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2084A -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2084A
CN115382084A CN202110567960.6A CN202110567960A CN115382084A CN 115382084 A CN115382084 A CN 115382084A CN 202110567960 A CN202110567960 A CN 202110567960A CN 115382084 A CN115382084 A CN 115382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microneedle patch
needle
cylind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79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泽宇
郭仪
杨柏超
周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lexible Core Cloud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lexible Core Cloud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exible Core Cloud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lexible Core Cloud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79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20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2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2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46Solid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53Methods for produc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61Methods for using micro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包括动力系统和推入机构,所述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入机构传动连接,推入机构用于微针贴片导入人体皮肤;所述推入机构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在预设时间内通过若干次移动将微针贴片导入皮肤。本发明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通过在预设时间内多次推动,从而使得微针能够缓慢的进入皮肤深层,且除了能够在推入过程中减缓疼痛以外还能够减少微针对皮肤的损坏,进而在能够保证良好的美容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人体皮肤的恢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针贴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背景技术
微针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其作用机理是利用微针的针体穿透人体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刺入到皮下一定的深度,穿刺过程中形成的微小孔道即成为了输送药物以及其他大分子物质到特定部位,促使皮肤的渗透吸收,克服了角质层的屏障作用,成为了目前医疗及美容领域一种安全、高效、无痛的新型透皮手段。目前的微针通过材质分类主要包括了金属微针、二氧化硅微针、聚合物微针等多种类型,但现有的金属微针及二氧化硅微针形成皮肤通道容易引发皮肤炎症、过敏等安全性问题,因此在医疗给药及美容领域聚合物微针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透明质酸微针利用透明质酸为基质形成针体及基座,具有亲水性、生物相容性、渗透性及保湿性,是美容领域最常见的美容成分。透明质酸微针一般以贴片形式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通过手部施力按压穿刺皮肤角质层,使透明质酸针体留存于皮肤角质层之下。
采用手动按压贴附的微针贴片的方式即一次性使用外力刺破皮肤角质层,不仅会降低用户使用的体验感,并且在一般聚合物微针针体在长度、锥度和硬度的影响下,手动按压容易遭到针体弯折或断裂,影响微针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该装置能够提供机械外力均匀推入微针贴片穿透皮肤表层,使微针针体能够进入更深的皮下组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发明的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包括动力系统和推入机构,所述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入机构传动连接,推入机构用于微针贴片导入人体皮肤;所述推入机构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在预设时间内通过若干次移动将微针贴片导入皮肤。本发明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通过在预设时间内多次推动,从而使得微针能够缓慢的进入皮肤深层,且除了能够在推入过程中减缓疼痛以外还能够减少微针对皮肤的损坏,进而在能够保证良好的美容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人体皮肤的恢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极、振动球和转筒;所述振动球靠转筒侧设置在电极的一端部,并可在基于电极通电后沿转动外壁切线防线呈椭圆形运动并产生驻波;所述转筒可在振动球与之摩擦作用下转动并将转动力输出至推入机构。采用该结构,振动球可以在电极的振动和伸缩过程中实现椭圆形运动,从而不断的推动转筒,实现转筒的旋转,其不受电磁干扰,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动力输出,为微针提供了精确的推动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为压电陶瓷和金属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球为具有弹性体和摩擦性能的材料制成。该材料支撑的振动球能够保证动力传输的高效性。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插入转筒内并随转筒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齿轮与推入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筒的内筒壁与传动轴之间还设置至少一组球体,每组球体至少三个,所述球体沿传动轴圆周外侧均匀布置;所述转筒内筒壁上设置有容纳球体的凹槽;所述球体可沿传动轴外周运动。球体能够进一步使得力的传递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动力输出的损耗,保证动力系统能够稳定高效的将传动力输出至推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球体设有两组,分别为球体一和球体二;所述球体一和球体二沿传动轴轴线方向呈一定间距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推入机构包括驱动转体、引导筒和推入筒,所述驱动转体、引导筒和推入筒均为圆形筒,其转动轴线重合布置,且推入筒位于引导筒内,引导筒固定设置于驱动转体内;所述驱动转体通过传动齿轮与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并在动力系统作用下实现正转与反转;所述驱动转体上设置有若干弧形槽,引导筒设置有与弧形槽对应的若干引导槽,推入筒上设置有与引导槽对应的若干销柱,所述销柱垂直于推入筒外侧壁并固定安装在推入筒外侧壁上;所述销轴穿过引导槽并在弧形槽的作用下移动。驱动转体在动力系统的转动输出下旋转,销柱直线引导槽的作用下限值了环形方向的运动,因此仅可在弧形槽的作用下沿着推入筒的轴线方向做往复的直线运动;设置若干弧形槽以及对应的销轴,能够进一步的保证角度的高精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设置三段,其沿驱动转体的轴线方向呈螺旋线形设置,每段弧形槽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进一步的,所述推入筒伸出引导筒外与一推入体连接,推入体用于承载微针贴片;所述推入体为可漏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推入筒与推入体之间通过轴承二连接,所述推入体与轴承二上的旋转环固定连接,并可随旋转环转动,旋转环可在驱动设备作用下旋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卡接部,用于安装微针贴片;所述卡接部为中空圆环结构,推入筒可移动至卡接部中空出推动微针贴片刺入皮肤;所述卡接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卡槽,且在卡接部与微针贴片的安装一侧还设有安装口,对应安装接口,在微针贴片上设有对用的安装耳。
进一步的,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水管,水管可伸入推入筒内;所述推入筒底面设置若干过水孔,用于将水泵送入的水流送至微针贴片实现微针贴片基底的溶解。接入水泵相关结构能够在微针推入皮肤深层后加水将水溶性基底或针座溶解,并且在旋转作用下将溶解后的液体擦除,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推入体为刚性滤网或刚性滤网与海绵的结合。其能够保证推入体对力的强度需求外还能满足过水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针贴片,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基底以及在基底上呈阵列式分布的针体,针体包括针座和针头,针座用于连接基底和针头,所述基底、针座、针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与针头的连接部位设置了断裂带,所述断裂带用于在针体进入皮肤后针头与针座之间断裂,实现针头与针座的分离;所述断裂带的长度不超过针体高度的40%,横截面积为针座与针头接触面积的20%~80%。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的高度为50μm~1000μm,针座和针头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的形状包括:三棱锥形、四棱锥形、圆锥形、圆柱形、八角锥形及其他形状组合,当针座和针头之间设置了断裂带时,针体的形状也可以为异形锥形、异形圆柱形等。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和针体采用能够溶解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实现,包括聚乙烯醇PVA、聚乳酸PL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葡聚糖、壳聚糖、蔗糖、麦芽糖、透明质酸HA、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钠、海藻酸钠、支链淀粉、明胶、丝素蛋白、蚕丝蛋白及它们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基底和针座优选采用聚乙烯醇PVA实现或聚乙烯醇PVA与葡聚糖、壳聚糖、蔗糖、麦芽糖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实现。针头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背离针体的一面还设置连接件,用于微针贴片与推入机构的连接,所述连接件可设置为化学粘性连接件或机械结构式连接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微针贴片施加机械物理振动将微针贴片的针体刺入皮下,有利于减小皮肤角质层对针体插入时皮肤的阻力,达到在短时间内实现多次机械推动,从而使得微针能够缓慢的进入皮肤,且除了能够在推入过程中减缓疼痛以外还能够减少微针对皮肤的损坏,加深微针针体进入皮下的深度,进而在能够保证良好的美容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人体皮肤的恢复效率。
另外,本方案所采用的动力系统不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能精密控制角度,实现高分辨率,高精度推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中的驱动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中的引导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中的推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6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与微针结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微针的结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微针的结构形式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微针的其他结构形式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微针完成推入皮肤时的展示简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微针完成推入皮肤且基底溶解后的展示简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中传动齿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壳体,2-动力系统,21-电极,22-振动球,23-转筒,24-传动轴,25-球体一,26-凹槽,27-球体二,28-齿轮一,3-齿轮二,4-轴承一,5-驱动转体,51-弧形槽,6-引导筒,61-引导槽,7-推入筒,71-销柱,72-过水孔,8-轴承二,9-旋转环,92-挡水部,10-推入体,11-水泵,12-水管,13-微针贴片,131-基底,132-针座,133-断裂带,134-安装耳,14-针头,15-皮肤,16-卡接部,161-卡槽,162-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包括动力系统2和推入机构,动力系统2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入机构传动连接,推入机构用于微针贴片导入人体皮肤15;推入机构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可在预设时间内通过若干次移动将微针贴片导入皮肤15,比如在1-2秒内实现5~20次推动,注意此处是间断性的推动而不是通过高频次的振动;需要注意的是多次推动可以通过对动力输出的间断性控制来实现,即通过对动力系统的启、停来控制,此时传动相关的机构均为常规传动结构即可,比如图1所示的齿轮一28和齿轮3的常规啮合;但同时也可以在持续动力输出的情况下(即不通过控制动力源的启停)通过纯机械机构来控制其推动,例如图14所示的传动齿齿轮一28的一结构展示,其为非全齿的结构,具有间隔设置的若干齿,在间隔处由于齿轮不产生啮合,因此与之匹配的从动齿轮3便在间隔齿行走时不产生转动,从而在间隔齿期间内停止对微针贴片的推入,而当后续齿可啮合后继续推动微针贴片深入皮肤。
本装置动力系统2至少包括电极21、振动球22和转筒23;振动球22靠转筒23侧设置在电极21的一端部,并可在基于电极21通电后沿转动外壁切线防线呈椭圆形运动并产生驻波;转筒23可在振动球22与之摩擦作用下转动并将转动力输出至推入机构,其中电极21为压电陶瓷和金属弹性材料制成,对电极施加交流,并且在20kHz以上的频率下动作能够使得电极产生高频振动器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从而使得振动球会形成一个椭圆形的运动,不断叠加之后产生驻波,使得振动球可以不断的沿转筒是旋转切线方向推动其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输出。而为了减少转动力的损耗且保证振动球的使用寿命考虑,动力系统中的振动球22为具有弹性和摩擦性能的材料制成,其可以为塑料。
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动力系统2还可以包括传动轴24,传动轴24插入转筒23内并随转筒23的转动而转动;传动轴24通过传动齿轮一28与推入机构传动连接。转筒23的内筒壁与传动轴24之间还设置至少一组球体,每组球体至少三个,球体沿传动轴24圆周外侧均匀布置;转筒23内筒壁上设置有容纳球体的凹槽26,该凹槽类似V型结构,其且行的两侧面与球体表面相切,能够限制球体可能因为振动的晃动,从而减少了运动力的损失,同时还能够保证传动轴24的结构稳定性;球体可沿传动轴24外周运动。
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球体设有两组,分别为球体一25和球体二27;球体一25和球体二27沿传动轴24轴线方向呈一定间距布置。两组球体能够同时保证转筒23与传动轴24的结构稳定性,且此时球体二27的容纳槽可以不一定与球体一25容纳凹槽26结构一致,且球体一25与球体二27的直接大小也可以不做要求,图1中大小仅做可能性结构展示并不代表对本装置中球体大小的相对尺寸限制。
本实施例中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的推入机构包括驱动转体5、引导筒6和推入筒7,驱动转体5、引导筒6和推入筒7均为圆形筒,其转动轴线重合布置,且推入筒7位于引导筒6内,引导筒6固定设置于驱动转体5内;驱动转体5通过传动齿轮(图1所示齿轮二3)与动力系统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并在上述动力系统2作用下实现正转与反转;如图2所示,驱动转体5上设置有若干弧形槽51,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若干弧形槽51数量上仅是为了保证转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稳定上来设置,确保其推入精度的进一步有效控制,但实现上仅设置一段弧形槽51也可以实现推动动作;引导筒6设置有与弧形槽51对应的若干引导槽61,如图3所示,推入筒7上设置有与引导槽61对应的若干销柱71,如图4所示,销柱71垂直于推入筒7外侧壁并固定安装在推入筒7外侧壁上;销轴穿过引导槽61并在弧形槽51的作用下移动,其可以移动的直线距离为弧形槽51沿转筒5轴心线所覆盖的高度,由于微针长度基本以为微米来计算,因此弧形槽51沿转筒5轴心线所覆盖的高度可以基于微针长度及其可推入皮肤15的最深度来设置。本实施例中弧形槽51设置三段,其沿驱动转体5的轴线方向呈螺旋线形设置,此时可以每段弧形槽51对应的圆心角为120°。推入筒7伸出引导筒6外与一推入体10连接,推入体10用于承载微针贴片。
另外,推入机构作为本装置中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其可替代的还可以是同构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或者通过采用螺旋丝杆结合限位杆和滑动块的结构来实现,由于上述两种结构是常规的机械传动机构因此本发明未进行图示。
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推入筒7与推入体10之间通过轴承二连接,推入体10与轴承二上的旋转环9固定连接,并可随旋转环9转动,推入体转动可在基底溶剂后擦除残留液体,也可以在微针贴片采用不溶于水的基底时,即可通过扭矩力断裂实现基底与针头的分离。旋转环9的驱动可通过单独设置驱动电机(常规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旋转,进而使其在微针贴片的基底131溶解后擦除其溶剂后的液体。
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水泵11,所述水泵可以整体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或者整个装置的壳体内集成为一整体结构,如图1和图6所示,并通过控制器(如现有常规手段采用的电机,本实施例未图示)控制其启闭,水泵11上连接有水管12,水管12通过引导筒上方的中空结构伸入引导筒内并将其的出水端连接一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喷头,喷头将水喷出并通过推入筒7底面上设置的过水孔72将水送推入体10,水经过推入体浸至贴片基底上以实现其溶解,显而易见地,此时推入体10为可漏水结构,比如,推入体10可以为过滤铜片、刚性过滤网或者刚性过滤网与海绵的结合结构,微针贴片与推入体10之间可通过机械结构连接或者化学性粘接。进一步地,可以在旋转环9上还设有挡水部92,挡水部92包覆在壳体1的圆周外侧,并在其与壳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能够有效放置过水过程中水可能的溅/溢出装置外,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动力系统2以及推入机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推入机构与微针贴片的安装连接无需借助与推入体10的结构设计,而直接通过一卡接部16来实现的,如图6-8所示,该卡接部16固定在壳体1上,且为中空的圆环结构,其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卡槽161,为了其能够方便对应于图8所示的微针贴片基底结构的安装,在卡接部16与微针贴片安装的一侧还开设对称设置的安装口162,微针贴片上的一对安装耳134对应安装口162位置放入卡接部16后,再将微针贴片进行旋转,以使安装耳134旋转至没有安装口162的位置并且能够卡在卡槽161内,从而完整微针贴片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即可驱动本发明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此时,推入筒7的底面往下沿着直线运动至微针贴片位置,然后继续在预定时间内通过多次按压微针贴片直至贴片刺入皮肤深处,然后再启动水泵11将水输送至可溶性微针基底131上,使用者可待基底溶解后擦去即可,如图12-13所示为微针推入皮肤后基底及针座溶解的示意图,注意此时可以将安装耳134的长度设置为刚好在微针完成刺入后或者完成刺入前即可完全脱离卡接部16。
实施例3
如图9-11所示为本发明微针贴片的具体结构,包括基底13以及在基底上呈阵列式分布的针体,针体包括针座和针头,针座用于连接基底和针头,基底13、针座132、针头14一体成型。所述针座132与针头14的连接部位设置了断裂带133,该断裂带133用于在推入机构将微针贴片的针体刺入皮肤15后针头14与针座132之间达到断裂效果,实现针头14与针座132的分离;所述断裂带133的长度可设置为不超过针体高度的40%,横截面积为针座与针头接触面积的20%~80%。针体的高度可为50μm~1000μm,针座132和针头14的具体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针体的整体形状可设置为:三棱锥形、四棱锥形、圆锥形、圆柱形、八角锥形及其他形状组合,当针座132和针头14之间设置了断裂带133时,针体的形状也可以为异形锥形、异形圆柱形等。
微针贴片的制备:
1、制备微针阵列模具:利用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备微针模具,模具包括针头14模具部分和基底13及针座132一体化模板部分,两个模具部分可实现针头14和针座132的一体化连接,形成具有300μm高度的针体,模具针体间距500um,针体高度300um,针体形状为圆锥体形,针体数目为300×300;模具的制作过程为现有技术常规手段,不做详细描述。
2、制备基底、针体基材混合液:制备10%的透明质酸溶液作为针体基材,透明质酸的分子量范围可以在10kDa和约6000kDa之间;制备PVA溶液作为基底和针座基材;
3、制备微针贴片: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PDMS微针阵列模具用氧等离子体处理20s左右,将步骤2得到的基材混溶液在真空环境中分别注入到两部分模具中,而后冷却干燥后脱模,得基底及针座可溶于水的微针贴片。
在上述实施例中,透明质酸溶液可以替换为包括麦芽糖溶液、壳聚糖溶液、聚乙烯醇PVA、聚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葡聚糖、壳聚糖、蔗糖、麦芽糖、硫酸软骨素钠、聚乙醇酸、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溶液、聚乙二醇溶液、羟丙基纤维素溶液、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钠、海藻酸钠、支链淀粉、明胶、丝素蛋白、蚕丝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溶液。同样基底及针座的基材溶液也可以替换为前述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但本发明优选采用可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通过推入装置设置的水泵及冲水装置将基底和针座溶解,只保留针头在皮下。为了微针贴片与推入装置之间的连接,微针贴片的基底及针座可优选采用聚乙烯醇PVA与葡聚糖、壳聚糖、蔗糖、麦芽糖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实现,使基底具有自粘性,便于基底与推入机构的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步骤S1中,基底13及针座132一体化模板部分在针座132与针头14接触的顶端设置了断裂带133,如图8针体的局部示意图所示,该断裂带133可视为针座132凸出部,其高度可设置为针座132高度的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总体不超过针体高度的40%。凸出部的横截面积可以为针座132与针头14接触面积的20%~30%,30%~40%,40%~50%,50%~60%,60%~70%,70%~80%;断裂带的高度和横截面积的设置会决定针座132与针头14的断裂效果,可优选采用断裂带133的高度设置为针座132高度的10%~30%,横截面积优选设置为针座132与针头14接触面积的30%~45%。
如图6-8所示,微针贴片基底背离针体的一面还设置连接件,用于微针贴片与推入机构的连接,所述连接件可设置为化学粘性连接件或机械结构式连接件。化学粘性粘结件可采用现有技术常规的胶粘手段,例如采用现有技术中可溶于水的化学胶;机械结构式连接件也可采用现有技术常规连接手段,可参考实施例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替换、变型以及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和推入机构,所述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入机构传动连接,推入机构用于微针贴片导入人体皮肤;所述推入机构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在预设时间内通过若干次移动将微针贴片导入皮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极、振动球和转筒;所述振动球靠转筒侧设置在电极的一端部,并可在基于电极通电后沿转动外壁切线防线呈椭圆形运动并产生驻波;所述转筒可在振动球与之摩擦作用下转动并将转动力输出至推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压电陶瓷和金属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球为具有弹性体和摩擦性能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插入转筒内并随转筒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齿轮与推入机构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内筒壁与传动轴之间还设置至少一组球体,每组球体至少三个,所述球体沿传动轴圆周外侧均匀布置;所述转筒内筒壁上设置有容纳球体的凹槽;所述球体可沿传动轴外周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设有两组,分别为球体一和球体二;所述球体一和球体二沿传动轴轴线方向呈一定间距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入机构包括驱动转体、引导筒和推入筒,所述驱动转体、引导筒和推入筒均为圆形筒,其转动轴线重合布置,且推入筒位于引导筒内,引导筒固定设置于驱动转体内;所述驱动转体通过传动齿轮与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并在动力系统作用下实现正转与反转;所述驱动转体上设置有若干弧形槽,引导筒设置有与弧形槽对应的若干引导槽,推入筒上设置有与引导槽对应的若干销柱,所述销柱垂直于推入筒外侧壁并固定安装在推入筒外侧壁上;所述销轴穿过引导槽并在弧形槽的作用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设置三段,其沿驱动转体的轴线方向呈螺旋线形设置,每段弧形槽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入筒伸出引导筒外与一推入体连接,推入体用于承载微针贴片;所述推入体为可漏水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示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入筒与推入体之间通过轴承二连接,所述推入体与轴承二上的旋转环固定连接,并可随旋转环转动,旋转环可在驱动设备作用下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卡接部,用于安装微针贴片;所述卡接部为中空圆环结构,推入筒可移动至卡接部中空出推动微针贴片刺入皮肤;所述卡接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卡槽,且在卡接部与微针贴片的安装一侧还设有安装口,对应安装接口,在微针贴片上设有对用的安装耳。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水管,水管可伸入推入筒内;所述推入筒底面设置若干过水孔,用于将水泵送入的水流送至微针贴片实现微针贴片基底的溶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针贴片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入体为刚性滤网或刚性滤网与海绵的结合。
1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微针贴片推入装置使用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基底以及在基底上呈阵列式分布的针体,针体包括针座和针头,针座用于连接基底和针头,所述基底、针座、针头一体成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与针头的连接部位设置了断裂带,所述断裂带用于在针体进入皮肤后针头与针座之间断裂,实现针头与针座的分离;所述断裂带的长度不超过针体高度的40%,横截面积为针座与针头接触面积的20%~8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高度为50μm~1000μm。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形状包括:三棱锥形、四棱锥形、圆锥形、圆柱形、八角锥形及其他形状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和针体采用能够溶解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实现,包括聚乙烯醇PVA、聚乳酸PL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葡聚糖、壳聚糖、蔗糖、麦芽糖、透明质酸HA、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钠、海藻酸钠、支链淀粉、明胶、丝素蛋白、蚕丝蛋白及它们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和针座采用聚乙烯醇PVA实现或聚乙烯醇PVA与葡聚糖、壳聚糖、蔗糖、麦芽糖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实现。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背离针体的一面还设置连接件,用于微针贴片与推入机构的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化学粘性连接件或机械结构式连接件。
CN202110567960.6A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Pending CN1153820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7960.6A CN115382084A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7960.6A CN115382084A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2084A true CN115382084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4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7960.6A Pending CN115382084A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20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conomidou et al. A novel 3D printed hollow microneedle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for controlled, personaliz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US11998711B2 (en) Microneedle patch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EP3535016B1 (en) A device for percutaneous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s, and a method for its use
Bariya et al. Microneedles: an emerging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US10646702B2 (en) Microneedle, moul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KR101746024B1 (ko) 다공성 코팅층이 코팅된 마이크로니들과 이것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마이크로니들이 구비된 마이크로니들패치
KR101724654B1 (ko) 마이크로 니들 패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832716B1 (ko) 정량 투여가 가능하며 약물 투입 속도 조절이 가능한 미세바늘 구조체 및 제조방법
KR101868872B1 (ko) 마이크로 니들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648382B2 (en) Microneedl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10769811A (zh) 用于透皮递送活性分子的装置、该装置的用途和该装置及其组件的生产方法
WO2020257548A1 (en) Microneedle patch and fabrication device for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microneedles
CN215084208U (zh)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Loh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customizable microneedles enabled by 3D print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N203090241U (zh) 滚轮微针工具
CN115382084A (zh) 一种微针贴片推入装置
CN107913460B (zh)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系统
KR101460499B1 (ko) 마이크로니들 디바이스의 제조방법
CN105833418B (zh) 基于压电驱动的血管给药治疗装置
Mishra et al. MEMS-based hollow microneedles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WO2019070077A1 (ja) 注射シリンジ用のキャップ及びインジェクタ
CN215084195U (zh) 经皮输送装置
CN210205599U (zh) 一种一次性自毁式振动头组件以及应用该组件的促渗仪
CN215018670U (zh) 一种新型皮肤给药装置
CN114558241B (zh) 一种基于聚合物可溶性微针的给药式内窥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