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1107B -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1107B
CN115361107B CN202211283002.7A CN202211283002A CN115361107B CN 115361107 B CN115361107 B CN 115361107B CN 202211283002 A CN202211283002 A CN 202211283002A CN 115361107 B CN115361107 B CN 1153611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signaling
dci
phas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830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1107A (zh
Inventor
王瑜新
章秀银
唐杰
陈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2112830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1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1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1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2Scatter propagation systems, e.g. ionospheric, tropospheric or meteor sca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信令;通过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本发明可以解决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如何控制分块工作和如何调整散射单元的反射行为或透射行为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低频段频谱的资源匮乏加速,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ave)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将成为未来B5G/6G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毫米波由于信号衰落快,导致信号覆盖范围受限;而Massive MIMO的使用,虽然可以处理复杂信号,但会增加硬件成本和能源消耗。
目前,通信研究界提出了一种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Surface,RIS)/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IRS)的概念。RIS是电磁(Electro Magnetic,EM)材料的二维 (2-Dimensional,2D)人造表面,即超表面,它由大量具有特殊物理结构设计的无源散射元件组成。实际应用中,可以以软件定义的方式控制RIS中的每个散射元件,进而改变入射RF(Radio Frequency)信号在散射元件上的反射EM特性(例如:相移);通过所有散射元件的联合相位控制,可以任意调整入射RF信号的反射相位和角度,从而产生理想的多径效应;特别地,反射RF信号可以被相干地添加以改善接收信号功率,或者可以被相消地组合以减轻干扰。随着对传统RF收发器的最佳控制,RIS辅助的无线系统将变得更加灵活,以支持各种用户需求,例如:数据速率的增强需求,覆盖范围的扩展需求,最小功耗需求和更安全的传输需求。
当RIS接入通信节点时,例如:当RIS接入基站时,具有RIS的通信节点如何通过信令指示RIS调整散射元件的相位,或者控制RIS分块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解决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如何控制分块工作和如何调整散射单元的反射行为或透射行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令指示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令指示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令指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令指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一通信节点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进一步的,所示信令包括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N个块,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多个散射单元;
每个块占用k比特的DCI域,用于向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指示所述配置信息,使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用户;
其中,N和k均表示可配置值或预定义的整数值。
进一步的,N个块中,块的起始位置由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第二通信节点;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加扰处理;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其中之一: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和位图信令。
进一步的,N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N个不同时刻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
或者N个块中,不同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不同用户;
或者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信令包括二级的DCI信令;
所述DCI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宽波束的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窄波束的索引,所述窄波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窄波束;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生成的波束索引或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有散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或者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多个分块,所述分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散射单元;
所述信令包括DCI信令,占用高t位的MCS域;
所述MCS域,用于指示分块的索引,或者指示散射单元的相移或相位;
其中,t表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进一步的,在所述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之前,还包括:
根据位图信令,指示第三通信节点CSI RS资源集中各个CSI RS资源的激活或去激活;
其中,CSI RS表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进一步的,在所述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之前,还包括:
根据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第三通信节点配置非周期CSI RS资源触发器或CSI RS资源触发器列表;
使用DCI信令,触发CSI RS资源的发送;
其中,CSI RS表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使用DCI信令,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使用触发CSI RS资源的DCI信令;
使用MCS域的高K比特,其中,K为1至5之间的某个整数;
在单载波或无跨载波指示的情况下,使用载波指示域信令;
使用冗余版本RV域;
在无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情况下,通过调度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域;
在无零功率CSI RS指示的情况下,使用无零功率CSI RS触发域。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二通信节点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令,从而确定自身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进一步的,所示信令包括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N个块,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多个散射单元;
每个块占用k比特的DCI域,用于向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指示所述配置信息,使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用户;
其中,N和k均表示可配置值或预定义的整数值。
进一步的,N个块中,块的起始位置由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第二通信节点;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加扰处理;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其中之一: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和位图信令。
进一步的,N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N个不同时刻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
或者N个块中,不同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不同用户;
或者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信令包括二级的DCI信令;
所述DCI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宽波束的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窄波束的索引,所述窄波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窄波束;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生成的波束索引或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有散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或者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多个分块,所述分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散射单元;
所述信令包括DCI信令,占用高t位的MCS域;
所述MCS域,用于指示分块的索引,或者指示散射单元的相移或相位;
其中,t表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信令指示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信令指示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令,从而确定自身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程序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信令指示方法。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令指示方法。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解决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如何控制分块工作和如何调整散射单元的反射行为或透射行为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可以及时动态调整散射元素的相位,以此提升通信节点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3、5和7的信令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指示而指向用户的第一形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指示而指向用户的第二形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指示而指向用户的第三形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4和6的信令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和6的DCI中的MCS域的指示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信令指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信令指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指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和“第三”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第一通信节点可以为其中之一:宏小区的基站、小小区基站、传输节点、TRP(Transmission Receive Point)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节点、物联网系统中的发送节点、中继节点、网络路由节点和卫星通信中的卫星。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IRS)的通信节点;具体地,第二通信节点为RIS/IRS,或者为RIS/IRS的控制器,或者为配置有RIS/IRS的网络节点。第三通信节点为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为其中之一:用户终端(UE)、便携设备(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汽车等通信系统中的节点。
下述实施例以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进行示例说明,而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同理,本说明书不再赘述。
下述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RIS分块,RIS分块简称分块,其中分块包括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散射单元又称散射元件/散射元素,或者简称RIS单元;波束包括反射波束、折射波束和透射波束的其中之一。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一通信节点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
本说明书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本步骤中,为了减少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信令开销,对于第二通信节点信号覆盖下的组用户,即对于RIS信号覆盖下的组用户,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group common DCI,group commo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即采用一级DCI的信令方式,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码本、相移或相位的其中之一,其中,组用户为第二通信节点信号覆盖下N个用户所组成的一组用户。
本步骤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N个块,每个块占用k比特的DCI域,用于向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指示码本、相移或相位的其中之一,使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用户;其中:N和k均表示可配置值或预定义的整数值;N个块由块1至块N组成,具体为:块编号1,块编号2,...,块编号N。
本步骤中,N个块中,块的起始位置由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第二通信节点和/或第三通信节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加扰处理。
具体地,所述高层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第一通信节点将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某一专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ty,RNTI)的加扰处理(例如:RIS-RNTI的加扰处理)之后,发送给第二通信节点。
(A)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指示而指向用户的形式,具体包括其中之一:
(1)如图2所示,N个块中,不同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不同用户;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用户的RIS相移指示信息,可以为相同时刻的相移指示信息,也可以为不同时刻的相移指示信息,相位指示信息和码本指示信息同理,不再赘述。
(2)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即:N个块的DCI域,用于指示N个时刻第二通信节点的相移配置或相位配置或码本配置,N个时刻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都指向同一个用户,如图3所示。
(3)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即:N个块的DCI域,用于指示N个时刻第二通信节点的相移配置或相位配置或码本配置,N个时刻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多个用户,如图4所示。
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1的信令包括位图信令和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另一个实施例中,高层信令为位图信令,即:N个块中,块的起始位置由第一通信节点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的位图信令(bitmap信令)配置给第二通信节点。
优选地,位图信令占用N比特,表示第二通信节点有N个分块,N比特的位图信令用于指示N个分块的打开或关闭,例如:位图信令为110001,表示第二通信节点有6个分块,指示第1个分块、第2个分块和第6个分块为打开状态,指示第3个分块、第4个分块和第5个分块为关闭状态。
所述另一个实施例中,块编号1,块编号2,...,块编号N,用于分别指示第二通信节点中每个分块的配置信息,或者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节点中整个RIS面板的配置信息;每个块编号的DCI域指示RIS面板所产生的波束,分别指向不同用户,或者分别指向不同时刻的相同用户,可参考上述(A),不再赘述。
所述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位图信令所指示的RIS分块为打开状态时,使用对应块编号的DCI域,指示RIS分块的配置信息,例如:位图信令为110001,指示第1个分块、第2个分块和第6个分块为打开状态,则第二通信节点的第1个分块、第2个分块和第6个分块的配置信息,由块编号1、块编号2和块编号6的DCI域分别指示。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二通信节点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令,从而确定自身的配置信息。
本说明书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本步骤中,为了减少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信令开销,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group common DCI,group common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进而向自身指示码本、相移或相位的其中之一,其中,组用户为第二通信节点信号覆盖下N个用户所组成的一组用户。
本步骤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N个块,每个块占用k比特的DCI域,用于向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指示码本、相移或相位的其中之一,使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用户;其中:N和k均表示可配置值或预定义的整数值;N个块由块1至块N组成,具体为:块编号1,块编号2,...,块编号N。
本步骤中,N个块中,块的起始位置由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第二通信节点和/或第三通信节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加扰处理。
具体地,所述高层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第一通信节点将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某一专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ty,RNTI)的加扰处理(例如:RIS-RNTI的加扰处理)之后,发送给第二通信节点。
(B)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指示而指向用户的形式,具体包括其中之一:
(1)如图2所示,N个块中,不同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不同用户;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用户的RIS相移指示信息,可以为相同时刻的相移指示信息,也可以为不同时刻的相移指示信息,相位指示信息和码本指示信息同理,不再赘述。
(2)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即:N个块的DCI域,用于指示N个时刻第二通信节点的相移配置或相位配置或码本配置,N个时刻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都指向同一个用户,如图3所示。
(3)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即:N个块的DCI域,用于指示N个时刻第二通信节点的相移配置或相位配置或码本配置,N个时刻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多个用户,如图4所示。
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01的信令包括位图信令和组共有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另一个实施例中,高层信令为位图信令,即:N个块中,块的起始位置由第一通信节点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的位图信令(bitmap信令)配置给第二通信节点。
优选地,位图信令占用N比特,表示第二通信节点有N个分块,N比特的位图信令用于指示N个分块的打开或关闭,例如:位图信令为110001,表示第二通信节点有6个分块,指示第1个分块、第2个分块和第6个分块为打开状态,指示第3个分块、第4个分块和第5个分块为关闭状态。
所述另一个实施例中,块编号1,块编号2,...,块编号N,用于分别指示第二通信节点中每个分块的配置信息,或者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节点中整个RIS面板的配置信息;每个块编号的DCI域指示RIS面板所产生的波束,分别指向不同用户,或者分别指向不同时刻的相同用户,可参考上述(B),不再赘述。
所述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位图信令所指示的RIS分块为打开状态时,使用对应块编号的DCI域,指示RIS分块的配置信息,例如:位图信令为110001,指示第1个分块、第2个分块和第6个分块为打开状态,则第二通信节点的第1个分块、第2个分块和第6个分块的配置信息,由块编号1、块编号2和块编号6的DCI域分别指示。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一通信节点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信令为二级DCI的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独立控制每个散射单元的相位,产生精细的反射波束,但是由于第二通信节点的散射单元众多,来自第一通信节点的信令开销将会非常之大。为了降低信令开销,第一通信节点采用二级DCI的信令指示第二通信节点,具体的指示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宽波束的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窄波束的索引,所述窄波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窄波束;
(2)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生成的波束索引或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有散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3)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或者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二通信节点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令,从而确定自身的配置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信令为二级DCI的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独立控制每个散射单元的相位,产生精细的反射波束,但是由于第二通信节点的散射单元众多,来自第一通信节点的信令开销将会非常之大。为了降低信令开销,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的二级DCI的信令,以指示自身,具体的指示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宽波束的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窄波束的索引,所述窄波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窄波束;
(2)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生成的波束索引或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有散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3)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或者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一通信节点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信令为DCI信令,占用高t位的MCS域,其中,t=2。
具体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DCI中的调制和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域,向第三通信节点指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的调制和编码方式,用于第三通信节点解调PDSCH中的数据,其中,调制和编码方式表格,参考表1。
第二通信节点设置在第一通信节点的小区边缘为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场景之一,用于对小区边缘的用户进行信号覆盖并增强;对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的MCS或第三通信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的MCS,通常都比较低,因此MCS域的高比特位都为0,例如:表1的MCS索引,索引范围为0至31,占用了DCI信令中5比特,如果第二通信节点信号覆盖下的用户所使用的MCS索引范围为0至7,则只需3比特的DCI信令就可以指示出其MCS,而如果继续使用5比特的DCI信令来指示出其MCS,则宝贵的DCI信令就会造成浪费,此时参考图6,为了充分利用DCI中的MCS域,高2位的MCS域,可以用来指示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或者指示第二通信节点的散射单元的相移/相位。
另一些实施例中,t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表1 PDSCH的MCS索引表格
Figure 437786DEST_PATH_IMAGE001
实施例6: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二通信节点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令,从而确定自身的配置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信令为DCI信令,占用高t位的MCS域,其中,t=2。
具体说明参考实施例5,不再赘述。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方法,由第一通信节点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为了能够实时跟踪用户的位置变化,需要灵活触发下行导频,即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 RS)的发送;然而,根据目前5G标准中的CSI RS信令触发机制,只能一次性触发CSI RS资源集中的所有CSI RS资源,并不能单独触发CSI RS资源集中具体的某一个CSI RS资源,因此会造成CSI RS资源的浪费。
为了节省CSI RS资源,同时又能让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灵活触发CSIRS,本实施例在步骤S101之前,使用如下其中之一的CSI RS信令触发机制:
(1)第一通信节点在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Element,MAC CE)中,使用位图信令(bitmap信令)指示CSI RS资源集中各个CSI RS资源的激活或去激活,例如:CSI RS资源集1包括的CSI RS资源为:{CSI RS资源1、CSI RS资源2、CSI RS资源3、CSI RS资源4、CSI RS资源5},则可以使用5比特的位图信令激活或去激活对应位置的CSI RS资源,比如位图信令为10010,则激活CSI RS资源1和CSI RS资源4,去激活CSI RS资源2、CSI RS资源3和CSI RS资源5;
(2)第一通信节点利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为CSIRS资源集中各个CSI RS资源配置码点(code point),或者为CSI RS资源集中各个CSI RS资源配置高层参数:非周期CSI RS资源触发器或CSI RS资源触发器列表,再使用DCI信令触发CSI RS资源的发送,例如:如果CSI RS资源对应的码点或CSI RS资源触发器或CSI RS资源触发器列表的配置为2,则通过DCI域的值“10”去触发此CSI RS资源。
本实施例中,使用DCI信令,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使用专门用于触发CSI RS资源的DCI信令;
2、使用调制和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域的高K比特,其中,K为1至5之间的某个整数;
3、在单载波或无跨载波指示的情况下,使用载波指示(Carrier indicator)域信令;
4、使用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域;
5、在无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传输的情况下,使用调度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域;
6、在无零功率CSI RS(ZP CSI-RS)指示的情况下,使用ZP CSI-RS触发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相反,描绘的步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实施例8: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该装置包括信令发送模块701,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信令发送模块701,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实施例9: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指示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该装置包括信令接收模块802,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信令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令,从而确定自身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实施例10: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900,其包括通过系统总线901连接的处理器902、存储器、输入装置903、收发机904和网络接口905。其中,处理器9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906和内存储器907,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906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907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906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02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7的信令指示方法。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7的信令指示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Python、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解决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如何控制分块工作和如何调整散射单元的反射行为或透射行为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信令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通信节点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多个散射单元,所示信令包括组共有的由N个块组成的下行控制信息,每个块占用k比特的DCI域,用于向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指示所述配置信息,使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用户;
其中,N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N个不同时刻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或者N个块中,不同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不同用户;或者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
其中,N和k均表示可配置值或预定义的整数值;
或者,所述信令包括二级的DCI信令;
所述DCI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宽波束的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窄波束的索引,所述窄波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窄波束;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生成的波束索引或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有散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或者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
或者,所述信令为占用高t位的MCS域;其中,所述MCS域,用于指示分块的索引,或者指示散射单元的相移或相位;其中,t表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块中,块的起始位置由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第二通信节点;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加扰处理;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其中之一: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和位图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之前,还包括:
根据位图信令,指示第三通信节点CSI RS资源集中各个CSI RS资源的激活或去激活;
其中,CSI RS表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之前,还包括:
根据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第三通信节点配置非周期CSI RS资源触发器或CSI RS资源触发器列表;
使用DCI信令,触发CSI RS资源的发送;
其中,CSI RS表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DCI信令,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使用触发CSI RS资源的DCI信令;
使用MCS域的高K比特,其中,K为1至5之间的某个整数;
在单载波或无跨载波指示的情况下,使用载波指示域信令;
使用冗余版本RV域;
在无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情况下,通过调度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域;
在无零功率CSI RS指示的情况下,使用无零功率CSI RS触发域。
6.一种信令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二通信节点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令,从而确定自身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多个散射单元,所示信令包括组共有的由N个块组成的下行控制信息,每个块占用k比特的DCI域,用于向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指示所述配置信息,使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用户;
其中,N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N个不同时刻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或者N个块中,不同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不同用户;或者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
其中,N和k均表示可配置值或预定义的整数值;
或者,所述信令包括二级的DCI信令;
所述DCI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宽波束的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窄波束的索引,所述窄波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窄波束;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生成的波束索引或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有散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或者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
或者,所述信令为占用高t位的MCS域;其中,所述MCS域,用于指示分块的索引,或者指示散射单元的相移或相位;其中,t表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块中,块的起始位置由第一通信节点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第二通信节点;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加扰处理;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其中之一: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和位图信令。
8.一种信令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令,从而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指示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多个散射单元,所示信令包括组共有的由N个块组成的下行控制信息,每个块占用k比特的DCI域,用于向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指示所述配置信息,使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用户;
其中,N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N个不同时刻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或者N个块中,不同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不同用户;或者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
其中,N和k均表示可配置值或预定义的整数值;
或者,所述信令包括二级的DCI信令;
所述DCI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宽波束的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窄波束的索引,所述窄波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窄波束;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生成的波束索引或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有散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或者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
或者,所述信令为占用高t位的MCS域;其中,所述MCS域,用于指示分块的索引,或者指示散射单元的相移或相位;其中,t表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9.一种信令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令,从而确定自身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具有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通信节点或具有智能反射面的通信节点,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之一:码本、相移或相位、幅度、频率、空域滤波器参数、分块打开或关闭、分块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多个散射单元,所示信令包括组共有的由N个块组成的下行控制信息,每个块占用k比特的DCI域,用于向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指示所述配置信息,使至少一个散射单元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用户;
其中,N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N个不同时刻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或者N个块中,不同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不同用户;或者N个块中,多个块的DCI域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产生的波束指向相同用户;
其中,N和k均表示可配置值或预定义的整数值;
或者,所述信令包括二级的DCI信令;
所述DCI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宽波束的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窄波束的索引,所述窄波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窄波束;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索引,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生成的波束索引或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块内所有散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或者第一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水平相位,第二级DCI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生成的波束的垂直相位;
或者,所述信令为占用高t位的MCS域;其中,所述MCS域,用于指示分块的索引,或者指示散射单元的相移或相位;其中,t表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10.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程序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211283002.7A 2022-10-20 2022-10-20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361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3002.7A CN115361107B (zh) 2022-10-20 2022-10-20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3002.7A CN115361107B (zh) 2022-10-20 2022-10-20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107A CN115361107A (zh) 2022-11-18
CN115361107B true CN115361107B (zh) 2023-02-14

Family

ID=84007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3002.7A Active CN115361107B (zh) 2022-10-20 2022-10-20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110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6510A1 (en) * 2020-05-18 2021-11-25 Google Llc Position control of adaptive phase-changing devices
WO2022095979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8369A1 (zh) * 2021-01-05 2022-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4190B (zh) * 2020-08-20 2024-01-30 深圳恩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d2d通信吞吐量最大化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6510A1 (en) * 2020-05-18 2021-11-25 Google Llc Position control of adaptive phase-changing devices
WO2022095979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8369A1 (zh) * 2021-01-05 2022-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107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98488A1 (en) Simultaneou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CN113727363B (zh) 一种中间节点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11901020A (zh) 一种功率控制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228097A1 (en) Operating mode ind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3852979B (zh) 一种通信信号重构方法、系统、通信信号重构装置
CN104737489A (zh) 用于lte-a中的mimo操作的增强型srs传输
KR20210050442A (ko) Ue에 대한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9485737B2 (en) Controlling radio units to transmitting signal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ower
CN113727447B (zh) 一种中间节点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1316570A (zh) 并行调度器架构
WO2019190638A1 (en)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CN116582874B (zh) 干扰信号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KR20230132515A (ko) 빔 지시 방법과 장치
CN115361107B (zh)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6060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节点传输状态信令指示方法和设备
CN116599622A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Tabeshnezhad et al. Ris-assis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uplink noma
Wu et al. Resource optimisation for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a joint channel bandwidth and power allocations approach
CN114745033A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45035A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383916A (zh) 管理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传输
Chen et al. User-Centric Access Network (UCAN) for 6G: Motivation, Concept, Challenges and Key Technologies
KR102402856B1 (ko) 사용자 단말에 대한 스몰 셀 관리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기지국
WO2024074009A1 (en) Inter-cell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under ris-assisted wireless network
US1151010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networ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