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9857B - 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9857B
CN115389857B CN202211321974.0A CN202211321974A CN115389857B CN 115389857 B CN115389857 B CN 115389857B CN 202211321974 A CN202211321974 A CN 202211321974A CN 115389857 B CN115389857 B CN 1153898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signal
cable
delay detection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19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9857A (zh
Inventor
谈卫星
李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jian Industrial Softwar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jian Industrial Soft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jian Industrial Softwar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jian Industrial Soft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219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98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9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9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9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9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lse Circuits (AREA)
  • Manipulation Of Pul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包括连接器、延时检测电路,Dm为连接器Cm对应的延时检测电路Pi2和Pj2通过Lij中的Sij2相连,Di、Dj、Sij1、Sij2构成环形振荡回路。检测Lij延时过程中,Di1接收Dj1通过Sij1传输的输入信号,反相后输出给Di2,Di2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通过Sij2传输给Dj2,Dj2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传输给Dj1,Dj1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作为新的输入信号通过Sij1传输给Di1,循环执行,基于环形振荡回路的环形振荡周期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本发明支持系统任意连接线缆延时的检测,提高了信号线缆延时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硬件仿真器或原型验证平台中,会使用大量信号线缆来连接多个硬件主板,大规模硬件仿真器或原型验证平台可以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架构或SOC(System on Chip)架构来构建。根据硬件主板以及主板上连接器位置的不同,连接的信号线缆会有各种不同的长度,不同长度的信号线缆会有不同的延时。在编译过程中,编译器会利用延时等参数。为了检测大规模硬件仿真器或原型验证平台中已连接的信号线缆的延时,往往需要设计复杂的检测方法,例如设置专用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电路,或者基于不同的平台建立不同的检测模型。但是,大规模硬件仿真器或原型验证平台中,信号线缆的连接可以有不同的拓扑结构,系统信号线缆连接的拓扑结构也可能随着DUT(DesignUnder Test)或其他因素做改动而变化,当连接方式改变后或更换不同平台后,需要重新设置检测电路或重新训练检测模型,检测效率低,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支持系统任意连接信号线缆延时的检测,而不用修改延时检测电路,提高了信号线缆延时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包括M个连接器{C1,C2,…,Cm,…,CM},M个延时检测电路{D1,D2,…,Dm,…DM}, Cm为第m个连接器,Dm为Cm对应的延时检测电路, Dm设置在Cm中,m的取值范围为1到M,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Dm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延时检测单元Dm1和Dm2,Dm1和Cm对应的第一管脚Pm1连接,Dm2和Cm对应的第二管脚Pm2连接,Dm1和Dm2相连接;
Ci和Cj之间通过信号线缆Lij相连接,Di、Dj 对称设置,i和j的取值范围均为1到M,且i≠j, Pi1和Pj1之间通过Lij中的第一信号线Sij1相连, Pi2和Pj2之间通过Lij中的第二信号线Sij2相连,Di、Dj、Sij1、Sij2构成环形振荡回路;
检测Lij延时过程中,延时检测单元Di1接收延时检测单元Dj1通过Sij1传输的输入信号,且将输入信号反相后输出给延时检测单元Di2,Di2用于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通过Sij2传输给延时检测单元Dj2,Dj2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传输给Dj1,Dj1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作为新的输入信号通过Sij1传输给Di1,循环执行,基于环形振荡回路的环形振荡周期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延时检测电路设计结构对称,支持系统任意连接线缆延时的检测,而不用修改延时检测电路,简单易行,提高了信号线缆延时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i和Cj之间建立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包括M个连接器{C1,C2,…,Cm,…,CM},M个延时检测电路{D1,D2,…,Dm,…DM},Cm为第m个连接器,Dm为Cm对应的延时检测电路,Dm设置在Cm中,m的取值范围为1到M,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能够适用于大规模硬件仿真器或原型验证平台中,大规模硬件仿真器或原型验证平台中,大规模硬件仿真器或原型验证平台可以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架构或SOC(System on Chip)架构来构建。{C1,C2,…,Cm,…,CM}分布在大规模硬件仿真器或原型验证平台一个或多个组成模块上,所述组成模块为FPGA或SOC。
Dm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延时检测单元Dm1和Dm2,Dm1和Cm对应的第一管脚Pm1连接,Dm2和Cm对应的第二管脚Pm2连接,Dm1和Dm2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器用于连接信号线缆,信号线缆中包括多条信号线,对应多个管脚,每一管脚对应信号线缆中的一个信号线。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可以是信号线缆对应的任意两个管脚,所述系统中,连接器信号相同,信号线缆型号相同,所选择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也相同,Dm具体可以采用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现。以组成模块为FPGA为例,基于FPGA中的开发工具可以将Dm对应的硬件设计转换为比特流,下载到FGPA中。
任意两个连接器通过信号线缆连接后,均可建立起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电路。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Ci(对应图1中的100)和Cj(对应图1中的200)之间通过信号线缆Lij相连接,Di、Dj 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的是,Ci为第i个连接器,Cj为第j个连接器,Di为Ci对应的延时检测单元,Dj为Cj对应的延时检测单元,i和j的取值范围均为1到M,且i≠j。Pi1(对应图1中的5)和Pj1(对应图1中的7)之间通过Lij中的第一信号线Sij1相连, Pi2(对应图1中的6)和Pj2(对应图1中的8)之间通过Lij中的第二信号线Sij2相连,Di、Dj、Sij1、Sij2构成环形振荡回路。Pi1 、Pi2分别为Ci对应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Pj1 、Pj2分别为Cj对应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作为一种实施例,检测Lij延时过程中,Di1接收Dj1通过Sij1传输的输入信号,且将输入信号反相后输出给Di2,Di2用于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通过Sij2传输给Dj2,Dj2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传输给Dj1,Dj1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作为新的输入信号通过Sij1传输给Di1,循环执行,基于环形振荡回路的环形振荡周期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其中,Di1和Di2为Ci的延时检测单元,Dj1和Dj2为Cj的延时检测单元。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基于环形振荡回路的环形振荡周期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包括:获取环形振荡回路的环形振荡周期T0、以及执行一次环形振荡回路Ci内部的延时Ti和Cj内部的延时Tj。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环形振荡周期中,环形振荡回路需要执行两圈,因此,环形振荡周期的时间T0=2*Ti+2*Tj+4*Tij,基于T0、Ti、Tj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
Tij=[T0-2(Ti+Tj)]/4。
其中,所述系统基于生成的内部时序分析报告,读取执行一次环形振荡回路Ci内部的延时Ti和Cj内部的延时Tj。需要说明的是,内部时序分析报告是基于现有技术直接生成的,可以读取出内部延时。以基于FPGA架构为例,FPGA的编译工具是可以生成时序分析报告,从FPGA编译工具时序分析报告中可以读取出对应的内部延时,内部时序分析报告的生成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Dm对应的振荡周期延时检测电路Hm,与Dm连接,用于检测Dm对应的T0。可以理解的是,当环形振荡回路中的Di、Dj均存在对应的振荡周期延时检测电路,任意选择一个获取T0即可。具体的,Hm用于记录Dm在一个Hm的时钟周期THm内的时钟个数clk_num,基于THm和clk_num确定Dm的时钟周期T0:T0=THm/clk_num,其中,THm为外部输入的已知的Hm的时钟周期。
作为一种实施例,Dm1包括IO缓冲器Em1、反相器Fm1、选择器G m1,Em1包括第一通路EXm1 1和第二通路EXm1 2;Dm2包括IO缓冲器Em2、反相器Fm2、选择器Gm2、Em2包括第一通路EXm2 1和第二通路EXm2 2。 其中,EXm1 1的输出端与Pm1连接,EXm1 1的输入端与Gm2的输出端连接,EXm1 2的输入端与Pm1连接,输出端分别与Fm1的输入端以及Gm1的输入端连接,Gm1的输出端与EXm2 1的输入端连接,EXm2 1的输出端与Pm2连接,EXm2 2的输入端与Pm2连接,EXm2 2的输出端与Fm2的输入端以及Gm2的输入端相连。
Em1、Em2能够在两种通路之间切换,具体地,通过接收到的使能信号(EN),选择通路,当Em1的使能信号配置为1时,接通EXm1 1,配置为0时,接通EXm1 2。当Em2的使能信号配置为1时,接通EXm2 1,配置为0时,接通EXm2 2
G m1、Gm2基于接收到的选择信号(SEL)来确定选择对应的输入,具体地,当Gm1的选择信号配置为0时,Gm1选择输入Fm1输出的信号,配置为1时,G m1选择输入EXm1 2输出的信号。当Gm2的选择信号配置为0时,G m2选择输入Fm2输出的信号,配置为1时,Gm2选择输入EXm2 2输出的信号。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Di、Dj、Sij1、Sij2构成的环形振荡回路中,Di中的IO缓冲器Ei1(对应图1中的11)与Dj中的IO缓冲器Ej1(对应图1中的31)对称设置;Di中的选择器Gi1(对应图1中的13)与Dj中的选择器Gj2(对应图1中的33)对称设置;其中,其中,Ei1与Ei2(对应图1中的21)的使能信号相反,Ei1与Ej1的使能信号相反,Ei1与Ej2(对应图1中的41)的使能信号相同;Gi1、Gi2(对应图1中的23)、Gj1、Gj2(对应图1中的43)的选择信号仅有一个配置为0,其余全部配置为1。例如,Ei1、Ei2、Ej1、Ej2的使能信号EN1、EN2、EN3、EN4分别设置为0、1、1、0,Gi1、Gi2、Gj1、Gj2的选择信号SEL1、SEL2、SEL3、SEL4分别设置为0、1、1、1。再如,Ei1、Ei2、Ej1、Ej2的使能信号EN1、EN2、EN3、EN4分别设置为1、0、0、1,Gi1、Gi2、Gj1、Gj2的选择信号SEL1、SEL2、SEL3、SEL4分别设置为1、1、0、1。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是两种示例,其他设置,可以满足Di、Dj、Sij1、Sij2构成的环形振荡回路的设置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图1中,12表示与Ei1相连的反相器,22表示与Ei2相连的反相器,32表示与Ej1相连的反相器,42表示与Ej2相连的反相器。10表示Di对应的振荡周期延时检测电路,20表示Dj对应的振荡周期延时检测电路,14表示11的第一通路,15表示11的第二通路,24表示21的第一通路,25表示21的第二通路,34表示31的第一通路,35表示31的第二通路,44表示41的第一通路,45表示41的第二通路。
作为一种实施例,当Dm接收到复位信号(sys_rst)时,对应的使能信号、选择信号全部设置为0,然后再根据具体需求配置对应的使能信号和选择信号。
作为一种实施例,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之后,所述系统还用于基于Tij以及延时与线缆长度的关联系数,确定Lij的线缆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每一线缆的延时与线缆长度的关联系数是已知的,或可直接基于现有技术测算出来的,因此,确定线缆延时后即可算出信号线缆的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的延时检测电路设计结构对称,支持系统任意连接线缆延时的检测,而不用修改延时检测电路,简单易行,提高了信号线缆延时检测效率和可靠性。基于线缆延时进一步确定线缆长度,进而提高了信号线缆长度的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M个连接器{C1,C2,…,Cm,…,CM},M个延时检测电路{D1,D2,…,Dm,…DM}, Cm为第m个连接器,Dm为Cm对应的延时检测电路,Dm设置在Cm中,m的取值范围为1到M,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Dm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延时检测单元Dm1和Dm2,Dm1和Cm对应的第一管脚Pm1连接,Dm2和Cm对应的第二管脚Pm2连接,Dm1和Dm2相连接;
Ci和Cj之间通过信号线缆Lij相连接,Di、Dj 对称设置,i和j的取值范围均为1到M,且i≠j, Pi1和Pj1之间通过Lij中的第一信号线Sij1相连, Pi2和Pj2之间通过Lij中的第二信号线Sij2相连,Di、Dj、Sij1、Sij2构成环形振荡回路;
检测Lij延时过程中,延时检测单元Di1接收延时检测单元Dj1通过Sij1传输的输入信号,且将输入信号反相后输出给延时检测单元Di2,Di2用于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通过Sij2传输给延时检测单元Dj2,Dj2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传输给Dj1,Dj1将反相后的输入信号作为新的输入信号通过Sij1传输给Di1,循环执行,基于环形振荡回路的环形振荡周期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
所述基于环形振荡回路的环形振荡周期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包括:
获取环形振荡回路的环形振荡周期T0、以及执行一次环形振荡回路Ci内部的延时Ti和Cj内部的延时Tj
基于T0、Ti、Tj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
Tij=[T0-2(Ti+Tj)]/4;
所述系统基于生成的内部时序分析报告,读取执行一次环形振荡回路Ci内部的延时Ti和Cj内部的延时Tj
所述系统还包括Dm对应的振荡周期延时检测电路Hm,与Dm连接,用于检测Dm对应的时钟周期;
Hm用于记录Dm在一个Hm的时钟周期THm内的时钟个数clk_num,基于THm和clk_num确定Dm的时钟周期:
Dm的时钟周期=THm/clk_num;
其中,THm为外部输入的已知的Hm的时钟周期;
Dm1包括IO缓冲器Em1、反相器Fm1、选择器G m1,Em1包括第一通路EXm1 1和第二通路EXm1 2;Dm2包括IO缓冲器Em2、反相器Fm2、选择器Gm2、Em2包括第一通路EXm2 1和第二通路EXm2 2
其中,EXm1 1的输出端与Pm1连接,EXm1 1的输入端与Gm2的输出端连接,EXm1 2的输入端与Pm1连接,输出端分别与Fm1的输入端以及Gm1的输入端连接,Gm1的输出端与EXm2 1的输入端连接,EXm2 1的输出端与Pm2连接,EXm2 2的输入端与Pm2连接,EXm2 2的输出端与Fm2的输入端以及Gm2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Em1的使能信号配置为1时,接通EXm1 1,配置为0时,接通EXm1 2
当Gm1的选择信号配置为0时,Gm1选择输入Fm1输出的信号,配置为1时,G m1选择输入EXm1 2输出的信号;
当Em2的使能信号配置为1时,接通EXm2 1,配置为0时,接通EXm2 2
当Gm2的选择信号配置为0时,G m2选择输入Fm2输出的信号,配置为1时,Gm2选择输入EXm2 2输出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Di中的IO缓冲器Ei1与Dj中的IO缓冲器Ej1对称设置;Di中的选择器Gi1与Dj中的选择器Gj2对称设置;
其中,Ei1与Ei2的使能信号相反,Ei1与Ej1的使能信号相反,Ei1与Ej2的使能信号相同;
Gi1、Gi2、Gj1、Gj2的选择信号仅有一个配置为0,其余全部配置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C1,C2,…,Cm,…,CM}分布在一个或多个组成模块上,所述组成模块为FPGA或SO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确定Lij的线缆延时Tij之后,所述系统还用于基于Tij以及延时与线缆长度的关联系数,确定Lij的线缆长度。
CN202211321974.0A 2022-10-27 2022-10-27 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Active CN115389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1974.0A CN115389857B (zh) 2022-10-27 2022-10-27 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1974.0A CN115389857B (zh) 2022-10-27 2022-10-27 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9857A CN115389857A (zh) 2022-11-25
CN115389857B true CN115389857B (zh) 2023-01-31

Family

ID=84129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1974.0A Active CN115389857B (zh) 2022-10-27 2022-10-27 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985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7750A (ja) * 1981-12-22 1983-06-27 Fujitsu Ltd 伝送路の遅延時間測定方法
CA2007413A1 (en) * 1989-04-20 1990-10-20 Jeffrey H. Fischer Programmable delay line
CN101334440A (zh) * 2007-06-26 2008-12-31 东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标准单元库性能的测量装置
JP2009168685A (ja) * 2008-01-17 2009-07-30 Kawasaki Microelectronics Inc 遅延ラインテスト方法および回路
CN104320136A (zh) * 2014-11-04 2015-01-2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利用全数字标准单元实现的时钟信号生成器
CN104426540A (zh) * 2013-08-27 2015-03-18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产生均衡占空比信号的vco设备
CN104868910A (zh) * 2015-06-17 2015-08-26 北京华强智连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反相器交错堆叠结构的延时电路
CN206164491U (zh) * 2016-10-12 2017-05-10 成都卓创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带模式切换功能的宽范围时间延迟电路
CN107807323A (zh) * 2017-09-27 2018-03-16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电路板健康状况监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CN111983423A (zh) * 2020-07-28 2020-11-24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走线延时内建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7750A (ja) * 1981-12-22 1983-06-27 Fujitsu Ltd 伝送路の遅延時間測定方法
CA2007413A1 (en) * 1989-04-20 1990-10-20 Jeffrey H. Fischer Programmable delay line
CN101334440A (zh) * 2007-06-26 2008-12-31 东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标准单元库性能的测量装置
JP2009168685A (ja) * 2008-01-17 2009-07-30 Kawasaki Microelectronics Inc 遅延ラインテスト方法および回路
CN104426540A (zh) * 2013-08-27 2015-03-18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产生均衡占空比信号的vco设备
CN104320136A (zh) * 2014-11-04 2015-01-2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利用全数字标准单元实现的时钟信号生成器
CN104868910A (zh) * 2015-06-17 2015-08-26 北京华强智连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反相器交错堆叠结构的延时电路
CN206164491U (zh) * 2016-10-12 2017-05-10 成都卓创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带模式切换功能的宽范围时间延迟电路
CN107807323A (zh) * 2017-09-27 2018-03-16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电路板健康状况监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CN111983423A (zh) * 2020-07-28 2020-11-24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走线延时内建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9857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0675B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evaluation system using cycle base timing
US5422891A (en) Robust delay fault built-in self-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00018B2 (en) Asynchronous circuits and test methods
CN112417798A (zh) 一种时序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33819B (zh) Sram建立保持时间测试电路
US200400153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signal integrity checking
CN117461259A (zh) 可测试的时间到数字转换器
US20070129923A1 (en) Dynamic synchronizer simulation
Karimi et al. Testing of clock-domain crossing faults in multi-core system-on-chip
CN115389857B (zh) 基于对称电路的信号线缆延时检测系统
JP2014001937A (ja) スキャンテスト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スキャンテスト回路
US8135557B2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test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8392776B2 (en) Delay fault diagnosis program
US8943457B2 (en) Simulating scan tests with reduced resources
WO2013160723A1 (en) A semiconductor device arrangement, a method of analysing a performance of a functional circuit on 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device analysis system
CN113946937B (zh) 同步方法及仿真器
CN109657383B (zh) 一种时序路径的spice仿真方法
US780221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iming analysis of electronics circuits
JP2003066123A (ja) テスト方法およびテスト装置並びにテスト装置の構築方法
US868327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Lin et al. Speed binning with high-quality structural patterns from functional timing analysis (FTA)
Khatib et al. Pre-Silicon Clock Validation for Server SoC
US1176823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annotated scan-chain testing using parallel testbench
CN116151187B (zh) 处理触发条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Mavroidis et al. Accelerating emulation and providing full chip observ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at run-ti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