材料朝向显示屏的表面,镀层与接地层电连接。基于上述结构,可以有效释放屏幕静电,实现静电的引流,防止静电损坏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静电会可能会对电子设备的电子元器件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导致电子元器件功能失效,例如信号断断续续、杂音、闪屏等。因此,对于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成为目前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静电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有效释放静电,并且不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静电的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绝缘材料和接地层,所述绝缘材料环绕在所述接地层的外周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所述边框环绕在所述显示屏的外周;
所述天线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位于所述接地层上,所述第一缝隙的一端与所述边框的第一边相连,所述第一缝隙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缝隙连通,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边平行;
所述显示屏包括导电布,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接地层的表面;
所述镀层覆盖于所述绝缘材料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所述镀层与所述接地层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镀层可以覆盖于壳体的绝缘材料的表面,且可以与接地层电连接,从而可以将屏以及边框上的静电沿着镀层引流到接地的接地层,从而解决电子设备中静电聚集的问题,以保护显示屏或其他电子元器件不被静电损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镀层和所述第一缝隙沿垂直于所述显示屏的方向的正投影不重叠。
另一方面,镀层和第一缝隙沿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的正投影不重叠,也就是说镀层可以避让天线的第一缝隙,从而可以避免影响天线一致性,进而避免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框包括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凸出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所述显示屏包括盖板和显示面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接地层的一面,所述盖板的边缘粘接于所述台阶部朝向盖板的一面;所述镀层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覆盖于所述台阶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镀层可以覆盖于边框上的台阶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可以与接地层电连接,从而可以将屏或者边框上的静电沿着镀层引流到接地层,从而解决电子设备中静电释放的问题,防止静电累积,以保护显示面板或其他电子元器件不被静电损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材料还填充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以及还覆盖于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边框之间的部分,所述镀层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覆盖于填充于所述第二缝隙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表面,以及覆盖于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边框之间的部分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镀层还可以覆盖在第二缝隙处的绝缘材料的表面,以及覆盖于所述位于第二缝隙和所述边框之间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表面,从而有效引流静电,防止静电聚集,以保证显示屏或其他电子元器件不被静电损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镀层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覆盖于所述台阶部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台阶部的表面喷镀镀层,可以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防静电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弯折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接地部的一面,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接地层的表面,具体为: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接地层的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弯折部是显示面板的驱动集成电路芯片和排线所在的区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朝向接地层的一面,弯折部对静电的敏感性更大,该导电布可以有效提升弯折部的抗静电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镀层由冷喷镀技术喷镀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冷喷镀工艺进行喷镀,喷镀作业可以在较少的行程时,即可得到满足要求的镀层150,例如厚度较小,尺寸偏差较小。镀层150的厚度可以为微米尺度,从而为台阶部1121与显示面板122之间预留足够的间隙,一方面可以不影响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保证电子设备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显示面板122受挤压导致出现损伤。另外,冷喷镀的镀层150表面粗糙度大,附着力强,不会脱落,可以避免脱落物损伤显示面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为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WIFI天线或GPS天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镀层的材料为磷青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磷青铜的导电性较强,可以有效引流电子设备中的静电,防止静电聚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材料为塑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静电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显示屏,
所述壳体包括边框和中框,所述边框环绕在所述中框的外周,且环绕在所述显示屏的外周,
所述中框包括接地层和缝隙,所述缝隙沿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贯穿所述接地层,所述缝隙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的一端与所述边框相连,所述第一缝隙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缝隙相连,所述第二缝隙沿平行于与所述第一缝隙相连的所述边框延伸,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用于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
所述显示屏包括导电布,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中框的一面,所述导电布用于防静电;
镀层,所述镀层覆盖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且所述镀层避让所述第一缝隙,所述镀层与所述接地层电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绝缘材料还覆盖于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边框之间的部分,
所述镀层还覆盖于所述填充于所述第二缝隙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表面,以及覆盖于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边框之间的部分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表面。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框的材料为所述绝缘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接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沿A-A线剖开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导电材料和镀层在壳体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镀层在电子设备中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沿沿B-B线剖开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放置的方位或位置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设备100的分解示意图。
应理解,图1和图2仅示意性的示出了电子设备1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形状、大小和构造不受图1和图2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类型不同,电子设备100所包括的部件不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仅为示例性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手提电脑、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智能手表(smart watch)、智能手环(smart wristband)、车载电脑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形式不作特殊限制,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和理解,是以电子设备100为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为例进行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壳体110、显示屏(display panel,DP)120。
壳体110形成有容纳空间,用于收容电子设备100的元器件。壳体110还可以起到保护电子设备100和支撑整机的作用。显示屏120安装于壳体110上,设置于壳体110的容纳空间中,并与壳体110相连接。壳体110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例如,壳体110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结构。
具体地,参考图2,壳体110可以包括中框111、边框112和后盖113。
中框111为位于电子设备100内部的支撑框架,可以用作电子设备100的接地端(ground,GND)。显示屏120与后盖113设置于中框111的两侧。中框111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柱、定位孔等定位结构,用于固定电子设备100的安装于整机内腔的部件。
边框112为环绕电子设备100外周的结构。参考图2,边框112可以绕电子设备100和显示屏120的外围延伸,具体可以包围显示屏120的四个侧边,以帮助固定显示屏120。边框112可以为非金属边框(即绝缘边框),该非金属边框包括塑料边框、玻璃边框、陶瓷边框等。
后盖113是电子设备100上与显示屏120相对设置的结构,与边框112相连接,用于将电子设备100的元器件封于电子设备内部,同时还能够防灰尘、防碰撞、防硬件划伤。后盖113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后盖(即金属后盖),也可以是非导电材料制成的后盖(即非金属后盖),如玻璃后盖、塑料后盖、陶瓷后盖等。
中框111和边框112可以为分离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中框111与边框112为分离式结构时,中框111和边框112是壳体110的两个不同的部件,二者可以通过卡接、扣合等方式组装在一起,在需要拆卸的时候二者可被分离。中框111与边框112为一体式结构时,中框111与边框112之间的连接关系无法被分割,例如中框111与边框112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加工制成,或者采用焊接等永久性连接方式组装制成等。一体式的中框和边框,可以认为是中框外周充当了电子设备100的边框。
边框112与后盖113可以为分离式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边框112与后盖113为分离式结构时,边框112与后盖113为壳体110的两个不同的部件,二者可以通过卡接、扣合等方式组装在一起,在需要拆卸的时候二者可被分离。边框112与后盖113为一体式结构时,边框112与后盖113之间的连接关系无法被分割,例如边框112与后盖113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加工制成,或者采用焊接等永久性连接方式组装制成等。一体式的边框和后盖,可以认为是后盖113外周充当了电子设备100的边框。
参考图2,显示屏120和后盖113分别设置于中框111的两侧,且分别与中框111相连接。显示屏120可以为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等,其中OLED显示屏可以为柔性显示屏或硬质显示屏。显示屏120可以是普通的规则屏幕,也可以为异形屏幕、折叠屏幕等,例如显示屏120可相对自由转动或折叠形成弧形、多棱柱等等。
下面结合图3、图4和图5介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地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设备100沿A-A线剖开的截面示意图。图5示出了非导电材料和镀层在壳体的位置的示意图。
中框111可以包括接地部1111,接地部1111大致为板状,可以为金属材料,可以用于电子设备的接地端。如图3所示,接地部1111上可以存在多个缝隙130。缝隙130在垂直于显示屏120的方向(即厚度方向)上贯穿接地部11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地部也可以称为接地层。
缝隙130可以包括第一缝隙131和第二缝隙132,第一缝隙131可以从接地部1111的侧边向内延伸,例如第一缝隙131可以沿垂直于边框112的方向延伸;第二缝隙132与第一缝隙131连通,第二缝隙132可以沿垂直于第一缝隙131的方向延伸。
应理解,第一缝隙131的一端可以与边框112的第一边相连。第一缝隙131的另一端与第二缝隙132连通,其中第二缝隙132与边框112的第一边平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天线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较长边,也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较短边,即第一边可以为边框112较长的一边,也可以为边框112较短的一边。本申请对其不予限定。
第一缝隙131和第二缝隙132可以大致形成一个L形缝隙或T型缝隙。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当第一缝隙131和第二缝隙132形成L形缝隙时,接地部1111在第二缝隙132和边框112之间的部分可以形成第一金属部11111。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当第一缝隙131和第二缝隙132形成T形缝隙时,接地部111在第二缝隙132和边框112之间的部分可以形成第一金属部11111和第二金属部11112,且第一缝隙131位于第一金属部11111和第二金属部11112之间,第一金属部11111和第二金属部11112在第一缝隙131处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隙130可以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天线,例如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天线等。通过对缝隙130的设计,缝隙130可以将接地部1111分割并形成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连接主板的馈电结构,该馈电结构用于对缝隙130进行馈电,从而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金属部11111和第二金属部11112可以分别用于不同天线的辐射体。第一金属部11111和第二金属部11112可以分别用于收发射频信号、卫星定位信号或WIFI信号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10可以分为接地部1111和非导电材料两部分。图4和图5以阴影表示出了非导电材料在壳体110中的位置。如图5所示,非导电材料可以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边框112,也就是说,边框112可以是由环绕在中框111的外周的非导电材料形成的。
非导电材料还可以用于填充缝隙130,也就是说,非导电材料可以位于缝隙130中。
可选地,缝隙130也可以不填充非导电材料,而是填充空气。
为满足天线的设计需要,第一金属部11111或第二金属部11112可能难以露金属,即第一金属部11111或第二金属部11112可以被非导电材料覆盖。结合图3、图4和图5,非导电材料还可以覆盖于第一金属部11111或第二金属部11112朝向显示屏120的一面,也就是说非导电材料还可以位于第二缝隙132和边框112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非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塑胶、塑料等绝缘体,非导电材料也可以称为绝缘材料。
结合图4和图5,壳体110中的非导电材料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压铸工艺成型具有缝隙130的接地部1111,再通过注塑工艺将非导电材料填充于缝隙130以及形成边框112。
参考图4,显示屏120可以包括盖板121及显示面板122,盖板121覆盖于显示面板122上,显示面板122位于盖板121朝向中框111的一侧。其中,盖板121可以对显示面板122起保护作用,可以透光,通常可以由玻璃、塑料、聚酰亚胺等材料制备。显示面板122可以用于显示图像,还可以集成触控功能。
如图4所示,边框112可以包括台阶部1121,台阶部1121凸出于边框112朝向显示屏120的一面。盖板121靠近边框112的边缘可以覆盖在台阶部1121朝向盖板121的一侧,且盖板121和台阶部1121可以通过位于盖板121和台阶部1121之间的胶体140粘接在一起。台阶部1121朝向显示面板122的一侧与显示面板122之间具有间隙。
胶体140可以是一种热熔胶,还可以是一种固体胶,或者还可以是一种混合胶水。胶体140例如可以是,聚氨酯反应(polyurethane reactive,PUR)热熔胶,防水双面背胶或环氧AB胶等,本申请对其不予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20的抗静电能力可能较差,例如显示屏120可以为抗静电能力较差的OLED屏幕,或者显示屏120与壳体粘接的点胶宽度较窄,或者显示屏120与壳体之间无点胶。或者,接地部无法在天线覆盖的区域露出(例如第一金属部11111和第二金属部11112被非导电材料覆盖),因此该区域的抗静电能力较差。
在上述情况上,电子设备100可能会存在静电问题,图4示出了一种可能的静电导通路线,静电可能通过沿边框112朝向显示屏120的一侧进入到手机内部。静电可能对手机内部元器件造成严重损伤,例如可能导致手机经常死机、自动关机、画质音量差、信号时好时差等,静电还可能会击穿显示屏,损坏显示面板,造成闪屏等问题。
图5中以虚线框示出了镀层150覆盖的区域。图4所示的截面可以为图5所示虚线框处的截面。
参考图4,可以在壳体110的非导电材料朝向显示屏120的表面设置镀层150,且镀层150可以与接地部1111电连接,从而将静电引流到接地部1111,达到防静电的效果,以保护电子设备内部的元器件。
电子设备的天线一般是全向天线,即类似球状发射源向四周辐射天线,也就是说在天线横截面360°各方向的信号辐射强度相同,以实现最佳通信效果。要实现全向通信,手机内的天线周围需要足够开阔的空间,不能有屏蔽或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的天线在天线缝(即第一缝隙)处较敏感,镀层150被设置为避让第一缝隙,即图5中所示的第一缝隙131两侧的两个虚线框所示的镀层150的区域在第一缝隙131处不相连,也就是说,镀层150可以在第一缝隙131处断开。可以理解,镀层150和第一缝隙131沿垂直于显示屏120的方向的正投影不重叠。这样,可以避免影响天线的一致性,从而避免影响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辐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多个镀层150覆盖的区域,任意两个相邻的镀层150覆盖的区域之间的间距可以小于或等于5mm,或者两个相邻的镀层150覆盖的区域在第一缝隙131处的间距可以小于或等于5mm。这样,即使两个相邻的镀层150覆盖的区域之间的非导电材料的表面没有覆盖镀层150也可以引流静电,防止静电聚集,从而达到整机防静电的效果。
当两个相邻的镀层150覆盖的区域之间的间距可以小于或等于5mm时,可以采用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枪对电子设备的防静电能力进行测试,检测静电在电子设备中的侵入距离,从而确定镀层150的防静电能力。
镀层150可以与接地部1111电连接,从而可以将边框112上的静电沿着镀层150引流到接地的接地部1111,从而解决电子设备中静电释放的问题。镀层150与接地部1111电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镀层150还覆盖于接地部1111朝向显示屏120的一面,从而与接地部1111电连接。或者,镀层150通过导线、金属条与接地部1111电连接。
镀层150可以为导电材料,通常选用导电性较强的材料,例如可以是一种金属材料。优选地,镀层150为磷青铜材料。
镀层150可以采用冷喷镀(也称金属电弧喷镀)或化学镀等工艺喷镀到壳体110中的非导电材料的表面。冷喷镀工艺工序可以包括:遮蔽-镭雕-喷镀-去遮蔽材料,即先通过遮蔽材料将壳体覆盖,然后通过镭雕去除部分遮蔽材料,露出需要喷镀的区域,再进行冷喷镀,最后去除所有的遮蔽材料。这样,可以将镀层150精确地喷镀到需要喷镀的位置。
通过冷喷镀工艺进行喷镀,喷镀作业可以在较少的行程时,即可得到满足要求的镀层150,例如厚度较小,尺寸偏差较小。镀层150的厚度可以为微米尺度,从而为台阶部1121与显示面板122之间预留足够的间隙,一方面可以不影响电子设备的黑边宽度,保证电子设备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显示面板122受挤压导致出现损伤。
另外,冷喷镀的镀层150表面粗糙度大,附着力强,不会脱落。如果脱落,会导致顶屏,造成蓝斑、白斑、碎亮点等显示异常。
可选地,镀层150也可以采用粘接、印刷、喷涂或电镀等方式镀在非导电材料朝向显示屏120的表面,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定。应理解,镀层150与非导电材料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镀层150覆盖于壳体110中的非导电材料朝向显示屏120的表面。
结合图4和图5,镀层15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51,第一部分151覆盖于边框112朝向显示屏120的一面,具体的,镀层150可以覆盖于台阶部1121朝向显示面板122的一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51大致为环状,环绕地覆盖于台阶部1121朝向显示面板122的表面,并且在第一缝隙131处存在断点。第一缝隙1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环状的镀层150的断点可以与多个第一缝隙131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断点处的间距可以小于或等于5mm。这样,即使存在断点,也可以达到电子设备整体防静电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镀层150也可以仅覆盖于图5虚线框所示区域的台阶部1121朝向显示面板122的一面。
镀层150还可以包括第二部分152,第二部分152覆盖于位于第二缝隙132和边框112之间的非导电材料朝向显示屏120的一面,以及覆盖于填充于第二缝隙132的非导电材料朝向显示屏120的一面。其中,第二部分152和第一部分151相连。
图6示出了一种镀层在电子设备中的位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镀层150还可以包括第三部分153,第三部分153覆盖于台阶部1121的上表面,即台阶部1121朝向的盖板121的表面。其中,第三部分153与第一部分151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先在台阶部1121的上表面喷镀镀层150的第三部分153,然后再在第三部分153与盖板121之间设置胶体140,从而粘接台阶部1121与盖板121。这样,可以通过镀层150将电子设备中的静电引流到接地部1111上,可以有效增加显示屏120与壳体110的粘接处的防静电能力。另外,由于喷镀镀层不易脱落的特性,可以保证显示屏120与壳体110之间的粘接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53可以部分覆盖于台阶部1121的上表面,以使得胶体140可以与台阶部1121有部分直接接触,以增加显示屏120与壳体110之间的粘接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镀层150还可以向接地部1111的表面延伸,覆盖于接地部1111朝向显示屏120的表面的边缘,以与接地部1111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容式触摸屏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材料吸收天线辐射,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镀层可以阻挡部分天线辐射,在镀层150阻挡部分天线辐射的情况下,ITO材料处的天线辐射效率损失可以降低,从而镀层150还可以减少对天线辐射效率的影响。
图7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设备100沿B-B线剖开的截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屏120还可以包括导电布123,导电布123位于显示面板122朝向中框111的一面。导电布123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22不受静电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2还可以包括弯折部(图6中未示出),弯折部是显示面板122的驱动集成电路芯片和排线所在的区域,可以弯折于显示面板122的朝向中框111的一面,且弯折部与显示面板122的下短边侧相连接。导电布123可以覆盖于弯折部上,位于弯折部与中框111之间。
由于导电布123的存在,可以对此处的显示屏进行静电引流,也就是说在边框122的下短边侧可以不需要喷镀镀层1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可以约定边框122的长边为左右两边,边框122的短边为上下两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112的上短边侧的点胶宽度较大,可以大于0.7mm,由于点胶绝缘,对静电荷阻拦效果大,静电无法传递到显示屏,所以边框112的上短边侧可以不需要喷镀镀层150。
在一些场景中,例如当显示屏120与壳体的粘胶/点胶宽度不足或者无粘胶/点胶时,电子设备的防静电能力弱,在壳体的非导电材料的表面喷镀镀层,可以有效引流静电,防止静电聚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静电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天线和镀层,
所述壳体包括绝缘材料和接地层,所述绝缘材料环绕在所述接地层的外周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所述边框环绕在所述显示屏的外周;
所述天线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位于所述接地层上,所述第一缝隙的一端与所述边框的第一边相连,所述第一缝隙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缝隙连通,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边平行;
所述显示屏包括导电布,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接地层的表面;
所述镀层覆盖于所述绝缘材料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所述镀层与所述接地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和所述第一缝隙沿垂直于所述显示屏的方向的正投影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凸出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
所述显示屏包括盖板和显示面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接地层的一面,所述盖板的边缘粘接于所述台阶部朝向所述盖板的一面;
所述镀层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覆盖于所述台阶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材料还填充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以及还覆盖于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边框之间的部分,
所述镀层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覆盖于填充于所述第二缝隙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表面,以及覆盖于所述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边框之间的部分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覆盖于所述台阶部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弯折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接地部的一面,
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接地层的表面,具体为:
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接地层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由冷喷镀或化学镀喷镀而成。
8.根据权利要1-7中任一项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WIFI天线或GPS天线。
9.根据权利要1-8中任一项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的材料为磷青铜。
10.根据权利要1-9中任一项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塑胶。
CN202210969055.8A 2022-08-12 2022-08-12 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413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9055.8A CN115413099A (zh) 2022-08-12 2022-08-12 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9055.8A CN115413099A (zh) 2022-08-12 2022-08-12 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3099A true CN115413099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8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9055.8A Pending CN115413099A (zh) 2022-08-12 2022-08-12 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30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6027A (zh) * 2023-01-04 2023-12-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6027A (zh) * 2023-01-04 2023-12-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789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ies
KR101928933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CN108736130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98762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tenna on grounded speaker box
CN103947039A (zh) 具有折叠单极和环路模式的天线
CN112216958B (zh) 电子设备
US1079062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2993579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25592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13099A (zh) 防静电的电子设备
US20200089287A1 (en) Display Grounding Structures
CN108539369B (zh) 天线组件、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15967B (zh)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643635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接地装置
EP375138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housing
CN112928438B (zh) 盖板及电子设备
CN112736453A (zh) 电子设备
CN215872067U (zh) 电子设备
CN114898659B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EP2824764B1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antenna device
CN108539373B (zh)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97348B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TWI704396B (zh) 電子顯示裝置
JP2002246935A (ja) 内蔵アンテナを備えた無線装置及び携帯無線装置
US10739465B2 (en) Wireless device having low susceptibility to static electric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