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3521U -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3521U
CN218383521U CN202221716296.3U CN202221716296U CN218383521U CN 218383521 U CN218383521 U CN 218383521U CN 202221716296 U CN202221716296 U CN 202221716296U CN 218383521 U CN218383521 U CN 218383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icrolens array
micro
microlen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62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银球
杨光
李庐佳
张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nghua B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nghua B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nghua B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nghua B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62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3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3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3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镜片和眼镜,眼镜片包括从靠近眼睛到远离眼睛的方向上叠层设置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第一基体上设有第一微透镜阵列,第二基体上设有第二微透镜阵列,通过设置两层微透镜阵列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单层透镜层带来的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睛疲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眼镜片的眼镜,与上述眼镜片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背景技术】
采用凹镜片矫正近视时,单光近视镜周边区域存在过度矫正情况,因此,因配镜精度原因和佩戴原因,周边区域矫正后的物体成像往往会落在视网膜后方,而这将刺激眼轴增长,进一步加深近视度数,尤其在发育期的儿童,这一现象更易发生。为抑制这种现象产生的近视加深,市面上出现了离焦镜片,即在镜片周边区域设置光学元件,使经过周边区域光学元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以抑制眼轴的拉长,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但现有的离焦镜片只有一层微透镜,单层离焦量大,实际使用时易产生视物不适、眩晕,眼睛易疲劳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离焦镜片存在佩戴不易适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眼镜片,包括从靠近眼睛到远离眼睛的方向上叠层设置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第一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二基体上设有第二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所述第二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所述第一微透镜与相邻所述第二微透镜在垂直所述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设于所述第一基体靠近所述第二基体一侧,所述第二微透镜阵列设于所述第二基体远离所述第一基体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与所述第二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小于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透镜和所述第二微透镜的高度范围为0.5~2um。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一微透镜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第二微透镜一体成型。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微透镜在垂直所述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二微透镜在垂直所述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留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透镜与所述第二微透镜均为凸透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眼镜,包括上述眼镜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和眼镜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包括从靠近眼睛到远离眼睛的方向上叠层设置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第一基体上设有第一微透镜阵列,第二基体上设有第二微透镜阵列。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由两层基体组成,且在每层基体上分别设置微透镜阵列形成层叠的两层透镜层,可以产生两层靠近视网膜或两层远离视网膜的离焦成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单层透镜层带来的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睛疲劳等问题,还可以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感以及起到保护视力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两层基体,生产工艺简单,并且可以同时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在不同的基体上分别设置一层微透镜阵列,可以保证每层基体上的微透镜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避免基体成型时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互相影响,可以提高良品率。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阵列设于第一基体靠近第二基体一侧,第二微透镜阵列设于第二基体远离第一基体一侧。将第一微透镜阵列与第二微透镜阵列均设置在远离眼睛的一侧,可以更好地起到抑制或减缓视力发展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与第二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不同。由于屈光力不同,产生的离焦虚像相对视网膜的位置就不同,因此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离焦虚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避免出现佩戴不适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小于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光线经第一微透镜阵列离焦后,在靠近视网膜位置产生离焦层,经第二微透镜阵列离焦后,在靠近视网膜位置产生离焦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单层透镜层带来的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睛疲劳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第二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的高度范围为0.5~2um。微透镜的高度在0.5~2um的范围内结构更加稳定。
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基体与第一微透镜一体成型;第二基体与第二微透镜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眼镜片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眼镜片的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与第二微透镜在垂直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保证了眼镜片具有足够矫正视力区域。
8、本实用新型的每个第一微透镜在垂直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与每个第二微透镜在垂直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留有间距,第一微透镜与第二微透镜投影之间的间距为矫正视力区域,保证了眼镜片具有良好的视力矫正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与第二微透镜均为凸透镜,将微透镜设置为凸透镜有利于聚焦形成离焦成像层。
10、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眼镜,包括上述眼镜片,具有与上述眼镜片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之微透镜的投影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的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眼镜片;2、眼镜;
10、第一基体;11、第一微透镜阵列;20、第二基体;21、第二微透镜阵列;30、中心区域; 31、第一环形区域;32、第二环形区域;
110、第一微透镜;210、第二微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镜片1,包括从靠近眼睛到远离眼睛的方向上叠层设置的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20,第一基体10上设有第一微透镜阵列11,第二基体20 上设有第二微透镜阵列21。
可以理解,眼镜片1由两层基体组成,在生产的时候,两层基体可以同时制作,生产工艺简单,并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第一微透镜阵列11在眼镜片1的内部,在擦拭或划伤眼镜片1时均不会影响其形态,比凸面单层微透镜更稳定。
具体地,眼镜片1佩戴时,第一基体10靠近佩戴者的眼睛,第二基体20远离佩戴者的眼睛;第一微透镜阵列11设于第一基体10靠近第二基体20一侧,第二微透镜阵列21设于第二基体20 远离第一基体10一侧。
可以理解地,第一基体10与第二基体20均包括相对的凹面和凸面,第一微透镜阵列设于第一基体10的凸面上,第二微透镜阵列设于第二基体20的凸面上,将微透镜阵列设置在凸面更加容易实现,生产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在佩戴时,第一微透镜阵列11与第二微透镜阵列 21均远离佩戴者眼睛,有利于形成一层一层的离焦成像层。
进一步地,第一微透镜阵列11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110且相邻两个第一微透镜110间隔设置,第二微透镜阵列21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210且相邻两个第二微透镜210间隔设置。第一基体10与各第一微透镜110一体成型,第二基体20与各第二微透镜210一体成型。可以理解,一体成型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眼镜片1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眼镜片1的使用寿命。并且,每层基体上相邻的微透镜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成型时基体上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互相影响,从而可以提高良品率。
可以理解,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先实现第一基体10与各第一微透镜110一体成型,再实现第二基体20与各第二微透镜210一体成型,分两次成型。
可选地,也可以先实现第二基体20与各第二微透镜210一体成型,再实现第一基体10与各第一微透镜110一体成型。或者同时进行,再组合。
进一步地,第一微透镜110与第二微透镜210 均为凸透镜,有利于聚焦形成离焦成像层。
进一步地,第一微透镜阵列11的屈光力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的屈光力不同。并且,为了使各第一微透镜110与各第二微透镜210形成的屈光力保持一致,各第一微透镜110采用相同的材料且形状大小一致,各第二微透镜210采用相同的材料且形状大小一致。
可以理解,微透镜的屈光力由该微透镜本身的材料折射率、厚度、曲率决定,因此各第一微透镜110材料相同,形状大小一致可以使每个第一微透镜110的屈光力一致;同理,每个第二微透镜210的屈光力也一致,进而可以使第一微透镜阵列11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的屈光力更加均匀。
请结合图1和图2,进一步地,为了使微透镜的屈光力更加均匀,第一微透镜110与第二微透镜210均为球面微透镜,且第一微透镜110与第二微透镜210的高度h为0.5~2um,直径d为 0.1~1.0mm。
可以理解,第一微透镜110的高度可以与第二微透镜210的高度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微透镜110的直径可以与第二微透镜210的直径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理解地,第一微透镜阵列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屈光力不同,因此第一微透镜阵列11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不同,从而可以使眼睛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并且可以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从而实现保护视力的效果。
具体地,第一微透镜阵列11的屈光力小于第二微透镜阵列21的屈光力,使光线经第一微透镜阵列11离焦后,在靠近视网膜位置产生离焦层,光线经第二微透镜阵列21离焦后,在远离视网膜位置产生离焦层。
可选地,第一微透镜阵列11的屈光力也可以大于第二微透镜阵列21的屈光力。只要使两层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不同就可以产生不重叠的两层离焦层,进而使眼睛渐进式地适应,避免出现离焦度数突然增大造成的不适感。
进一步地,第一基体10的厚度大于第二基体 20的厚度,可以适当减小第一微透镜阵列11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第一基体10的厚度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基体20的厚度。
可以理解,第一基体10的厚度大于第二基体 20的厚度,可以使第一微透镜阵列11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之间的距离适当减小,进而使第一微透镜阵列11形成的离焦成像层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形成的离焦成像层之间的距离适当减小,有利于帮助用户更快地适应两层离焦成像层,避免出现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进而提高眼镜片1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
请结合图1和图3,进一步地,眼镜片1包括位于眼镜片中心的中心区域30,环绕中心区域30的第一环形区域31以及环绕第一环形区域31 的第二环形区域32;第一微透镜阵列11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设于第一环形区域31内。
可以理解,中心区域30只起矫正视力的作用,可以保证用户佩戴眼镜片1后眼睛直视时视物清晰,微透镜阵列只设置在第一环形区域31内,第二环形区域32内不设置微透镜时,第二环形区域 32可以起辅助矫正视力的作用。
可以理解,为了确保眼镜片1矫正视力的效果,眼镜片1上未设置微透镜的区域总和应当占整个眼镜片1面积的40%-8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环形区域31 和第二环形区域32内均设有第一微透镜阵列11 与第二微透镜阵列21。此时,中心区域30周边的第一环形区域31和第二环形区域32内设置微透镜阵列均可以起到抑制眼轴拉长的作用,从而提高眼镜片1抑制或缓解近视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眼镜片1整个区域可以均匀地叠设一层间隔设置的第一微透镜 110与一层间隔设置的第二微透镜210,但需保证未设置微透镜的间隙占整个眼镜片1面积的 40%-80%,优选为50%-60%,以确保眼镜片1矫正视力的效果。
可选地,中心区域,第一环形区域与第二环形区域的形状均不做限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
请结合图1和图4,进一步地,第一微透镜110与第二微透镜210在垂直眼镜片1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并且每个第一微透镜110在垂直眼镜片1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与每个第二微透镜210在垂直眼镜片1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留有间距D。
可以理解,第一微透镜110与第二微透镜210 在垂直眼镜片1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且留有间距,因此,在眼镜片1上设有透镜的区域内也存在部分没有透镜的区域,而这些没有透镜的区域用来矫正视力,提高了眼镜片1的实用性。
可选地,还可以通过增加基体的层数,并在每层基体上设置微透镜阵列,来增加微透镜阵列的层数,进而增加离焦成像层的层数,进一步地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性。
请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镜2,包括上述眼镜片1。眼镜2与眼镜片1 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和眼镜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包括从靠近眼睛到远离眼睛的方向上叠层设置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第一基体上设有第一微透镜阵列,第二基体上设有第二微透镜阵列。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由两层基体组成,且在每层基体上分别设置微透镜阵列形成层叠的两层透镜层,可以产生两层靠近视网膜或两层远离视网膜的离焦成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单层透镜层带来的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睛疲劳等问题,还可以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感以及起到保护视力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两层基体,生产工艺简单,并且可以同时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在不同的基体上分别设置一层微透镜阵列,可以保证每层基体上的微透镜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避免基体成型时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互相影响,可以提高良品率。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阵列设于第一基体靠近第二基体一侧,第二微透镜阵列设于第二基体远离第一基体一侧。将第一微透镜阵列与第二微透镜阵列均设置在远离眼睛的一侧,可以更好地起到抑制或减缓视力发展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与第二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不同。由于屈光力不同,产生的离焦虚像相对视网膜的位置就不同,因此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离焦虚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避免出现佩戴不适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小于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光线经第一微透镜阵列离焦后,在靠近视网膜位置产生离焦层,经第二微透镜阵列离焦后,在靠近视网膜位置产生离焦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单层透镜层带来的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睛疲劳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第二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的高度范围为0.5~2um。微透镜的高度在0.5~2um的范围内结构更加稳定。
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基体与第一微透镜一体成型;第二基体与第二微透镜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眼镜片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眼镜片的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与第二微透镜在垂直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保证了眼镜片具有足够矫正视力区域。
8、本实用新型的每个第一微透镜在垂直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与每个第二微透镜在垂直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留有间距,第一微透镜与第二微透镜投影之间的间距为矫正视力区域,保证了眼镜片具有良好的视力矫正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与第二微透镜均为凸透镜,将微透镜设置为凸透镜有利于聚焦形成离焦成像层。
10、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眼镜,包括上述眼镜片,具有与上述眼镜片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靠近眼睛到远离眼睛的方向上叠层设置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第一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二基体上设有第二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所述第二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所述第一微透镜与相邻所述第二微透镜在垂直所述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设于所述第一基体靠近所述第二基体一侧,所述第二微透镜阵列设于所述第二基体远离所述第一基体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与所述第二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小于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和所述第二微透镜的高度范围为0.5~2u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一微透镜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第二微透镜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微透镜在垂直所述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二微透镜在垂直所述眼镜片轴心线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留有间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与所述第二微透镜均为凸透镜。
9.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眼镜片。
CN202221716296.3U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Active CN218383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296.3U CN218383521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296.3U CN218383521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3521U true CN218383521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6296.3U Active CN218383521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3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90076005A (ko) 근시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또는 방법
JP6485888B1 (ja) 老眼鏡用レンズ及び老眼鏡
CN113376866B (zh) 一种带微结构的成人渐进眼镜片
CN103792681A (zh) 具有改善的贴合特性的接触镜片
CN218601620U (zh) 一种具有自由曲面结构的近视离焦镜片及眼镜
CN216449846U (zh) 一种正向离焦式眼镜片及眼镜
CN114740637A (zh) 光学透镜组及眼镜
CN215375982U (zh)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CN218332193U (zh) 一种具有仿生复眼结构的离焦眼镜片
CN218383521U (zh)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CN219625830U (zh) 多点离焦棱镜片及眼镜
CN216434569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217404661U (zh) 光学透镜组及眼镜
CN115903269A (zh) 眼镜片及框架眼镜
CN115728961A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220040897U (zh) 一种清晰成像球柱复合型微透阵列镜片
CN220020013U (zh) 近视防控镜片及眼镜
CN220455623U (zh)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和具有其的框架眼镜
CN221008030U (zh) 一种高精度离焦防控镜片及眼镜
CN217767087U (zh) 一种复合式远视镜片
CN221008031U (zh) 一种单光渐进镜片及眼镜
CN215769233U (zh) 一种近视眼镜片
CN218825015U (zh) 一种具有减缓近视增长的保留近用区清清晰成像的微透镜
CN219370156U (zh) 渐变式多点离焦辅助镜片及具有该镜片的眼镜
CN217060664U (zh) 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