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8380B - 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8380B
CN115338380B CN202211272643.2A CN202211272643A CN115338380B CN 115338380 B CN115338380 B CN 115338380B CN 202211272643 A CN202211272643 A CN 202211272643A CN 115338380 B CN115338380 B CN 115338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ta
magnesium alloy
preset
casting
amplitud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26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38380A (zh
Inventor
刘树勋
于建伟
肖荫实
张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ongm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ongm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ongm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ongm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726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8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38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8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01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of specific allo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B22D11/20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for removing cast sto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B22D11/2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for cooling cast stock or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镁合金铸件表面的标准脉冲波形M0,根据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在获取到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后,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M;将所述实时脉冲波形△M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进行比对,根据△M与M0之间的实时幅值差△Um确定是否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超声波探伤仪对镁合金铸件进行表面波探伤后,根据脉冲波形中的幅值差确定镁合金铸件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当其存在缺陷时及时调整生产条件,能够降低镁合金铸件连铸后的表面缺陷,提高镁合金铸件连铸的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近十年来在交通工具、家用电子、电动工具、航空航天以及军工配套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个新材料产业,镁合金产业化发展首要需求就是对制造装备的持续研发和制造能力。从2000年至2015年中国镁合金压铸企业从零逐步发展到近300余家,压铸装备也经历了从全靠进口到国产化再到针对行业需求研发定制化的生产装备的历程。
镁棒半连续铸造工艺是镁合金型材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但目前镁合金棒材在生产时,由于在镁棒生产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控制镁棒的连铸生产过程,导致铸件的表面存在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如何有效地控制镁合金铸件的生产过程,以降低镁合金铸件表面质量缺陷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在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设置超声波探伤仪,通过所述超声波探伤仪对所述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生产的镁合金铸件进行探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镁合金铸件表面的标准脉冲波形M0;
根据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在获取到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后,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M;
将所述实时脉冲波形△M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进行比对,根据△M与M0之间的实时幅值差△Um确定是否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小于等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记为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根据所述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二实时幅值差△Um2确定是否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第二连铸条件,包括:
当△Um2≤△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Um2>△Um时,则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进一步地,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时,包括:
根据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长度△L确定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其中,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铸件长度L1、第二预设铸件长度L2、第三预设铸件长度L3和第四预设铸件长度L4,且L1<L2<L3<L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间隔时长P1、第二预设间隔时长P2、第三预设间隔时长P3和第四预设间隔时长P4,P1<P2<P3<P4;
根据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长度△L与各预设铸件长度之间的关系确定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L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时长P1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1<△L≤L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时长P2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2<△L≤L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间隔时长P3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3<△L≤L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间隔时长P4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连铸条件包括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
在确定所述第二连铸条件时,根据所述实时幅值差△Um确定温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幅值差Um1、第二预设幅值差Um2、第三预设幅值差Um3和第四预设幅值差Um4,且Um1<Um2<Um3<Um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1、第二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2、第三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3和第四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4,且1<a1<a2<a3<a4<1.2;
根据所述实时幅值差△Um与各预设幅值差之间的关系确定温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
当Um1≤△Um<Um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1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1;
当Um2≤△Um<Um3时,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2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2;
当Um3≤△Um<Um4时,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3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3;
当Um4≤△Um时,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4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4;
在选定第i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i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后,i=1,2,3,4,将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后,根据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与所述实时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幅值差差值X1、第二预设幅值差差值X2、第三预设幅值差差值X3和第四预设幅值差差值X4,且0<X1<X2<X3<X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1、第二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2、第三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3和第四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4,且1<b1<b2<b3<b4<1.2;
根据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与所述实时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幅值差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
当△Um2-△Um>0时:
若0<△Um2-△Um≤X1,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1,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1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1);
若X1<△Um2-△Um≤X2,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2,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2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2);
若X2<△Um2-△Um≤X3,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3,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3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3);
若X3<△Um2-△Um≤X4,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4,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4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4);
在确定第j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j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后,j=1,2,3,4,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进一步地,在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后,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获取所述镁合金铸件的第三实时脉冲波形△M3,获取所述第三实时脉冲波形△M3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三实时幅值差△Um3,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调整时,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1、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2、第三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3和第四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4,且1<c1<c2<c3<c4<1.2;
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与标准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幅值差差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
当X1≤△Um3-Um<X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1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1;
当X2≤△Um3-Um<X3时,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2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2;
当X3≤△Um3-Um<X4时,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3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3;
当X4≤△Um3-Um时,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4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4;
在根据第n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n获取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后,n=1,2,3,4,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以及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以及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作为第三生产条件,根据所述第三生产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
进一步地,在确定所述第三生产条件后,包括:
确定所述实时幅值差△Um、第二实时幅值差△Um2和第三实时幅值差△Um3的平均值,记为平均幅值差△Um0,根据所述平均幅值差△Um0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其中,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平均幅值差Um01、第二预设平均幅值差Um02、第三预设平均幅值差Um03和第四预设平均幅值差Um04,且Um01<Um02<Um03<Um0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1、第二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2、第三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3和第四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4,且1<d1<d2<d3<d4<1.2;
根据所述平均幅值差△Um0与各预设平均幅值差之间的关系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
当Um01<△Um0≤Um02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1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1;
当Um02<△Um0≤Um03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2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2;
当Um03<△Um0≤Um04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3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3;
当Um04≤△Um0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4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4;
在选定第k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k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k=1,2,3,4,确定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k后,则将P0×cn×dk作为所述第三生产条件的冷却温度进行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系统,在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设置超声波探伤仪,通过所述超声波探伤仪对所述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生产的镁合金铸件进行探伤,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镁合金铸件表面的标准脉冲波形M0;
第二获取模块,根据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在获取到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后,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M;
处理模块,将所述实时脉冲波形△M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进行比对,根据△M与M0之间的实时幅值差△Um确定是否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小于等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记为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根据所述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二实时幅值差△Um2确定是否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第二连铸条件,包括:
当△Um2≤△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Um2>△Um时,则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设置超声波探伤仪,通过超声波探伤仪对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生产的镁合金铸件进行探伤,获取镁合金铸件表面的标准脉冲波形M0,根据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在获取到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后,获取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M,将实时脉冲波形△M与标准脉冲波形M0进行比对,根据△M与M0之间的实时幅值差△Um确定是否对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并在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记为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根据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与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二实时幅值差△Um2确定是否对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第二连铸条件。本发明通过超声波探伤仪对镁合金铸件进行表面波探伤后,根据脉冲波形中的幅值差确定镁合金铸件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当其存在缺陷时,及时的对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进行调整,并根据后续的镁合金铸件的表面探伤结果继续调整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能够有效地对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及时的进行调整,以降低镁合金铸件连铸后的表面缺陷,提高镁合金铸件连铸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系统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采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872335A中的水平连续铸造生产线,并在该水平连续铸造生产线上设置超声波探伤仪,以对水平连续铸造生产线制造的镁合金铸件的表面进行表面波探伤。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在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设置超声波探伤仪,通过所述超声波探伤仪对所述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生产的镁合金铸件进行探伤,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即为上述水平连续铸造生产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镁合金铸件表面的标准脉冲波形M0;
步骤S102:根据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在获取到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后,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M;
步骤S103:将所述实时脉冲波形△M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进行比对,根据△M与M0之间的实时幅值差△Um确定是否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在步骤S103中,在根据△M与M0之间的实时幅值差△Um确定是否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时,包括: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小于等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记为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根据所述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二实时幅值差△Um2确定是否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第二连铸条件,包括:
当△Um2≤△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Um2>△Um时,则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具体而言,标准脉冲波形M0根据预先制造的标准质量的铸件在超声波探伤后进行获取并确定。在获取到镁合金铸件超声波探伤后的实时脉冲波形△M与标准脉冲波形M0后,分别确定实时脉冲波形△M与标准脉冲波形M0中幅值,并将两者的幅值进行差值计算后,确定实时幅值差△Um。
本实施例通过超声波探伤仪对镁合金铸件进行表面波探伤后,根据脉冲波形中的幅值差确定镁合金铸件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当其存在缺陷时,及时的对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进行调整,并根据后续的镁合金铸件的表面探伤结果继续调整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能够有效地对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及时的进行调整,以降低镁合金铸件连铸后的表面缺陷,提高镁合金铸件连铸的生产质量
具体而言,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时,包括:
根据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长度△L确定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其中,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铸件长度L1、第二预设铸件长度L2、第三预设铸件长度L3和第四预设铸件长度L4,且L1<L2<L3<L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间隔时长P1、第二预设间隔时长P2、第三预设间隔时长P3和第四预设间隔时长P4,P1<P2<P3<P4;
根据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长度△L与各预设铸件长度之间的关系确定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L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时长P1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1<△L≤L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时长P2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2<△L≤L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间隔时长P3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3<△L≤L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间隔时长P4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具体而言,所述初始连铸条件包括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
在确定所述第二连铸条件时,根据所述实时幅值差△Um确定温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幅值差Um1、第二预设幅值差Um2、第三预设幅值差Um3和第四预设幅值差Um4,且Um1<Um2<Um3<Um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1、第二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2、第三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3和第四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4,且1<a1<a2<a3<a4<1.2;
根据所述实时幅值差△Um与各预设幅值差之间的关系确定温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
当Um1≤△Um<Um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1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1;
当Um2≤△Um<Um3时,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2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2;
当Um3≤△Um<Um4时,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3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3;
当Um4≤△Um时,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4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4;
在选定第i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i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后,i=1,2,3,4,将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具体而言,在获取到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后,根据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与所述实时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幅值差差值X1、第二预设幅值差差值X2、第三预设幅值差差值X3和第四预设幅值差差值X4,且0<X1<X2<X3<X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1、第二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2、第三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3和第四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4,且1<b1<b2<b3<b4<1.2;
根据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与所述实时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幅值差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
当△Um2-△Um>0时:
若0<△Um2-△Um≤X1,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1,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1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1);
若X1<△Um2-△Um≤X2,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2,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2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2);
若X2<△Um2-△Um≤X3,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3,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3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3);
若X3<△Um2-△Um≤X4,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4,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4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4);
在确定第j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j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后,j=1,2,3,4,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具体而言,在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后,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获取所述镁合金铸件的第三实时脉冲波形△M3,获取所述第三实时脉冲波形△M3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三实时幅值差△Um3,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在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调整时,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1、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2、第三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3和第四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4,且1<c1<c2<c3<c4<1.2;
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与标准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幅值差差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
当X1≤△Um3-Um<X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1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1;
当X2≤△Um3-Um<X3时,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2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2;
当X3≤△Um3-Um<X4时,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3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3;
当X4≤△Um3-Um时,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4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4;
在根据第n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n获取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后,n=1,2,3,4,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以及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以及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作为第三生产条件,根据所述第三生产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
具体而言,在确定所述第三生产条件后,包括:
确定所述实时幅值差△Um、第二实时幅值差△Um2和第三实时幅值差△Um3的平均值,记为平均幅值差△Um0,根据所述平均幅值差△Um0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其中,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平均幅值差Um01、第二预设平均幅值差Um02、第三预设平均幅值差Um03和第四预设平均幅值差Um04,且Um01<Um02<Um03<Um0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1、第二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2、第三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3和第四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4,且1<d1<d2<d3<d4<1.2;
根据所述平均幅值差△Um0与各预设平均幅值差之间的关系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
当Um01<△Um0≤Um02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1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1;
当Um02<△Um0≤Um03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2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2;
当Um03<△Um0≤Um04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3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3;
当Um04≤△Um0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4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4;
在选定第k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k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k=1,2,3,4,确定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k后,则将P0×cn×dk作为所述第三生产条件的冷却温度进行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
参阅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系统,在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设置超声波探伤仪,通过所述超声波探伤仪对所述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生产的镁合金铸件进行探伤,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镁合金铸件表面的标准脉冲波形M0,
第二获取模块,根据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在获取到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后,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M;
处理模块,将所述实时脉冲波形△M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进行比对,根据△M与M0之间的实时幅值差△Um确定是否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小于等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记为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根据所述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二实时幅值差△Um2确定是否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第二连铸条件,包括:
当△Um2≤△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Um2>△Um时,则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上述实施例通过超声波探伤仪对镁合金铸件进行表面波探伤后,根据脉冲波形中的幅值差确定镁合金铸件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当其存在缺陷时,及时的对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进行调整,并根据后续的镁合金铸件的表面探伤结果继续调整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能够有效地对镁合金铸件连铸时的生产条件及时的进行调整,以降低镁合金铸件连铸后的表面缺陷,提高镁合金铸件连铸的生产质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设置超声波探伤仪,通过所述超声波探伤仪对所述镁合金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生产的镁合金铸件进行探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镁合金铸件表面的标准脉冲波形M0;
根据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在获取到成型后的镁合金铸件后,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M;
将所述实时脉冲波形△M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进行比对,根据△M与M0之间的实时幅值差△Um确定是否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小于等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脉冲波形,记为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根据所述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二实时幅值差△Um2确定是否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第二连铸条件,包括:
当△Um2≤△Um时,则不调整所述初始连铸条件;
当△Um2>△Um时,则对所述初始连铸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取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当所述实时幅值差△Um大于标准幅值差Um时,则再次获取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第二实时脉冲波形△M2时,包括:
根据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长度△L确定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其中,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铸件长度L1、第二预设铸件长度L2、第三预设铸件长度L3和第四预设铸件长度L4,且L1<L2<L3<L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间隔时长P1、第二预设间隔时长P2、第三预设间隔时长P3和第四预设间隔时长P4,P1<P2<P3<P4;
根据成型后的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实时长度△L与各预设铸件长度之间的关系确定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L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时长P1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1<△L≤L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时长P2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2<△L≤L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间隔时长P3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当L3<△L≤L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间隔时长P4作为采集△M与△M2时的间隔时长;
所述初始连铸条件包括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
在确定所述第二连铸条件时,根据所述实时幅值差△Um确定温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幅值差Um1、第二预设幅值差Um2、第三预设幅值差Um3和第四预设幅值差Um4,且Um1<Um2<Um3<Um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1、第二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2、第三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3和第四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4,且1<a1<a2<a3<a4<1.2;
根据所述实时幅值差△Um与各预设幅值差之间的关系确定温度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
当Um1≤△Um<Um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1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1;
当Um2≤△Um<Um3时,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2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2;
当Um3≤△Um<Um4时,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3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3;
当Um4≤△Um时,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4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为T0×a4;
在选定第i预设温度修正系数ai对所述镁合金溶液初始温度T0进行修正后,i=1,2,3,4,将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取到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后,根据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与所述实时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幅值差差值X1、第二预设幅值差差值X2、第三预设幅值差差值X3和第四预设幅值差差值X4,且0<X1<X2<X3<X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1、第二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2、第三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3和第四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4,且1<b1<b2<b3<b4<1.2;
根据所述第二实时幅值差△Um2与所述实时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幅值差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修正系数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
当△Um2-△Um>0时:
若0<△Um2-△Um≤X1,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1,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1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1);
若X1<△Um2-△Um≤X2,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2,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2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2);
若X2<△Um2-△Um≤X3,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3,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3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3);
若X3<△Um2-△Um≤X4,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4,并将修正系数设定为2-b4以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拉速为V0×(2-b4);
在确定第j预设拉速修正系数bj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拉速V0进行修正后,j=1,2,3,4,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和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作为所述第二连铸条件后,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并获取所述镁合金铸件的第三实时脉冲波形△M3,获取所述第三实时脉冲波形△M3与所述标准脉冲波形M0之间的第三实时幅值差△Um3,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对调整后的所述第二连铸条件进行调整时,包括: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1、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2、第三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3和第四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4,且1<c1<c2<c3<c4<1.2;
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幅值差△Um3与标准幅值差Um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幅值差差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
当X1≤△Um3-Um<X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1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1;
当X2≤△Um3-Um<X3时,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2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2;
当X3≤△Um3-Um<X4时,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3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3;
当X4≤△Um3-Um时,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4对所述镁合金铸件的冷却温度P0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冷却温度为P0×c4;
在根据第n预设冷却温度修正系数cn获取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后,n=1,2,3,4,将修正后的拉速V0×(2-bj)以及修正后的镁合金溶液温度T0×ai以及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作为第三生产条件,根据所述第三生产条件进行所述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三生产条件后,包括:
确定所述实时幅值差△Um、第二实时幅值差△Um2和第三实时幅值差△Um3的平均值,记为平均幅值差△Um0,根据所述平均幅值差△Um0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其中,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平均幅值差Um01、第二预设平均幅值差Um02、第三预设平均幅值差Um03和第四预设平均幅值差Um04,且Um01<Um02<Um03<Um04;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1、第二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2、第三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3和第四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4,且1<d1<d2<d3<d4<1.2;
根据所述平均幅值差△Um0与各预设平均幅值差之间的关系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
当Um01<△Um0≤Um02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1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1;
当Um02<△Um0≤Um03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2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2;
当Um03<△Um0≤Um04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3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3;
当Um04≤△Um0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4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4;
在选定第k预设温度补偿系数dk对修正后的冷却温度P0×cn进行补偿,k=1,2,3,4,确定补偿后的冷却温度为P0×cn×dk后,则将P0×cn×dk作为所述第三生产条件的冷却温度进行镁合金铸件的连铸生产。
CN202211272643.2A 2022-10-18 2022-10-18 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338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2643.2A CN115338380B (zh) 2022-10-18 2022-10-18 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2643.2A CN115338380B (zh) 2022-10-18 2022-10-18 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8380A CN115338380A (zh) 2022-11-15
CN115338380B true CN115338380B (zh) 2023-01-03

Family

ID=83957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2643.2A Active CN115338380B (zh) 2022-10-18 2022-10-18 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838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028A (zh) * 2006-09-08 2009-08-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镁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64869A (zh) * 2012-07-16 2012-11-0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过程中连铸坯的强化装置和强化方法
CN107088649A (zh) * 2017-05-24 2017-08-25 东北大学 一种镁合金变频超声半连续铸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4527B (zh) * 2012-06-08 2013-09-04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检测并修复液压阀卡紧故障的方法
CN105522131A (zh) * 2016-02-02 2016-04-27 吉林大学 一种镁合金棒材功率超声半连续铸造及探伤装置和方法
CN106596719A (zh) * 2016-12-02 2017-04-26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检测压接质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662464C1 (ru) * 2017-11-08 2018-07-26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Фирма ТВЕМА" Способ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го контроля
CN109142525A (zh) * 2018-06-07 2019-01-04 温州瑞尔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铸钢件的检测方法
CN114674922B (zh) * 2022-03-07 2024-04-30 江苏联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格连铸圆坯的超声波检测低倍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028A (zh) * 2006-09-08 2009-08-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镁合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64869A (zh) * 2012-07-16 2012-11-0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过程中连铸坯的强化装置和强化方法
CN107088649A (zh) * 2017-05-24 2017-08-25 东北大学 一种镁合金变频超声半连续铸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8380A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o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Z80 magnesium alloy tube fabricated by hot flow forming
CN116065213B (zh) 一种电解着色氧化膜厚控制用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620588B (zh) 一种无周期性层带效应的激光金属3d打印方法
CN102773303B (zh) 一种铜镍合金大规格厚壁无缝管材制造工艺
CN106649986B (zh) 一种基于procast仿真平台对铜管水平连铸参数最优化匹配方法
CN115338380B (zh) 用于镁合金连续铸造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56094B (zh) 利用精锻机锻造生产tc4钛合金棒材的方法
JP2009235477A (ja) 飲料缶胴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52407A (ja) プレス成形における成形割れ予測方法および予測装置
CN112380688B (zh) 确定铸坯温度、进炉温度的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5319014B (zh) 一种核岛用棘齿盘的锻造质量控制方法
JP4269778B2 (ja) 圧延加工の金属組織予測方法
CN110639960B (zh) 一种热轧全自动抽钢方法
CN112692203B (zh) 一种超导线材用Nb47Ti合金大规格棒材的锻造方法
JP4627371B2 (ja) Al合金板の材質予測方法
CN110643912A (zh) 一种热轧铝合金环件振动热处理工艺方法
CN110814249B (zh) 一种不锈钢长管类锻件的成形方法
CN116694903B (zh) 一种铜管退火自适应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1958193A (zh) 一种难变形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
CN102732813A (zh) 合金均匀化过程中冶金性能的优化和控制
CN111235503A (zh) 一种镍基粗晶高温合金质量提升及节材方法
US20200150626A1 (en) Re-shaping procedure
CN116994682B (zh) 一种铝合金熔炼与铸造一体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19922B (zh) 一种改善gh4413g制零件组织的处理方法
CN114264786B (zh) 基于连铸中间包浸入式水口脱落结瘤物的铸坯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