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2213A -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2213A
CN115372213A CN202211048387.9A CN202211048387A CN115372213A CN 115372213 A CN115372213 A CN 115372213A CN 202211048387 A CN202211048387 A CN 202211048387A CN 115372213 A CN115372213 A CN 115372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ipe
water
particle analyze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83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5372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2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01N15/0205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by optical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该激光粒度仪包括粒度仪本体,粒度仪本体上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有检测部,粒度仪本体的前端设有搅拌部,粒度仪本体和搅拌部均位于工作台上,搅拌部的底部设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底部固定设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位于搅拌部正下方的分散桶内,本发明通过设置输水环、第一卸料管和第二卸料管,进而在样品检测完成以后不需要将搅拌部抬起,并将分散桶取下多次灌水、冲洗完以后将分散桶取下倒水相比更加的方便,节省时间,同时本发明可以将检测过后的混合物中的样品进行沉降,避免影响实验室周围的土壤与水质,且可以将样品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样品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
背景技术
激光粒度仪是根据激光散射原理,颗粒大小不同,散射光能量随散射角度的分布也不同,此种分布称为散射谱,激光粒度仪就是通过检测颗粒群的散射谱反演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的。激光粒度仪一般是由激光器、透镜、光电接收器阵列、信号转换与传输系统、样品分散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在磷酸铁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的对浆料、干燥料、烧结料以及成品料进行粒度的检测,避免生产出的磷酸铁锂粉末粒度不合格;目前大多数工厂所使用的激光粒度仪由粒度仪本体、检测部以及搅拌部组成,搅拌部的下方放置有烧杯,在实际进行粒度检测时,需要人为的采用瓢等工具向烧杯的内部灌入水,然后搅拌部边搅拌边通过勺子向烧杯的顶部向水里加入样品,样品加入完成以后进行超声处理,使得样品在烧杯的内部充分的分散,然后再将烧杯内部的水通过搅拌部上的连接软管抽入检测部内部的两组镜片之间进行粒度检测,检测完成以后需要将烧杯取下,水倒掉,然后再再烧杯内注入适量的水,放入搅拌部的下方,搅拌部上的搅拌杆边搅拌,连接软管边将烧杯内部的水抽入检测部的两组镜片之间对镜片进行冲洗,同时也对烧杯进行冲洗;进而对镜片、连接软管以及烧杯进行冲洗,且要重复多次,每次检测以及冲洗时,都要反复的向烧杯内部灌水,然后将水倒掉,显然比较麻烦,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目前工厂对于检测后的水和样品的混合物均是直接排放,显然这会影响实验室周围的土壤环境以及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激光粒度仪。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包括粒度仪本体,所述粒度仪本体上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有检测部,所述粒度仪本体的前端设有搅拌部,所述粒度仪本体和搅拌部均位于工作台上,所述搅拌部的底部设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底部固定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位于搅拌部正下方的分散桶内,所述检测部的内部与连接管件的一端相互连通,连接管件的另一端伸入分散桶的内部,连接管件将分散桶内部的溶液抽入检测部的内部进行检测,所述分散桶的顶部固定设有输水环,所述输水环与进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输水环的内侧壁边缘均匀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为弧形结构设计,且导液管的下端口朝向分散桶的内壁;
所述分散桶的底部中心位置与第一卸料管的顶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卸料管的内部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一卸料管的正下方设有第二卸料管,且第二卸料管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卸料管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卸料管与第二卸料管之间活动设有外齿轮环,所述第一卸料管底部边缘与第二卸料管顶部边缘固定设有的限位环位于外齿轮环表面的环形滑轨内;
所述第二卸料管的外侧壁边缘位于外齿轮环的下方固定设有环形储液槽,所述环形储液槽与进液管相互连通,所述外齿轮环上位于第二卸料管的外部设有柱状空腔,所述柱状空腔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顶部通过弹簧与柱状空腔的顶部固连,所述活塞板的底部与活动杆的顶端固连,活动杆的底端伸入环形储液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杆和活塞板上设有与柱状空腔内部连通的吸液通道,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边缘设有与吸液通道相互连通的吸液孔,所述外齿轮环的内壁开设有与柱状空腔顶部连通的沉淀剂出口,所述沉淀剂出口和吸液通道的内部均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环形储液槽的底部固定设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的顶部边缘均匀开设有三角形开槽,且三角形开槽的底部逐渐抬高,所述活动杆始终与三角形开槽的底部接触,所述外齿轮环与圆齿轮盘相互啮合传动,所述圆齿轮盘的顶部中心位置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卸料管的下方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沉淀池分为两个沉淀室,正对所述第二卸料管下端口的沉淀室内固定设有导流板,且导流板与沉淀池的左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分隔板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矩形开槽,所述沉淀池的右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出水管。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进行样品粒度的检测时,此时通过进水管向分散桶的内部加入水,进入进水管内部的水经过输水环、导液管进入分散桶的内部,当分散桶内部的水量达到合适的高度时,此时停止向分散桶的内部注水,将样品粉末从分散桶的顶部加入分散桶的内部,此时搅拌杆转动将会带动其底端的搅拌叶片转动,进而可将样品粉末与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样品粉末与水的混合物将会经过连接管件抽取进入检测部的内部进行粒度检测,值得一提的是搅拌部的底部同时设有超声探头,超声探头伸入分散桶的内部,进而可将样品粉末中的大颗粒粉碎,使得样品粉末在水中分散的更加均匀,图中未画出;
当样品粒度结果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后,打开第一卸料管顶端的电磁阀,使得分散桶内部的混合液从第一卸料管、外齿轮环以及第二卸料管泻出,同时水也将会经过进水管、输水环进入分散桶的内部,进而可以对分散桶的内壁进行冲刷,将分散桶内壁粘附的样品颗粒冲下,且同时与圆齿轮盘固连的驱动电机也将会启动并带动圆齿轮盘转动,圆齿轮盘转动将会通过与外齿轮环的啮合带动外齿轮环转动,外齿轮环在转动的同时位于外齿轮环底部的活动杆将会在挤压环的顶部边缘移动,当活动杆在三角形开槽的最低端时,此时柱状空腔的顶部空间增大,压力骤降,位于环形储液槽内部的沉降剂将会经过活动杆底端的吸液孔进入吸液通道的内部,然后进入柱状空腔的内部,而当活动杆逐渐沿着三角形开槽的底部上移时,此时活动杆将会逐渐受到挤压而上移,进而活塞板将会逐渐挤压柱状空腔内部的沉降剂,柱状空腔内部的沉降剂将会从沉淀剂出口喷出并与从第一卸料管流出的水混合,然后经过第二卸料管流下,经第二卸料管流下的水经过导流板的导向沿着沉淀池的左侧壁下流并进入正对第二卸料管的沉淀室内,随着沉淀室内部液面的升高,部分样品粉末将会在正对第二卸料管的沉淀室内沉淀,当液面高于矩形开槽时,容易将会流入下一个沉淀室进行进一步的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将会从出水管流出,而样品粉末将会在沉淀池的内部进行收集,避免直接将样品粉末与水的混合物直接排出污染土壤和水质;同时在对分散桶进行冲洗时,本发明中的第一卸料管内部的电磁阀处于间歇闭合的状态,也就是当通过进水管向分散桶的内部加入水时,此时第一卸料管内部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分散桶内部的水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此时电磁阀打开放水,将分散桶、第一卸料管、外齿轮环以及第二卸料管进行冲洗,这是因为这样能保证在冲洗分散桶时分散桶内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液位,这样分散桶内部用于冲洗的水可以在连接管件的抽取下进入检测部的内部,对检测部内部的镜片进行冲洗,进而可以使得整个检测系统被冲洗;
本发明可以在不移动分散桶的同时将分散桶以及检测部内部的镜片进行冲洗,跟传统的将搅拌部抬起,并将分散桶取下多次灌水、冲洗完以后将分散桶取下倒水相比更加的方便,节省时间;同时本发明可以将检测过后的混合物中的样品进行沉降,避免影响实验室周围的土壤与水质,且可以将样品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样品的浪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输水环和导液管之间通过橡胶软管相互连接,所述输水环的表面边缘位于导液管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进水管的内部设有流量控制机构。
进一步的,流量控制机构控制进水管内部的水的流量间歇的增大和减小,进而使得而进入导液管内部的水的流量间歇的增大和减小,且导液管与输水环之间通过橡胶软管固连,使得导液管将会抖动,且由于导液管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板,那么导液管就只能沿着分散桶的圆周方向摆动,进而对分散桶内壁的冲刷效果更好,使得分散桶冲洗的更加干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输水环和导液管之间通过橡胶软管相互连接,所述输水环的表面边缘位于导液管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进水管的内部设有流量控制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涡轮片、固定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转动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在进水管的内部,所述固定环的边缘均匀设有第二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进水管的内部位于固定环的外侧活动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边缘位于进水管内壁的环形滑槽内,所述转动环的内壁均匀设有涡轮片,所述转动环的边缘均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呈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壁边缘均匀设有滚珠。
具体的,由于转动环的内壁设有涡轮片,那么进入进水管内部的水经过转动环时将会拨动涡轮片进而带动转动环转动,转动环在转动的同时位于转动环边缘的第一通孔将会与固定环上的第二通孔间歇的重合与错位,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重合时,水将会经过固定环以及固定环上的第二通孔进入输水环的内部,此时水流量较大,而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处于错位状态时,此时水只能通过固定环进入输水环的内部,此时水的流量较小,从而实现水流量的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齿轮环的内侧壁位于两组沉淀剂出口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弧形搅拌杆的顶部固连,弧形搅拌杆的底端相互汇聚成一束。
其中,外齿轮环转动的同时将会带动弧形搅拌杆的转动,弧形搅拌杆可以将经过外齿轮环的混合液与沉降剂的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得沉降剂与混合液混合的更加的均匀,使得沉降剂对样品粉末的沉降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弧形搅拌杆的底端与分液盘的顶部中心位置固连,所述分液盘上均匀开设有分液孔,所述分液盘的外边缘与第二卸料管的内侧壁不接触。
工作时,经过弧形搅拌杆搅拌后的沉降剂以及混合液的混合物将会经过分液盘上的分液孔漏下,进而使得沉降剂与混合液的混合更加的充分;同时由于分液盘的外边缘与第二卸料管的内侧壁之间不接触,进而可以避免分液盘边缘与第二卸料管内壁的摩擦损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卸料管的内侧壁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均匀设有清扫刷,且清扫刷的底部与分液盘的上表面接触。
在实际使用时,外齿轮环将会带动弧形搅拌杆转动,弧形搅拌杆将会带动分液盘转动,由于在外齿轮环的位置处沉降剂已经与混合液混合,进而当沉降剂与混合液的混合物经过分液盘时会有部分沉淀产物堆积在分液盘的上表面,而位于固定杆底部的清扫刷则可以将分液盘上表面的沉淀产物刷下,防止部分沉淀产物在分液盘的上表面堆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输水环、第一卸料管和第二卸料管,进而在样品检测完成以后不需要将搅拌部抬起,并将分散桶取下多次灌水、冲洗完以后将分散桶取下倒水相比更加的方便,节省时间;同时本发明可以将检测过后的混合物中的样品进行沉降,避免影响实验室周围的土壤与水质,且可以将样品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样品的浪费;
通过设置流量控制机构,流量控制机构控制进水管内部的水的流量间歇的增大和减小,进而使得而进入导液管内部的水的流量间歇的增大和减小,且导液管与输水环之间通过橡胶软管固连,使得导液管将会抖动,且由于导液管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板,那么导液管就只能沿着分散桶的圆周方向摆动,进而对分散桶内壁的冲刷效果更好,使得分散桶冲洗的更加干净;
通过设置分液盘,经过弧形搅拌杆搅拌后的沉降剂以及混合液的混合物将会经过分液盘上的分液孔漏下,进而使得沉降剂与混合液的混合更加的充分;同时由于分液盘的外边缘与第二卸料管的内侧壁之间不接触,进而可以避免分液盘边缘与第二卸料管内壁的摩擦损耗;
当需要进行样品粒度的检测时,此时通过进水管向分散桶的内部加入水,进入进水管内部的水经过输水环、导液管进入分散桶的内部,当分散桶内部的水量达到合适的高度时,此时停止向分散桶的内部注水,将样品粉末从分散桶的顶部加入分散桶的内部,此时搅拌杆转动将会带动其底端的搅拌叶片转动,进而可将样品粉末与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样品粉末与水的混合物将会经过连接管件抽取进入检测部的内部进行粒度检测,值得一提的是搅拌部的底部同时设有超声探头,超声探头伸入分散桶的内部,进而可将样品粉末中的大颗粒粉碎,使得样品粉末在水中分散的更加均匀;
当样品粒度结果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后,打开第一卸料管顶端的电磁阀,使得分散桶内部的混合液从第一卸料管、外齿轮环以及第二卸料管泻出,同时水也将会经过进水管、输水环进入分散桶的内部,进而可以对分散桶的内壁进行冲刷,将分散桶内壁粘附的样品颗粒冲下,且同时与圆齿轮盘固连的驱动电机也将会启动并带动圆齿轮盘转动,圆齿轮盘转动将会通过与外齿轮环的啮合带动外齿轮环转动,外齿轮环在转动的同时位于外齿轮环底部的活动杆将会在挤压环的顶部边缘移动,当活动杆在三角形开槽的最低端时,此时柱状空腔的顶部空间增大,压力骤降,位于环形储液槽内部的沉降剂将会经过活动杆底端的吸液孔进入吸液通道的内部,然后进入柱状空腔的内部,而当活动杆逐渐沿着三角形开槽的底部上移时,此时活动杆将会逐渐受到挤压而上移,进而活塞板将会逐渐挤压柱状空腔内部的沉降剂,柱状空腔内部的沉降剂将会从沉淀剂出口喷出并与从第一卸料管流出的水混合,然后经过第二卸料管流下,经第二卸料管流下的水经过导流板的导向沿着沉淀池的左侧壁下流并进入正对第二卸料管的沉淀室内,随着沉淀室内部液面的升高,部分样品粉末将会在正对第二卸料管的沉淀室内沉淀,当液面高于矩形开槽时,容易将会流入下一个沉淀室进行进一步的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将会从出水管流出,而样品粉末将会在沉淀池的内部进行收集,避免直接将样品粉末与水的混合物直接排出污染土壤和水质;同时在对分散桶进行冲洗时,本发明中的第一卸料管内部的电磁阀处于间歇闭合的状态,也就是当通过进水管向分散桶的内部加入水时,此时第一卸料管内部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分散桶内部的水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此时电磁阀打开放水,将分散桶、第一卸料管、外齿轮环以及第二卸料管进行冲洗,这是因为这样能保证在冲洗分散桶时分散桶内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液位,这样分散桶内部用于冲洗的水可以在连接管件的抽取下进入检测部的内部,对检测部内部的镜片进行冲洗,进而可以使得整个检测系统被冲洗;
本发明可以在不移动分散桶的同时将分散桶以及检测部内部的镜片进行冲洗,跟传统的将搅拌部抬起,并将分散桶取下多次灌水、冲洗完以后将分散桶取下倒水相比更加的方便,节省时间;同时本发明可以将检测过后的混合物中的样品进行沉降,避免影响实验室周围的土壤与水质,且可以将样品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样品的浪费;
由于转动环的内壁设有涡轮片,那么进入进水管内部的水经过转动环时将会拨动涡轮片进而带动转动环转动,转动环在转动的同时位于转动环边缘的第一通孔将会与固定环上的第二通孔间歇的重合与错位,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重合时,水将会经过固定环以及固定环上的第二通孔进入输水环的内部,此时水流量较大,而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处于错位状态时,此时水只能通过固定环进入输水环的内部,此时水的流量较小,从而实现水流量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散桶与第一卸料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2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挤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粒度仪本体1、检测部2、搅拌部3、连接管件4、输水环5、进水管6、分散桶7、外齿轮环8、进液管9、第二卸料管10、导流板11、沉淀池12、出水管13、工作台14、圆齿轮盘15、环形储液槽16、矩形开槽17、分隔板18、搅拌杆19、搅拌叶片20、限位板21、导液管22、橡胶软管23、第一卸料管24、分液盘25、环形滑槽26、涡轮片27、固定环28、第一通孔29、第二通孔30、限位环31、沉淀剂出口32、柱状空腔33、活塞板34、活动杆35、吸液通道36、吸液孔37、连接板38、弧形搅拌杆39、固定杆40、清扫刷41、分液孔42、挤压环43、三角形开槽44、转动环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至图6所示,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包括粒度仪本体1,粒度仪本体1上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有检测部2,粒度仪本体1的前端设有搅拌部3,粒度仪本体1和搅拌部3均位于工作台14上,搅拌部3的底部设有搅拌杆19,搅拌杆19的底部固定设有搅拌叶片20,搅拌叶片20位于搅拌部3正下方的分散桶7内,检测部2的内部与连接管件4的一端相互连通,连接管件4的另一端伸入分散桶7的内部,连接管件4将分散桶7内部的溶液抽入检测部2的内部进行检测,分散桶7的顶部固定设有输水环5,输水环5与进水管6相互连通,输水环5的内侧壁边缘均匀设有导液管22,导液管22为弧形结构设计,且导液管22的下端口朝向分散桶7的内壁;
分散桶7的底部中心位置与第一卸料管24的顶部相互连通,第一卸料管24的内部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电磁阀,第一卸料管24的正下方设有第二卸料管10,且第二卸料管1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卸料管24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第一卸料管24与第二卸料管10之间活动设有外齿轮环8,第一卸料管24底部边缘与第二卸料管10顶部边缘固定设有的限位环31位于外齿轮环8表面的环形滑轨内;
第二卸料管10的外侧壁边缘位于外齿轮环8的下方固定设有环形储液槽16,环形储液槽16与进液管9相互连通,外齿轮环8上位于第二卸料管10的外部设有柱状空腔33,柱状空腔33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板34,活塞板34的顶部通过弹簧与柱状空腔33的顶部固连,活塞板34的底部与活动杆35的顶端固连,活动杆35的底端伸入环形储液槽16的内部,活动杆35和活塞板34上设有与柱状空腔33内部连通的吸液通道36,活动杆35的底端边缘设有与吸液通道36相互连通的吸液孔37,外齿轮环8的内壁开设有与柱状空腔33顶部连通的沉淀剂出口32,沉淀剂出口32和吸液通道36的内部均设有单向阀。
参考图1至图4和图6中所示,环形储液槽16的底部固定设有挤压环43,挤压环43的顶部边缘均匀开设有三角形开槽44,且三角形开槽44的底部逐渐抬高,活动杆35始终与三角形开槽44的底部接触,外齿轮环8与圆齿轮盘15相互啮合传动,圆齿轮盘15的顶部中心位置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4的底部。
第二卸料管10的下方设有沉淀池12,沉淀池12的内部设有分隔板18,分隔板18将沉淀池12分为两个沉淀室,正对第二卸料管10下端口的沉淀室内固定设有导流板11,且导流板11与沉淀池12的左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分隔板18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矩形开槽17,沉淀池12的右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出水管13。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进行样品粒度的检测时,此时通过进水管6向分散桶7的内部加入水,进入进水管6内部的水经过输水环5、导液管22进入分散桶7的内部,当分散桶7内部的水量达到合适的高度时,此时停止向分散桶7的内部注水,将样品粉末从分散桶7的顶部加入分散桶7的内部,此时搅拌杆19转动将会带动其底端的搅拌叶片20转动,进而可将样品粉末与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样品粉末与水的混合物将会经过连接管件4抽取进入检测部2的内部进行粒度检测,值得一提的是搅拌部3的底部同时设有超声探头,超声探头伸入分散桶7的内部,进而可将样品粉末中的大颗粒粉碎,使得样品粉末在水中分散的更加均匀,图中未画出;
当样品粒度结果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后,打开第一卸料管24顶端的电磁阀,使得分散桶7内部的混合液从第一卸料管24、外齿轮环8以及第二卸料管10泻出,同时水也将会经过进水管6、输水环5进入分散桶7的内部,进而可以对分散桶7的内壁进行冲刷,将分散桶7内壁粘附的样品颗粒冲下,且同时与圆齿轮盘15固连的驱动电机也将会启动并带动圆齿轮盘15转动,圆齿轮盘15转动将会通过与外齿轮环8的啮合带动外齿轮环8转动,外齿轮环8在转动的同时位于外齿轮环8底部的活动杆35将会在挤压环43的顶部边缘移动,当活动杆35在三角形开槽44的最低端时,此时柱状空腔33的顶部空间增大,压力骤降,位于环形储液槽16内部的沉降剂将会经过活动杆35底端的吸液孔37进入吸液通道36的内部,然后进入柱状空腔33的内部,而当活动杆35逐渐沿着三角形开槽44的底部上移时,此时活动杆35将会逐渐受到挤压而上移,进而活塞板34将会逐渐挤压柱状空腔33内部的沉降剂,柱状空腔33内部的沉降剂将会从沉淀剂出口32喷出并与从第一卸料管24流出的水混合,然后经过第二卸料管10流下,经第二卸料管10流下的水经过导流板11的导向沿着沉淀池12的左侧壁下流并进入正对第二卸料管10的沉淀室内,随着沉淀室内部液面的升高,部分样品粉末将会在正对第二卸料管10的沉淀室内沉淀,当液面高于矩形开槽17时,容易将会流入下一个沉淀室进行进一步的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将会从出水管13流出,而样品粉末将会在沉淀池12的内部进行收集,避免直接将样品粉末与水的混合物直接排出污染土壤和水质;同时在对分散桶7进行冲洗时,本发明中的第一卸料管24内部的电磁阀处于间歇闭合的状态,也就是当通过进水管6向分散桶7的内部加入水时,此时第一卸料管24内部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分散桶7内部的水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此时电磁阀打开放水,将分散桶7、第一卸料管24、外齿轮环8以及第二卸料管10进行冲洗,这是因为这样能保证在冲洗分散桶7时分散桶7内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液位,这样分散桶7内部用于冲洗的水可以在连接管件4的抽取下进入检测部2的内部,对检测部2内部的镜片进行冲洗,进而可以使得整个检测系统被冲洗;
本发明可以在不移动分散桶7的同时将分散桶7以及检测部2内部的镜片进行冲洗,跟传统的将搅拌部3抬起,并将分散桶7取下多次灌水、冲洗完以后将分散桶7取下倒水相比更加的方便,节省时间;同时本发明可以将检测过后的混合物中的样品进行沉降,避免影响实验室周围的土壤与水质,且可以将样品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样品的浪费。
参考图2中所示,输水环5和导液管22之间通过橡胶软管23相互连接,输水环5的表面边缘位于导液管22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设有限位板21,进水管6的内部设有流量控制机构。
进一步的,流量控制机构控制进水管6内部的水的流量间歇的增大和减小,进而使得而进入导液管22内部的水的流量间歇的增大和减小,且导液管22与输水环5之间通过橡胶软管23固连,使得导液管22将会抖动,且由于导液管22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板21,那么导液管22就只能沿着分散桶7的圆周方向摆动,进而对分散桶7内壁的冲刷效果更好,使得分散桶7冲洗的更加干净。
如图1至图3中所示,输水环5和导液管22之间通过橡胶软管23相互连接,输水环5的表面边缘位于导液管22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设有限位板21,进水管6的内部设有流量控制机构。
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涡轮片27、固定环28、第一通孔29、第二通孔30和转动环45,固定环28固定安装在进水管6的内部,固定环28的边缘均匀设有第二通孔30。
进水管6的内部位于固定环28的外侧活动设有转动环45,转动环45的边缘位于进水管6内壁的环形滑槽26内,转动环45的内壁均匀设有涡轮片27,转动环45的边缘均匀设有第一通孔29,第一通孔29与第二通孔30呈一一对应的关系,转动环45的外侧壁边缘均匀设有滚珠。
具体的,由于转动环45的内壁设有涡轮片27,那么进入进水管6内部的水经过转动环45时将会拨动涡轮片27进而带动转动环45转动,转动环45在转动的同时位于转动环45边缘的第一通孔29将会与固定环28上的第二通孔30间歇的重合与错位,当第一通孔29与第二通孔30相互重合时,水将会经过固定环28以及固定环28上的第二通孔30进入输水环5的内部,此时水流量较大,而当第一通孔29与第二通孔30处于错位状态时,此时水只能通过固定环28进入输水环5的内部,此时水的流量较小,从而实现水流量的变化。
如图2、图4和图5中所示,外齿轮环8的内侧壁位于两组沉淀剂出口32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板38,连接板38的底部与弧形搅拌杆39的顶部固连,弧形搅拌杆39的底端相互汇聚成一束。
其中,外齿轮环8转动的同时将会带动弧形搅拌杆39的转动,弧形搅拌杆39可以将经过外齿轮环8的混合液与沉降剂的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得沉降剂与混合液混合的更加的均匀,使得沉降剂对样品粉末的沉降效果更佳。
参考图5中所示,弧形搅拌杆39的底端与分液盘25的顶部中心位置固连,分液盘25上均匀开设有分液孔42,分液盘25的外边缘与第二卸料管10的内侧壁不接触。
工作时,经过弧形搅拌杆39搅拌后的沉降剂以及混合液的混合物将会经过分液盘25上的分液孔42漏下,进而使得沉降剂与混合液的混合更加的充分;同时由于分液盘25的外边缘与第二卸料管10的内侧壁之间不接触,进而可以避免分液盘25边缘与第二卸料管10内壁的摩擦损耗。
如图5中所示,第二卸料管10的内侧壁固定设有固定杆40,固定杆40的底部均匀设有清扫刷41,且清扫刷41的底部与分液盘25的上表面接触。
在实际使用时,外齿轮环8将会带动弧形搅拌杆39转动,弧形搅拌杆39将会带动分液盘25转动,由于在外齿轮环8的位置处沉降剂已经与混合液混合,进而当沉降剂与混合液的混合物经过分液盘25时会有部分沉淀产物堆积在分液盘25的上表面,而位于固定杆40底部的清扫刷41则可以将分液盘25上表面的沉淀产物刷下,防止部分沉淀产物在分液盘25的上表面堆积。
需要说明的是,该激光粒度仪,当需要进行样品粒度的检测时,此时通过进水管6向分散桶7的内部加入水,进入进水管6内部的水经过输水环5、导液管22进入分散桶7的内部,当分散桶7内部的水量达到合适的高度时,此时停止向分散桶7的内部注水,将样品粉末从分散桶7的顶部加入分散桶7的内部,此时搅拌杆19转动将会带动其底端的搅拌叶片20转动,进而可将样品粉末与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样品粉末与水的混合物将会经过连接管件4抽取进入检测部2的内部进行粒度检测,值得一提的是搅拌部3的底部同时设有超声探头,超声探头伸入分散桶7的内部,进而可将样品粉末中的大颗粒粉碎,使得样品粉末在水中分散的更加均匀,图中未画出;
当样品粒度结果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后,打开第一卸料管24顶端的电磁阀,使得分散桶7内部的混合液从第一卸料管24、外齿轮环8以及第二卸料管10泻出,同时水也将会经过进水管6、输水环5进入分散桶7的内部,进而可以对分散桶7的内壁进行冲刷,将分散桶7内壁粘附的样品颗粒冲下,且同时与圆齿轮盘15固连的驱动电机也将会启动并带动圆齿轮盘15转动,圆齿轮盘15转动将会通过与外齿轮环8的啮合带动外齿轮环8转动,外齿轮环8在转动的同时位于外齿轮环8底部的活动杆35将会在挤压环43的顶部边缘移动,当活动杆35在三角形开槽44的最低端时,此时柱状空腔33的顶部空间增大,压力骤降,位于环形储液槽16内部的沉降剂将会经过活动杆35底端的吸液孔37进入吸液通道36的内部,然后进入柱状空腔33的内部,而当活动杆35逐渐沿着三角形开槽44的底部上移时,此时活动杆35将会逐渐受到挤压而上移,进而活塞板34将会逐渐挤压柱状空腔33内部的沉降剂,柱状空腔33内部的沉降剂将会从沉淀剂出口32喷出并与从第一卸料管24流出的水混合,然后经过第二卸料管10流下,经第二卸料管10流下的水经过导流板11的导向沿着沉淀池12的左侧壁下流并进入正对第二卸料管10的沉淀室内,随着沉淀室内部液面的升高,部分样品粉末将会在正对第二卸料管10的沉淀室内沉淀,当液面高于矩形开槽17时,容易将会流入下一个沉淀室进行进一步的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将会从出水管13流出,而样品粉末将会在沉淀池12的内部进行收集,避免直接将样品粉末与水的混合物直接排出污染土壤和水质;同时在对分散桶7进行冲洗时,本发明中的第一卸料管24内部的电磁阀处于间歇闭合的状态,也就是当通过进水管6向分散桶7的内部加入水时,此时第一卸料管24内部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分散桶7内部的水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此时电磁阀打开放水,将分散桶7、第一卸料管24、外齿轮环8以及第二卸料管10进行冲洗,这是因为这样能保证在冲洗分散桶7时分散桶7内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液位,这样分散桶7内部用于冲洗的水可以在连接管件4的抽取下进入检测部2的内部,对检测部2内部的镜片进行冲洗,进而可以使得整个检测系统被冲洗;
本发明可以在不移动分散桶7的同时将分散桶7以及检测部2内部的镜片进行冲洗,跟传统的将搅拌部3抬起,并将分散桶7取下多次灌水、冲洗完以后将分散桶7取下倒水相比更加的方便,节省时间;同时本发明可以将检测过后的混合物中的样品进行沉降,避免影响实验室周围的土壤与水质,且可以将样品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样品的浪费。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包括粒度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度仪本体(1)上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有检测部(2),所述粒度仪本体(1)的前端设有搅拌部(3),所述粒度仪本体(1)和搅拌部(3)均位于工作台(14)上,所述搅拌部(3)的底部设有搅拌杆(19),搅拌杆(19)的底部固定设有搅拌叶片(20),所述搅拌叶片(20)位于搅拌部(3)正下方的分散桶(7)内,所述检测部(2)的内部与连接管件(4)的一端相互连通,连接管件(4)的另一端伸入分散桶(7)的内部,连接管件(4)将分散桶(7)内部的溶液抽入检测部(2)的内部进行检测,所述分散桶(7)的顶部固定设有输水环(5),所述输水环(5)与进水管(6)相互连通,所述输水环(5)的内侧壁边缘均匀设有导液管(22),所述导液管(22)为弧形结构设计,且导液管(22)的下端口朝向分散桶(7)的内壁;
所述分散桶(7)的底部中心位置与第一卸料管(24)的顶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卸料管(24)的内部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一卸料管(24)的正下方设有第二卸料管(10),且第二卸料管(1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卸料管(24)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卸料管(24)与第二卸料管(10)之间活动设有外齿轮环(8),所述第一卸料管(24)底部边缘与第二卸料管(10)顶部边缘固定设有的限位环(31)位于外齿轮环(8)表面的环形滑轨内;
所述第二卸料管(10)的外侧壁边缘位于外齿轮环(8)的下方固定设有环形储液槽(16),所述环形储液槽(16)与进液管(9)相互连通,所述外齿轮环(8)上位于第二卸料管(10)的外部设有柱状空腔(33),所述柱状空腔(33)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板(34),所述活塞板(34)的顶部通过弹簧与柱状空腔(33)的顶部固连,所述活塞板(34)的底部与活动杆(35)的顶端固连,活动杆(35)的底端伸入环形储液槽(16)的内部,所述活动杆(35)和活塞板(34)上设有与柱状空腔(33)内部连通的吸液通道(36),所述活动杆(35)的底端边缘设有与吸液通道(36)相互连通的吸液孔(37),所述外齿轮环(8)的内壁开设有与柱状空腔(33)顶部连通的沉淀剂出口(32),所述沉淀剂出口(32)和吸液通道(36)的内部均设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储液槽(16)的底部固定设有挤压环(43),所述挤压环(43)的顶部边缘均匀开设有三角形开槽(44),且三角形开槽(44)的底部逐渐抬高,所述活动杆(35)始终与三角形开槽(44)的底部接触,所述外齿轮环(8)与圆齿轮盘(15)相互啮合传动,所述圆齿轮盘(15)的顶部中心位置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卸料管(10)的下方设有沉淀池(12),所述沉淀池(12)的内部设有分隔板(18),分隔板(18)将沉淀池(12)分为两个沉淀室,正对所述第二卸料管(10)下端口的沉淀室内固定设有导流板(11),且导流板(11)与沉淀池(12)的左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分隔板(18)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矩形开槽(17),所述沉淀池(12)的右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出水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环(5)和导液管(22)之间通过橡胶软管(23)相互连接,所述输水环(5)的表面边缘位于导液管(22)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设有限位板(21),所述进水管(6)的内部设有流量控制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环(5)和导液管(22)之间通过橡胶软管(23)相互连接,所述输水环(5)的表面边缘位于导液管(22)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设有限位板(21),所述进水管(6)的内部设有流量控制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涡轮片(27)、固定环(28)、第一通孔(29)、第二通孔(30)和转动环(45),所述固定环(28)固定安装在进水管(6)的内部,所述固定环(28)的边缘均匀设有第二通孔(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的内部位于固定环(28)的外侧活动设有转动环(45),所述转动环(45)的边缘位于进水管(6)内壁的环形滑槽(26)内,所述转动环(45)的内壁均匀设有涡轮片(27),所述转动环(45)的边缘均匀设有第一通孔(29),所述第一通孔(29)与第二通孔(30)呈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转动环(45)的外侧壁边缘均匀设有滚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环(8)的内侧壁位于两组沉淀剂出口(32)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板(38),所述连接板(38)的底部与弧形搅拌杆(39)的顶部固连,弧形搅拌杆(39)的底端相互汇聚成一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搅拌杆(39)的底端与分液盘(25)的顶部中心位置固连,所述分液盘(25)上均匀开设有分液孔(42),所述分液盘(25)的外边缘与第二卸料管(10)的内侧壁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卸料管(10)的内侧壁固定设有固定杆(40),所述固定杆(40)的底部均匀设有清扫刷(41),且清扫刷(41)的底部与分液盘(25)的上表面接触。
CN202211048387.9A 2022-02-24 2022-08-30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 Pending CN1153722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5789 2022-02-24
CN2022101757899 2022-0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2213A true CN115372213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68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8387.9A Pending CN115372213A (zh) 2022-02-24 2022-08-30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22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1131A (zh) * 2022-12-08 2023-01-03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湿法在线粒度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1131A (zh) * 2022-12-08 2023-01-03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湿法在线粒度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5216Y (zh) 离心筛制粒机
CN115372213A (zh)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检测的激光粒度仪
CN113559772B (zh) 一种颗粒药品加工用的原料搅拌机
CA3153193C (en) Flocculation grading dehydration device
CN111892201A (zh) 一种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CN209423427U (zh) 一种进料装置及其涂料搅拌机
CN208711492U (zh) 一种新型的动态混合器
CN116712925A (zh) 一种搅拌机出料机构
CN113109536A (zh)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CN213016662U (zh) 一种戽斗计量泵
CN211613047U (zh) 一种金刚微粉多级分选装置
CN114146826A (zh) 一种浆水除沙机及其浆水除沙方法
CN108176085B (zh) 绿液高效澄清器
CN220609429U (zh) 一种洗衣液遮光剂杂质去除装置
CN2312065Y (zh) 催化剂自动加料装置
CN220459958U (zh) 一种糕点浆料的负压萃取器具
CN215693435U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间体细化混合设备
CN206205872U (zh) 一种防止泥沙堵塞排沙口的油水三相分离器
CN219324180U (zh) 用于离子交换膜浆料收集和清洗的装置
CN213813021U (zh) 一种污水采集装置
CN220932727U (zh) 一种流式细胞仪用废液收集装置
CN220146375U (zh) 一种生产尼龙塑料颗粒的均料装置
CN214635541U (zh) 一种升降料桶的油性封口胶用搅拌机
CN219252242U (zh) 一种物料混合装置
CN117871349B (zh) 一种矿浆浓度和粒度自动检测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