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1503B -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1503B
CN112911503B CN202110073481.9A CN202110073481A CN112911503B CN 112911503 B CN112911503 B CN 112911503B CN 202110073481 A CN202110073481 A CN 202110073481A CN 112911503 B CN112911503 B CN 112911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ser
data transmission
offset angl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34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1503A (zh
Inventor
林泰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34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1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1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1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6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e.g. comp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方法用于第一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根据UWB技术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在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该方法能够通过调节设备的偏移角度触发数据传输,有效简化用户的操作,实现便捷的信息共享。同时,第一设备作为发送方,欲将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时,需由用户将第一设备对准第二设备,才能保证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落入预设角度范围内,可给予用户充分的主动控制权,降低数据误发至其他设备造成信息泄露的风险,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其中,电子设备除了在发挥它们原有的功能外,也承担越来越多在不同场合下分享用户个人信息的功能。
相关技术中,用户通常需要借助社交平台,向平台上的其他用户推送个人信息,或调取个人信息的二维码等标识码,以供其他设备扫码识别,分享个人信息的操作流程比较复杂,且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难以保证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简化分享信息操作同时提高信息安全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UWB技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在所述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UWB技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偏移角度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在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能够通过调节设备的偏移角度触发数据传输,有效简化用户的操作,实现便捷的信息共享。同时,第一设备作为发送方,欲将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时,需由用户将第一设备对准第二设备,才能保证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落入预设角度范围内,可给予用户充分的主动控制权,降低数据误发至其他设备造成信息泄露的风险,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角度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角度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四;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五;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六;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七;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八;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的显示示意图之一;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第一设备。具体地,第一设备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02,根据UWB技术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是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设备,作为数据的发送方,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第二设备则作为数据的接收方。通过以第二设备为标准,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可以方便地明确作为发送方的第一设备是否朝向作为接收方的第二设备。
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为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可包括Android系统、Windows系统、Mac OS系统,该数据传输方法可通过运行相应的应用程序来实现。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附近存在多台设备时,可根据与第一设备距离的远近对这些设备进行排列,优先对距离较近的设备进行数据分享。其中,距离第一设备最近的设备最有可能是期望传输数据的接收方,故可将距离第一设备最近的设备作为默认的第二设备,其他设备按序作为备选。当需要向多台设备传输数据时,则可按前述排序,逐个完成数据传输。其中,每次传输数据的接收方记为第二设备,当完成此次传输后,可确定已将数据传输至当前的第二设备,则重新确定新的第二设备,继续传输数据。具体地,可针对于第一设备距离范围为5米之内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6所示,该偏移角度为第一设备302和第二设备304的连线与第二设备304的法线的夹角α,可采用角度值来描述,也可采用弧度制来描述。进一步地,对于偏移角度的取值,可按照常规的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的标准进行取值,只需确定出零点即可。为便于方便地反映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位置,可将第二设备的法线方向对应的角度记为零,此时第一设备处于第二设备的法线的左侧(即逆时针方向)时的偏移角度为正值,第一设备处于第二设备的法线的右侧(即顺时针方向)时的偏移角度为负值,且偏移角度的绝对值越大,第一设备越偏离第二设备的法线方向。当然,也可以将其他位置对应的角度记为零,这都是本申请的实现方式,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一一列举。为便于说明,下文以第二设备的法线方向对应的角度为零为例,进行描述。
具体地,利用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技术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UWB技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从而具有GHz量级的带宽。与传统的窄带系统相比,UWB系统具有穿透力强、功耗低、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精确定位精度等优点。因此,UWB技术可以应用于室内静止或者移动物体以及人的定位跟踪与导航,且能提供十分精确的定位精度,有助于精准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进而实现安全、便捷的数据传输。可以理解的是,利用UWB技术实现近距离室内精确定位是已有的技术应用,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4,在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可以准确反映第一设备偏离正对于第二设备的位置的程度。在持有第一设备的用户运行传输数据的应用程序时,若该用户将第一设备调整至正对第二设备的位置,则足以体现出用户欲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的意图。而用户往往难以将该偏移角度正好调整到零度,并且合理范围内的偏差也不会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通过配置预设角度范围,可以灵活调整对第一设备位置偏差的容忍程度,在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就认为第一设备是正对第二设备的。具体地,当偏移角度等于预设角度范围的边界值,即上限值或下限值时,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通过在认为第一设备正对第二设备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意味着用户能够通过调节设备的偏移角度触发数据传输,因而可有效简化用户的操作,实现便捷的信息共享。同时,第一设备作为发送方,欲将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时,需由用户将第一设备对准第二设备,才能保证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落入预设角度范围内,可给予用户充分的主动控制权,降低数据误发至其他设备造成信息泄露的风险,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具体地,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包括用户身份数据,用户身份数据与场景数据相关联。通过传输用户身份数据,可以实现向其他设备便捷分享用户身份数据。用户身份数据往往包含多项内容,通过将用户身份数据与场景数据相关联,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不同的用户身份数据加以分享,既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相应场景下的分享需求,又能够降低分享不适宜的用户身份数据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举例来说,可设置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工作场景对应工作内容的用户身份数据,例如姓名、性别、邮箱、公司、职务等。生活场景则对应生活内容的用户身份数据,例如姓名、性别、社交软件ID、爱好等。
具体而言,可由用户提前手动选定场景数据,此后可根据用户提前设置好的场景,确定可分享的用户身份数据。
也可将场景数据与地理围栏数据相关联,此时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设备处于预存的地理围栏之内的情况下,确定与地理围栏相关联的场景数据,将场景数据对应的用户身份数据作为待传输的数据。通过关联地理围栏数据,可以提前设置定位,并关联场景数据。当第一设备处于定位对应的地理围栏之内,可自动确定相应的用户身份数据,实现场景的自动设定,以识别不同场景的用户身份数据,有助于简化用户的操作,还能在用户不便于设置场景时,降低分享不适宜的用户身份数据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以上文中的工作场景为例,可将用户供职的企业办公楼周围一定地理范围的边界作为预设的地理围栏,并与工作场景相关联,当第一设备处于该预设的地理围栏内,就将工作场景对应的用户身份数据,例如姓名、性别、邮箱、公司、职务等,作为待传输的数据。以上文中的生活场景为例,可将地图上标注的娱乐场所的边界作为预设的地理围栏,并与生活场景相关联,当第一设备处于该预设的地理围栏内,就将生活场景对应的用户身份数据,例如姓名、性别、社交软件ID、爱好等,作为待传输的数据。具体地,如果该数据传输方法保持运行,例如运行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程序保持运行,则可以在第一设备进入地理围栏时就执行确定关联的场景数据的步骤,如果是在进入地理围栏之后才运行该数据传输方法,则会直接检测到第一设备处于地理围栏内。
具体地,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包括:向第二设备的eSE数据库传输第一设备的eSE数据库内的数据。通过采用eSE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可保证数据安全,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实现安全的数据分享。具体来说,第一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待传输的数据,并存入其eSE数据库中。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时,也直接传输到其eSE数据库,或在传输完成后,统一写入eSE数据库中做存储。
具体地,预设角度范围为固定量,有助于简化预设角度范围的配置方案。实现数据传输方法时,只需将确定出的偏移角度直接与固定的数值范围进行比较即可,可降低设备运行负荷,提升计算速度,并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例如可将预设角度范围限定为-30°至30°。通过选取能够适应多数情况的适当的预设角度范围,既可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度,进而保障隐私安全,又可降低对用户调整第一设备时的调整精度的要求,降低操作难度。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具体地,预设角度范围与目标范围内的设备数量相关联,从而根据设备数量灵活调整预设角度范围的取值。其中,目标范围是第一设备周围的一定范围,例如距离第一设备5米之内的范围。目标范围内的设备数量越多,发生数据误传的可能性就越大,此时适当缩小预设角度范围,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度,进而保障隐私安全。另一方面,目标范围内的设备数量越少,发生数据误传的可能性就越小,此时适当扩大预设角度范围,可降低对用户调整第一设备时的调整精度的要求,降低操作难度。换言之,预设角度范围的大小,即预设角度范围的上限值减去下限值所得的差值,与目标范围内的设备数量呈负相关,有助于综合保障隐私安全,简化操作。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具体地,预设角度范围与目标范围内的设备位置数据相关联,可进一步精确调整预设角度范围的取值。其中,目标范围是第一设备周围的一定范围,例如距离第一设备5米之内的范围。由于在目标范围内,各个设备大概率是不均匀分布的。结合目标范围内各个设备的实际位置,可以在第二设备与其他设备距离较近时适当缩小预设角度范围,进而充分提升数据传输的准确度,保障隐私安全;还可以在第二设备与其他设备距离较远时适当扩大预设角度范围,进而降低对用户调整第一设备时的调整精度的要求,降低操作难度。该方案有助于结合目标范围内的设备实际分布情况合理、准确地选定预设角度范围,综合保障隐私安全,简化操作。
进一步地,步骤104包括:在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响应于用户对提示信息的确认输入,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达到符合传输数据的预设角度范围后,立刻提示用户进行传输确认。接着提示用户确认是否将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先输出提示信息,而不直接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可以在传输数据前提示用户,确认第二设备是否为期望传输数据的对象,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数据误发至其他设备造成信息泄露的风险,充分确保了隐私安全。
举例来说,可如图8所示,弹出对话框306以显示提示信息,同时配以“确认”按钮和“取消”按钮。此时,用户的确认输入具体为点击“确认”按钮的输入。若用户点击“取消”按钮,可将之记为用户的取消输入,则不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提示信息,除显示外,还可通过语音播报等其他形式进行输出,相应地,用户的确认输入和取消输入例如可为语音输入,当然也可为点击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的输入。其他能够实现信息输出和用户指令输入的方式,也是本申请的实现方式,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用户的确认输入除前述以点击“确认”按钮为例的输入操作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对用户身份的认证,例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密码验证等,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才认为用户进行了有效的确认输入,否则即使用户执行了以点击“确认”按钮为例的输入操作,也认为该输入操作无效,不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响应于用户的取消输入,可放弃当前的第二设备,重新确定新的第二设备,例如将与第一设备的距离仅次于原第二设备的另一个设备作为新的第二设备,重复执行后续步骤。这尤其适用于有至少两台设备位于第一设备的同一侧的情况,若用户希望向距离更远的设备传输数据,但此时距离更近的设备被识别为第二设备,则在转动或移动当前的第一设备时,必然会经过这个距离更近的第二设备,此时用户可对提示信息作出取消输入。
具体地,若并非第一设备单方面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而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则涉及数据的传输和获取。一方面,无论能否获取到第二设备的数据,第一设备都可以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并且主动向第二设备获取其数据。第二设备则可提前打开数据获取许可,一旦第一设备主动获取,就向第一设备传输数据。第二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设备的数据获取请求后,再输出许可提示,以提示用户打开数据获取许可,以保障第二设备的隐私安全。另一方面,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也可在双方均对数据交换进行确认的情况下,同步向对方传输数据,即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自身的数据,同时获取到第二设备的数据。此时,第一设备的确认输入参照前文,并可响应于该确认输入,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交换请求,也就是说,对于这种情况,第一设备响应于用户对提示信息的确认输入,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具体是数据交换请求。第二设备则既可提前打开数据获取许可,也可在接收到数据交换请求时,输出许可提示,以提示用户打开数据获取许可。在第二设备的用户打开数据获取许可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即可同步向对方传输数据,此时传输的才是双方要交换的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同步,可允许存在因通信延时造成的合理误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02,根据UWB技术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步骤204,判断偏移角度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若是,则转到步骤206,若否,则转到步骤208。
步骤206,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步骤208,输出角度调整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调整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并返回步骤204。
在该实施例中,在偏移角度超出预设角度范围的情况下,表明第一设备并未对准第二设备,存在持有第一设备的用户并非想将数据传输至当前确定的第二设备的可能。UWB系统在开始定位时,首先确定出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再与预设角度范围进行比较,第一设备通过输出角度调整指示信息,可引导用户对第一设备进行角度偏移。例如图6所示,此时第一设备302处于第二设备304左侧较远的位置,需要引导第一设备302向左偏移,直到偏移角度达到图7的效果,处于预设角度范围内,即可达成可传输数据的状态。
而用户是具有主观判断能力的,若角度调整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角度偏移与用户预期的一致,即用户预期朝向第二设备偏移,则用户能够按照指示迅速调整第一设备,使得偏移角度逐渐向预设角度范围靠近,直到偏移角度进入预设角度范围内,有助于实现第二设备的快速定位。而如果角度调整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角度偏移与用户预期的不一致,即用户预期远离第二设备偏移,则用户不会按照指示调整第一设备,使得偏移角度仍旧处于不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状态,而无法达成可传输欲分享的数据的状态,也就可以避免第一设备误将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该方案可主动通过第一设备偏移角度快速定位需传输数据的设备,确认是否将数据传输至当前确定的第二设备,有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准确度。该方案使用的主要场景是第一设备周围存在多台设备而容易发生误传的情况,例如人多的会议室,这类场景为了更加精准的进行数据传输,需要对角度的偏移有更高的要求。
具体地,作角度引导时,角度调整指示信息可根据实际的偏移角度变化实时改变,以实现精确快速定位。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步骤208包括:显示方向调整图标,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图标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方向调整图标具体可包括左向图标308和右向图标310。如图3所示为完整的引导用户进行角度偏移的交互。图4为引导用户向左边偏移的示意图。图5为引导用户向右边偏移的示意图。通过显示简洁明确的方向调整图标,可以便于用户迅速理解指示,进而迅速配合执行,同时降低执行错误的风险,有助于提升定位效率。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步骤208包括:显示方向调整文本,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文本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通过显示文本信息,同样可以起到指示用户的作用,并可借助文本完成丰富的信息输出,例如明确指示用户将第一设备向指定方向转动或移动具体的角度,有助于增加角度调整指示所传递的信息量。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步骤208包括:播放方向调整语音,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语音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通过播放语音,一方面可以实现与显示文本同样的丰富的信息输出,另一方面,用户不必阅读文字,可将视线集中在第二设备,有助于提升操作便利性。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步骤208包括:控制第一设备的至少两个振动装置中的一个振动,以指示用户朝向振动的振动装置所在的方向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通过控制相应方位的振动装置振动,可以根据第一设备的振动的反馈来做引导,一方面能够简洁明确地指示用户,便于用户迅速理解指示,进而迅速配合执行,同时降低执行错误的风险,有助于提升定位效率。另一方面,和方向调整语音一样,对振动的感受不需占用用户的视线,可便于用户将视线集中在第二设备,有助于提升操作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输出的角度调整指示信息可为以上几项中的至少一项,以搭配出丰富的引导方案。例如,可以显示方向调整图标,同时配合第一设备的振动,即显示引导和振动引导一起执行。
进一步地,角度调整指示的输出强度与偏差数据正相关,偏差数据是偏移角度超出预设角度范围的程度,具体来说,当偏移角度大于预设角度范围的上限值时,偏差数据是偏移角度减去上限值所得的差值,当偏移角度小于预设角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偏差数据是下限值减去偏移角度所得的差值。通过根据偏移角度超出预设角度范围的程度,对角度调整指示信息进行不同强度的输出,可实现偏差数据的输出,进而丰富了角度调整指示信息的指示内容,有助于更准确地指示用户操作第一设备,实现快速精确定位。具体来说,输出强度可包括输出频率。以显示方向调整图标为例,如果需要引导用户往左边小幅度偏移第一设备,则缓慢闪烁左向的图标。此时右向图标可隐藏。若需要引导用户往左边大幅度偏移第一设备,则快速闪烁左向的图标。若需要引导用户往右边偏移第一设备,则相反。以振动引导为例,如果需要引导用户往左边小幅度偏移第一设备,则第一设备的振动装置会在偏左边的位置振动。若需要引导用户往左边大幅度偏移第一设备,则振动的频率就更快。反之,若需要引导用户往左边小幅度偏移第一设备,则振动频率变缓慢。若需要引导用户往右边偏移第一设备,则整体相反。输出强度还可包括显示的亮度、语音的音量、振动的幅度等,这些参数,以及其他可以区分不同强度的参数,均可以作为本申请的实现方式,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一一列举。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根据UWB技术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之后,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在偏移角度不在预设角度范围内且第一设备朝向远离第二设备的方向转动或移动的情况下,重新确定第二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用户具有主观判断能力,因此,在偏移角度不在预设角度范围内,且检测到第一设备朝向远离第二设备的方向转动或移动,例如前述偏差数据呈现增大趋势时,可以认为当前确定的第二设备并非用户欲传输数据的对象。通过重新确定第二设备,例如将与第一设备的距离仅次于原第二设备的另一个设备作为新的第二设备,有助于迅速纠正错误的接收方,加快响应速度,实现精准快速定位,进而降低数据误发至其他设备造成信息泄露的风险,充分确保了隐私安全。举例来说,当第一设备的左右两侧都存在设备时,首先会将距离第一设备最近的一台设备暂定为第二设备,若用户向反方向偏移第一设备,则表明暂定的第二设备有误,可及时纠正,将另一侧的设备重新确定为第二设备。具体地,在该方案中作偏移角度引导时,角度调整指示信息可根据实际的偏移角度变化以及第二设备的变化实时改变,以实现精确快速定位。接着第一设备的左右两侧都存在设备的示例来说,在初定左侧设备为第二设备时,角度调整指示信息会指示用户朝向左侧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然而用户却向右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此时会将右侧设备重新确定为第二设备,并相应将角度调整指示信息改变为指示用户朝向右侧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在已经确定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接收到用户对提示信息的确认输入的情况下,发生第二设备误判的可能性较低。此时可继续检测偏移角度,并与预设角度范围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例如不断地在界面中绘制角度符合的信息,以保证不会因角度偏移问题导致传输数据错误。举例来说,可如图9所示,若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超出预设角度范围的角度偏移,则自动中断与取消当前的数据传输过程。并做出提示。也可如图10所示,若发生较大偏移,则显示提示文字,以提示用户不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移动第一设备,以免造成角度偏移过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之后,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的中断输入,停止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无论是待传输的数据选取有误,还是第二设备的确认有误,都可能造成用户隐私泄露。通过引入中断输入,能够增加用户的自主控制,便于用户随时主动中断数据传输,进一步保障了隐私安全。对于中断输入,举例来说,可为左右晃动第一设备(晃动时保持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之内,重复至少两次,间隔时间在指定时长例如1秒内)。手持第一设备时,可采用屏幕握感技术,此时中断输入可为以一定力量按第一设备的边框,相应地,例如图11所示,可提示用户长按两秒则立即中断分享。如图12所示,中断输入还可为遮挡第一设备顶部,可通过UWB的信号强弱来判断是否中断分享。若第一设备带有红外功能,还可利用UWB结合红外功能进行判断。
此外,对于第二设备,还可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分享的数据后,仅能在当前页面显示基本的信息。如:姓名、性别。其他详细信息就放在一个小框中,若需要查看详细内容,则可使用两手指去放大内容。放大的同时,整个第二设备的屏幕会不断变暗。以此来保证详细信息内容不会被旁边的人看到。
针对第二设备保存数据的方式,举例来说,在确认接收到的个人信息是正确的情况下,长按个人信息,可加以保存,或者如图13所示,需要添加对方好友的社交软件会出现在周围,方便快速保存。社交软件的识别,根据分享的数据中的内容字段识别出。若需要添加好友的社交软件能够自动完成好友添加,则跳转至对应的社交软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捷和安全的数据传输方法,利用UWB技术实现根据角度定位可分享数据的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更加便捷、安全地分享自己的身份信息。通过UWB技术的角度定位,可在数据传输完成后快速识别出已经传递完数据的设备,实现快速识别出不同的设备。使用UWB技术结合eSE,可实现安全的分享名片功能,保证个人隐私。通过这种新的移动终端操作的交互方式,可实现便捷地分享个人信息功能。还可设置场景,提供不同用户身份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或者该数据传输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数据传输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加载数据传输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400包括:
定位模块402,用于根据UWB技术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判断模块404,用于判断偏移角度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通信模块406,用于在判断模块404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数据传输装置400还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通信模块406还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提示信息的确认输入,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数据传输装置400还包括: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404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输出角度调整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调整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进一步地,第二输出模块还用于显示方向调整图标,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图标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第二输出模块还用于显示方向调整文本,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文本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第二输出模块还用于播放方向调整语音,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语音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第二输出模块还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至少两个振动装置中的一个振动,以指示用户朝向振动的振动装置所在的方向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定位模块402还用于在偏移角度不在预设角度范围内且第一设备朝向远离第二设备的方向转动或移动的情况下,重新确定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通信模块406还用于向第二设备的eSE数据库传输第一设备的eSE数据库内的数据。
进一步地,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包括用户身份数据,用户身份数据与场景数据相关联。具体地,场景数据与地理围栏数据相关联,数据传输装置400还包括: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定位模块402确定第一设备处于预存的地理围栏之内的情况下,确定与地理围栏相关联的场景数据,将场景数据对应的用户身份数据作为待传输的数据。
进一步地,通信模块406还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中断输入,停止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传输装置400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各个过程,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包括:
处理器502,存储器504及存储在存储器504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502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6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602、网络模块604、音频输出单元606、输入单元608、传感器610、显示单元612、用户输入单元614、接口单元616、存储器618、处理器62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2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600作为第一设备,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网络模块604,用于根据UWB技术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处理器620,用于判断偏移角度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射频单元602,用于在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可选地,音频输出单元606、显示单元612或处理器620,用于在处理器620确定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输入单元608或用户输入单元614,用于接收用户对提示信息的确认输入;
射频单元602还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提示信息的确认输入,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可选地,音频输出单元606或显示单元612或处理器620,还用于在处理器620确定偏移角度不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角度调整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调整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可选地,显示单元612,还用于显示方向调整图标,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图标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可选地,显示单元612,还用于显示方向调整文本,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文本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可选地,音频输出单元606,还用于播放方向调整语音,以指示用户根据方向调整语音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可选地,处理器620,还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至少两个振动装置中的一个振动,以指示用户朝向振动的振动装置所在的方向转动或移动第一设备。
可选地,网络模块604,还用于在偏移角度不在预设角度范围内且第一设备朝向远离第二设备的方向转动或移动的情况下,重新确定第二设备。
可选地,射频单元602还用于向第二设备的eSE数据库传输第一设备的eSE数据库内的数据。
可选地,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包括用户身份数据,用户身份数据与场景数据相关联,场景数据与地理围栏数据相关联。具体地,处理器620,还用于在网络模块604确定第一设备处于预存的地理围栏之内的情况下,确定与地理围栏相关联的场景数据,将场景数据对应的用户身份数据作为待传输的数据。
可选地,输入单元608或用户输入单元614,还用于接收用户的中断输入;
射频单元602还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中断输入,停止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608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6082和麦克风6084,图形处理器6082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612可包括显示面板612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122。用户输入单元614包括触控面板6142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144。触控面板6142,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61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614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618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62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20中。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600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各个过程,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UWB技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在所述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偏移角度不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角度调整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调整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偏移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包括:
在所述偏移角度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输入,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角度调整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调整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显示方向调整图标,以指示用户根据所述方向调整图标转动或移动所述第一设备;
显示方向调整文本,以指示用户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文本转动或移动所述第一设备;
播放方向调整语音,以指示用户根据所述方向调整语音转动或移动所述第一设备;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的至少两个振动装置中的一个振动,以指示用户朝向振动的所述振动装置所在的方向转动或移动所述第一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UWB技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偏移角度不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且所述第一设备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设备的方向转动或移动的情况下,重新确定所述第二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的eSE数据库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eSE数据库内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包括用户身份数据,所述用户身份数据与场景数据相关联。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UWB技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偏移角度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输出角度调整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调整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偏移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输入,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用途,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显示方向调整图标,以指示用户根据所述方向调整图标转动或移动所述第一设备;
用于显示方向调整文本,以指示用户根据所述方向调整文本转动或移动所述第一设备;
用于播放方向调整语音,以指示用户根据所述方向调整语音转动或移动所述第一设备;
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的至少两个振动装置中的一个振动,以指示用户朝向振动的所述振动装置所在的方向转动或移动所述第一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偏移角度不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且所述第一设备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设备的方向转动或移动的情况下,重新确定所述第二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的eSE数据库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eSE数据库内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包括用户身份数据,所述用户身份数据与场景数据相关联。
CN202110073481.9A 2021-01-20 2021-01-20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Active CN112911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3481.9A CN112911503B (zh) 2021-01-20 2021-01-20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3481.9A CN112911503B (zh) 2021-01-20 2021-01-20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503A CN112911503A (zh) 2021-06-04
CN112911503B true CN112911503B (zh) 2023-01-13

Family

ID=7611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3481.9A Active CN112911503B (zh) 2021-01-20 2021-01-20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1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6701B (zh) * 2023-12-01 2024-01-30 深圳市光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414A (zh) * 2013-03-07 2013-05-2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超宽带的无线接入控制与时隙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3710B (zh) * 2020-02-26 2023-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42128B (zh) * 2020-04-14 2022-02-1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的设备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65961B (zh) * 2020-07-15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97067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查找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414A (zh) * 2013-03-07 2013-05-2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超宽带的无线接入控制与时隙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503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2682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947768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adata setting method thereof
AU2018421189B2 (en) Method for quickly opening application or application function, and terminal
KR102124476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60119787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US9948974B2 (en) Device pairing
US10102505B2 (en) Server-implemented method, terminal-implemen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business card information
EP32327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
WO2018058373A1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40075997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EP26908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a call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110098A1 (zh) 在移动终端上对通信内容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16200A (zh)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01065A (zh) 视频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111026B2 (en) Det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EP3644177A1 (en) Input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7143676A1 (zh) 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1866885A (zh) 验证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1150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WO2020052449A1 (zh) 一种终端应用的交互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3676395B (zh) 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4781B (zh) 页面滑动方法、装置
EP3445077B1 (en) Unlocking mobile terminal in augmented reality
CN106027601B (zh) 远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826799B (zh)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