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7916B -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7916B
CN115367916B CN202210984809.7A CN202210984809A CN115367916B CN 115367916 B CN115367916 B CN 115367916B CN 202210984809 A CN202210984809 A CN 202210984809A CN 115367916 B CN115367916 B CN 115367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stewater
filter
impurities
sedi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48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7916A (zh
Inventor
杨仕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 Wanji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 Wanji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 Wanji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ji Wanji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48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7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7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7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7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7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收集管道,所述收集管道分布于建筑工地各处,用于输送废水;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用于对收集管道收集的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斜板,将过滤后的废水进行斜板沉淀;还包括壳体,所述过滤池与沉淀池均设置于壳体上;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过滤池内的水流进行过滤;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用于将沉淀池底部水流抽取至沉淀池内部;本申请通过设置循环机构与过滤机构的相互配合,利用循环机构抽取静置后的含有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的废水,并将其进行絮凝、团聚后被过滤机构捕捞、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废水处理技术作为水污染的防范措施逐渐被广泛关注,而在建筑施工场所,由于建筑施工时,多道工序需要采取水冲洗等操作,如模板浇注、砌块浇水、石料切割喷淋水等,进行导致水流中携带有较多的固体杂质,不管是进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还是对废水进行净化使其符合排放标准,均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
由于建筑工地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沙、粉尘、石子等杂质,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通常需要先进行过滤操作,将废水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去除,然后采用静置、沉降处理,以使分散在废水中的粉体、微粒状杂质进行去除,之后才能将废水进行净化等操作,以使废水转化为再生水,而随着废水中粉体、微粒状杂质沉降的进行,会导致底层汇聚的杂质逐渐增多,而粉体、微粒状杂质不及时进行清理,会极大的影响废水的静置沉降效果,
而为了处理工艺的简便性,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底部设置排污管,利用抽水泵等工具定期将底部沉积的粉体、微粒状杂质进行抽取后排除,但是直接采用抽取的方式不仅容易导致大量的水同步被抽取、排放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同时含有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的废水在抽取后仍需要将水与杂质进行分离至一定程度后才能将液相排放、固相回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为麻烦。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沉淀池中沉积的粉体、微粒状杂质在抽取后固液分离操作过于繁琐、麻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收集管道,所述收集管道分布于建筑工地各处,用于输送废水;
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用于对收集管道收集的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斜板,将过滤后的废水进行斜板沉淀;还包括
壳体,所述过滤池与沉淀池均设置于壳体上,且过滤池与沉淀池均开口设计,所述过滤池与沉淀池顶端开口处均可拆卸安装有盖板,
添加盒,对应所述过滤池顶端的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添加盒,所述添加盒内部填装有絮凝剂,所述添加盒贯穿盖板,用于向过滤池内添加絮凝剂;
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过滤池内的水流进行过滤;
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用于将沉淀池底部水流抽取至沉淀池内部;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安装于壳体上,用于带动过滤机构与循环机构运转。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
旋转辊,所述旋转辊转动安装于过滤池内部,所述旋转辊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用于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拦截,所述旋转辊为圆柱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旋转辊延伸至壳体外部,且旋转辊位于壳体外部一端与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于过滤池内部,且出料管一端延伸至旋转辊内腔、一端延伸至外界设计,所述出料管顶端开口;
导通槽,所述旋转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通槽,所述导通槽用于连通出料管与过滤池;
绞龙,所述绞龙固定连接于旋转辊内腔,且绞龙延伸至出料管内,所述绞龙与出料管构成螺旋输出机。
优选的,对应所述过滤池顶端的盖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延伸至过滤池内,且位于过滤板的运动路径上,所述盖板表面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延伸并贯穿挡板,初始状态下所述进料槽不导通。
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
循环腔,所述循环腔开设于沉淀池底部,所述循环腔内部转动连接有带式输送机,所述电动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带式输送机转轴传动连接;
拦截板,所述拦截板均匀固定连接于带式输送机表面;
回流池,所述回流池固定连接于壳体底部,且回流池与过滤池、循环腔均导通;
齿轮泵组,所述齿轮泵组转动安装于回流池与循环腔导通处,所述齿轮泵组通过皮带与带式输送机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流池与过滤池导通处固定安装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延伸至回流池底部,所述延伸管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塞。
优选的,所述循环腔内壁对应齿轮泵组固定安装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用于与齿轮泵组弹性配合。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与循环池导通处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单向孔,所述拦截板为弹性伸缩板,所述带式输送机与橡胶板倾斜排布。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于其运动方向弯折设计。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出料管导通设计,所述排污管与出料管导通处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适用于上述建筑废水处理系统,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施工废水倾倒至指定的收集管道中,收集管道将废水进行汇总后通入壳体内的过滤池中;
S2:启动电动机,电动机驱动过滤机构运转,过滤机构运转过程中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并通过旋转的过滤板将水中大颗粒泥沙杂质进行抬升并收集至出料管中向外界排放;
S3:过滤池中水位升高并溢流至沉淀池中,废水于沉淀池中经斜板沉降后底部沉淀杂质经循环机构抽取并再次输入沉淀池,并于沉淀池底部与絮凝剂产生团聚,顶部水流漫流至中转水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通过设置循环机构与过滤机构的相互配合,利用循环机构抽取静置后的含有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的废水,并将其进行絮凝、团聚后被过滤机构捕捞、取出,一方面水体中含有的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呈聚集状态与絮凝剂进行反应,不仅极大的降低了絮凝剂捕获粉体、杂质的难度,使絮凝剂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循环净化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对废水中固态杂质的分离效果,且由于分离后的固态杂质均呈大颗粒状态,不仅在后续的固态杂质的运输、填满等方面更加方便,同时还能降低固态杂质的含水量,减轻后续固态杂质的除水工作的难度。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通过限制过滤板的长度,使其旋转过程中无法延伸至过滤池底部,因此过滤池底部汇聚一部分的大颗粒杂质与絮凝剂的混合物,延伸管中的含杂水由下至上运输的过程中,受到混合物的拦截,可以有效的增强对含杂水中杂质的拦截效果,增强对杂质的团聚、絮凝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图;
图4是电动机输出轴与带式输送机转轴的配合图;
图中:1、收集管道;11、过滤池;12、沉淀池;2、壳体;21、盖板;22、添加盒;23、电动机;3、旋转辊;31、过滤板;32、出料管;33、导通槽;34、绞龙;4、滑动槽;41、挡板;42、进料槽;5、循环腔;51、带式输送机;52、拦截板;53、回流池;54、齿轮泵组;55、延伸管;56、弹性层;6、橡胶板;7、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申请通过设置循环机构与过滤机构的相互配合,利用循环机构抽取静置后的含有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的废水,并将其进行絮凝、团聚后被过滤机构捕捞、取出,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采取抽取的方式除杂所导致的后续处理工序较为麻烦的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收集管道1,所述收集管道1分布于建筑工地各处,用于输送废水;
过滤池11,所述过滤池11用于对收集管道1收集的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沉淀池12,所述沉淀池12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斜板,将过滤后的废水进行斜板沉淀;
还包括
壳体2,所述过滤池11与沉淀池12均设置于壳体2上,且过滤池11与沉淀池12均开口设计,所述过滤池11与沉淀池12顶端开口处均可拆卸安装有盖板21,
添加盒22,对应所述过滤池11顶端的盖板21上固定连接有添加盒22,所述添加盒22内部填装有絮凝剂,所述添加盒22贯穿盖板21,用于向过滤池11内添加絮凝剂;
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过滤池11内的水流进行过滤;
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用于将沉淀池12底部水流抽取至沉淀池12内部;
电动机23,所述电动机23安装于壳体2上,用于带动过滤机构与循环机构运转。
由于建筑工地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沙、粉尘、石子等杂质,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通常需要先进行过滤操作,将废水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去除,然后采用静置、沉降处理,以使分散在废水中的粉体、微粒状杂质进行去除,之后才能将废水进行净化等操作,以使废水转化为再生水,而随着废水中粉体、微粒状杂质沉降的进行,会导致底层汇聚的杂质逐渐增多,而粉体、微粒状杂质不及时进行清理,会极大的影响废水的静置沉降效果,而为了处理工艺的简便性,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底部设置排污管7,利用抽水泵等工具定期将底部沉积的粉体、微粒状杂质进行抽取后排除,但是直接采用抽取的方式不仅容易导致大量的水同步被抽取、排放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同时含有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的废水在抽取后仍需要将水与杂质进行分离至一定程度后才能将液相排放、固相回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为麻烦,
本实施例在进行建筑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收集管道1将分布在建筑工地各处的模板浇注废水、砌块浇水产生的废水、石料切割喷淋水等含有固态杂质较多的废水进行收集后统一输送至壳体2内的过滤池11内部,并同步启动电动机23,电动机23通过各连接构件带动过滤机构和循环机构进行运转,位于过滤池11内部的过滤机构运转时不断将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抬升,并将其与废水进行分离后回收,而过滤池11中溢出的水流经过布水器导流后均匀流入沉淀池12中,并在沉淀池12中斜板的作用下进行斜板沉降,经过斜板静置沉降后,废水中含有的微小的粉体、微粒状杂质向下方汇聚,并经循环机构引导、抽取后再次进入过滤池11内部,且同时在过滤池11顶部盖板21上固定连接的添加盒22不断的将絮凝剂添加至过滤池11内部,在絮凝剂沉积在过滤池11的底部,并与循环机构抽取的含有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的废水进行共混,在共混的过程中,絮凝剂与粉体、杂质进行团聚,产生大颗粒的杂质,大颗粒杂质在持续运转的过滤机构的作用下不断的被抬升、去除,进而有效的将废水中固态杂质进行分离,
本申请通过设置循环机构与过滤机构的相互配合,利用循环机构抽取静置后的含有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的废水,并将其进行絮凝、团聚后被过滤机构捕捞、取出,一方面水体中含有的大量粉体、微粒状杂质呈聚集状态与絮凝剂进行反应,不仅极大的降低了絮凝剂捕获粉体、杂质的难度,使絮凝剂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循环净化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对废水中固态杂质的分离效果,且由于分离后的固态杂质均呈大颗粒状态,不仅在后续的固态杂质的运输、填满等方面更加方便,同时还能降低固态杂质的含水量,减轻后续固态杂质的除水工作的难度,同时过滤机构与循环机构的搭配使用极大的降低了固态杂质的去除的繁琐程度,增强了废水处理的简便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滤机构包括
旋转辊3,所述旋转辊3转动安装于过滤池11内部,所述旋转辊3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过滤板31,所述过滤板31用于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拦截,所述旋转辊3为圆柱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旋转辊3延伸至壳体2外部,且旋转辊3位于壳体2外部一端与电动机23输出轴固定连接;
出料管32,所述出料管32固定连接于过滤池11内部,且出料管32一端延伸至旋转辊3内腔、一端延伸至外界设计,所述出料管32顶端开口;
导通槽33,所述旋转辊3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通槽33,所述导通槽33用于连通出料管32与过滤池11;
绞龙34,所述绞龙34固定连接于旋转辊3内腔,且绞龙34延伸至出料管32内,所述绞龙34与出料管32构成螺旋输出机。
本实施例中,电动机23输出轴与旋转辊3固定连接,因此当电动机23运转时,旋转辊3同步进行转动,而固定连接于旋转辊3表面的过滤板31同步跟随转动的旋转辊3进行转动,过滤板31转动的过程中对水流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拦截,并随着旋转运动的进行,拦截在过滤板31上的杂质被抬升,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过滤板31向旋转辊3方向滑落,滑落的大颗粒杂质进入旋转辊3表面的导通槽33内部,并于此时通过出料管32顶部开口进入出料管32内,而与旋转辊3固定连接的绞龙34,在进行转动时与固定连接在过滤池11内部的出料管32形成相对运动,进而使出料管32与绞龙34组合成螺旋输送机,在螺旋输送机的作用下,掉落在出料管32内部的大颗粒杂质向外界进行排放,且通过使过滤池11溢出口高度低于出料管32开口高度,以避免水流直接灌入出料管32中,
本申请中通过旋转辊3、出料管32、绞龙34的依次套接组合,并使旋转辊3、绞龙34持续旋转、出料管32静止不动,进而一方面利用旋转辊3、出料管32的相对运动,使杂质仅能被抬升、与水分离后进入出料管32,实现了固液分离排放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绞龙34与出料管32的相对运动,通过螺旋输送的原理,将固态杂质进行定点排放,增强了对水流中固态杂质的排放效果,
同时本实施例中旋转辊3的转动方向优选为与收集管道1进水方向相反,进而有效的避免收集管道1进水直接将过滤池11中的杂质冲击至沉淀池12内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对应所述过滤池11顶端的盖板21上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挡板41,所述挡板41一端延伸至过滤池11内,且位于过滤板31的运动路径上,所述盖板21表面开设有进料槽42,所述进料槽42延伸并贯穿挡板41,初始状态下所述进料槽42不导通。
本实施例中,当旋转辊3在电动机23的带动进行匀速旋转运动时,过滤板31运动过程中与挡板41产生运动干涉,旋转的过滤板31推动挡板41在滑动槽4内进行滑动,且当过滤板31滑动至滑动槽4端部时,在过滤板31的推力作用下,挡板41本身产生形变,进而使挡板41与过滤板31分离,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失去过滤板31推力的挡板41进行复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挡板41运动至一定位置后,盖板21上开设的进料槽42与挡板41上的进料槽42相互导通,使添加盒22中的絮凝剂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过滤板31之间,并随着旋转运动的进行掉落在沉淀池12底部,用于产生絮凝作用,而通过调整进料槽42的开口位置,可以使絮凝剂的掉落是在过滤板31上杂质滑落之后,且此时随着旋转运动的进行,对应的过滤板31间的导通槽33与出料管32顶端开口不导通,进而有效的避免在絮凝剂的添加过程中,使絮凝剂被当做固态杂质排放至外界,进而导致絮凝剂的效果无法完全发挥,增大了水处理时絮凝剂的成本输出。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循环机构包括
循环腔5,所述循环腔5开设于沉淀池12底部,所述循环腔5内部转动连接有带式输送机51,所述电动机23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带式输送机51转轴传动连接;
拦截板52,所述拦截板52均匀固定连接于带式输送机51表面;
回流池53,所述回流池53固定连接于壳体2底部,且回流池53与过滤池11、循环腔5均导通;
齿轮泵组54,所述齿轮泵组54转动安装于回流池53与循环腔5导通处,所述齿轮泵组54通过皮带与带式输送机51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腔5开设于沉淀池12的底部,在重力的作用下,废水中含有的粉体等杂质向下汇聚,并逐渐使底部的废水中含杂较多,此时电动机23启动,电动机23通过皮带带动带式输送机51的转轴进行旋转,进而使带式输送机51开始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带式输送机51的运转速度根据实际沉淀池12水深进行调整,避免带式输送机51的运转过于激烈,进而导致沉降的杂质产生较大的扰流效果,带式输送机51运转一方面可以将沉积在其表面的杂质向齿轮泵组54方向运输,另一方面推动水流进行缓速流动,缓慢流动的水流将杂质向齿轮泵组54方向汇聚,同时与带式输送机5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的齿轮泵组54运转,且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调整带式输送机51与齿轮泵组54之间的传动比,进而使齿轮泵组54转速大于带式输送机51运转速度,齿轮泵组54运转的过程中,与循环腔5密封转动,进而将齿槽与循环腔5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的含杂水输送至回流池53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流池53中的含杂废水逐渐增多,进而使含杂废水向过滤池11中流动,向过滤池11中流动的含杂废水与掉落的絮凝剂进行共混,进而使絮凝剂与含杂废水进行反应,对其中的杂质进行团聚,形成大颗粒杂质后被旋转的过滤板31抬升、去除,进而有效的使杂质进行汇聚后进行絮凝、团聚,进而增强对杂质的去除效率。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流池53与过滤池11导通处固定安装有延伸管55,所述延伸管55延伸至回流池53底部,所述延伸管55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塞。
本实施例中,通过延伸管55的安装,在实际进行操作时,齿轮泵组54将含杂水输送至回流池53中,经过重力沉降后,杂质于回流池53底部汇聚的浓度大于回流池53顶部的浓度,随着齿轮泵组54不断将水流输送至回流池53内部,在水压的作用下,利用延伸管55直接将回流池53底部的含杂水通过单向塞向过滤池11内流动,本申请此处单向塞可以优选为锥形开口的橡胶塞,并且在实际进行操作时,通过限制过滤板31的长度,使其旋转过程中无法延伸至过滤池11底部,因此过滤池11底部汇聚一部分的大颗粒杂质与絮凝剂的混合物,延伸管55中的含杂水由下至上运输的过程中,受到混合物的拦截,可以有效的增强对含杂水中杂质的拦截效果,增强对杂质的团聚、絮凝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循环腔5内壁对应齿轮泵组54固定安装有弹性层56,所述弹性层56用于与齿轮泵组54弹性配合。
本实施例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于循环腔5内部固定安装弹性层56,弹性层56既可以是层状的耐磨弹性橡胶,也可以是其他具备弹性形变的材质,在齿轮泵组54转动的过程中,弹性层56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强齿轮泵组54上齿槽与弹性层56之间的密封性,增强对废水的运输效率,同时还能通过其本身具备的弹性形变能力,避免砂石等堵塞在齿轮泵组54与循环腔5之间,导致齿轮泵组54无法正常工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沉淀池12与循环池导通处固定连接有橡胶板6,所述橡胶板6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单向孔,所述拦截板52为弹性伸缩板,所述带式输送机51与橡胶板6倾斜排布。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备钢铁骨架的橡胶板6,沉淀池12中沉降的杂质首先落在橡胶板6表面,而带式输送机51运转的过程中,由于带式输送机51与橡胶板6倾斜布置,因此随着转动的进行,带式输送机51上的拦截板52与橡胶板6的间距逐渐增大,由于拦截板52为弹性伸缩板,且拦截板52顶端弹性材料制成,如弹性橡胶等,可以使拦截板52与橡胶板6处于贴合状态,两个拦截板52配合橡胶板6、带式输送机51形成一定的封闭空间,随着封闭空间的体积的增大,将会使空间内产生一定的负压,此时在水压以及负压的作用,并搭配着齿轮泵组54对循环腔5内水流的抽取效果,致使橡胶板6上的沉积的含杂水不断的向循环腔5内渗透,进而完成对杂质的汇聚效果,同时由于橡胶板6将对杂质水的抽取效果进行分散,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水流的抽取进而导致的扰流现象的产生,降低沉降的杂质受外力作用扩散的几率。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滤板31于其运动方向弯折设计。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过滤板31呈弯折状态,便于过滤板31带动大颗粒杂质进行运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料管32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7,所述排污管7与出料管32导通设计,所述排污管7与出料管32导通处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本实施例中,在过滤板31的旋转运动中,部分水会附着在过滤板31上,进而汇聚入出料管32内,通过在出料管32中部设置排污管7,且排污管7与出料管32之间设置过滤网,利用排污管7将水流与大颗粒杂质进行分离,且绞龙34的旋转运动,可以不断的将杂质进行剐蹭,避免过滤网堵塞,进而使排除的固态杂质含水量较低,便于后续运输、填满等工序的进行。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施工废水倾倒至指定的收集管道1中,收集管道1将废水进行汇总后通入壳体2内的过滤池11中;
S2:启动电动机23,电动机23驱动过滤机构运转,过滤机构运转过程中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并通过旋转的过滤板31将水中大颗粒泥沙杂质进行抬升并收集至出料管32中向外界排放,并用于后续填埋等;
S3:过滤池11中水位升高并溢流至沉淀池12中,废水于沉淀池12中经斜板沉降后底部沉淀杂质经循环机构抽取并再次输入沉淀池12,并于沉淀池12底部与絮凝剂产生团聚,顶部水流漫流至中转水池,进行净化或再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收集管道(1),所述收集管道(1)分布于建筑工地各处,用于输送废水;
过滤池(11),所述过滤池(11)用于对收集管道(1)收集的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沉淀池(12),所述沉淀池(12)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斜板,将过滤后的废水进行斜板沉淀;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2),所述过滤池(11)与沉淀池(12)均设置于壳体(2)上,且过滤池(11)与沉淀池(12)均开口设计,所述过滤池(11)与沉淀池(12)顶端开口处均可拆卸安装有盖板(21),
添加盒(22),对应所述过滤池(11)顶端的盖板(21)上固定连接有添加盒(22),所述添加盒(22)内部填装有絮凝剂,所述添加盒(22)贯穿盖板(21),用于向过滤池(11)内添加絮凝剂;
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过滤池(11)内的水流进行过滤;
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用于将沉淀池(12)底部水流抽取至沉淀池(12)内部;
电动机(23),所述电动机(23)安装于壳体(2)上,用于带动过滤机构与循环机构运转;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
旋转辊(3),所述旋转辊(3)转动安装于过滤池(11)内部,所述旋转辊(3)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过滤板(31),所述过滤板(31)用于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拦截,所述旋转辊(3)为圆柱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旋转辊(3)延伸至壳体(2)外部,且旋转辊(3)位于壳体(2)外部一端与电动机(23)输出轴固定连接;
出料管(32),所述出料管(32)固定连接于过滤池(11)内部,且出料管(32)一端延伸至旋转辊(3)内腔、一端延伸至外界设计,所述出料管(32)顶端开口;
导通槽(33),所述旋转辊(3)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通槽(33),所述导通槽(33)用于连通出料管(32)与过滤池(11);
绞龙(34),所述绞龙(34)固定连接于旋转辊(3)内腔,且绞龙(34)延伸至出料管(32)内,所述绞龙(34)与出料管(32)构成螺旋输出机;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
循环腔(5),所述循环腔(5)开设于沉淀池(12)底部,所述循环腔(5)内部转动连接有带式输送机(51),所述电动机(23)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带式输送机(51)转轴传动连接;
拦截板(52),所述拦截板(52)均匀固定连接于带式输送机(51)表面;
回流池(53),所述回流池(53)固定连接于壳体(2)底部,且回流池(53)与过滤池(11)、循环腔(5)均导通;
齿轮泵组(54),所述齿轮泵组(54)转动安装于回流池(53)与循环腔(5)导通处,所述齿轮泵组(54)通过皮带与带式输送机(51)传动连接;
电动机(23)启动,电动机(23)通过皮带带动带式输送机(51)的转轴进行旋转,使带式输送机(51)开始工作,带式输送机(51)运转一方面将沉积在其表面的杂质向齿轮泵组(54)方向运输,另一方面推动水流进行缓速流动,缓慢流动的水流将杂质向齿轮泵组(54)方向汇聚,同时与带式输送机(5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的齿轮泵组(54)运转,齿轮泵组(54)运转的过程中,与循环腔(5)密封转动,进而将齿槽与循环腔(5)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的含杂水输送至回流池(53)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流池(53)中的含杂废水逐渐增多,使含杂废水向过滤池(11)中流动,向过滤池(11)中流动的含杂废水与掉落的絮凝剂进行共混,进而使絮凝剂与含杂废水进行反应,对其中的杂质进行团聚,形成大颗粒杂质后,被旋转的过滤板(31)抬升、去除;
所述回流池(53)与过滤池(11)导通处固定安装有延伸管(55),所述延伸管(55)延伸至回流池(53)底部,所述延伸管(55)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塞;
所述循环腔(5)内壁对应齿轮泵组(54)固定安装有弹性层(56),所述弹性层(56)用于与齿轮泵组(54)弹性配合;
所述沉淀池(12)与循环池导通处固定连接有橡胶板(6),所述橡胶板(6)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单向孔,所述拦截板(52)为弹性伸缩板,所述带式输送机(51)与橡胶板(6)倾斜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过滤池(11)顶端的盖板(21)上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挡板(41),所述挡板(41)一端延伸至过滤池(11)内,且位于过滤板(31)的运动路径上,所述盖板(21)表面开设有进料槽(42),所述进料槽(42)延伸并贯穿挡板(41),初始状态下所述进料槽(42)不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31)于其运动方向弯折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2)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7),所述排污管(7)与出料管(32)导通设计,所述排污管(7)与出料管(32)导通处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5.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施工废水倾倒至指定的收集管道(1)中,收集管道(1)将废水进行汇总后通入壳体(2)内的过滤池(11)中;
S2:启动电动机(23),电动机(23)驱动过滤机构运转,过滤机构运转过程中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并通过旋转的过滤板(31)将水中大颗粒泥沙杂质进行抬升并收集至出料管(32)中向外界排放;
S3:过滤池(11)中水位升高并溢流至沉淀池(12)中,废水于沉淀池(12)中经斜板沉降后底部沉淀杂质经循环机构抽取并再次输入沉淀池(12),并于沉淀池(12)底部与絮凝剂产生团聚,顶部水流漫流至中转水池。
CN202210984809.7A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Active CN115367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4809.7A CN115367916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4809.7A CN115367916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7916A CN115367916A (zh) 2022-11-22
CN115367916B true CN115367916B (zh) 2024-04-30

Family

ID=8406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4809.7A Active CN115367916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79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1063B (zh) * 2023-07-25 2023-11-14 东营市赫邦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环氧树脂制备的回收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17948A1 (de) * 1988-05-27 1989-11-30 Piepho Abwassertech Ralf F Vorrichtung zur abtrennung von sediment aus einer fluessigkeit, insbesondere von ausgeflockten niederschlaegen aus abwaessern
CN210917647U (zh) * 2019-11-04 2020-07-03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道路排水滤水装置
CN212025103U (zh) * 2020-01-13 2020-11-27 蔡蒙键 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CN212609978U (zh) * 2020-06-11 2021-02-26 江苏华太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循环沉淀装置
CN212982664U (zh) * 2020-07-29 2021-04-16 四川蓝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密沉淀系统
CN215711990U (zh) * 2021-09-24 2022-02-01 宁波诺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建筑施工用沉淀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17948A1 (de) * 1988-05-27 1989-11-30 Piepho Abwassertech Ralf F Vorrichtung zur abtrennung von sediment aus einer fluessigkeit, insbesondere von ausgeflockten niederschlaegen aus abwaessern
CN210917647U (zh) * 2019-11-04 2020-07-03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道路排水滤水装置
CN212025103U (zh) * 2020-01-13 2020-11-27 蔡蒙键 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CN212609978U (zh) * 2020-06-11 2021-02-26 江苏华太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循环沉淀装置
CN212982664U (zh) * 2020-07-29 2021-04-16 四川蓝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密沉淀系统
CN215711990U (zh) * 2021-09-24 2022-02-01 宁波诺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建筑施工用沉淀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7916A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9736B (zh) 一种环保型河道淤泥清理处理方法
KR100942564B1 (ko) 하수도 준설물 처리시스템
CN115367916B (zh)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9867386A (zh) 一种水上移动式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CN201240955Y (zh) 钻井废弃物固液四相分离设备
CN110482745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2206015B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1896333U (zh) 一种浮渣清理方便的污泥重力浓缩池
CN106830594B (zh) 污泥处理系统
CN21977194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106348563B (zh) 油田废弃泥浆处理系统
RU2330734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нефтезагрязненных почв, грунтов и нефтешламов
CN210057626U (zh) 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10627243A (zh) 一种具有隔油沉砂功能的多级拦截螺旋压榨机
KR100440197B1 (ko) 준설토의 모래선별 및 세척수 정수시스템
CN215715652U (zh) 一种用于水利河道修复用的清淤装置
CN108911381A (zh) 雨水净化装置
CN202063817U (zh) 城市排水管网污泥处理设备
CN210711079U (zh) 一种管道清洗污水处理设备
CN211999086U (zh) 一种具有隔油沉砂功能的多级拦截螺旋压榨机
CN210394103U (zh) 一种小型河湖疏浚及淤泥处理设备
CN210595594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0620448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08964691U (zh) 一种矿井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0206168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泥砂沉淀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