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044A -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9044A
CN115379044A CN202110556891.9A CN202110556891A CN115379044A CN 115379044 A CN115379044 A CN 115379044A CN 202110556891 A CN202110556891 A CN 202110556891A CN 115379044 A CN115379044 A CN 115379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ance
interval
antenna
subinterva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68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79044B (zh
Inventor
李旭
桑威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68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9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9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79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传感器和第一天线的终端设备,包括: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中选择位于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确定出不同的状态阈值,即能够适应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提高人体与终端设备的接触区域的检测准确性。

Description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握持状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等终端设备朝着大显示屏、高屏占比和曲面屏的方向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使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不断提升,但显示屏的误触几率也随之增加。通过终端内天线的电容值判断用户手机左右手握持识别,进而利用当前手握姿态实现相关显示触控功能的设计或者调节。随着终端设备使用的使用场景多样,因此无法保证终端设备握持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缺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应用于具有传感器和第一天线的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
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中选择位于第一电容区间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包括:
确定所述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包括多个连续的电容子区间,所述分布信息包括所述电容数据中的各个电容值对应的电容子区间;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峰值子区间,其中,所述峰值子区间为电容值数量最多的所述电容子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
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包括:
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至起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
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至终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与边界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编号为所述电容子区间的中点的电容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的电容值数量满足预设的数量阈值,且所述状态阈值满足预设的确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非对称状态;
所述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和所述第一天线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具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对称状态的;
所述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电容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外的第二电容区间,则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和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外的第三电容区间,则确定人体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未接触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握持状态检测装置,应用于具有传感器和第一天线的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
阈值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中选择位于第一电容区间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包括多个连续的电容子区间,所述分布信息包括所述电容数据中的各个电容值对应的电容子区间;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时,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峰值子区间,其中,所述峰值子区间为电容值数量最多的所述电容子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
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时,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至起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
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至终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与边界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编号为所述电容子区间的中点的电容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的电容值数量满足预设的数量阈值,且所述状态阈值满足预设的确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非对称状态;
所述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和所述第一天线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具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对称状态的;
所述握持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区间模块,用于:
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电容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外的第二电容区间,则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和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外的第三电容区间,则确定人体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未接触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通过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最后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用于确定人体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的状态阈值,是根据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的,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确定出不同的状态阈值,即能够适应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提高人体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的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握持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第一方面,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请参照附图1,其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
其中,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应用于如图2和图3所示的场景等场景,图2为人体从左侧接触终端设备101的场景,例如人手105握持终端设备101的左侧的场景,图3为人体从右侧接触终端设备101的场景,例如人手105握持终端设备101的右侧的场景。终端设备101具有传感器102、第一天线103。
在步骤S101中,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
其中,传感器可以为电磁波吸收率传感器(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通过电磁波吸收率传感器能够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的电容值。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由多个电容值组成。
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电容数据时,可以实时获取,也可以按照一定频率的抽样获取。实时获取时,每个时刻(例如1秒)可以作为一个电容值,按照一定频率的抽样获取时,可以将每次抽样获取到的值作为一个电容值。可以理解的是,实时获取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功耗较高,而获取的频率越低,终端设备的功耗越低,因此可以在保证在方法的准确度要求的情况下,降低获取的频率,或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获取频率,例如,在晚上10点至次日上午7点按照低频率获取,在上午7点至晚上10点高频率获取或者实时获取,再例如,在终端设备长时间(该时间的具体时长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时预设和/或由用户按需设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采用低频率获取。
在步骤S102中,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中选择位于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本步骤的运行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状态阈值满足预设的确定条件,且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的电容值数量满足预设的数量阈值。确定条件所表征的是状态阈值需要确定或更新的状态,确定条件可以是状态阈值不存在(例如该方法首次运行时)、满足状态阈值的更新周期(例如预设了更新周期为半年,当距离上一次确定或更新状态阈值的时间为半年时,满足状态阈值的更新周期)、接收到用户的相应指令(即用于触发该步骤运行的指令)和终端设备重启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S101中获取的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的电容值数量满足预设的数量阈值时,根据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的状态阈值较为准确,避免电容值数量较少造成确定的状态阈值不准确。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包括多个连续的电容子区间,所述分布信息包括所述电容数据中的各个电容值对应的电容子区间。分布信息能够表征各个电容值在第一电容区间的不同位置的密度。
在步骤S103中,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其中,状态阈值是根据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确定的,因此可以适用于后续采集的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中,根据处于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和已经确定的状态阈值判断握持状态。
其中,第一天线在终端设备内可以呈非对称状态,例如图2和图3中所示出的第一天线103处于终端设备101的右侧,则相对于终端设备竖直方向的对称轴为非对称状态。基于此,人体相对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可以分为所述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和所述第一天线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例如图2所示出的状态,人手105与终端设备101的左侧接触,即人体相对于终端设备101的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103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再例如图3所示出的状态,人手105与终端设备101的右侧接触,即人体相对于终端设备101的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通过参照第一天线103确定人体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能够准确的触发防误触等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当电容数据小于状态阈值,则确定人体相对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当电容数据大于或等于状态阈值,则确定人体相对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步骤S103处理的电容数据为处于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但步骤S101中获取的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并非全部处于第一电容区间内。
可选的,当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外的第二电容区间,则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和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当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外的第三电容区间,则确定人体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未接触状态。通过设置第二电容区间和第三电容区间,能够不依赖确定状态阈值而直接判断接触状态和握持状态,从而提高了判断效率,即通过第一电容区间、第二电容区间和第三电容区间的设置,能够兼顾接触状态和区域的判断效率和准确率。
存在人体接触时,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较大,不存在人体接触时,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较小。因此第二电容区间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区间两侧的两个子区间,即小于第一电容区间的第一子区间和大于第一电容区间的第二子区间,当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处于第一子区间时,确定人体相对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当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处于第二子区间时,确定人体相对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第三电容区间小于第一子区间。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最后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用于确定人体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的状态阈值,是根据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的,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确定出不同的状态阈值,即能够适应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提高人体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的检测准确性。另外,还能够避免增加较多的传感器而造成安装空间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和功耗,而且对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要求较低,降低了设计和装配难度。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下述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首先,确定所述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包括多个连续的电容子区间,所述分布信息包括所述电容数据中的各个电容值对应的电容子区间;接下来,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最后,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其中,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子区间数量,可以决定分布信息的分辨率,进而能够决定状态阈值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决定算法的复杂程度和运行功耗,可以在上述两个方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兼顾区间阈值的准确性和算法的复杂程度。可以为每个电容子区间设置一个计数器,当某个电容值处于第N个电容子区间时,则第N个电容子区间的计数器加1,最后统计结束得到各个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其中,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时,可以先根据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峰值子区间,其中,所述峰值子区间为电容值数量最多的所述电容子区间;再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时,可以先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再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最后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状态阈值。其中的电容子区间的编号可以为电容子区间的中点的电容值,例如,电容子区间的起点为a,终点为b,则电容子区间的编号为(a+b)/2。
例如,可以按照下述方式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至起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至终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与边界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例如,可以按照下述公式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状态阈值:C1=((k-Nx)C3+C2)/k,其中,C1为状态阈值,k为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子区间的数量,Nx为边界子区间的编号,C2和C3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和终点。
在一个示例中,先通过峰值子区间的编号N0、((k-1)C3+C2)/k和((k-1)C2+C3)/k三者的关系,以粗略确定峰值子区间在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当N0>((k-1)C3+C2)/k时,则表征峰值子区间为编号最大的电容子区间,这种情况下,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当N0<((k-1)C2+C3)/k,则表征峰值子区间为编号最小的电容子区间,这种情况下,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小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当((k-1)C3+C2)/k<N0<((k-1)C2+C3)/k时,则表征峰值子区间为编号最小的电容子区间和编号最大的电容子区间之间的某个电容子区间,这种情况下则需要进一步精确确定峰值子区间在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可以比较N0与(C2+C3)/2,当N0≤(C2+C3)/2时,则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当N0>(C2+C3)/2时,则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
进而,当N0>((k-1)C3+C2)/k时,从峰值子区间开始,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至起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N1,即边界子区间N1的电容值数量n1满足cof*n1<n0,其中,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为n0,边界系数为cof。当N0<((k-1)C3+C2)/k时,从峰值子区间开始,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至终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N2,即边界子区间N2的电容值数量n2满足cof*n2<n0。当((k-1)C3+C2)/k<N0<((k-1)C2+C3)/k时,且当N0≤(C2+C3)/2时,则从峰值子区间开始,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至终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N2,即边界子区间N2的电容值数量n2满足cof*n2<n0,当N0>(C2+C3)/2时,则从峰值子区间开始,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至起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N1,即边界子区间N1的电容值数量n1满足cof*n1<n0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具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对称状态,例如图2和图3中示出的第二天线104,其关于终端设备10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基于此,可以按照下述方式确定第一电容区间:首先,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接下来,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电容区间。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预设电容阈值,当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小于电容阈值,则第一天线对握持状态的表征不明显,即无法直接预设区分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和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的状态阈值,因此将C0至+∞的确定为第一电容区间;当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大于或等于电容阈值时,则第一天线对握持状态的表征部分明显,因此可以确定C2至C3为第一电容区间。
当第一电容区间为C0至+∞时,则当电容数据大于C0,利用状态阈值确定人体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当电容数据小于C0,确定终端设备为无接触状态,即人体未接触终端设备;当第一电容区间为C2至C3时,则当电容数据大于C2且小于C3时,利用状态阈值确定人体与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当电容数据大于C0且小于C2时,确定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当电容数据大于C3时,确定握持状态为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当电容数据小于C0,确定终端设备为无接触状态,即人体未接触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握持状态检测装置,应用于具有传感器和第一天线的终端设备,请参照附图4,其示出了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
阈值模块402,用于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中选择位于第一电容区间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第一确定模块403,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包括多个连续的电容子区间,所述分布信息包括所述电容数据中的各个电容值对应的电容子区间;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时,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峰值子区间,其中,所述峰值子区间为电容值数量最多的所述电容子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
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时,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至起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
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至终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与边界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编号为所述电容子区间的中点的电容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的电容值数量满足预设的数量阈值,且所述状态阈值满足预设的确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非对称状态;
所述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和所述第一天线相对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具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对称状态的;
所述握持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区间模块,用于:
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电容区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之外,则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和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第一方面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请参照附图5,其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例如,装置5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5,装置5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502,存储器504,电源组件506,多媒体组件508,音频组件5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512,传感器组件514,以及通信组件516。
处理组件502通常控制装置5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电容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5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508和处理组件5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5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电容以支持在装置500的操作。这些电容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电容,电话簿电容,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506为装置5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5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5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508包括在所述装置5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5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5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电容。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5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5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5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4或经由通信组件5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5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512为处理组件5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5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5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514可以检测到装置5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5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检测装置500或装置5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5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5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5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5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5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5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5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5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电容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5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500的处理器520执行以完成上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电容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传感器和第一天线的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
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中选择位于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包括:
确定所述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包括多个连续的电容子区间,所述分布信息包括所述电容数据中的各个电容值对应的电容子区间;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所述状态阈值,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确定峰值子区间,其中,所述峰值子区间为电容值数量最多的所述电容子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和预设的边界系数,确定所述状态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
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终点和电容子区间数量,以及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编号,确定所述状态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峰值子区间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位置、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和所述边界系数,确定边界子区间,包括:
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至起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
响应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位置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峰值子区间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终点位置的距离,则沿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起点至终点的方向,选择第一个满足第一条件的电容子区间为边界子区间;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边界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与边界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峰值子区间的电容值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子区间的编号为所述电容子区间的中点的电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的电容值数量满足预设的数量阈值,且所述状态阈值满足预设的确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非对称状态;
所述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天线所在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和人体握持所述第一天线相对的一侧被人体握持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具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终端设备内呈对称状态;
所述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天线的电容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电容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外的第二电容区间,则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和所述第一电容区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在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外的第三电容区间,则确定人体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未接触状态。
12.一种握持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传感器和第一天线的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
阈值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中选择位于第一电容区间的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的电容数据在第一电容区间的分布信息,确定状态阈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电容数据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区间内,则根据所述电容数据与所述状态阈值,确定人体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基于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握持状态检测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56891.9A 2021-05-21 2021-05-21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379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6891.9A CN115379044B (zh) 2021-05-21 2021-05-21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6891.9A CN115379044B (zh) 2021-05-21 2021-05-21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044A true CN115379044A (zh) 2022-11-22
CN115379044B CN115379044B (zh) 2023-11-14

Family

ID=8405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6891.9A Active CN115379044B (zh) 2021-05-21 2021-05-21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904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392A (zh) * 2014-08-11 2015-01-21 上海华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触摸位置判断惯用手握持的方法
CN104679358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204790961U (zh) * 2015-07-08 2015-1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474131A (zh) * 2013-08-13 2016-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24549A (zh) * 2015-07-08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确定移动终端被左手握持或被右手握持的方法
CN106200920A (zh) * 2016-06-28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手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54268A (zh) * 2016-09-29 2017-0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接近传感器的屏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092009A (zh) * 2018-01-19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0069195B1 (en) * 2015-12-10 2018-09-04 Googl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n antenna tuning correction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left/right hand de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131A (zh) * 2013-08-13 2016-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79358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4298392A (zh) * 2014-08-11 2015-01-21 上海华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触摸位置判断惯用手握持的方法
CN204790961U (zh) * 2015-07-08 2015-1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824549A (zh) * 2015-07-08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确定移动终端被左手握持或被右手握持的方法
US10069195B1 (en) * 2015-12-10 2018-09-04 Googl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n antenna tuning correction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left/right hand detection
CN106200920A (zh) * 2016-06-28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手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54268A (zh) * 2016-09-29 2017-0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接近传感器的屏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092009A (zh) * 2018-01-19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YUAN WANG; XUELIN LIU; BAOGUO YU; RUICAI JIA: "Posture Recognition and Adaptive Step Detection Based on Hand-held Terminal", 《2018 UBIQUITOUS POSITIONING, INDOOR NAVIGATION AND LOCATION-BASED SERVICES (UPINLBS)》 *
张一航;程新荣;陈洪;王庆;: "基于Kinect的体感交互开发中间件设计及实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no. 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044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9854B2 (en) Terminal and touch response method and device
US201700315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shooting function
US10025498B2 (en) Screen unloc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102772B (zh) 触控方法及装置
US20170060320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terminal using a side touch panel
CN107390932B (zh) 边缘防误触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12450B (zh) 应用的状态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132949B (zh) 抗干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69416B (zh) 熄屏显示方法、装置及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11777B (zh) 触控显示屏上的会话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262692B (zh) 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装置及介质
KR20170132833A (ko) 압력 검출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 매체
CN111880681A (zh) 触摸屏采样速率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522058B (zh) 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62169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734303B (zh) 视频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12799582A (zh) 终端、终端的握持姿态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148148A (zh) 触控操作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09538B (zh)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82101B (zh) 噪声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19302B (zh) 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87073B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379044B (zh)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74452B (zh) 寻呼方法和装置、行驶路线上报方法和装置
CN114185444A (zh) 触控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