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5517A -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5517A
CN115345517A CN202211084194.9A CN202211084194A CN115345517A CN 115345517 A CN115345517 A CN 115345517A CN 202211084194 A CN202211084194 A CN 202211084194A CN 115345517 A CN115345517 A CN 115345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fic gravity
fault
assistance
unit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41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祥
钱旭军
刘冲
李晓庆
夏丽妮
李伟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a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a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41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55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5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5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8Staff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涉及电网维修领域,包括中控终端,所述中控终端上集成有SCADA数据采集平台、一键唤醒模块、任务分配模块和准备模块;任务分配模块包括区域负责单元和分配单元:区域负责单元是基于中控终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辖区,并且每个辖区内均配备有维修人员组;分配单元基于故障发生时,对不同辖区之间的维修人员组进行调度。本申请通过将利用中控终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辖区,并且在每个辖区内均配备有维修人员组,保证能够当故障发生时,各个区域附近均有相应的维修人员组,保证抢修的效率,保证抢修的时效性,若一个辖区内出现多组故障点时,能够快速的实现人员的调度,实现对电力的快速抢修。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维修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维持的是居民的稳定生活、工业的稳定生产、科研的稳定创新等,所以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是民生的基础,虽然配电网在日常生活中是较为稳定的,但是若遇到极端天气,配电网出现故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对配电网抢修的效率进行控制是稳定民生的大事。
在当前使用环境下,尤其是山区等偏远地区,配电网的排布没有城市里如此复杂,但是若出现故障,也没有城市里便于维修;在山区中,若遇到恶劣天气,会出现多个故障导致的停电,如何对维修资源进行分配,从而保证快速实现对故障点的抢修,是需要解决的事情。
在申请号为:202010357704.X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的评估与调度方法及系统,并具体公开了以下内容:基于评估结果、城市数字化配网拓扑地图和调度资源的种类、数量与具体位置信息,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需调度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以调度资源的数量作为约束,把总的抢修路程最短作为优化目标构建数学模型,并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出全局最优调度方案。
在上述文件中,仅仅公开了按照预定策略构建获得最优调度模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最优调度模型,得到最优调度方案的概念,在多个故障点亟待解决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对资源进行调度,使得对资源的调度仅仅是一种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团队在故障发生时直接分配维修人员在各自分配区域内的故障维修,若出现多组故障点时,区域内的人不能快速处理自己区域内的故障;若在处理过程中再出现其余的故障点,由于人员分配不协调,则不能快速对新的故障点进行处理协调,导致维修人员组不能及时出现调配,电力的恢复效率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恶劣天气下,配电网的线路上同时出现多组故障点,在对故障点进行处理的时候,采用团队分配人员处理,但是对在处理过程中,若继续出现故障点,则会导致人员进行被分配,其余的人员可以距离故障点较远,不能快速的对区域内的故障进行处理,从而不能快速对新的故障点进行处理协调,导致维修人员组不能及时出现调配,电力的恢复效率受到影响。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中控终端,所述中控终端上集成有任务分配模块;
所述任务分配模块包括区域负责单元和分配单元:所述区域负责单元是基于中控终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辖区,并且每个辖区内均配备有维修人员组;所述分配单元基于故障发生时,对不同辖区之间的维修人员组进行调度;
所述分配单元如下:
步骤一:获取每个辖区发生的故障K和闲置维修人员组P,构建成排列矩阵一;
步骤二:以所需要援助的故障为圆心,计算在此故障点外的其余辖区相对于所需要援助的辖区的援助比重,构建成比重矩阵二;
步骤三:基于排列矩阵一和比重矩阵二,根据循环模拟算法模拟故障处理,得到最佳援助比重值,得到对应的维修人员组,对维修人员组中控终端上的准备模块进行启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循环模拟算法包括:
根据排列矩阵一,设定第一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选择相对于第一个故障中最大的援助值一,设定第二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后,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二个故障最大的援助比重值二,直至设定第n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1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n个故障中最大的援助比重值n,将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相加,得到F1;
根据排列矩阵一,设定第一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选择相对于第一个故障中最二大的援助比重值一,设定第二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后,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二个故障最大的援助比重值二,直至设定第n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1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n个故障中最大的援助比重值n,将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相加,得到F2;
根据排列矩阵一,设定第一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选择相对于第一个故障中最二大的援助比重值一,设定第二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后,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二个故障最二大的援助比重值二,直至设定第n-1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2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n个故障中最二大的援助比重值n-1,设定第n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1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n个故障中最大的援助比重值n,将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相加,得到Fn;
选择max{F1 F2 F3…Fn}对应的比重矩阵二。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中控终端上还集成有SCADA数据采集平台、一键唤醒模块和准备模块;
所述SCADA数据采集平台用于监控配电网运行设备;
所述SCADA数据采集平台是基于故障前后的潮流变化数据进行故障位置确定的,在故障位置确定时,均产生紧急信号信息,所述紧急信号信息通过中控终端分别发送到一键唤醒模块和任务分配模块。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中控终端上集成有地图构建模块,所述地图构建模块基于配电网线路的安装、配电网线路安装的设备负载和线路的长度的拓扑地图,所述区域负责单元基于地图构建模块进行辖区划分;
所述区域负责单元如下:
步骤一:计算各个线路配电网线路安装的设备负载,将其分别转换成负载标准系数R,赋予参数W,W处于0-1之间,W可以取0和1,得到每条线路的负载参考值为R*W;
步骤二:计算各个线路的长度,将其转换成长度标准系数kR,k是常数,赋予参数(1-W),得到每条线路的长度参考值为kR*(1-W);
步骤三:将∑(R*W+kR*(1-W)等于设定值时,划分成一个辖区;
步骤四:对当前辖区安排维修人员组,所述维修人员组包括普通工程师,中级工程师;
步骤五:对划分成的n个辖区中,每m个辖区配备一个高级工程师,需要
Figure BDA0003834381130000041
个高级工程师。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比重矩阵二的构建包括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
所述距离赋予比重基于故障点和援助维修人员组所属辖区的距离计算所得,所述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基于援助维修人员组所属辖区内对电力稳定程度的要求计算所得,所述历史数据设置比重基于历史数据中记录的故障次数计算所得;
所述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相加得到占比和,所述比重矩阵二以不同辖区内的占比和为矩阵元素。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历史数据设置比重包括:月度记录单元、年度记录单元、总记录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月度记录单元记录月度的故障总数,所述年度记录单元记录年度的故障总数,所述总记录单元记录总故障数,数据处理单元将月度记录单元和年度记录单元的比值、月度记录单元和总记录单元的比值进行处理,将上述比值通过赋予系数后相加得到历史数据设置比重。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准备模块包括现场调研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现场调研单元基于无人机和仿真显示,所述发送单元基于中控终端将现场调研单元所得结果发送到去抢修的维修人员组的移动终端上;
故障发生初始,中控终端派遣出无人机对SCADA数据采集平台判断出的故障点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结构以及SCADA数据采集平台监测的故障原因的分析进行仿真处理,将拍摄结果和仿真处理结果通过发送单元发送到相应的移动终端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中控终端还集成有路径支持模块,所述路径支持模块基于地图构建模块:
所述路径支持模块包括卫星定位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卫星定位单元用于定位维修工作人员的中控终端的位置,所述中控单元捕捉卫星定位单元定位的位置;
所述通讯单元用于连接交通管理网站,且将卫星定位单元的定位的结果发送给交通管理网站。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比重矩阵二的占比和的计算还包括抢修次数;
所述抢修次数矩阵为参数L,所述参数L是递减的,所述占比和的值等于所述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相加后和若干个参数L相乘,所述参数L的范围是0-1之间,包括0和1;
所述占比和计算中对于乘L的个数与参与抢修次数相关,L的个数等于已经完成的抢修个数。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一键唤醒模块包括授权单元、音效单元、振动单元和紧急联系单元,所述授权单元基于对使用者的设备请求授权,所述音效单元基于对使用者设备的音效自动调节,所述振动单元基于对使用者设备的振动自动打开,所述紧急联系单元通过通讯模块将紧急信号发送给维修人员组;
授权单元获取使用者设备的功能性授权,音效单元和振动单元相应打开,判断使用者是否手动在使用者设备上关闭音效单元和振动单元,若未关闭,则中控终端通过紧急联系单元联系维修人员组的紧急联系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首先本申请利用中控终端上集成有地图构建模块,地图构建模块基于配电网线路的安装、配电网线路安装的设备负载和线路的长度的拓扑地图,区域负责单元基于地图构建模块进行辖区划分;其中区域负责单元如下:计算各个线路配电网线路安装的设备负载,将其分别转换成负载标准系数R,赋予参数W,W处于0-1之间,W可以取0和1,得到每条线路的负载参考值为R*W;计算各个线路的长度,将其转换成长度标准系数kR,k是常数,赋予参数(1-W),得到每条线路的长度参考值为kR*(1-W);将∑(R*W+kR*(1-W))等于设定值时,划分成一个辖区;对当前辖区安排维修人员组,所述维修人员组包括普通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对划分成的n个辖区中,每m个辖区配备一个高级工程师,需要
Figure BDA0003834381130000071
个高级工程师,本申请通过将利用中控终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辖区,并且在每个辖区内均配备有维修人员组,保证能够当故障发生时,各个区域附近均有相应的维修人员组,在恶劣天气下也能够就近对故障点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初步保证抢修的效率,保证抢修的时效性。
2、本申请涉及在一个辖区内有多组故障点的情况下,对于其余空闲的维修人员进行调度,采用具体的分配单元进行操作,即获取每个辖区发生的故障K和闲置维修人员组P,构建成排列矩阵一;以所需要援助的故障为圆心,计算在此故障点外的其余辖区相对于所需要援助的辖区的援助比重,构建成比重矩阵二;基于排列矩阵一和比重矩阵二,根据循环模拟算法模拟故障处理,得到最佳援助比重值,得到对应的维修人员组,对维修人员组中控终端上的准备模块进行启动,保证若一个辖区内出现多组故障点时,能够快速的实现人员的调度,实现对电力的快速抢修。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中控终端,首先中控终端是本申请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平台,所以需要构建中控终端,在本申请中,中控终端是一种聚集有多种功能的程序软件,安装在手机或者其余的移动终端上,并获取相应的权限,例如中控终端可以控制使用者手机的音效和振动直接打开,在本申请中的中控终端连接的是SCADA数据采集平台,其中SCADA数据采集平台是一种现有技术,能够对配电网运行设备进行监视,确保中控终端能够集成对数据采集的功能以及警示的功能,即SCADA数据采集平台用于监控配电网运行设备;SCADA数据采集平台是基于故障前后的潮流变化数据进行故障位置确定的,在故障位置确定时,均产生紧急信号信息,紧急信号信息通过中控终端分别发送到一键唤醒模块和任务分配模块;
首先,在中控终端能够将使用者手机的音效和振动直接打开,涉及到一键唤醒模块,即在本申请中SCADA数据采集平台对配电网进行监控时,发现配电网的数据异常,则直接将此异常数据发送给控制端人员,若控制端人员确定有故障的发生,则通过一键唤醒功能,将已经发生的故障发送给所有区域参与人员;
具体包括授权单元、音效单元、振动单元和紧急联系单元,授权单元基于对使用者的设备请求授权,音效单元基于对使用者设备的音效自动调节,振动单元基于对使用者设备的振动自动打开,紧急联系单元通过通讯模块将紧急信号发送给维修人员组;
授权单元获取使用者设备的功能性授权,音效单元和振动单元相应打开,判断使用者是否手动在使用者设备上关闭音效单元和振动单元,若未关闭,则中控终端通过紧急联系单元联系维修人员组的紧急联系人;
若存在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对维修人员组进行联系,则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和振动对维修人员进行提醒,若提醒不到,则利用紧急联系单元,通过通讯模块联系紧急联系人,尽可能的联系维修人员组。
在上述系统中,中控终端除了集成有上述功能外,还包括地图构建模块,其中地图构建模块是基于对配电网的线路进行安装所涉及的各种设备的位置构建出的,其中地图构建模块依据的是公司内部的地图数据和设备安装数据,包括安装的方位和距离、设备功率等基础数据以及包括相应设备下的重要的负载安装位置,构成一个完整的拓扑地图;
具体如下:地图构建模块是基于配电网线路的安装、配电网线路安装的设备负载和线路长度的拓扑地图。
随后,中控终端还控制有任务分配模块,其中任务分配模块包括区域负责单元和分配单元,其中区域负责单元是对所管辖区内的故障进行初步探索,分配单元涉及调度的功能,将其余辖区的维修人员按照比例调度到其余的辖区内,帮助其余辖区的电力故障快速被解决,即区域负责单元是基于中控终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辖区,并且每个辖区内均配备有维修人员组;分配单元基于故障发生时,对不同辖区之间的维修人员组进行调度;
首先,区域负责单元基于地图构建模块进行辖区划分;
区域负责单元如下:
步骤一:计算各个线路配电网线路安装的设备负载,将其分别转换成负载标准系数R,赋予参数W,W处于0-1之间,W可以取0和1,得到每条线路的负载参考值为R*W;
步骤二:计算各个线路的长度,将其转换成长度标准系数kR,k是常数,赋予参数(1-W),得到每条线路的长度参考值为kR*(1-W);
步骤三:将∑(R*W+kR*(1-W))等于设定值时,划分成一个辖区;
步骤四:对当前辖区安排维修人员组,维修人员组包括普通工程师,中级工程师;
步骤五:对划分成的n个辖区中,每m个辖区配备一个高级工程师,需要
Figure BDA0003834381130000103
个高级工程师,
即将公司所涉及的电力监管范围划分为多个辖区,划分为n个辖区,每个辖区配备中级工程师b个和普通工程师c个,资深工程师负责多组辖区,即c个辖区由1个资深工程师负责,获得基础配备表格:
表1:人员配备表
Figure BDA0003834381130000101
在上述表格中,通过对现有的维修工程师进行配备,保证每个辖区内均设置有专门的维修人员,为了实现对维修人员进行分配,所以在本申请中,若某个辖区x出现故障,则中控终端通过一键唤醒模块将该辖区的负责人全部通知到,随后该辖区派出相应的人员去故障所在地调查,判断故障类型,并发送到中控终端上,由中控终端判断故障的类型,以及解决此故障所需要配备的人员和维修所需要的时间;
在上述由中控终端判断解决此故障所需要配备的人员和维修所需要的时间中涉及有多个参数,首先需要涉及每个辖区发生的故障数量N和每个故障点所需要的处理时长Xn,此时的处理时长基于一组维修人员组设置的,即中级工程师b个和普通工程师c个构成一组,而高级工程师是为了对任意一组维修人员组在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予以远程协助,起到管理的作用,上述安排是为了保证一组人员之间的默契程度较高,不易发生意外,且固定人员为一组,并将其划分到相应的辖区内,能够将偌大的区域分为小块,由各个工作人员负责,节省了从总部出发的时间,快速实现故障的清除,一组工程师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一个故障点,其中在当前辖区所需要的时长总共为
Figure BDA0003834381130000102
此时当前有故障的辖区可以在中控平台上发出请求援助的信号;
对各个辖区周边的辖区根据外界条件赋予不同的比重,即以所需要援助的故障为圆心,计算在此故障点外的其余辖区比重,例如根据距离赋予比重A,距离当前辖区越远,则比重A的数值越小,距离当前辖区越近,则比重A越大;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前辖区的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B,辖区中有工厂等大型企业,所需要电力稳定程度较高的,则将比重B设置的越小,辖区中对于电力稳定程度比较低的,例如家用电等,则将比重B设置的越大;同时还可以根据辖区中的线路等是否经常出现故障,根据历史数据设置比重C,其中经常出现故障则将比重C设置的偏小,不经常出现故障的辖区将比重C设置的偏大,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当自己辖区内部出现故障的时候,重要程度较高或者极容易发生意外的辖区不会由于帮助其他辖区,导致自己辖区内无法处理的情况发生;
即上述可以概括为包括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距离赋予比重基于故障点和援助维修人员组所属辖区的距离计算所得,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基于援助维修人员组所属辖区内对电力稳定程度的要求计算所得,历史数据设置比重基于历史数据中记录的故障次数计算所得;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相加得到占比和,比重矩阵二以不同辖区内的占比和为矩阵元素;
所以上述在中控平台中会记录相应的故障,故障每发生一次,都会在中控平台自行进行记录,记录故障发生的位置,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故障所需要的维修人员组的总和,并将上述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中控平台发送给领导人员进行汇报;
即此涉及历史数据设置比重,包括:月度记录单元、年度记录单元、总记录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总结单元;月度记录单元记录月度的故障总数,年度记录单元记录年度的故障总数,总记录单元记录总故障数,数据处理单元将月度记录单元和年度记录单元的比值、月度记录单元和总记录单元的比值进行处理,将上述比值通过赋予系数后相加得到历史数据设置比重;总结单元对上述比值绘制折线图表,折线图表记录在中控终端的历史数据中,便于查阅故障发生的趋势。
所以上述的公式计算为:援助比重值的公式=max(A+B+C+……),即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援助比重值是最大值时,其所属辖区中的维修人员组可以去援助,即达到可以去支援的等级,就可以去需要支援的辖区内进行支援,上述公式应用在所属辖区内没有故障的情况下;
当其余辖区中的维修人员组去援助时,若每个故障都有一组资源对应,此时,所需要处理事故的时间为maxXn;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维修人员组进行分配的时候,还可以采用算法进行自动配置,首先将需要援助的故障数量和故障所属辖区进行统计,随后统计没有故障的辖区,获取基于辖区的故障K、闲置维修人员组P,将其构建成排列矩阵一{K P},将维修人员组相对于各个辖区的援助比重分别记录,得到比重矩阵二{(A1+B1+C1)(A2+B2+C2A3+B3+C3…},基于排列矩阵一和比重矩阵二进行模拟,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循环来模拟故障处理的分配,每循环一次,记录解决所有故障所需要的最佳分配参数,得到对应的维修人员组;
即上述模拟过程包括,对于第一个故障,获得每一组闲置人员组相对于故障一的比重矩阵二{(A1+B1+C1)(A2+B2+C2)(A3+B3+C3…}1;
对于第二个故障,获得每一组闲置人员组相对于故障二的比重矩阵二,{(A1+B1+C1)(A2+B2+C2)(A3+B3+C3)…}2……
对于第n个故障,获得每一组闲置人员组相对于故障n的比重矩阵二,{(A1+B1+C1)(A2+B2+C2)(A3+B3+C3)…}n
将上述矩阵进行模拟,首先选择max{(A1+B1+C1)(A2+B2+C2A3+B3+C3…}1,随后在第二个故障的比重矩阵二中,去掉第一个故障中已经选择的维修人员组对应的矩阵元素后,即去掉的相对于故障一对应的最大援助比重值,选择max{(A1+B1+C1)(A2+B2+C2)(A3+B3+C3…}2,在第三个故障的比重矩阵二中,去掉第一个故障中已经选中的维修人员组对应的矩阵元素和第二个故障中已经选择的维修人员组对应的矩阵元素,选择max{(A1+B1+C1)(A2+B2+C2)(A3+B3+C3)…}3,直至在第n个故障的比重矩阵二中,去掉前(n-1)已经选中的维修人员组对应的矩阵元素max{(A1+B1+C1)(A2+B2+C2)(A3+B3+C3)…}n,将上述max{(A1+B1+C1)(A2+B2+C2)(A3+B3+C3)…}1+max{(A1+B1+C1)(A2+B2+C2)(A3+B3+C3)…}2+……+max{(A1+B1+C1A2+B2+C2A3+B3+C3…}n得到的值进行记录,将上述记录得到的援助比重值相加得到终值F1;
随后对于第一个故障去掉max{(A1+B1+C1)(A2+B2+C2)(A3+B3+C3…}1对应的矩阵元素值后,选择max{(A1+B1+C1)(A2+B2+C2)(A3+B3+C3)…}1,第二个故障时,去掉第一个故障时所选择的援助比重值所对应的维修人员组的矩阵元素,选择max{(A1+B1+C1)(A2+B2+C2)(A3+B3+C3)…}2中最大的援助比重值,直至处理到第n个故障时,对应的最大援助比重值,将所得到的援助比重值进行记录,将上述记录得到的援助比重值相加得到终值F2;
以此类推,
1-n故障全部选择最大援助比重值值对应的是F1,
1故障选择第二大值,2-n故障选择第一大值,对应的是F2,
1故障选择第二大值,2故障选择第二大值,3-n选择第一大值,对应的是F3;
1故障选择第二大值,2故障选择第二大值,3故障选择第二大值,4-n选择第一大值,对应的是F4,
直至
1-(n-1)故障选择的都是第二大值,n故障选择第一大值,对应的是Fn,
对于上述得到的F1-Fn进行比较,得到最大值,此时最大值对应的援助比重值就是本申请中的最佳援助比重值,而最佳援助比重值对应的人员调度分配就是最佳分配。
若其中一组维修人员组在完成抢修工作后,处于空闲时间,则根据任务难度以及返程时间等因素赋予其一定的休息时间T,在时间T经过后,再重新将其加入到闲置维修人员组P中进行模拟分配任务,此时对该组人员重新加入一个比重系数L,将(A+B+C+……)×L,得到最新的比例系数,这个比重系数L随着参与抢修的数量增多,逐渐减小,若该组人员在第二次被分配的时候,比重总值为(A+B+C+……)×L1,在第三次被投入闲置维修人员组P中时,将比重总值修改为:(A+B+C+……)×L1×L2,从而对完成抢修的人员进行一定的休息照顾,从而能够尽快的完成抢修工作,其中抢修次数矩阵为参数L,参数L是递减的,占比和的值等于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相加后和若干个参数L相乘,参数L的范围是0-1之间,包括0和1;占比和计算中对于乘L的次数与参与抢修次数相等。
在上述模拟结束后,将分配任务通过中控终端发送给分配人员,分配人员对故障点进行抢修,中控终端上还设置有准备模块,通过故障发生点辖区内的现场状况以及故障等级发送到准备模块上,准备去处理故障的维修人员组会根据现场状况和故障等级准备相应的工具,若环境不是那么恶劣,在无人机可以飞行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无人机远程进行采集当前线路中的图像信息,用无人机实现引领前进的作用;
总结来说,准备模块包括现场调研单元和发送单元,现场调研单元基于无人机和仿真显示,发送单元基于中控终端将现场调研单元所得结果发送到去抢修的维修人员组的移动终端上;
故障发生初始,中控终端派遣出无人机对SCADA数据采集平台判断出的故障点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结构以及SCADA数据采集平台监测的故障原因的分析进行仿真处理,将拍摄结果和仿真处理结果通过发送单元发送到相应的移动终端上。
在准备模块结束后,中控终端集成有路径支持模块,根据出发点和故障点的位置,基于卫星定位规划出最佳路径,若遇到红绿灯等状况,则预测在通过该红绿灯的一定时间内,通过中控终端发送求助信号到达交通管理网站,协调控制,保证行驶中的车辆在经过红绿灯时是处于绿灯直接通过的,保证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即路径支持模块基于地图构建模块:路径支持模块包括卫星定位单元和通讯单元,卫星定位单元用于定位维修工作人员的中控终端的位置,中控单元捕捉卫星定位单元定位的位置;通讯单元用于连接交通管理网站,且将卫星定位单元的定位的结果发送给交通管理网站。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利用区域负责单元,将其基于地图构建模块进行辖区划分,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辖区,并且每个辖区内均配备有维修人员组,各自维修人员组负责相应区域内的故障维修;在恶劣天气下,当出现若干个故障时,这个故障可能是出现在同一个辖区内,此时,首先利用SCADA数据采集平台基于故障前后的潮流变化数据进行故障位置确定,故障位置确定时,均产生紧急信号信息,所述紧急信号信息通过中控终端分别发送到一键唤醒模块和任务分配模块,即利用一键唤醒模块提醒当前辖区内的维修人员组进行处理,在处理之前,可以利用中控终端派遣出无人机对SCADA数据采集平台判断出的故障点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结构以及SCADA数据采集平台监测的故障原因的分析进行仿真处理,随后判断故障的数量,若需要援助,则在中控终端上请求援助,随后,基于排列矩阵一和比重矩阵二,循环模拟故障处理的援助比重值,得到最佳援助比重值对应的维修人员组,对维修人员组中控终端上的准备模块进行启动,即,将拍摄结果和仿真处理结果通过发送单元发送到相应的移动终端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终端,所述中控终端上集成有任务分配模块;
所述任务分配模块包括区域负责单元和分配单元:所述区域负责单元是基于中控终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辖区,并且每个辖区内均配备有维修人员组;所述分配单元基于故障发生时,对不同辖区之间的维修人员组进行调度;
所述分配单元如下:
步骤一:获取每个辖区发生的故障K和闲置维修人员组P,构建成排列矩阵一;
步骤二:以所需要援助的故障为圆心,计算在此故障点外的其余辖区相对于所需要援助的辖区的援助比重,构建成比重矩阵二;
步骤三:基于排列矩阵一和比重矩阵二,根据循环模拟算法模拟故障处理,得到最佳援助比重值,得到对应的维修人员组,对维修人员组中控终端上的准备模块进行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拟算法包括:
根据排列矩阵一,设定第一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选择相对于第一个故障中最大的援助值一,设定第二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后,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二个故障最大的援助比重值二,直至设定第n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1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n个故障中最大的援助比重值n,将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相加,得到F1;
根据排列矩阵一,设定第一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选择相对于第一个故障中最二大的援助比重值一,设定第二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后,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二个故障最大的援助比重值二,直至设定第n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1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n个故障中最大的援助比重值n,将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相加,得到F2;
根据排列矩阵一,设定第一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选择相对于第一个故障中最二大的援助比重值一,设定第二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后,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二个故障最二大的援助比重值二,直至设定第n-1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2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n个故障中最二大的援助比重值n-1,设定第n个故障,从比重矩阵二中去掉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1对应的维修人员组所涉及的矩阵元素,在剩余比重矩阵二的元素中选择相对于第n个故障中最大的援助比重值n,将援助比重值一、援助比重值二、到援助比重值n相加,得到Fn;
选择max{F1 F2 F3…Fn}对应的比重矩阵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终端上还集成有SCADA数据采集平台、一键唤醒模块和准备模块;
所述SCADA数据采集平台用于监控配电网运行设备;
所述SCADA数据采集平台是基于故障前后的潮流变化数据进行故障位置确定的,在故障位置确定时,均产生紧急信号信息,所述紧急信号信息通过中控终端分别发送到一键唤醒模块和任务分配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终端上集成有地图构建模块,所述地图构建模块基于配电网线路的安装、配电网线路安装的设备负载和线路的长度的拓扑地图,所述区域负责单元基于地图构建模块进行辖区划分;
所述区域负责单元如下:
步骤一:计算各个线路配电网线路安装的设备负载,将其分别转换成负载标准系数R,赋予参数W,W处于0-1之间,W可以取0和1,得到每条线路的负载参考值为R*W;
步骤二:计算各个线路的长度,将其转换成长度标准系数kR,k是常数,赋予参数(1-W),得到每条线路的长度参考值为kR*(1-W);
步骤三:将∑(R*W+kR*(1-W))等于设定值时,划分成一个辖区;
步骤四:对当前辖区安排维修人员组,所述维修人员组包括普通工程师,中级工程师;
步骤五:对划分成的n个辖区中,每m个辖区配备一个高级工程师,需要
Figure FDA0003834381120000031
个高级工程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重矩阵二的构建包括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
所述距离赋予比重基于故障点和援助维修人员组所属辖区的距离计算所得,所述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基于援助维修人员组所属辖区内对电力稳定程度的要求计算所得,所述历史数据设置比重基于历史数据中记录的故障次数计算所得;
所述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相加得到占比和,所述比重矩阵二以不同辖区内的占比和为矩阵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数据设置比重包括:月度记录单元、年度记录单元、总记录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月度记录单元记录月度的故障总数,所述年度记录单元记录年度的故障总数,所述总记录单元记录总故障数,数据处理单元将月度记录单元和年度记录单元的比值、月度记录单元和总记录单元的比值进行处理,将上述比值通过赋予系数后相加得到历史数据设置比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模块包括现场调研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现场调研单元基于无人机和仿真显示,所述发送单元基于中控终端将现场调研单元所得结果发送到去抢修的维修人员组的移动终端上;
故障发生初始,中控终端派遣出无人机对SCADA数据采集平台判断出的故障点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结构以及SCADA数据采集平台监测的故障原因的分析进行仿真处理,将拍摄结果和仿真处理结果通过发送单元发送到相应的移动终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终端还集成有路径支持模块,所述路径支持模块基于地图构建模块:
所述路径支持模块包括卫星定位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卫星定位单元用于定位维修工作人员的中控终端的位置,所述中控单元捕捉卫星定位单元定位的位置;
所述通讯单元用于连接交通管理网站,且将卫星定位单元的定位的结果发送给交通管理网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重矩阵二的占比和的计算还包括抢修次数;
所述抢修次数矩阵为参数L,所述参数L是递减的,所述占比和的值等于所述距离赋予比重、电力稳定程度赋予比重和历史数据设置比重相加后和若干个参数L相乘,所述参数L的范围是0-1之间,包括0和1;
所述占比和计算中对于乘L的个数与参与抢修次数相关,L的个数等于已经完成的抢修个数。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键唤醒模块包括授权单元、音效单元、振动单元和紧急联系单元,所述授权单元基于对使用者的设备请求授权,所述音效单元基于对使用者设备的音效自动调节,所述振动单元基于对使用者设备的振动自动打开,所述紧急联系单元通过通讯模块将紧急信号发送给维修人员组;
授权单元获取使用者设备的功能性授权,音效单元和振动单元相应打开,判断使用者是否手动在使用者设备上关闭音效单元和振动单元,若未关闭,则中控终端通过紧急联系单元联系维修人员组的紧急联系人。
CN202211084194.9A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Pending CN115345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4194.9A CN115345517A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4194.9A CN115345517A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5517A true CN115345517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4194.9A Pending CN115345517A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55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9869A (zh) * 2023-01-16 2023-03-17 南京捷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维修流程管理与控制系统
CN116050768A (zh) * 2023-01-28 2023-05-02 天津汉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服务资源的调度方法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9869A (zh) * 2023-01-16 2023-03-17 南京捷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维修流程管理与控制系统
CN116050768A (zh) * 2023-01-28 2023-05-02 天津汉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服务资源的调度方法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45517A (zh)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
CN112966882B (zh) 一种基于时空全局匹配的配电网调度方法
WO2016034142A1 (zh) 一种电力应急处置物资的智能化调拨方法
CN111452669B (zh) 公交智能充电的系统和方法及介质
CN110971699A (zh) 一种智慧城市安全管理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949081B (zh) 一种轨道交通路网应急救援策略仿真与评估系统
CN103839408B (zh) 一种交通事故辅助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817708B (zh) 一种巡检簇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3159598A (zh) 台区故障抢修与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5862379U (zh) 电力设备巡检系统
CN110501963B (zh)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CN109064140A (zh) 物联网设备运维管理系统
CN109977066A (zh) 属地智慧应急投送一体机
Deqi et al. A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emergency response of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
CN109472383A (zh) 一种保电检修车辆的调度优化方法
CN111353767A (zh) 一种土壤修复场站冗余监控管理系统
CN105139327A (zh) 交通线网指挥平台的联动系统与方法
CN114529438A (zh) 一种救援现场风险评估与资源管理系统
CN111985708B (zh) 一种基于贝叶斯算法的高压断路器拒动概率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77201B (zh) 一种基于交通指挥指数的警力资源优化方法
CN111754003A (zh) 一种应急指挥系统
CN109460844B (zh) 基于gis的保电车辆优化调度方法
CN103839188A (zh) 电网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383742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用于架空送电工程中的音视频调度方法
CN112651638A (zh) 一种面向移动储能电源的调控方法与运维云平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