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0404U -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0404U
CN218630404U CN202223148889.7U CN202223148889U CN218630404U CN 218630404 U CN218630404 U CN 218630404U CN 202223148889 U CN202223148889 U CN 202223148889U CN 218630404 U CN218630404 U CN 218630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icro
myopia
area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88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梦晨
王海松
王丹琦
吴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osh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osh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osh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osh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488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0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0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0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视控制镜片,包括位于镜片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和位于第一光学区域外围的第二光学区域,所述第二光学区域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光学区域包括控焦基体和位于所述控焦基体上的多个微曲面结构,每个微曲面结构均可产生屈光度与高阶像差,所述多个微曲面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度。通过将控焦基体和具有屈光度与高阶像差的微曲面结构的叠加设计,使周边视网膜产生近视离焦,并具有降低成像对比度、增加聚焦深度等作用,有效实现调节佩戴者视网膜周边的成像信号,减缓了眼轴的增长,大大提升了近视的防控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视网膜成像信号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视眼是全球社会性问题及医学难题。目前市场上涉及的近视控制的镜片的设计几乎全部基于视网膜周边离焦的工作原理,即在中心第一光学区域的周边区域添加和延展出具有正视效果的第二光学区域,如中国专利CN201310628174.8的“眼镜片”,该专利利用微透镜阵列组成周边360°区域,用来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但是这种结构设计的第二光学区域的离焦效果均一,仅采用单一的离焦原理进行近视控制,其效果明显受到限制,并且无法对佩戴者眼睛的球差、高阶像差进行矫正,不能有效调节佩戴者视网膜周边的成像信号,大大影响了近视的防控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目前存在的局限性,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近视控制镜片,可有效调节佩戴者视网膜周边的成像信号,减缓眼轴的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视控制镜片,包括位于所述镜片的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区域外围的第二光学区域,所述第二光学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光学区域具有正屈光度,所述第二光学区域包括控焦基体和位于所述控焦基体上的多个微曲面结构,每个微曲面结构均可产生屈光度与高阶像差,所述多个微曲面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度;所述控焦基体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区与第一光学区域形成同心环结构或非同心环结构,和/或为从第一光学区域边缘到第二光学区域边缘的分区结构,和/或为具有任意形状的区域块,和/或为所述控焦基体上设置的贯穿孔结构,所述贯穿孔内填充有折射率小于第一光学区域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多个控制区时,各个所述控制区的屈光度与第一光学区域屈光度的差值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多个控制区时,每一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均相同且至少两个控制区之间的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不同,或者至少一个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度。
进一步地,当有多个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屈光度时,各控制区之间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变化区间差值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控焦基体具有高阶像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学区域内的微曲面结构可产生单一阶数或不同阶数的高阶像差,当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多个控制区时,不同控制区内的微曲面结构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高阶像差。
进一步地,不同控制区内的微曲面结构具有不同的高阶像差时,微曲面结构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基体前表面、基体后表面和位于所述基体前表面、基体后表面之间的控焦基材;所述微曲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基体前表面和/ 或基体后表面上和/或控焦基材中。
进一步地,当所述微曲面结构设置在所述控焦基材中时,沿所述镜片的厚度方向,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多个控焦分层,各个所述控焦分层内分布有所述微曲面结构。
进一步地,每一个控制分层内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均相同且至少两个控制分层之间的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不同,或者至少一个控制分层内微曲面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度。
进一步地,当多个控制分层内微曲面结构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屈光度时,各控制分层之间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变化区间差值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前表面上和/或基体后表面上和/或控焦基材中还设有光散射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的近视控制镜片,其通过第二光学区域的控焦基体和位于控焦基体上的具有屈光度与高阶像差的微曲面结构的叠加设计,可使周边视网膜产生近视离焦,并具有降低成像对比度、增加聚焦深度,或减弱视网膜前后成像的信号的区别等作用,能有效实现调节佩戴者视网膜周边的成像信号,减缓了眼轴的增长,大大提升了近视的防控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光学区域控焦基体设置有多个控制区,结合各个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设计,可根据佩戴者的眼底成像特点、眼部生物参数和光学参数,最大限度的优化近视矫正区的分区设计。
更进一步地,通过改变第二光学区域的屈光度/和像差,结合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和像差设计,可针对近视儿童的近视发展情况而进行有效结合的调整,例如,针对中高度近视或近视发展速度过快者,可在第二光学区域的不同控制区通过基体曲率或控焦基材折射率的改变设计屈光度,通过基体本身前后面型的改变设计像差,再通过叠加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和像差结构设计,使得镜片的控制区含相对第一光学区域具有足够高的离焦量的同时,降低成像对比度,改变大脑对周边视网膜成像的敏感度,达到最优的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控制区内每个独立的微曲面结构其屈光度、形状、尺寸及分布都可以互不相同,还可以在控焦基体中设置控焦分层,可在近视离焦的效果上增加焦深,或通过与光散射颗粒组合造成光散射,起到降低视网膜成像对比度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近视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所述控焦基体上设置的贯穿孔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区包括具有任意形状的区域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光学区域;2、第二光学区域;22、控焦基体;23、基体前表面; 24、基体后表面;25、微曲面结构;26、光散射颗粒;2a、第一控制区;2b、第二控制区;2c、第三控制区;2d、第一区域块;2e、第二区域块;2f、第三区域块;2g、第四区域块;221、第一控焦分层;222、第二控焦分层;223、第三控焦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本文中所涉及的表征手段均可参阅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描述,本文中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的一种近视控制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视控制镜片,该近视控制镜片包括第一光学区域1和第二光学区域2,所述第一光学区域1位于近视控制镜片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二光学区域2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区域1的外围;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学区域2包括控焦基体22和位于控焦基体22上的具有屈光度与高阶像差的多个微曲面结构2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微曲面结构优选但不限于微型凸面或凹面结构形成的球面,根据实际的需求情况,也可以是非球面,柱状面或其他复杂曲面结构,各个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形状、尺寸、间隔可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微曲面结构中,优选设置为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屈光度值;再者,通过控制微曲面结构的曲面设计产生满足光学设计的高阶像差,可以是某项单一阶数的高阶像差,也可以是几项不同阶数的高阶像差的组合。微曲面结构可以设置在镜片的内部或表面,设置在内部时,微曲面结构与所在区域的控焦基材材料不同,通过改变微曲面结构的折射率与控焦基材的折射率差值可以调节微曲面结构所带来的屈光效果;还可以结合改变微曲面结构的表面曲率进一步的调节其屈光值范围;微曲面结构设置基体前表面和/或基体后表面上,也就是设置在镜片的表面时,微曲面结构可以与控焦基材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控焦基材的折射率可以与第一光学区域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焦基体22包括基体前表面23、基体后表面24和位于基体前表面23、基体后表面24之间的控焦基材;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基体前表面23、基体后表面24分别具有不同于第一光学区域的基体前表面曲率和基体后表面曲率,使得第二光学区域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具有正屈光度,控焦基材的折射率与第一光学区域的材料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 2中所示的基体前表面23、基体后表面24的表面曲折度是为示意表示其分别设计了凹凸结构的面型,使得控焦基体22本身也具有像差。当然,像差的面型结构可以只设置在基体前表面23或基体后表面24两者之一。
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基体前、后表面曲率和/或改变控焦基材的材料折射率来改变第二光学区域的屈光度值的大小,叠加在控焦基体上设置的多个具有屈光度和高阶像差的微曲面结构25,能够在实现近视离焦的基础上充分降低周边成像对比度,改变大脑对周边视网膜成像的敏感度,有效实现调节佩戴者视网膜周边的成像信号,减缓了眼轴的增长,大大提升了近视的防控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学区域位于所述镜片的中心区域,是指第一光学区域不与镜片的边缘接壤,第一光学区域和镜片边缘之间必然存在第二光学区域。进一步地,中心区域的中心可以为常规意义上的中心、重心、垂心、内心或外心,即第一光学区域优选位于镜片中包含上述中心、重心、垂心、内心或外心的区域,且不与镜片的边缘接壤。
本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可应用在框架眼镜镜片上,由于眼镜用于的对象通常为人,且人的瞳孔为圆形,所以第一光学区域优选为圆形,从而可以更好的矫正视力;第一光学区域的直径优选为佩戴者瞳孔直径的1.5~10倍。第二光学区域为包覆第一光学区域的环状结构;第二光学区域的最大宽度(宽度定义为第一光学区域的边缘至第二光学区域边缘的距离)为使用者瞳孔直径的 1.5~15倍。本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还可应用在软性或硬性接触镜上,镜片的第一光学区域的直径可为瞳孔直径的0.5至3.5倍,第二光学区域的最大宽度可为瞳孔直径值的0.5倍至3.5倍。如图1所示,第一光学区域1为圆形,可对应于人的瞳孔,使得尽可能多的光进入眼中,避免光线的缺失;第二光学区域 2为包覆第一光学区域的环状结构,与第一光学区域1形成同心环结构,该环状结构即为本实施例中的控焦基体,其前、后表面分别为基体前表面和基体后表面,同时,在环状结构上再设置有用于产生屈光度和高阶像差的微曲面结构 25,可以最大程度的对于第二光学区域2进行个性化调控,可以在控焦基体离焦的基础上叠加附加的屈光度和高阶像差,并降低周边视网膜成像对比度或减弱周边视网膜前后的成像区别及大脑对周边视网膜成像的辨别能力,达到更优的近视防控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微曲面结构的材料可以为光学透明材料或光学半透明材料。光学透明材料可以是刚性或柔性的;刚性材料的示例包括氟硅丙烯酸酯和硅丙烯酸酯,柔性材料通常是水凝胶,广泛用于接触镜片的水凝胶类型是硅酮水凝胶,水凝胶的折射率可以依赖于水合状态而变化,因为水的折射率通常低于水凝胶的组成材料。当微曲面结构被嵌入在控焦基材内时,折射率方面的对比度可以通过瑞利散射或米氏散射实现光散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学区域2优选但不限于包括三个环状结构的控制区,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可设定包括一个、两个、四个、五个、六个及更多自然个数的控制区,各个控制区的屈光度与第一光学区域屈光度的差值呈递增变化,并且每个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含相同的高阶像差值。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光学特征的环结构。镜片的光学区直径为42mm,其中,位于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1为近视矫正区,该矫正区的屈光度范围为-0.5D到-10.0D。位于中心区域外围的第二光学区域2包括从中心区域依次向镜片外缘设置的第一控制区2a、第二控制区2b和第三控制区2c。该三个控制区的光学特征由基体屈光度和微曲面结构共同作用组合叠加而成。
佩戴使用者在正常室内照明条件下(诸如用户能够容易地从书中阅读文本的普通教室或办公室照明条件下),佩戴使用者的瞳孔直径为4mm,近视600 度,第一光学区域1直径为瞳孔直径的1.5倍,即为6mm,材料折射率为1.67,前表面曲率为39cm,后表面曲率为8.7cm,屈光度为-6.0D。三个控制区为规律的环结构并且叠加微曲面结构。具体地,第一控制区2a相对于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1的相对屈光度数为+2D,前表面曲率为18.1cm,后表面曲率为8.7cm,第一控制区2a的环形宽度为6mm,同时该第一控制区2a内部叠加含+0.1微米的一阶球面像差和+0.1微米的二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3.5D的微曲面结构;第二控制区2b相对于第一控制区2a的引入度数为+1D,前表面曲率为14.4cm,后表面曲率为8.7cm,第二控制区2b的环形宽度为8mm,同时该第二控制区 2b内部叠加含+0.2微米的一阶球面像差和+0.2微米的二阶球面像差的,屈光度为+2.5D的微曲面结构;第三控制区2c相对于第二控制区2b的引入度数为 +0.5D,前表面曲率为12.9cm,后表面曲率为8.7cm,第三控制区2c的环形宽度为4mm,同时该第三控制区域2c内部叠加含+0.3微米的一阶球面像差和+0.3 微米的二阶球面像差的,屈光度为+1.5D的微曲面结构。该设计控制区控焦基体所含相对瞳孔中心的正屈光度及其所含微曲面结构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均由靠近瞳孔中心位置至边缘位置递增,该设计有助于加强对视网膜边缘位置成像信号的改变,平衡周边视网膜不同区域的成像清晰度及近视防控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光学特征的环结构。镜片的光学区直径为42mm,其中,位于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1为近视矫正区,该矫正区的屈光度范围为-0.5D到-10.0D。位于中心区域外围的第二光学区域2包括从中心区域依次向镜片外缘设置的第一控制区2a、第二控制区2b和第三控制区2c。该三个控制区的光学特征由基体屈光度、基体高阶像差和微曲面结构共同作用组合叠加而成。
佩戴使用者室光下瞳孔直径为4mm,近视600度。第一光学区域1直径为瞳孔直径的1.5倍,即为6mm,屈光度为-6.0D。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三个控制区的屈光度与第一光学区域 1屈光度的差值是呈交替变化的,并且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含不同阶数的高阶像差值,其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由中心到周边呈递减趋势。具体为:第二控制区2b的屈光度设置与第一光学区域1的屈光度相同,第二控制区2b的环形宽度为6mm,不包含微曲面结构以及像差设计,可以在保证一定近视防控功效的基础上,提高佩戴视力;第一控制区2a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相对屈光度数为+2D,基体的前表面有造成+0.3微米一阶球差叠加+0.2微米三叶草和四叶草像差的面型设计,同时该第一控制区2a内部叠加含+0.1微米的一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3.5D的微曲面结构,第一控制区2a的环形宽度为4mm;第三控制区 2c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相对屈光度数为1D,基体本身不包含像差设计,同时该第三控制区2c内部叠加含+0.3微米的二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1.5D的微曲面结构,第三控制区2c的环形宽度为8mm。该设计在控制区中交替存在与矫正区屈光度相同的区域,可提高镜片的佩戴视力。同时,第一控制区控焦基体所含的特殊高阶像差设计,可在靠近视网膜中心区域造成离焦效果的同时,调节视网膜前后成像信号的相似度,加强近视防控的功效,适合近视发展速度过快的人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近视控制镜片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光学特征的环结构。镜片的光学区直径为38mm,其中,位于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1为近视矫正区,该矫正区的屈光度范围为-0.5D到-10.0D。位于中心区域外围的第二光学区域2包括从中心区域依次向镜片外缘设置的第一控制区2a、第二控制区2b和第三控制区2c。该三个控制区的光学特征由基体屈光度和微曲面结构共同作用组合叠加而成。
佩戴使用者室光下瞳孔直径为4mm,近视300度。第一光学区域1直径为瞳孔直径的1.5倍,即为6mm,屈光度为-3.0D。
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三个控制区为非对称的非同心环结构。具体为:第一控制区2a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相对屈光度数为 +1D,同时该第一控制区2a内部叠加含+0.3微米的一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 +3.5D的微曲面结构,第一控制区2a的环形分布宽度为2mm-8mm;第二控制区2b相对于第一控制区2a的相对屈光度数为+1D,同时该第二控制区2b内部叠加含+0.5微米的二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2.5D的微曲面结构,第二控制区 2b的环形分布宽度为3mm-9mm;第三控制区2c相对于第二控制区2b的相对屈光度数为+1D,同时该第三控制区2c内部叠加含+0.2微米一阶球差和+0.1微米的二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1.5D的微曲面结构,第三控制区2c的环形分布宽度为2mm-8mm。不同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呈增减交替变化。
同时,以镜片中心为轴,根据佩戴者单眼视网膜中心的成像对微曲面结构进行区分,例如中心轴右侧的视网膜20度的位置测得低阶散光1.5D,球差为 1.8μm,左侧的视网膜20度的位置测得低阶散光0.5D,球差0.7μm,在裸眼状况下,由于像差总和的不同,形成的图像质量不同,传递给大脑的信号则不同,因此镜片的右侧的控制区微曲面结构数量为镜片左侧的1.5倍,这样的设计可以对两侧周边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进行优化,在周边视网膜本身像差大的成像区域加强刺激,达到最优的近视防控效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区域为多个规则形状以对称结构排列的分区结构组合而成。中心区域为第一光学区域1,该第一光学区域1为近视矫正区;第二光学区域位于中心区域外围,包括三个从第一光学区域边缘到第二光学区域边缘的分区结构,分别为第一控制区2a、第二控制区2b和第三控制区2c。该三个控制区的光学特征由各个控制区的基体屈光度和微曲面结构共同作用组合叠加而成。同时,之所以将第二光学区域设计为光学分区结构,是出于可充分考虑人眼在做近处工作时的用眼习惯,如在近视控制镜片下方的第一控制区2a设置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最大的正屈光度,从而在引入周边近视离焦的同时更好的减少近处工作时的调节滞后,以优化近视防控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区2a含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 1的最大的正屈光度,第二控制区2b和第三控制区2c引入比第一控制区2a小的正屈光度。第一光学区域1的度数范围为-0.5D到-10D。第一控制区2a的引入正度数范围为1D到10D,第二控制区2b的正度数范围为0.5D到9.5D,第三控制区2c引入的正度数范围为0.25D到9D。具体参数如下:佩戴使用者室光下瞳孔直径为4mm,近视300度,镜片光学区总直径40mm,第一光学区域1的直径为瞳孔直径的2.5倍,即为10mm,屈光度为-3.0D。其中,第一控制区 2a位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下方,面积占光学区域总面积的30%,基体含不同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前、后表面曲率,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屈光度为+3D,同时该第一控制区2a区域内部叠加含+0.3微米的一阶球面像差和+0.3微米的二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3.5D的微曲面结构。第二控制区2b和第三控制区2c 各占光学区域总面积的25%,第二控制区2b的基体含不同于第一光学区域1 的前、后表面曲率,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屈光度为+2D,第三控制区2c的基体含不同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前、后表面曲率,相对于第一光学区域1的屈光度为+1D。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控制区2b和第三控制区2c内部含屈光度为+1.5D的微曲面结构,但该微曲面结构不含高阶像差,可以在保证近视控制效果的同时,适当提高佩戴视力。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五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学区域为多个不规则形状以非对称结构排列的分区结构组合而成。中心区域为第一光学区域1,该第一光学区域1 为近视矫正区;第二光学区域位于中心区域外围,包括三个从第一光学区域边缘到第二光学区域边缘的分区结构,分别为第一控制区2a、第二控制区2b和第三控制区2c。该三个近视控制区的光学特征由各个控制区的基体屈光度和微曲面结构共同作用组合叠加而成。同时,之所以将第二光学区域设计为多个不规则形状的光学分区结构,是出于可根据佩戴使用者眼部生物参数和光学参数,最大限度的优化近视矫正区的分区设计,中心区和周边区的直径范围和光学特征的设置可参照实施例五的具体参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五、实施例六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学区域包括多个具有任意形状的区域块;中心区域为第一光学区域1,该第一光学区域1为近视矫正区;第二光学区域位于中心区域外围,包括四个具有不同形状的区域块,分别为第一区域块2d、第二区域块2e、第三区域块2f和第四区域块2g。该四个区域块的光学特征由各个区域块的基体屈光度和微曲面结构共同作用组合叠加而成。同时,之所以将第二光学区域设计为多个不规则形状的区域块结构,是出于可根据佩戴使用者眼部生物参数和光学参数,最大限度的优化近视矫正区的分区设计,中心区和周边区的直径范围和光学特征的设置可参照实施例五的具体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区域块的数量不限于为四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合适数量的区域块,其形状不限于图10中示例的形状,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为任何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学区域2优选但不限于包括三个环状结构的控制区,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可设定包括一个、两个、四个、五个、六个及更多自然个数的控制区。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控制区的屈光度与第一光学区域屈光度的差值是呈递减变化的,并且每个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含变化的高阶像差值,同时,同一控制区含至少两种不同像差数值的微曲面结构。
佩戴使用者在正常室内照明条件下的瞳孔直径为4mm,近视300度,第一光学区域1直径为瞳孔直径的1.5倍,即为6mm,材料折射率为1.67,前表面曲率为15.8cm,后表面曲率为9.2cm,屈光度为-3.0D。具体地,第一控制区2a 相对于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1的相对屈光度数为3.5D,前表面曲率为 10.6cm,后表面曲率为9.2cm,第一控制区2a的环形宽度为5mm,同时该第一控制区2a内部叠加含+0.1~+0.2微米变化的一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3.5D的微曲面结构;第二控制区2b相对于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1的相对屈光度数为2.5D,前表面曲率为10.6cm,后表面曲率为10.65cm,第二控制区2b的环形宽度为4mm,同时该第二控制区2b内部叠加含+0.1~+0.3微米变化的一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2.5D的微曲面结构;第三控制区2c相对于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1的相对屈光度数为1.5D,前表面曲率为10.6cm,后表面曲率为 11.6cm,第三控制区2c的环形宽度为3mm,同时该第三控制区域2c内部叠加含+0.1~+0.4微米变化的二阶球面像差、屈光度为+1.5D的微曲面结构。该设计中,从中心到周边,不同控制区的微曲面结构所含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呈递增变化。同时,同一控制区域所含的各个曲面结构含数值变化的高阶像差,有利于增强所设计像差对整个对应区域成像的影响,优化近视防控效果。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实施例七及实施例八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学区域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洞20,所述孔洞20贯穿第二光学区域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每个所述孔洞20中填充有不同于控焦基材折射率的材料以及微曲面结构。通过对孔洞位置的设计以及填充材料的选择,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线的控制,使其在视网膜周边产生离焦。
进一步地,打孔的方式可以为激光打孔、超声打孔、机械打孔等,实现在现有的镜片从后表面(靠近眼球的一面)到前表面(远离眼球的一面)的完全贯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之所以在第二光学区域上开设孔洞,是为了便于制备近视控制镜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常规近视矫正的周边区增加正视效果,从而达到近视防控的目的。具体地,首先对镜片进行打孔,得到含有孔洞的镜片;然后将微曲面结构、填充材料填于孔洞中,填充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控制基材的折射率;最后进行固化,得到所述近视控制镜片。通过第二光学区域的材料(第二光学区域的曲率可以与第一光学区域的曲率相同或不同)和微曲面结构的相互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镜片屈光特性的改变更加灵活、精细,可产生的离焦范围更广,还能够针对不同使用者的眼部参数进行个性化定制。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实施例七、实施例八及实施例九中任一实施例的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沿近视控制镜片的厚度方向,第二光学区域2的控焦基体22包括多个控焦分层,本实施例优选但不限于以三个控焦分层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两个、四个、五个、六个及更多个自然数个数的控焦分层。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控焦基体包括第一控焦分层221、第二控焦分层222 和第三控焦分层223,各个控焦分层内可设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微曲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控制分层内的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均相同且至少两个控制分层之间的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不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分层内微曲面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当多个控制分层内微曲面结构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屈光度时,各控制分层之间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变化区间差值可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上述微曲面结构的高阶像差可以参照前面的实施例,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微曲面结构在各分层内的排列方式不限,优选地,相邻层之间的微曲面结构错位排列,以获得更好的增加焦深、降低成像对比度的效果,使视网膜前后成像信号相似,从而达到延缓近视发展的目的。当微曲面结构采用半透明的材料时,还可以起到增加散射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基体前表面上和/或基体后表面上和/或控焦分层中还设有光散射颗粒2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控焦分层内参差设置多个微曲面结构25 和光学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组成的光散射颗粒26,不同控焦分层的微小曲面结构,其大小,间隔,形状,光学特征可相同或不同;光散射颗粒26结构可为任意形状和大小,可通过在镜片材料里添加杂质,造成控焦基体内部结构和密度不均匀,或设置在控焦基体表面增加表面粗糙度实现入射光的散射,降低周边视网膜成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从而利于有效调节佩戴者视网膜周边的成像信号,进一步增强近视控制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近视控制镜片,包括位于所述镜片的中心区域的第一光学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区域外围的第二光学区域,所述第二光学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光学区域具有正屈光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区域包括控焦基体和位于所述控焦基体上的多个微曲面结构,每个微曲面结构均可产生屈光度与高阶像差,所述多个微曲面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度;所述控焦基体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区与第一光学区域形成同心环结构或非同心环结构,和/或为从第一光学区域边缘到第二光学区域边缘的分区结构,和/或为具有任意形状的区域块,和/或为所述控焦基体上设置的贯穿孔结构,所述贯穿孔内填充有折射率小于第一光学区域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多个控制区时,各个所述控制区的屈光度与第一光学区域屈光度的差值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多个控制区时,每一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均相同且至少两个控制区之间的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不同,或者至少一个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当多个控制区内微曲面结构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屈光度时,各控制区之间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变化区间差值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焦基体具有高阶像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区域内的微曲面结构可产生单一阶数或不同阶数的高阶像差,当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多个控制区时,不同控制区内的微曲面结构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高阶像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不同控制区内的微曲面结构具有不同的高阶像差时,微曲面结构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基体前表面、基体后表面和位于所述基体前表面、基体后表面之间的控焦基材;所述微曲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基体前表面和/或基体后表面上和/或控焦基材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曲面结构设置在所述控焦基材中时,沿所述镜片的厚度方向,所述控焦基体包括多个控焦分层,各个所述控焦分层内分布有所述微曲面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控制分层内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均相同且至少两个控制分层之间的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不同,或者至少一个控制分层内微曲面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屈光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当多个控制分层内微曲面结构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屈光度时,各控制分层之间微曲面结构的屈光度变化区间差值呈增、减或交替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之一所述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前表面上和/或基体后表面上和/或控焦基材中还设有光散射颗粒。
CN202223148889.7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Active CN218630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8889.7U CN21863040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8889.7U CN21863040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0404U true CN218630404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4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8889.7U Active CN21863040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04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0115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眼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0115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眼显示设备
CN116360115B (zh) * 2023-05-31 2023-09-15 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眼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9539B (zh) 提高透镜聚焦范围的方法和多焦透镜
CN102119354B (zh) 用于防止或延缓近视发展的透镜设计和方法
JP2022539018A (ja) 近視の進行を矯正、減速、軽減、および/または抑制するための眼用レンズおよび方法
US20230296917A1 (en) Spectacle lens desig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pectacle len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spectacle lens for at least retarding myopia progression
CN216434562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218630404U (zh)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TW202125041A (zh) 衍射與折射混合式接觸透鏡
TW202132823A (zh) 用於治療近視之衍射與折射混合式接觸透鏡
CN114994946A (zh) 一种具有环带分布微环曲面透镜阵列眼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N114815309A (zh)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模具
TW202138877A (zh) 具有輔助光學元件之眼鏡鏡片
CN115243643A (zh) 高清晰度和扩展景深人工晶状体
CN115793282B (zh) 一种高阶像差与近视离焦并存的眼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N218332193U (zh) 一种具有仿生复眼结构的离焦眼镜片
CN115903269A (zh) 眼镜片及框架眼镜
CN110618541A (zh) 一种双面复合渐进树脂镜片及其制造工艺
CN115032816A (zh) 一种延缓远视发展的复合多焦点和全焦镜片
CN114967177A (zh) 一种仿生复眼离焦镜片
JP7508484B2 (ja) エッジトゥエッジの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ソフト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を設計する方法
CN118091984A (zh)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CN103926711B (zh) 控制眼轴增长的光学镜片
CN203647536U (zh)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TWI841471B (zh) 可趨緩視力變化之隱形眼鏡
CN217587787U (zh) 一种缓解近视发展的增强离焦树脂镜片
CN217467398U (zh) 一种镜片及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