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8941A - 物品管理系统、读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物品管理系统、读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8941A
CN115348941A CN202180024573.6A CN202180024573A CN115348941A CN 115348941 A CN115348941 A CN 115348941A CN 202180024573 A CN202180024573 A CN 202180024573A CN 115348941 A CN115348941 A CN 115348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electronic tag
manageme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45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田真一
长尾彰文
井上幸
佐藤贵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48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8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59Responders; Transpond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课题是容易提高使用了电子标签的在多个据点间移动的物品的管理的便利性。物品管理系统(100)具备获取部(11)和管理部(12)。获取部(11)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通过读取装置(2)从附于物品(3)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信息。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据点处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物品(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部(12)基于通过获取部(11)而分别在多个据点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管理物品(3)。

Description

物品管理系统、读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物品管理系统、读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以及程序。更详细地,本公开涉及用于使用电子标签来管理在多个据点(或者地点)间移动的物品的物品管理系统、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读取装置、用于管理在多个据点间移动的物品的物品管理方法、以及执行物品管理方法的程序。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作为从无线信号(电波)接受电力并进行动作的非接触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标签而利用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的制造方法。在通过该制造方法而制造的RFID标签中,内部电路通过利用包含构成场效应晶体管的材料的导电膜的涂敷法而形成。
通过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RFID标签(电子标签)有时用于通过附于在多个据点间移动的物品来管理物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51860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提高使用了电子标签的在多个据点间移动的物品的管理的便利性的物品管理系统、读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具备获取部、管理部。所述获取部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所述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处通过读取装置从附于所述物品并存储有所述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读取的信息。所述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据点处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所述物品的管理有关的信息。所述管理部基于通过所述获取部分别在所述多个据点获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管理信息来管理所述物品。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读取装置用于上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具备读取部和通信部。所述读取部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所述识别信息。所述通信部将通过所述读取部而读取的所述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获取部。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具备获取部和管理部。所述获取部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所述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移动的过程中的多个地点、通过读取装置从附于所述物品并存储有所述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读取的信息。所述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地点处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所述物品的管理有关的信息。所述管理部基于通过所述获取部分别在所述多个地点获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管理信息来管理所述物品。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方法具有获取步骤和管理步骤。所述获取步骤是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步骤。所述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通过读取装置从附于所述物品并存储有所述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读取的信息。所述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据点处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所述物品的管理有关的信息。所述管理步骤是基于通过所述获取步骤分别在所述多个据点获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管理信息来管理所述物品的步骤。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使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物品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使用上述的物品管理系统的物品的流通路径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
图3是上述的物品管理系统中使用的电子标签与读取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概要图。
图4是表示上述的电子标签与读取装置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传输路径符号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
图5是表示从上述的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
图6是表示上述的读取装置中的数据的获取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
图7是表示上述的读取装置中使用的帧格式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
图8是表示上述的物品管理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概要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统100(参照图1)。其中,下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下述的实施方式若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则能够根据设计等来进行各种变更。此外,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结构要素的大小以及厚度各自的比未必反映实际的尺寸比。
物品管理系统100是用于使用电子标签4来管理在多个据点P1(参照图2)之间移动的物品3的系统。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管理系统100被用于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的物品3的管理,换句话说被用于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据点P1分别是相互不同的设施或者场所。因此,例如存在于相同的设施的多个地点均不相当于据点P1。
近年来,在SCM中,希望将供应链中的制约以及业务可视化,在供应链中的多个参与者(例如,商家)之间共享可视化的信息。信息共享以例如进行被称为SKU(Stock KeepingUnit)的物品的接受订购以及发出订购、以及库存管理时的最小的管理单位而实施的情况较多。
物品的管理例如通过将RF(Radio Frequency)标签(电子标签)赋予给物品而实现。电子标签是内置半导体存储器、能够将通过感应电磁场或者电波而写入到存储器的数据在半导体存储器中保持、并且通过感应电磁场或者电波来从存储器非接触地读取数据的信息介质。
电子标签相比于以往物品的管理中使用的条形码,具有可读取的范围广的特征、即使存在于眼睛看不到的位置也能够读取的特征、以及能够一并从多个电子标签读取信息的特征。另一方面,电子标签相比于条形码,存在制造工序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的问题的一个手段,考虑通过涂敷法来形成电子标签。以下,将通过涂敷法而形成的电子标签称为“涂敷型标签”。涂敷型标签与使用真空技术来制造的以往的电子标签不同,不需要真空装置等制造装置,并且,能够进行基于印刷的大量生产,因此相比于以往的电子标签,存在能够通过简便的制造工艺来制作、能够减少制造成本的优点。
另一方面,在涂敷型标签中,相比于以往的电子标签,存在难以形成复杂的电路、特别是难以设为通过非接触能够进行内部存储器的重写的结构的问题。换句话说,在涂敷型标签中,在物品在多个据点(或者地点)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写入物品的管理所需的信息,为了管理物品而存在便利性缺乏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说明的物品管理系统100,即使在使用了具有上述问题的电子标签4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在多个据点(或者地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的便利性。
物品管理系统100如图1所示,具备获取部11、管理部12。
获取部11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部11通过接收从多个据点P1分别发送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按照每个据点P1获取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分别针对多个据点P1,由获取部1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的组的数目相当于在对应的据点P1通过读取装置2而读取的电子标签4的数目。
识别信息是在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P1的各个据点处被赋予给物品3并通过读取装置2而从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信息。换言之,识别信息是按照每个电子标签4而赋予的电子标签4所固有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信息在电子标签4的制造时被写入电子标签4所具有的存储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3例如能够包含商品、容纳商品的包装材料、或者一并收纳多个商品的纸箱等的容纳体等。以下,只要未特别说明,假定为物品3是商品。
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据点P1处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收集的与物品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信息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包含在对应的据点P1处确认了物品3的存在的时间(换句话说,电子标签4被读取装置2读取的时间)、或者物品3的所在地等的信息。这里,管理信息不是从电子标签4获取的信息,而是在各据点P1通过与电子标签4不同的路径收集的信息。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标签4中平时仅存储识别信息,在多个据点P1间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写入新的信息。
管理部12基于通过获取部11而分别在多个据点P1处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管理物品3。换言之,管理部12一并管理各据点P1处的物品3的状况。本公开中所谓的“管理”,能够包含仅仅将识别信息与管理信息建立关系地存储。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物品3在多个据点P1移动的过程中,即使电子标签4中未写入管理信息,也能够通过管理部12来与识别信息建立关系从而对管理信息进行管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容易提高在多个据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的便利性的优点。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参照由管理部12管理的各据点P1处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能够实现物品3的流通路径(换句话说,供应链)中的信息的可视化。并且,通过使用可视化的信息,不是关于SKU单位而是关于各个物品3,存在例如供应链中的作业效率的提高、作为废弃损耗等的原因的物品3的过剩供给的抑制、或者物品3的需要的预测精度的提高等容易实现SCM的高性能化的这种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如上述那样即使在电子标签4中不写入管理信息也能够管理物品3,因此作为电子标签4,能够采用涂敷型标签。在采用了涂敷型标签的情况下,能够活用电子标签4的条形码中没有的特征,并且相比于现有的电子标签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并实现大量生产。
(2)详细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统100。
(2.1)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2来说明包含应用物品管理系统100的环境的整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管理系统100如已经叙述那样,被用于物品3(商品)的流通路径中的物品3的管理,换句话说被用于SCM。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如图2所示那样,包含5个据点P1。
第1据点P11是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第2据点P12是物品3的制造工厂。第3据点P13是保管物品3的仓库。第4据点P14是运送物品3的运送商家的营业场所或者运送用的车辆。换句话说,第4据点P14与其他据点P1不同,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场所,也可以是流动的场所。第5据点P15是销售物品3的零售店。
以下,简单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物品3的流通路径。首先,在第1据点P11制造电子标签4。制造的电子标签4被运输到第2据点P12。在第2据点P12,制造物品3,对制造的物品3附上电子标签4。被附上电子标签4的物品3被运输到第3据点P13。在第3据点P13,保管被附上电子标签4的物品3。被附上电子标签4的物品3根据来自零售店的请求,被运输到第5据点P15。在第4据点P14,以第5据点P15为发送目标的物品3被暂时集货。在第5据点P15,将被运输的物品3销售给顾客。在物品3的销售时,电子标签4可以从物品3脱离。
(2.2)读取装置以及电子标签
接下来,参照图1~图7来说明与物品管理系统100一并使用的读取装置2以及电子标签4。
电子标签4例如是被动型的RF标签,至少具有对按照每个电子标签4而固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子标签4的制造时,识别信息被写入到电子标签4的存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标签4能够在能够与物品3一体处理的状态下附于物品3即可,作为电子标签4被附于物品3的具体方式,存在各种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电子标签4是密封状,被贴附于物品3。此外,电子标签4也可以被埋入到物品3的封装体或者包装纸。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标签4与读取装置2之间进行反向散射通信(Backscattercommunication)。具体地说,电子标签4如图3所示,通过利用开关SW1来连接或者断开与天线AT1和接地GND连接的匹配用电阻MAT1,从而进行反向散射通信。反向散射通信不是通过电子标签4来生成载波,而是通过将天线AT1的阻抗利用开关SW1的高速切换来改变与匹配用电阻MAT1的连接状态从而发送数据的通信方式。具体地说,电子标签4不是自己辐射电波,而是利用天线AT1来反射或者吸收从读取装置2发送的电波W1,从而进行调制以使得电波W1接通/断开来发送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标签4如图3所示,在将开关SW1接通来将天线AT1与匹配用电阻MAT1连接的状态下,吸收电波W1(参照图3中的“ON”)。此外,电子标签4在将开关SW1断开来将天线AT1从匹配用电阻MAT1断开的状态下,反射电波W1(参照图3中的“OFF”)。
这里,若通过读取装置2来监视来自电子标签4的反射波W2的大小,则在电子标签4将开关SW1接通来将天线AT1与匹配用电阻MAT1连接的状态下,读取装置中能够观测较小的反射波W2。相反地,在电子标签4将开关SW1断开来将天线AT1从匹配用电阻MAT1断开的状态下,可在读取装置2观测较大的反射波W2。这样,读取装置2通过观测反射波W2的大小,接收来自电子标签4的数据。
这里,如已经叙述那样,电子标签4是通过涂敷法而形成的涂敷型标签。涂敷型标签具有制造成本低廉并且能够大量生产的优点,并且也具有以下的特征。第1,涂敷型标签难以形成复杂的电路,因此不具有使整流电路的输出稳定化的电路(例如,调节器、以及电容较大的100pF以上的电容器等)。因此,在涂敷型标签,用于驱动电子标签4的电力可能变得不稳定。第2,涂敷型标签相比于使用真空技术而制造的现有的电子标签,数据速率较低。因此,在涂敷型标签,若将开关SW1接通并将天线AT1与匹配用电阻MAT1连接的状态继续,则可能不能从自读取装置2发送的电波W1接受电力,用于维持电子标签4的驱动状态的电力不足。
针对第1技术问题,即使是通过涂敷法而形成涂敷型标签后、通过焊接而将电容较大的通用的电容器与整流电路连接、改善了用于驱动电子标签4的电力的不稳定的涂敷型标签,第2技术问题也依然不能消除。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以下那样进行电子标签4与读取装置2之间的通信,实现上述问题的消除。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标签4在反向散射通信中使用RZ(Returnto Zero:归零)符号。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电子标签4在表示“0”的比特,将开关SW1断开从而维持将天线AT1从匹配用电阻MAT1断开的状态。换句话说,在表示“0”的比特中的比特宽度,是通过全部开关SW1来将天线AT1从匹配用电阻MAT1断开的非连接时间T11。另一方面,电子标签4在表示“1”的比特,将开关SW1从断开暂时切换为接通从而将天线AT1与匹配用电阻MAT1连接后,将开关SW1再次从接通切换为断开从而将天线AT1从匹配用电阻MAT1断开。换句话说,在表示“1”的比特中的比特宽度,开关SW1与匹配用电阻MAT1连接的连接时间T12和非连接时间T11的比例是1∶1。因此,在从电子标签4向读取装置2发送的信号中,如果除去全部比特为“1”的情况,则非连接时间T11比连接时间T12长。此外,在从电子标签4向读取装置2发送的信号中,即使在全部比特为“1”的情况下,非连接时间T11也与连接时间T12同等,难以小于连接时间T12。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反向散射通信中,使用上述的RZ符号那样的以下的符号方式。在该符号方式中,在电子标签4对读取装置2发送信号时,电子标签4所具有的天线AT1从匹配用电阻MAT1断开的非连接时间T11能够在天线AT1与匹配用电阻MAT1连接的连接时间T12以上的范围内变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缩短不能从自读取装置2发送的电波接受电力的期间、用于维持电子标签4的驱动状态的电力不容易不足的优点。
读取装置2是构成RFID系统的读取器,是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装置2分别被设置于多个据点P1。在图2中,仅在第1据点P11以及第4据点P14图示读取装置2,在其他据点P1未图示读取装置2。此外,设置于第4据点P14的读取装置2与设置于其他据点P1的读取装置2不同,不是设置于对应的据点P1的固定型的装置,而是运送商家的从业人员所持的便携型的装置。
如图1所示,读取装置2具备读取部21和通信部22。此外,读取装置2具备向电子标签4辐射电波并且接受由电子标签4反射的电波的天线23(参照图2)。另外,在设置于第4据点P14的读取装置2中,内置有天线23。
读取部21例如能够通过包含1个以上的处理器(微处理器)和1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而实现。换句话说,通过1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1个以上的存储器中存储的1个以上的程序(应用),从而作为读取部21而发挥功能。这里,程序被预先记录于主计算机1的存储器,但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等电气通信线路,或者记录于存储卡等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而提供。
读取部21具有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的功能。具体地说,读取部21从天线23向电子标签4辐射电波。并且,读取部21通过天线23来接受因辐射的电波而启动的来自电子标签4的反射波(信号),从接受的反射波读取识别信息。
这里,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电子标签4即涂敷型标签除了已经叙述的特征,还具有以下的特征。即,涂敷型标签不具有使整流电路的输出稳定化的电路,并且由于制造电子标签4时的材料,会按照每个电子标签4而数据速率(驱动频率)不同。换言之,电子标签4具有按照每个电子标签4而不同的固有的数据速率(驱动频率)。如已经叙述那样,之后安装了通用的电容器的涂敷型标签也同样具有该涂敷型标签的特征。假定在数据速率较大的电子标签4和数据速率较小的电子标签4中,数据速率几倍程度地不同。因此,在涂敷型标签与读取装置2之间进行通信时,存在读取装置2不能对涂敷型标签指示数据速率或者不能预测数据速率的这种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电子标签4构成为发送图5所示的信号,并且将读取部21构成为具有以下的判断部211以及确定部212,从而实现上述的问题的消除。
电子标签4若接受从读取装置2辐射的电波并启动,则发送图5所示的前导码PR1、起始比特、有效载荷(数据)。前导码PR1是电子标签4与读取装置2之间的通信的同步用的比特串。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导码PR1作为一个例子,是“11111111”的8比特的比特串。该情况下,在读取装置2中,观测到较大的反射波W2和较小的反射波W2交替重复共计8次的状态。起始比特是被插入到前导码PR1与有效载荷之间、通知数据的发送开始的比特串。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始比特是“0011”的4比特的比特串。有效载荷是包含识别信息(图5中的“ID”)、多个修正比特CB1、作为纠错符号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的比特串。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信息按每8比特被分割,但分割数也可以不是8比特。在有效载荷中,修正比特CB1与被分割的识别信息的比特串被交替插入。
判断部211判断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的正当性。即,电子标签4如上述那样在向读取装置2发送数据时发送前导码PR1,因此判断部211基于前导码PR1的周期是否为规定的范围内,判断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的正当性。
在判断部211中的判断之前,读取部21推断前导码PR1的周期(换句话说,前导码PR1中包含的多个比特的周期)。前导码PR1的周期在前导码PR1的发送时刻,实质相当于电子标签4的数据速率(驱动频率)。具体地说,读取部21若通过天线23接收前导码PR1,则检测前导码PR1中包含的多个脉冲的边缘。接下来,读取部21基于检测到的多个脉冲的边缘,多次测量边缘的周期。并且,读取部21基于测量的多个边缘的周期,运算(推断)前导码PR1的周期。作为一个例子,读取部21将测量的多个边缘的周期的平均值推断为前导码PR1的周期。此外,读取部21也可以将测量的多个边缘的周期之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的中央值推断为前导码PR1的周期。
若前导码PR1的周期是规定的范围内,则判断部211判断为从所希望的电子标签4发送信号。该情况下,读取部21视为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正当,读取数据。另一方面,若前导码PR1的周期超过规定的范围,则判断部211判断为从与所希望的电子标签4不同的电子标签(换句话说,对于物品管理系统100来讲对象外的电子标签等)发送数据。该情况下,读取部21视为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不正当,放弃数据。
确定部212确定对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进行获取的定时。具体地说,确定部212基于前导码PR1的周期,确定对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进行获取的定时。换言之,确定部212基于推断的前导码PR1的周期(数据速率),确定采样速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不能对电子标签4指示数据速率,也能够通过基于推断的数据速率来确定获取数据的定时,从而读取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
这里,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电子标签4即涂敷型标签除了已经叙述的特征,还具有以下的特征。即,涂敷型标签不具有使整流电路的输出稳定化的电路,因此存在与读取装置2的通信中占空比变动或者数据速率变动的问题。如已经叙述那样,之后附上通用的电容器的涂敷型标签也可能同样具有该涂敷型标签的特征。作为一个例子,假定占空比在与读取装置2的通信中变动几十%左右。因此,在涂敷型标签与读取装置2之间进行通信时,存在由于占空比或者数据速率的变动而无法捕捉数据速率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标签4在向读取装置2发送数据的期间,发送用于修正获取数据的定时的多个修正比特CB1。在本实施方式中,修正比特CB1作为一个例子,是“1111”等的4比特的比特串,但也可以不是4比特的比特串。具体地说,读取部21若通过天线23而接收修正比特CB1,则检测修正比特CB1中包含的多个脉冲的边缘。接下来,读取部21基于检测到的多个脉冲的边缘,多次测量边缘的周期。并且,读取部21基于测量的多个边缘的周期,运算(推断)修正比特CB1的周期。修正比特CB1的周期在修正比特CB1的发送时刻,实质上相当于电子标签4的数据速率(驱动频率)。
并且,确定部212与基于前导码PR1的周期的情况同样地,基于修正比特CB1的周期,修正对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进行获取的定时。换言之,确定部212基于推断的多个修正比特CB1的周期(数据速率),修正采样速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电子标签4与读取装置2的通信中,占空比或者数据速率变动,具有通过基于修正比特CB1而修正获取数据的定时,从而容易稳定地读取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的优点。
参照图6来说明使用了修正比特CB1的修正的一个例子。在图6中,“ID”表示识别信息的比特串。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假定为在1比特宽度中存在脉冲的情况下表示“1”,在1比特宽度中不存在脉冲的情况下表示“0”。图6中的向上的箭头表示读取部21读取数据的定时。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识别信息的比特串中,脉冲与获取数据的定时在第1比特B1中未偏离,但经过第2比特B2、第3比特B3以及第4比特B4而逐渐偏离。并且,在第5比特B5中,脉冲与获取数据的定时完全偏离。因此,虽然第5比特B5本来是表示“1”的比特,但由于脉冲与获取数据的定时偏离,因此读取部21将第5比特B5错误地读取为“0”。
因此,确定部212基于在第5比特B5之后插入的包含第6比特B6~第9比特B9的修正比特CB1,修正获取数据的定时。由此,在修正比特CB1之后插入的识别信息的比特串中,在第10比特B10中,脉冲与获取数据的定时的偏离消除。另外,实际上,优选第5比特B5那样脉冲与获取数据的定时完全偏离之前,插入修正比特CB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部21基于在前导码PR1之后插入的起始比特(参照图5),读取多个修正比特CB1被插入的定时。换句话说,读取装置2(读取部21)基于前导码PR1与多个修正比特CB1之中的前端的修正比特CB1之间的比特串BS1(这里为起始比特),读取多个修正比特CB1被插入的定时。例如,读取部21根据起始比特的比特串的方式,读取修正比特CB1按每几个比特(作为一个例子为4比特或者8比特)而被插入。因此,读取部21能够掌握修正比特CB1被插入的定时,因此具有容易防止修正比特CB1的跳读的这种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装置2能够通过与电子标签4的特性相应的多个帧格式FF1而通信。具体地说,读取装置2使用图7所示的6个帧格式FF1之中的任一个来与电子标签4之间进行通信。第1格式FF11是从电子标签4仅发送前导码PR1的情况下使用的帧格式FF1。第2格式FF12是仅检测电子标签4的用途的情况下使用的帧格式FF1。第3格式FF13是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识别信息的固定长度为8比特且不包含CRC的情况下使用的帧格式FF1。第4格式FF14是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识别信息的固定长度是8比特的情况下使用的帧格式FF1。第5格式FF15是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识别信息的固定长度是16比特的情况下使用的帧格式FF1。第6格式FF16是通常使用的帧格式FF1,也就是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识别信息的固定长度是24比特的情况下使用的帧格式FF1。
通信部22例如具有能够与因特网等的网络N1、或者数据库D1(后述)连接的通信接口。通信部22具有将由读取部21读取的识别信息发送给获取部11的功能。此外,通信部22具有接收从发送部14(后述)发送的更新信息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部22在物品管理系统100与读取装置2之间存在数据库D1的情况下,向数据库D1发送识别信息。数据库D1如后述那样经由网络N1来向获取部11发送识别信息。因此,该情况下,通信部22间接地向获取部11发送识别信息。另一方面,通信部22在物品管理系统100与读取装置2之间不存在数据库D1的情况下,经由网络N1来直接地向获取部11发送识别信息。
(2.3)物品管理系统
接下来,参照图1来说明物品管理系统100。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管理系统100是被设置于与多个据点P1不同的据点的服务器装置。物品管理系统100例如能够通过包含1个以上的处理器(微处理器)和1个以上的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而实现。换句话说,通过1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1个以上的存储器中存储的1个以上的程序(应用),作为物品管理系统100而发挥功能。程序预先记录于存储器,但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等的电气通信线路,或者记录于存储卡等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而被提供。
物品管理系统100具备:获取部11、管理部12、认证部13、发送部14。
获取部11具有能够与网络N1连接的通信接口。获取部11经由网络N1,按照每个据点P1,获取由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的识别信息和从与读取装置2不同的路径收集的管理信息。获取部11是后述的获取步骤ST1(参照图8)的执行主体。
识别信息是通过读取装置2而从附于物品3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信息。识别信息是在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中在电子标签4的制造时被写入电子标签4所具有的存储器的信息,是电子标签4固有的识别符。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信息作为取决于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序的随机的编号,被写入到电子标签4所具有的存储器。
管理信息是在识别信息被读取装置2读取的据点P1,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收集的与物品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信息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包含物品3的物品信息。本公开中所谓的“物品信息”,是用于识别物品3的信息,例如是在日本使用的JAN(JapaneseArticle Number)码等识别码。这种识别码中,除了JAN码,还存在EPC(Electronic ProductCode)、在欧州等使用的EAN(European Article Number)码以及在美国等使用的UPC(Universal Product Code)等。EPC中,例如除了GTIN(Global Trade Item Number)等用于分别识别物品3的识别码,还能够包含GRAI(Global Returnable Asset Identifier)等用于管理企业所具有的资产(物品3)的识别码。此外,物品信息并不局限于识别物品3的品种(种类)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分别识别相同品种的物品3的序列信息等的信息。由此,即使在存在多个相同品种的物品3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物品信息来分别确定这些相同品种的多个物品3。
此外,管理信息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包含物品3的流通路径(供应链)的各过程中的SCM的高性能化所需的信息。例如,管理信息能够包含基于EPCIS(Electronic ProductCode Information Services: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的规格的项目。作为项目,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包含电子标签4被读取的日期时间、电子标签4被读取的场所、电子标签4被设置的状态。另外,EPCIS的项目之中,关于物品3,通过附于物品3的物品信息和附于物品3的电子标签4的识别信息的组合来表示。此外,例如若是物品3的制造工厂,则管理信息能够包含生产线的编号、制造担当者、制造中使用的材料、或者制造中使用的工具的信息等。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第1据点P11、第2据点P12、第3据点P13以及第5据点P15分别设置第1数据库D11、第2数据库D12、第3数据库D13以及第4数据库D14。以下,在不区分各数据库D11~D14的情况下,简称为“数据库D1”。换句话说,在多个据点P1之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据点P1,设置对由对应的据点P1收集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D1。
数据库D1内置于在各据点P1设置的处理装置5。处理装置5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包含台式型或膝上型的个人计算机或者平板终端等。另外,在图2中,仅在第1据点P11图示处理装置5,在其他第2据点P12、第3据点P13以及第5据点P15未图示处理装置5。
处理装置5(数据库D1)具有将从读取装置2发送的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管理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的功能。此外,处理装置5具有将存储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向获取部11发送的功能。换句话说,关于设置有数据库D1的据点P1,获取部11从处理装置5(数据库D1)获取对应的据点P1处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
处理装置5与物品管理系统100之间可以通过有线(专用线)而相互通信,也可以通过按照Wi-Fi(注册商标)等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而相互通信。此外,处理装置5与物品管理系统100之间可以通过按照LTE(Long Term Evolution)、4G或者5G等移动电话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而相互通信。
发送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的定时可以是通过处理装置5(数据库D1)而获取到识别信息的时刻,换句话说可以是实时的。此外,处理装置5可以蓄积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将蓄积的信息定期地通过批量处理而一并发送给获取部11。
这里,在仅通过管理部12(共用数据库CD1)来管理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的情况下,从各据点P1的读取装置2向获取部11实时地发送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通信量容易变得庞大。对此,若在1个以上的据点P1设置数据库D1,则通过数据库D1来暂时蓄积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等从而能够实现通信量的减轻,其结果,具有容易运用物品管理系统100的优点。
另外,在第4据点P14,与其他的第1据点P11、第2据点P12、第3据点P13、第5据点P15不同地,未设置数据库D1。因此,在第4据点P14,由读取装置2读取的识别信息在没有与输入到读取装置2的管理信息建立关联地蓄积于数据库D1的情况下,发送给获取部11。
管理部12基于由获取部11分别在多个据点P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管理物品3。管理部12是后述的管理步骤ST2(参照图8)的执行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部12具有共用数据库CD1,在共用数据库CD1中将识别信息与管理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因此,在共用数据库CD1中,按照每个电子标签4(换句话说,物品3),存储各据点P1处的管理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共用数据库CD1中也存储物品3的物品信息。换句话说,管理部12将物品3的物品信息管理为管理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部12将与电子标签4有关的特性信息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管理。特性信息不是如识别信息那样从外部写入到电子标签4的信息,而是电子标签4本身具备的固有的信息。特性信息作为一个例子,是电子标签4的数据速率(驱动频率)。
如已经叙述那样,数据速率(驱动频率)是制造电子标签4时的材料所导致的固有的信息。因此,制造驱动频率相同的电子标签4的仿制品非常困难。因此,通过参照驱动频率,例如即使带着恶意而制造出识别信息相同的电子标签4的仿制品,也难以仿制到驱动频率也相同,因此有助于电子标签4的真伪的判断。
认证部13通过认证电子标签4,来判断电子标签4的真伪。具体地说,认证部13基于管理部12中管理的特性信息(第1特性信息)和由读取装置2读取的特性信息(第2特性信息)来认证电子标签4。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装置2如已经叙述那样,在读取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时,推断数据速率(驱动频率)。换句话说,也可以说读取装置2构成为读取与电子标签4有关的特性信息(这里为驱动频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管理部12管理的特性信息是在第1据点P11由读取装置2读取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由管理部12管理的特性信息是在电子标签4的制造时从电子标签4获取的信息。另一方面,由读取装置2读取的特性信息是在各据点P1(除了第1据点P11)由读取装置2读取的驱动频率。
因此,若由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的特性信息与电子标签4的制造时获取的特性信息一致,则认证部13判断为该电子标签4是正品,若不一致,则判断为该电子标签4是仿制品。
发送部14经由网络N1,将共用数据库CD1中存储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作为更新信息而发送给各据点P1。更新信息的发送对象是设置于各据点P1的处理装置5(数据库D1)。接收到更新信息的处理装置5基于更新信息来更新数据库D1。由此,在各据点P1,能够共享物品管理系统100所具有的最新的信息。
这里,更新信息中,能够包含电子标签4的特性信息(这里为数据速率(驱动频率))。例如,假定为通过读取装置2而从在第1据点P11制造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特性信息被存储于共用数据库CD1。该情况下,发送部14将共用数据库CD1中存储的特性信息作为更新信息而经由网络N1向其他据点P1发送。在将电子标签4的特性信息向数据库D1发送时,能够将特性信息利用于电子标签4的真伪判断,因此将特性信息加密发送为宜。因此,接收到特性信息的读取装置2能够预先掌握电子标签4的数据速率(驱动频率),因此具有容易获取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的优点。
(3)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统100的动作。
(3.1)基本动作
首先,参照图8来说明物品管理系统100的基本动作的一个例子。在物品管理系统100中,获取部11等待接受来自任一据点P1的读取装置2或者处理装置5(数据库D1)的信号(S1:否)。然后,若接收来自任一据点P1的读取装置2或者处理装置5的信号(S1:是),则获取部11从接收的信号获取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S2)。处理S2相当于获取步骤ST1。另外,在从读取装置2或者处理装置5发送的信号中包含电子标签4的特性信息的情况下,获取部11除了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也获取电子标签4的特性信息。
并且,管理部12将由获取部1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存储或者覆盖写入于共用数据库CD1,从而更新共用数据库CD1(S3)。处理S3相当于管理步骤ST2。然后,发送部14向各据点P1的数据库D1发送更新信息(S4)。以下,物品管理系统100每当接收来自读取装置2或者处理装置5(数据库D1)的信号,则反复上述的一系列的处理。
(3.2)具体例
接下来,作为具体例,参照图2来说明应用了物品管理系统100的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的一系列的流程。以下,为了使说明简单,省略基于物品管理系统100的发送部14的动作。
首先,在第1据点P11的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中,制造电子标签4。在制造时,在电子标签4中,固有的识别信息被写入到存储器。
在向电子标签4写入了识别信息之后,在检查工序中,检查能否通过读取装置2来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由此,检查电子标签4是否合格。在检查工序中,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和数据速率(驱动频率)。读取的识别信息与驱动频率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在第1据点P11设置的处理装置5(第1数据库D11)。
然后,第1数据库D11中存储的识别信息以及驱动频率经由网络N1而被发送给物品管理系统100的获取部11。管理部12将由获取部1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驱动频率存储于共用数据库CD1。
接下来,制造的电子标签4被移交或者销售给期望电子标签4的公司。期望电子标签4的公司可以是与运营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的公司相同的公司,或者系列公司,或者没有关系的公司。并且,电子标签4被运输到附有电子标签4的物品3的制造工厂(第2据点P12)。
在作为第2据点P12的物品3的制造工厂,通过在物品3贴上电子标签4,从而在物品3附上电子标签4。在物品3贴上电子标签4之后,在检查工序中,检查能否由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在检查工序中,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和数据速率(驱动频率)。读取的识别信息以及驱动频率与附有电子标签4的物品3的物品信息(例如,JAN码等)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在第2据点P12设置的处理装置5(第2数据库D12)。
设置于第2据点P12的处理装置5进一步将基于EPCIS的规格的项目等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为管理信息。并且,第2数据库D12中存储的识别信息、驱动频率以及管理信息经由网络N1而被发送给物品管理系统100的获取部11。
认证部13基于来自第2数据库D12的电子标签4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来自物品3的制造工厂的驱动频率)、存储的电子标签4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来自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的驱动频率)来认证电子标签4。在电子标签4是正品的情况下,管理部12通过使由获取部1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存储于共用数据库CD1来使共用数据库CD1更新。另一方面,在电子标签4是仿制品的情况下,管理部12向物品3的制造工厂通知警告。由此,在物品3的制造工厂,能够判断附于警告的物品3的电子标签4是否通过真正的路径而被运输。
接下来,附有电子标签4的物品3作为库存而被运输到仓库(第3据点P13)。在作为第3据点P13的仓库,在物品3入库时,通过由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来执行物品3的进货检查。在进货检查中,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和数据速率(驱动频率)。读取的识别信息以及驱动频率被存储于在第3据点P13设置的处理装置5(第3数据库D13)。
在第3据点P13设置的处理装置5进一步将基于EPCIS的规格的项目等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为管理信息。并且,第3数据库D13中存储的识别信息、驱动频率以及管理信息经由网络N1而被发送给物品管理系统100的获取部11。
认证部13基于来自第3数据库D13的电子标签4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来自仓库的驱动频率)和存储的电子标签4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来自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的驱动频率)来认证电子标签4。在电子标签4是正品的情况下,管理部12通过使由获取部1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存储于共用数据库CD1,从而使共用数据库CD1更新。另一方面,在电子标签4是仿制品的情况下,管理部12向仓库通知警告。由此,在仓库中,能够判断附于被警告的物品3的电子标签4是否是通过真正的路径而运输的。
接下来,附有电子标签4的物品3被顾客(这里为零售店)购买,然后,被运输到运送商家的营业场所或者运送用的车辆(第4据点P14)。这里,假定为第4据点P14是运送商家的营业场所。在作为第4据点P14的营业场所,从业人员通过读取装置2来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此时,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和数据速率(驱动频率)。读取的识别信息以及驱动频率与由从业人员输入到读取装置2的管理信息建立关联,经由网络N1而被发送给物品管理系统100的获取部11。
认证部13基于来自第4据点P14的读取装置2的电子标签4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来自运送商家的营业场所的驱动频率)和存储的电子标签4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来自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的驱动频率)来认证电子标签4。在电子标签4是正品的情况下,管理部12通过使由获取部1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存储于共用数据库CD1,从而使共用数据库CD1更新。另一方面,在电子标签4是仿制品的情况下,管理部12向运送商家的营业场所通知警告。由此,在运送商家的营业场所,能够判断附于被警告的物品3的电子标签4是否为通过真正的路径而运输的。
接下来,附有电子标签4的物品3被运输到作为购买者的零售店(第5据点P15)。在作为第5据点P15的零售店,在交付物品3时,通过读取装置2来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读取装置2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和数据速率(驱动频率)。读取的识别信息以及驱动频率被存储于在第5据点P15设置的处理装置5(第4数据库D14)。
在第5据点P15设置的处理装置5进一步将基于EPCIS的规格的项目等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为管理信息。并且,第4数据库D14中存储的识别信息、驱动频率以及管理信息经由网络N1而被发送给物品管理系统100的获取部11。
认证部13基于来自第4数据库D14的电子标签4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来自零售店的驱动频率)和存储的电子标签4的驱动频率(换句话说,来自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的驱动频率)来认证电子标签4。在电子标签4是正品的情况下,管理部12通过使由获取部1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存储于共用数据库CD1,从而使共用数据库CD1更新。另一方面,在电子标签4是仿制品的情况下,管理部12向零售店通知警告。由此,在零售店,能够判断附于被警告的物品3的电子标签4是否为通过真正的路径而运输的。
(4)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上述的实施方式若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则能够根据设计等来进行各种变更。此外,与物品管理系统100同样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物品管理方法、(计算机)程序或者记录有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等来具体化。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方法具有获取步骤ST1和管理步骤ST2。获取步骤ST1是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步骤。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P1、通过读取装置2而从附于物品3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信息。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据点P1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物品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步骤ST2是基于通过获取步骤ST1而分别在多个据点P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管理物品3的步骤。此外,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使1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物品管理方法。
以下,举例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来应用。
在本公开中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例如,获取部11以及管理部12等中包含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以作为硬件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为主结构。通过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记录的程序,可实现作为本公开中的物品管理系统100的功能。程序可以预先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可以通过电气通信线路而提供,也可以记录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存储卡、光盘、硬盘驱动器等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而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由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1个至多个电子电路构成。这里所谓的IC或者LSI等的集成电路根据集成的程度而称呼不同,包含被称为系统LSI、VLSI(VeryLarge Scale Integration)或者ULSI(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的集成电路。进一步地,针对LSI的制造后程序化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可进行LSI内部的接合关系的重构或者LSI内部的电路划分的重构的逻辑设备,也能够采用为处理器。多个电子电路可以集合于一个芯片,也可以分散设置于多个芯片。多个芯片可以集合于一个装置,也可以分散设置于多个装置。这里所谓的计算机系统包含具有1个以上的处理器以及1个以上的存储器的微控制器。因此,关于微控制器,也由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或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个至多个电子电路构成。
此外,物品管理系统100中的多个功能集合于一个壳体内并不是物品管理系统100所必须的结构。物品管理系统100的结构要素也可以分散设置于多个壳体。进一步地,物品管理系统100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例如也可以通过服务器装置以及云(云计算)等来实现。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多个修正比特CB1在数据的发送中,每发送8比特的数据而被插入,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多个修正比特CB1也可以在数据的发送中,根据电子标签4的种类而被插入到不同的位置。换言之,多个修正比特CB1也可以在数据的发送中,根据基于涂敷型标签(电子标签4)的特性而设定的通信协议而被插入。作为一个例子,在某个电子标签4中,多个修正比特CB1每发送4比特的数据而被插入,在其他电子标签4中,多个修正比特CB1每发送8比特的数据而被插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子标签4并不局限于被动型的RF标签,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即,电子标签4是能够使用感应电磁场或者电波来与读取装置2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即可。电子标签4优选是接受来自读取装置2的电波而启动的被动型。此外,电子标签4优选是通过涂敷法而形成的涂敷型标签。在电子标签4是涂敷型标签的情况下,优选具有能够通过非接触来重写信息的存储器,但也可以不具有上述那样的存储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物品管理系统100的认证部13进行电子标签4的认证,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电子标签4的认证也可以通过设置于各据点P1的处理装置5(数据库D1)来进行。该情况下,物品管理系统100也可以不具备认证部1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以最新的信息更新设置于各据点P1的数据库D1。该情况下,物品管理系统100也可以不具备发送部1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各据点P1设置数据库D1。该情况下,物品管理系统100的获取部11从处于各据点P1的读取装置2获取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在电子标签4的制造工厂制造的电子标签4附于在物品3的制造工厂制造的物品3,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在物品3的制造工厂,在印刷有电子标签4的状态下制造物品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没置于各据点P1的读取装置2不包含于物品管理系统100的结构要素,但也可以包含于物品管理系统100的结构要素。即,物品管理系统100也可以还具备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的读取装置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读取装置2能够单独在市场流通。即,读取装置2被用于物品管理系统100,具备读取部21和通信部2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物品管理系统100被用于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的物品3的管理,但并不局限于该方式。例如,物品管理系统100的应用对象能够用于在相同的建筑物内的多个地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作为一个例子,物品管理系统100能够应用于食堂。具体地说,电子标签4被附于顾客手持并移动的托盘(物品3)。并且,顾客拿着托盘而围绕提供料理的各桌子(地点P1),将所希望的1个以上的料理承载于托盘之后进行结账。该情况下,与承载于托盘的料理有关的信息相当于管理信息。
换句话说,物品管理系统100具备获取部11和管理部12。获取部11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3移动的过程中的多个地点P1、通过读取装置2来读取附于物品3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信息。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地点P1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物品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部12基于通过获取部11而分别在多个地点P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管理物品3。
(总结)
如以上所述,第1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具备获取部(11)和管理部(12)。获取部(11)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P1)、通过读取装置(2)而从附于物品(3)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信息。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据点(P1)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物品(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部(12)基于通过获取部(11)而分别在多个据点(P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管理物品(3)。
通过该方式,具有容易提高使用了电子标签(4)的在多个据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的便利性的这种优点。
在第2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1方式中,管理部(12)将与电子标签(4)有关的特性信息(第1特性信息)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进行管理。
通过该方式,具有通过管理特性信息从而容易判断电子标签(4)的真伪的这种优点。
在第3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2方式中,读取装置(2)构成为从电子标签(4)读取与电子标签有关的特性信息(第2特性信息)。物品管理系统(100)还具备认证部(13)。认证部(13)基于由管理部(12)管理的特性信息(第1特性信息)和由读取装置(2)读取的特性信息(第2特性信息)来认证电子标签(4)。
通过该方式,具有能够在物品(3)移动的过程中判断电子标签(4)是否以真正的路径被运输的这种优点。
在第4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1~第3的任一个方式中,管理部(12)将物品(3)的物品信息管理为管理信息。
通过该方式,具有能够包含物品(3)的品种等物品(3)的具体内容来进行管理的这种优点。
在第5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1~第3的任一个方式中,在多个据点(P1)之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据点(P1),设置数据库(D1)。数据库(D1)对在对应的据点(P1)收集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进行存储。获取部(11)从数据库(D1)获取对应的据点(P1)处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相比于获取部(11)不经由数据库(D1)而从各据点(P1)获取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的情况,容易减少通信量。
在第6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1~第5的任一个方式中,电子标签(4)是涂敷型标签。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相比于利用真空技术而制造的电子标签(4),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在第7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1~第6的任一个方式中,电子标签(4)与读取装置(2)之间进行反向散射通信。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容易实现电子标签(4)中的耗电的减少。
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7方式中,在反向散射通信中,在电子标签(4)对读取装置(2)发送信号时,使用以下的符号方式。该符号方式是电子标签(4)具有的天线(AT1)从匹配用电阻(MAT1)断开的非连接时间(T11)能够在天线(AT1)与匹配用电阻(MAT1)连接的连接时间(T12)以上的范围内变动的方式。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用于驱动电子标签(4)的电力难以变得不足,容易实现电子标签(4)的动作的稳定化。
在第9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6~第8的任一个方式中,电子标签(4)在向读取装置(2)发送数据时发送前导码(PR1)。读取装置(2)具备判断部(211),该判断部(211)基于前导码(PR1)的周期是否为规定的范围内,判断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的正当性。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物品管理系统(100)容易判断是否为作为读取对象的电子标签(4)。
在第10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6~第9的任一个方式中,电子标签(4)在向读取装置(2)发送数据时发送前导码(PR1)。读取装置(2)具备确定部(212),该确定部(212)基于前导码(PR1)的周期,确定对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进行获取的定时。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在不能从读取装置(2)对电子标签(4)指示数据速率的情况下,也能够读取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
在第11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6~第10的任一个方式中,电子标签(4)在向读取装置(2)发送数据的期间,发送用于修正获取数据的定时的多个修正比特(CB1)。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在读取装置(2)中,获取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的定时难以偏离,读取数据的精度容易提高。
在第12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11方式中,多个修正比特(CB1)在数据的发送中,被插入到根据电子标签(4)的种类而不同的位置。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相比于不依赖于电子标签(4)的种类而一律插入多个修正比特(CB1)的情况,读取数据的精度容易提高。
在第13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11或者第12方式中,电子标签(4)在向读取装置(2)发送数据时发送前导码(PR1)。读取装置(2)基于前导码(PR1)与多个修正比特(CB1)之中的前端的修正比特(CB1)之间的比特串(BS1),读取多个修正比特(CB1)被插入的定时。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容易防止读取装置(2)跳读多个修正比特(CB1)。
在第14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中,在第6~第13的任一个方式中,读取装置(2)能够以与电子标签(4)的特性相应的多个帧格式(FF1)进行通信。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即使电子标签(4)的数据速率变动,也容易通过读取装置(2)来读取从电子标签(4)发送的数据。
第15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在第1~第14的任一个方式中,还具备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的读取装置(2)。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容易提高使用了电子标签(4)的在多个据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的便利性。
第16方式所涉及的读取装置(2)被用于第1~第14的任一个方式的物品管理系统(100),具备读取部(21)和通信部(22)。读取部(21)从电子标签(4)读取识别信息。通信部(22)将由读取部(21)读取的识别信息发送给获取部(11)。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容易提高使用了电子标签(4)的在多个据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的便利性。
第17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系统(100)具备获取部(11)和管理部(12)。获取部(11)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3)移动的过程中的多个地点(P1)处、通过读取装置(2)而从附于物品(3)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信息。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地点(P1)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物品(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部(12)基于由获取部(11)分别在多个地点(P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管理物品(3)。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容易提高使用了电子标签(4)的在多个地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的便利性。
第18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管理方法具有获取步骤(ST1)和管理步骤(ST2)。获取步骤(ST1)是获取识别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步骤。识别信息是分别在物品(3)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P1)处、通过读取装置(2)而从附于物品(3)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4)读取的信息。管理信息是在对应的据点(P1)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物品(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步骤(ST2)是基于通过获取步骤(ST1)而分别在多个据点(P1)获取的识别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来管理物品(3)的步骤。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容易提高使用了电子标签(4)的在多个据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的便利性。
第19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使1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第18方式的物品管理方法。
通过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容易提高使用了电子标签(4)的在多个据点(P1)间移动的物品(3)的管理的便利性。
关于第2~第15方式所涉及的结构,不是物品管理系统(100)所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符号说明-
100 物品管理系统
11 获取部
12 管理部
13 认证部
2 读取装置
21 读取部
211 判断部
212 确定部
22 通信部
3 物品
4 电子标签
AT1 天线
BS1 比特串
CB1 修正比特
D1 数据库
FF1 帧格式
MAT1 匹配用电阻
P1 据点(地点)
PR1 前导码
SW1 开关
T11 非连接时间
T12 连接时间
ST1 获取步骤
ST2 管理步骤。

Claims (19)

1.一种物品管理系统,具备:
获取部,获取分别在物品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处通过读取装置从附于所述物品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读取的所述识别信息、和在对应的据点处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所述物品的管理有关的管理信息;和
管理部,基于通过所述获取部分别在所述多个据点获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管理信息来管理所述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部将与所述电子标签有关的第1特性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关联地进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读取装置构成为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与所述电子标签有关的第2特性信息,
所述物品管理系统还具备:认证部,基于由所述管理部管理的所述第1特性信息和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出的所述第2特性信息来认证所述电子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部将所述物品的物品信息作为所述管理信息而进行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多个据点之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据点,设置对在对应的据点被收集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
所述获取部从所述数据库获取对应的据点处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管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是涂敷型标签。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读取装置之间进行反向散射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反向散射通信中,在所述电子标签对所述读取装置发送信号时,使用所述电子标签所具有的天线与匹配用电阻断开的非连接时间能够在所述天线与所述匹配用电阻连接的连接时间以上的范围内变动的符号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6~8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在向所述读取装置发送数据时发送前导码,
所述读取装置具备:判断部,基于所述前导码的周期是否为规定的范围内,判断从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所述数据的正当性。
10.根据权利要求6~9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在向所述读取装置发送数据时发送前导码,
所述读取装置具备:确定部,基于所述前导码的周期,确定对从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所述数据进行读取的定时。
11.根据权利要求6~10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在向所述读取装置发送数据的期间,发送用于对读取所述数据的定时进行修正的多个修正比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数据的发送中,所述多个修正比特根据所述电子标签的种类而被插入到不同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在向所述读取装置发送所述数据时发送前导码,
所述读取装置基于所述前导码与所述多个修正比特之中的前端的修正比特之间的比特串,读取所述多个修正比特被插入的定时。
14.根据权利要求6~13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读取装置能够以与所述电子标签的特性相应的多个帧格式进行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14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物品管理系统还具备: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所述识别信息的所述读取装置。
16.一种读取装置,被用于权利要求1~14的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所述读取装置具备:
读取部,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所述识别信息;和
通信部,将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出的所述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获取部。
17.一种物品管理系统,具备:
获取部,获取分别在物品移动的过程中的多个地点处通过读取装置从附于所述物品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读取的所述识别信息、和在对应的地点处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所述物品的管理有关的管理信息;和
管理部,基于通过所述获取部分别在所述多个地点获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管理信息来管理所述物品。
18.一种物品管理方法,具有:
获取步骤,获取分别在物品的流通路径中的多个据点处通过读取装置从附于所述物品并存储有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读取的所述识别信息、和在对应的据点处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收集的与所述物品的管理有关的管理信息;和
管理步骤,基于通过所述获取步骤分别在所述多个据点获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管理信息来管理所述物品。
19.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物品管理方法。
CN202180024573.6A 2020-05-29 2021-02-18 物品管理系统、读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Pending CN1153489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4972 2020-05-29
JP2020-094972 2020-05-29
PCT/JP2021/006120 WO2021240915A1 (ja) 2020-05-29 2021-02-18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読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8941A true CN115348941A (zh) 2022-11-15

Family

ID=78744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4573.6A Pending CN115348941A (zh) 2020-05-29 2021-02-18 物品管理系统、读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8544B2 (zh)
JP (1) JPWO2021240915A1 (zh)
CN (1) CN115348941A (zh)
WO (1) WO20212409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15220B2 (en) 2021-03-29 2024-02-27 Toast, Inc. Point-of-sale terminal for dynamic mod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card readers
US11748728B2 (en) * 2021-03-29 2023-09-05 Toast,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adaptation of credit card reader communications protocols
US11816650B2 (en) 2021-03-29 2023-11-14 Toast, Inc. Point-of-sale system for dynamic mod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card read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7325A1 (en) 2000-07-11 2002-01-17 Isao Tomon IT system
JP2002150241A (ja) * 2000-07-11 2002-05-24 Nippon Information System:Kk Itシステム
US7411500B2 (en) * 2005-09-14 2008-08-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of monitoring items or material from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JP5195059B2 (ja) * 2008-06-13 2013-05-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Rfidタグ
JP5240143B2 (ja) * 2009-09-16 2013-07-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Rfidリーダライタ装置
US8810404B2 (en) * 2010-04-08 2014-08-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frequency fingerprinting as a security layer in RFID devices
US20160357937A1 (en) * 2014-10-17 2016-12-08 Humana Inc. Mobile application for mail order pharmacy program
WO2018051860A1 (ja) 2016-09-16 2018-03-22 東レ株式会社 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086332B2 (en) * 2019-07-16 2021-08-10 Passion Mobility Ltd. Navig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81727A1 (en) 2023-03-16
WO2021240915A1 (ja) 2021-12-02
JPWO2021240915A1 (zh) 2021-12-02
US11928544B2 (en)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48941A (zh) 物品管理系统、读取装置、物品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US9454683B2 (en) Ultra wideban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Zhekun et al. Applications of RFID technology and smart parts in manufacturing
US7417546B2 (en) Method and RFI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US8120493B2 (en)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antenna devices
CA2601110C (en) Interfering smart shelf
US7760095B2 (en) Context-driven RFID tag and system content
US8212674B2 (en) Inventory devices and methods
US7102519B2 (en) Concentric tag-read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RFID
US7520424B2 (en) Identification storage medium arrangement, a read apparatus and an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20070222596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Tag
WO2015187875A1 (en) Intelligent routing code for improved product distribution
US8063782B2 (en) Remote inventory of devices
US20170017874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er with frequency adjustment of continuous radio frequency (rf) wave
US2019006604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products
JP4740882B2 (ja) 情報読取装置および情報読取プログラム
CN101261674A (zh) 一种证实无线射频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KR101112535B1 (ko) 태그 내 플래그를 이용한 단말기 인증 방법
US20210241212A1 (en) Rfid based sequenc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112571B1 (ko) 단말기 인증기능이 구비된 무선인식태그
Lozano-Nieto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n the smart supply chain
CA2529877C (en) Method and rfi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Semiconductors Ultra high frequency Smart Label IC
Isaeed et al.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n libraries
Swärd Godshantering med Scania Intera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