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0860B -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0860B
CN115410860B CN202211128960.7A CN202211128960A CN115410860B CN 115410860 B CN115410860 B CN 115410860B CN 202211128960 A CN202211128960 A CN 202211128960A CN 115410860 B CN115410860 B CN 115410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ox body
moving contact
operation box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89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10860A (zh
Inventor
孙家国
卞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uoming Hao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oming Hao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oming Hao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oming Hao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89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0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0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0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0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0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2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40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53Cases; Reservoirs, tanks, piping or valves, for arc-extinguishing fluid;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afety arrangements, pressure relief devic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包括:弹性释放机构,设于所述操动箱体内,所述弹性释放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以及弹性摆动结构,所述顶升组件与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弹性摆动结构与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内的水平杆滚动配合,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旋转至与所述水平杆垂直的过程中,所述弹性摆动结构储存能量,且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继续旋转时,所述弹性摆动结构释放能量,并通过所述顶升组件驱使所述动触头迅速升降,随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内,并连接所述顶升组件以及所述动触头,所述随动组件可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释放能量前,使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保持分离或者连接状态,以降低电弧的产生时间。

Description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柱上断路器相关领域,具体是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供电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各类客户对电力的依赖性日益加强,为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往往将柱上断路器用于电网中的联络、分段、支线上,以便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其中,真空断路器不仅仅限于中压电网,而是朝着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六氟化硫断路器虽有许多优点,如开断能力强、连续开断次数多、可频繁操作、操作噪音小、无火灾危险等,是一种很好的无油化设备。
在真空断路器中,通过采用真空原理对电弧进行消灭,而六氟化硫断路器则采用六氟化硫气体对产生的电弧进行消除,无论是那种断路器均具有良好的灭弧效果,但是两种断路器也均是为了缩短强电弧的存在时长,并不能消除强电弧所带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包括:
操动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上的三个气密绝缘外壳,所述气密绝缘外壳内设置有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与贯穿所述气密绝缘外壳以及操动箱体活动设置的动触头适配,还包括:
弹性释放机构,设于所述操动箱体内,所述弹性释放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以及弹性摆动结构,所述顶升组件与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弹性摆动结构与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内的水平杆滚动配合,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旋转至与所述水平杆垂直的过程中,所述弹性摆动结构储存能量,且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继续旋转时,所述弹性摆动结构释放能量,并通过所述顶升组件驱使所述动触头迅速升降;
随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内,并连接所述顶升组件以及所述动触头,所述随动组件可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释放能量前,使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保持分离或者连接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内并与所述弹性摆动结构连接的随动杆,所述随动杆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二号滑轮,设置在所操动箱体内的嵌合件与所述二号滑轮滑动配合,所述嵌合件与连接所述随动组件的升降板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摆动结构包括与所述随动杆同轴连接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圆盘,且所述摆动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圆盘之间连接有套设在所述摆动杆上的一号弹簧;
所述滑块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水平杆滚动配合的一号滑轮;
所述弹性摆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内并与所述摆动杆连接的差动套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差动套件包括与所述摆动杆同轴连接的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转动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内的一号齿轮啮合,所述一号齿轮的转轴贯穿所述操动箱体并延伸至所述操动箱体的外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随动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动触头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一端的容滞腔室,所述容滞腔室内滑动设置有抵接盘,且所述容滞腔室内设置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滞腔室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盘连接;
所述抵接盘贯穿所述容滞腔室,并连接所述升降板。
10kv柱上断路器,包括所述的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还包括:
泵气组件,设于所述操动箱体内,并连接所述随动杆,所述泵气组件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密绝缘外壳,所述泵气组件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或者结合时,朝向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之间喷射气体;
泄压组件,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连通两个相邻的气密绝缘外壳,所述泄压组件连接所述升降板,用于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或者结合时,使气密绝缘外壳与外界导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内的密封缸体以及与所述随动杆的转轴通过皮带连接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密封缸体内的活塞盘转动连接;
所述密封缸体内还安装有与所述密封缸体连通的储气缸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气缸体远离其出气口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储气缸体内密封滑动设置有密封盘。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内的泄压管,所述泄压管同与之相邻的两个气密绝缘外壳连接并导通,且所述泄压管内设置有内嵌环,所述内嵌环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板连接的泄压轴,所述泄压轴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封堵所述内嵌环的封堵圆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弹性释放机构以及随动组件,使得在动触头运动的过程中,弹性摆动结构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无用功更小,防止由于摩擦力过大导致在动触头与静触头连接或分离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以降低在二者之间电弧的持续时间,同时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与连接时的速度更加迅速,可大大缩短电弧的产生时间,避免由于电弧长时间存在,引起气密绝缘外壳内的温度过高,或者电弧击穿而引发安全事故;
在泵气组件以及泄压组件的作用下,对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快速连接或者分离过程中的电弧进行灭弧处理,同时泵气组件与摆动杆联动,使得二者的动作一致,有效避免了由于二者的工作间存在时间差而降低灭弧效果,同时整个断路器的集成度更高,降低生产、养护成本,同时泄压组件可在动触头动作时,对气密绝缘外壳内的气压进行平衡,降低气密绝缘外壳内气压对动触头的影响;
综上,本发明增加了动触头与静触头的连接与分离速度,进一步降低电弧的产生时间,同时利用SF6产生的电弧进行即使消除,从而降低电弧对断路器本身结构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操动箱体以及气密绝缘外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随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弹性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弹性释放机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滑块与摆动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8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泵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密封缸体以及储气缸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10kv柱上断路器一种实施例中泄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密绝缘外壳;2、操动箱体;3、一号齿轮;4、二号齿轮;5、摆动杆;6、限位圆盘;7、一号弹簧;8、滑块;9、一号滑轮;10、水平杆;11、随动杆;12、二号滑轮;13、嵌合件;14、升降板;15、抵接盘;16、二号弹簧;17、动触头;18、静触头;19、皮带;20、旋转杆;21、连接杆;22、密封缸体;23、活塞盘;24、储气缸体;25、密封盘;26、气管;27、泄压轴;28、泄压管;29、内嵌环;30、封堵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实施例中,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包括:
操动箱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上的三个气密绝缘外壳1,所述气密绝缘外壳1内设置有静触头18,所述静触头18与贯穿所述气密绝缘外壳1以及操动箱体2活动设置的动触头17适配,还包括:弹性释放机构以及随动组件;
所述弹性释放机构设于所述操动箱体2内,所述弹性释放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以及弹性摆动结构,所述顶升组件与所述动触头17连接,所述弹性摆动结构与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水平杆10滚动配合,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旋转至与所述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所述弹性摆动结构储存能量,且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继续旋转时,所述弹性摆动结构释放能量,并通过所述顶升组件驱使所述动触头17迅速升降;
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并与所述弹性摆动结构连接的随动杆11,所述随动杆11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二号滑轮12,设置在所操动箱体2内的嵌合件13与所述二号滑轮12滑动配合,所述嵌合件13与连接所述随动组件的升降板14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嵌合件13内设置有滑槽,所述二号滑轮12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示例性的,所述嵌合件13与所述升降板14之间采用螺栓螺母连接;
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处于连接或者断开的状态下,随动杆11处于竖直或者水平的状态,为了方便理解,以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处于闭合为初始状态进行描述,当需要使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时,随动杆11将由竖直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此时二号滑轮12将以随动杆11的长度为半径做圆周运动,以使二号滑轮12在嵌合件13内滑动,并驱使嵌合件13向下运动,从而驱使动触头17远离静触头18运动,以实现二者分离,而由于二号滑轮12与嵌合件13之间为滚动配合的关系,使得在动触头17运动的过程中,弹性摆动结构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无用功更小,防止由于摩擦力过大导致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连接或分离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使得在二者之间电弧的持续时间增长,影响断路器的稳定运行。
请参阅图5、图6、图7,所述弹性摆动结构包括与所述随动杆11同轴连接的摆动杆5,所述摆动杆5上设置有限位圆盘6,且所述摆动杆5上滑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所述限位圆盘6之间连接有套设在所述摆动杆5上的一号弹簧7;
所述滑块8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水平杆10滚动配合的一号滑轮9;
所述弹性摆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并与所述摆动杆5连接的差动套件,所述差动套件包括与所述摆动杆5同轴连接的二号齿轮4,所述二号齿轮4与转动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一号齿轮3啮合,所述一号齿轮3的转轴贯穿所述操动箱体2并延伸至所述操动箱体2的外部。
当二号滑轮12运动至嵌合件13上的滑槽端部时,由于摆动杆5与随动杆11同轴连接,且一号弹簧7处于被压缩状态,使得在该状态下,摆动杆5处于锁止状态,同时摆动杆5与水平杆10之间处于非垂直状态,即此时摆动杆5处于倾斜状态,而当需要驱使随动杆11旋转时,转动摆动杆5,使其与水平杆10趋于垂直状态,且在摆动杆5旋转的过程中,一号滑轮9将在水平杆10上滚动,同时滑块8将朝向摆动杆5的旋转中心运动,使一号弹簧7被进一步压缩,至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时,一号弹簧7处于最大压缩量,后继续驱使摆动杆5旋转,此时一号弹簧7会释放弹性势能,以驱使摆动杆5继续旋转,而此时一号弹簧7储存的弹性势能很大,使得旋转杆20可快速旋转,并带动随动杆11快速旋转,使得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以及连接的时间更短,降低了电弧存在的时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弹性系数较小的弹性片,本发明使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与连接时的速度更快,可大大缩短电弧的产生时间,避免由于电弧长时间存在,引起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温度过高,或者电弧击穿而引发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在使用时,可通过设置在操动箱体2外部的旋钮驱使一号齿轮3转动,并使与一号齿轮3啮合的二号齿轮4转动,从而驱使摆动杆5转动,其中一号齿轮3的圆周直径小于二号齿轮4的圆周直径,具有减速降扭的效果,以与一号弹簧7相配合,具体的,为了提高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与连接的速度,需要使一号弹簧7的弹性系数很大,而在一号齿轮3与二号齿轮4的降扭作用下,使得为了驱使摆动杆5旋转所施加的力更小,便于人员操作。
请参阅图3、图4,所述随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并连接所述顶升组件以及所述动触头17,所述随动组件可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释放能量前,使所述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保持分离或者连接状态;
所述随动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动触头17远离所述静触头18的一端的容滞腔室,所述容滞腔室内滑动设置有抵接盘15,且所述容滞腔室内设置有二号弹簧16,所述二号弹簧16的一端与所述容滞腔室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盘15连接;
所述抵接盘15贯穿所述容滞腔室,并连接所述升降板14。
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处于连接的状态下,此时升降板14处于最大高度,且此时升降板14驱使抵接盘15压缩二号弹簧16,同时在二号弹簧16的作用下,使得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连接,即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之间的连接处于弹性抵接的状态,这使得当电弧产生的高温而引发动触头17或者静触头18发生钝化时,二者仍可以有效接触,防止由于钝化使得二者长度存在轻微的缩短而无法有效连接,使电弧长时间存在,并加剧二者的钝化速度。
进一步来说,当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时,此时二号弹簧16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并在摆动杆5在一号弹簧7迅速转动时,抵接盘15将与容滞腔室的内壁抵接,并带动动触头17迅速与静触头18分离,这使得在驱使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可始终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以避免在驱使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摆动杆5的运动速度较慢,如果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此时二者之间将产生强大的电弧,且持续时间较长。
当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由分离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时,在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由于动触头17存在一定的重量,使得在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时,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之间也存在较大的距离,此时二者之间不会产生电弧,而在摆动杆5后续转动时,动触头17将迅速与静触头18连接,避免了在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之间间隙过小,引发电弧的产生。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动触头17可在摆动杆5迅速动作的过程中运动,并跟随摆动杆5运动,降低其与静触头18分离以及连接的时间,以降低二者之间产生电弧的时间。
请参阅图8、图9、图10,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10kv柱上断路器,包括所述的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还包括:泵气组件以及泄压组件;
所述泵气组件设于所述操动箱体2内,并连接所述随动杆11,所述泵气组件通过气管26连接所述气密绝缘外壳1,所述泵气组件在所述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或者结合时,朝向所述动触头17与所述静触头18之间喷射气体;
所述泵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密封缸体22以及与所述随动杆11的转轴通过皮带19连接的旋转杆20,所述旋转杆20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与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密封缸体22内的活塞盘23转动连接;
所述密封缸体22内还安装有与所述密封缸体22连通的储气缸体24,所述储气缸体24远离其出气口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储气缸体24内密封滑动设置有密封盘25。
具体的,密封缸体22通过单向阀与储气缸体24连接,且密封缸体22通过另一个单向阀连接气管26,其中密封缸体22与储气缸体24之间的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储气缸体24至密封缸体22内,密封缸体22与气管26之间的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密封缸体22至气管26。
在摆动杆5由倾斜状态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时,摆动杆5的转轴将带动旋转杆20旋转,使旋转杆20由竖直旋转至水平状态,并在连接杆21的作用下,驱使活塞盘23在密封缸体22内运动,使密封缸体22内产生负压,而将储气缸体24中的SF6被抽入密封缸体22内,后在摆动杆5继续旋转以使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快速连接或者分离时,旋转杆20将由水平状态继续旋转至竖直状态,并将密封缸体22内的SF6泵送至气密绝缘外壳1内,对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快速连接或者分离过程中的电弧进行灭弧处理,相较于现有传统技术中采用单独的灭弧装置,本发明将灭弧装置与摆动杆5进行联动,使得二者的动作一致,有效避免了由于二者的工作间存在时间差而降低灭弧效果,同时整个断路器的集成度更高,降低生产、养护成本。
还需要说明的是,储气缸体24内密封滑动设置有密封盘25,当向储气缸体24内充入SF6时,此时在压强的作用下,密封盘25将靠近通孔处运动,而在密封缸体22从储气缸体24中抽取SF6时,此时储气缸体24内将产生负压,并驱使密封盘25远离通孔运动,通过上述设置,可有效避免在密封缸体22抽取储气缸体24内的SF6时,由于负压的产生而导致SF6无法被抽出,使得灭弧动作稳定进行。
请参阅图2、图3、图10,所述泄压组件,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连通两个相邻的气密绝缘外壳1,所述泄压组件连接所述升降板14,用于在所述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或者结合时,使气密绝缘外壳1与外界导通;
所述泄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泄压管28,所述泄压管28同与之相邻的两个气密绝缘外壳1连接并导通,且所述泄压管28内设置有内嵌环29,所述内嵌环29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板14连接的泄压轴27,所述泄压轴27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封堵所述内嵌环29的封堵圆环30。
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连接以及分离的瞬间,无法将电弧完全消除,只能降低电弧的产生时间以及电弧的大小,而电弧的存在势必会使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温度上升,而使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气压变化将影响动触头17的运动速度。
而通过设置的泄压组件,可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连接以及分离的瞬间对气密绝缘外壳1内气压进行平衡,具体的,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时,虽然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温度上升,但是正是由于温度的上升而使气密绝缘外壳1压强增大,使得动触头17可快速与静触头分离,而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结合时,泄压轴27上的两个封堵圆环30均与内嵌环29分离,此时设置在泄压管28侧壁上的导通口以及连接泄压管28与气密绝缘外壳1的导通口位于两个封堵圆环30之间,当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之间产生电弧而使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温度上升时,可由两个导通口进行泄压处理,而使气密绝缘外壳1与外界气压平衡,防止由于气密绝缘外壳1内气压过高影响动触头17的动作速度,导致电弧产生的时间过长。
综上所述,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处于连接或者断开的状态下,随动杆11处于竖直或者水平的状态,为了方便理解,以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处于闭合为初始状态进行描述,当需要使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时,随动杆11将由竖直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此时二号滑轮12将以随动杆11的长度为半径做圆周运动,以使二号滑轮12在嵌合件13内滑动,并驱使嵌合件13向下运动,从而驱使动触头17远离静触头18运动,以实现二者分离,而由于二号滑轮12与嵌合件13之间为滚动配合的关系,使得在动触头17运动的过程中,弹性摆动结构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无用功更小,防止由于摩擦力过大导致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连接或分离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使得在二者之间产生的电弧时间增长,影响断路器的稳定运行。
当二号滑轮12运动至嵌合件13上的滑槽端部时,由于摆动杆5与随动杆11同轴连接,且一号弹簧7处于被压缩状态,使得在该状态下,摆动杆5处于锁止状态,同时摆动杆5与水平杆10之间处于非垂直状态,即此时摆动杆5处于倾斜状态,而当需要驱使随动杆11旋转时,需要转动摆动杆5,使其与水平杆10趋于垂直状态,且在摆动杆5旋转的过程中,一号滑轮9将在水平杆10上滚动,同时滑块8将朝向摆动杆5的旋转中心运动,使一号弹簧7被进一步压缩,至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时,一号弹簧7处于最大压缩量,后继续驱使摆动杆5旋转,此时一号弹簧7会释放弹性势能,以驱使摆动杆5继续旋转,而此时一号弹簧7储存的弹性势能很大,使得旋转杆20可快速旋转,并带动随动杆11快速旋转,使得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以及连接的时间更短,降低了电弧存在的时间。
在使用时,可通过设置在操动箱体2外部的旋钮驱使一号齿轮3转动,并使与一号齿轮3啮合的二号齿轮4转动,从而驱使摆动杆5转动,其中一号齿轮3的圆周直径小于二号齿轮4的圆周直径,具有减速降扭的效果,以与一号弹簧7相配合,具体的,为了提高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与连接的速度,需要使一号弹簧7的弹性系数很大,而在一号齿轮3与二号齿轮4的降扭作用下,使得为了驱使摆动杆5旋转所施加的力更小,便于人员操作。
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处于连接的状态下,此时升降板14处于最大高度,且此时升降板14驱使抵接盘15压缩二号弹簧16,同时在二号弹簧16的作用下,使得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连接,即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之间的连接处于弹性抵接的状态,这使得当电弧产生的高温而引发动触头17或者静触头18发生钝化时,二者仍可以有效接触,防止由于钝化使得二者长度存在轻微的缩短而无法有效连接,使电弧长时间存在,并加剧二者的钝化速度。
进一步来说,当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时,此时二号弹簧16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并在摆动杆5在一号弹簧7迅速转动时,抵接盘15将与容滞腔室的内壁抵接,并带动动触头17迅速与静触头18分离,这使得在驱使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可始终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以避免在驱使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摆动杆5的运动速度较慢,如果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此时二者之间将产生强大的电弧,且持续时间较长。
当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由分离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时,在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由于动触头17存在一定的重量,使得在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时,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之间也存在较大的距离,此时二者之间不会产生电弧,而在摆动杆5后续转动时,动触头17将迅速与静触头18连接,避免了在摆动杆5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之间间隙过小,引发电弧的产生。
在摆动杆5由倾斜状态旋转至与水平杆10垂直时,摆动杆5的转轴将带动旋转杆20旋转,使旋转杆20由竖直旋转至水平状态,并在连接杆21的作用下,驱使活塞盘23在密封缸体22内运动,使密封缸体22内产生负压,而将储气缸体24中的SF6被抽入密封缸体22内,后在摆动杆5继续旋转以使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快速连接或者分离时,旋转杆20将由水平状态继续旋转至竖直状态,并将密封缸体22内的SF6泵送至气密绝缘外壳1内,对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快速连接或者分离过程中的电弧进行灭弧处理,相较于现有传统技术中采用单独的灭弧装置,本发明将灭弧装置与摆动杆5进行联动,使得二者的动作一致,有效避免了由于二者的工作间存在时间差而降低灭弧效果,同时整个断路器的集成度更高,降低生产、养护成本。
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连接以及分离的瞬间,无法将电弧完全消除,只能降低电弧的产生时间以及电弧的大小,而电弧的存在势必会使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温度上升,而使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气压变化将影响动触头17的运动速度。
而通过设置的泄压组件,可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连接以及分离的瞬间对气密绝缘外壳1内气压进行平衡,具体的,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时,虽然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温度上升,但是正是由于温度的上升而使气密绝缘外壳1压强增大,使得动触头17可快速与静触头分离,而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结合时,泄压轴27上的两个封堵圆环30均与内嵌环29分离,此时设置在泄压管28侧壁上的导通口以及连接泄压管28与气密绝缘外壳1的导通口位于两个封堵圆环30之间,当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之间产生电弧而使气密绝缘外壳1内的温度上升时,可由两个导通口进行泄压处理,而使气密绝缘外壳1与外界气压平衡,防止由于气密绝缘外壳1内气压过高影响动触头17的动作速度,导致电弧产生的时间过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包括:
操动箱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上的三个气密绝缘外壳(1),所述气密绝缘外壳(1)内设置有静触头(18),所述静触头(18)与贯穿所述气密绝缘外壳(1)以及操动箱体(2)活动设置的动触头(17)适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释放机构,设于所述操动箱体(2)内,所述弹性释放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以及弹性摆动结构,所述顶升组件与所述动触头(17)连接,所述弹性摆动结构与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水平杆(10)滚动配合,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旋转至与所述水平杆(10)垂直的过程中,所述弹性摆动结构储存能量,且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继续旋转时,所述弹性摆动结构释放能量,并通过所述顶升组件驱使所述动触头(17)迅速升降;
随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并连接所述顶升组件以及所述动触头(17),所述随动组件可在所述弹性摆动结构释放能量前,使所述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保持分离或者连接状态;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并与所述弹性摆动结构连接的随动杆(11),所述随动杆(11)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二号滑轮(12),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嵌合件(13)与所述二号滑轮(12)滑动配合,所述嵌合件(13)与连接所述随动组件的升降板(1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摆动结构包括与所述随动杆(11)同轴连接的摆动杆(5),所述摆动杆(5)上设置有限位圆盘(6),且所述摆动杆(5)上滑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所述限位圆盘(6)之间连接有套设在所述摆动杆(5)上的一号弹簧(7);
所述滑块(8)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水平杆(10)滚动配合的一号滑轮(9);
所述弹性摆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并与所述摆动杆(5)连接的差动套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套件包括与所述摆动杆(5)同轴连接的二号齿轮(4),所述二号齿轮(4)与转动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一号齿轮(3)啮合,所述一号齿轮(3)的转轴贯穿所述操动箱体(2)并延伸至所述操动箱体(2)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动触头(17)远离所述静触头(18)的一端的容滞腔室,所述容滞腔室内滑动设置有抵接盘(15),且所述容滞腔室内设置有二号弹簧(16),所述二号弹簧(16)的一端与所述容滞腔室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盘(15)连接;
所述抵接盘(15)贯穿所述容滞腔室,并连接所述升降板(14)。
5.10kv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还包括:
泵气组件,设于所述操动箱体(2)内,并连接所述随动杆(11),所述泵气组件通过气管(26)连接所述气密绝缘外壳(1),所述泵气组件在所述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或者结合时,朝向所述动触头(17)与所述静触头(18)之间喷射气体;
泄压组件,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连通两个相邻的气密绝缘外壳(1),所述泄压组件连接所述升降板(14),用于在所述动触头(17)与静触头(18)分离或者结合时,使气密绝缘外壳(1)与外界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0kv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密封缸体(22)以及与所述随动杆(11)的转轴通过皮带(19)连接的旋转杆(20),所述旋转杆(20)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与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密封缸体(22)内的活塞盘(23)转动连接;
所述密封缸体(22)内还安装有与所述密封缸体(22)连通的储气缸体(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0kv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缸体(24)远离其出气口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储气缸体(24)内密封滑动设置有密封盘(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0kv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操动箱体(2)内的泄压管(28),所述泄压管(28)同与之相邻的两个气密绝缘外壳(1)连接并导通,且所述泄压管(28)内设置有内嵌环(29),所述内嵌环(29)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板(14)连接的泄压轴(27),所述泄压轴(27)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封堵所述内嵌环(29)的封堵圆环(30)。
CN202211128960.7A 2022-09-16 2022-09-16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Active CN115410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8960.7A CN115410860B (zh) 2022-09-16 2022-09-16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8960.7A CN115410860B (zh) 2022-09-16 2022-09-16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0860A CN115410860A (zh) 2022-11-29
CN115410860B true CN115410860B (zh) 2023-05-09

Family

ID=84166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8960.7A Active CN115410860B (zh) 2022-09-16 2022-09-16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08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2517B (zh) * 2023-05-16 2023-11-14 杭州鑫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
CN116435134B (zh) * 2023-05-20 2023-10-17 保定市荣洋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柱上断路器
CN117936316B (zh) * 2024-02-29 2024-07-09 昆山盛英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五防标准的智能电网机械联锁合闸高压柜及其合闸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6183A (en) * 1974-04-05 1976-03-2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Puffer piston gas blast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insulating nozzle member
US4486635A (en) * 1983-07-05 1984-12-0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puffer means
FR2677168B1 (fr) * 1991-06-03 1994-06-17 Merlin Gerin Disjoncteur moyenne tension a energie de commande reduite.
JPH08222095A (ja) * 1995-02-17 1996-08-30 Fuji Electric Co Ltd ガス開閉器
CN105161351B (zh) * 2015-08-11 2019-05-03 成都交大川电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断路器
CN111769006A (zh) * 2020-07-20 2020-10-13 闽江学院 含储能装置的高压断路器电机操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0860A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10860B (zh) 高低温稳定型操纵控制装置及10kv柱上断路器
WO2016058550A1 (zh) 一种超高速机械开关
CN108172457B (zh) 一种用于中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
WO2020073848A1 (zh) 断路器
CN112038170B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点操作机构
CN103441005B (zh) 一种用于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操作的液压弹簧操动装置
CN117498174A (zh) 一种用于极寒地区使用的聚氨酯保温开关柜
CN115910668A (zh) 一种电力系统安全防护装置
CN118173413B (zh) 一种断路器紧急保护装置及高压配电柜
CN110323088A (zh) 开关设备调试工装及传动连接方法、传动断开方法
CN109920689B (zh) 一种齿轮储能的弹簧操动机构
CN117577469A (zh) 电力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572406A (en) High-voltage oil circuit breaker
CN204020915U (zh) 电液转辙机
CN112614740A (zh) 低操作功真空断路器
CN203434014U (zh) 一种用于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操作的液压弹簧操动装置
CN214542004U (zh) 一种低操作功断路器
CN209880505U (zh) 一种直流电机式内滑槽驱动综合灭弧继电器
CN209990926U (zh) 一种方便流量调节的泵阀
CN201378541Y (zh) 新型负荷开关
CN118136447B (zh) 一种消除合闸碰撞弹跳的中压真空断路器合闸缓冲结构
US2753424A (en) Interrupting device employing a controller for regulating contact closing speeds
CN113327817A (zh) 一种压力继电器
CN206397668U (zh) 一种斜盘驱动式流体自滑润高压柱塞泵
CN110706970A (zh) 一种用于配网自动化的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