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6728A -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6728A
CN115366728A CN202210963269.4A CN202210963269A CN115366728A CN 115366728 A CN115366728 A CN 115366728A CN 202210963269 A CN202210963269 A CN 202210963269A CN 115366728 A CN115366728 A CN 115366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ehicle
charged
charging pil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32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6728B (zh
Inventor
黄禄满
魏华深
郑昌宇
黎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ian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ian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ian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32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6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6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6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6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6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4Optimising energy costs, e.g. responding to electricity 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B60L53/665Methods related to measuring, billing or pay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以及该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充电需求信息和车辆调度信息计算出充电时长并生成充电方案;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为其分配各自的目标充电桩和充电时间段;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充电方案和充电时间段控制目标充电桩对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操作。可以针对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取车时间点来将时间宽松的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点与高峰充电时间点错开从而降低了公共配电网的用电负荷,提高了实用性和用电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充电桩的高负荷工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节省了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新能源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以电力为动力,对环境影响小,前景被广泛看好,也符合新型能源战略要求。但是,也就是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以电力为动力,配套的充电设备,即充电站和充电桩需要配套跟上,不然用户使用不方便将大大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推广,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使用导致充电站和充电桩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据研究报告显示,充电站和充电桩的高峰使用时间段之一为下午16点到18点,即出租车、网约车交班时间,此时间段恰好为电网负荷高峰期,使得充电桩的用电高峰与电网负荷高峰发生重叠,导致公共配电网负荷加剧,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电网过载、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显示出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充电桩的用电高峰与电网负荷高峰发生重叠,导致公共配电网负荷加剧,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电网过载、发生事故。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以及该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和车辆调度信息计算出充电时长并生成充电方案;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为其分配各自的目标充电桩和充电时间段;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方案和充电时间段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操作。
优选的,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连接子模块,用于当每个待充电车辆进入预设范围时,接通每位司机对应的手机终端;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每位司机的手机终端的车辆控制app的车辆状态数据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信息,根据所述剩余电量信息生成充电需求信息;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每个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司机传输的停车时间点和取车时间点;
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停车时间点和取车时间点生成该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获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量;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量和充电桩的预设充电功率计算出该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
分析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分析出充电桩的充电周期;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周期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生成该待充电车辆的多个充电方案。
优选的,选择模块,包括:
评估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充电桩的内置电池的剩余电量评估出该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
配置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多个充电方案按照相同时间段内的重叠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规则进行配置,获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目标充电方案;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目标充电方案确定该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
分配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每个目标充电桩在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待充电车辆;
提醒子模块,用于在每个充电时间段开始之前发出提醒以使工作人员进行充电;
验证子模块,用于当工作人员使用目标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为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对其进行身份验证;
控制子模块,用于在验证成功后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
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进度并对工作人员发出充满提示。
优选的,验证子模块当工作人员使用目标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为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对其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
获取工作人员对于充电枪的多次按压操作;
确定每次按压操作的按压力度,将按压力度大于等于预设力度的目标按压操作确认为指纹采集操作;
采集目标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参数并根据其获得工作人员的第一指纹纹理特征集;
根据每个目标按压操作的按压顺序和该目标按压操作对应的指纹纹理特征将所述指纹纹理特征集中的重复特征删除,获得第二指纹纹理特征集;
根据所述第二指纹纹理特征集生成工作人员的当前指纹特征序列;
将所述当前指纹特征序列和预设指纹特征序列进行对比,获取对比结果;
当所述对比结果为当前指纹特征序列和预设指纹特征序列的目标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时,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验证成功,当所述目标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时,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验证失败。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用于:
检测每个待充电车辆充电完毕后的当前充电参数;
计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当前充电参数与期望充电参数之间的偏差;
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协议,根据所述充电协议确定该待充电车辆的标准配置电压;
解析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控制信号中的电压配置信号,根据所述电压配置信号获得充电电压;
根据所述当前充电参数与期望充电参数之间的偏差、标准配置电压和充电电压判断是否需要对充电电压进行补偿,若是,利用预设补偿方式对所述充电电压进行补偿。
优选的,所述控制子模块在验证成功后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包括:
获取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分组待充电车辆以及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电池参数;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电池参数评估出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最大充电负荷;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最大充电负荷确定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充电桩充电模式;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充电桩充电模式确定该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转换机制;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转换机制生成该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控制信号;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控制信号控制该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
优选的,所述分配子模块根据每个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的步骤包括:
确定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多个备选车辆;
获取每个充电桩的第一位置参数和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的第二位置参数;
根据每个充电桩的第一位置参数和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的第二位置参数计算出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与该充电桩的相对位置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权重系数选择出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备选车辆;
基于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备选车辆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中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中计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中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以电力为动力,对环境影响小,前景被广泛看好,也符合新型能源战略要求。但是,也就是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以电力为动力,配套的充电设备,即充电站和充电桩需要配套跟上,不然用户使用不方便将大大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推广,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使用导致充电站和充电桩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据研究报告显示,充电站和充电桩的高峰使用时间段之一为下午16点到18点,即出租车、网约车交班时间,使得充电桩的用电高峰与电网负荷高峰发生重叠,导致公共配电网负荷加剧,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电网过载、发生事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以及该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
计算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和车辆调度信息计算出充电时长并生成充电方案;
选择模块103,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为其分配各自的目标充电桩和充电时间段;
控制模块104,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方案和充电时间段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车辆调度信息表示为每个待充电车辆取车时间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获取模块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以及该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和车辆调度信息计算出充电时长并生成充电方案,然后通过选择模块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为其分配各自的目标充电桩和充电时间段,最后通过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充电方案和充电时间段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来构建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进而确定充电时间点可以针对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取车时间点来将时间宽松的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点与高峰充电时间点错开从而降低了公共配电网的用电负荷,提高了实用性和用电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充电桩的高负荷工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节省了使用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的用电高峰与电网负荷高峰发生重叠,导致公共配电网负荷加剧,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电网过载、发生事故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获取模块101,包括:
连接子模块1011,用于当每个待充电车辆进入预设范围时,接通每位司机对应的手机终端;
第一获取子模块1012,用于通过每位司机的手机终端的车辆控制app的车辆状态数据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信息,根据所述剩余电量信息生成充电需求信息;
接收子模块1013,用于接收每个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司机传输的停车时间点和取车时间点;
第一生成子模块1014,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停车时间点和取车时间点生成该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范围可以为100米;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车辆控制app的数据信息来获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可以保证获取数据更加准确和客观,为后续进行充电方案规划奠定了条件,进一步地通过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取车时间点可以为后续进行充电方案规划提供时间参数参考数据,进一步地提高了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计算模块102,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1021,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获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量;
计算子模块1022,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量和充电桩的预设充电功率计算出该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
分析子模块1023,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分析出充电桩的充电周期;
第二生成子模块1024,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周期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生成该待充电车辆的多个充电方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灵活地根据充电桩的充电周期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来为每个待充电车辆配置多个充电方案,使得在后续多辆车的充电方案组合时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选择模块103,包括:
评估子模块1031,用于根据每个充电桩的内置电池的剩余电量评估出该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
配置子模块1032,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多个充电方案按照相同时间段内的重叠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规则进行配置,获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目标充电方案;
确定子模块1033,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目标充电方案确定该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
分配子模块1034,用于根据每个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根据时间段内重叠度小的组合充电方案为评估条件来确定每个待充电车辆的目标充电方案可以进一步地保证各个待充电车辆的错峰充电,进一步地降低了用电负荷,提高了实用性,进一步地,通过为每个充电桩智能分配充电车辆既可以使得每个待充电车辆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工作同时还保证了充电桩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充电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每个目标充电桩在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待充电车辆;
提醒子模块,用于在每个充电时间段开始之前发出提醒以使工作人员进行充电;
验证子模块,用于当工作人员使用目标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为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对其进行身份验证;
控制子模块,用于在验证成功后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
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进度并对工作人员发出充满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可以有效地确保使用人员具有规范使用充点枪的技能和其身份安全,提高了用电安全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检测子模块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知晓车辆的电量充满状态,进一步地提高了后续充电车辆的充电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验证子模块当工作人员使用目标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为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对其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
获取工作人员对于充电枪的多次按压操作;
确定每次按压操作的按压力度,将按压力度大于等于预设力度的目标按压操作确认为指纹采集操作;
采集目标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参数并根据其获得工作人员的第一指纹纹理特征集;
根据每个目标按压操作的按压顺序和该目标按压操作对应的指纹纹理特征将所述指纹纹理特征集中的重复特征删除,获得第二指纹纹理特征集;
根据所述第二指纹纹理特征集生成工作人员的当前指纹特征序列;
将所述当前指纹特征序列和预设指纹特征序列进行对比,获取对比结果;
当所述对比结果为当前指纹特征序列和预设指纹特征序列的目标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时,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验证成功,当所述目标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时,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验证失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获取工作人员的指纹纹理特征集可以精准地确定工作人员在操作充电枪时的指纹信息,可以避免人员误触充电枪而发生采集指纹信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指纹采集判定准确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对比指纹特征序列来验证工作人员的身份安全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对充电枪使用人员进行身份判定,提高了判定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用于:
检测每个待充电车辆充电完毕后的当前充电参数;
计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当前充电参数与期望充电参数之间的偏差;
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协议,根据所述充电协议确定该待充电车辆的标准配置电压;
解析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控制信号中的电压配置信号,根据所述电压配置信号获得充电电压;
根据所述当前充电参数与期望充电参数之间的偏差、标准配置电压和充电电压判断是否需要对充电电压进行补偿,若是,利用预设补偿方式对所述充电电压进行补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选择性的对待充电车辆的充电电压进行补偿可以保证在其设定的充电时长内完成充电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不影响后续充电车辆的充电工作进行,进一步地提高了实用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子模块在验证成功后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包括:
获取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分组待充电车辆以及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电池参数;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电池参数评估出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最大充电负荷;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最大充电负荷确定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充电桩充电模式;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充电桩充电模式确定该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转换机制;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转换机制生成该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控制信号;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控制信号控制该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智能地为每个待充电车辆设置充电模式可以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电池损耗情况来适应性地选择充电参数,从而保证每个待充电车辆可以平稳地进行充电,避免高负荷电流对于电池的持续损坏,有效地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节省了使用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子模块根据每个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的步骤包括:
确定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多个备选车辆;
获取每个充电桩的第一位置参数和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的第二位置参数;
根据每个充电桩的第一位置参数和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的第二位置参数计算出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与该充电桩的相对位置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权重系数选择出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备选车辆;
基于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备选车辆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本着就近充电的原则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合理的充电车辆及避免了车辆移动的繁琐步骤同时还可以快速地对车辆进行充电,进一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一、第二指的是不同应用阶段而已。
本领域技术用户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信息以及该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和车辆调度信息计算出充电时长并生成充电方案;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为其分配各自的目标充电桩和充电时间段;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方案和充电时间段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对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连接子模块,用于当每个待充电车辆进入预设范围时,接通每位司机对应的手机终端;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每位司机的手机终端的车辆控制app的车辆状态数据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信息,根据所述剩余电量信息生成充电需求信息;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每个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司机传输的停车时间点和取车时间点;
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停车时间点和取车时间点生成该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获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量;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需求量和充电桩的预设充电功率计算出该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
分析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车辆调度信息分析出充电桩的充电周期;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周期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生成该待充电车辆的多个充电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选择模块,包括:
评估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充电桩的内置电池的剩余电量评估出该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
配置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多个充电方案按照相同时间段内的重叠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规则进行配置,获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目标充电方案;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待充电车辆的目标充电方案确定该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
分配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每个目标充电桩在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待充电车辆;
提醒子模块,用于在每个充电时间段开始之前发出提醒以使工作人员进行充电;
验证子模块,用于当工作人员使用目标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为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对其进行身份验证;
控制子模块,用于在验证成功后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
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进度并对工作人员发出充满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验证子模块当工作人员使用目标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为每个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时对其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
获取工作人员对于充电枪的多次按压操作;
确定每次按压操作的按压力度,将按压力度大于等于预设力度的目标按压操作确认为指纹采集操作;
采集目标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参数并根据其获得工作人员的第一指纹纹理特征集;
根据每个目标按压操作的按压顺序和该目标按压操作对应的指纹纹理特征将所述指纹纹理特征集中的重复特征删除,获得第二指纹纹理特征集;
根据所述第二指纹纹理特征集生成工作人员的当前指纹特征序列;
将所述当前指纹特征序列和预设指纹特征序列进行对比,获取对比结果;
当所述对比结果为当前指纹特征序列和预设指纹特征序列的目标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时,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验证成功,当所述目标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时,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验证失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用于:
检测每个待充电车辆充电完毕后的当前充电参数;
计算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当前充电参数与期望充电参数之间的偏差;
获取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协议,根据所述充电协议确定该待充电车辆的标准配置电压;
解析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控制信号中的电压配置信号,根据所述电压配置信号获得充电电压;
根据所述当前充电参数与期望充电参数之间的偏差、标准配置电压和充电电压判断是否需要对充电电压进行补偿,若是,利用预设补偿方式对所述充电电压进行补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子模块在验证成功后控制所述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包括:
获取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分组待充电车辆以及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电池参数;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电池参数评估出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最大充电负荷;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的最大充电负荷确定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充电桩充电模式;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每个分组待充电车辆对应的充电桩充电模式确定该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转换机制;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转换机制生成该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控制信号;
根据每个目标充电桩的充电模式控制信号控制该目标充电桩进入充电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子模块根据每个充电桩的最大充电车辆数量和每个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间段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的步骤包括:
确定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多个备选车辆;
获取每个充电桩的第一位置参数和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的第二位置参数。
10.根据每个充电桩的第一位置参数和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的第二位置参数计算出该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每个备选车辆与该充电桩的相对位置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权重系数选择出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备选车辆;
基于每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时间段内的目标备选车辆为每个充电桩分配充电车辆。
CN202210963269.4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Active CN115366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269.4A CN115366728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269.4A CN115366728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6728A true CN115366728A (zh) 2022-11-22
CN115366728B CN115366728B (zh) 2023-03-28

Family

ID=84066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3269.4A Active CN115366728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672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514A (zh) * 2016-12-08 2018-06-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立体式充电站云平台智能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177802A (zh) * 2018-10-18 2019-01-11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US20190168633A1 (en) * 2016-08-17 2019-06-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Charging of a Group of Vehicles
CN110435463A (zh) * 2019-08-10 2019-11-12 广东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收集、检测以及反馈信息功能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
CN111823947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充电桩的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1969365A (zh) * 2020-08-14 2020-11-20 广州集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CN112185009A (zh) * 2020-09-27 2021-01-05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智能调度方法及服务器
CN113715669A (zh) * 2021-07-27 2021-11-30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68633A1 (en) * 2016-08-17 2019-06-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Charging of a Group of Vehicles
CN108183514A (zh) * 2016-12-08 2018-06-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立体式充电站云平台智能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177802A (zh) * 2018-10-18 2019-01-11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11823947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充电桩的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0435463A (zh) * 2019-08-10 2019-11-12 广东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收集、检测以及反馈信息功能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
CN111969365A (zh) * 2020-08-14 2020-11-20 广州集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CN112185009A (zh) * 2020-09-27 2021-01-05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智能调度方法及服务器
CN113715669A (zh) * 2021-07-27 2021-11-30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6728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0109C2 (ru) Систем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бмена энергией с электротранспортным средством
CN102496213B (zh)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流程控制系统
JP7492268B2 (ja) 電気自動車送電網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1106635B (zh) 一种充电方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479111A (zh) 一种电动汽车v2g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49723B (zh) 一种基于充电站功率裕度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CN105904984A (zh)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分段预约充电系统及方法
KR102064525B1 (ko) 전기자동차 충방전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CN111967805B (zh) 电动汽车代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017399B (zh) 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KR101413291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배터리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CN102938094A (zh) 参与调频服务的电动汽车充电时序确定与服务车辆选择方法
Agarwal et al. Using EV battery packs for vehicle-to-grid applications: An economic analysis
CN115042660A (zh) 一种智能协同管控的新能源充电桩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588429A (zh) 群控充电桩智能终端优化方案
KR101197569B1 (ko) 지능형 전원충전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5366728B (zh) 一种可错峰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CN116923168B (zh) 基于变电站联网的充电桩电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12339601A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15438909B (zh) 基于大数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力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KR102577666B1 (ko) 배터리 충전 상태 정보 기반 이산 충전 방법 및 soc 기반 충전 제어 시스템
CN11578267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补能下的计费方法
McBee et al. Forecasting long-term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demand in a specific geographic region
Mody et al. Optimal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a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model and price prediction
CN116937581B (zh) 一种充电站的智能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