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5171B - 配备有具有系拉掣爪的动力系拉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 Google Patents

配备有具有系拉掣爪的动力系拉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5171B
CN115405171B CN202210527892.5A CN202210527892A CN115405171B CN 115405171 B CN115405171 B CN 115405171B CN 202210527892 A CN202210527892 A CN 202210527892A CN 115405171 B CN115405171 B CN 115405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tie
pawl
striker capture
latch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78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05171A (zh
Inventor
弗朗切斯科·昆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Cov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na Cov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 Cov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na Cov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346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73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5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5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05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5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2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for assisting final closing or for initiating ope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 E05B85/24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 E05B85/243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bifurcated bolt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闩锁组件,该闩锁组件包括闩锁壳体、棘齿、主掣爪和系拉机构,该系拉机构包括系拉掣爪和可操作地连接至主掣爪的系拉连杆。棘齿具有打开位置,其中,主掣爪抵靠棘齿偏置,并且系拉连杆抵靠棘齿偏置。当棘齿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时,系拉连杆从与棘齿的接合中释放并且允许系拉掣爪移动到阻挡位置中以保持棘齿。系拉掣爪被形成在闩锁壳体中的止挡特征阻挡,该止挡特征抵抗施加在棘齿上的打开力。系拉掣爪能够由系拉杆致动,以使棘齿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并且使主掣爪移动至棘齿制动位置。主掣爪致动至棘齿释放位置也使系拉掣爪移出棘齿的路径,从而允许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

Description

配备有具有系拉掣爪的动力系拉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先前提交的于2021年5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3/193,370、先前提交的于2021年5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3/193,307和先前提交的于2022年2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3/310,722的权益,上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中的每一者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车辆闭合面板的闩锁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动力系拉系统的动力闩锁组件。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鉴于消费者对配备有先进的舒适性特征和便利性特征的机动车辆的增大的需求,许多现代机动车辆如今设置有被动式门禁系统以允许在不使用传统的钥匙式门禁系统的情况锁定及释放闭合面板(即,门、后挡板、升降门和行李箱盖)。就这点而言,车辆闩锁系统如今可用的一些通用特征包括动力锁定/解锁、动力释放和动力系拉。这些“动力”特征由安装至闭合面板的闩锁组件提供,并且该闩锁组件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电致动器控制的棘齿和掣爪型的闩锁机构。通常,闭合面板通过将棘齿定位在撞销捕获位置中从而以可释放的方式保持安装至车辆的结构部分的撞销而被保持在关闭位置中。通过在棘齿保持位置接合棘齿的掣爪将棘齿保持在其撞销捕获位置。在大多数棘齿和掣爪型闩锁机构中,掣爪可以在其棘齿保持位置中操作以将棘齿保持在次要撞销捕获位置和主要撞销捕获位置中。提供动力系拉特征的闩锁组件通常配备有由电致动器操作的系拉机构。通常,系拉机构直接连接至棘齿,并且在被致动时能够操作成用于使棘齿从其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到其主要撞销捕获位置或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从而将闭合面板系拉在其关闭位置中。为了随后将闭合面板从其关闭位置释放,释放机构被致动以用于使掣爪从其棘齿保持位置移动到棘齿释放位置中,由此棘齿偏置装置迫使棘齿从其主要撞销捕获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或撞销释放位置中,以便释放撞销。在提供动力释放特征的闩锁组件中,释放机构由电致动器控制。可以与动力释放特征和动力系拉特征相关联地使用共用的电致动器或分开的电致动器。
在配备有动力系拉特征的大多数闩锁组件中,系拉机构通常被保持在非致动或“待机”状态,并且一旦传感器指示棘齿位于其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中,则系拉机构转换到致动状态。在系拉操作完成之后,当传感器指示棘齿位于其主要撞销捕获位置中时,系拉机构被“重置”,即返回到其待机状态,以允许随后棘齿经由释放机构的致动不受抑制地移动至其撞销释放位置。动力系拉闩锁组件的一个示例在美国专利No.6,341,448中被公开为具有线缆型系拉机构,该美国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为了确保降水和道路碎片不会进入车辆,几乎所有车辆闭合面板都在闭合面板的外围边缘周围配备有防风雨密封件,并且这些防风雨密封件构造成抵靠车辆本体的配合表面进行密封。这些防风雨密封件还具有降低风噪声的功能。密封件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构造成在通过闩锁组件关闭闭合面板时压缩。如所认识到的,增加施加至防风雨密封件的压缩夹持力提供了乘客舱内的改善的降噪。还将认识到,在防风雨密封件保持在高度压缩状态的情况下,它们趋向于迫使闭合面板朝向其打开位置,并且该“打开”力受到动力闩锁组件的掣爪及棘齿闩锁机构的抵抗。由于施加在闩锁机构上的密封载荷增加,因此释放闩锁机构所需的力也增加,这进而影响电致动器的尺寸和功率需求。
在闭合面板的关闭操作期间,棘齿将在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之前从其打开位置朝向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在次要位置并且在系拉操作之前,闭合面板上可能会施加有力,该力促使闭合面板打开并且在棘齿上提供打开力。因此,用于将棘齿保持在次要撞销位置的机构必须能够抵抗这样的载荷。由于需要高的密封载荷来提供上述益处,该载荷可能会增加。系拉机构上的这种载荷可能会在系拉机构的运动链、甚至包括动力系拉致动器的系拉机构的运动链上产生应力。
还开发了闩锁组件,以与闩锁机构的释放相协调地从主要撞销捕获位置可控地释放密封载荷。例如,欧洲公报No.EP1176273公开了一种单棘齿/双掣爪型的动力操作闩锁机构,其构造成提供棘齿的渐进释放,以用于减少与该释放相关联的噪声。此外,欧洲公报EP0978609利用与单掣爪闩锁机构相关联的偏心机构来在释放棘齿之前减小密封载荷。美国专利No.10,767,397中公开了一种单马达闩锁动力闩锁组件和系拉系统,该系拉系统配备有具有软打开功能的动力系拉装置和动力释放装置,该美国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整体并入本文。
尽管当前的动力闩锁组件足以满足规定需要并且提供了增强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但是仍然存在改进技术并且提供解决和克服至少一些已知缺陷的替代性动力闩锁组件和布置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述,而非意在全面公开与本文中提供的详细描述中描述和示出的发明构思相关联的所有特征、优点、方面和目的。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闭合系统的动力闩锁组件,该动力闩锁组件构造成提供具有用于将棘齿保持在次要闩锁位置所用的系拉掣爪的硬止挡部的系拉系统。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该闩锁组件包括:棘齿,该棘齿能够在撞销释放位置与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在撞销释放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释放撞销,在所述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保持撞销,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包括次要闩锁位置和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棘齿偏置构件,该棘齿偏置构件用于使所述棘齿朝向其撞销释放位置正常偏置;掣爪,该掣爪能够在棘齿制动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制动位置处,所述掣爪定位成将所述棘齿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掣爪允许所述棘齿移动至其撞销释放位置;掣爪偏置构件,该掣爪偏置构件用于使所述掣爪朝向其棘齿制动位置正常偏置;闩锁系拉机构,该闩锁系拉机构包括系拉连杆,该系拉连杆具有在所述棘齿处于其撞销释放位置时接合所述棘齿上的第一接合构件的第一位置并且朝向第一接合构件偏置,其中,棘齿朝向棘齿释放位置的运动导致系拉连杆移动至第二位置;系拉掣爪,该系拉掣爪联接至所述系拉连杆并且具有在系拉连杆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与棘齿断开接合的第一位置,其中,系拉连杆移动至其第二位置使系拉掣爪朝向系拉掣爪的第二位置移动;系拉杆,该系拉杆联接至所述系拉掣爪并且具有非致动位置和致动位置;超控杆,该超控杆联接至系拉连杆,其中,超控杆的运动导致系拉连杆的运动,并且其中,超控杆的运动根据系拉连杆响应于棘齿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而从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而被允许;其中,棘齿从其打开位置朝向其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的运动导致系拉连杆、系拉掣爪和超控杆移动至其第二位置;其中,在棘齿移动至其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之后,系拉杆向其致动位置的致动导致系拉掣爪相对于系拉连杆的滑动运动,其中,系拉掣爪接触棘齿的第二接合构件,从而迫使棘齿移动至其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并且其中,掣爪移动至其棘齿制动位置;其中,闩锁组件包括框架,并且框架包括从框架的内表面突出的止挡部,其中,在棘齿移动至其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之后,响应于施加在棘齿上的打开力,止挡部阻挡系拉掣爪并且系拉掣爪阻挡第二接合构件朝向棘齿释放位置移动。
在一个方面,止挡部与框架一体地形成。
在一个方面,止挡部具有环形形状并且限定通孔,该通孔构造成用于接纳穿过其中的紧固件,以用于紧固框架。
在一个方面,掣爪相对于系拉掣爪与棘齿之间的接合在棘齿的相反的径向侧接合棘齿。
在一个方面,当系拉连杆处于其第一位置并且棘齿处于打开位置时,超控杆朝向其第二位置偏置并且由系拉连杆保持在第一位置中。
在一个方面,超控杆在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接触超控传感器以指示棘齿处于打开位置并且系拉连杆处于其第一位置,并且其中,超控杆在处于第二位置时不与超控传感器接触并且系拉连杆处于第二位置以指示棘齿处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或系紧的撞销位置。
在一个方面,掣爪在处于致动位置时接触掣爪传感器,其中,掣爪与棘齿接触以指示棘齿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其中,当棘齿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并且掣爪处于棘齿制动位置且与棘齿的凹口接触时,掣爪移动成不与掣爪传感器接触,以指示棘齿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
在一个方面,当棘齿处于打开位置时,超控传感器和掣爪传感器两者均被接触,其中,当棘齿处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时,超控传感器不接触,而掣爪传感器被接触,并且其中,当棘齿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时,超控传感器和掣爪传感器两者均不接触。
在一个方面,当超控传感器不与超控杆接触时,超控传感器向控制器提供用以进行系拉操作的信号。
在一个方面,当掣爪传感器不与掣爪接触时,掣爪传感器向车辆控制器提供用以停止系拉操作的信号。
在一个方面,当棘齿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并且主掣爪处于棘齿制动位置时,掣爪的经由手动致动或动力致动释放进行的致动导致掣爪和系拉掣爪两者均移动成脱离与棘齿的接合,并且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
在一个方面,当棘齿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二接合构件位于系拉掣爪的第一侧,并且当棘齿处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或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时,第二接合构件位于系拉掣爪的第二侧,其中,棘齿和第二接合构件朝向系拉掣爪的第一侧偏置,使得当系拉掣爪处于第二接合构件的路径中时,系拉掣爪阻挡棘齿和第二接合构件朝向打开位置移动。
在一个方面,当系拉杆和系拉掣爪被致动时,致动掣爪以释放棘齿导致系拉掣爪移动成脱离与棘齿的接合并且允许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
在一个方面,在掣爪致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棘齿对应地移动至打开位置之后,系拉连杆和系拉掣爪通过超控杆朝向棘齿偏置,并且系拉掣爪保持在第二接合构件的路径之外。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该闩锁组件包括:棘齿,该棘齿朝向打开位置偏置并且能够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主掣爪,该主掣爪朝向棘齿偏置并且能够在棘齿制动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棘齿制动位置处,主掣爪将棘齿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棘齿释放位置处,主掣爪允许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系拉机构,该系拉机构包括系拉掣爪,该系拉掣爪朝向棘齿偏置并且能够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阻挡位置处,系拉掣爪阻挡棘齿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释放位置处,系拉掣爪允许棘齿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止挡特征,该止挡特征形成在闩锁壳体上,其中,系拉掣爪设置成在系拉掣爪处于阻挡位置时沿着棘齿的旋转路径位于止挡特征与棘齿之间,其中,当系拉掣爪处于阻挡位置并且与止挡特征接触时,止挡特征抵抗施加在棘齿上的打开力。
在一个方面,系拉机构包括联接至系拉掣爪的系拉连杆,其中,系拉连杆朝向非致动位置偏置并且能够响应于主掣爪的致动而移动至致动位置,其中,系拉连杆响应于系拉连杆在主掣爪的致动期间的致动而将系拉掣爪移动至释放位置。
在一个方面,当棘齿处于打开位置时,系拉连杆抵靠棘齿偏置并且保持在致动位置中,其中,系拉连杆响应于棘齿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而移动至非致动位置,其中,系拉掣爪响应于系拉连杆移动至非致动位置而移动至阻挡位置。
在一个方面,系拉掣爪能够响应于由联接至系拉掣爪的系拉杆进行的致动而从阻挡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并且远离止挡特征,其中,系拉掣爪移动至致动位置使棘齿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其中,主掣爪响应于棘齿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而移动至棘齿制动位置。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具有棘齿、主掣爪和系拉掣爪的闩锁机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能够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的棘齿;将棘齿定位在打开位置,其中,在打开位置中,主掣爪被偏置成与棘齿接合,并且系拉连杆被偏置成与棘齿接合,其中,系拉连杆联接至系拉掣爪并且将系拉掣爪保持在与棘齿断开接合的释放位置中;将棘齿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并且响应于此,将系拉连杆从与棘齿的偏置接合中释放并且将系拉连杆移动至非致动位置,其中,系拉掣爪移动到阻挡位置中并且与棘齿偏置接合,其中,系拉掣爪阻挡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当系拉掣爪处于阻挡位置时,使形成在闩锁组件的壳体中的止挡特征与系拉掣爪接触,其中,止挡特征抵抗施加在棘齿上的打开力;当系拉掣爪处于阻挡位置时,对联接至系拉掣爪的系拉杆进行致动,并且响应于此,使系拉掣爪远离止挡特征移动并且将棘齿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当棘齿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时,使主掣爪移动到棘齿的凹口中,并且将棘齿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
在一个方面,该方法包括经由动力致动或手动致动来致动主掣爪,并且响应于此,使主掣爪抵抗其偏置移动并且脱离与棘齿的接合,其中,移动主掣爪导致系拉连杆的致动以抵抗其偏置移动并进入其致动位置,从而使系拉掣爪移动成脱离与棘齿的接合并且移动至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此,将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该闩锁组件包括:棘齿,该棘齿能够在撞销释放位置与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在撞销释放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释放撞销,在所述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保持撞销,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包括次要闩锁位置和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棘齿偏置构件,该棘齿偏置构件用于使所述棘齿朝向其撞销释放位置正常偏置;其中,棘齿由枢转柱支承并且能够绕枢转柱旋转,以用于在撞销释放位置与所述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掣爪,该掣爪能够在棘齿制动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制动位置处,所述掣爪定位成将所述棘齿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掣爪允许所述棘齿移动至其撞销释放位置;掣爪偏置构件,该掣爪偏置构件用于使所述掣爪朝向其棘齿制动位置正常偏置;闩锁系拉机构,该闩锁系拉机构包括系拉连杆,该系拉连杆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朝向第一位置偏置;系拉掣爪,该系拉掣爪可枢转地联接至系拉连杆的一个端部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该系拉掣爪朝向棘齿偏置;系拉杆,该系拉杆可枢转地安装至系拉连杆的第二端部并且具有非致动位置和致动位置;超控杆,该超控杆联接至系拉掣爪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该超控杆朝向棘齿偏置;其中,系拉连杆由棘齿的枢转柱支承并安装至棘齿的枢转柱,并且能够绕枢转柱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系拉掣爪处于第一位置并且棘齿处于撞销释放位置时,系拉掣爪的侧部被偏置成与从棘齿的面向外突出的接合特征接合,并且棘齿向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的运动导致系拉掣爪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处,系拉掣爪阻挡接合特征和棘齿朝向撞销释放位置移动;其中,系拉杆向第二位置的致动导致系拉连杆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且系拉掣爪迫使接合特征和棘齿朝向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其中,掣爪移动至棘齿制动位置并且将棘齿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
在一个方面,超控杆和系拉掣爪被联接以用于进行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联合运动。在一个方面,系拉掣爪包括从其向外突出的销,该销被接纳在由超控杆限定的槽中。
在一个方面,系拉掣爪上朝向棘齿的偏置由超控杆提供。
在一个方面,超控杆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使系拉掣爪从阻挡接合特征移动成允许棘齿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
在一个方面,系拉掣爪的销延伸穿过由系拉连杆限定的槽,使得系拉掣爪能够相对于系拉连杆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方面,系拉连杆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拉动系拉掣爪,并且系拉掣爪的销沿着由超控杆限定的槽滑动,同时超控杆保持在第二位置中。
在一个方面,当处于次要闩锁位置时,棘齿上的打开力经由系拉掣爪与接合构件之间的接合传递至系拉连杆,其中,扭矩围绕枢转柱施加在棘齿和系拉连杆两者上。
在一个方面,系拉杆以堆叠的方式设置在系拉掣爪与超控杆之间。
在一个方面,动力释放致动和手动释放致动两者均迫使超控杆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使系拉掣爪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允许棘齿在掣爪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时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闩锁机构的方法,该闩锁机构具有棘齿、主掣爪和系拉掣爪,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能够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的棘齿;将棘齿定位在打开位置中,其中,在打开位置中,主掣爪被偏置成与棘齿接合,并且系拉掣爪被偏置成与从棘齿的面向外延伸的棘齿柱接合;使棘齿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并且响应于此,将系拉掣爪沿打开方向向内枢转到棘齿柱的旋转路径中,其中,系拉掣爪移动到阻挡位置中并且与棘齿柱接合,其中,系拉掣爪阻挡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对联接至系拉连杆的系拉杆进行致动,其中,系拉连杆可枢转地安装至枢转柱,其中,枢转柱支承棘齿和系拉连杆两者以用于进行旋转,其中,系拉杆的致动导致系拉连杆围绕枢转柱旋转,其中,系拉连杆的旋转导致系拉掣爪沿系拉方向移动;使系拉掣爪沿系拉方向移动并利用系拉掣爪推靠棘齿柱,并且响应于此,使棘齿旋转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响应于使棘齿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使主掣爪在棘齿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时移动至棘齿的凹口中,并且将棘齿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该闩锁组件具有闩锁壳体;棘齿,该棘齿支承在闩锁壳体上并朝向打开位置偏置,并且该棘齿能够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主要撞销捕获位置;主掣爪,该主掣爪支承在闩锁壳体上并朝向棘齿偏置,并且该主掣爪能够在棘齿制动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棘齿制动位置处,主掣爪将棘齿保持在主要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棘齿释放位置处,主掣爪允许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以及系拉机构,该系拉机构包括系拉掣爪,该系拉掣爪朝向棘齿偏置并且能够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阻挡位置处,系拉掣爪阻挡棘齿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释放位置处,系拉掣爪允许棘齿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其中,当系拉掣爪将棘齿保持在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中时施加在棘齿上的打开力导致系拉掣爪被压缩在棘齿与闩锁壳体之间。
附图说明
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出于对所选择的实施方式而非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的目的,使得附图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A是具有闭合面板的车辆的等距视图,该闭合面板具有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闩锁系统;
图1B是闩锁系统的内部的立体图,其图示了棘齿和包括系拉掣爪的系拉系统的仰视图;
图2是棘齿和系拉系统的仰视立体图,其包括位于棘齿的一侧的主掣爪和位于棘齿的相反侧的系拉掣爪;
图3是闩锁系统的俯视立体图,其图示了联接至系拉掣爪并且还联接至超控杆的系拉连杆;
图4是与图3类似的俯视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系拉连杆,并且图示了闩锁系统的框架上的用于阻挡系拉掣爪并且将棘齿保持在次要闩锁位置中的硬止挡部;
图5是闩锁系统的仰视立体图,其图示了止挡部;
图6是棘齿和系拉系统的平面图,其中,棘齿处于次要闩锁位置;
图7是与图6类似的平面图,其图示了阻挡系拉掣爪并且将棘齿保持在次要闩锁位置中的止挡部;以及
图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操作闩锁组件的方法;
图9是另一闩锁系统的内部的立体图,其图示了棘齿和包括与棘齿同轴的系拉连杆的系拉系统;
图10是图9的棘齿和系拉系统的立体图,其包括了系拉系统的多个杆;
图11是图9的闩锁组件的棘齿、系拉系统和主掣爪的立体图,其包括了一对传感器;
图12是图9的系拉系统的多个互连杆的立体图,其包括了与棘齿同轴的系拉连杆;
图13是图9的系拉系统的多个互连杆的立体图,其包括了与棘齿同轴的系拉连杆;
图14是闩锁系统和系拉系统的平面图,其图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棘齿和系拉系统的处于第一位置的杆;
图15是闩锁系统的平面图,其图示了处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的棘齿,其中,棘齿部分关闭,并且系拉系统的杆中的一些杆处于第二位置;
图16是闩锁的平面图,其图示了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的棘齿和系拉系统的处于第二位置的附加杆;以及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操作闩锁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示例实施方式进行更充分地描述。为此,提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预期范围。因此,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比如具体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尽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具体细节,示例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示例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未详细描述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首先参照附图的图1A,机动车辆10被示出为包括车辆本体12,车辆本体12限定通向内部乘客厢的开口14。闭合面板16(比如所示的门,但是也可以是其它车辆闭合面板)可枢转地安装至本体12,以用于在打开位置(所示出的)与完全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相应地打开和关闭开口14。动力闩锁组件18邻近闭合面板16的边缘部分16A刚性地固定至闭合面板16,并且动力闩锁组件18能够与撞销20可释放地接合,撞销20牢固地固定至开口14的凹入边缘部分14A。如将详细描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8能够操作成接合撞销20并且使闭合面板16可释放地移动至其完全关闭位置。设置有外侧把手22和内侧把手24,其用于致动动力闩锁组件18以释放撞销20并且允许闭合面板16随后移动至其打开位置。外侧把手22或内侧把手中的一者或两者也可以手动地致动闩锁组件18。示出了可选的锁定旋钮26,该锁定旋钮26提供了闩锁组件18的锁定状态的视觉指示,并且该锁定旋钮26还能够操作成机械地改变闩锁组件18的锁定状态。防风雨密封件28安装在车辆本体12中的开口14的边缘部分14A上并且适于在闭合面板16由闩锁组件18保持成处于其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在与闭合面板16的配合密封表面接合时被弹性地压缩,以便在防风雨密封件28与闭合面板16的配合密封表面之间提供密封接合部,该密封接合部构造成防止雨水和污物进入乘客厢中,同时使可听见的风噪声最小化。
图1B至图5图示了闩锁系统500(该闩锁系统500可以与图1A的闩锁18或其他车辆闩锁一起使用),该闩锁系统500包括马达582、蜗杆586和齿轮组件188(齿轮组件188包括与蜗杆586啮合接合的复合齿轮188a和与复合齿轮188a啮合接合的第二齿轮188b)。闩锁系统500还包括主掣爪38,主掣爪38朝向棘齿36枢转地偏置并且能够操作成在棘齿36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沿着棘齿36的外边缘滑动,并且主掣爪38还能够操作成接合棘齿36执行棘齿保持功能,以将棘齿36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主掣爪38还能够操作成经由将主掣爪38连接至马达582的联动装置被动力致动,以释放棘齿36,从而由于棘齿36朝向棘齿释放位置偏置而允许棘齿36打开至棘齿释放位置。
可以在掣爪38与棘齿36之间设置滚子元件37,以用于减少释放耗力。在标题为“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latch mechanism having roller pawl assembly(具有带滚子掣爪组件的闩锁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No.2019/0242163和标题为“Automotive latch including bearing to facilitate releaseeffort(包括轴承以有助于减少释放耗力的汽车闩锁)”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No10745947B2中示出了滚子元件或轴承以及相关联的滚子支承构型的说明性示例,上述两个美国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例如,在主掣爪38可能在碰撞情况期间释放的情况下,使用如下文中描述的系拉机构的止挡构型可以为棘齿36提供单独的和附加的撞销捕获机构。
参照图3,系拉功能可以由多个系拉部件提供,这些系拉部件可以通过动力致动器(未明确示出)致动以系紧闩锁组件。系拉部件也可以响应于释放功能而被致动或操纵,以允许棘齿独立于系拉状态被释放。所述多个系拉部件包括系拉杆535、系拉掣爪537、超控杆539和系拉连杆541,这些部件中的每一者可操作地联接在一起。
系拉杆535被示出为具有L形形状,其中,第一端部535a构造成用于通过系拉致动器、比如经由联接至系拉致动器504的线缆542拉动或以其他方式致动。第二端部535b联接至系拉掣爪537。系拉杆535能够绕枢转销535c枢转,枢转销535c可以固定至框架501。系拉杆535在图3中借助弹簧535d围绕销535c顺时针偏置。如从图3明显可见,系拉杆535的第一端部535a向左的致动将导致第二端部535b向上移动。
如图4中所示,系拉掣爪537枢转地联接至系拉杆535的第二端部535b,使得系拉杆535在销535c处绕其枢转轴线的致动导致系拉掣爪537朝向并抵靠棘齿36的对应结构移动。更具体地,系拉掣爪537的第一端部537a联接至系拉杆535,并且第二端部537b构造成接合棘齿36。
系拉掣爪537还包括从系拉掣爪537的第二端部537b突出的柱537c,并且该柱537c滑动地联接至系拉连杆541(如图3中所示),使得系拉掣爪537可以在相对于系拉连杆541滑动的同时响应于由系拉连杆535进行的致动而朝向并抵靠棘齿36移动。
如图3中所示,系拉连杆541具有L形形状并且包括第一端部541a和第二端部541b以及沿着第一端部541a设置的弯曲槽541c。此外,系拉连杆541联接至超控杆539,使得超控杆539响应于系拉连杆541的可枢转运动而绕其轴线枢转地运动。从系拉掣爪537突出的柱537c延伸到槽541中并且被捕获在槽541内,从而允许系拉掣爪537移动并且允许柱537c沿着槽541c滑动。系拉连杆541能够绕可以固定至框架501的销541d(图4中所示)枢转。系拉连杆541还包括邻近销541的开口541e,开口541e允许闩锁500的紧固件延伸穿过系拉连杆541的本体,并且还允许系拉连杆541的可枢转运动。
系拉连杆541还包括从第二端部541b突出的柱541f。柱541f将系拉连杆541联接至超控杆539,使得超控杆539的可枢转致动将向上拉动柱541f,从而导致系拉连杆541的可枢转运动(图3中的逆时针运动)。超控杆539朝向其非致动位置偏置,其中,这种偏置运动同样施加在系拉连杆541上,以引起系拉连杆541的相反的运动(图3中的顺时针运动)。
如图4中所示,棘齿36在棘齿36的与系拉连杆541相同的一侧包括长形的弯曲突出部或第一接合特征36a(图3),并且该弯曲突出部或第一接合特征36a从棘齿36的面突出。棘齿36还包括从棘齿36径向向外突出的凸耳或第二接合构件36b,并且该凸耳或第二接合构件36b构造成在系拉操作期间当系拉掣爪537向上移动时被系拉掣爪537的第二端部537b接触。凸耳36b还构造成当棘齿36处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时(以及当系拉掣爪537处于这样做的位置时)在棘齿打开方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上被系拉掣爪537的第二端部537b阻挡。凸耳36b和突出部36a也可以被称为接合特征。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当系拉连杆541被致动时,系拉掣爪541可以移出凸耳36b的路径,从而允许棘齿36移动经过系拉掣爪541的第二端部541b。
当棘齿36处于打开位置(比如在被释放之后以及在门关闭操作期间处于接纳闩锁撞销的位置)时,系拉连杆541的第一端部541b可以抵靠突出部36a的弯曲外表面偏置(经由超控杆539向下拉动系拉连杆541的第二端部541b的非致动偏置)。更具体地,系拉连杆的侧表面541g与突出部36a接触。在系拉连杆541的该位置处,超控杆539被限制不能完全返回至其非致动位置。
因此,当棘齿处于打开位置时,在系拉连杆541的该阻挡位置,超控杆539因此枢转至超控杆539的突出部539c与超控杆开关540接触的位置,从而向闩锁控制器或其他车辆控制器503指示棘齿36被打开。当棘齿36打开时,系拉连杆541将系拉掣爪537保持在棘齿36的凸耳36b的路径之外,并且棘齿36可以从打开位置朝向次要闩锁位置旋转,此时系拉连杆541将在突出部36a移动经过侧表面541g的端部时向内移位,并且系拉掣爪537将与系拉连杆541一起经由柱537c和槽541c向内移位。此外,系拉连杆541的第二端部541b将随着超控杆539的旋转而向下枢转,并且开关540将不再与超控杆539接合,从而发出棘齿处于次要捕获位置并且不再处于打开位置的信号。已经向内移位的系拉掣爪537因此被移动就位以经由第二端部537b在打开方向上阻挡凸耳36b并且将棘齿36保持在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中。超控杆539、系拉连杆541和系拉掣爪537的这种运动是由于超控杆539上的偏置而发生的。
参照图2,在棘齿36的相对于系拉掣爪537的相反侧,主掣爪38的第一端部38a在棘齿36处于打开位置时抵靠掣爪36的外弯曲表面36c偏置(棘齿36在图2中被示出为处于主要撞销捕获位置或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并且将在图2中顺时针旋转至打开位置)。在棘齿36的该打开位置中,主掣爪38的第二端部38b与传感器或开关39接触,从而指示棘齿36未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或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主掣爪38在棘齿36的关闭运动期间将持续接触开关39,直至棘齿36到达系紧位置为止,并且主掣爪38已经移位到棘齿制动位置(图2中所示)中并与棘齿凹口36d接触,从而将棘齿36保持就位。更具体地,当棘齿36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时,棘齿36可以通过系拉掣爪537保持就位以防止朝向打开位置移动。已经移动到该棘齿阻挡位置中的系拉掣爪537使传感器或开关540指示棘齿不再处于打开位置。在该位置中,开关39仍然指示尚未到达完全系紧位置,因为主掣爪38a的第一端部仍然与棘齿的外弯曲表面36c接触。一旦系拉导致棘齿36进一步旋转,则主掣爪38移位成不与开关39接触。图2和图3各自图示了开关39和开关540分别不与主掣爪38和超控杆539接触,这发生在所示出的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系拉掣爪537将棘齿保持在次要闩锁位置的功能在下面进行描述。
图6和图7图示了从其打开位置旋转到次要闩锁位置(也称为第一凹口位置)之后的棘齿36。在该状态下,突出部36a已经平移(在图6和图7中顺时针)经过系拉连杆541(系拉连杆541已经与突出部36a接触),并且凸耳36b已经行进经过系拉掣爪537(使得凸耳36b在图6中被示出为处于系拉掣爪537的左侧),并且系拉掣爪537已经朝向棘齿36向内移动。在该位置中,棘齿36上的反向力F(例如在门被手动推向打开位置情况下来自撞击或者来自密封载荷)将逆时针向右拉动凸耳36b抵靠系拉掣爪537,系拉掣爪537现在随着系拉连杆541的向内枢转运动处于凸耳36b的路径中(在突出部36a不再阻挡系拉连杆541的这种枢转运动之后)。
在图6和图7中所示的该位置中,系拉掣爪537被阻挡并停止允许在棘齿打开方向(图6和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运动。当系拉掣爪537被阻挡并停止允许在棘齿打开方向上的旋转运动时,系拉掣爪537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或者可以在棘齿36与框架501之间被压缩。因此,通过棘齿36在系拉掣爪537上输入的打开力可以被传递至闩锁壳体或框架501,从而减少或消除施加至系拉杆535的枢转点的任何这样的力。因此,系拉掣爪537可以承受更高的打开力,因为系拉掣爪537不受拉力,并且更高的打开力不会施加至系拉杆535的枢转轴线或销。相反,打开力可以通过系拉掣爪537施加至闩锁壳体或框架501,并且例如通过系拉掣爪537与框架501上的特征的抵接直接施加至框架501的结构或冲压金属。此外,框架501部分、比如止挡部502可以构造为框架501的高强度特征,并且例如设置为用于接纳紧固件的安装点,该紧固件用于将框架501安装至车门16。
参照图5至图7,闩锁组件500包括框架501,框架501包括设置在系拉掣爪537的路径中的环形止挡部502。止挡部502响应于施加在棘齿36上的打开力F而阻挡系拉掣爪537并且导致凸耳36b在系拉掣爪537上施加对应的力。
止挡部502可以由框架结构501本身限定,并且可以由金属冲压操作等形成。为环形的止挡部502可以限定紧固件可以延伸穿过的贯通开口或通孔502a。所述紧固件还可以延伸穿过系拉连杆541的开口541e,以用于将框架501安装至封围闩锁部件的对应的闩锁壳体结构。因此,止挡部502为系拉掣爪537提供了坚固的阻挡布置,这可以抵抗施加在棘齿36上的大的打开力。
在图6和图7中所示的“第一凹口”位置中,棘齿36尚未系紧并完全关闭。在该位置中,系拉掣爪537也处于系拉响应于系拉功能的致动而关闭的棘齿36的位置。如上所述,并且在图3中示出,系拉连杆541响应于棘齿36从打开位置到第一凹口位置的关闭运动而朝向棘齿36向内枢转。系拉连杆541的这种运动(一旦被突出部36a解除阻挡)是由超控杆539根据其远离开关540的偏置(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的对应枢转而引起的。更具体地,超控杆539的第一端部539a经由槽539d(槽539d接纳柱541c)与系拉连杆541联接,槽539d远离棘齿36偏置,并且超控杆539的第二端部539b朝向棘齿36偏置并且在系拉连杆541被允许朝向棘齿36向内枢转时远离开关540移动。
因此,响应于超控杆539的被允许的运动,闩锁控制器接收到棘齿36已经移出打开位置且到达“第一凹口”位置并且现在将发生系拉的信号。因此,在系拉杆535上提供系拉致动(经由系拉线缆或其他致动机构),这使得系拉杆535在销535x处绕其轴线枢转,从而使系拉掣爪537推动棘齿36的凸耳36b并且使棘齿36朝向其完全关闭和系紧位置(图4、图6和图7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图2至图4图示了处于完全关闭和系紧位置的棘齿36,并且其中,系拉机构在致动之后复位,系拉杆537与凸耳36b间隔开但是处于凸耳36b的路径中。
如图2中所示,在棘齿36到达其完全关闭和系紧位置时,主掣爪38接合位于棘齿36的与系拉掣爪537相反的一侧的凹口36d,从而到达制动位置并且将棘齿36保持就位且防止朝向打开位置的运动。响应于主掣爪38朝向棘齿36向内枢转并且保持棘齿36,掣爪38不再与开关39接触,从而向车辆控制器发送系拉功能将停止的信号。棘齿36现在保持在主要撞销捕获位置或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在系拉操作之后,系拉杆535和系拉掣爪537可以返回至其例如在图3中所示的标称位置或非致动位置。
将棘齿36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释放的操作在附图、比如图2至图4中将是明显的。为了释放棘齿36,齿轮系统188可以由马达586致动,以拉动掣爪杆551(图3)。掣爪杆551包括联接至掣爪连杆553的第一腿部551a、用于接触超控杆539的第二腿部551b以及用于接触手动释放杆555并且用于致动主掣爪38的第三腿部551c。
掣爪连杆553具有联接至第一腿部551a的第一端部553a和联接至齿轮机构188的第二端部553b。第一端部553a包括槽553c,该槽553c与从第一腿部551a延伸的柱551d接合。因此,当齿轮机构188被致动时,掣爪连杆553将拉动第一腿部551a,从而使掣爪杆551在销551e处绕其枢转轴线进行枢转运动。
掣爪杆551能够操作成使掣爪38从其棘齿制动位置移动并且还能够操作成使超控杆539响应于围绕销551e的致动和可枢转运动而移动。更具体地,腿部551b在超控杆539上施加力,该力又使系拉连杆541和系拉掣爪537分别枢转并移出突出部36a和凸耳36b的路径,使得棘齿36可以旋转至其打开位置。腿部551c包括凸缘551f,该凸缘551f接触主掣爪38的腿部38c,以将掣爪38和第一端部38a枢转出棘齿36的凹口36d。因此,棘齿36在其相反侧被主掣爪38和系拉掣爪537两者释放。
掣爪杆551也可以经由手动释放杆555通过内侧门把手或外侧门把手手动地致动离开其棘齿制动位置。更具体地,手动释放杆555可以由释放构件比如线缆555a致动,使得杆555的相反端部将接触掣爪杆551的第三腿部551c,第三腿部551c将类似地操作以致动超控杆539、系拉连杆541和系拉掣爪537。手动致动也致动主掣爪38。在掣爪杆555的手动致动期间,柱551d将在齿轮机构未致动的情况下在槽553c内滑动。
在打开命令(动力或手动)完成并且棘齿36在被主掣爪38和系拉掣爪537两者释放后已经移动至打开位置之后,系拉连杆541将再次被偏置成抵靠突出部36a的外表面,并且系拉掣爪537将对应地保持枢转出凸耳36b的路径。因此,随后可以发生棘齿36朝向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然后朝向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的运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描述可以在需要系拉功能的各种闩锁位置中使用。还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使用用于掣爪杆551和/或系拉杆535的替代性致动机构。使用框架501上的螺纹环来支承系拉掣爪537并阻挡棘齿36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打开提供了改进的棘齿保持功能,同时还响应于期望的致动而容易地释放。
现在转向图8,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具有棘齿、主掣爪和系拉掣爪的闩锁机构的方法100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1002处,提供能够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或打开位置的棘齿。在步骤1004处,将棘齿定位在打开位置,其中,在打开位置中,主掣爪被偏置成与棘齿接合,并且系拉连杆被偏置成与棘齿接合,其中,系拉连杆联接至系拉掣爪并且将系拉掣爪保持在与棘齿断开接合的释放位置中。在步骤1006处,将棘齿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并且响应于此,将系拉连杆从与棘齿的偏置接合中释放并且将系拉连杆移动至非致动位置,其中,系拉掣爪移动到阻挡位置中并且与棘齿偏置接合,其中,系拉掣爪阻挡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在步骤1008处,当系拉掣爪处于阻挡位置时,使形成在闩锁组件的壳体中的止挡特征与系拉掣爪接触,其中,止挡特征抵抗施加在棘齿上的打开力。在步骤1010处,当系拉掣爪处于阻挡位置时,对联接至系拉掣爪的系拉杆进行致动,并且响应于此,使系拉掣爪远离止挡特征移动并且将棘齿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在步骤1012处,当棘齿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时,使主掣爪移动到棘齿的凹口中,并且将棘齿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
现在转向图9至图17,图9至图13图示了闩锁系统1500的另一实施方式(该闩锁系统1500可以与图1A的闩锁18或类似于上述闩锁500的其他车辆闩锁一起使用),该闩锁系统1500包括马达1582、蜗杆1586和齿轮组件1188(齿轮组件1188包括与蜗杆586啮合接合的复合齿轮1188a和与复合齿轮1188a啮合接合的第二齿轮1188b)。闩锁系统1500还包括主掣爪1038,主掣爪1038朝向棘齿1036枢转地偏置并且能够操作成在棘齿1036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沿着棘齿1036的外边缘滑动,并且主掣爪1038还能够操作成接合棘齿1036执行棘齿保持功能,以将棘齿1036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主掣爪1038还能够操作成被动力致动以释放棘齿1036,从而允许棘齿1036打开至棘齿释放位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闩锁系统500和闩锁系统1500的某些部件是可互换的,包括但不限于所图示的系统500和系统1500的棘齿、传感器、释放杆、壳体、线缆、控制器以及齿轮组件。
系拉功能由多个可操作地连接的系拉杆提供,所述多个系拉杆中的至少一个系拉杆能够绕与闩锁组件1500的棘齿1036相同(或者与棘齿1036同轴)的轴线枢转。所述多个系拉杆包括系拉杆1535、辅助杆或系拉连杆1536、次要系拉掣爪1537(参见图10)以及超控杆1539。棘齿1036包括接合构件或销1050,接合构件或销1050在系拉操作期间与系拉掣爪1537接触或接合,从而迫使棘齿1036朝向并进入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系拉连杆1536能够绕棘齿枢转柱/轴线1040枢转,棘齿枢转柱/轴线1040是棘齿1036绕其枢转打开和关闭的轴线。由于棘齿1036在保持撞销20时的要求和功能,棘齿枢转柱1040被设计成抵抗高载荷。因此,当系拉连杆1536安装至同一枢转柱1040并且由同一枢转柱1040支承时,也可以依靠枢转柱1040来提供与系拉连杆1536类似的强度。如下文进一步所述,当棘齿1036响应于其中撞销20(图1A;通常安装至车辆结构)撞击棘齿1036的门关闭操作而关闭时,所描述的各种系拉杆将在棘齿1036位置的不同阶段被对应地致动,使得将在棘齿1036上执行系拉操作、特别地经由系拉掣爪1537和棘齿销1050(棘齿销1050可以从棘齿1036的平面向外突出,如图10中所示)在棘齿1036上执行系拉操作。棘齿销1050的从棘齿1036的平面向外突出的突出部不同于上述棘齿36的接合构件或凸耳36b,接合构件或凸耳36b通常相对于棘齿36在平面内突出。
如图10中所示,超控杆1539设置在系拉连杆1536的上方。系拉连杆1536包括分别与系拉杆1535和系拉掣爪1537接合的相反的腿部或端部。系拉连杆1536具有相对于彼此弯曲以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的部分,从而允许系拉连杆1536的端部邻近连接的部件设置。系拉掣爪1537设置在系拉连杆1536的下方,并且在高度方向上与棘齿销1050对准。销1537a附接至系拉掣爪1537,并且销1537a延伸穿过系拉连杆1536的槽1536a并进入超控杆1539的槽1539a中。因此,系拉连杆1536能够相对于超控杆1539旋转和移动,其中,销1537a沿着槽1539a滑动,从而使系拉掣爪1537移动。此外,系拉掣爪1537能够相对于系拉连杆1536枢转,从而沿着槽1536a移动,由此可操作地联接至超控杆1539,使得超控杆1539的枢转将导致系拉掣爪1537的枢转运动(例如通过将系拉掣爪1537移出棘齿销1050的路径来释放棘齿1036)。
图14图示了具有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棘齿1036的闩锁系统1500。主掣爪1038与掣爪传感器或开关1039接合(与闩锁系统500的布置类似)。超控杆1539与超控杆传感器或开关1540接合(与闩锁500类似)。棘齿销1050相对于系拉掣爪1537偏移,并且系拉掣爪1537朝向棘齿销1050偏置并且抵靠并邻接棘齿销1050的侧面支承。系拉掣爪1537上的偏置可以由向内偏置的超控杆1539提供。系拉杆1535、系拉连杆1536和超控杆539处于非致动位置(或第一位置),准备响应于系拉杆1535的致动而执行系拉功能。
在图14中,销1537a位于槽1536a的外端部和槽1539a的外端部处。通过棘齿销1050阻挡销1537a沿着槽1536a向内移动,并且通过系拉连杆1536上的偏置进一步阻止销1537a沿着槽1539a向内移动。
图15图示了在门关闭操作之后处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的棘齿1036,其中,撞销(未示出)已经撞击棘齿1036的槽并且导致棘齿1036抵抗其偏置旋转。相反,柱1050已经平移经过系拉掣爪1537的端部。枢转地朝向柱1050偏置的系拉掣爪1537已经随着柱1050平移经过系拉掣爪1537的端部而相对于系拉连杆1536向内枢转。系拉掣爪1537的端部处于阻挡棘齿柱1050(和棘齿1036)沿棘齿释放方向(图15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的位置,并且棘齿1036保持在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凹口位置)中。
系拉掣爪1537包括销1537a(如图10至图12中所示,销1537a延伸穿过系拉连杆1536的槽1536a,从而允许销1537a与系拉掣爪1537一起相对于系拉连杆1536平移)。销1537a还延伸穿过超控杆1539的槽1539a,从而在某些方向上将系拉掣爪1537可操作地联接至超控杆1539。例如,当系拉掣爪1537枢转时,销537a将超控杆1539朝向棘齿1036拉动。替代性地,当棘齿柱1050移动超过系拉掣爪1537的端部时,超控杆1036向内推动销1537a和系拉掣爪1537。超控杆1539能够绕轴线1539b枢转,并且响应于棘齿1036在棘齿关闭操作期间的运动以及系拉掣爪1537在棘齿关闭操作期间的运动,超控杆1539与超控杆开关1540断开接合,从而向闩锁控制器(在此未明确示出,而是参照系统500示出,系统500在此处也是适用的)提供系拉操作将开始的信号。当销1537a与超控杆1539一起向内移动时,销1537a也沿着槽1539a略微向内移动。
响应于在闩锁控制器处接收到信号,系拉杆1535经由系拉线缆1542、比如经由由拉动系拉线缆1542的动力致动器引起的动力致动被致动,并且系拉杆1535绕轴线1535a(图16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系拉杆1535联接至系拉连杆1536,从而拉动系拉连杆1536的端部并且使系拉连杆1536绕棘齿枢转柱1040(该棘齿枢转柱1040是支承棘齿1036的同一枢转柱1040)顺时针枢转。由于系拉掣爪1537的端部与棘齿柱1050对准并且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系拉连杆1536的旋转同时拉动系拉掣爪1537,这将在棘齿柱1050上施加推力。在该位置中,系拉掣爪1537与棘齿1036的表面/面重叠(与闩锁系统500的系拉掣爪537不同)。棘齿柱1050对应地旋转并且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系拉棘齿1036,同时由系拉功能引起系拉连杆1536和系拉掣爪1537的运动。
随着棘齿1036继续旋转,主掣爪1038继续抵靠棘齿1036的外表面支承。一旦棘齿1036旋转足够的量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或第二凹口位置),掣爪1038将向内枢转并且与棘齿1036的凹口1036a接合。掣爪1038向内并与凹口1036a接合的这种枢转运动使掣爪1038与开关1039断开接合,从而向闩锁控制器发送信号以停止系拉功能。棘齿1036保持在主要撞销捕获位置和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第二凹口位置)中。
在第一凹口位置与第二凹口位置之间进行的系拉操作期间,销1537a将沿着槽1539a滑动,使得超控杆1539通常保持在其向内位置并且不与传感器1540接合。如图16中所示,销1537a位于槽1539的内端部处,并且超控杆1539不与开关1540接合。超控杆1539在图16中处于与图15中相同的位置,而其他可移动部件已经相对于图15枢转、旋转或移动。图16仍然示出了处于其致动位置的系拉杆1535。
随后,在掣爪1038处于其在图16中所示的棘齿制动位置之后,系拉杆1535和系拉连杆1536可以复位。响应于接收到来自传感器1039的信号,用以停止系拉杆1535的致动的信号可以被发送至动力致动器,从而允许系拉杆1535根据其偏置相对于图16顺时针旋转,这导致系拉连杆1536和系拉掣爪1537远离棘齿柱1050的对应的运动。棘齿1036由于主掣爪1038而保持在棘齿1036的第二凹口位置。超控杆1539保持在其向内位置,并且系拉掣爪1537的端部保持与棘齿柱1050对准,但是远离棘齿柱1050。
为了将棘齿1036从图16中所示的闭合的第二凹口位置释放,可以手动地或经由动力致动来致动闩锁。在动力致动中,齿轮系统1188可以由马达1586致动以拉动掣爪杆1551(图11),掣爪杆1551能够操作成将掣爪1038从其棘齿制动位置移动并且移动超控杆1539,并且因此使系拉掣爪537向外远离棘齿1036并回到其在图14中所示的第一位置,使得棘齿凹口1036a和柱1050不再分别被掣爪1038和系拉掣爪1537阻挡,并且棘齿1036可以根据其绕枢转柱1040的偏置而朝向打开位置旋转。当超控杆1539被拉开时,系拉掣爪1537对应地被拉出销1050的路径,从而允许棘齿36被释放和打开。在超控杆1539处于其向外位置的情况下,开关1540再次被启用。在棘齿1036已经朝向其打开位置移动之后,由于通过相对于系拉掣爪1537向内设置的棘齿柱1050阻挡了系拉掣爪1537向内移动,因此超控杆1539将保持在其向外位置。
掣爪杆1551也可以通过内侧门把手或外侧门把手手动致动离开其棘齿制动位置。例如,当手动致动时,掣爪杆1550将被拉动,从而导致掣爪1038、超控杆1539和系拉掣爪1537进行与动力致动中相同的运动,这将类似地操作成将超控杆1539和系拉掣爪1537推动远离棘齿销1050,从而允许棘齿1036被手动释放。齿轮系统1188包括图9中所示的槽,该槽允许掣爪杆1551被致动并且相对于保持未致动的齿轮枢转。
参照图17,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具有棘齿、主掣爪和系拉掣爪的闩锁机构的方法200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2002处,提供能够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的棘齿。在步骤2004处,将棘齿定位在打开位置,其中,在打开位置中,主掣爪被偏置成与棘齿接合,并且系拉掣爪被偏置成与从棘齿的面向外延伸的棘齿柱接合。在步骤2006处,将棘齿从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并且响应于此,将系拉掣爪沿打开方向向内枢转到棘齿柱的旋转路径中,其中,系拉掣爪移动到阻挡位置中并且与棘齿柱接合,其中,系拉掣爪阻挡棘齿移动至打开位置。在步骤2008处,对联接至系拉连杆的系拉杆进行致动,其中,系拉连杆可枢转地安装至枢转柱,其中,枢转柱支承棘齿和系拉连杆两者以用于进行旋转,其中,系拉杆的致动导致系拉连杆围绕枢转柱旋转,其中,系拉连杆的旋转导致系拉掣爪沿系拉方向移动。在步骤2010处,使系拉掣爪沿系拉方向移动并利用系拉掣爪推靠棘齿柱,并且响应于此,使棘齿旋转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在步骤2012处,响应于使棘齿移动至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使主掣爪在棘齿处于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时移动至棘齿的凹口中,并且将棘齿保持在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前述描述并不意在是穷举的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在适用的情况下也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选定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多种方式变化。这样的变型不应该被视为背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样的改型均意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以下带编号的段落来理解: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所述闩锁组件包括:
棘齿,所述棘齿能够在打开位置与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释放撞销,在所述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保持所述撞销,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撞销捕获位置包括次要闩锁位置和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
棘齿偏置构件,所述棘齿偏置构件用于使所述棘齿朝向所述棘齿的撞销释放位置正常偏置;
掣爪,所述掣爪能够在棘齿制动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棘齿制动位置处,所述掣爪定位成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掣爪允许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棘齿的打开位置;
掣爪偏置构件,所述掣爪偏置构件用于使所述掣爪朝向所述掣爪的棘齿制动位置正常偏置;
闩锁系拉机构,所述闩锁系拉机构包括系拉连杆,所述系拉连杆具有在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棘齿的撞销释放位置时接合所述棘齿上的第一接合构件的第一位置并且朝向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偏置,其中,所述棘齿朝向所述打开位置的运动导致所述系拉连杆移动至第二位置;
系拉掣爪,所述系拉掣爪联接至所述系拉连杆并且具有在所述系拉连杆处于所述系拉连杆的第一位置时与所述棘齿断开接合的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系拉连杆移动至所述系拉连杆的第二位置使所述系拉掣爪朝向所述系拉掣爪的第二位置移动;
系拉杆,所述系拉杆联接至所述系拉掣爪并且具有非致动位置和致动位置;
超控杆,所述超控杆联接至所述系拉连杆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超控杆从所述超控杆的第二位置到所述超控杆的第一位置的运动导致所述系拉连杆移动至所述系拉连杆的第一位置,并且其中,所述超控杆从所述超控杆的第一位置到所述超控杆的第二位置的运动根据所述系拉连杆响应于所述棘齿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而从所述系拉连杆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系拉连杆的第二位置而发生;
其中,所述棘齿从所述棘齿的打开位置朝向所述棘齿的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的运动导致所述系拉连杆、所述系拉掣爪和所述超控杆移动至所述系拉连杆、所述系拉掣爪和所述超控杆的第二位置;
其中,在所述棘齿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的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之后,所述系拉杆致动至所述系拉杆的致动位置导致所述系拉掣爪相对于所述系拉连杆的滑动运动,其中,所述系拉掣爪接触所述棘齿的第二接合构件,从而迫使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棘齿的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并且其中,所述掣爪移动至所述掣爪的棘齿制动位置;
其中,所述闩锁组件包括框架,并且所述框架包括从所述框架的内表面突出的止挡部,其中,在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棘齿的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之后,响应于施加在所述棘齿上的打开力,所述止挡部阻挡所述系拉掣爪并且所述系拉掣爪阻挡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朝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
2.根据段落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当所述系拉连杆处于所述系拉连杆的第一位置并且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超控杆朝向所述超控杆的第二位置偏置并且由所述系拉连杆保持在所述超控杆的第一位置中。
3.根据段落2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超控杆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接触超控传感器以指示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系拉连杆处于所述系拉连杆的第一位置,并且其中,所述超控杆在处于所述超控杆的第二位置时不与所述超控传感器接触并且所述系拉连杆处于第二位置以指示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或所述系紧的撞销位置。
4.根据段落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并且所述掣爪处于所述棘齿制动位置时,所述掣爪的经由手动致动或动力致动释放进行的致动导致所述掣爪和所述系拉掣爪两者均移动成脱离与所述棘齿的接合,并且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5.根据段落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位于所述系拉掣爪的第一侧,并且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或所述系紧的撞销捕获位置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位于所述系拉掣爪的第二侧,其中,所述棘齿和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朝向所述系拉掣爪的第一侧偏置,使得当所述系拉掣爪处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的路径中时,所述系拉掣爪阻挡所述棘齿和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朝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
6.根据段落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当所述系拉杆和所述系拉掣爪被致动时,致动所述掣爪以释放所述棘齿导致所述系拉掣爪移动成脱离与所述棘齿的接合并且允许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7.根据段落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在所述掣爪致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棘齿对应地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之后,所述系拉连杆和所述系拉掣爪通过所述超控杆朝向所述棘齿偏置,并且所述系拉掣爪保持在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的路径之外。
8.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所述闩锁组件包括:
棘齿,所述棘齿朝向打开位置偏置并且能够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主要撞销捕获位置;
主掣爪,所述主掣爪朝向所述棘齿偏置并且能够在棘齿制动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棘齿制动位置处,所述主掣爪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主掣爪允许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系拉机构,所述系拉机构包括系拉掣爪,所述系拉掣爪朝向所述棘齿偏置并且能够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阻挡位置处,所述系拉掣爪阻挡所述棘齿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处,所述系拉掣爪允许所述棘齿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以及
止挡特征,所述止挡特征形成在闩锁壳体上,其中,所述系拉掣爪设置成在所述系拉掣爪处于所述阻挡位置时位于所述止挡特征与所述棘齿之间,其中,当所述系拉掣爪处于所述阻挡位置并且与所述止挡特征接触时,所述止挡特征抵抗施加在所述棘齿上的打开力。
9.根据段落8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系拉机构包括联接至所述系拉掣爪的系拉连杆,其中,所述系拉连杆朝向非致动位置偏置并且能够响应于所述主掣爪的致动而移动至致动位置,其中,所述系拉连杆响应于所述系拉连杆在所述主掣爪的致动期间的致动而将所述系拉掣爪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10.根据段落9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系拉连杆抵靠所述棘齿偏置并且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中,其中,所述系拉连杆响应于所述棘齿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而移动至所述非致动位置,其中,所述系拉掣爪响应于所述系拉连杆移动至所述非致动位置而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
11.根据段落8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系拉掣爪能够响应于由联接至所述系拉掣爪的系拉杆进行的致动而从所述阻挡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并且远离所述止挡特征,其中,所述系拉掣爪移动至所述致动位置使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其中,所述主掣爪响应于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而移动至所述棘齿制动位置。
12.根据段落8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框架一体地形成。
13.根据段落12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止挡部具有环形形状并且限定通孔,所述通孔构造成用于接纳穿过其中的紧固件,以用于紧固所述框架。
14.根据段落13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系拉掣爪朝向所述止挡部偏置。
15.根据段落8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在所述棘齿与所述掣爪之间设置有滚子。
16.根据段落8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棘齿处于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并且所述掣爪处于所述棘齿制动位置,所述系拉掣爪与所述棘齿的第二接合构件对准且间隔开。
17.根据段落8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并且所述掣爪处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所述系拉掣爪在所述棘齿的第二接合构件与所述止挡部之间处于压缩状态。
18.根据段落18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是从所述棘齿延伸的凸耳。
19.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所述闩锁组件包括:
闩锁壳体,所述闩锁壳体具有框架板;
棘齿,所述棘齿支承在所述框架板上并朝向打开位置偏置,并且所述棘齿能够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主要撞销捕获位置;
主掣爪,所述主掣爪支承在所述框架板上并朝向所述棘齿偏置,并且所述主掣爪能够在棘齿制动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棘齿制动位置处,所述主掣爪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主掣爪允许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以及
系拉机构,所述系拉机构包括系拉掣爪,所述系拉掣爪朝向所述棘齿偏置并且能够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阻挡位置处,所述系拉掣爪阻挡所述棘齿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处,所述系拉掣爪允许所述棘齿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其中,当所述系拉掣爪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中时施加在所述棘齿上的打开力导致所述系拉掣爪被压缩在所述棘齿与所述框架板之间。
20.根据段落19所述的闩锁,其中,在所述框架板上形成有止挡特征,其中,所述系拉掣爪设置成在所述系拉掣爪处于所述阻挡位置时位于所述止挡特征与所述棘齿之间,其中,当所述系拉掣爪处于所述阻挡位置并且与所述止挡特征接触时,所述止挡特征抵抗施加在所述棘齿上的打开力。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500),所述闩锁组件包括:
棘齿(36),所述棘齿(36)朝向打开位置偏置并且能够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次要撞销捕获位置以及能够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主要撞销捕获位置;
主掣爪(38),所述主掣爪(38)朝向所述棘齿(36)偏置并且能够在棘齿制动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棘齿制动位置处,所述主掣爪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主掣爪允许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系拉机构(535、537、539、541),所述系拉机构(535、537、539、541)包括系拉掣爪(537),所述系拉掣爪(537)朝向所述棘齿(36)偏置并且能够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阻挡位置处,所述系拉掣爪阻挡所述棘齿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处,所述系拉掣爪允许所述棘齿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以及
止挡特征(502),所述止挡特征(502)形成在框架(501)上,其中,所述系拉掣爪(537)设置成在所述系拉掣爪处于所述阻挡位置时位于所述止挡特征与所述棘齿(36)之间,其中,当所述系拉掣爪处于所述阻挡位置并且与所述止挡特征接触时,所述止挡特征抵抗施加在所述棘齿上的打开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系拉机构(535、537、539、541)包括联接至所述系拉掣爪(537)的系拉连杆(541),其中,所述系拉连杆朝向非致动位置偏置并且能够响应于所述主掣爪(38)的致动而移动至致动位置,其中,所述系拉连杆响应于所述系拉连杆在所述主掣爪的致动期间的致动而将所述系拉掣爪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当所述棘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系拉连杆(541)抵靠所述棘齿(36)偏置并且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中,其中,所述系拉连杆响应于所述棘齿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而移动至所述非致动位置,其中,所述系拉掣爪(537)响应于所述系拉连杆移动至所述非致动位置而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系拉掣爪(537)能够响应于由联接至所述系拉掣爪的系拉杆(535)进行的致动而从所述阻挡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并且远离所述止挡特征(502),其中,所述系拉掣爪移动至所述致动位置使所述棘齿(36)移动至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其中,所述主掣爪(38)响应于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而移动至所述棘齿制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止挡特征(502)与所述框架(501)一体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止挡特征(502)具有环形形状并且限定通孔(502a),所述通孔(502a)构造成用于接纳穿过其中的紧固件,以用于紧固所述框架(5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系拉掣爪(537)朝向所述止挡部偏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在所述棘齿与所述掣爪之间设置有滚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棘齿(36)处于所述主要撞销捕获位置并且所述掣爪处于所述棘齿制动位置,所述系拉掣爪与所述棘齿的第二接合构件(36b)对准且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棘齿(36)处于所述次要撞销捕获位置并且所述掣爪处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所述系拉掣爪在所述棘齿的第二接合构件(36b)与所述止挡部之间处于压缩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接合构件(36b)是从所述棘齿延伸的凸耳。
CN202210527892.5A 2021-05-26 2022-05-16 配备有具有系拉掣爪的动力系拉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Active CN115405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34643.3A CN118273595A (zh) 2021-05-26 2022-05-16 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93307P 2021-05-26 2021-05-26
US63/193,307 2021-05-26
US202263310722P 2022-02-16 2022-02-16
US63/310,722 2022-02-1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34643.3A Division CN118273595A (zh) 2021-05-26 2022-05-16 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5171A CN115405171A (zh) 2022-11-29
CN115405171B true CN115405171B (zh) 2024-04-05

Family

ID=8399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34643.3A Pending CN118273595A (zh) 2021-05-26 2022-05-16 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
CN202210527892.5A Active CN115405171B (zh) 2021-05-26 2022-05-16 配备有具有系拉掣爪的动力系拉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34643.3A Pending CN118273595A (zh) 2021-05-26 2022-05-16 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8273595A (zh)
DE (1) DE10202211175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03386D0 (en) * 2005-02-18 2005-03-23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atch assembly
CN110029890A (zh) * 2017-11-15 2019-07-19 麦格纳宝德科有限公司 带动力释放和双阶段系拉功能的闩锁组件
CN110130753A (zh) * 2018-02-08 2019-08-16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具备具有滚子掣爪组件的闩锁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CN111794611A (zh) * 2019-04-02 2020-10-20 麦格纳博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与车辆闭合闩锁组件一起使用的具有凸轮驱动式双线缆致动机构的动力致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5583A (en) 1997-08-13 2000-10-03 Atoma International Inc. Power sliding mini-van door
FR2782110B1 (fr) 1998-08-05 2000-10-06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Serrure de porte a assistance electrique
GB0018101D0 (en) 2000-07-25 2000-09-13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td Latch arrangement
US10378252B2 (en) 2015-02-25 2019-08-13 Magna Closures S.P.A. Dual motor latch assembly with power cinch and power release having soft opening function
US10745947B2 (en) 2015-08-21 2020-08-18 Magna Closures Inc. Automotive latch including bearing to facilitate release effor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03386D0 (en) * 2005-02-18 2005-03-23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atch assembly
CN110029890A (zh) * 2017-11-15 2019-07-19 麦格纳宝德科有限公司 带动力释放和双阶段系拉功能的闩锁组件
CN110130753A (zh) * 2018-02-08 2019-08-16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具备具有滚子掣爪组件的闩锁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CN111794611A (zh) * 2019-04-02 2020-10-20 麦格纳博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与车辆闭合闩锁组件一起使用的具有凸轮驱动式双线缆致动机构的动力致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11754A1 (de) 2022-12-01
CN118273595A (zh) 2024-07-02
CN115405171A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3228B (zh) 带有具备软打开功能的电力释放和电力扣紧的单马达闩锁组件
CN109267862B (zh) 具有滚子式闩锁机构和系紧机构的车辆闭合闩锁组件
CN112900990B (zh) 包括具有棘轮保持功能的系拉机构的电力闭合闩锁组件
CN110306887B (zh) 具有呈双掣爪构型的闩锁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CN105909088B (zh) 具有电力扣紧和带软打开功能的电力释放的单电机锁组件
CN107762298B (zh) 具有使弹出声减小的闩锁机构的车辆闩锁组件
EP3406831B1 (en) Vehicular latch with double pawl arrangement
US8596696B2 (en) Vehicular latch with single notch ratchet
US11859416B2 (en) Latch assembly with power release and dual stage cinch function
US20140306468A1 (en) Double Latch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9989637B (zh) 用于与机动车辆中的闭合板一起使用的闭合闩锁组件
US20070262591A1 (en) Latch system
WO2016090279A1 (en) Side door occupant latch with manual release and power lock
US20030218340A1 (en) Latch arrangement
KR20230104095A (ko) 차량 래치에서의 균일한 해제 작용력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220381072A1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equipped with a power cinch mechanism having a cinch pawl
CN115405171B (zh) 配备有具有系拉掣爪的动力系拉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EP1179108B1 (en) Latch
CN114867927A (zh) 具有双掣爪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CN221682731U (zh) 车辆闩锁
CN221664504U (zh) 车辆闩锁
US20230128928A1 (en) Motor vehicle lock
US20240287836A1 (en) Vehicle door latch
JP2573540B2 (ja) 車両用ワンモーションロック装置
EP1067262B1 (en) Latch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