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2879A -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2879A
CN115402879A CN202211359530.6A CN202211359530A CN115402879A CN 115402879 A CN115402879 A CN 115402879A CN 202211359530 A CN202211359530 A CN 202211359530A CN 115402879 A CN115402879 A CN 115402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air inlet
fixing
sliding
telescopic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95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02879B (zh
Inventor
顾益晖
陆建华
龚江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ew Victo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ew Victo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ew Victo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ew Victo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95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02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2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2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02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2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5/00Securing material to cores or for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涉及纺织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头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吸气件和滑动件。第一驱动件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伸缩端,第一伸缩端上设有与负压件连通的进气结构;吸气件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边缘设有第一固定件,滑动件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上,滑动件上有与第一固定件对应的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位于第一固定件靠近进气孔的一侧。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进气结构和滑动件移动使二者连通,使线头能被吸入至进气孔内,同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二固定件移动,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配合,将线头夹紧固定,进而实现自动生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生头导致人工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背景技术
摇绞机,是将管纱(线)或者筒子纱(线)卷绕在回转纱框上成绞的机器。
通常情况下,摇绞包括以下步骤:生头(将管纱(线)或者筒子纱(线)的纱线头固定在回转纱框上)、摇绞(将管纱(线)或者筒子纱(线)按照规定长度和圈数绕成绞的纱)、扎绞、打结和落纱。现有的摇绞机中,通常需要人工手动生头,即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管纱(线)或者筒子纱(线)的纱线头固定在回转纱框上,后启动摇绞机,采用机器摇绞,如此,导致人力成本过高,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摇绞机多采用人工手动生头,导致人工成本过高,生产效率较低。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头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吸气件和滑动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伸缩端上设置有与负压件连通的进气结构,所述负压件用于产生负压;所述吸气件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边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滑动件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的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
所述第一伸缩端能够驱动所述进气结构移动,并使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或分离,和所述第一伸缩端能够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并使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抵或分离;
当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时,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分离;当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进气孔分离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件的内部形成有通道,所述进气孔连通外界与所述通道;
所述吸气件靠近所述进气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负压气出口;所述进气结构为与所述固定板对应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负压件连通的负压气进口,且所述负压气进口与所述负压气出口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伸缩端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板移动,并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相抵或者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端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伸缩端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端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伸缩端相连,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相连,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对所述活动板施加一个由所述第一连接部指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端上还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伸缩端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
所述活动板还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端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滑动件相配合的推动件;
所述导向件为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推动件上,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并对所述滑动件施加一个由所述第二固定件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生头机构包括多个所述滑动件,全部所述滑动件均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连;
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对应的穿孔,所述滑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穿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
任意一个所述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一伸缩端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一伸缩端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的一端相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夹线组件,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夹持件;
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固定端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端相连,所述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的夹片,且全部所述夹片之间形成夹持区域。
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纺织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生头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生头机构,其原理为:初始状态时,进气结构与进气孔分离,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抵;当需要将筒子纱的线头固定时,第一驱动件工作,第一伸缩端驱动进气结构移动,并使进气结构与进气孔连通,同时,第一伸缩端还带动滑动件移动,使得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离。而由于第二固定件位于第一固定件靠近进气孔的一侧,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之间的区域至少存在部分位于进气孔的正上方;通过人工或者自动设备将筒子纱的线头放置于进气孔处,负压件启动,带动外部空气向进气孔内流动,线头会随空气一起,穿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区域进入到进气孔内;之后第一伸缩端沿反向移动,使进气结构与进气孔分离,负压件停止工作,同时滑动件也沿反向移动,使第二固定件向第一固定件的方向移动,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抵,将线头夹紧于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至此,生头机构动作结束,筒子纱的线头固定在了生头机构上。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进气结构和滑动件移动,使得线头能够被吸入至进气孔内,同时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配合,将线头夹紧实现固定,实现自动生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生头导致人工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线组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头机构与摇绞机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夹线组件将线头转运至进气孔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头机构的剖视图。
图标:11-第一驱动件;111-第一固定端;112-第一伸缩端;12-进气结构;121-活动板;1211-负压气进口;13-第一弹性件;14-第一连接部;15-第二连接部;16-导向件;17-推动件;
21-吸气件;211-进气孔;212-通道;22-滑动件;23-第一固定件;24-第二固定件;25-固定板;251-负压气出口;26-第二弹性件;27-连接件;
31-第二驱动件;311-第二固定端;312-第二伸缩端;32-夹持件;321-夹片;
4-纱线;
51-主轴;52-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头机构,用于将纱线4的线头固定。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生头机构,可以应用在摇绞机(摇纱机)上,也可以应用在粗纱机上,本发明中以摇绞机为例。
其中,摇绞机,包括纱框,纱框通过转动,能够将筒子纱摇绞形成绞纱,其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生头机构,用于将筒子纱的线头固定在纱框上,以解决现有技术,多是采用人工将筒子纱固定在纱框上的问题。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生头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11、吸气件21和滑动件22。所述第一驱动件11具有第一固定端111和第一伸缩端112,第一伸缩端112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端111伸缩,摇绞机包括有机架,第一固定端111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可选的,可以为卡接、铆接、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所述第一伸缩端112上设置有与负压件连通的进气结构12,进气结构12能够随第一伸缩端112移动,所述负压件用于产生负压,使得外部空气能够进入到进气结构12内;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负压件可以为负压式通风机、真空泵等设备。所述吸气件21上设置有进气孔211,所述进气孔211边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23,可选的,第一固定件23可以通过卡接、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于进气孔211的边缘。所述滑动件2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3上,所述滑动件22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3对应设置的第二固定件24,第二固定件24能够随滑动件22一起滑动。并且,第二固定件24位于第一固定件23靠近所述进气孔211的一侧,即,无论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是相抵还是分离,第二固定件24始终位于第一固定件23靠近所述进气孔211的一侧。
使用时,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能够驱动所述进气结构12移动,并使所述进气结构12与所述进气孔211连通或分离,当进气结构12与进气孔211连通时,负压件工作,气体经由进气孔211再进入到进气结构12内。同时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能够驱动所述滑动件22滑动,并使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3相抵或分离;当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相抵时,第一固定件23和第二固定件24能够将筒子纱的线头夹持住,以将筒子纱的线头固定。
并且,当所述进气结构12与所述进气孔211连通时,所述第二固定件24和所述第一固定件23分离,以使线头能够进入到进气孔211内;当所述进气结构12与所述进气孔211分离时,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3相抵,以将线头夹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生头机构,其原理为:初始状态时,进气结构12与进气孔211分离,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相抵;当需要将筒子纱的线头固定时,第一驱动件11工作,第一伸缩端112驱动进气结构12移动,并使进气结构12与进气孔211连通,同时,第一伸缩端112还带动滑动件22移动,使得第一固定件23与第二固定件24分离。而由于第二固定件24位于第一固定件23靠近进气孔211的一侧,第二固定件24和第一固定件23之间的区域至少存在部分位于进气孔211的正上方;通过人工或者自动设备将筒子纱的线头放置于进气孔211处,负压件启动,带动外部空气向进气孔211内流动,线头会随空气一起,穿过第一固定件23和第二固定件24之间的区域进入到进气孔211内;之后第一伸缩端112沿反向移动,使进气结构12与进气孔211分离,负压件停止工作,同时滑动件22也沿反向移动,使第二固定件24向第一固定件23的方向移动,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相抵,将线头夹紧于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之间,至此,生头机构动作结束,筒子纱的线头固定在了生头机构上。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摇绞机包括机架和纱框,纱框包括主轴51以及沿主轴51周向均匀设置的绞杆52,主轴51连接于机架上,并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等设备作用下转动。第一固定端111连接于机架上,吸气件21连接在主轴51上,相应的,与吸气件21相连的滑动件22等也位于主轴51上,且全能够随主轴51一起转动,在绞杆52的作用下,筒子纱形成绞纱。
本发明提供的生头机构,通过第一驱动件11带动进气结构12和滑动件22移动,使得线头能够被吸入至进气孔211内,以及被第一固定件23和第二固定件24夹紧实现固定,实现自动生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生头导致人工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1为气缸,第一固定端111为气缸的缸体,第一伸缩端112为气缸的气缸杆,其呈杆状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1还可以为油缸或者电缸等,其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中,驱动进气结构12和滑动件22移动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第一固定件23和第二固定件24可以为块状结构、板状结构或者片状结构等,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3为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件24为第二固定片,以缩减第一固定件23和第二固定件24的重量,避免影响主轴51高速运转。
本实施例中,吸气件21呈管状结构,为吸气管,吸气管的延伸方向与主轴51的延伸方向相同,吸气管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进气孔211,相应的,每个进气孔211处均对应设置有第一驱动件11、滑动件22、第一固定件23和第二固定件24,以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吸气件21为吸气管,内部形成有用于供气体流动的通道212,进气孔211用于连通外界与通道212。所述吸气件21靠近所述进气结构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道212连通的负压气出口251,通道212内的气体能够由负压气出口251流出通道212;所述进气结构12为与所述固定板25对应的活动板121,所述活动板121上设置有与所述负压件连通的负压气进口1211,且所述负压气进口1211与所述负压气出口25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板121移动,并使所述活动板121与所述固定板25相抵或者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负压气进口1211与负压气出口251对应设置,即当固定板25与活动板121相连时,负压气进口1211与负压气出口251连通,负压气进口1211还与负压件连通,外界空气经由进气孔211、通道212、负压气出口251和负压气进口1211进入到负压件内。
本实施例中,进气结构12为设在第一伸缩端112上的活动板121,其能够随第一伸缩端112一起移动,在吸气件21靠近第一伸缩件的一侧还设置有与活动板121对应的固定板25,当在第一伸缩端112的作用下,固定板25和活动板121相抵时,能够使负压气进口1211和负压气出口251连通。
本实施例中,活动板121和固定板25均呈板状结构,使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避免影响负压件的正常运行。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固定板25和/或活动板121上设置密封件,如胶圈等,以增强固定板25和活动板121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空气由固定板25和活动板121之间进入到负压件内而影响进气孔211处的进气量。
本实施例中,负压气出口251为设置在固定板25上的通孔,固定板25通过焊接、铰接等方式固定在吸气件21上,吸气件21的端部敞口设置,负压气出口251与通道212的敞口端连通。负压气进口1211为设置在活动板121上的孔,活动板121内部可设置有管路等结构,以便于负压气进口1211与负压件连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结构12还可以为设置在第一伸缩端112上的管等,其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进气孔211连通,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伸缩端112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所述第一伸缩端112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端11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4,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111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15。所述活动板121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相连,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5之间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13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21相连,且所述第一弹性件13对所述活动板121施加一个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4指向所述第二连接部15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结构12(活动板121)滑动连接在第一伸缩端112上,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13,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活动板121上设置有通孔,活动板121通过通孔滑动连接于第一伸缩端112上,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部15起到限位作用,活动板121在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部15之间滑动,避免活动板121由第一伸缩端112上脱落。第一弹性件13对所述活动板121施加一个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4指向所述第二连接部15的作用力,具体的,为推力,使活动板121能够与固定板25紧密贴合。
通过将活动板121滑动连接于第一伸缩端112上,能够避免因设置活动板121而影响第一伸缩端112的行程(如果活动板121与第一伸缩端112固定连接,当活动板121与固定板25相抵时,第一伸缩端112无法继续移动)。
可选的,第一弹性件13为压缩弹簧,其套设于第一伸缩端112上,且其中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4相抵,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5相抵。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13还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橡胶等,其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中,对活动板121施加一个由第一连接部14指向第二连接部15的作用力,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第一连接部14为设置在第一伸缩端112上的轴肩、轴套或者凸起等,第二连接部15为设置在第一伸缩端112上的轴肩、轴套或者凸起等。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4为设于第一伸缩端112上的轴肩,第二连接部15为套设于第一伸缩端112上的轴套。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在活动板121上开设滑槽等方式,使活动板121能够与第一伸缩端112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伸缩端112上还设置有导向件16,所述导向件16具有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所述活动板121还与所述导向件16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件16,活动板121仅能够在第一伸缩端112上做轴向运动,无法做周向运动,使负压气进口1211和负压气出口251能够准确对接,保证进气孔211处吸力。
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1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滑动件22相配合的推动件17,第一伸缩件通过推动件17与滑动件22相抵,进而推动滑动件22运动。所述导向件16为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推动件17上,所述活动板12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推动件17为推动板,其接触面积相对较大,能够保证滑动件22滑动时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6还可以为设置在活动板121与第一伸缩端112之间的导向筋、或者导向槽等。
本实施例中,轴套搭接于推动板上。
可选的,推动板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伸缩端112上,即在推动板上设置螺孔,第一伸缩端112的端部为外螺纹结构,二者配合连接,能够便于活动板121等的拆卸。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生头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6,第二弹性件26与所述滑动件22相连,并对所述滑动件22施加一个由所述第二固定件24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23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伸缩端112伸出时,推动件17与滑动件22相抵,并推动滑动件22移动,第二固定件24向远离第一固定件23的方向移动;当第一伸缩端112收缩时,在第二弹性件26的作用下,滑动件22反向运动,第二固定件24向靠近第一固定件23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26,在第二弹性件26的作用下使滑动件22滑动,其推力比较缓和,能够避免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之间猛烈撞击导致纱线4断裂,或者避免出现由第一伸缩端112带动滑动件22移动使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相抵时,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之间的夹紧力的大小难以控制的问题。具体为,当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之间的力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纱线4断裂,而当第二固定件24与第一固定件23之间的力过小时,可能无法夹紧线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6为压缩弹簧,滑动件22为滑杆,第二弹性件26套设于滑动件22上,滑动件22上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第一固定件23靠近第一驱动件11的一侧,第二弹性件26一端与凸块相抵,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件23相抵。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二固定件24的稳定性,所述生头机构包括多个所述滑动件22,所述生头机构包括多个所述滑动件22,全部所述滑动件22均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4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23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22对应的穿孔,所述滑动件22与对应的所述穿孔滑动连接。
如图2至图6所示,生头机构还包括连接件27。任意一个所述滑动件22靠近所述第一伸缩端112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件27相连,所述连接件27用于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111的一端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7用于与推动件17配合,保证第一驱动件11驱动第二固定件24移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连接件27为连接板,其与推动板配合,二者接触面积相对较大,运行平稳。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生头机构还包括夹线组件,夹线组件用于将纱线4夹紧,配合剪刀剪断纱线4后,将线头移至进气孔211处。所述第二驱动件31具有第二固定端311和第二伸缩端312,所述第二固定端311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固定端311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夹持件32与所述第二伸缩端312相连,所述夹持件32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的夹片321,且全部所述夹片321之间形成夹持区域。
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端312能够带动夹持件32伸缩,第三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固定端311转动,可选的,第三驱动件安装在机架上,其可以为电机,也可以为气缸等结构。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固定端311转动,使夹持件32能够夹紧待剪断的纱线4,而当纱线4被剪断后,夹持件32夹持的纱线4处变成线头,使夹持件32能够将线头转运至进气孔211处。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固定端311转动,夹持件32带动线头一起转动,第二伸缩端312通过伸缩避开绞杆52,避免夹持件32与绞杆52发生碰撞,当夹持件32转动至气孔位置时,夹片321松开线头,线头被吸入至进气孔211内。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31为气缸,第二固定端311为气缸的杆体,第二伸缩端312为气缸的气缸杆,其呈杆状结构。第三驱动件为电机。夹持件32为气爪,气爪具有两个夹片321。
本实施例中,当气爪具有两个夹片321时,两个夹片321相对设置,夹持区域为两个夹片321之间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头机构,其中,第一驱动件11为第一气缸,第二驱动件31为第二气缸。使用时,首先,第一次生头为人工生头,即人工将筒子纱的线头固定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摇绞机开始工作,当完成一绞后,第二气缸的第二气缸杆伸出,带动气爪伸至纱线4的位置处,气爪驱动两个夹片321夹紧纱线4,后切断纱线4(切断纱线4可采用人工,也可以采用自动化的切线设备,如可以沿水平面滑动的刀片等),两个夹片321夹紧的纱线4处形成新的线头,后第二缸体驱动第二气缸杆收缩,同时电机驱动第二缸体转动,在避开绞杆52后,第二缸体再驱动第二气缸伸出,将线头转运至进气孔211处。同时,第一缸体驱动第一气缸杆伸出,设在第一气缸杆上的活动板121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随第一气缸杆一起伸出;第一气缸杆伸出后,位于第一气缸杆端部的推动板与滑杆端部的连接板相抵,第一气缸杆推动滑杆在第一固定片的滑孔内滑动;当活动板121与固定板25相抵,且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分离后,第一气缸杆停止伸出,负压件启动,气体带动线头进入到进气孔211内;之后第一气缸杆开始收缩,滑杆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随第一气缸杆同步移动,相应的,第二固定片向第一固定片的方向移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在活动板121与固定板25相抵后,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刚开始分离,第一气缸杆继续伸出,促使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分离;而当第一气缸杆收缩时,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活动板121与固定板25仍然相抵,当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相抵并夹紧线头后,活动板121在第一气缸杆与轴套的配合下随第一气缸杆收缩,活动板121与固定板25分离,负压件也停止工作,至此,生头动作完成。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固定板25和活动板121之间设置检测件,当检测件检测到固定板25与活动板121分离后,负压件停止工作。
其中,检测件可以为压力传感器等。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纺织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生头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纺织设备可以为摇绞机,也可以为粗纱机等。
本实施例中的纺织设备包括生头机构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件(11)、吸气件(21)和滑动件(22);
所述第一驱动件(11)具有第一固定端(111)和第一伸缩端(112),所述第一伸缩端(112)上设置有与负压件连通的进气结构(12),所述负压件用于产生负压;所述吸气件(21)上设置有进气孔(211),所述进气孔(211)边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23),所述滑动件(2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3)上,所述滑动件(22)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3)对应的第二固定件(24),且所述第二固定件(2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3)靠近所述进气孔(211)的一侧;
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能够驱动所述进气结构(12)移动,并使所述进气结构(12)与所述进气孔(211)连通或分离,和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能够驱动所述滑动件(22)滑动,并使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3)相抵或分离;
当所述进气结构(12)与所述进气孔(211)连通时,所述第二固定件(24)和所述第一固定件(23)分离;当所述进气结构(12)与所述进气孔(211)分离时,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3)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件(21)的内部形成有通道(212),所述进气孔(211)连通外界与所述通道(212);
所述吸气件(21)靠近所述进气结构(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道(212)连通的负压气出口(251);所述进气结构(12)为与所述固定板(25)对应的活动板(121),所述活动板(121)上设置有与所述负压件连通的负压气进口(1211),且所述负压气进口(1211)与所述负压气出口(251)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板(121)移动,并使所述活动板(121)与所述固定板(25)相抵或者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所述第一伸缩端(112)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端(11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4),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111)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15);
所述活动板(121)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相连,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5)之间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13)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21)相连,且所述第一弹性件(13)对所述活动板(121)施加一个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4)指向所述第二连接部(15)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上还设置有导向件(16),所述导向件(16)具有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
所述活动板(121)还与所述导向件(1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1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滑动件(22)相配合的推动件(17);
所述导向件(16)为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推动件(17)上,所述活动板(12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6);
所述第二弹性件(26)与所述滑动件(22)相连,并对所述滑动件(22)施加一个由所述第二固定件(24)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23)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头机构包括多个所述滑动件(22),全部所述滑动件(22)均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4)相连;
所述第一固定件(23)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22)对应的穿孔,所述滑动件(22)与对应的所述穿孔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27);
任意一个所述滑动件(22)靠近所述第一伸缩端(112)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件(27)相连,所述连接件(27)用于与所述第一伸缩端(1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111)的一端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线组件,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31)、第三驱动件和夹持件(32);
所述第二驱动件(31)具有第二固定端(311)和第二伸缩端(312),所述第二固定端(311)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固定端(311)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夹持件(32)与所述第二伸缩端(312)相连,所述夹持件(32)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的夹片(321),且全部所述夹片(321)之间形成夹持区域。
10.一种纺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生头机构。
CN202211359530.6A 2022-11-02 2022-11-02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Active CN115402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9530.6A CN115402879B (zh) 2022-11-02 2022-11-02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9530.6A CN115402879B (zh) 2022-11-02 2022-11-02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2879A true CN115402879A (zh) 2022-11-29
CN115402879B CN115402879B (zh) 2023-01-20

Family

ID=84169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9530.6A Active CN115402879B (zh) 2022-11-02 2022-11-02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028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9982A (zh) * 2022-12-13 2023-01-31 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摇绞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677A (zh) * 2019-04-12 2019-06-07 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鑫森纺纱厂 摇绞机
CN209797136U (zh) * 2019-04-12 2019-12-17 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鑫森纺纱厂 应用于摇绞机的纱线自动生头装置
CN112499395A (zh) * 2021-01-08 2021-03-1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摇纱机生头装置
CN114162675A (zh) * 2020-09-10 2022-03-11 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摇绞机的自动生头装置
CN114162669A (zh) * 2020-09-10 2022-03-11 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摇绞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677A (zh) * 2019-04-12 2019-06-07 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鑫森纺纱厂 摇绞机
CN209797136U (zh) * 2019-04-12 2019-12-17 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鑫森纺纱厂 应用于摇绞机的纱线自动生头装置
CN114162675A (zh) * 2020-09-10 2022-03-11 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摇绞机的自动生头装置
CN114162669A (zh) * 2020-09-10 2022-03-11 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摇绞机
CN112499395A (zh) * 2021-01-08 2021-03-1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摇纱机生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9982A (zh) * 2022-12-13 2023-01-31 江苏薪泽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摇绞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2879B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02879B (zh)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CN106400226B (zh) 一种从梭芯上抽线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9071145B (zh) 用于卷绕线的设备
CN110600260A (zh) 一种全自动边滑式环形绕线机
JP2008297078A (ja) 糸条巻取機
CN115092775A (zh) 一种纺织线收卷装置
CN115626527A (zh)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CN213802359U (zh) 一种切刀夹爪机构
CN109353566A (zh) 一种全自动连接端子编带机
CN115649982B (zh) 摇绞机
CN110395613A (zh) 一种双工位多股丝收卷机
CN108049015B (zh) 自动并线机
CN215925242U (zh) 一种横机用的剪刀夹子
CN211368053U (zh) 应用于定形机上的自动取布样装置及定形机
CN105531409A (zh) 用于压紧纺纱机中的纱线的装置
CN114318696A (zh) 全自动缝纫机用自动绕底线机
CN209684996U (zh) 一种纱筒余线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2603729U (zh) 一种提拉手线自动压头机夹线机构
CN209442425U (zh) 一种全自动打轴机
CN220335444U (zh) 一种梭芯余线吸取装置及自动换梭绕线机
CN212771131U (zh) 一种带除尘功能的倍捻机
CN209442190U (zh) 用于全自动打轴机的集料装置
CN209442410U (zh) 用于全自动打轴机的布线器及布线装置
CN113043341B (zh) 一种医疗用一次性气管裁剪设备
CN112144155B (zh) 一种纺织品棉线卷绕剪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