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1058A - 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61058A CN115361058A CN202211276478.8A CN202211276478A CN115361058A CN 115361058 A CN115361058 A CN 115361058A CN 202211276478 A CN202211276478 A CN 202211276478A CN 115361058 A CN115361058 A CN 1153610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tellite
- portable station
- target
- current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7—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earth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包括: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映射关系包括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将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通过映射关系自动确定对接卫星,且对于不同的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匹配不同的卫星终端,使得一个卫星便携站可以匹配多个不同的卫星终端。在完成对星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卫星便携站与目标对接卫星的通信质量,保障信号稳定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需求包括信号覆盖率和信号质量等等。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通信需求,卫星便携站应运而生。卫星便携站用于与卫星建立稳定的通信频道,建立卫星通信链路,实现图像、数据、语音的双向传输。例如,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为保障突发事件现场的通信指挥任务,系统能把现场情况通过便携式卫星系统高质量回传指挥中心,对现场通信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实现现场与远地指挥中心之间的远程双向语音联络、数据,图像等信息传输,使指挥中心的指挥决策人员如临其境,及时获得现场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如何保障卫星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应用于卫星便携站,所述方法包括:
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
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应用于卫星便携站,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
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便携站,所述卫星便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包括: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映射关系包括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将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通过映射关系自动确定对接卫星,且对于不同的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匹配不同的卫星终端,使得一个卫星便携站可以匹配多个不同的卫星终端。在完成对星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卫星便携站与目标对接卫星的通信质量,保障信号稳定传输。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1的子步骤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302的子步骤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303的子步骤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的单元示意图。
图中:10-处理器;11-存储器;12-总线;13-通信接口;14-信标机;15-第一舵机;16-第二舵机;17-第三舵机;18-定位系统;19-人机交互设备;20-开关按键;21-电量检测模块;401-信息获取单元;402-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便携站,可以应用于通信车和直播车,也可以单独进行使用。请参照图1,卫星便携站的结构示意图。卫星便携站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总线12。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过总线12连接,处理器10用于执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以及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简称MCU)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存储器1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12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等。图1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12或一种类型的总线12。
存储器11用于存储程序,例如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对应的程序。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11中或固化在卫星便携站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1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
可能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还包括通信接口13。通信接口13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0连接。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便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2所示,卫星便携站还包括信标机14、第一舵机15、第二舵机16、第三舵机17、定位系统18、人机交互设备19、开关按键20以及电量检测模块21。第一舵机15、第二舵机16、第三舵机17、定位系统18、人机交互设备19、开关按键20以及电量检测模块21均与处理器10连接。
其中,信标机14用于接收或发射卫星信号。第一舵机15和第二舵机16用于配合工作,以调节卫星便携站中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第三舵机17用于调节卫星便携站中天线的极化角。应理解,第一舵机15、第二舵机16以及第三舵机17均可以接收并执行处理器10传输的控制指令,以完成卫星便携站的姿态切换。
定位系统18可以但不限定为GPS系统或北斗系统,用于获取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定位系统18可以将获取到的当前定位信息传输给处理器10。
人机交互设备19可以但不限定为触摸显示屏,例如OLED显示屏。人机交互设备19还可以包括功能选择按键、键盘以及鼠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人机交互设备19用于便于操作人员与卫星便携站进行交互,例如,人机交互设备19可以显示卫星便携站的工作参数信息,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卫星便携站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人机交互设备19还可以获取操作人员输入的用户指令,并将用户指令传输给处理器10,以使处理器10执行用户指令。用户指令例如为用于选择城市的城市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卫星的卫星选择指令以及其他功能性指令。
开关按键20用于启动或关闭卫星便携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开关按键20闭合后,卫星便携站开始启动,在完成启动初始化后,自动开启对星流程。
电量检测模块21用于对卫星便携站的当前电量进行监测。电量检测模块21可以将监测到的当前电量传输给处理器10,处理器10可以控制人机交互设备19显示当前电量,以提示操作人员。
应当理解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卫星便携站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卫星便携站还可包括比图1和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和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和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卫星便携站,具体的流程,请参考图3,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S101、S301以及S302,具体阐述如下。
S101,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
其中,映射关系包括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映射关系中包括至少两个卫星及其对应的组织信息。
可选地,组织信息可以理解为当前操作人员的所属部门或团体的信息,不同组织对应的卫星可能不同。例如,公安部门对应亚洲9号卫星,消防部门对应亚洲6号卫星,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
通过映射关系自动确定对接卫星,且对于不同的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匹配不同的卫星终端,使得一个卫星便携站可以匹配多个不同的卫星终端。
S301,基于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
可选地,卫星的参数信息包括卫星的轨位经度,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包括天线参考经度和天线参考纬度。目标姿态包括目标方位角、目标俯仰角以及目标极化角。目标姿态为卫星便携站处于参考位置信息时,理论上的对星姿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11中存储有经度配置文件,包括每一个卫星对应的轨位经度。在确定目标对接卫星之后,通过查询存储器11中的经度配置文件,可以确定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
可选地,天线参考经度和天线参考纬度作为对星过程中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
可选地,可以依据一下算式获取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
S302,将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
可选地,处理器10可以根据目标姿态控制第一舵机15、第二舵机16以及第三舵机17转动,以使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目标姿态,从而完成对星。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包括: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映射关系包括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将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通过映射关系自动确定对接卫星,且对于不同的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匹配不同的卫星终端,使得一个卫星便携站可以匹配多个不同的卫星终端。在完成对星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卫星便携站与目标对接卫星的通信质量,保障信号稳定传输。
在图3的基础上,关于如何确定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在S301之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还包括:S201和S202,具体阐述如下。
S201,基于当前操作人员的城市选择指令确定当前城市。
其中,城市选择指令包括当前城市对应的标识。
可选地,城市选择指令可以是语音指令、点击指令或拖拽指令。操作人员可以基于人机交互设备19输入城市选择指令。
城市选择指令还可以是操作人员的用户终端以无线通讯的方式传输给卫星便携站的,例如蓝牙通讯。
S202,将当前城市的位置信息确定为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
可选地,存储器11中可以预先存储每一个城市对应的位置信息。
应理解,通过GPS定位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可能需要几秒甚至几分钟的定位时间。若需要等待定位系统获得定位结果后,再基于定位结果进行对星,就需要等待定位结束,在定位期间,卫星便携站不进行对星。甚至在一些在GPS信号弱的地方,可能会因为不能完成定位,导致对星无法实现的问题。
本申请方案中,为了充分利用这段定位时间,可以基于用户选择的城市进行定位,避免对星时间过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目标对接卫星确定后,卫星便携站可以确定目标对接卫星的信标频点,卫星便携站可以基于信标频点与目标对接卫星构建目标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卫星便携站启动后,会获取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例如基于定位系统18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在此基础上,关于如何保障目标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或信号强度,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还包括:S203、S204以及S205,具体阐述如下。
S203,当成功获取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后,确定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强度阈值。若是,则执行S204;若否,则执行S205。
应理解,在卫星便携站进行定位,以获取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的过程中,卫星便携站还在同步执行图4所示的流程步骤。此时存在以下可能的场景。
场景一,在定位系统18获取当前定位信息的过程中,已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步骤完成对星,建立了稳定的目标通信链路,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此时,卫星便携站已经可以通过目标通信链路与目标对接卫星实现稳定通信。即使获取到当前定位信息,也没有必要重新对星,所以可以执行S204,放弃基于当前定位信息重新进行对星。
场景二,在定位系统18获取当前定位信息的过程中,已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步骤完成对星,建立了信号不太稳定的目标通信链路,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强度阈值。此时,卫星便携站通过目标通信链路与目标对接卫星的通信质量较差,所以在获取到当前定位信息之后,可以执行S205,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确定为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
场景三,在定位系统18获取到当前定位信息时,未能够完全执行图4所示的流程步骤,未完成对星,此时目标通信链路可能还未建立或建立的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较低,所以在获取到当前定位信息之后,可以执行S205,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确定为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强度阈值可以是根据用户需求设定的,也可以是根据组织信息匹配的,在此不做限定。
S204,放弃基于当前定位信息重新进行对星。
可选地,可以保存当前定位信息,但不会重新进行对星。
S205,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确定为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
可选地,在S205之后,可以重新执行S301和S302,以基于当前定位信息重新完成对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在执行图4所示的流程步骤时,操作人员重新输入了城市选择指令,新的城市选择指令与上一次的市选择指令对应的城市不同。例如,上一次的市选择指令对应的城市为成都,新的城市选择指令为康定,此时可以参考图5中的流程步骤进行处理。
具体地,在获取到新的城市选择指令时,确定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强度阈值。若大于,则放弃基于新的城市选择指令重新进行对星。若小于,则将新的城市选择指令对应的新城市的位置信息确定为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
在图3的基础上,关于S101中的内容,如何确定目标对接卫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S101包括:S101-1、S101-2以及S101-3,具体阐述如下。
S101-1,基于当前操作人员的人物特征信息确定当前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
其中,人物特征信息为面部特征信息、指纹特征信息或账号特征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人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卫星便携站主动采集到的信息,也可以是用户终端传输的信息。
可选地,卫星便携站可以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操作人员的面部特征信息,或者通过指纹采集模块采集操作人员的指纹特征信息,或者通过人机交互设备19采集账号特征信息。
S101-2,基于当前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
S101-3,基于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
应理解,存储器11中可以预先存储人物特征信息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还可以预先存储身份信息与组织信息的对应关系。
通过图6所示的步骤,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到目标对接卫星,可以自动适配不同操作人员的通信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在卫星便携站开机启动后,预设时间范围内,并未获取到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组织信息,可以将最近一次的历史对接卫星作为目标对接卫星,然后执行图3中的其他步骤。
在图3的基础上,对于S302中的内容,如何实现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7,S302包括:S302-1、S302-2以及S302-3,具体阐述如下。
S302-1,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俯仰角调节至目标俯仰角。
S302-2,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极化角调节至目标极化角。
S302-3,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方位角调节至目标方位角。
可选地,处理器10可以控制第一舵机15和第二舵机16配合工作,以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俯仰角调节至目标俯仰角;再控制第三舵机17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极化角调节至目标极化角;再控制第一舵机15和第二舵机16配合工作,以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方位角调节至目标方位角。
可选地,以上步骤S302-1、S302-2以及S302-3,可以是同步进行或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角度与目标角度的差小于预设的第一角度差阈值时,即可认为已调节至目标角度,并不用完全相同。当前角度包括:当前俯仰角、当前极化角以及当前方位角,目标角度包括:目标俯仰角、目标极化角以及目标方位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目标姿态的过程中,可以采用PID反馈原理,在当前角度与目标角度的差大于第二角度差阈值时,控制舵机以第一调节速度运行,在当前角度与目标角度的差小于或等于第二角度差阈值,且大于第一角度差阈值时,控制舵机以第二调节速度运行,第一调节速度大于第二调节速度。
即当当前角度和目标角度相差较大时,驱动舵机转动较快,反之伺服电机转动缓慢,直至目标角度和当前角度相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例如,在当前极化角与目标极化角的差值大于第二角度差阈值时,控制第三舵机17以第一调节速度运行,在当前极化角与目标极化角的差小于或等于第二角度差阈值,且大于第一角度差阈值时,控制第三舵机17以第二调节速度运行。应理解,俯仰角和方位角的调整过程与此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图7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进一步实现精确对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8,在S302之后,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还包括:S303。S303包括:S303-1、S303-2、S303-3、S303-4、S303-5以及S303-6,具体阐述如下。
S303-1,控制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方位角在目标方位角的第一临近范围内变动,并同步获取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
其中,目标通信链路为卫星便携站与目标对接卫星所建立的通信链路。
S303-2,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方位角调节至对星方位角。
其中,对星方位角为在目标方位角的第一临近范围内最大信号强度所对应的方位角。
S303-3,控制卫星便携站的当前俯仰角在目标俯仰角的第二临近范围内变动,并同步获取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
S303-4,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俯仰角调节至对星俯仰角。
其中,对星俯仰角为在目标俯仰角的第二临近范围内最大信号强度所对应的俯仰角。
S303-5,控制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极化角在目标极化角的第三临近范围内变动,并同步获取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
S303-6,将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极化角调节至对星极化角。
其中,对星极化角为在目标极化角的第三临近范围内最大信号强度所对应的极化角。
可选地,图8中的步骤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执行,第一临近范围、第二临近范围以及第三临近范围时预先设置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卫星便携站还设置有姿态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当前俯仰角、当前极化角以及当前方位角。所采集到的当前俯仰角、当前极化角以及当前方位角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设备19进行展示。人机交互设备19可以实时显示当前的信号强度。
在图3的基础上,关于如何收纳卫星便携站中的天线,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9,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还包括:S304,具体阐述如下。
S304,将卫星便携站的姿态恢复为初始姿态。
可选地,处理器10可以控制第一舵机15、第二舵机16以及第三舵机17、自动收藏天线,控制天线面的极化角、俯仰角和方位角转动到初始值,达到天线合拢的状态,不用操作人员手动搬动天线,减少了天线以及便携站的损耗,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可选的,该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被应用于上文所述的卫星便携站。
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401和处理单元402。
信息获取单元401,用于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
其中,映射关系包括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单元402,用于基于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
处理单元402还用于将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
可选地,信息获取单元401可以执行上述的S101、S201-S205,处理单元402可以执行上述的S301-S30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流程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以实现对应的技术效果。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程序,该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被读取并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内存、闪存、寄存器或者其结合等。
下面提供一种卫星便携站,可以应用于通信车和直播车,也可以单独进行使用。该卫星便携站如图1所示,可以实现上述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具体的,该卫星便携站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总线12。处理器10可以是CPU。存储器11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10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卫星便携站,所述方法包括:
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
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城市选择指令确定当前城市,其中,所述城市选择指令包括当前城市对应的标识;
将所述当前城市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便携站启动后,会获取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成功获取到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后,确定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强度阈值;
其中,所述目标通信链路为所述卫星便携站与所述目标对接卫星所建立的通信链路;
若否,则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定位信息确定为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人物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人物特征信息为面部特征信息、指纹特征信息或账号特征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基于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
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姿态包括目标极化角、目标俯仰角以及目标方位角,所述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姿态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俯仰角调节至目标俯仰角;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极化角调节至目标极化角;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方位角调节至目标方位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姿态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方位角在所述目标方位角的第一临近范围内变动,并同步获取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目标通信链路为所述卫星便携站与所述目标对接卫星所建立的通信链路;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方位角调节至对星方位角,其中,所述对星方位角为在所述目标方位角的第一临近范围内最大信号强度所对应的方位角;
控制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俯仰角在所述目标俯仰角的第二临近范围内变动,并同步获取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俯仰角调节至对星俯仰角,其中,所述对星俯仰角为在所述目标俯仰角的第二临近范围内最大信号强度所对应的俯仰角;
控制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极化角在所述目标极化角的第三临近范围内变动,并同步获取目标通信链路的信号强度;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当前极化角调节至对星极化角,其中,所述对星极化角为在所述目标极化角的第三临近范围内最大信号强度所对应的极化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关机指示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姿态恢复为初始姿态。
8.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卫星便携站,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操作人员对应的目标对接卫星;
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当前操作人员的组织信息与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对接卫星的参数信息和卫星便携站的参考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卫星便携站的目标姿态;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卫星便携站的姿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姿态,以完成对星。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卫星便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76478.8A CN115361058B (zh) | 2022-10-19 | 2022-10-19 | 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76478.8A CN115361058B (zh) | 2022-10-19 | 2022-10-19 | 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61058A true CN115361058A (zh) | 2022-11-18 |
CN115361058B CN115361058B (zh) | 2023-03-10 |
Family
ID=8400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76478.8A Active CN115361058B (zh) | 2022-10-19 | 2022-10-19 | 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6105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66131A (zh) * | 2023-03-22 | 2023-06-30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卫星通信分公司 | 移动终端与卫星通信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91084B1 (en) * | 1998-04-27 | 2003-07-08 | General Dynamics Decision Systems, Inc. | Satellite based data transfer and delivery system |
US20100045510A1 (en) * | 2006-07-25 | 2010-02-25 | Norsat International Inc. | Automatic satellit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a portable satellite terminal |
CN201638084U (zh) * | 2010-04-23 | 2010-11-17 | 西安欧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寻星便携式卫星通信站天线控制系统 |
US20150325130A1 (en) * | 2014-05-12 | 2015-11-12 | Korea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system for polar routes |
CN106535166A (zh) * | 2016-11-25 | 2017-03-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780155A (zh) * | 2017-01-11 | 2018-1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CN109167625A (zh) * | 2018-10-14 | 2019-01-08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度集成的卫星通信便携站 |
CN109963314A (zh) * | 2017-12-26 | 2019-07-0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Lte系统中实现倾向基站的方法、通信系统及源基站 |
US20190238216A1 (en) * | 2017-06-12 | 2019-08-01 | Ast & Science,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throughput fractionated satellites (htfs) for direct connectivity to and from end user devices and terminals using flight formations of small or very small satellites |
CN110751353A (zh) * | 2018-07-24 | 2020-02-04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一种面向洪涝应急的多卫星协同观测方法及装置 |
CN112134610A (zh) * | 2020-08-27 | 2020-12-25 |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低轨卫星星座中用户通信的方法 |
CN112764067A (zh) * | 2020-12-23 | 2021-05-07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Gps卫星星历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车载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977887A (zh) * | 2020-12-14 | 2021-06-18 | 深圳市星楷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的锁定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666393A (zh) * | 2020-12-04 | 2022-06-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10-19 CN CN202211276478.8A patent/CN1153610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91084B1 (en) * | 1998-04-27 | 2003-07-08 | General Dynamics Decision Systems, Inc. | Satellite based data transfer and delivery system |
US20100045510A1 (en) * | 2006-07-25 | 2010-02-25 | Norsat International Inc. | Automatic satellit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a portable satellite terminal |
CN201638084U (zh) * | 2010-04-23 | 2010-11-17 | 西安欧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寻星便携式卫星通信站天线控制系统 |
US20150325130A1 (en) * | 2014-05-12 | 2015-11-12 | Korea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system for polar routes |
CN106535166A (zh) * | 2016-11-25 | 2017-03-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780155A (zh) * | 2017-01-11 | 2018-1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US20190238216A1 (en) * | 2017-06-12 | 2019-08-01 | Ast & Science,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throughput fractionated satellites (htfs) for direct connectivity to and from end user devices and terminals using flight formations of small or very small satellites |
CN109963314A (zh) * | 2017-12-26 | 2019-07-0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Lte系统中实现倾向基站的方法、通信系统及源基站 |
CN110751353A (zh) * | 2018-07-24 | 2020-02-04 |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 一种面向洪涝应急的多卫星协同观测方法及装置 |
CN109167625A (zh) * | 2018-10-14 | 2019-01-08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度集成的卫星通信便携站 |
CN112134610A (zh) * | 2020-08-27 | 2020-12-25 |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低轨卫星星座中用户通信的方法 |
CN114666393A (zh) * | 2020-12-04 | 2022-06-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2977887A (zh) * | 2020-12-14 | 2021-06-18 | 深圳市星楷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的锁定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764067A (zh) * | 2020-12-23 | 2021-05-07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Gps卫星星历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车载及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周林 等: "卫星通信便携站天线对星的方法策略", 《无线通信技术》 * |
盛亮等: "车载卫星站天线快速对星3步法",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66131A (zh) * | 2023-03-22 | 2023-06-30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卫星通信分公司 | 移动终端与卫星通信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6366131B (zh) * | 2023-03-22 | 2024-07-1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卫星通信分公司 | 移动终端与卫星通信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61058B (zh) | 2023-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68669B2 (en) | Timeline user interface | |
US20150116348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wallpaper | |
CN107343184A (zh) | 投影仪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5361058B (zh) | 一种卫星便携站对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卫星便携站 | |
CN105117008B (zh) | 操作引导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US20230284000A1 (en) |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method | |
CN110313174B (zh) |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拍摄设备 | |
CN107305561A (zh) |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用户界面系统 | |
CN106793157B (zh) |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0222567B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设备 | |
US20190052745A1 (en) | Method For Presenting An Interface Of A Remote Controller In A Mobile Device | |
CN110929545A (zh) | 人脸图像的整理方法及装置 | |
EP3667453A1 (en) | Dron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dron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 |
US8989714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at stores a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US9946303B2 (en) |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 |
CN108920065B (zh) | 分屏窗口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4489449B (zh) | 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226181A (zh) | 一种可移动平台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 |
CN112911503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 |
JPH08240653A (ja) | 位置情報表示装置 | |
CN113885713A (zh) | 一种生成手写公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2783998A (zh) | 导航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7153457A (zh) | 投影处理方法及装置 | |
KR101851072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차량 견적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CN112595309B (zh) | 导航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