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6900A -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6900A
CN115386900A CN202211174666.XA CN202211174666A CN115386900A CN 115386900 A CN115386900 A CN 115386900A CN 202211174666 A CN202211174666 A CN 202211174666A CN 115386900 A CN115386900 A CN 115386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zone generator
port
switching element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46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元加加
李胤媛
温林
梁桂源
黄旭盈
宋昱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11746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69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6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69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13Oz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18Liquid substances or solutions comprising solids or dissolved gases
    • A61L2/183Ozone dissolved in a liqu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60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1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e.g. vaporisers, UV lam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消毒水发生装置包括:供水主路、第一臭氧发生器、第二臭氧发生器、第一温控装置、第二温控装置、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能够先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将供水主路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相连接,使第一温控装置将水温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第一臭氧发生器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制备臭氧。接着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将供水主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相连,使第二温控装置将水温调节到第二预设温度,第二臭氧发生器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制备臭氧。本发明的消毒水发生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制备制臭氧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缺陷,其既具有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又能够对较难灭活的微生物进行较为彻底的杀灭。

Description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杀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因其具有极其强的氧化性,可瞬间杀死细菌及病毒。由于其反应后生成物为水和氧气,因此不仅能快速杀灭细菌,还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逐渐为人们所认可与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一般包括臭氧发生器与臭氧发生器相连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臭氧发生器一般包括容器、设置在容器内的电解质膜,分别形成在容器的两侧的阳极电解腔和阴极电解腔。阳极电解腔内设置有阳极,和阳极电解催化层。阴极电解腔内设置有阴极和阴极电解催化层。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能够被水溶解从而生成消毒水,由于臭氧发生装置制备臭氧水的浓度和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大,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发生器一般通过降低水温来增大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提升臭氧水中的臭氧浓度并延长臭氧的半衰期,然而,当水温降低时水的电导率也随之降低,制臭氧的反应速率较慢,且制备的臭氧水难以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进行较为彻底的杀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制备制臭氧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制臭氧反应速率较快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且制备的臭氧水能够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进行较为彻底的杀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毒水发生装置,包括:供水主路,其适于与水源相连;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其适于将水电解制成臭氧水;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第一温控装置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相连,适于对第一臭氧发生器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第二温控装置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相连,适于对第二臭氧发生器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其设置在供水主路、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之间,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具有将供水主路的供水出口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状态,和/或将供水主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状态;控制模块,其与第一水路切换元件、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消毒水发生装置还包括:
第一供液支路及第二供液支路,分别连接于供水主路且互不连通,第一供液支路和第二供液支路均位于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的上游,供水主路可选择性地与第一供液支路、第二供液支路连通;
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供液支路上,适于降低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二供液支路上,适于升高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进一步地,消毒水发生装置还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其与供水主路相连,适于检测流入供水主路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第二水路切换元件,其设置在供水主路与第一供液支路之间,第二水路切换元件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端口、第三端口连通,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均连接于供水主路,第三端口连接于第一供液支路;控制模块与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相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消毒水发生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其与供水主路相连并位于第一供液支路和第二供液支路的下游,适于检测由供水主路输出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输出管道,其与第一臭氧发生器和/或第二臭氧发生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回流管路,其进水端与供水主路相连通并位于第二检测装置的下游或与输出管道相连通,回流管路的出水端与供水主路相连通并位于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上游;
第三水路切换元件,其设置在第二检测装置、回流管路和输出管道之间,第三水路切换元件具有将第二供液支路与回流管路相连通的第三状态和/或将第二供液支路与输出管道相连的第四状态。
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了一种消毒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消毒水发生装置包括:
供水主路,其适于与水源相连;
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其适于将水电解制成臭氧水;
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第一温控装置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相连,适于对第一臭氧发生器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第二温控装置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相连,适于对第二臭氧发生器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
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其设置在供水主路、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之间,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具有将供水主路的供水出口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状态,和/或将供水主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状态;
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切换到第一状态;
控制第一温控装置将第一臭氧发生器内的水温调节到第一指定温度;
控制第一臭氧发生器在第一指定温度下工作第一指定时间;第一臭氧发生器工作结束后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切换到第二状态;
控制第二温控装置将第二臭氧发生器内的水温调节到第二指定温度;
控制第二臭氧发生器在第二指定温度下工作第二指定时间。
进一步地,消毒水发生装置包括:
第一供液支路及第二供液支路,分别连接于供水主路且互不连通,第一供液支路和第二供液支路均位于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的上游,供水主路可选择性地与第一供液支路、第二供液支路连通;
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供液支路上,适于降低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二供液支路上,适于升高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第一检测装置,其与供水主路相连,适于检测流入供水主路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第二水路切换元件,其设置在供水主路与第一供液支路之间,第二水路切换元件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端口、第三端口连通,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均连接于供水主路,第三端口连接于第一供液支路;
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检测装置的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
根据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或第三端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或第三端口相连接包括:
判断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
若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大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或第三端口相连接包括:
若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消毒水发生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其与供水主路相连并位于第一供液支路和第二供液支路的下游,适于检测由供水主路输出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输出管道,其与第一臭氧发生器和/或第二臭氧发生器的出水口相连通;
回流管路,其进水端与供水主路相连通并位于第二检测装置的下游或与输出管道相连通,回流管路的出水端与供水主路相连通并位于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上游;
第三水路切换元件,其设置在第二检测装置、回流管路和输出管道之间,第三水路切换元件具有将第二供液支路与回流管路相连通的第三状态和/或将第二供液支路与输出管道相连的第四状态。
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检测装置的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
根据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第三水路切换元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根据第二检测装置控制第三水路切换元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包括:
若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不等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则控制第三水路切换元件切换到第三状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模块能够先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将供水主路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相连接,使第一温控装置能够将第一臭氧发生器内的水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第一臭氧发生器能够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制备臭氧。接着第一水路切换元件能够将供水主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相连,从而使第二温控装置能够将第二臭氧发生器内的水调节到第二预设温度,第二臭氧发生器能够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制备臭氧。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一个处于4-6℃的范围内,另一个处于40-60℃的范围内。当水温处于4-6℃的范围内时,低温能够延长臭氧半衰期,从而提升对常规易灭活微生物消毒杀菌效果。当水温处于40-60℃的范围内时,加快臭氧与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的反应速率及杀菌能力。如此交替的使用能够使得杀菌更为彻底。因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消毒水发生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制备制臭氧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缺陷,其既具有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又能够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进行较为彻底的杀灭。
2、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消毒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控制模块能够先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切换到第一状态,控制第一温控装置将第一臭氧发生器内的水温调节到第一指定温度,使第一臭氧发生器能够在第一指定温度下工作。接着控制第一臭氧发生器工作结束后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切换到第二状态,控制第二温控装置将第二臭氧发生器内的水温调节到第二指定温度,使第二臭氧发生器能够在第二指定温度下工作。因此,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消毒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制备制臭氧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缺陷,其既具有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又能够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进行较为彻底的杀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消毒水发生装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消毒水发生装置的第一温控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消毒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00、消毒水发生装置;11、第一检测装置;12、第二检测装置;21、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2、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3、第一水路切换元件;3、第一调节机构;41、第一臭氧发生器;42、第二臭氧发生器;5、第二调节机构;61、供水主路;62、第一供液支路;63、第二供液支路;64、回流管路;65、输出管道;71、第一温控装置;72、第二温控装置;711、固定部;712、半导体温控器;713、散热板;714、散热风扇;8、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消毒水发生装置的第一温控器。如图1和图2所示,消毒水发生装置包括供水主路、第一臭氧发生器41、第二臭氧发生器42、第一温控装置71、第二温控装置72、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和控制模块。其中,供水主路适于与水源相连。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适于将水电解制成臭氧水。第一温控装置71与第一臭氧发生器41相连,适于对第一臭氧发生器41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第二温控装置72与第二臭氧发生器42相连,适于对第二臭氧发生器42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设置在供水主路、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之间。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具有将供水主路的供水出口与第一臭氧发生器41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状态,和/或将供水主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状态。控制模块与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第一温控装置71和第二温控装置72通信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模块能够先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将供水主路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相连接,使第一温控装置能够将第一臭氧发生器内的水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第一臭氧发生器能够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制备臭氧。接着第一水路切换元件能够将供水主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相连,从而使第二温控装置能够将第二臭氧发生器内的水调节到第二预设温度,第二臭氧发生器能够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制备臭氧。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一个处于4-6℃的范围内,另一个处于40-60℃的范围内。当水温处于4-6℃的范围内时,低温能够延长臭氧半衰期,从而提升对常规易灭活微生物消毒杀菌效果。当水温处于40-60℃的范围内时,加快臭氧与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的反应速率及杀菌能力。如此交替的使用能够使得杀菌更为彻底。因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消毒水发生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制备制臭氧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缺陷,其既具有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又能够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进行较为彻底的杀灭。
第一温控装置71可选为换热器、风冷机构、液冷机构和半导体温控装置等。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控装置71为半导体温控装置,当通直流电时可制冷,当直流电极性反接时可制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控装置71可包括:散热外壳和散热风机。其中,散热外壳设置在第二供液支路63的外壁上,散热风机设置散热外壳上,以使出水管中的臭氧水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下。
优选地,散热外壳包括固定部711和散热板713。其中,固定部711的中央设置有用容纳出水管的通孔,通孔的孔壁与出水管的管壁相贴合。散热板713垂直设置在固定部711的外侧壁上,并且若干个散热板713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同时,散热风机设置在散热板713远离固定部711的一侧上。
同时在半导体温控器712的另一面连接散热片和散热风扇714,提升温控装置的散热效果保障降温或者制热的效果持续,其中散热片选用导热效果较好的铝制翅片。
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可选为包括容器、设置在容器内的电解质膜,分别形成在容器的两侧的阳极电解腔和阴极电解腔。阳极电解腔内设置有阳极和阳极电解催化层。阴极电解腔内设置偶阴极和阴极电解催化层。阳极电极催化层材料常见硼掺杂金刚石、SnO2,耐腐蚀,高析氧电位,良好的导电性;阴极电极催化层材料常见不锈钢、镍等耐腐蚀材料,较低的析氢电位;电解质膜就是质子交换膜,H+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
同时,第一温控装置71和第二温控装置72还能够在冬季防止消毒水发生装置100被冻坏,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供水主路61中优选为设置有过滤装置8,过滤装置8能够对水进行过滤,使消毒水发生装置100制备的消毒水更加洁净。优选地,消毒水发生装置100还包括与供水主路61相连的水泵,水泵用于驱动水源中的水流入到供水主路61中。
其中,控制模块可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部件(如PLC或CPU)、存储器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部件相连的电子元件等,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在此不再详述。
消毒水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供液支路62、第二供液支路63和调节装置。其中,第一供液支路62及第二供液支路63分别连接于供水主路61且互不连通。第一供液支路62和第二供液支路63均位于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的上游,供水主路61可选择性地与第一供液支路62、第二供液支路63连通。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3和第二调节机构5。其中,第一调节机构3设置于第一供液支路62上,适于降低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第二调节机构5设置于第二供液支路上,适于升高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申请人发现,臭氧溶液的浓度大小受溶解性总固体值的影响较大,溶解性总固体影响电解原水中的电导率从而影响电解功率。故而电解原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与制备环境温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臭氧水消毒液制造机的浓度和消毒杀菌效率,由于不同地区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total dissolved solids,溶解性总固体)不同,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100制备的消毒水中的臭氧浓度并不稳定,无法保证对待消杀的物品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
通过上述设置,在电解生成臭氧水前,能够对输入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进行调整,使输入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保持在电解最佳范围后再输出至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避免水中的溶解物过大或过少,而对电解效率及臭氧水浓度造成较大影响,有效保障臭氧水的浓度和消毒杀菌效率。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水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11和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第一检测装置11与供水主路61相连,适于检测流入供水主路61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设置在供水主路61与第一供液支路62之间。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端口、第三端口连通,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均连接于供水主路。第三端口连接于第一供液支路62。控制模块与第一检测装置11和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相通信连接。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优选但不限于为电磁阀或转向阀等。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1的消毒水发生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一检测装置11检测供水主路61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第一检测装置11的检测结果高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能够切换到第一状态,从而使供水主路61与第一供液支路62相连通,水经过第一调节机构3,从而降低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使水达到具有最优电解率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当第一检测装置11的检测结果低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能够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使供水主路61与第二供液支路63相连通,第二调节机构5能够向水中加盐,从而提升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使水达到具有最优电解率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因此,本实施例1的消毒水发生装置100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100制备的消毒水的浓度不稳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进行调整的消毒水发生装置100及其控制方法,能够使消毒水发生装置100制备的消毒水浓度更加稳定。
第二调节机构5可选为用于盛放盐的盐盒,消毒水发生装置100上可选为形成有提示装置,提示装置用于提醒用户当前的水质状态,使用户能在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较低时向水中加盐。提示装置优选但不限于为指示灯、警报器或显示屏幕上的指定图案等。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提示装置为具有红、黄和蓝三个颜色的指示灯。当第一检测装置11的检测结构不同时,指示灯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并使用户获知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的高低。例如,指示灯可被设置成,当第一检测装置11的检测结果为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低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时显示红色,从而提醒用户向水中加盐。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与第二调节机构5相连,当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低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时,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二调节机构5自动向水中加盐。第二调节机构5可选为包括盐盒,与盐盒相连的驱动机构,形成在盐盒底部的出盐口,以及与驱动机构相连并适于开启或关闭出盐口的挡板。
优选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与最佳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挡板移动不同的距离,从而改变盖板的开度,从而调整第二调节机构5的出盐量,从而精准地调整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驱动装置优选但不限于为线性驱动装置或转动源等。线性驱动装置可选为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比如液压缸、气压缸、电缸或电机与齿轮齿条的组合等。转动源可选为能够输出转动的装置,比如电机、发动机、液压马达或其中之一与减速机的组合等。当盐可选为安全无毒且便于取用的食用盐。
其中,第一检测装置11优选但不限于为TDS探针。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优选但不限于为三通阀或转向阀等。第一调节机构3可选为软水器,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3为具有良好的吸附有机物作用且能够置换吸附水里的硬水钙镁离子的软水滤芯。
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需根据臭氧发生器内的阳极电解催化层和阴极电解催化层的材料成分配比确定,一般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在0~100以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水发生装置优选为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12、输出管道65、回流管路64和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其中,第二检测装置12与供水主路相连并位于第一供液支路62和第二供液支路的下游,适于检测由供水主路输出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输出管道65与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或第二臭氧发生器42的出水口相连通。回流管路64的进水端与供水主路相连通并位于第二检测装置12的下游或与输出管道65相连通,回流管路64的出水端与供水主路61相连通并位于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上游。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设置在第二检测装置12、回流管路64和输出管道65之间。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具有将第二供液支路63与回流管路64相连通的第三状态和/或将第二供液支路63与输出管道65相连的第四状态。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优选但不限于为电磁阀。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管道65的末端优选为与喷头相连,并能够通过喷头向外释放消毒水。
因此,本实施例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模块能够获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的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当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仍然较高或较低时,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水路切换元件切换到第三状态,从而使回流管路64能够将水输入到供水主路中,使调节装置能够再次对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进行调整,直至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达到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通过第二检测装置12进行闭环检测,根据检测到的输出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与预设最优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的偏差大小判断调节效果是否达标,若调节效果较差可实时优化第一调节机构3或第二调节机构5的处理参数,优化后续的第一调节机构3或第二调节机构5对水的调节效果,使水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逐渐接近预设最优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第二检测装置12为TDS探针。探针包括固定部及尖刺部,固定部固定于供水主路61的管道外,尖刺部伸入供水主路61的管道内以检测供水主路61的管道内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实施例2
实施例2涉及了一种消毒水发生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其中,如图3所示,消毒水发生装置包括供水主路、第一臭氧发生器41、第二臭氧发生器42、第一温控装置71、第二温控装置72、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和控制模块。其中,供水主路适于与水源相连。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适于将水电解制成臭氧水。第一温控装置71与第一臭氧发生器41相连,适于对第一臭氧发生器41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第二温控装置72与第二臭氧发生器42相连,适于对第二臭氧发生器42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设置在供水主路、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之间。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具有将供水主路的供水出口与第一臭氧发生器41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状态,和/或将供水主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状态。
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和步骤S7。
其中,步骤S1主要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切换到第一状态;
步骤S2主要包括:控制第一温控装置71将第一臭氧发生器41内的水温调节到第一指定温度。
步骤S3主要包括:控制第一臭氧发生器41在第一指定温度下工作第一指定时间;
步骤S4主要包括:第一臭氧发生器41工作结束后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切换到第二状态;
步骤S5主要包括:控制第二温控装置72将第二臭氧发生器42内的水温调节到第二指定温度;
步骤S6主要包括:控制第二臭氧发生器42在第二指定温度下工作第二指定时间。
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的消毒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模块能够先控制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将供水主路61与第一臭氧发生器41相连接,使第一温控装置71能够将第一臭氧发生器41内的水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第一臭氧发生器41能够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制备臭氧。接着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能够将供水主路61与第二臭氧发生器42相连,从而使第二温控装置72能够将第二臭氧发生器42内的水调节到第二预设温度,第二臭氧发生器42能够在第二预设温度下制备臭氧。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一个处于4-6℃的范围内,另一个处于40-60℃的范围内。当水温处于4-6℃的范围内时,低温能够延长臭氧半衰期,从而提升对常规易灭活微生物消毒杀菌效果。当水温处于40-60℃的范围内时,加快臭氧与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的反应速率及杀菌能力。如此交替的使用能够使得杀菌更为彻底。
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水发生装置优选为还包括第一供液支路62、第二供液支路62、调节装置、第一检测装置11和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
其中,第一供液支路62及第二供液支路63分别连接于供水主路61且互不连通。第一供液支路62和第二供液支路63均位于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的上游。供水主路61可选择性地与第一供液支路62、第二供液支路63连通。
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3和第二调节机构5。第一调节机构3设置于第一供液支路62上,适于降低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第二调节机构5设置于第二供液支路上,适于升高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第一检测装置11与供水主路相连,适于检测流入供水主路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设置在供水主路61与第一供液支路62之间。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端口、第三端口连通,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均连接于供水主路,第三端口连接于第一供液支路62。
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4和步骤S5。
步骤S4主要包括:获取第一检测装置11的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
步骤S5主要包括:根据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
因此,实施例2的控制方法中,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二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从而使第二调节机构5或第一调节机构3能够对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进行调整,避免水中的溶解物过大或过少,而对电解效率及臭氧水浓度造成较大影响,有效保障臭氧水的浓度和消毒杀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还包括步骤S51、步骤S52。其中,
步骤S51主要包括:判断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
步骤S2主要包括:若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大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
因此,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当输入到供水主路61中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大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时,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使水流入到第一供液支路62中。设置在第一供液支路62中的第一调节机构5能够降低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从而使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达到预设的最优溶解性总固体值。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还包括步骤S53。
步骤S53主要包括:
若所述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接。
因此,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当输入到供水主路61中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时,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接,使设置在第二供液支路63中的第二调节机构5能够增大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从而使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达到预设的最优溶解性总固体值。
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水发生装置100优选为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12、输出管道65、回流管路64和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其中,第二检测装置12与供水主路相连并位于第一供液支路62和第二供液支路的下游,第二检测装置12适于检测由供水主路61输出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输出管道65与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或第二臭氧发生器42的出水口相连通。回流管路64的进水端与供水主路61相连通并位于第二检测装置12的下游或与输出管道65相连通。回流管路64的出水端与供水主路61相连通并位于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上游。
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设置在第二检测装置12、回流管路64和输出管道65之间,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具有将第二供液支路63与回流管路64相连通的第三状态和/或将第二供液支路63与输出管道65相连的第四状态。
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6和步骤S7。
步骤S6主要包括:获取第二检测装置12的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
步骤S7主要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所述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因此,第二检测装置12能够对处理后的水再次进行检测,当处理后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依然不等于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时。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能够切换到第三状态,从而使回流管路64与供水主路相连,从而使第一调节机构3或第二调节机构5再次对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进行调整,确保水处于电解率最优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当处理后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等于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时,控制模块能够执行步骤S1,从而使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二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水。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7包括步骤S71。
步骤S71主要包括:若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不等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则控制所述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切换到第三状态。
因此,第二检测装置12能够对处理后的水再次进行检测,当处理后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依然不等于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时。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能够切换到第三状态,从而使第二供液支路63与回流管路64相连,从而使第一调节机构3或第二调节机构5再次对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水处于电解率最优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和实施例2的控制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制备制臭氧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缺陷,其既具有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又能够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较难灭活的微生物进行较为彻底的杀灭。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消毒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水主路(61),其适于与水源相连;
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其适于将水电解制成臭氧水;
第一温控装置(71)和第二温控装置(72),所述第一温控装置(71)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相连,适于对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所述第二温控装置(72)与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42)相连,适于对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42)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
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其设置在所述供水主路(61)、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之间,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具有将所述供水主路(61)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状态,和/或将所述供水主路与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二状态;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第一温控装置(71)和第二温控装置(72)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供液支路(62)及第二供液支路(63),分别连接于所述供水主路(61)且互不连通,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和第二供液支路(63)均位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的上游,所述供水主路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所述第二供液支路(63)连通;
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3)和第二调节机构(5),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上,适于降低输入第一供液支路(62)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所述第二调节机构(5)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液支路上,适于升高降低输入第一供液支路(62)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11),其与所述供水主路(61)相连,适于检测流入所述供水主路(61)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其设置在所述供水主路(61)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之间,所述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均连接于所述供水主路,所述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11)和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水发生装置(100)还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12),其与所述供水主路(61)相连并位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和第二供液支路(63)的下游,适于检测由所述供水主路(61)输出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输出管道(65),其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或第二臭氧发生器(41)的出水口相连通;
回流管路(64),其进水端与所述供水主路(61)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的下游或与所述输出管道(65)相连通,所述回流管路(64)的出水端与所述供水主路(61)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上游;
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所述回流管路(64)和所述输出管道(65)之间,所述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具有将所述第二供液支路(63)与所述回流管路(64)相连通的第三状态和/或将所述第二供液支路(63)与所述输出管道(65)相连的第四状态。
5.一种消毒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水发生装置包括:
供水主路(61),其适于与水源相连;
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其适于将水电解制成臭氧水;
第一温控装置(71)和第二温控装置(72),所述第一温控装置(71)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相连,适于对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所述第二温控装置(72)与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42)相连,适于对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42)内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
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其设置在所述供水主路(61)、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之间,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具有将所述供水主路(61)的供水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第一状态,和/或将所述供水主路(61)与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41)相连通的第二状态;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切换到第一状态;
控制所述第一温控装置(71)将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内的水温调节到第一指定温度;
控制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在所述第一指定温度下工作第一指定时间;
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工作结束后控制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元件(23)切换到第二状态;
控制所述第二温控装置(72)将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42)内的水温调节到第二指定温度;
控制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42)在第二指定温度下工作第二指定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毒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水发生装置包括:
第一供液支路(62)及第二供液支路(63),分别连接于所述供水主路(61)且互不连通,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和第二供液支路(63)均位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42)的上游,所述供水主路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所述第二供液支路连通;
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3)和第二调节机构(5),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上,适于降低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所述第二调节机构(5)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液支路上,适于升高所述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第一检测装置(11),其与所述供水主路相连,适于检测流入所述供水主路内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第二水路切换元件,其设置在所述供水主路(61)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之间,所述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均连接于所述供水主路(61),所述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检测装置(11)的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
根据所述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毒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
若所述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大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控制所述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包括:
若所述第一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控制所述第二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水发生装置(100)还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12),其与所述供水主路(61)相连并位于所述第一供液支路(62)和所述第二供液支路(63)的下游,适于检测由所述供水主路(61)输出的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值;
输出管道(65),其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41)和/或第二臭氧发生器(41)的出水口相连通;
回流管路(64),其进水端与所述供水主路(61)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的下游或与所述输出管道(65)相连通,所述回流管路(64)的出水端与所述供水主路(61)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二水路切换元件(21)的上游;
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所述回流管路(64)和所述输出管道(65)之间,所述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具有将所述第二供液支路(63)与所述回流管路(64)相连通的第三状态和/或将所述第二供液支路(63)与所述输出管道(65)相连的第四状态;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的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
根据所述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控制所述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控制所述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包括:
若所述第二溶解性总固体检测值不等于预设的最佳溶解性总固体值,则控制所述第三水路切换元件(22)切换到第三状态。
CN202211174666.XA 2022-09-26 2022-09-26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3869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4666.XA CN115386900A (zh) 2022-09-26 2022-09-26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4666.XA CN115386900A (zh) 2022-09-26 2022-09-26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6900A true CN115386900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9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4666.XA Pending CN115386900A (zh) 2022-09-26 2022-09-26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690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3403A (zh) * 2006-01-18 2007-07-25 李文庆 一种果蔬消毒水机
JP2009226255A (ja) * 2008-03-19 2009-10-08 Sekisui Chem Co Ltd オゾン水処理装置
CN210542416U (zh) * 2019-06-06 2020-05-19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水洗鼻器
WO2021036087A1 (zh) * 2019-08-23 2021-03-04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水路以及混水阀
CN114059087A (zh) * 2021-12-15 2022-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毒液制造机
CN215975108U (zh) * 2021-10-27 2022-03-08 佛山市摩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发生及水质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3403A (zh) * 2006-01-18 2007-07-25 李文庆 一种果蔬消毒水机
JP2009226255A (ja) * 2008-03-19 2009-10-08 Sekisui Chem Co Ltd オゾン水処理装置
CN210542416U (zh) * 2019-06-06 2020-05-19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水洗鼻器
WO2021036087A1 (zh) * 2019-08-23 2021-03-04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水路以及混水阀
CN215975108U (zh) * 2021-10-27 2022-03-08 佛山市摩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发生及水质检测装置
CN114059087A (zh) * 2021-12-15 2022-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毒液制造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4878B1 (ko) 수냉식 열교환기를 구비한 고효율의 비격막식 차아염소산나트륨발생장치
EP0832850B1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sterilising solution
US6632347B1 (en)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an aqueous solution
KR101244313B1 (ko) 열교환기를 구비한 고효율의 비격막식 차아염소산나트륨발생장치
US20040055896A1 (en) Biocidal solution
CN210827698U (zh) 多功能水路以及混水阀
JPH02149395A (ja) 殺菌水製造装置及び殺菌水製造方法
GB2352728A (en)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an aqueous solution
RU87693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беззараживания воды
CN115386900A (zh)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JP3409996B2 (ja)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によるオゾン水の製造方法
KR101564594B1 (ko) 살균수와 알칼리수의 동시공급이 가능한 이온수기
JP2007014888A (ja) 消毒装置
KR20120028515A (ko) 살균제 생성 장치 및 생성 방법
CN218501909U (zh) 消毒水发生装置
CN115463595A (zh) 消毒水发生装置和控制方法
CN216738561U (zh) 臭氧水制备系统
JP3835019B2 (ja) 塩素生成用電解制御方法
JPH1190447A (ja) 浴水循環装置
KR102534556B1 (ko) 살균 및 수소공급이 가능한 수전
JP3225980U (ja) 殺菌水の製造装置
CN114314759B (zh) 臭氧水制备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212697543U (zh) 一种酱油加工用高温灭菌装置
US20240025740A1 (en) Device, system, and/or method of an ozone generation module
KR102062810B1 (ko) 냉각식 통형 유격막 전해수 생성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