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2393A - 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2393A
CN115412393A CN202210816063.9A CN202210816063A CN115412393A CN 115412393 A CN115412393 A CN 115412393A CN 202210816063 A CN202210816063 A CN 202210816063A CN 115412393 A CN115412393 A CN 115412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node
wake
request
targe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60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雨
李长龙
柳旭
张建平
范玲玲
王腾
刘闯
周恒�
沙伟华
马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8160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23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2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2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9Details regarding the setting of the power status of a node according to activity on the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43Bus networks involving priorit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控制目标车辆下电,其中,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整车网络同时保持唤醒状态或进入休眠状态,导致车辆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整车网络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网关将整车网络划分为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中包括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每个ECU用于执行车辆的不同功能,网关作为整车各个ECU进行数据交互的枢纽,用于将从源控制系统接收到的报文向目标控制系统转发。
车辆下电后,部分ECU由于功能的需求需要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唤醒状态,因此整车网络不会立即进入睡眠状态,会保持唤醒状态一段时间后再整体进入睡眠状态,这会使一些不需要使用的ECU产生额外的能源消耗,导致车辆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整车网络同时保持唤醒状态或进入休眠状态,导致车辆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管理方法,包括:
控制目标车辆下电,其中,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其中,第二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第二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二功能;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包括:响应于第一主节点的第一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一标志位置0,控制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其中,第一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一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一标志位置0用于表示没有对第一主节点的第一唤醒请求,第一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选地,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包括: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在预设时间段之后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响应于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用于唤醒第二控制系统中的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
可选地,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包括: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二标志位置1,其中,第二标志位用于表示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二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
可选地,还包括:响应于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三标志位置1,控制多个第二从节点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三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二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三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第二主节点的第二唤醒请求,第二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二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选地,还包括:响应于目标车辆执行第三功能,控制第一节点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一节点为多个第二从节点中的一个从节点,第一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三功能。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管理装置,包括:
点火模块,点火模块用于控制目标车辆下电,其中,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唤醒模块,唤醒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睡眠模块,睡眠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其中,第二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第二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二功能;睡眠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睡眠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一主节点的第一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一标志位置0,控制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其中,第一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一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一标志位置0用于表示没有对第一主节点的第一唤醒请求,第一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选地,睡眠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在预设时间段之后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唤醒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用于唤醒第二控制系统中的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
可选地,唤醒模块还用于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二标志位置1,其中,第二标志位用于表示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二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
可选地,唤醒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三标志位置1,控制多个第二从节点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三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二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三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第二主节点的第二唤醒请求,第二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二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选地,唤醒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目标车辆执行第三功能,控制第一节点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一节点为多个第二从节点中的一个从节点,第一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三功能。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中的节点管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中的节点管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目标车辆下电,其中,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其中,第二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第二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二功能;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采用上述方法,通过确定每个节点的唤醒优先级,将每个控制系统中唤醒优先级最高的节点设置为该控制系统的主节点,在车辆下电后,由于部分主节点需要保持唤醒状态一段时间,因此该需要保持唤醒状态的主节点所在的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余控制系统便进入睡眠状态,且控制需要保持唤醒状态的主节点在该控制系统的所有从节点都进入睡眠状态后才进入睡眠状态,达到了不同控制系统之间的睡眠状态相互独立,同一控制系统内的节点协同睡眠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节约能耗,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整车网络同时保持唤醒状态或进入休眠状态,导致车辆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节点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整车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从节点睡眠逻辑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主节点睡眠逻辑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节点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管理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该方法实施例可以在包含存储器和处理器的电子装置、类似的控制装置或者系统中执行。以电子装置为例,电子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以及显示设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结构描述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装置还可包括比上述结构描述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上述结构描述不同的配置。
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张量处理器(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AI)类型处理器等的处理装置。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一些实例中,电子装置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存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节点管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上述的节点管理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设备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通信设备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通信设备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设备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触摸显示器(也被称为“触摸屏”或“触摸显示屏”)。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具有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interface,GUI),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触敏表面上的手指接触和/或手势来与GUI进行人机交互,此处的人机交互功能可选的包括如下交互:创建网页、绘图、文字处理、制作电子文档、游戏、视频会议、即时通信、收发电子邮件、通话界面、播放数字视频、播放数字音乐和/或网络浏览等、用于执行上述人机交互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被配置/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可读存储介质中。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电子装置的节点管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节点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控制目标车辆下电。
其中,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
目标车辆下电,可以理解为目标车辆的点火开关(ignition switch,IGN)关闭,(IGN OFF),相当于目标车辆熄火。
目标车辆的整车网络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具体的,整车网络为控制局域网总线灵活数据速率(CAN with flexible data-rate,CANFD)网络。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整车网络拓扑示意图,包括一个独立网关控制器和A控制系统-N控制系统多个控制系统(此处的控制系统可以理解为网段),采用独立网关控制器连接整车网络的多个控制系统,网关控制器为多个控制系统提供数据转发和通讯协议转换服务。单一控制系统中包括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即ECU1-ECUx,每个ECU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控制系统中的多个ECU所执行的功能相近,示例性的,A控制系统中的多个ECU可以都为用于执行车辆启动的ECU,包括控制车辆点火的ECU,控制车辆档位的ECU等,每个控制系统与目标车辆的多个功能相对应。
步骤S102、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
其中,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
如图2所示,第一控制系统可以为图2中的A控制系统,第一主节点可以为图2中的A_ECU1,多个第一从节点可以为图2中的A_ECU2、A_ECU3以及A_ECUx等节点。每个ECU都有与其自身对应的唤醒优先级,唤醒优先级可以为预先设置的,由于车辆下电后,部分ECU例如车身控制模块(body control module,BCM)、车载T-box(Telematics box,TEL)以及网关控制器单元(Gateway module,GWM)等还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唤醒状态,而其他ECU不需要再进行使用,因此可以将上述车辆下电后还需要使用的ECU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控制系统中,将车辆下电后不需要再使用的ECU中,与车辆下电后还需要使用的ECU功能相近的ECU设置到对应的控制系统中,例如将与BCM功能相近的ECU设置在BCM所在的控制系统中,与TEL功能相近的ECU设置在TEL所在的控制系统中,以此类推。将车辆下电后不需要再使用且不与车辆下电后还需要使用的ECU(BCM、TEL以及GWM等)功能相近的ECU,设置在其他控制系统中。此外,将车辆下电后还需要使用的ECU的唤醒优先级设置为其所在控制系统中最高的唤醒优先级,并将单一控制系统中唤醒优先级最高的ECU作为该控制系统的主节点,即将BCM、TEL以及GWM等分别作为主节点,而将与BCM、TEL以及GWM等功能相近的ECU设置为其所在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即单一控制系统中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
在车辆下电后,控制需要保持唤醒状态的主节点所在的控制系统整体保持唤醒状态,即由于BCM、TEL以及GWM等主节点需要继续保持唤醒状态,则与BCM、TEL以及GWM等主节点位于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也保持唤醒状态,而不与BCM、TEL以及GWM等主节点位于同一控制系统中的ECU,即其他控制系统中的ECU(包括其他控制系统中的主节点和从节点)则进入睡眠状态。这样,即可保证在车辆下电后只有部分控制系统处于唤醒状态,其余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车辆能耗,节约能源。
示例性的,第一主节点例如可以为BCM,BCM所在的控制系统为第一控制系统,第一控制系统中的包括主节点BCM和与主节点BCM功能相近的多个从节点,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可以理解为BCM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车身控制功能。目标车辆下电后,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从而第一控制系统中所有的节点均保持唤醒状态。
步骤S103、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
其中,第二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第二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二功能。
如图2所示,第二控制系统可以为图2中的B控制系统,第二主节点可以为图2中的B_ECU3,多个第二从节点可以为图2中的B_ECU1、B_ECU2以及B_ECUx等节点。示例性的,第二控制系统中的多个节点均为在不需要再使用的ECU,因此在目标车辆下电后可以直接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从而能够实现降低目标车辆能耗的技术效果。
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车辆下电后,多个控制系统并不是同时保持唤醒状态或同时进入睡眠状态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控制系统都是独立的,控制系统之间互不影响,因此能够在目标车辆下电后实现分控制系统睡眠,即当第一控制系统处于唤醒状态时第二控制系统处于睡眠状态。
步骤S104、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如图2所示,以第一控制系统为A控制系统,第一主节点为A_ECU1,多个第一从节点为A_ECU2、A_ECU3以及A_ECUx等节点为例。目标车辆下电后,由于A_ECU1还需要被使用,因此会控制A_ECU1保持唤醒状态,相应的,整个A控制系统也会保持唤醒状态,即A_ECU2、A_ECU3以及A_ECUx等节点也会保持唤醒状态。但由于A_ECU2、A_ECU3以及A_ECUx等节点在目标车辆下电后不需要再使用,因此A_ECU2、A_ECU3以及A_ECUx等节点会在满足从节点的睡眠条件后,再次进入睡眠状态,此处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一从节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进入睡眠状态。控制A_ECU1在A控制系统中A_ECU2、A_ECU3以及A_ECUx等节点都进入睡眠状态后,再进入睡眠状态,由此,在A_ECU2、A_ECU3以及A_ECUx等节点全部进入睡眠状态的这段时间内,A_ECU1能够保持唤醒状态继续执行对应的功能,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即A_ECU2、A_ECU3以及A_ECUx等节点全部进入睡眠状态之后,再进入睡眠状态,从而能够实现在目标车辆下电后,还需要继续使用的主节点在一段时间之后在进入睡眠状态,而其他不需要使用的控制系统直接进入睡眠状态,实现节约能源的技术效果。
可以看出,在目标车辆下电后,第一控制系统中的所有第一从节点均进入睡眠状态后,第一主节点才会进入睡眠状态,即主节点的睡眠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目标车辆下电以及该主节点所在控制系统的所有从节点均进入睡眠状态。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控制目标车辆下电,其中,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其中,第二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第二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二功能;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采用上述方法,通过确定每个节点的唤醒优先级,将每个控制系统中唤醒优先级最高的节点设置为该控制系统的主节点,在车辆下电后,由于部分主节点需要保持唤醒状态一段时间,因此该需要保持唤醒状态的主节点所在的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余控制系统便进入睡眠状态,且控制需要保持唤醒状态的主节点在该控制系统的所有从节点都进入睡眠状态后才进入睡眠状态,达到了不同控制系统之间的睡眠状态相互独立,同一控制系统内的节点协同睡眠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节约能耗,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整车网络同时保持唤醒状态或进入休眠状态,导致车辆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节点管理方法,还会对节点(ECU)内部的网络管理报文做拆分定义。每个节点内部都包括网络管理报文,且每个节点收发器都支持报文滤波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在AUTOSAR3.2.1规范定义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网关,有特殊要求的网络管理报文重新进行定义,如下表1所示(以AUTOSAR网络管理为例),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管理报文整体数据场的设计格式。
表1
Figure BDA0003742417980000091
表1所示的网络管理报文中,对Byte0和Byte1的设计参考AUTOSAR3.2.1规范中的定义,Byte0位信息为自身节点的网络管理地址,Byte1位信息为相关控制位信息,为PN节点交叉唤醒需求信息做预留设置。对Byte2和Byte3的设计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节点管理方法重新自定义的,Byte2为节点所属控制系统唤醒睡眠标志位,Byte3位信息为节点跨控制系统分段睡眠请求,其余位为数据场或可以为后续设计做预留位,本发明不予限定。具体的,Byte2和Byte3的设计可以参见表2,表2为网络管理报文中Byte2和Byte3的通信设计。
表2
Figure BDA0003742417980000101
如表2所示,在Byte2中,使能位置1表示此帧报文后续数据有意义,使能位置0表示后续数据无意义。主节点标志位置1表示该节点为其所属控制系统内的主节点,若该节点不是其所属控制系统内的主节点,则主节点标志位置0。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表示该主节点有唤醒请求,反之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表示该主节点没有唤醒请求,该主节点没有唤醒请求可以理解为该主节点有睡眠请求。从节点标志位置1表示该节点为其所属控制系统内的从节点,若该节点不是其所属控制系统内的从节点,则从节点标志位置0。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表示该从节点有唤醒请求,反之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表示该从节点没有唤醒请求,该从节点没有唤醒请求可以理解为该从节点有睡眠请求。
具体的,使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的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其中,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表示其他控制系统需要唤醒该主节点所在控制系统,因此其他控制系统对该主节点所在的控制系统有唤醒请求,会使得该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的唤醒请求表示与该主节点位于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需要被唤醒,因此该主节点也需要被唤醒,从节点对主节点有唤醒请求,会使得该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表示目标车辆的点火开关打开(IGN ON),相当于目标车辆启动,目标车辆IGN ON会使得整车网络都会唤醒,因此也会使得该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当主节点收到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时,该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才会置1,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后即表示该主节点处于唤醒状态。当主节点没有收到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时,该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在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时,该主节点可能处于唤醒状态也可能处于睡眠状态。主节点收到上述唤醒请求使得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则该主节点所在控制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被唤醒,即整个控制系统都会处于唤醒状态。
使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的唤醒请求包括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或从节点自身功能需求唤醒。其中,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表示与该从节点位于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主节点有唤醒请求需要被唤醒,因此整个控制系统都有唤醒需求需要被唤醒。从节点自身功能需求唤醒表示目标车辆需要执行该从节点所对应的功能,因此需要唤醒该从节点。当从节点收到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或从节点自身功能需求唤醒时,该从节点的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才会置1,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后即表示该从节点处于唤醒状态。当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后,该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才会置0。
在Byte3中,对某个控制系统有唤醒请求则将其对应的唤醒请求位置1,示例性的,参考图2中的整车网络,若A控制系统的主节点A_ECU1对B控制系统有唤醒请求,则A_ECU1便会向网关控制器广播网络管理报文,广播的网络管理报文中,Byte3中对B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
基于上述对网络管理报文整体数据场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节点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可选地,在步骤S104中,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104a、响应于第一主节点的第一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一标志位置0,控制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其中,第一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一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一标志位置0用于表示没有对第一主节点的第一唤醒请求,第一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标志位即为表2中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具体为第一主节点的第一网络管理报文中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一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表示没有对第一主节点的第一唤醒请求,即第一主节点没有收到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唤醒请求。进而,在目标车辆下电后,且第一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后,可以理解为从节点所有唤醒源失效,此时多个第一从节点即满足从节点的睡眠条件,因此可以控制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以看出,从节点的睡眠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目标车辆下电以及该从节点所在控制系统的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主节点的唤醒条件包括收到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选地,在步骤S104中,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104b、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在预设时间段之后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主节点的睡眠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目标车辆下电以及该主节点所在控制系统的所有从节点均进入睡眠状态,当所有从节点均进入睡眠状态后,开始计时,并在预设时间段后再控制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能够避免由于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后立刻需要被唤醒,导致主节点需要在唤醒状态与睡眠状态中来回切换所造成的能源消耗。
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5、响应于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唤醒状态。
其中,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用于唤醒第二控制系统中的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
目标车辆下电后,不需要再使用的第二控制系统会进入睡眠状态,处于睡眠状态的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来自其他控制系统的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后,会进入唤醒状态,第二控制系统进入唤醒状态即第二控制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会进入唤醒状态。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二控制系统例如可以为B控制系统,B控制系统接收到A控制系统的唤醒请求即为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具体的,是A控制系统的主节点A_ECU1将对B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的网络管理报文发送至网关控制器,网关控制器作为中继节点,将A_ECU1发送的网络管理报文转发至B控制系统的主节点B_ECU3,从而唤醒B_ECU3以及整个B控制系统,可以理解为A控制系统通过网关控制器将对B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发送至B控制系统,即A控制系统通过网关控制器唤醒B控制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任意控制系统中的节点有跨控制系统发送网络管理报文的需求,都会由网关控制器作为中继节点,将网络管理报文转发至相应的控制系统中,从而唤醒相应的控制系统。具体的,是由源控制系统的主节点发送网络管理报文至网关控制系统,再由网关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网络管理报文路由至目标控制系统的主节点。
可选地,在步骤S105中,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105a、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二标志位置1。
其中,第二标志位用于表示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二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标志位即为表2中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由于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是由每个控制系统的主节点通过网关控制器交互的,因此,第二标志位具体为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二主节点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表示有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可以理解为其他控制系统有唤醒第二控制系统的需求。
目标车辆下电后,整车网络的多个控制系统中存在处于唤醒状态的控制系统,也存在进入睡眠状态的控制系统,当处于唤醒状态的控制系统需要唤醒处于睡眠状态的控制系统时,源控制系统(可以理解为自身控制系统)的主节点就会发送对目标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的网络管理报文至网关控制器,网关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该网络管理报文转发至对应的目标控制系统的主节点,从而唤醒目标控制系统的主节点,相应的,目标控制系统的主节点被唤醒,则目标控制系统的所有节点都被唤醒,处于唤醒状态。目标控制系统处于唤醒状态之后,目标控制系统中的一些不需要被使用从节点会在满足从节点的睡眠条件后进入睡眠状态,当目标控制系统中的所有从节点都进入睡眠状态后,目标控制系统的主节点也会再次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6、响应于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三标志位置1,控制多个第二从节点进入唤醒状态。
其中,第三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二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三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第二主节点的第二唤醒请求,第二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二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标志位即为表2中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具体为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二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表示有对第二主节点的第二唤醒请求,即第二主节点收到了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二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唤醒请求,因此,第二主节点将被唤醒。在第二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后,也即第二主节点被唤醒处于唤醒状态后,控制多个第二从节点也从睡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
可以看出,从节点的唤醒条件包括该从节点所在控制系统的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
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7、响应于目标车辆执行第三功能,控制第一节点进入唤醒状态。
其中,第一节点为多个第二从节点中的一个从节点,第一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三功能。
由于每个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因此当目标车辆需要执行某一功能时,控制执行该功能的节点就需要从睡眠状态变成唤醒状态,从而对目标车辆执行该功能。
示例性的,第三功能例如可以为打开车门,第一节点例如可以为用于执行打开车门这一功能的节点。当第一节点处于睡眠状态后,若驾驶员将目标车辆的车门打开,相当于使目标车辆执行了第三功能,则第一节点就需要被唤醒,可以理解为目标车辆执行第三功能就是该第一节点的唤醒源,第一节点的唤醒源处于有效状态,则第一节点就需要被唤醒。
可以看出,从节点的唤醒条件包括被自身功能需求唤醒,结合步骤S106的内容,可以看出,从节点的唤醒条件包括该从节点所在控制系统的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或被自身功能需求唤醒,即从节点只要满足该从节点所在控制系统的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和被自身功能需求唤醒中的任意一项,即可从睡眠状态变为唤醒状态。
综上所述,如表3所示,表3示出了主节点和从节点的睡眠条件和唤醒条件,本发明实施例对ECU的管理方案进行了升级。可以看出,控制系统的主节点唤醒时关注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控制系统的主节点睡眠时关注整车下电状态和从节点均处于睡眠状态,控制系统的从节点唤醒时关注主节点的唤醒请求和自身唤醒请求,控制系统的从节点睡眠时关注整车下电状态和所有唤醒源的状态。此外,当所有控制系统的主节点均进入睡眠状态时,网关控制器进入睡眠状态,即网关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因此,在预定义唤醒优先级时,网关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
表3
Figure BDA0003742417980000151
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从节点睡眠逻辑流程图。整车网络处于唤醒状态时,整车网络中的各个控制系统中的节点均正常运行,当整车下电后,从节点根据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来确定是否进入睡眠状态,当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表示主节点有唤醒请求,则控制系统内所有节点均保持唤醒状态,正常运行,当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表示主节点没有唤醒请求,则从节点满足睡眠条件进入睡眠状态。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后,若满足主节点的唤醒条件,则控制系统的所有节点进入唤醒状态,从节点正常运行并再次判断睡眠条件,若不满足主节点的唤醒条件,则从节点继续保持睡眠状态。
如图4所示,图4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主节点睡眠逻辑流程图,需要注意的是,图4中的主节点指整车下电后,还需要被使用的主节点。整车网络处于唤醒状态时,整车网络中的各个控制系统中的节点均正常运行,当整车下电后,要需要被使用的主节点以及该主节点所在控制系统的所有从节点保持唤醒状态,主节点正常运行。主节点收集其所在控制系统中所有从节点的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并更新自身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具体的,当有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1,表示控制系统中有从节点还未进入睡眠状态,因此主节点需要继续保持唤醒状态正常运行,当所有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表示所有从节点均进入睡眠状态。当所有从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置0,主节点满足主节点的睡眠条件并开始计时,在预设时间段后主节点即可进入睡眠状态。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后,若接收到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则控制系统的所有节点进入唤醒状态,主节点正常运行并重新判断睡眠条件。若主节点未接收到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则继续判断是否满足主节点的唤醒条件,若满足主节点的唤醒条件,则控制系统的所有节点进入唤醒状态,主节点正常运行并重新判断睡眠条件,若不满足主节点的唤醒条件,则主节点继续保持睡眠状态。此外,若整车网络中所有控制系统的主节点均进入睡眠状态,则控制网关控制器也进入睡眠状态,实现整车网络睡眠。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对所有ECU的睡眠流程和唤醒流程都做了精简优化,且对各个控制系统之间解耦合,能够实现控制需要运行的控制系统处于唤醒状态,控制不需要运行的控制系统处于睡眠状态,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技术效果。此外,还能够通过网关控制器实现各个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即具有跨控制系统唤醒功能,从而能够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有效预防车辆亏电。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电管理方法,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了上述节点管理升级以及分段睡眠方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节点管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节点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以节点管理装置500进行示例,该装置包括:点火模块501,点火模块501用于控制目标车辆下电,其中,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唤醒模块502,唤醒模块502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睡眠模块503,睡眠模块503用于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其中,第二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第二主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二功能;睡眠模块503还用于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睡眠模块503还用于响应于第一主节点的第一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一标志位置0,控制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其中,第一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一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一标志位置0用于表示没有对第一主节点的第一唤醒请求,第一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选地,睡眠模块503还用于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在预设时间段之后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唤醒模块502还用于响应于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用于唤醒第二控制系统中的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
可选地,唤醒模块502还用于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二标志位置1,其中,第二标志位用于表示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二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
可选地,唤醒模块502还用于响应于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三标志位置1,控制多个第二从节点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三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二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第三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第二主节点的第二唤醒请求,第二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二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可选地,唤醒模块502还用于响应于目标车辆执行第三功能,控制第一节点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一节点为多个第二从节点中的一个从节点,第一节点用于执行目标车辆的第三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步骤S1、控制目标车辆下电;
步骤S2、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
步骤S3、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
步骤S4、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中的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控制目标车辆下电;
步骤S2、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
步骤S3、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
步骤S4、响应于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节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目标车辆下电,其中,所述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
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所述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所述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所述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所述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
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所述第二主节点用于执行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功能;
响应于所述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所述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主节点的第一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一标志位置0,控制所述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标志位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所述第一标志位置0用于表示没有对所述第一主节点的第一唤醒请求,所述第一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所述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响应于所述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在预设时间段之后控制所述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系统进入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用于唤醒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中的所述第二主节点和所述多个第二从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包括:
所述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二标志位置1,其中,所述第二标志位用于表示对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标志位,所述第二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的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主节点的第二网络管理报文中的第三标志位置1,控制所述多个第二从节点进入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三标志位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主节点的主节点唤醒请求标志位,所述第三标志位置1用于表示有对所述第二主节点的第二唤醒请求,所述第二唤醒请求包括跨控制系统唤醒请求、每个第二从节点的唤醒请求和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上电的唤醒请求中任意一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执行第三功能,控制第一节点进入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多个第二从节点中的一个从节点,所述第一节点用于执行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三功能。
8.一种节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点火模块,所述点火模块用于控制目标车辆下电,其中,所述目标车辆包括多个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用于执行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功能;
唤醒模块,所述唤醒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系统保持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主节点和多个第一从节点,所述第一主节点的唤醒优先级高于所述多个第一从节点的唤醒优先级,每个节点与所述目标车辆的一个功能相对应,所述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功能;
睡眠模块,所述睡眠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控制系统进入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二主节点和多个第二从节点,所述第二主节点用于执行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功能;
所述睡眠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多个第一从节点进入睡眠状态,控制所述第一主节点进入睡眠状态。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节点管理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节点管理方法。
CN202210816063.9A 2022-07-12 2022-07-12 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54123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6063.9A CN115412393A (zh) 2022-07-12 2022-07-12 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6063.9A CN115412393A (zh) 2022-07-12 2022-07-12 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2393A true CN115412393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7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6063.9A Pending CN115412393A (zh) 2022-07-12 2022-07-12 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23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1914U (zh) * 2009-09-29 2010-06-23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睡眠和唤醒功能的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
CN108733023A (zh) * 2017-04-05 2018-11-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理车载联网控制器和装置的架构和方法
CN109756407A (zh) * 2019-01-17 2019-05-14 重庆菲斯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局部网络管理方法
CN110830267A (zh) * 2019-11-12 2020-02-21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13715756A (zh) * 2021-08-09 2021-11-30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应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1914U (zh) * 2009-09-29 2010-06-23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睡眠和唤醒功能的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
CN108733023A (zh) * 2017-04-05 2018-11-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理车载联网控制器和装置的架构和方法
CN109756407A (zh) * 2019-01-17 2019-05-14 重庆菲斯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局部网络管理方法
CN110830267A (zh) * 2019-11-12 2020-02-21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13715756A (zh) * 2021-08-09 2021-11-30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应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8889B (zh) 一种应用唤醒方法及装置
AU2005201790B2 (e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received at an auxiliary computing device
JP5773288B2 (ja) ハイスピードインターチップhsicインタフェースに基づくウェイクアップ方法、ホットスワップ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11404819B (zh) 一种基于路由功能的网络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53648A (zh) 车辆及其网络管理方法、域控制器、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568919B (zh) 一种降低芯片功耗的装置
CN105373207A (zh) 一种无线通信终端的待机方法
US7900072B2 (en) Tri-layered power scheme for architectures which contain a micro-controller
CN110568921A (zh) 一种降低芯片功耗的方法
CN11141718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系统
JP6785332B2 (ja) ブルートゥーススピーカーデータ処理の方法、装置及びブルートゥーススピーカー
JP2008107914A (ja)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CN106598193B (zh)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4176893A1 (zh) 移动终端的关机方法及装置
CN115412393A (zh) 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220557A (zh) 电源开启系统、电源开启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TWI407765B (zh) 行動裝置、省電方法及電腦可執行媒體
EP4246284A1 (en)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device
CN115685843A (zh) 局部网络管理分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848783A (zh) 用户连接单元休眠唤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563519B1 (en) Technologies for a local network power management protocol
CN115460034B (zh) 一种受控电源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23124622A1 (zh) 通信连接的维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4032140A1 (zh) 息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68978A (zh) 节点控制方法、节点控制系统、车辆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