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5982U -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5982U
CN215375982U CN202121702772.1U CN202121702772U CN215375982U CN 215375982 U CN215375982 U CN 215375982U CN 202121702772 U CN202121702772 U CN 202121702772U CN 215375982 U CN215375982 U CN 215375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lenses
layer
lens
microlens
microlens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27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银球
杨光
李庐佳
张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nghua B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nghua B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nghua B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nghua B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27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5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5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5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镜片和眼镜,该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处方镜片同侧表面上的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第二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大于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可以理解,微透镜的屈光力不同,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就会不同,屈光力越小,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越靠近视网膜。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会产生靠近和远离视网膜的两层离焦成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两层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佩戴舒适感更好,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背景技术】
正常视力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成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看到的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远视眼看到的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对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人们为获得清晰视觉,往往使用凹镜片和凸镜片将物体成像重新矫正到视网膜上。
人的视网膜为弧面,因此对中心区域的矫正和周边区域的矫正不同,例如,采用凹镜片矫正近视时,凹镜片周边区域矫正要小于中心区域的矫正。但因配镜精度原因和佩戴原因,周边区域矫正后的物体成像往往会落在视网膜后方,而这将刺激眼轴增长,进一步加深近视度数,尤其在发育期的儿童,这一现象更易发生。为抑制这种现象产生的近视加深,市面上出现了离焦镜片,即在镜片周边区域设置光学元件,使经过周边区域光学元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以抑制眼轴的拉长,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
但现有的离焦镜片的离焦度数大,即周边区域的光学元件与基础镜片的矫正度数差距大,周边区域光学元件产生的虚像与基础镜片产生的像相差大,实际使用时易产生视物不适、眩晕,眼睛易疲劳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离焦镜片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所述处方镜片同侧表面上的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所述第二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所述第二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大于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微透镜覆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微透镜。
优选地,所述处方镜片包括中心区域和环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所述第二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上。
优选地,所述中心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透镜的直径为0.1-0.5mm,所述第二微透镜的直径为0.5-1.5mm。
优选地,相邻两个第一微透镜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半径的比值为0.8-1.2;相邻两个第二微透镜的间距与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半径的比值为0.8-1.2。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微透镜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多个所述第二微透镜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和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的比值为30%-70%。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还提供一种眼镜,包括镜框、镜腿和如上所述的眼镜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和眼镜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处方镜片同侧表面上的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第二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大于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可以理解,微透镜的屈光力不同,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就会不同,屈光力越小,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越靠近视网膜。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会产生靠近和远离视网膜的两层离焦成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两层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第二微透镜覆盖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此设置可使每层的微透镜均可均匀布置,第一微透镜可以设置得足够小,并且不影响第二微透镜的布置,在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的重叠位置形成复合微透镜,形成过渡屈光力,从而产生更平滑的渐进离焦效果,进一步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视物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的处方镜片包括中心区域和环绕中心区域的周边区域,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周边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上。通过在处方镜片上留设中心区域,中心区域仅保留处方镜片的矫正功能,可以保证眼睛直视时视物清晰,而同时周边区域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起到抑制眼轴拉长的作用,两种功能可以达到更优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第一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相同,多个第二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相同。通过控制高度可以控制同层微透镜屈光力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个别微透镜焦点异常,以保证渐进离焦效果,客户使用体验更好。
5、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第一微透镜的间距与第一微透镜的半径的比值为0.8-1.2,相邻两个第二微透镜的间距与第二微透镜的半径的比值为0.8-1.2,即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的间距均大致为其半径大小,可保证均匀的阵列排布。另外,较大的第二微透镜的间距同样较大,其间距缝隙内留白区域同样可以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视力矫正功能。
6、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第一微透镜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多个第二微透镜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此设置可以一次成型同层的多个微透镜,降低工艺生产难度,且同层成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客户使用体验更好。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和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的比值为30%-70%,此设置,可保证两层微透镜阵列的离焦度数差距不会过大,不会因两层微透镜阵列产生的虚像差异过大而导致视物不适,实际使用效果更佳。
8、还提供一种眼镜,具有和上述眼镜片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之变形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之应用原理示例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之应用原理示例图二。
图6是图1中X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Y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眼镜片;3、眼镜;
10、处方镜片;11、中心区域;12、周边区域;13、留白区域;20、微透镜阵列;21、第一层微透镜阵列;22、第二层微透镜阵列;31、镜框;32、镜腿;
100、眼睛;211、第一微透镜;221、第二微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镜片1,眼镜片1包括处方镜片10和设置在处方镜片10上的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20,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20的屈光力各不相同。
可以理解地,每层微透镜阵列20的屈光力不同,每层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就会不同,屈光力越小,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越靠近视网膜。当多层微透镜阵列20产生分层次变化的屈光力时,会产生层层靠近视网膜或层层远离视网膜的离焦成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大大提高。
可以理解地,每层微透镜阵列20均包括多个微透镜,每层微透镜阵列20的屈光力由该层每个微透镜的屈光力决定。微透镜的屈光力由该微透镜的本身材料折射率、厚度及其曲率决定,因此可通过选取不同材料和/或设置不同厚度及曲率,来实现各层微透镜阵列中微透镜的屈光力不同,进而实现多层微透镜阵列20的屈光力的层次变化。可选地,微透镜可以为非球面微透镜,例如微透镜的中间部分曲率小,而边缘部分曲率大,相应的,单个微透镜每个部分的屈光力也会存在变化,但不影响单个微透镜的屈光效果;或者,微透镜可以为球面微透镜,则单个微透镜上每个部分的屈光力更均匀,微透镜的屈光力可由以下公式计算获得:
1/f=(n-1)[1/R1-1/R2+(n-1)t/nR1R2]
其中,n为微透镜材料的折射率,R1和R2为微透镜两个表面的曲率半径,t为微透镜的厚度,f是焦距,1/f即为微透镜的屈光力。
可选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20可以均设置在处方镜片10的表面,当设置在处方镜片10的表面时,可以同侧设置或不同侧设置;或者,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20中可以至少一层设置在处方镜片10的表面,而至少一层层嵌设在处方镜片10内;或者,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20可以均嵌设在处方镜片10内。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20设置在处方镜片10的同侧表面上,且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20中的微透镜的屈光力与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20表面的高度正相关。可以理解,将微透镜设置在处方镜片10表面且通过物理高度来对每层的屈光力做层次变化区分,工艺生产简单,且可保证每层的均匀性,用户佩戴体验更佳。
进一步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20中的微透镜的直径与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10表面的高度正相关,即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10表面的高度越高,该微透镜的直径越大,也即设置在靠外侧一层的微透镜比内侧一层的微透镜大,外侧一层的微透镜至少有部分是连接于处方镜片10上的,各层稳定性叠加,稳定性更高。
可以理解地,处方镜片10为匹配用户眼睛近视度数的凹面镜,用于矫正视力,可以为球面镜或非球面镜,在此不做限定。处方镜片10在用户使用时,会存在靠近眼睛的表面和远离眼睛的表面,一般情况下,靠近眼睛的表面内凹,远离眼睛的表面外凸。可选地,多层(大于或等于2层)微透镜阵列20可以依次设置在处方镜片10远离眼睛的表面,即外凸表面;或者,多层(大于或等于2层)微透镜阵列20可以依次设置在处方镜片10靠近眼睛的表面,即内凹表面。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层(大于或等于2层)微透镜阵列20依次设置在处方镜片10远离眼睛的表面。
可以理解地,可以在处方镜片10远离眼睛的表面的全部区域设置微透镜阵列20,此时,仅有各微透镜之间的间隙部分用于矫正视力,为使间隙部分起到良好的矫正效果,间隙部分的总面积要达到处方镜片10远离眼睛的表面面积的40%-80%,优选为50%-60%;或者可以在处方镜片10远离眼睛的表面的局部区域设置微透镜阵列20,此时,除了各微透镜之间的间隙部分,还有未设置微透镜阵列20的留白部分用于矫正视力。
请结合图1-图3,进一步地,处方镜片10包括中心区域11和环绕中心区域11的周边区域12,微透镜阵列20设置在周边区域12的至少部分区域上。通过在处方镜片10上留设中心区域11,中心区域11仅保留处方镜片10的矫正功能,可以保证眼睛直视时视物清晰,而同时周边区域12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起到抑制眼轴拉长的作用,两种功能可以达到更优的效果。
可以理解地,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周边区域12可以由中心区域11布置到处方镜片10的边缘;也可以不布置到处方镜片10的边缘,此时周边区域12与处方镜片10的边缘之间留有留白区域13,可以起到辅助矫正视力的作用。
可选地,中心区域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正多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中的一种。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心区域11的形状为正六边形。周边区域12呈环形,微透镜阵列20可设置在周边区域12的整个区域(如图2所示);或者设置在周边区域12的部分区域,例如,可以按象限呈区域间隔布置(如图3所示)。
可以理解地,微透镜阵列20的层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定,可以为2层、3层、4层或更多层。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方镜片10上设置2层微透镜阵列,以此设置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界定2层微透镜阵列分别为第一层微透镜阵列21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22,第一层微透镜阵列21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211,第二层微透镜阵列22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221,第二微透镜221凸出处方镜片10的高度大于第一微透镜211凸出处方镜片10的高度。第二微透镜221的屈光力大于第一微透镜211的屈光力,为达到渐进式的区分度,第一微透镜211的屈光力和第二微透镜221的屈光力的比值可以为10%-90%;进一步地,为保证两层微透镜阵列的离焦度数差距不会过大,第一微透镜211的屈光力和第二微透镜221的屈光力的比值优选为30%-70%,此范围不会因两层微透镜阵列产生的虚像差异过大而导致视物不适,实际使用效果更佳;更优选的,第一微透镜211的屈光力和第二微透镜221的屈光力的比值为50%。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示例,眼镜片1位于眼睛100前方,第一层微透镜阵列21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22设置在处方镜片10远离眼睛100的一侧表面,第一层微透镜阵列21的第一微透镜211的屈光力小于第二层微透镜阵列22阵列的第二微透镜221。第一微透镜211的屈光力更小,焦距更大,所以平行光线经第一微透镜211所成的离焦成像位置为更靠近视网膜的A位置,同理,平行光线经第二微透镜221所成的离焦成像位置为A位置远离视网膜一侧的B位置。另外,平行光线经过中心区域11和微透镜之间的间隙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物像,以矫正视力。眼睛100在矫正视力的基础上,会受到A、B位置的离焦成像的诱导刺激,经过人体器官的自调节机能,抑制视网膜向后调节,从而抑制眼睛100眼轴的拉长,抑制近视发展。可以理解,眼睛100感知物体的清晰度是由视网膜到A位置、再到B位置逐渐模糊的,即有个逐步过渡的相差,眼睛100有个渐进式感知的过程,不会出现相差突然增大,造成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用户体验感佳。容易想到,可以设置更多层微透镜阵列,来实现成像相差的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微透镜221覆盖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211。此设置,可使每层的微透镜均可均匀布置,第一微透镜211可以设置得足够小,并且不影响第二微透镜221的布置,在第一微透镜211和第二微透镜221的重叠位置形成复合微透镜,形成过渡屈光力,从而产生更平滑的渐进离焦效果,进一步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视物舒适度。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给出另一示例,第一微透镜211的离焦成像位置为A位置,第二微透镜221的离焦成像位置为B位置;可以理解,第一微透镜211和第二微透镜221的重叠位置的屈光力大小介于第一微透镜211的屈光力和第二微透镜221的屈光力大小之间,因此,平行光线经过第一微透镜211和第二微透镜221的重叠位置时,所成的离焦成像位置在A位置和B位置之间的C位置,即眼睛100感知物体清晰度的过渡由视网膜-A位置-B位置转变为视网膜-A位置-C位置-B位置,渐进离焦效果更平滑,用户佩戴时的视物舒适度进一步提高。
请结合图1和图6,可选地,多个第一微透镜211可以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或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同样的,多个第二微透镜221可以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或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可选地,多个第一微透镜211的高度h(如图6中所示的h)可以设置为大致相同的高度;或者设置为规律变化的高度,例如根据处方镜片10表面的弧度,多个第一微透镜211的高度h由处方镜片10中心向边缘依次增加或减小,或者根据每个位置上第一微透镜211的材料不同,为调整屈光力,不同材料的第一微透镜211的高度h做相应调整。同样的,多个第二微透镜221的高度H(如图6中所示的H)可以设置为大致相同的高度;或者设置为规律变化的高度,例如根据处方镜片10表面的弧度,多个第二微透镜221的高度H由处方镜片10中心向边缘依次增加或减小,或者根据每个位置上第二微透镜221的材料不同,为调整屈光力,不同材料的第二微透镜221的高度H做相应调整。
具体地,多个第一微透镜211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多个第二微透镜221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此设置可以一次成型同层的多个微透镜,降低工艺生产难度,且同层成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客户使用体验更好。多个第一微透镜211的高度h大致相同,多个第二微透镜221的高度H大致相同,通过控制高度可以控制同层微透镜屈光力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个别微透镜焦点异常,以保证渐进离焦效果,客户使用体验更好。可以理解地,此处描述的第一微透镜211的高度h和第二微透镜221的高度H均为凸出于处方镜片10的高度。更具体地,第一微透镜211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0.01-2um,优选为0.1-1um,更优选的为0.2um、0.5um、0.8um;相应地,在保证大于第一微透镜211的高度h的前提下,第二微透镜221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0.05-3um,优选为0.5-1.5um,更优选的为0.6um、1um、1.3um。
请结合图2和图7,可以理解地,多个第一微透镜211的直径在保证屈光力均匀的前提下,可以设置为相同大小,或者按照预设规律变化,例如,可以由处方镜片10的中心向外依次增大、波动变化或阶梯变化。同样的,多个第二微透镜221的直径在保证屈光力均匀的前提下,可以设置为相同大小,或者按照第一微透镜211的变化规律做协同变化。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微透镜211的直径d(如图7中所示的d)设置为大致相同的大小,具体可取值范围为0.1-0.5mm,优选为0.1-0.3mm,更优选的为0.13mm;第二微透镜221的直径D(如图7中所示的D)设置为大致相同的大小,具体可取值范围为0.5-1.5mm,优选为0.8-1.2mm,更优选的为0.98mm。
可以理解地,为保证每层微透镜阵列均匀排布的实现,每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均匀间隔设置。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微透镜211的间距m(如图7中所示的m)与第一微透镜211的半径r(如图7中所示的r)的比值为0.8-1.2,优选为1;相邻两个第二微透镜221的间距M(如图7中所示的M)与第二微透镜的半径R(如图7中所示的R)的比值为0.8-1.2,优选为1。可以理解,第一微透镜211和第二微透镜221的间距均大致为其半径大小。另外,较大的第二微透镜221的间距同样较大,其间距缝隙内留白区域同样可以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视力矫正功能。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处方镜片和设置有通孔阵列的掩盖膜;
将掩盖膜覆盖处方镜片;
对覆盖有掩盖膜的处方镜片进行镀膜,以在处方镜片上对应通孔阵列的位置形成微透镜阵列;
更换设置有不同规格通孔阵列的掩盖膜,在处方镜片上形成多层微透镜阵列。
可以理解地,处方镜片即为匹配用户眼睛近视度数的凹面镜,其材质可选的有树脂材质、PC材质、玻璃材质、水晶材质或其他特殊材质,在此可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地,在处方镜片上镀膜形成的微透镜阵列的工艺可以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或蒸发镀膜工艺。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要在处方镜片上的预设位置镀设标准大小的微透镜,需要提前获取标准的掩盖膜,并在掩盖上设置可形成微透镜阵列的通孔阵列。
可以理解地,处方镜片的表面为一曲面,为更好地使掩盖膜覆盖在处方镜片的表面,掩盖膜的材料采用弹性材料。
磁控溅射镀膜工艺的具体步骤为:首先清洗处方镜片和掩盖膜并进行干燥,再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吹净表面;正常大气压下将镀膜靶材放置到镀膜设备腔体中,将掩盖膜放置于镀膜治具内,再将处方镜片置于掩盖膜上并固定以使掩盖膜平整覆盖于处方镜片表面;密闭镀膜设备腔体,打开镀膜设备电源进行抽真空,镀膜设备内压强降至预设值时,镀膜设备起辉,根据预先设计的微透镜阵列的高度确定预溅射和溅射的时间,经过预溅射和溅射预设时间后,关闭设备电源,打开气阀,使腔体内气压达到大气压水平,打开腔体,取出镀有一层微透镜阵列的样品;可以理解地,接下来,可对镀有一层微透镜阵列的样品进行清洗,并获取设置有不同规格通孔阵列的掩盖膜进行清洗,重复上述工艺流程,以在处方镜片上形成多层微透镜阵列。
进一步地,掩盖膜与处方镜片接触的表面为磨砂面。可以理解地,处方镜片的材质多为较软质的材料,普通的掩盖膜贴到处方镜片上,镜片上有一些独立的腔室,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的抽真空步骤时,这些独立的腔室会造成处方镜片表面排气不均匀,进而在处方镜片表面形成印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掩盖膜与处方镜片接触的表面为磨砂面,可避免处方镜片表面印痕的形成,眼镜片的成品质量更优。
进一步地,在处方镜片上形成多层微透镜阵列后,还可以进一步镀上其他功能膜层,如镀上增透膜以增加透光度、镀上防油污膜以保持镜面光洁度等。可以理解,镀功能膜需镜片表面整体镀膜,不需要加额外的掩盖膜。
请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镜3,包括镜框31、镜腿32和如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片1。
可选地,镜框31可以全包裹眼镜片1的边缘或部分包裹眼镜片1的边缘,能实现对眼镜片1的固定即可,在此可不做限定。
可选地,镜框31和镜腿32可选用相同的材质,也可选用不同的材质,可选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塑料、树脂或其它天然材质,在此可不做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和眼镜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处方镜片同侧表面上的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第二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大于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可以理解,微透镜的屈光力不同,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就会不同,屈光力越小,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越靠近视网膜。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会产生靠近和远离视网膜的两层离焦成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两层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第二微透镜覆盖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此设置可使每层的微透镜均可均匀布置,第一微透镜可以设置得足够小,并且不影响第二微透镜的布置,在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的重叠位置形成复合微透镜,形成过渡屈光力,从而产生更平滑的渐进离焦效果,进一步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视物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的处方镜片包括中心区域和环绕中心区域的周边区域,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周边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上。通过在处方镜片上留设中心区域,中心区域仅保留处方镜片的矫正功能,可以保证眼睛直视时视物清晰,而同时周边区域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起到抑制眼轴拉长的作用,两种功能可以达到更优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第一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相同,多个第二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相同。通过控制高度可以控制同层微透镜屈光力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个别微透镜焦点异常,以保证渐进离焦效果,客户使用体验更好。
5、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第一微透镜的间距与第一微透镜的半径的比值为0.8-1.2,相邻两个第二微透镜的间距与第二微透镜的半径的比值为0.8-1.2,即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的间距均大致为其半径大小,可保证均匀的阵列排布。另外,较大的第二微透镜的间距同样较大,其间距缝隙内留白区域同样可以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视力矫正功能。
6、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第一微透镜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多个第二微透镜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此设置可以一次成型同层的多个微透镜,降低工艺生产难度,且同层成型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客户使用体验更好。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和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的比值为30%-70%,此设置,可保证两层微透镜阵列的离焦度数差距不会过大,不会因两层微透镜阵列产生的虚像差异过大而导致视物不适,实际使用效果更佳。
8、还提供一种眼镜,具有和上述眼镜片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所述处方镜片同侧表面上的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所述第二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所述第二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大于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微透镜覆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微透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方镜片包括中心区域和环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所述第二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的直径为0.1-0.5mm,所述第二微透镜的直径为0.5-1.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微透镜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半径的比值为0.8-1.2;相邻两个第二微透镜的间距与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半径的比值为0.8-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微透镜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多个所述第二微透镜采用相同折射率的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和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的比值为30%-70%。
10.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包括镜框、镜腿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眼镜片。
CN202121702772.1U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Active CN215375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2772.1U CN215375982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2772.1U CN215375982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5982U true CN215375982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1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2772.1U Active CN215375982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59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8362A (zh) * 2021-07-23 2021-11-05 深圳市浓华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
CN114924426A (zh) * 2022-04-14 2022-08-19 北京同仁验光配镜有限责任公司 近视防控镜片及近视防控眼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8362A (zh) * 2021-07-23 2021-11-05 深圳市浓华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
CN114924426A (zh) * 2022-04-14 2022-08-19 北京同仁验光配镜有限责任公司 近视防控镜片及近视防控眼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5082B (zh) 镜片元件
CN215375982U (zh)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KR20190076005A (ko) 근시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또는 방법
TWI494637B (zh) 在具有動態光學之光學傳遞內之靜態增進表面區域
EP4127825B1 (en) Lens element
US20100007846A1 (en) Disk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Power of an Optical Component
WO2023065556A1 (zh) 一种眼镜片及框架眼镜
JP2010513967A (ja) 眼鏡レンズを決定する方法
US8777407B2 (en) Progressive-power lens and progressive-power lens design method
CN116745688A (zh) 眼镜镜片设计、制造眼镜镜片的方法和提供用于至少延缓近视进展的眼镜镜片的方法
US10976573B2 (en) Method for designing a lens shape and spectacle lens
CN104718489A (zh) 用于确定包括其面之一上的非球面连续层和其面之一上的非球面菲涅耳层的眼镜片的方法
CN113608362B (zh) 一种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
CN115280226A (zh) 具有辅助光学元件的眼镜镜片
JP2008090204A (ja) 眼鏡用レンズ
CN21771832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216434569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TW202109094A (zh) 用於設計邊對邊光致變色軟式隱形眼鏡的方法
KR101359721B1 (ko) 향상된 단초점 안경렌즈
CN218995812U (zh) 眼镜片、眼镜、头戴式显示设备及视力训练设备
CN213182238U (zh) 一种镜片、眼镜
CN218383521U (zh) 一种眼镜片和眼镜
CN212302137U (zh) 一种改善周边视野的镜片
TW202109141A (zh) 具有妝飾及療效考量的光致變色軟式隱形眼鏡
CN111650761A (zh) 一种镜片、眼镜和镜片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