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4598A - 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4598A
CN115404598A CN202210641659.XA CN202210641659A CN115404598A CN 115404598 A CN115404598 A CN 115404598A CN 202210641659 A CN202210641659 A CN 202210641659A CN 115404598 A CN115404598 A CN 115404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fabric
lining
sewing
st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16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04598B (zh
Inventor
吴志健
陈景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6416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04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4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4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04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4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1/00Machines for sewing quilts or mattr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3/00Machines for sewing sacks
    • D05B13/02Machines for sewing sacks for closing filled bags or sack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6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填充式家纺制品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所述家纺填充式制品包括相对设置的均呈矩形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尺寸相同,在第一面料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一纵立衬条,在第二面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二纵立衬条。有效地提升了使用舒适度和保暖度,促进健康睡眠,提高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充式家纺制品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家纺加工行业制造填充式的被子、床垫褥、枕头、靠垫、坐垫时采用无内立衬工艺一次性填充缝制,形成中间部位高四周部位低或中间缝线部位低填充部位高的缺陷,特别是对缝制被子、床褥时采用线缝制直线位后填充物料再缝制横向线位的工艺,其缺陷是填充物分布不均匀,填充料不够蓬松,表面不平整,使用不舒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纺填充式制品包括相对设置的均呈矩形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尺寸相同,在第一面料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一纵立衬条,在第二面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二纵立衬条;
S1、将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熨烫保持平整,在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上均划线预设车缝线,第一面料上的车缝线与第二面料上的车缝线相互对应;
S2、沿着预设的车缝线将所有第一横立衬条缝制到第一面料上,而后再将所有第一纵立衬条沿着与第一横立衬条垂直方向缝制在第一面料上;同样沿着预设的车缝线将所有第二横立衬条缝制到第二面料上,而后再将所有第二纵立衬条沿着与第二横立衬条垂直方向缝制在第二面料上;
S3、将所有的第一横立衬条沿着第一纵立衬条车缝线剪开,每条第一横立衬条分割形成多个第一衬条段;将所有的第二横立衬条沿着第二纵立衬条车缝线剪开,将每条第二横立衬条分割形成多个第二衬条段;
S4、将第一面料背离第一纵立衬条的一面与第二面料背离第二纵立衬条的一面对齐,并同时使第一纵立衬条与第二纵立衬条一一对应,第一横立衬条与第二横立衬条一一对应;
S5、选择与第一纵立衬条、第二纵立衬条均垂直的边为封口边,将除封口边之外的三边进行缝合;
S6、将缝合后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从封口边处进行翻面,使第一纵立衬条、第一横立衬条、第二纵立衬条和第二横立衬条翻转至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之间;
S7、在对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翻面的同时,将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相对齐,并将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进行缝合;
S8、将第一立衬段和第二立衬段一一对齐,并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封口边的方向,逐次将第一立衬段和第二立衬段进行缝合,第一面料、第二面料、第一立衬段、第二立衬段、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之间共同形成多个填充室;
S9、在第一立衬段、第一纵立衬条之间和第二立衬段、第二纵立衬条之间均存在有剪切口,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封口边的方向,通过剪切口依次向填充室内部填充物料;
S10、带所有填充腔填充满物料后,在封口边处将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缝合。
2.根据项1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对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缝合时,第一立衬段、第二立衬段、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均为与第一面料、第二面料进行缝合。
3.根据项1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室的个数为30个及以上。
4.根据项1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立衬条、第一纵立衬条、第二横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宽度均相等。
5.一种家纺填充式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尺寸相同,在第一面料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一纵立衬条,在第二面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二纵立衬条;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一横立衬条垂直,第二纵立衬条和第二横立衬条垂直,第一纵立衬条、第一横立衬条、第二纵立衬条和第二横立衬条均设置在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之间。
6.根据项5所述的家纺填充式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立衬条在远离第一面料的一端与第二纵立衬条远离第二面料的一端缝合;所述第一横立衬条在远离第一面料的一端与第二横立衬条远离第二面料的一端缝合。
7.根据项5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立衬条、第一纵立衬条、第二横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均为单层结构。
8.根据项5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立衬条、第一纵立衬条、第二横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均为双层结构;并且当第一纵立衬条与第二纵立衬条缝合时,双层的第一纵立衬条与双层的第二纵立衬条的每层结构一一对应进行缝合。
有益效果
在被子的上层和下层的内侧各设置直向和横向立衬条进行各自的缝制后、对上层和下层各面缝制的立衬条进行合缝,形成直向和横向的内立衬的高度和多个小填充室并对各小填充室进行均等的填充物料,达到被子填充物分布均匀、填充物蓬松,表面平整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使用舒适度和保暖度,促进健康睡眠,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纺织品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面料;2、第二面料;3、第一横立衬条;4、第一纵立衬条;5、第二横立衬条;6、第二纵立衬条;7、第一立衬段;8、第二立衬段; 9、封口边;10、车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以详细说明。虽然显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而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所述家纺填充式制品包括相对设置的均呈矩形的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尺寸相同,在第一面料1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立衬条3和多个第一纵立衬条4,在第二面料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立衬条 5和多个第二纵立衬条6;
将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横立衬条5、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 设置在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并且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横立衬条 5一一对应,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一一对应,使得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横立衬条5、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将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撑起,进而增加了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在中间缝合线处的间隙,使填充在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的羽绒更加松散,提高家纺填充式制品的舒适度。
S1、将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进行熨烫保持平整,在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上均划线预设车缝线10,第一面料1上的车缝线10与第二面料2 上的车缝线10相互对应;
为了使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一纵立衬条4整齐的缝合到第一面料1上,第二横立衬条5和第二纵立衬条6整齐缝合到第二面料2上,因此在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上预设车缝线10,当缝合时,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横立衬条5、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需要沿着车缝线10缝合到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上,进而使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横立衬条5、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更加整齐,同时提高第一横立成条与第二横立衬条 5对应时的精度,提高第一纵立衬条4与第二纵立衬条6的精度。
S2、沿着预设的车缝线10将所有第一横立衬条3缝制到第一面料1上,而后再将所有第一纵立衬条4沿着与第一横立衬条3垂直方向缝制在第一面料1上;同样沿着预设的车缝线10将所有第二横立衬条5缝制到第二面料2 上,而后再将所有第二纵立衬条6沿着与第二横立衬条5垂直方向缝制在第二面料2上;
由于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横立衬条5、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是交叉缝合的,因此,在缝合过程中会存在有交叉。为了提高缝合时的整齐性,所以在缝合过程中,第一面料1上先缝合第一横立衬条3,在第二面料2上先缝合第一纵立衬条4。同时在第一横立衬条3缝合到第一面料1 上时,第一面料1只需在与第一横立衬条3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即可进行后续的第一横立衬条3的缝合,减少了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一纵立衬条4时第一面料1的移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S3、将所有的第一横立衬条3沿着第一纵立衬条4车缝线10剪开,每条第一横立衬条3分割形成多个第一衬条段;将所有的第二横立衬条5沿着第二纵立衬条6车缝线10剪开,将每条第二横立衬条5分割形成多个第二衬条段;
当缝合完成之后,第一纵立衬条4会将第一横立衬条3覆盖,使第一横立衬条3无法树立,第二纵立衬条6会将第二横立衬条5覆盖,是第二横立衬条5无法树立,因此需要将被覆盖的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横立衬条5沿着车缝线10剪开,使第一横立衬条3脱离第一纵立衬条4的限制,第二横立衬条5脱离第二纵立衬条6的限制,进而达到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横立衬条5能够树立的效果。
S4、将第一面料1背离第一纵立衬条4的一面与第二面料2背离第二纵立衬条6的一面对齐,并同时使第一纵立衬条4与第二纵立衬条6一一对应,第一横立衬条3与第二横立衬条5一一对应;
在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进行缝合时,需要将第一横立成条和第二横立成条缝合,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缝合,因此将第一面料 1和第二面料2对齐时,应该同时保证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对应,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横立成条对应。以保证后续操作可以继续进行。
S5、选择与第一纵立衬条4、第二纵立衬条6均垂直的边为封口边9,将除封口边9之外的三边进行缝合;
在步骤S3中将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横立成条剪开,因此能够通过第一衬条段、第一纵立衬条4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衬条段、第二纵立衬条6之间的间隙向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填充羽绒,因此,封口边9为与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相垂直的边。
S6、将缝合后的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从封口边9处进行翻面,使第一纵立衬条4、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纵立衬条6和第二横立衬条5翻转至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
第一面料1上的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一横立衬条3设置在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内部,同时第二面料2上的第二纵立衬条6和第二横立衬条5也是在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内部,因此将除封口边9之外的三边缝合后,在进行翻转,使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的缝合线被隐藏在第一面料1 和第二面料2的内部,提高美观度和纺织品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S7、在对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进行翻面的同时,将第一纵立衬条4 和第二纵立衬条6相对齐,并将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进行缝合;
S8、将第一立衬段7和第二立衬段8一一对齐,并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封口边9的方向,逐次将第一立衬段7和第二立衬段8进行缝合,第一面料1、第二面料2、第一立衬段7、第二立衬段8、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 6之间共同形成多个填充室;
对于步骤S7和S8,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已经将除封口边9之外的三边进行缝合,封口边9与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横立衬条5平行,当缝合第一立衬段7和第二立衬段8之后,会导致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的缝合无法进行,因此,先将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进行缝合,而后再对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横立衬条5进行缝合。
S9、在第一立衬段7、第一纵立衬条4之间和第二立衬段8、第二纵立衬条6之间均存在有剪切口,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封口边9的方向,通过剪切口依次向填充室内部填充物料;
S10、带所有填充腔填充满物料后,在封口边9处将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进行缝合。
通过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的封口边9,将填充物填充到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而后通过第一立衬段7、第一纵衬条之间的间隙和第二立衬段8、第二纵立衬条6之间的间隙,向填充室内部填充物料。当对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进行封口时,需要在纺织物的其中一角处预留密封口,而后通过密封口想临近封口边9的填充室内部填充物料,最后再将密封口进行密封。使得所有得填充室内部均填充有物料,提高纺织物的舒适度。
所述步骤S5中对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进行缝合时,第一立衬段7、第二立衬段8、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均为与第一面料1、第二面料2进行缝合。
先将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除封口边9之外的三边进行缝合,使纵横交错的第一纵立衬条4、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纵立衬条6和第二横立衬条5 缝合之间一一对应,并且由于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边缘的限制,是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亨利衬条相对应;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相对应,进而能够降低在后续缝合步骤中出错的概率。
所述填充室的个数为30个及以上。
所述填充室的个数可以为30、35、36、40等。
而当填充室数量较少时,填充室的体积变大,羽绒在填充室内容易分布不均匀,影响纺织品的舒适度。
所述第一横立衬条3、第一纵立衬条4、第二横立衬条5和第二纵立衬条6宽度均相等。
这样方便第一纵立衬条4、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纵立衬条6和第二横立衬条5的批量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使纺织品在制造完成之后,能够保持平整,降低纺织品表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舒适度。
包括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尺寸相同,在第一面料1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立衬条3和多个第一纵立衬条4,在第二面料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立衬条5和多个第二纵立衬条6;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一横立衬条3垂直,第二纵立衬条6和第二横立衬条5垂直,第一纵立衬条4、第一横立衬条3、第二纵立衬条6和第二横立衬条5均设置在第一面料1和第二面料2之间。
所述第一纵立衬条4在远离第一面料1的一端与第二纵立衬条6远离第二面料2的一端缝合;所述第一横立衬条3在远离第一面料1的一端与第二横立衬条5远离第二面料2的一端缝合。
在一个具体试试方式中,所述第一横立衬条3、第一纵立衬条4、第二横立衬条5和第二纵立衬条6均为单层结构。
在第一面料1上缝合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一纵立衬条4的时候,在每条车缝线10上均缝合一个第一纵立衬条4和一个第一横立衬条3,同理,在第二面料2的车缝线10上均缝合一个第二纵立衬条6和一个第二横立衬条5,这样在纺织品制作完成时,相邻两个填充室会共用同一个第一纵立衬条4、第二纵立衬条6,或者共用同一个第一衬条段和第二衬条段,减少了纺织品中布料的使用量,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纺织品的重量,提高纺织品使用时的舒适度和保暖度。
在一个具体试试方式中,所述第一横立衬条3、第一纵立衬条4、第二横立衬条5和第二纵立衬条6均为双层结构;并且当第一纵立衬条4与第二纵立衬条6缝合时,双层的第一纵立衬条4与双层的第二纵立衬条6的每层结构一一对应进行缝合。
在第一面料1上沿着车缝线10缝合第一横立衬条3时,在车缝线10上需要缝合第一横立衬条3的位置处均缝合两个第一横立衬条3,而后,在车缝线10上缝合第一纵立衬条4,也缝合两个第一纵立衬条4,是两个第一横立衬条3均位于两个第一纵立衬条4下方。同样的,在第二面料2的车缝线 10上,均缝合两个第二横立衬条5和第二纵立衬条6。
在对第一横立衬条3和第二横立衬条5进行剪开时,需要同时剪开位于位于第一纵立衬条4下的两个第一横立衬条3,均形成第一立衬段7,以及剪开位于第二纵立衬条6下的两个第二横立衬条5,形成第二立衬段8。
在对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缝合时,位于同一车缝线10上的两个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需要一一对应分别缝合,使两个缝合后的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之间存在有间隙。
之后,在对第一立衬段7和第二立衬段8进行缝合时,也需要使并列的两个第一立衬段7分别与并列的第二立衬段8一一对应进行缝合,进而使缝合后的第一立衬段7和第二立衬段8之间存在有间隙。
当所有第一纵立衬条4和第二纵立衬条6缝合、所有的第一立衬段7和第二立衬段8缝合后。所形成的填充室之间均存在有间隙,增加了填充室之间的隔断性,进而降低了填充室内物料之间的窜动,使纺织品可以长时间保持平整,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纺织品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纺填充式制品包括相对设置的均呈矩形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尺寸相同,在第一面料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一纵立衬条,在第二面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二纵立衬条;
S1、将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熨烫保持平整,在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上均划线预设车缝线,第一面料上的车缝线与第二面料上的车缝线相互对应;
S2、沿着预设的车缝线将所有第一横立衬条缝制到第一面料上,而后再将所有第一纵立衬条沿着与第一横立衬条垂直方向缝制在第一面料上;同样沿着预设的车缝线将所有第二横立衬条缝制到第二面料上,而后再将所有第二纵立衬条沿着与第二横立衬条垂直方向缝制在第二面料上;
S3、将所有的第一横立衬条沿着第一纵立衬条车缝线剪开,每条第一横立衬条分割形成多个第一衬条段;将所有的第二横立衬条沿着第二纵立衬条车缝线剪开,将每条第二横立衬条分割形成多个第二衬条段;
S4、将第一面料背离第一纵立衬条的一面与第二面料背离第二纵立衬条的一面对齐,并同时使第一纵立衬条与第二纵立衬条一一对应,第一横立衬条与第二横立衬条一一对应;
S5、选择与第一纵立衬条、第二纵立衬条均垂直的边为封口边,将除封口边之外的三边进行缝合;
S6、将缝合后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从封口边处进行翻面,使第一纵立衬条、第一横立衬条、第二纵立衬条和第二横立衬条翻转至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之间;
S7、在对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翻面的同时,将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相对齐,并将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进行缝合;
S8、将第一立衬段和第二立衬段一一对齐,并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封口边的方向,逐次将第一立衬段和第二立衬段进行缝合,第一面料、第二面料、第一立衬段、第二立衬段、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之间共同形成多个填充室;
S9、在第一立衬段、第一纵立衬条之间和第二立衬段、第二纵立衬条之间均存在有剪切口,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封口边的方向,通过剪切口依次向填充室内部填充物料;
S10、带所有填充腔填充满物料后,在封口边处将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缝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对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进行缝合时,第一立衬段、第二立衬段、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均为与第一面料、第二面料进行缝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室的个数为30个及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立衬条、第一纵立衬条、第二横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宽度均相等。
5.一种家纺填充式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尺寸相同,在第一面料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一纵立衬条,在第二面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立衬条和多个第二纵立衬条;第一纵立衬条和第一横立衬条垂直,第二纵立衬条和第二横立衬条垂直,第一纵立衬条、第一横立衬条、第二纵立衬条和第二横立衬条均设置在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纺填充式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立衬条在远离第一面料的一端与第二纵立衬条远离第二面料的一端缝合;所述第一横立衬条在远离第一面料的一端与第二横立衬条远离第二面料的一端缝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立衬条、第一纵立衬条、第二横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均为单层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立衬条、第一纵立衬条、第二横立衬条和第二纵立衬条均为双层结构;并且当第一纵立衬条与第二纵立衬条缝合时,双层的第一纵立衬条与双层的第二纵立衬条的每层结构一一对应进行缝合。
CN202210641659.XA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Active CN115404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1659.XA CN115404598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1659.XA CN115404598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4598A true CN115404598A (zh) 2022-11-29
CN115404598B CN115404598B (zh) 2024-02-27

Family

ID=8415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1659.XA Active CN115404598B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04598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7543A (en) * 1971-09-14 1973-07-24 Fischbein Mfg Dave Bag guiding assembly for bag closing machine
US20080104752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Semen Belfer Special fabrication of duvet covers, pillowcases, shams, and comforters
CN201727212U (zh) * 2009-12-30 2011-02-02 浙江阿思家居室用品有限公司 双层立衬式被子
WO2012133626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 複層式布団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618009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合隆企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被子及加工工艺
CN206687530U (zh) * 2016-12-14 2017-12-01 合隆企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被子
US20170347813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Casper Sleep Inc. Thermal- And Moisture-Regulating Duvet Inserts
CN107495766A (zh) * 2017-08-11 2017-12-22 成都趣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被子及其制作方法
KR20180039836A (ko) * 2016-10-11 2018-04-19 한상돈 이불
CN108083222A (zh) * 2018-01-19 2018-05-29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方格立衬结构的可填充立体织物
CN208573350U (zh) * 2018-06-08 2019-03-05 朱明亮 一种立衬式防窜绒羽绒被
CN110171798A (zh) * 2019-05-29 2019-08-27 南通大学 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及其加工方法
US20200046149A1 (en) * 2017-03-14 2020-02-13 E-Duck Inc. Non-sewn down bedd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7543A (en) * 1971-09-14 1973-07-24 Fischbein Mfg Dave Bag guiding assembly for bag closing machine
US20080104752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Semen Belfer Special fabrication of duvet covers, pillowcases, shams, and comforters
CN201727212U (zh) * 2009-12-30 2011-02-02 浙江阿思家居室用品有限公司 双层立衬式被子
WO2012133626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 複層式布団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347813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Casper Sleep Inc. Thermal- And Moisture-Regulating Duvet Inserts
KR20180039836A (ko) * 2016-10-11 2018-04-19 한상돈 이불
CN206687530U (zh) * 2016-12-14 2017-12-01 合隆企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被子
CN106618009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合隆企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被子及加工工艺
US20200046149A1 (en) * 2017-03-14 2020-02-13 E-Duck Inc. Non-sewn down bedd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495766A (zh) * 2017-08-11 2017-12-22 成都趣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被子及其制作方法
CN108083222A (zh) * 2018-01-19 2018-05-29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方格立衬结构的可填充立体织物
CN208573350U (zh) * 2018-06-08 2019-03-05 朱明亮 一种立衬式防窜绒羽绒被
CN110171798A (zh) * 2019-05-29 2019-08-27 南通大学 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4598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78331C2 (ru) Покрытие, относящиеся к нему продукты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US20200046149A1 (en) Non-sewn down bedd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RU2750213C2 (ru) Эффективные простыни
US20020144352A1 (en) Pillowtop/panel attachment gusset with ruffled corners
US9186002B2 (en) Filled bedding article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filler
CN103458741A (zh) 多层被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53255B1 (ko) 보온 패딩을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5404598A (zh) 一种用于家纺填充式制品内立衬缝制方法
KR20200045687A (ko) 침구용 직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침구
KR102114672B1 (ko) 이불 제조방법
WO2020186835A1 (zh) 一种生产多层填充保温材料的方法
KR101669938B1 (ko) 사각 형상의 격실 구조를 갖는 다운 의류의 퀼팅 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되는 다운 의류
JPH10155623A (ja) 羽毛布団
CN216932607U (zh) 一种双层立体保暖羽绒被芯
JP2005143567A (ja) 多層式の敷布団、敷パッド又はベッド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279122Y (zh) 羽绒丝棉被
KR200307911Y1 (ko) 누비직물의 테두리단 및 테두리단 봉재장치
JPH0856795A (ja) エア導入部材を内装する蒲団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蒲団
CN117841476A (zh) 一种保暖织物结构、具有其的保暖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18074362U (zh) 一种蓄热羽绒被
KR0164445B1 (ko) 공기도입부재를 내장하는 이불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107583U (ja) 掛け布団
JP2000106999A (ja) 羽毛ふと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00199797A1 (en) Quilt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quilt
JP2004344597A (ja) 羽毛敷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