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7524A - 镜片 - Google Patents

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7524A
CN115407524A CN202210915003.2A CN202210915003A CN115407524A CN 115407524 A CN115407524 A CN 115407524A CN 202210915003 A CN202210915003 A CN 202210915003A CN 115407524 A CN115407524 A CN 115407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lens
substrate
lens
area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5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皓
黄道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asy Vis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asy Vis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asy Vis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asy Vis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50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07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7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7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6Shape, location or size of the viewing zo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4Myopia progression preven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镜片,包括基片和微透镜部,基片的一侧面为凹面,另一侧面为凸面,微透镜部设置在凸面上,并将凸面分隔成中心区和外边缘区;微透镜部包围中心区,并基于与中心区的中心的距离被划分成多个微透镜组;每一微透镜组由多个微透镜排布而成,每一微透镜的光焦度为正值,基片的光焦度为负值;多个微透镜组沿中心区朝外边缘区的方向,按光焦度值逐渐增大的方式排布。本申请的镜片,通过增加将微透镜部,沿基片的中心区朝向外边缘区的方向,按照与中心区的中心的距离,设置成多个光焦度值逐渐增大的微透镜组,能够给佩戴该镜片的用户带来屈光辅助的作用,有效避免用户眼睛的视力继续下降。

Description

镜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镜片。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生活中充斥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屏,能够发出不同强度的光线,而人的眼睛每天观看电子屏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睛近视的情形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目前有效的办法都是佩戴近视眼镜,以解决人们眼睛近视看不清外界的情况。然而,近视眼镜是将光线发散去交到视网膜上,长期佩戴近视眼镜,容易导致眼轴拉伸,视力下降更严重。
在视力矫正的研究中,调节和离焦的理论知识为屈光不正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利用包含有微透镜阵列组的镜片,矫正近视眼视网膜远视性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现有的离焦镜片,多是将同一光焦度的微透镜组阵列式的在镜片基片上排布,设计较为简单,仍有很大优化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镜片,所述镜片包括基片和微透镜部,所述基片的一侧面为凹面,另一侧面为凸面,所述微透镜部设置在所述凸面上,并将所述凸面分隔成中心区和外边缘区;所述微透镜部包围所述中心区,并基于与所述中心区的中心的距离被划分成多个微透镜组;每一所述微透镜组由多个微透镜排布而成,每一微透镜的光焦度为正值,所述基片的光焦度为负值;所述多个微透镜组沿所述中心区朝所述外边缘区的方向,按光焦度值逐渐增大的方式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区的形状与每一所述微透镜组的排列形状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区和每一所述微透镜组的排列形状均为六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区的中心到所述中心区的边的距离位于10-12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片的光焦度与所述微透镜的光焦度之差的绝对值位于300-500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片的光焦度为-200度,所述多个微透镜组的光焦度以100度为基础,沿所述中心区朝所述外边缘区的方向,按相邻微透镜组的光焦度相差50度的递增方式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微透镜组形成的区域内,该区域内所述微透镜的面积小于该区域内非微透镜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微透镜的底部直径均相同,直径范围位于0.8-1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微透镜组是基于与所述中心区的中心的距离形成的圆划分的,所述划分最外围的微透镜组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基片的直径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划分任意相邻的两个微透镜组的两个圆之间的直径的差值,小于所述基片的中心区的中心到所述中心区的边的距离的差值的二分之一。
本申请的镜片,通过增加将所述微透镜部,沿所述基片的中心区朝向所述外边缘区的方向,按照与所述中心区的中心的距离,设置成多个光焦度值逐渐增大的微透镜组,能够给佩戴该镜片的用户带来屈光辅助的作用,有效避免用户眼睛的视力继续下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镜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镜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微透镜组的分布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述的第一微透镜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镜片100,该镜片100包括基片10和微透镜部20,微透镜部20设置在基片10的一侧。其中,基片10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镜片,基片10大致呈弧形状,一个侧面为凹面,另一侧面为凸面。微透镜部20,设置在基片10的凸面上,并将基片10的凸面分隔成中心区11和外边缘区12;微透镜部20包围基片10的中心区11,并基于与中心区11的中心的距离,被分成多个微透镜组21;每一个微透镜组由多个微透镜排布形成,且每一个微透镜组中的微透镜的光焦度为正值,正光焦度的微透镜部20和负光焦度的基片10的相互配合,能够给佩戴的用户带来屈光辅助的作用,避免用户眼睛的视力继续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微透镜组21沿中心区11朝外边缘区12的方向,按光焦度值逐渐增大的方式排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区11的形状与每一个微透镜组的排列形状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心区11的形状呈六边形状,每一微透镜组的微透镜排列形状亦呈六边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外围的微透镜组的形状,在与其他微透镜组排列相同的基础上,还在最外层增加了部分微透镜组合,以提高微透镜组整体的面积占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片10的光焦度与微透镜部20的光焦度之差的绝对值在300-500度之间,该绝对值的范围设计有助于提高镜片100的屈光辅助作用。
请再参阅图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片10的光焦度为-200度,多个微透镜组的光焦度以100度为基础,沿中心区11朝外边缘区12的方向,按相邻微透镜组的光焦度相差50度的递增方式逐渐增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片10的中心区11的中心到中心区11的边的距离位于10-12mm之间,即中心区11的中心到最近的微透镜的距离d1在10-12mm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透镜组21是基于与所述中心区的中心的距离形成的圆划分的。具体地,基于沿中心区11朝外边缘区12的方向,根据与中心区11的中心的距离,微透镜组21依次包括第一微透镜组211、第二微透镜组212、第三微透镜组213、第四微透镜组214以及第五微透镜组2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微透镜组211由以中心区11的中心,直径为R1的圆C1划分,第一微透镜组211由两行排列呈六边形的微透镜组合而成,第一微透镜组211的微透镜大部分位于圆C1内,第一微透镜组211的所有微透镜的光焦度均为100度,本实施方式中,R1为17.6mm;第二微透镜组212由以中心区11的中心,直径为R2的圆C2划分,第二微透镜组212由两行排列呈六边形的微透镜组合而成,第二微透镜组212的微透镜大部分位于圆C2内,且第二微透镜组212包围第一微透镜组211设置,第二微透镜组212的所有微透镜的光焦度均为150度,本实施方式中,R2为21.8mm;第三微透镜组213由以中心区11的中心,直径为R3的圆C3划分,第三微透镜组213由两行排列呈六边形的微透镜组合而成,第三微透镜组213的微透镜大部分位于圆C3内,且第三微透镜组213包围第二微透镜组212设置,第三微透镜组213的所有微透镜的光焦度均为200度,本实施方式中,R3为25.9mm;第四微透镜组214由以中心区11的中心,直径为R4的圆C4划分,第四微透镜组214由两行排列呈六边形的微透镜组合而成,第四微透镜组214的微透镜大部分位于圆C4内,且第四微透镜组214包围第三微透镜组213设置,第四微透镜组214的所有微透镜的光焦度均为250度,本实施方式中,R4为30.1mm;第五微透镜组215由以中心区11的中心,直径为R5的圆C5划分,第五微透镜组215由两行排列呈六边形的微透镜组合而成,第五微透镜组215的微透镜大部分位于圆C5内,且第五微透镜组215包围第四微透镜组214设置,第五微透镜组215的所有微透镜的光焦度均为300度,本实施方式中,R5为36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划分最外围的微透镜组的圆的直径小于基片10的直径的二分之一。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基片10的直径为72mm,正公差控制在0.05mm之内,负公差控制在0.1mm之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划分任意相邻的两个微透镜组的两个圆之间的直径的差值,小于基片10的中心区11的中心到中心区11的边的距离的差值的二分之一,此设计降低了两个相邻微透镜组的间距,使得相邻的两个微透镜组之间排布适当紧密,进而使得整体的微透镜组排布在基片区域内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的镜片的屈光辅助作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微透镜组形成的区域内,所有微透镜的面积之和小于非微透镜的面积。以第一微透镜组211为例,第一微透镜组211形成的区域为第一闭环线30和第二闭环线40限定的区域,其中,第一闭环线30与第一微透镜组211的内层排列的微透镜内切,第二闭环线40与第一微透镜组211的外层排列的微透镜外切,在第一闭环线30和第二闭环线40限定的区域内,所有微透镜的面积之和小于该区域内不包括微透镜区域的面积之和,此设计能够增加用户非微透镜区域的整体面积,提高镜片100的屈光辅助作用,减小微透镜区域对用户透过该镜片观看到外部环境的整体感观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微透镜的底部直径均相同,直径范围位于0.8-1mm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微透镜的直径为0.8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片10的凹面部分为非球面,凸面部分为自由曲面或球面。优先地,基片10的凸面部分为自由曲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片10的中心厚度和边缘厚度的范围位于1.8-2.0mm之间。其中,中心厚度是指中心区11的中心点处的基片厚度,边缘厚度是指基片10的最外边缘处的基片厚度。
本申请的镜片100,通过增加将微透镜部20,沿基片10的中心区11朝向外边缘区12的方向,按照与中心区11的中心的距离,设置成多个光焦度值逐渐增大的微透镜组21,能够给佩戴该镜片100的用户带来屈光辅助的作用,有效避免用户眼睛的视力继续下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包括基片和微透镜部,所述基片的一侧面为凹面,另一侧面为凸面,所述微透镜部设置在所述凸面上,并将所述凸面分隔成中心区和外边缘区;所述微透镜部包围所述中心区,并基于与所述中心区的中心的距离被划分成多个微透镜组;每一所述微透镜组由多个微透镜排布而成,每一微透镜的光焦度为正值,所述基片的光焦度为负值;所述多个微透镜组沿所述中心区朝所述外边缘区的方向,按光焦度值逐渐增大的方式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的形状与每一所述微透镜组的排列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和每一所述微透镜组的排列形状均为六边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的中心到所述中心区的边的距离位于10-12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的光焦度与所述微透镜的光焦度之差的绝对值位于300-500度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的光焦度为-200度,所述多个微透镜组的光焦度以100度为基础,沿所述中心区朝所述外边缘区的方向,按相邻微透镜组的光焦度相差50度的递增方式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微透镜组形成的区域内,该区域内所述微透镜的面积小于该区域内非微透镜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微透镜的底部直径均相同,直径范围位于0.8-1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透镜组是基于与所述中心区的中心的距离形成的圆划分的,所述划分最外围的微透镜组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基片的直径的二分之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任意相邻的两个微透镜组的两个圆之间的直径的差值,小于所述基片的中心区的中心到所述中心区的边的距离的差值的二分之一。
CN202210915003.2A 2022-08-01 2022-08-01 镜片 Pending CN115407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5003.2A CN115407524A (zh) 2022-08-01 2022-08-01 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5003.2A CN115407524A (zh) 2022-08-01 2022-08-01 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7524A true CN115407524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8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5003.2A Pending CN115407524A (zh) 2022-08-01 2022-08-01 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075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9586B (zh) 视力控制隐形眼镜
CN109633925A (zh) 一种带有微结构的柔性的屈光薄膜贴片
CN212781529U (zh) 一种功能型夹片
CN210690971U (zh)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CN110687689A (zh)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CN113376866B (zh) 一种带微结构的成人渐进眼镜片
CN216434562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113352660A (zh) 一种离焦镜片的制备方法
CN218630404U (zh)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CN218332193U (zh) 一种具有仿生复眼结构的离焦眼镜片
CN115407524A (zh) 镜片
CN217932310U (zh) 一种离焦镜片
CN21771832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216434569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217561863U (zh) 一种波浪结构和微透镜结构复合的多焦点镜片
CN217767087U (zh) 一种复合式远视镜片
CN217060664U (zh) 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
CN218383521U (zh)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CN220455623U (zh)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和具有其的框架眼镜
CN219997433U (zh) 一种周边附加离焦和平衡周边对比度的镜片
CN219871982U (zh)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CN219370156U (zh) 渐变式多点离焦辅助镜片及具有该镜片的眼镜
US11360325B2 (en) Employing diffractive structure to reduce soft contact lens variation
CN218240583U (zh) 一种复合环带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18068482U (zh) 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