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8742A - 双模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模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8742A
CN115398742A CN202080099173.7A CN202080099173A CN115398742A CN 115398742 A CN115398742 A CN 115398742A CN 202080099173 A CN202080099173 A CN 202080099173A CN 115398742 A CN115398742 A CN 115398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differential
common
axis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1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斯坦丁·索科洛夫
王汉阳
泽拉图尤布·米洛萨耶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98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8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0Element having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括差模天线(1a)和共模天线(1b)的天线装置(1);所述天线装置(1)包括天线结构(2);所述天线结构(2)包括:一个辐射元件(3)、用于在所述辐射元件(3)中感应差模电流(I1、I2)的至少一个差分天线馈电(4),以及用于在所述辐射元件(3)中感应共模电流(I3、I4)的至少一个公共天线馈电(5)。所述天线结构(2)用于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所述共模电流(I3、I4)激励第一射频范围和第二射频范围。所述天线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天线振子(6),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从而形成所述差模天线(1a);至少一个第二天线振子(7),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从而形成所述共模天线(1b)。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用于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或所述共模电流(I3、I4)激励第三射频范围。这种装置可以在同一给定体积中放置两个天线,同时使所述天线之间保持高度隔离。

Description

双模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差模天线和共模天线的天线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此类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智能电话)等电子设备需要支持2G/3G/4G无线技术等越来越多的不同无线信号技术。例如,5G无线技术需要将频率范围从6GHz以下扩展到所谓的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ave)频率,例如高于20GHz。
传统上,此类电子设备的天线布置在显示器附近但与显示器分开,使得显示器不干扰波束覆盖。然而,发展趋势是使用非常大的显示器,覆盖尽可能大的电子设备体积,这使得天线的可用空间非常有限,因此不得不让显示器的很大一部分处于不活动状态,或者显著减小天线的大小,导致天线性能降低。此外,紧密地封装在共用空间的天线容易变得低效并且彼此耦合,从而显著降低天线性能,例如降低可实现的数据速率和覆盖。
为减小天线所需的体积,可以将两个充分隔离的天线彼此紧邻放置。实现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是使用倒F天线(inverted F antenna,IFA)并以使天线接地点彼此相对的方式放置天线。然而,此类天线对占据的总体积大于单个IFA大小的两倍,并且为了在天线之间实现高水平隔离,放置天线时应使其尽可能相互远离。在天线之间间隔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充分隔离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天线之间引入解耦结构,例如中和线或解耦网络。这种方案的一个缺点是,它导致工作带宽较窄,而且总天线体积仍然不小于单个IFA大小的两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天线装置。上述和其它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特征实现。根据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其它实现方式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差模天线和共模天线的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一个辐射元件、用于在所述辐射元件中感应差模电流的至少一个差分天线馈电,以及用于在所述辐射元件中感应共模电流的至少一个公共天线馈电,其中所述天线结构用于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和所述共模电流激励第一射频范围和第二射频范围;至少一个第一天线振子,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差分天线馈电,从而形成所述差模天线;至少一个第二天线振子,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公共天线馈电,从而形成所述共模天线,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用于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和/或所述共模电流激励第三射频范围。
这种装置可以将两个天线放置在同一给定体积中,并且与IFA等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充分的隔离。这种自解耦方案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为任何解耦结构提供额外空间,使得所述天线装置的体积比具有解耦结构的相应装置更紧凑。此外,所述装置不仅在5G NR频带n77和n79等第一射频范围和第二射频范围内工作,而且在WLAN5频带等第三射频范围内工作,这显著扩大了所述天线装置的工作带宽。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射频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一射频范围和所述第二射频范围。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和所述共模电流中的一项激励所述第三射频范围,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和所述共模电流中的一项激励所述第三射频范围。这使得差模电流、共模电流或其组合可以激励所述第三射频范围。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分天线馈电通过以下方法与所述公共天线馈电隔离:所述差模电流在所述公共天线馈电处感应的额外电流的特定幅值和相位关系,以及所述共模电流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处感应的额外电流的特定幅值和相位关系,所述额外电流使所述差分天线馈电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之间出现的互耦合最小化,从而提高所述装置中所述天线的效率。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公共天线馈电附近感应的所述额外电流具有180°相位差和相等幅值,使得I1'=-I2',并且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附近感应的所述额外电流具有180°相位差和相等幅值,使得I3'=-I4'。这使得所述两个差模电流彼此抵消,促进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之间实现简单且具有空间效率的隔离。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共用中心线,使得所述额外电流彼此完全抵消。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向所述第二天线振子正交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天线振子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子隔离,从而实现所述天线振子彼此紧邻放置,同时仍然保持高效。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分别包括至少一个辐射体,所述辐射体是在所述辐射元件中形成的端部开口槽,或者是从所述辐射元件延伸的条状单极子。这使得所述辐射体在一个组件和/或在一个平面中延伸,从而所述辐射体占据尽可能小的体积。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包括沿第一轴延伸的一个辐射体,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包括沿第二轴延伸的至少一个辐射体,其中所述第二轴延伸垂直于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包括沿第一轴延伸的一个辐射体,并且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包括沿第二轴延伸的至少一个辐射体,其中所述第二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轴。此类辐射体装置可以实现所述辐射体彼此尽可能紧邻放置,同时仍然保持天线之间的充分隔离。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包括沿第一轴延伸的一个辐射体,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包括沿第二轴延伸的两个辐射体,其中所述第二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所述两个辐射体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所述一个辐射体的相对侧。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包括沿第一轴延伸的一个辐射体,并且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包括沿第二轴延伸的两个辐射体,其中所述第二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所述两个辐射体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所述一个辐射体的相对侧。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分天线馈电包括至少两个辐射体接触件,并且所述公共天线馈电包括一个辐射体接触件;所述辐射体接触件布置在与所述辐射元件的主平面平行的一个公共平面中。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接地连接,所述接地连接包括布置在所述公共平面中的一个辐射体接触件。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分天线馈电、所述公共天线馈电,以及可选地,所述接地连接通过电流耦合或电容耦合,耦合到所述辐射元件。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元件包括导电涂料或柔性导电薄片材料层。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介质基底、第二介质基底、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和根据上文所述的至少一个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的所述辐射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基底的朝向所述第二介质基底的表面上;所述天线装置的所述差分天线馈电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基底的朝向所述第一介质基底的表面上。
这种装置可以将两个天线放置在同一给定体积中,使得其它组件可以使用所述电子设备内可用的小空间。此外,所述装置不仅在5G NR频带n77和n79等第一射频范围和第二射频范围内工作,而且在WLAN5频带等第三射频范围内工作,这显著扩大了所述天线装置的工作带宽,并改进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整体功能。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分天线馈电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以及可选地,所述天线装置的所述接地连接穿过所述第二介质基底延伸至所述印刷电路板。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基底是外玻璃盖,并且所述第二电介质基底是内塑料基底。
这些方面和其它方面在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中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在本发明的以下详述部分中,参考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详细解释各方面、实施例和实现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b是图2a所示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b是布置在电子设备内的图3a所示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4b是布置在电子设备内的图4a所示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差模天线1a和共模天线1b的天线装置1的示意图,所述差模天线1a和所述共模天线1b布置在电子设备9内的单个公共体积中。所述差模天线1a可以是垂直高频天线(vertical high frequency antenna,V-HF)或水平高频天线(horizontal highfrequency antenna,H-HF)等。相应地,所述共模天线1b可以是垂直高频天线(verticalhigh frequency antenna,V-HF)或水平高频天线(horizontal high frequency antenna,H-HF)等。
所述天线装置1包括天线结构2,所述天线结构2包括:一个辐射元件3、用于在所述辐射元件3中感应差模电流(I1、I2)的至少一个差分天线馈电4,以及用于在所述辐射元件3中感应共模电流(I3、I4)的至少一个公共天线馈电5。所述差模天线1a和所述共模天线1b可以共用一个辐射元件3,也可以分别具有一个辐射元件3。差模天线1a具有反对称馈电和配电,而共模天线1b具有对称馈电和电流分布。
所述辐射元件3是导电元件,并且可以是表面辐射体等悬浮元件。所述辐射元件3可以包括导电涂料,也可以是一层柔性导电薄片材料。
差模电流(I1、I2)在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处感应额外电流(I1'、I2'),如图1所示。差模电流I1在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处感应差模电流I1',并且差模电流I2在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处感应差模电流I2'。相应地,共模电流(I3、I4)在差分天线馈电4处感应额外电流(I3'、I4')。共模电流I3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处感应额外电流I3',并且差模电流I4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处感应额外电流I4'。所述额外电流(I1'、I2'、I3'、I4')是不需要的,并且应该尽可能地对其进行补偿。
由于差模电流分布(即差模电流I1、I2)和共模电流分布(即共模电流I3、I4)的特定特性,使得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之间出现的互耦合最小化。这些特定的特性包括所述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关系。差模电流(I1、I2)在公共天线馈电5处感应的额外电流(I1'、I2')通过所述特定的幅值和相位关系彼此抵消。这是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之间如何实现高度隔离的主要机制。相同的原理对所述共模电流(I3、I4)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中感应的额外电流(I3'、I4')也适用。通过将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与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隔离,提高了所述差模天线1a和所述公共模式天线1b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感应的额外电流(I1'、I2')具有180°相位差和相等幅值,使得I1'=-I2'。相应地,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附近感应的进一步电流(I3'、I4')具有180°相位差和相等幅值,使得I3'=-I4'。图1中示出了这种情况。由于每对额外电流(I1'和I2'、I3'和I4')相互紧邻且反相,因此每对中的每个电流的辐射彼此抵消,从而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之间提供的隔离效率最大。只要所述额外电流(I1'和I2',和/或I3'和I4')在很大程度上彼此抵消,也就可以实现不同的相位差和幅值。即使所述差模天线1a和所述共模天线1b的所述辐射元件3重叠,或者仅一个辐射元件3同时用于两个天线,反相电流的耦合抵消和所述辐射电流的不同分布也使得差模/共模天线装置具有高度隔离和互补模式。这有助于在非常紧凑的体积中实现良好的MIMO性能。
所述天线装置1还包括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的至少一个第一天线振子6,以及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的至少一个第二天线振子7。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一起形成所述差模天线1a,而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一起形成所述共模天线1b。
所述天线结构2,特别是辐射元件3、差分天线馈电4和公共天线馈电5,用于响应于差模电流(I1、I2)和共模电流(I3、I4)激励第一射频范围和第二射频范围。所述辐射元件3、差分天线馈电4和公共天线馈电5一起具有两个谐振,这两个谐振可以激励所述第一射频范围和所述第二射频范围。所述第一射频范围完全或部分地不同于所述第二射频范围。例如,所述第一射频范围可以在5G NR频带n77内,所述第二射频范围可以在5G NR频带n79内。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用于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或所述共模电流(I3、I4)激励第三射频范围。通过添加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对于所述差模天线1a和所述共模天线1b都出现第三高频谐振。所述第三射频范围与所述第一射频范围和所述第二射频范围互补,并且可以完全或部分地不同于所述第一射频范围和所述第二射频范围。例如,所述第三射频范围可以在WLAN5频带内。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也可以用于激励任何数量的其它射频范围。
当将本发明与包括两个倒F天线(inverted F antenna,IFA)的现有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不仅所述总体积减小至少50%,而且本发明将N79和WLAN5效率提升了2dB,隔离水平提升了6dB以上。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所述共模电流(I3、I4)中的一项激励所述第三射频范围。相应地,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所述共模电流(I3、I4)中的一项激励所述第三射频范围。换言之,所述第三射频范围可以由仅差模电流、仅共模电流或者差模电流和共模电流的组合来激励。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优选地布置成共用中心线,即共用中心并从所述中心线对称地延伸,如图2b、图3a和图4a所示。通过这种对称布置,所述额外电流(I1'和I2'、I3'和I4')分别可以完全相互抵消。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可以向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正交延伸。这将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隔离。通过正交地布置所述天线振子(6、7),可以将所述天线振子彼此紧邻放置,同时仍然保持高度隔离,从而实现高效率。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分别包括至少一个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可以是在所述辐射元件3中形成的四分之一波长的端部开口槽,如图2a、图3a和图4a所示。所述辐射体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是从所述辐射元件3延伸的条状单极子,如图2b所示。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可以包括沿第一轴A1延伸的一个辐射体6a,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可以包括沿第二轴A2延伸的至少一个辐射体(7a、7b),其中所述第二轴A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如图1至图3a和图4a所示。相应地,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可以包括沿第一轴A1延伸的一个辐射体7a,并且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可以包括沿第二轴A2延伸的至少一个辐射体(6a、6b),其中所述第二轴A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未示出)。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可以包括沿第一轴A1延伸的一个辐射体6a,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可以包括沿第二轴A2延伸的两个辐射体(7a、7b),其中所述第二轴A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的所述两个辐射体(7a、7b)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的所述一个辐射体6a的相对侧,如图2a、图3a和图4a所示。
相应地,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可以包括沿第一轴A1延伸的一个辐射体7a,并且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包括沿第二轴A2延伸的两个辐射体(6a、6b),其中所述第二轴A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的所述两个辐射体(6a、6b)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未示出)的所述一个辐射体7a的相对侧。
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辐射体接触件(4a、4b),并且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可以包括一个辐射体接触件5a。所述辐射体接触件(4a、4b、5a)布置在与所述辐射元件3的主平面P2平行的一个公共平面P1中,如图3b所示。所述天线装置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地连接8,所述接地连接8包括也布置在所述公共平面P1中的一个辐射体接触件8a。所述辐射体接触件(4a、4b、5a、8a)可以是悬浮辐射体片。图4a中详细示出了所述辐射体接触件(4a、4b、5a、8a)以及天线馈电(4、5)、接地连接8和所述辐射元件3。
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和所述接地连接8中的一项或多项可以通过电流耦合或电容耦合,耦合到所述辐射元件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图4b所示的电子设备9,所述电子设备9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本上平行布置的第一介质基底10和第二介质基底11。所述第一介质基底10和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可以在垂直于平面(P1、P2)的方向上分开一小段距离(如图3b和4b所示),或者可以布置成彼此直接接触(未示出)。所述第一介质基底10可以是外玻璃盖,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可以是内塑料基底。所述电子设备9还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由框架支撑并且由附加外玻璃盖覆盖,如图4b的底部所示。
所述电子设备9还包括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12,所述印刷电路板12布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和所述电子设备9的框架之间,如图4b所示。所述印刷电路板12可以是铜PCB或FR4 PCB。所述框架可以用铝或玻璃等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上所述,所述框架可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9的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电子设备9还包括上述天线装置1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天线装置1的所述辐射元件3布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基底10的表面10a上,即朝向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的所述表面10a上。所述天线装置1的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可以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的表面11a上,即朝向所述第一介质基底10的所述表面11a上。
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所述接地连接8中的一项或几项可以穿过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延伸至所述印刷电路板12,如图4b所示。
本文已经结合各种实施例描述了各个方面和实现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所请求保护的主题时,通过研究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书,能够理解和实现所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型。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书中列举的若干项的功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列举一些措施并不表示这些措施的结合不能被用于获取优势。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分布到合适的介质上,例如与其它硬件一起或者作为其它硬件的部分提供的光存储介质或者固态介质,还可以以其它形式例如通过因特网或者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分布。
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附图(例如,交叉阴影、部件设置、比例、度数等)应结合说明书一起阅读,并应被视为本发明的整个书面描述的一部分。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水平”、“垂直”、“左”、“右”、“上”和“下”,以及其形容词和副词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右”、“向上”等)仅仅是指当特定附图朝向读者时所示结构的方向。类似地,术语“向内”和“向外”通常是指表面相对于其伸长轴线或旋转轴线的适当方向。

Claims (16)

1.一种包括差模天线(1a)和共模天线(1b)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1)包括:
-天线结构(2),包括:一个辐射元件(3)、用于在所述辐射元件(3)中感应差模电流(I1、I2)的至少一个差分天线馈电(4),以及用于在所述辐射元件(3)中感应共模电流(I3、I4)的至少一个公共天线馈电(5);
所述天线结构(2)用于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所述共模电流(I3、I4)激励第一射频范围和第二射频范围;
-至少一个第一天线振子(6),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从而形成所述差模天线(1a);
-至少一个第二天线振子(7),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从而形成所述共模天线(1b);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用于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或所述共模电流(I3、I4)激励第三射频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所述共模电流(I3、I4)中的一项激励所述第三射频范围,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响应于所述差模电流(I1、I2)和所述共模电流(I3、I4)中的一项激励所述第三射频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通过以下方法与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隔离:所述差模电流(I1、I2)在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处感应的额外电流(I1'、I2')的特定幅值和相位关系以及所述共模电流(I3、I4)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处感应的额外电流(I3'、I4')的特定幅值和相位关系,所述额外电流(I1'、I2'、I3'、I4')使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之间出现的互耦合最小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处感应的所述额外电流(I1'、I2')具有180°相位差和相等幅值,使得I1'=-I2';
在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处感应的所述额外电流(I3'、I4')具有180°相位差和相等幅值,使得I3'=-I4'。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向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正交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隔离。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分别包括至少一个辐射体,所述辐射体是在所述辐射元件(3)中形成的端部开口槽,或者是从所述辐射元件(3)延伸的条状单极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包括沿第一轴(A1)延伸的一个辐射体(6a),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包括沿第二轴(A2)延伸的至少一个辐射体(7a、7b),其中所述第二轴(A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
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包括沿第一轴(A1)延伸的一个辐射体(7a),并且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包括沿第二轴(A2)延伸的至少一个辐射体(6a、6b),其中所述第二轴(A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包括沿第一轴(A1)延伸的一个辐射体(6a),并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包括沿第二轴(A2)延伸的两个辐射体(7a、7b),其中所述第二轴(A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
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的所述两个辐射体(7a、7b)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的所述一个辐射体(6a)的相对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包括沿第一轴(A1)延伸的一个辐射体(7a),并且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包括沿第二轴(A2)延伸的两个辐射体(6a、6b),其中所述第二轴(A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A1);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6)的所述两个辐射体(6a、6b)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天线振子(7)的所述一个辐射体(7a)的相对侧。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包括至少两个辐射体接触件(4a、4b),并且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包括一个辐射体接触件(5a);所述辐射体接触件(4a、4b、5a)布置在与所述辐射元件(3)的主平面(P2)平行的一个公共平面(P1)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个接地连接(8),所述接地连接(8)包括布置在所述公共平面(P1)中的一个辐射体接触件(8a)。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以及可选地,所述接地连接(8)通过电流耦合或电容耦合,耦合到所述辐射元件(3)。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元件(3)包括导电涂料或柔性导电薄片材料层。
14.一种电子设备(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9)包括第一介质基底(10)、第二介质基底(11)、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12)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天线装置(1);
所述天线装置(1)的所述辐射元件(3)布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基底(10)的朝向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的表面(10a)上;
所述天线装置(1)的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的朝向所述第一介质基底(10)的表面(11a)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9),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天线馈电(4)和所述公共天线馈电(5),以及可选地,所述天线装置(1)的所述接地连接(8)穿过所述第二介质基底(11)延伸至所述印刷电路板(12)。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子设备(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基底(10)是外玻璃盖,并且所述第二电介质基底(11)是内塑料基底。
CN202080099173.7A 2020-04-06 2020-04-06 双模天线装置 Pending CN115398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20/059769 WO2021204349A1 (en) 2020-04-06 2020-04-06 Dual mode antenna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8742A true CN115398742A (zh) 2022-11-25

Family

ID=7022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173.7A Pending CN115398742A (zh) 2020-04-06 2020-04-06 双模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7827A1 (zh)
EP (1) EP4111536A1 (zh)
CN (1) CN115398742A (zh)
WO (1) WO20212043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4696A (zh) * 2022-01-25 2022-06-14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CN115207622B (zh) * 2022-08-08 2024-05-10 深圳汉阳天线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双馈单体天线、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2881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Chan Yiu K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
US20170048649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Nfc antenna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ingle-piece metal housing
US20170256854A1 (en) * 2014-09-05 2017-09-07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Ltd. Reconfigurable multi-band antenna with four to ten por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05910D0 (en) * 2015-04-07 2015-05-20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Ltd Reconfigurable 4-port multi-band multi-function antenna with a grounded dipole antenna compon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2881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Chan Yiu K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
US20170256854A1 (en) * 2014-09-05 2017-09-07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Ltd. Reconfigurable multi-band antenna with four to ten ports
US20170048649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Nfc antenna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ingle-piece metal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7827A1 (en) 2023-06-15
WO2021204349A1 (en) 2021-10-14
EP4111536A1 (en) 2023-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43429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アンテナ実装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US10103449B2 (en) Antenna array
US105110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CN112751204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99435B (zh) 具有多天线系统的移动设备
US7317901B2 (en) Slotted multiple band antenna
CN113196565B (zh) 双极化天线阵列
CN108879112B (zh) 天线阵列及终端
WO2021197399A1 (zh) 一种天线及终端
CN115398742A (zh) 双模天线装置
WO2020010941A1 (zh) 天线及通信设备
CN112216965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EP396846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241399A1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0628490U (zh) 一种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230231319A1 (en) Antenna device, array of antenna devices
US11611151B2 (en) Multiband antenna structure
CN110797657B (zh) 通信设备
KR102133406B1 (ko)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CN114128041B (zh) 双极化天线元件和天线阵列
CN116154455A (zh) 低频辐射单元、天线、多频共用天线及融合天线架构
JP2002299949A (ja) 平面アレーアンテナ
CN108767443B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2150365A (ja) アンテナ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CN114846695A (zh) 双极化连接天线阵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