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8520A -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8520A
CN115368520A CN202210949181.7A CN202210949181A CN115368520A CN 115368520 A CN115368520 A CN 115368520A CN 202210949181 A CN202210949181 A CN 202210949181A CN 115368520 A CN115368520 A CN 115368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mass carbon
water
emulsion
mulching film
maleic anhyd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91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8520B (zh
Inventor
李文卓
王琚
李博
马军
王丹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9491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8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8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8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8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8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62Mulches, i.e. covering material not-pre-formed in mat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2013/004Liquid mul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5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生物质碳和可由造纸废液中提取的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使制备的液体地膜有遮光作用,该地膜通过阻止杂草的光合作用达到除草效果。本发明制备的有除草功能的液体地膜,使用前是一种乳液,该乳液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喷涂性,可以被喷涂在土壤表面形成液体膜层,液体膜层自行风干后可以起到阻碍土壤中的水份和热量向外散失的作用,并能够提高小白菜的产量。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易于市场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同时提供该地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农用液体地膜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农业生产史也是一部漫长的除草史,主要原因是杂草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危害较大,具体体现如下:(1)杂草与农作物争肥、争水、争光照,杂草的生存能力非常强,甚至比农作物能争夺更多的营养;(2)杂草容易寄生病虫害,给病虫害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以及越冬防护,存活的害虫还能在下一年春天的时候继续祸害农作物;(3)杂草侵占农作物的空间,既包括地下空间部分,也包括地上空间部分,给农作物健康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4)由于杂草耗费了大量的营养导致很多农作物在营养吸收方面有所欠缺,生长发育不良,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也是农民必须除草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已经总结到,除草时要抓住有利时机除早、除小、除彻底,不得留下小草,以免引起后患。传统的除草方式就是用铲子、锄头、铁锹或者犁等直接铲除所见到的杂草,但这种除草方法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且不能保证完全除干净杂草。使用化学药剂除草已经是当前除草的主要手段,如向田地中施加绿麦隆可湿性粉剂、治草醚可湿性粉剂、异丙甲草胺乳油、利谷隆可湿性粉剂、扑灭津可湿性粉剂、百草敌水剂、西马津胶悬剂等,虽然这些化学除草剂使用方法简单,除草效果良好,但是这些除草剂有一定的毒性,非常容易伤害作物,造成药害,又会使农产品携带的农残超标,进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杂草种子发芽快,常比农作物的种子发芽早,因此要根据杂草的生长特点,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来及时、高效和安全地清除杂草,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可喷涂液体地膜是一种使用前为液体,该液体具有可喷涂性,可以通过喷枪等工具将该液体喷洒在土壤表面,液体自然风干后即可以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能密封住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因此液体地膜有能阻碍土壤中热量和水份向空气中散失的功能。可喷涂液体地膜的液体粘度应适中,具有可喷涂性,因此与传统的、预成型的塑料地膜相比,这种可喷涂液体地膜没有复杂的成型工艺,使用方便,可以较大地节省制造和人工成本。可喷涂液体地膜主要对土壤起保温和保湿作用,目前研发兼有除草功能的液体地膜正成为热点课题,如文献([1]CN105295394B)介绍了一种能够除草的液体地膜,其使用魔芋粉、工业明胶、生石灰、丙三醇和水为原料。文献1的成膜机理是通过魔芋粉吸水膨胀成水溶胶来铺展在土壤表面成膜,但这种在土壤表面的水凝胶会在日光照射下,其中的水份很容易失去,失去水份后水凝胶易发生皱缩和干裂,水凝胶覆盖下的土壤会从其裂缝处暴露于空气,进而土壤中的水份和热量也会从这些水凝胶裂缝处散失掉;同时土壤中的杂草种子会从地膜裂缝处出苗萌发,并在裂缝处接受日光的照射,通过光合作用从裂缝处向上生长,即文献1地膜在日光照射下和干燥的环境下难以起到对土壤保水、保温和除草功能。还需注意的是,文献1使用了较多的生石灰来制备地膜,优化后配方中的生石灰用量是作为成膜物的魔芋粉用量的4-10倍,这就不能忽视文献1地膜在使用过程中生石灰对土壤生态和结构的影响。生石灰是一种强碱性化学药剂,生石灰施加过量会导致土壤向盐碱性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和生态结构,不利于很多喜中性和酸性环境的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如:小白菜、油菜、花生、马铃薯、芜菁、甘薯、西瓜、浆果类植物(如草莓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易于市场推广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该液体地膜具有可喷涂性,减轻施工难度;本发明液体地膜在对土壤有保湿和保温作用的同时,还具有消除杂草和抑制杂草生长的功能。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32-325目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置于容器中,再将容器置于恒温振荡器上振荡,振荡温度为18-35℃,振荡速度为50-250r/min,振荡2-10h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离心速度为1000-5000r/min,离心时间为10-60min,弃去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剩余的固体即为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15-55):(1.5-6):(150-500);
(2)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马来酸酐、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用NaOH溶液调至10-11,然后在50-80℃下搅拌反应,搅拌速度为350-1200r/min,反应5-10h后,将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中的沉淀物过滤,并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滤液的pH值为中性,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65-85℃下干燥24-72h,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的质量比为1:(0.3-0.6):(5-15);
(3)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在20-35℃下搅拌30-180min得到预乳化液,搅拌速度为500-2000r/min,其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2-44):(25-31):(3.15-4.53):(58-76);
(4)将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温度升高至75-92℃后,边搅拌边以0.02-0.18mL/min的滴速向预乳化液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200-6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3-9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6.8-7.5,即得到作为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其中,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75-100):1。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5-1.5mol/L。
步骤(3)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5.8-6.8):(1.1-2.2):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
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2.5-3.5),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
步骤(4)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
步骤(4)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3.1%。
步骤(1)-(4)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以及该液体地膜在农业地膜方面的应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利用了可由农业废弃物得到的生物质碳和可由造纸废液中提取的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制备了有除草功能的液体地膜,这充分地回收利用了废弃的生物质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的效果。不同于传统的石油基塑料地膜(如聚乙烯基地膜),本发明制备的有除草功能的液体地膜,使用前是一种乳液状液体,具有可喷涂性,可以喷涂在土壤表面形成液体膜层,液体膜层可自行风干成膜,该膜覆盖在土壤表面起到阻碍土壤中的水份和热量向外散失的作用。效果实施例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有除草功能的液体地膜确实具有对土壤的保水和保温效果,同时该液体地膜具有清除杂草的功能,能够提高田地中小白菜的产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1、本发明选用了木质素磺酸钠和生物质碳为原料,生物质碳是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裂解形成的稳定的富碳产物,生物质碳在制备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大量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多孔结构,微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并且表面含有多种官能团如羰基、羧基、酚羟基、内酯基等,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生物质碳呈黑色,具有很好的遮光性,也是优异的紫外线屏蔽剂,几乎能将阳光中的紫外线全部吸收。木质素磺酸钠是一种有由天然木质素磺化得到的有机物,木质素磺酸钠可从造纸工业的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废液中提取,因此木质素磺酸钠来源非常广泛。木质素磺酸钠为深棕褐色粉末,无特殊异味,无毒,易溶于水,具有较强的分散能力,也具有较强的遮光能力和紫外线吸收性。采用木质素磺酸钠和生物质碳这两种遮光能力强的生物质原料,可以使得液体地膜具有遮光作用,吸收太阳光光能,从而阻止膜下杂草的光合作用而达到除草效果。这种除草方法避免了使用化学除草剂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农作物生长的危害。但这两种生物质原料(木质素磺酸钠和生物质碳)都没有成膜性,因此这两种生物质原料不能在土壤表面形成地膜,不能有效地覆盖在土壤表面,即它们自身没有土壤保温和保湿效果,也没有遮挡光线和阻碍杂草光合作用的效果。
2、本发明步骤(1)是将一定目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置于容器中,然后在一定温度下振荡。木质素磺酸钠易溶于水,并在水中电离出木质素磺酸根阴离子。由于生物质碳中存在着大量的微孔,微孔的孔径能达到微米级,而且生物质碳的孔道内表面存在如羰基、羧基、酚羟基等强极性基团,可与木质素磺酸盐中的磺酸根和羟基等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从而将木质素磺酸根离子吸附进生物质碳的孔道内和颗粒外表面,形成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当生物质碳颗粒吸附了木质素磺酸根离子后,带负电荷的木质素磺酸根离子有助于生物质碳颗粒之间因同性电荷排斥而彼此分离,即以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形式存在的生物质碳颗粒之间不易聚集在一起,复合物使生物质碳颗粒更容易分散在所制备的液体地膜乳液中,不易产生破乳分层的现象。另外,吸附了木质素磺酸根离子的生物质碳的遮光性进一步增强,这有助于提高液体地膜的不透光性,更好地阻碍膜下的杂草的光合作用及抑制杂草的生长。在本发明步骤(1)中,生物质碳的粒径要有所控制,如果粒径过大,生物质碳颗粒会在制备的乳液中逐渐沉淀下来,使得乳液分层,造成破乳,性能不稳定的乳液在土壤表面会导致组分分布不均,极大地影响地膜的土壤保湿和保温等性能。
3、本发明步骤(2)将马来酸酐和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是一种环状结构的分子,又名顺丁烯二酸酐,其可以通过结构开环与吸附在生物质碳上的木质素磺酸盐中羟基发生反应,从而使木质素磺酸盐接上有碳碳双键的基团,即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带碳碳双键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聚合反应,使得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可以与聚合反应后得到的聚丙烯酸酯均匀融合在一起,形成性能稳定的共聚物,从而进一步将生物质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液体地膜乳液中。另外,这个吸附在生物质碳颗粒孔道内和颗粒外表面的带双键的木质素磺酸根离子与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化学单键,化学单键是非常稳定的化学键,因此聚合反应后的生物质碳颗粒能在乳液的聚合物网络中非常稳定的存在,不易因两者性质相差大产生由相分离引起的破乳分层现象。
4、本发明步骤(3)是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并制得预乳化混合物或预乳化液,为下一步的乳液聚合反应做准备。在适合的温度和搅拌条件下,一定用量的乳化剂能将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形成水包油型的匀质液滴,及这些液滴组成的乳液体系,每个微小液滴形成的空间都是一个微反应器,在这个微反应器内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丙烯酸单体分子充分接触,为下一步引发它们之间高效的乳液自由基聚合反应提供条件。在乳液聚合体系,尤其是多元乳液共聚体系中,若采用传统的单体滴加法,则乳液颗粒的形成和聚合深度不同步,这对于乳液的粒度分布,残余单体的消除和体系的稳定性往往较难控制。而通过制备预乳化液可大大地提高乳液聚合的稳定性,降低凝聚物量,减少结壁物的生成。在制备预乳化液时,应注意预乳化液的稳定性要好,不能分层,预乳化液的粘度也应该适中,合适的乳化剂溶液配比、温度和搅拌条件是形成稳定的预乳化液的前提。
5、本发明步骤(4)是将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乳液聚合反应。乳液聚合反应后,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丙烯酸酯单体之间,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单体之间发生聚合反应。丙烯酸酯单体之间的聚合反应后得到聚丙烯酸酯部分,聚丙烯酸酯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可以使制备的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在土壤表面成膜,所成膜可以有效覆盖在土壤表面,进而封堵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阻碍土壤中的热量和水份的散失,即起到对土壤的保温和保湿作用。同时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丙烯酸酯单体之间也发生聚合反应,使得有遮光作用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均匀地分散在液体地膜的乳液中,进而使制备的液体地膜不易透光,液体地膜通过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来将杂草清除,达到除草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制备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制备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以下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化学原料均为市售,化学纯试剂;
纯度皆为99%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浓度为25%氨水购于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中国天津)。
纯度为99%反应型乳化剂(型号为LRS-10)和纯度为99%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OP-10)购自南京棋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中国江苏)。
纯度为99.5%的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购自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中国上海)。
生物质碳购于郑州兴深活性炭有限公司,型号为xs-006523,碘值为700-1000mg/g,亚甲蓝值为100-150mg/g。
木质素磺酸钠是从杨木亚硫酸盐制浆废液中制得,由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提供。
实施例1
(1)将32-60的目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置于容器中,再将容器置于恒温振荡器上振荡,振荡温度为18℃,振荡速度为50r/min,振荡10h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离心速度为1000r/min,离心时间为60min,弃去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剩余的固体即为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15:1.5:150;
(2)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马来酸酐、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用NaOH溶液调至10,然后在50℃下搅拌反应,搅拌速度为1200r/min,反应5h后,将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中的沉淀物过滤,并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滤液的pH值为中性,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65℃下干燥72h,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的质量比为1:0.3:5;
(3)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在20℃下搅拌180min得到预乳化液,搅拌速度为500r/min,其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2:25:3.15:58;
(4)将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温度升高至75℃后,边搅拌边以0.02mL/min的滴速向预乳化液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2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3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6.8,即得到作为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其中,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75: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5mol/L。步骤(3)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5.8:1.1: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2.5,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步骤(4)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步骤(4)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钾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步骤(1)-(4)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
(1)将60-170的目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置于容器中,再将容器置于恒温振荡器上振荡,振荡温度为22℃,振荡速度为100r/min,振荡8h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离心速度为2000r/min,离心时间为50min,弃去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剩余的固体即为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25:2.6:240;
(2)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马来酸酐、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用NaOH溶液调至10.2,然后在58℃下搅拌反应,搅拌速度为1000r/min,反应7h后,将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中的沉淀物过滤,并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滤液的pH值为中性,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70℃下干燥60h,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的质量比为1:0.35:7.5;
(3)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在24℃下搅拌150min得到预乳化液,搅拌速度为900r/min,其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5:26.5:3.5:62;
(4)将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温度升高至79℃后,边搅拌边以0.06mL/min的滴速向预乳化液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3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4.5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7.0,即得到作为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其中,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81: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7mol/L。步骤(3)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6.05:1.3: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2.75,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步骤(4)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步骤(4)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铵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铵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4%。步骤(1)-(4)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3
(1)将170-200目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置于容器中,再将容器置于恒温振荡器上振荡,振荡温度为27℃,振荡速度为150r/min,振荡6h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离心速度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35min,弃去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剩余的固体即为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5:3.8:320;
(2)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马来酸酐、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用NaOH溶液调至10.5,然后在65℃下搅拌反应,搅拌速度为800r/min,反应8h后,将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中的沉淀物过滤,并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滤液的pH值为中性,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75℃下干燥48h,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的质量比为1:0.45:10;
(3)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在28℃下搅拌120min得到预乳化液,搅拌速度为1300r/min,其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8:28:3.85:67;
(4)将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温度升高至83℃后,边搅拌边以0.1mL/min的滴速向预乳化液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4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6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7.1,即得到作为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其中,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88: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步骤(3)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6.3:1.6: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3,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步骤(4)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步骤(4)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钾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6%。步骤(1)-(4)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4
(1)将200-250目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置于容器中,再将容器置于恒温振荡器上振荡,振荡温度为31℃,振荡速度为200r/min,振荡4h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离心速度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20min,弃去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剩余的固体即为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45:4.9:410;
(2)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马来酸酐、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用NaOH溶液调至10.7,然后在72℃下搅拌反应,搅拌速度为550r/min,反应9h后,将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中的沉淀物过滤,并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滤液的pH值为中性,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80℃下干燥36h,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的质量比为1:0.55:12.5;
(3)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在32℃下搅拌80min得到预乳化液,搅拌速度为1700r/min,其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41:29.5:4.2:71;
(4)将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温度升高至88℃后,边搅拌边以0.14mL/min的滴速向预乳化液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5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7.5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7.3,即得到作为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其中,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94: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2mol/L。步骤(3)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6.55:1.9: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3.25,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步骤(4)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步骤(4)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铵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铵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8%。步骤(1)-(4)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5
(1)将250-325目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置于容器中,再将容器置于恒温振荡器上振荡,振荡温度为35℃,振荡速度为250r/min,振荡2h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离心速度为5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弃去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剩余的固体即为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55:6:500;
(2)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马来酸酐、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用NaOH溶液调至11,然后在80℃下搅拌反应,搅拌速度为350r/min,反应10h后,将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中的沉淀物过滤,并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滤液的pH值为中性,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85℃下干燥24h,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的质量比为1:0.6:15;
(3)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在35℃下搅拌30min得到预乳化液,搅拌速度为2000r/min,其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44:31:4.53:76;
(4)将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温度升高至92℃后,边搅拌边以0.18mL/min的滴速向预乳化液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6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9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7.5,即得到作为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其中,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100: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5mol/L。步骤(3)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6.8:2.2: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3.5,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步骤(4)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步骤(4)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钾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1%。步骤(1)-(4)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对比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步骤制备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步骤(1)中生物质碳的粒径为20-28目,该粒径大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32-325目,即对比实施例6中生物质碳的粒径偏大。其它的制备步骤和试剂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步骤制备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步骤(1)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5:1.2:320,该质量比中的木质素磺酸钠的用量小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1.5-6),即对比实施例7中木质素磺酸钠的用量偏小。其它的制备步骤和试剂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步骤制备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步骤(2)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1:0.2:10,该质量比中马来酸酐的用量小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0.3-0.6),即对比实施例8中马来酸酐用量偏小。其它的制备步骤和试剂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步骤制备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步骤(3)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8:28:3.0:67,该质量比中的乳化剂的用量小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3.15-4.53),即对比实施例9中乳化剂用量偏小。其它的制备步骤和试剂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步骤制备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步骤(3)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8:24:3.85:67,该质量比中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的用量小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25-31),即对比实施例10中丙烯酸单体混合物用量偏小。其它的制备步骤和试剂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步骤制备液体地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不制备预乳化液,而是直接向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引发剂水溶液。
其它的制备步骤和试剂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本实施例步骤(1)和(2)与实施例(3)的步骤(1)和(2)相同。
(3)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物理混合,然后马上将所得混合物温度升高至83℃后,边搅拌边以0.1mL/min的滴速向混合物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4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6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7.1,即得到本实施例液体,其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8:28:3.85:67,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的总质量与引发剂水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88: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步骤(3)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6.3:1.6: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3,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步骤(3)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步骤(3)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钾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6%。步骤(1)-(3)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对比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步骤制备液体地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不使用生物质碳和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原料制备液体地膜。其它的制备步骤和试剂用量与实施例3相同。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在28℃搅拌120min得到预乳化液,搅拌速度为1300r/min,其中,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28:3.85:67;
(2)将步骤(1)得到的预乳化液温度升高至83℃后,边搅拌边以0.1mL/min的滴速向预乳化液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4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6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7.1,即得到本实施例的乳液,其中,步骤(1)得到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两者之间的质量比是88:1;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6.3:1.6: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步骤(1)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3,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步骤(2)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钾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6%。步骤(1)和(2)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应用实施例13
本实施例将实施例1-5得到的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和部分对比实施例液体样品分别喷洒到土壤表面作为农业液体地膜使用,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选取一蔬菜种植田地,地点是东经:118.98385532736967°和北纬:32.06034538505579°,在该田地种植小白菜;
(2)于2021年9-10月,在该田地划分若干块大小为0.5m×0.5m的田地,每块田地间隔0.1m;向每块田地均匀播种30粒小白菜种子;然后向其中的5块田地以0.58kg/m2的用量分别均匀喷洒实施例1-5得到的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另选一块田地是没有喷洒任何乳液的裸土田地作为对照组;其它田地块分别施加对应的对比实施例的液体样品,用量也分别是0.58kg/m2
效果实施例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5得到的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和对比实施例6-12制备的液体样品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1、乳液稳定性测试
观察样品在30天内是否会发生分层,若样品不发生分层,则说明乳液具有稳定性,可以进行后面的测试;若发生分层现象,则说明该样品不稳定,不适合作为液体地膜乳液使用,该样品也不进入后面的测试环节。
2、可喷涂性测试
使用手持式喷枪测试液体样品的可喷涂性能。喷枪内径为2.5mm,使用喷枪喷涂液体时气压为0.3MPa,如果在此条件下乳液的喷涂距离能大于200mm时,则认为该乳液具备可喷涂性,否则该乳液不具有可喷涂性。
3、透光性测试
将各实施例得到的液体在玻璃培养皿中风干成膜,控制膜厚为0.1mm,将得到的膜剪取尺寸为9.5mm×45mm试样。使用上海棱光752Pro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仪器基线校零后,将膜试样放置在石英比色皿内壁表面,波长范围400~800nm,扫描间隔5nm/次。地膜试样的平均透光率=(每次的透光率之和)/总测试次数。
3、土壤温度和湿度测试
土壤温度的测试:使用曲管地温表(北京鼎盛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分别测量应用实施例13中的每块田地土壤深度为5cm处的温度,测试时间为每天14:00-16:00,测试持续30天,以这一测试期间内的平均温度为报告值。
土壤含水量的测试:在测量土壤温度的同时也取每块田地土层深度为5cm处的土壤5g,采用烘干法测量土壤的含水量,即将所取的5g土壤在80℃下烘干,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土壤含水量=[(5-烘干后的土壤质量)/5]×100%,每隔2天测试一次,测试持续30天,以这一测试期间内的土壤平均含水量为报告值。
5、小白菜产量测试和除草效果
当应用实施例13中每块田地中的小白菜一个生长期结束后(2个月),将小白菜连同它们的根部一起从田地中取出,用刷子轻轻扫去根上附着的土壤。然后,分别称量每块田地产出的全部小白菜的重量,以每块田地产出的小白菜总质量来评价各实施例液体地膜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除草效果通过除草率来评估,具体过程为:待应用实施例13中每块田地中的小白菜一个生长期结束后(2个月),也将每块田地的杂草拔出,同时记录杂草的鲜重,依据文献([2]柴伟国,洪文英,王伟.青花菜地应用除草地膜试验,《长江蔬菜》,1995,3,20-21),以A代表没有喷洒任何乳液的裸土田地中的杂草总鲜重,以B代表各实施例对应的田地的杂草总鲜重,则各实施例样品的除草率=[(A-B)/A]×100%。
6、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5制备的乳液皆在30天内均未出现分层现象,这说明实施例1-5制备的乳液是稳定的。另外,对比实施例10和12制备的液体也没有出现乳液分层现象,说明这些实施例制备的乳液也是稳定的。对比实施例6制备的液体样品在第2天时出现分层现象,这说明该样品不稳定,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6的步骤(1)中生物质碳的粒径为20-28目,即对比实施例6中生物质碳的粒径偏大,粒径偏大的生物质碳颗粒难以在乳液中悬浮,会在制备的乳液中沉淀下来,使得乳液分层,造成破乳。对比实施例7制备的液体样品在第3天时出现分层现象,这说明该样品不稳定,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7的步骤(1)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5:1.2:320,即对比实施例7中木质素磺酸钠用量偏小,木质素磺酸钠有分散剂的作用,当生物质碳颗粒吸附了木质素磺酸根离子后,带负电荷的木质素磺酸根离子使生物质碳颗粒表面也携带负电荷,进一步使得带同种电荷的生物质碳颗粒之间彼此分离,不聚集在一起,从而使生物质碳颗粒更容易分散在所制备的液体地膜乳液中,不易产生破乳分层的现象;而对比实施例7中木质素磺酸钠用量偏小,导致木质素磺酸根离子阻碍生物质碳颗粒之间彼此聚集的作用不够,即对比实施例7中生物质碳颗粒易聚集,当生物质碳颗粒聚集成大颗粒进而沉淀下来,则引起了分层破乳现象。对比实施例8制备的液体样品在第5天时出现分层现象,这说明该样品不稳定,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8的步骤(2)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1:0.2:10,即对比实施例8中马来酸酐用量偏小;马来酸酐可以通过结构开环与吸附在生物质碳上的木质素磺酸钠中羟基发生反应,从而得到带碳碳双键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带碳碳双键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聚合反应,使得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可以与聚合反应后的聚丙烯酸酯均匀融合在一起,形成性能稳定的共聚物,从而进一步地将生物质碳颗粒均匀分散在乳液中,若马来酸酐用量不够,则仅少部分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能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导致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聚丙烯酸酯部分之间的融合度不够,易发生相分离,进而产生分层破乳现象。对比实施例9制备的液体样品在第1天时出现分层现象,这说明该样品不稳定,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9的步骤(3)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8:28:3.0:67,即对比实施例9中乳化剂用量偏小,适量的乳化剂能将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形成水包油型的匀质液滴,及这些液滴组成的稳定乳液体系,如果乳化剂用量不够,则稳定的乳液体系难以形成,进而产生破乳分层的现象。对比实施例11制备的液体样品在第2天时出现分层现象,这说明该样品不稳定,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1制备过程中不制备预乳化液,而是直接向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引发剂水溶液;制备预乳化液可大大地提高乳液聚合的稳定性,降低凝聚物量,减少结壁物的生成;但对比实施例11没有制备预乳化液,因此乳液稳定性大大降低,易发生破乳分层现象。总之,对比实施例6-9和11制备的样品都易分层破乳,这种不匀质的液体若用于喷涂作业,会出现堵塞喷嘴现象,同时也不能在土壤表面形成组分均匀分布的液体地膜,会极大地影响地膜的保湿、保温等性能,因此对比实施例6-9和11制备的样品不能作为液体地膜产品使用,它们也无需进入后面的测试环节。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5和对比实施例10和12的样品皆具有可喷涂性。实施例1-5的膜样品的透光率在13.6%-15.8%,说明实施例1-5的膜样品具有很好的遮光性,其中实施例3的膜样品具有最低的透光率13.6%。而对比实施例12样品的透光率为76.7%,比实施例3的膜样品的透光率高了63.1%,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2不使用生物质碳和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原料制备液体地膜,这导致了对比实施例12样品的遮光性变差,也说明在本发明中采用生物质碳和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的必要性。
表2结果显示,在应用实施例13中,分别喷施实施例1-5乳液的田地土壤平均温度比未喷施任何乳液的裸土田地的土壤平均温度高3.23-3.53℃;同时,前者对应的土层深度为5cm的土壤含水量比后者的土壤含水量高10.6%-11.5%。而对比实施例10的样品比未喷施任何乳液的裸土田地的土壤平均温度仅高0.49℃;同时前者对应的土层深度为5cm的土壤含水量比后者的土壤含水量仅高2.3%。即对比实施例10的样品对改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作用有限。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0中丙烯酸单体混合物用量偏小,丙烯酸酯单体之间的聚合可得到聚丙烯酸酯部分,聚丙烯酸酯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可以使得到的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在土壤表面成膜,所成膜可以封堵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起到对土壤的保温和保湿作用;由于对比实施例10中丙烯酸单体混合物用量偏少,这导致乳液中聚丙烯酸酯含量也偏少,致使成膜物质偏少,因此乳液难以封堵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即对土壤的保温和保湿作用效果差。
表2结果显示,在应用实施例13中,与未喷施任何乳液的裸土田地相比,分别喷施实施例1-5乳液的田地的除草率为96.3%-98.4%,实施例1-5对应的田地的小白菜产量比裸土田地的小白菜产量高出97.9%-115.9%。对比实施例10的除草率为67.5%,比实施例3的除草率低了30.9%,对比实施例10对应的田地的小白菜产量比裸土田地的小白菜产量高出53.4%,远低于实施例3的除草率和对应的小白菜产量;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0中丙烯酸单体混合物用量偏少,这导致聚丙烯酸酯含量也偏少,致使对比实施例10样品中成膜物质偏少,导致对比实施例10样品不能有效覆盖在土壤表面,其所形成的膜裂缝相对多,杂草会从裂缝处因受到光照并通过光合作用而不断生长,即对比实施例10样品的除草率差;同时,如前所述,对比实施例10样品对土壤保温和保湿性能差,也相对降低了对比实施例10样品对田地中小白菜产量的增产效果。另外,对比实施例12样品的除草率仅为22.1%,对比实施例12对应的田地的小白菜产量比裸土田地的小白菜产量仅高出36.8%,对比实施例12样品的除草性能和提升小白菜产量的能力远弱于实施例3样品;这是因为对比实施例12不使用生物质碳和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原料制备液体地膜,导致对比实施例12地膜的遮光性差,不能有效阻碍杂草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其除草率低;由于田地中生长的杂草多,杂草也争抢了田地中的养分,使得对比实施例12样品对小白菜产量的增产能力有限。
表1实施例1-5和对比实施例6-12得到的乳液稳定性,通过记录乳液是否在30天内出现分层现象来评估。
Figure BDA0003788800630000221
表2实施例1-5制备的乳液和对比实施例10和12所制备液体的可喷涂性、及所成膜的透光率的结果,及在应用实施例13中,田地上分别喷施上述实施例的乳液或液体和未喷施任何样品的裸土田地进行土壤平均温度、土壤平均含水量、除草率、小白菜的产量的试验结果。表格中“-”表示该样品没有进行对应的项目测试,裸土表示没有喷施任何实施例样品的田地。
Figure BDA0003788800630000231

Claims (9)

1.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32-325目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置于容器中,再将容器置于恒温振荡器上振荡,振荡温度为18-35℃,振荡速度为50-250r/min,振荡2-10h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离心速度为1000-5000r/min,离心时间为10-60min,弃去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剩余的固体即为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钠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15-55):(1.5-6):(150-500);
(2)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和马来酸酐、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用NaOH溶液调至10-11,然后在50-80℃下搅拌反应,搅拌速度为350-1200r/min,反应5-10h后,将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中的沉淀物过滤,并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滤液的pH值为中性,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65-85℃下干燥24-72h,得到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其中,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马来酸酐和水的质量比为1:(0.3-0.6):(5-15);
(3)将步骤(2)得到的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与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在20-35℃下搅拌30-180min得到预乳化液,搅拌速度为500-2000r/min,其中,马来酸酐改性生物质碳-木质素磺酸复合物、丙烯酸单体混合物、乳化剂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32-44):(25-31):(3.15-4.53):(58-76);
(4)将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温度升高至75-92℃后,边搅拌边以0.02-0.18mL/min的滴速向预乳化液中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搅拌速度为200-600r/min,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3-9h,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至6.8-7.5,即得到作为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的乳液,其中,步骤(3)得到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75-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5-1.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丙烯酸单体混合物包括质量比为(5.8-6.8):(1.1-2.2):1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反应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的混合物,其中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2.5-3.5),反应型乳化剂的型号为LRS-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引发剂水溶液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3.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用到的水为去离子水。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
9.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在农用液体地膜方面的应用。
CN202210949181.7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368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9181.7A CN115368520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9181.7A CN115368520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8520A true CN115368520A (zh) 2022-11-22
CN115368520B CN115368520B (zh) 2024-05-14

Family

ID=8406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9181.7A Active CN115368520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852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7138A (zh) * 2011-05-27 2012-02-01 刘长福 一种造纸废液生产的生物降解液体地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19195A (zh) * 2016-01-25 2016-03-23 何辉海 一种具有灭虫功能的可降解液态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5313A (zh) * 2018-08-30 2019-01-0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抑草秸秆生物质基降解地膜及应用
CN111349253A (zh) * 2018-12-21 2020-06-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木质素/pbs生物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517A (zh) * 2021-08-19 2021-10-2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蒜渣基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7138A (zh) * 2011-05-27 2012-02-01 刘长福 一种造纸废液生产的生物降解液体地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19195A (zh) * 2016-01-25 2016-03-23 何辉海 一种具有灭虫功能的可降解液态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5313A (zh) * 2018-08-30 2019-01-0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抑草秸秆生物质基降解地膜及应用
CN111349253A (zh) * 2018-12-21 2020-06-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木质素/pbs生物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517A (zh) * 2021-08-19 2021-10-2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蒜渣基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晓红, 赵谦: "造纸黑液中木质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林产化工通讯, no. 02, 30 April 2004 (2004-04-30), pages 36 - 4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8520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1090B (zh) 一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CN110102256A (zh) 一种Fe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480152A (zh) 一种新型植物繁育基质
CN105561943B (zh) 一种磁性油菜秸秆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051819Y (zh) 自助式缓释固态水袋
CN115368520B (zh) 一种有除草功能的可喷涂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517B (zh) 一种蒜渣基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03414B (zh) 一种自动调理剂在可持续的治理农业面源磷污染中的应用
CN105907401A (zh) 一种以过氧化钙为基质淀粉为包膜的缓释氧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0679592A (zh) 一种基于高性能吸附材料的缓释可降解农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57640A (zh) 一种含有双丙环虫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9041930A (zh)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造新型育苗器的制备工艺
CN105112059B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04951B (zh) 一种利用荔枝落叶抑制微囊藻生长的方法
CN105885860A (zh) 一种以过氧化钙为基质石蜡-松香为包膜的缓释氧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5160089B (zh) 一种可喷涂成膜型缓释尿素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5799A (zh) 一种提高秸秆吸水吸油性的过硫酸盐复合药剂的应用
CN107602926A (zh) 一种玉米芯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4561033B (zh) 一种蒜提取物基抗虫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0644A (zh) 传导型粉煤灰赤泥腐殖质制备固沙装置草皮的种植方法
CN115380919B (zh) 一种具有灭鼠作用的生物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6793B (zh) 一种复合液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311114A (zh) 一种园林落叶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Biswas Sustainable Efficacy of Agriculture Waste Materials and the Value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Kasal et al. EFFECT OF IRRIGATION SCHEDULING, MULCHING AND HYDROGEL ON SOIL PARAME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