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5566A - 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蒸汽熨烫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蒸汽熨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5566A
CN115335566A CN202180021862.0A CN202180021862A CN115335566A CN 115335566 A CN115335566 A CN 115335566A CN 202180021862 A CN202180021862 A CN 202180021862A CN 115335566 A CN115335566 A CN 115335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ironing
steam
treatment surfa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18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曼纽尔·德弗林
艾梅·艾特·阿里
弗雷德里克·科莱
多米尼克·格吕斯
蒋雁聆
海伦·帕加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B SA
Original Assignee
SEB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B SA filed Critical SEB SA
Publication of CN115335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5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87/00Apparatus for moistening or otherwise conditioning the article to be ironed or presse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熨烫设备(2),其包括用于稳定地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的底座(3),以及由底座(3)支撑的熨烫头(4),熨烫头(4)包括处理表面(5),当熨烫设备(2)搁置在底座(3)上时,待熨烫的衣服旨在放置在处理表面(5)上,处理表面(5)包括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孔(8.1、8.2)的蒸汽排放区域(7.1、7.2),和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抽吸区域(32、33)。该熨烫设备(2)配置成使得通过手动地将待熨烫的衣服施加到处理表面(5)上并且使待熨烫的衣服在所述处理表面(5)上滑动来执行待熨烫衣服的熨烫。

Description

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蒸汽熨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成熨烫衣服或日用织物的熨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熨烫设备。
背景技术
文献CA2279702公开了一种蒸汽熨烫设备,其包括用于稳定地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的底座,以及由底座支撑的熨烫头,该熨烫头包括待熨烫的衣服将要放置在其上的处理表面,该处理表面包括至少一个设有蒸汽出口孔的蒸汽排放区域。
文献CA2279702中描述的熨烫设备配置成使得通过在熨烫设备搁置在底座上的同时手动地将待熨烫的衣服施加到处理表面上并且使待熨烫的衣服在处理表面上滑动来执行待熨烫衣服的熨烫。
熨烫设备的这种配置允许熨烫衣服,而不需要使用者相对于待熨烫的衣服操纵和移动熨烫头,这极大地方便了熨烫操作,特别是对于难以操纵便携式熨烫头的使用者。
然而,用这种蒸汽熨烫设备获得的熨烫质量是不令人满意的,因为它不能去除待熨烫衣服上存在的所有褶皱。
而且,这种熨烫设备容易朝使用者方向喷射蒸汽,因此导致使用者灼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弥补所有或部分这些缺点。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尤其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经济并且使用起来非常安全的熨烫设备,同时确保熨烫质量提高。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熨烫设备,其包括用于稳定地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例如桌子)上的底座,以及由底座支撑的熨烫头,该熨烫头包括处理表面,待熨烫的衣服将放置在该处理表面上,该处理表面包括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蒸汽排放区域设有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孔,该熨烫设备配置成使得通过当熨烫设备搁置在底座上时手动地将待熨烫的衣服施加到处理表面上并使待熨烫的衣服在所述处理表面上滑动来执行待熨烫衣服的熨烫,其特征在于,处理表面还包括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至少一个抽吸区域。
处理表面的这种配置,特别是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存在,使得一方面可以将待熨烫的衣服压在并保持在处理表面上,另一方面可以拉紧待熨烫的衣服。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熨烫设备的处理表面的特定配置有利于待熨烫的衣服的熨烫,因为使用者只需相对于清洁头操纵和移动衣服,同时提高这种熨烫的质量。
此外,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存在防止了从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孔出来的蒸汽向使用者逸出,并且防止了当衣服没有贴着蒸汽出口孔时威胁使用者的身体安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熨烫设备的处理表面的特定配置使得该熨烫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增强。
此外,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存在确保了在熨烫过程中空气通过待熨烫的衣服,这一方面导致待熨烫的衣服冷却,这有利于蒸汽在衣服上冷凝,从而提高了所实现的熨烫质量,另一方面,干燥待熨烫的衣服,这允许使用者能够在熨烫操作结束时立即穿着熨烫过的衣服。
因此,因为根据本发明的熨烫设备在熨烫操作过程中同时确保穿过待熨烫衣服的蒸汽排放和穿过衣服的空气抽吸,所以与现有技术的熨烫设备相比,该衣服的熨烫质量显著提高。
该熨烫设备还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设备被配置成使得通过使待熨烫的衣服在处理表面上来回运动地滑动来执行待熨烫的衣服的熨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理表面包括加热板,例如金属加热板,至少部分地、例如完整地限定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的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孔设置在所述加热板中。这种加热板的存在避免了在处理表面上形成冷凝物,从而避免了待熨烫的衣服过度润湿以及水滴喷射到待熨烫的衣服上。
加热板指的是这样一种板,该板或者通过其自身的加热元件直接加热,或者通过包括其自身的加热元件的部件的热传导间接加热,使得加热板的温度高于通过简单的蒸汽循环获得的温度。优选地,加热元件是电阻元件类型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设有多个蒸汽出口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设备被配置成使得在使用条件下,处理表面在加热板上具有高于110℃的温度。熨烫设备的这种配置确保了在处理表面上不会形成冷凝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蒸汽生成器和第二蒸汽生成器与加热板的电阻加热元件热接触。这种特征允许通过使用同一个电阻加热元件来加热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以及加热板来限制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板设置在处理表面的中间部分。处理表面的这种配置使得在处理待熨烫的衣服时能限制使用者被灼伤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板相对于处理表面的中间平面(也称为中间前后平面)居中,例如相对于熨烫头的中间平面居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板与熨烫头的外围边缘间隔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熨烫设备包括第一蒸汽分配回路和与第一蒸汽分配回路分开的第二蒸汽分配回路,该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一蒸汽分配回路的至少一个第一蒸汽出口孔和流体连接到第二蒸汽分配回路的至少一个第二蒸汽出口孔。熨烫设备的这种配置允许当待熨烫的衣服仅覆盖处理表面的一部分,例如仅覆盖第一蒸汽出口孔时,确保大量的蒸汽将流过第一蒸汽出口孔,从而流过待熨烫的衣服。实际上,当所有的蒸汽出口孔都连接到同一个蒸汽分配回路时,在熨烫操作过程中,蒸汽倾向于主要流过未被待熨烫的衣服覆盖的蒸汽出口孔,这样不利于所获得的熨烫质量。
有利的是,第二和第二蒸汽出口孔的每一个设置在加热板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孔基本上在处理表面的中间平面中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蒸汽出口孔是第一蒸汽出口槽,第二蒸汽出口孔是第二蒸汽出口槽。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槽基本上彼此平行延伸。例如,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槽可以相对于彼此基本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槽中的每一个的长度在7和15cm之间,例如在8和12cm之间,有利地大约10cm,并且宽度在1和10mm之间,优选地大约3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蒸汽出口孔设置在处理表面的前半部,第二蒸汽出口孔设置在处理表面的后半部。第一蒸汽出口孔和第二蒸汽出口孔的这种设置允许使用者通过在第一蒸汽出口孔和第二蒸汽出口孔中的一个上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移动衣服的袖子来执行尤其是衣服袖子的最佳熨烫,这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动作。
在本文中,术语“前”指的是当使用者使用熨烫设备时位于使用者附近的熨烫设备的前部,术语“后”指的是当使用者使用熨烫设备时位于使用者对面的熨烫设备的后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蒸汽生成器,该蒸汽生成器配置成独立地对第一和第二蒸汽分配回路进行供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设备包括例如设置在底座中的水箱,以及流体连接到水箱并配置成向至少一个蒸汽生成器供水的供应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供应回路包括供应泵,优选地为电动供应泵,其配置成从水箱向至少一个蒸汽生成器供水。这些设置允许第一和第二蒸汽分配回路被加压,从而便于蒸汽流过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蒸汽生成器设置在底座中。然而,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至少一个蒸汽生成器可以设置在熨烫头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设备包括配置成向第一蒸汽分配回路供应蒸汽的第一蒸汽生成器和配置成向第二蒸汽分配回路供应蒸汽的第二蒸汽生成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瞬时蒸发室,每个瞬时蒸发室都配置成从水箱被供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由包括第一和第二瞬时蒸发室的加热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体包括通向第一瞬时蒸发室的第一注水口和通向第二瞬时蒸发室的第二注水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体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电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头包括加热元件,加热板搁置在该加热元件上,第一蒸汽分配回路包括第一蒸汽流动通道,该第一蒸汽流动通道由加热元件和加热板界定,并且流体连接到第一蒸汽生成器,并且有利地连接到第一瞬时蒸发室,第二蒸汽分配回路包括第二蒸汽流动通道,该第二蒸汽流动通道由加热元件和加热板界定,并且流体连接到第二蒸汽生成器,并且有利地连接到第二瞬时蒸发室。第一和第二蒸汽流动通道确保在第一和第二蒸汽流动通道中流动的蒸汽流中存在的任何水滴都能蒸发,并且进一步避免水滴溅到待熨烫的衣服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蒸汽分配回路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一瞬时蒸发室的(例如柔性的并且内径大约为5mm的)第一蒸汽导管,并且第二蒸汽分配回路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二瞬时蒸发室的(例如柔性的并且内径大约为5mm的)第二蒸汽导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蒸汽流动通道流体连接到第一蒸汽导管,第二蒸汽流动通道流体连接到第二蒸汽导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元件包括通向第一蒸汽流动通道的第一蒸汽注入口和通向第二蒸汽流动通道的第二蒸汽注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至少包括包含第一蒸汽出口孔的第一蒸汽排放区域和包含第二蒸汽出口孔的第二蒸汽排放区域,第一和第二蒸汽排放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测量的宽度,该宽度在7和15cm之间,例如在8和12cm之间,并且有利地大约为10cm。
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蒸汽排放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基本上对应于待熨烫的衣服袖子的最大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抽吸区域设有多个抽吸孔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设备包括第一抽吸回路和与第一抽吸回路分开的第二抽吸回路,抽吸孔口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一抽吸回路的至少一个抽吸孔口和流体连接到第二抽吸回路的至少一个抽吸孔口。当待熨烫的衣服仅覆盖处理表面的一部分,例如仅覆盖流体连接到第一抽吸回路的至少一个抽吸孔口时,熨烫设备的这种配置确保了大量空气将通过流体连接到第一抽吸回路的至少一个抽吸孔口并因此通过待熨烫的衣服被吸入。实际上,当所有的抽吸孔口都连接到同一抽吸回路时,在熨烫操作过程中,空气倾向于主要通过未被待熨烫的衣服覆盖的一个或多个抽吸孔口被吸入,这不利于衣服在处理表面上的展平,因此不利于所获得的熨烫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抽吸孔口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一抽吸回路的第一抽吸孔口组件和流体连接到第二抽吸回路的第二抽吸孔口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孔口组件的抽吸孔口设置在处理表面的前半部,第二抽吸孔口组件的抽吸孔口设置在处理表面的后半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熨烫设备包括配置成向第一抽吸回路施加真空的第一真空施加构件,以及与第一真空施加构件分开并配置成向第二抽吸回路施加真空的第二真空施加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真空施加构件包括第一电动风扇,第二真空施加构件包括第二电动风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真空施加构件包括第一风扇,第二真空施加构件包括第二风扇,第一和第二风扇由同一电机驱动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抽吸回路分别包括第一排气出口和第二排气出口,它们设置在熨烫设备的背面。因此,由第一和第二抽吸回路吸入的空气在熨烫设备的后部逸出,从而远离使用者,因而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抽吸孔口包括至少两个抽吸孔口,其布置在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的任一侧。至少一个抽吸区域的这种配置能防止在处理待熨烫的衣服时蒸汽灼伤使用者的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孔口组件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两侧的第一抽吸孔口子组件和第二抽吸孔口子组件,第二抽吸孔口组件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两侧的第三抽吸孔口子组件和第四抽吸孔口子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抽吸孔口子组件设置在加热板的两侧,第三和第四抽吸孔口子组件设置在加热板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孔口组件包括多个靠近加热板并沿着加热板定位的抽吸孔口,例如沿着加热板的第一侧边,第二抽吸孔口组件包括多个靠近加热板并沿着加热板定位的抽吸孔口,例如沿着加热板的第二侧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孔口组件包括设置在加热板中靠近第一蒸汽出口孔并且例如沿着第一蒸汽出口孔的第一系列抽吸孔口,并且第二抽吸孔口组件包括设置在加热板中靠近第二蒸汽出口孔并且例如沿着第二蒸汽出口孔的第二系列抽吸孔口。第一和第二系列抽吸孔口的这种设置能确保蒸汽尽可能靠近蒸汽出口孔被吸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根据本发明的熨烫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有利的是,第一系列抽吸孔口的抽吸孔口基本对齐,第二系列抽吸孔口的抽吸孔口基本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系列抽吸孔口设置在处理表面的中间平面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蒸汽出口孔和第一系列抽吸孔口的每个抽吸孔口之间的距离小于2cm,有利地小于1cm,例如大约3mm,第二蒸汽出口孔和第二系列抽吸孔口的每个抽吸孔口之间的距离小于2cm,并且有利地小于1cm,例如大约3mm。优选的是,第一系列抽吸孔口中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有利地全部抽吸孔口朝向第一蒸汽出口孔方向倾斜。优选的是,第二系列抽吸孔口中的至少一部分,有利地是全部抽吸孔口都朝着第二蒸汽出口孔方向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回路包括设置在熨烫头中的一对第一抽吸室,以及一对第一抽吸导管,该对第一抽吸导管流体连接到第一真空施加构件并且每个都通向相应的第一抽吸室,并且第二抽吸回路包括设置在熨烫头中的一对第二抽吸室,以及一对第二抽吸导管,该对第二抽吸导管流体连接到第二真空施加构件并且每个都通向相应的第二抽吸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室设置在加热板两侧,第二抽吸室设置在加热板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室设置在熨烫头的前部,第二抽吸室设置在熨烫头的后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孔口子组件的抽吸孔口流体连接到第一抽吸室中的一个,第二抽吸孔口子组件的抽吸孔口流体连接到第一抽吸室中的另一个,第三抽吸孔口子组件的抽吸孔口流体连接到第二抽吸室中的一个,并且第四抽吸孔口子组件的抽吸孔口流体连接到第二抽吸室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系列抽吸孔口的抽吸孔口流体连接到第一抽吸室中的一个,第二系列抽吸孔口的抽吸孔口流体连接到第二抽吸室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回路包括设置在加热元件上的多个第一联接通道,每个第一联接通道配置成将第一系列抽吸孔口的相应抽吸孔口与第一抽吸室中的一个流体连接,以及设置在加热元件上的多个第二联接通道,每个第二联接通道配置成将第二系列抽吸孔口的相应抽吸孔口与第二抽吸室中的一个流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抽吸区域包括第一抽吸区域和第二抽吸区域,它们设置在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抽吸孔口的通过截面的总和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抽吸导管的通过截面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头突出地设置在底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底座包括放置熨烫头的底座主体,底座主体朝向熨烫头方向会聚,熨烫头从底座主体横向突出。熨烫头的这种配置允许待熨烫的衬衫的肩部绕过熨烫头。有利的是,熨烫头在底座主体的整个圆周上横向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理表面基本上是平的,也就是说,是平的或稍微呈拱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底座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熨烫头的重心和底座的重心基本上沿着竖直轴线对齐。熨烫设备的这种配置确保熨烫设备非常稳定,尤其是在熨烫操作期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底座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处理表面的法线或每个法线朝向上,或者相对于竖直轴线朝熨烫设备的正面的方向以0°至45°之间的角度倾斜,优选地,大约20°。处理表面的这种配置使得可以限制蒸汽朝使用者方向的扩散,同时确保熨烫设备更符合人机工程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头具有大致三角形的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理表面具有大致三角形的轮廓。有利的是,处理表面的大致三角形轮廓的顶点之一朝向熨烫设备的背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的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孔位于距处理表面的大致三角形轮廓的顶点小于3cm的距离处,该处理表面朝向熨烫设备的背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头的最大宽度在10至35cm之间,并且有利地为大约20c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底座的最大宽度在15至40cm之间,并且有利地为大约30c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底座具有大致方形的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设备的高度在20至40cm之间,当底座搁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时,处理表面有利地离水平支撑件的承载表面20cm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底座包括位于底座下表面附近的手柄。这些设置极大地限制了使用者被灼伤的风险,特别是在熨烫操作后操纵熨烫设备时,例如为了存放熨烫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冷凝物回收装置。这些设置使得可以避免冷凝物在熨烫设备的各种内部部件中的积聚,这种积聚会对熨烫设备的操作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冷凝物回收装置配置成将回收的冷凝物重新注入对至少一个蒸汽生成器供水的水箱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冷凝物回收装置包括冷凝物回收室,该冷凝物回收室设有通向水箱的冷凝物排放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回路包括第一冷凝物回收装置,该第一冷凝物回收装置配置成回收在第一抽吸回路中形成的冷凝物,有利地形成在第一冷凝物回收装置的上游,并且例如形成在第一抽吸导管和/或第一抽吸室中,并且第二抽吸回路包括第二冷凝物回收装置,该第二冷凝物回收装置配置成回收在第二抽吸回路中形成的冷凝物,有利地形成在第二冷凝物回收装置的上游,并且例如形成在第二抽吸导管和/或第二抽吸室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抽吸回路包括将第一抽吸导管连接到第一冷凝物回收装置的第一冷凝物回收室的第一联接导管,以及将第一冷凝物回收室连接到第一真空施加构件的第二联接导管,并且第二抽吸回路包括将第二抽吸导管连接到第二冷凝物回收装置的第二冷凝物回收室的第三联接导管,以及将第二冷凝物回收室连接到第二真空施加构件的第四联接导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头朝向熨烫设备的正面方向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底座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熨烫头基本上在一个延伸平面中延伸,该延伸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5°至45°之间的角度,有利地在10°至30°之间,并且优选地大约为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熨烫头牢固地固定到底座上,例如固定到底座主体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如前所述的设备来熨烫衣服的方法,其中,通过在熨烫设备稳定地搁置在底座上的同时,手动将待熨烫的衣服施加到处理表面上,并使待熨烫的衣服在所述处理表面上滑动,来执行衣服的熨烫。
附图说明
借助于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将会很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该熨烫设备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熨烫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前视图。
图3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局部俯视立体图。
图5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局部俯视立体图。
图6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局部后立体图。
图7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8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图10是属于图1的熨烫设备的加热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后立体图。
图12是图1的熨烫设备的部分截断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2示出了配置成熨烫待熨烫的衣服或日用织物的熨烫设备2。
熨烫设备2包括底座3和熨烫头4,底座3旨在稳定地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熨烫头4由底座3支撑并包括处理表面5,当熨烫设备2搁置在底座3上时,待熨烫的衣服旨在放置在处理表面5上。
熨烫设备2配置成使得通过手动地将待熨烫的衣服施加到处理表面5上并且使待熨烫的衣服在处理表面5上滑动(例如来回运动)来执行待熨烫衣服的熨烫。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底座3具有大致方形的轮廓,并且熨烫头4和处理表面5各自具有大致三角形的轮廓。有利的是,熨烫头4和处理表面5的每个大致三角形轮廓的顶点面向熨烫设备2的背面。处理表面5可以大致是平的或拱形的。
如图1至图3中更具体所示,熨烫头4突出地设置在底座3上。有利的是,底座3具有底座主体6,熨烫头4搁置在底座主体6上,并且底座主体6朝熨烫头4的方向会聚,使得熨烫头4从底座主体6侧向突出。熨烫头4的这种配置允许待熨烫的衬衫的肩部容易地绕过熨烫头4。
熨烫设备2可以例如具有20至40cm之间的高度,并且当底座3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处理表面5可以有利地离水平支撑件的承载表面20cm以上。
熨烫头4可以例如具有10至35cm之间的最大宽度,并且有利地大约为20cm,并且底座3可以例如具有15至40cm之间的最大宽度,并且有利地大约为30cm。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当底座3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熨烫头4的重心和底座3的重心基本上沿着竖直轴线对齐。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熨烫头4朝向熨烫设备2的正面方向倾斜,并且基本上在延伸平面Pe(见图3)中延伸,当底座3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该延伸平面Pe相对于水平面倾斜5°至45°之间的角度,优选地大约为20°。
有利的是,当底座3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处理表面5的法线或每个法线面向上,或者相对于竖直轴线朝向熨烫设备2的正面方向以0°到45°之间的角度倾斜,优选地大约20°。
如图1和图2中更具体示出的,处理表面5包括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其设有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孔。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处理表面5包括具有第一蒸汽出口孔8.1的第一蒸汽排放区域7.1和具有第二蒸汽出口孔8.2的第二蒸汽排放区域7.2。有利的是,第一蒸汽出口孔8.1设置在处理表面5的前半部,第二蒸汽出口孔8.2设置在处理表面5的后半部。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蒸汽出口孔8.1是第一蒸汽出口槽,第二蒸汽出口孔8.2是第二蒸汽出口槽。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槽彼此对齐,并且在处理表面5的中间平面中延伸,并且也在熨烫头4的中间平面中延伸。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槽中的每一个的长度可以在7至15cm之间,例如在8至12cm之间,并且有利地大约为10cm。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槽各自的长度基本上对应于待熨烫的衣服袖子的最大宽度。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处理表面5包括加热板9,该加热板9限定了第一和第二蒸汽排放区域7.1、7.2,并且例如可以是金属的。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孔8.1、8.2有利地设置在加热板9中。
加热板9设置在处理表面5的中部,并且与熨烫头4的外围边缘隔开。有利的是,加热板9相对于处理表面5的中间平面P居中。
有利的是,熨烫设备2配置成使得在使用条件下,处理表面5在加热板9处具有超过110℃的温度,从而避免在处理表面5上形成冷凝物。
有利的是,熨烫头4包括加热元件10,加热板9搁置在加热元件10上。更具体地,加热元件10配置成加热该加热板9。有利的是,加热元件10可以结合电阻加热元件10.1。
熨烫设备2还包括第一蒸汽分配回路11和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2,第一蒸汽分配回路11流体连接到第一蒸汽出口孔8.1并且配置成向第一蒸汽出口孔8.1供应蒸汽,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2流体连接到第二蒸汽出口孔8.2并且配置成向第二蒸汽出口孔8.2供应蒸汽,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2与第一蒸汽分配回路11分开。
熨烫设备2还包括至少一个蒸汽生成器,其配置成独立地对第一和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1、12进行供应。有利的是,熨烫设备2包括配置成向第一蒸汽分配回路11供应蒸汽的第一蒸汽生成器13和配置成向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2供应蒸汽的第二蒸汽生成器14。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设置在底座3中。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可以设置在熨烫头4中。
蒸汽设备2还包括例如设置在底座3中的水箱15和供应回路16,供应回路16流体连接到水箱15并且配置成向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供水。有利的是,供应回路16包括供应泵17,该供应泵17配置成从水箱15向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供水。
如图10所示,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分别包括第一瞬时蒸发室13.1和第二瞬时蒸发室14.1,它们各自配置成从水箱15供水,并且它们分别配置成向第一和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1、12供应蒸汽。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由包括第一和第二瞬时蒸发室13.1、14.1的加热体18形成。
加热体18包括通向第一瞬时蒸发室13.1的第一注水口19和通向第二瞬时蒸发室14.1的第二注水口21。第一和第二注水口19、21连接到供应回路16。加热体18还包括加热电阻22。
加热体18还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一瞬时蒸发室13.1的第一蒸汽排出口23,和流体连接到第二瞬时蒸发室14.1的第二蒸汽排出口24。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加热体18包括集成有加热电阻22的铸件25,以及搁置在铸件25上的封闭板26。铸件25和封闭板26界定了第一和第二瞬时蒸发室13.1、14.1。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蒸汽分配回路11包括由加热元件10和加热板9界定的第一蒸汽流动通道27,以及第一蒸汽导管(图中不可见),第一蒸汽导管例如是柔性的,其将第一蒸汽流动通道27流体连接到第一瞬时蒸发室13.1。更具体地,第一蒸汽导管配置成将第一蒸汽排出口23连接到第一蒸汽注入口28,该第一蒸汽注入口28设置在加热元件10上并且通向第一蒸汽流动通道27。
如图9所示,第一蒸汽流动通道27包括第一蒸汽流动部分27.1和第二蒸汽流动部分27.2,第一蒸汽流动部分27.1具有多个挡板,第二蒸汽流动部分27.2基本上是直的并且与第一蒸汽出口孔8.1相对。更具体地,第一蒸汽注入口28通向第一蒸汽流动通道27的上游部分。
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2包括由加热元件10和加热板9界定的第二蒸汽流动通道29,以及第二蒸汽导管(图中不可见),第二蒸汽导管例如是柔性的,其将第二蒸汽流动通道29流体连接到第二瞬时蒸发室14.1。更具体地,第二蒸汽导管配置成将第二蒸汽排出口24连接到第二蒸汽注入口31,该第二蒸汽注入口31设置在加热元件10上并且通向第二蒸汽流动通道29。
有利的是,第二蒸汽流动通道29包括第一蒸汽流动部分29.1和第二蒸汽流动部分29.2,第一蒸汽流动部分29.1具有多个挡板,第二蒸汽流动部分29.2基本上是直的并且与第二蒸汽出口孔8.2相对。更具体地,第二蒸汽注入口31通向第二蒸汽流动通道29的上游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处理表面5还包括至少一个抽吸区域,该抽吸区域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处理表面5包括第一抽吸区域32和第二抽吸区域33,它们设置在处理表面5的中间平面P两侧,更准确地说,在两个蒸汽排放区域7.1、7.2的两侧,并且每个都设有多个抽吸孔口。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熨烫设备2包括第一抽吸回路34和第二抽吸回路36,第一抽吸回路34流体连接到设置在处理表面5上的第一抽吸孔口组件35,第二抽吸回路36与第一抽吸回路34分开,并且流体连接到设置在处理表面5上的第二抽吸孔口组件37。有利的是,第一抽吸孔口组件35的抽吸孔口设置在处理表面5的前半部,第二抽吸孔口组件37的抽吸孔口设置在处理表面5的后半部。第一组件35和第二组件37之间的间隔在图2中由间隔轴S示意性示出。
熨烫设备2还包括配置成向第一抽吸回路34施加真空的第一真空施加构件,以及与第一真空施加构件分开并且配置成向第二抽吸回路36施加真空的第二真空施加构件。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真空施加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3中的第一电动风扇38,第二真空施加构件包括也设置在底座3中的第二电动风扇39。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抽吸回路34包括一对第一抽吸室41.1、41.2和一对第一抽吸导管42.1、42.2,第一抽吸室41.1、41.2设置在熨烫头4中并且布置在加热板9的两侧,第一抽吸导管42.1、42.2流体连接到第一真空施加构件并且分别通向第一抽吸室41.1、41.2,并且第二抽吸回路36包括一对第二抽吸室43.1、43.2和一对第二抽吸导管44.1、44.2,第二抽吸室43.1、43.2设置在熨烫头4中并且布置在加热板9的两侧,第二抽吸导管44.1、44.2流体连接到第二真空施加构件并且分别通向第二抽吸室43.1、43.2。
有利的是,第一抽吸室41.1、41.2布置在熨烫头4的前部,第二抽吸室43.1、43.2布置在熨烫头4的后部。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处理表面5包括(见图4)两个侧板45.1、45.2,其有利地由塑料制成,始终是凉的并且没有危险,布置在加热板9的两侧,侧板45.1、45.2中的每一个部分地界定第一抽吸室41.1、41.2中的一个和第二抽吸室43.1、43.2中的一个。
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抽吸回路34、36分别包括第一排出口46和第二排出口47,它们设置在熨烫设备2的背面上,更具体地设置在底座主体6的背面上。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抽吸孔口组件35包括第一抽吸孔口子组件48和第二抽吸孔口子组件49,它们布置在第一蒸汽排放区域7.1的两侧,更准确地说是在加热板9的两侧,第二抽吸孔口组件37包括第三抽吸孔口子组件51和第四抽吸孔口子组件52,它们设置在第二蒸汽排放区域7.2的两侧,更准确地说是在加热板9的两侧。有利的是,第一子组件48和第三子组件51的抽吸孔口布置在侧板45.1中,第二子组件49和第四子组件52的抽吸孔口布置在侧板45.2中。第一子组件48的抽吸孔口通向第一抽吸室41.1,第二子组件49的抽吸孔口通向第一抽吸室41.2,而第三子组件51的抽吸孔口通向第二抽吸室43.1,第四子组件52的抽吸孔口通向第二抽吸室43.2。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二子组件49包括位于加热板9附近并沿着加热板9的多个抽吸孔口,并且有利地沿着加热板9的第一侧边缘9.1,第三子组件51包括位于加热板9附近并沿着加热板9的多个抽吸孔口,并且有利地沿着加热板9的第二侧边缘9.2。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组件35还包括靠近第一蒸汽出口孔8.1并沿着第一蒸汽出口孔8.1设置在加热板9中的第一系列53的抽吸孔口,第二抽吸孔口子组件37包括靠近第二蒸汽出口孔8.2并沿着第二蒸汽出口孔8.2设置在加热板9中的第二系列54的抽吸孔口。有利的是,第一系列53的抽吸孔口基本对齐,第二系列54的抽吸孔口也基本对齐。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系列53、54布置在处理表面5的中间平面P的两侧。
第一蒸汽出口孔8.1和第一系列53的每个抽吸孔口之间的距离有利地小于1cm,例如大约3mm,并且第二蒸汽出口孔8.2和第二系列54的每个抽吸孔口之间的距离也有利地小于1cm,例如大约3mm。
第一系列53的抽吸孔口流体连接到第一抽吸室41.1,而第二系列54的抽吸孔口流体连接到第二抽吸室43.2。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抽吸回路34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通道55和多个第二连接通道56,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通道55设置在加热元件10上,并且每个第一连接通道55配置成将第一系列53的相应抽吸孔口与第一抽吸室41.1流体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通道56设置在加热元件10上,并且每个第二连接通道56配置成将第二系列54的相应抽吸孔口与第二抽吸室43.2流体连接。
有利的是,设置在处理表面5上的所有抽吸孔口的通过截面的总和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抽吸导管42.1、42.2、44.1、44.2的通过截面的总和,并且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抽吸室41.1、41.2、43.1、43.2的通过截面的总和。
特别如图7至图9所示,第一抽吸回路34还包括第一冷凝物回收装置57,其配置成回收在第一抽吸回路34中形成的冷凝物,例如在第一抽吸导管42.1、42.2和/或第一抽吸室41.1、41.2中形成的冷凝物,并且第二抽吸回路36还包括第二冷凝物回收装置58,其配置成回收在第二抽吸回路36中形成的冷凝物,例如在第二抽吸导管44.1、44.2和/或第二抽吸室43.1、43.2中形成的冷凝物。
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冷凝物回收装置57、58中的每一个配置成将回收的冷凝物重新注入水箱15,水箱15配置成向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供水。为此,第一冷凝物回收装置57包括设有通向水箱15的第一冷凝物排出口61的第一冷凝物回收室59,第二冷凝物回收装置58包括设有通向水箱15的第二冷凝物排出口(图中不可见)的第二冷凝物回收室(图中不可见)。第一和/或第二冷凝物回收装置可以有利地包括过滤器,优选可抽出的过滤器,以避免孔被堵塞和织物纤维污染水箱中的水。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第一抽吸回路34包括将第一抽吸导管42.1、42.2连接到第一冷凝物回收室59的第一联接导管62,以及将第一冷凝物回收室59连接到第一真空施加构件的第二联接导管63,并且第二抽吸回路36包括将第二抽吸导管44.1、44.2连接到第二冷凝物回收室的第三联接导管64和将第二冷凝物回收室连接到第二真空施加构件的第四联接导管65。
熨烫设备2还包括控制单元66,该控制单元66特别配置成控制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第一和第二电动风扇38、39、加热元件10和供应泵17的操作。
现在将描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熨烫设备2来熨烫待熨烫衣服的方法。这种熨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底座3放置在稳定的水平支撑件上,
-打开熨烫设备2,例如通过按压设置在底座3上的电源按钮67,
-等待,直到加热板9达到预定的操作温度,并且可能直到加热体18达到足够的温度以在第一和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1、12中生成蒸汽(熨烫设备2可以例如发出声音信号或光信号,以便通知使用者熨烫设备2准备好使用,
-通过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孔8.1、8.2控制蒸汽的生成,例如通过按压设置在底座3上的蒸汽控制按钮68,
-自动控制第一和第二电动风扇38、39的操作,从而使得空气通过设置在处理表面5上的各个抽吸孔口被吸入,
-手动地将待熨烫的衣服施加到处理表面5上,以及
-使待熨烫的衣服在处理表面5上前后滑动。
根据熨烫方法的替代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电动风扇38、39的操作控制可以通过按压设置在底座3上的抽吸控制按钮来执行。
根据熨烫设备2的替代实施例,处理表面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在传感器,其配置成自动检测处理表面5上待熨烫的衣服的存在,并且控制单元66可以配置成基于对处理表面5上衣服的存在的检测来控制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以及第一和第二电动风扇38、39的操作。
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熨烫设备2可以包括使用者存在检测,例如用于节能模式,以仅当使用者存在时启动蒸汽和抽吸。
根据熨烫设备2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该熨烫设备2可以包括蒸汽控制踏板,当使用者希望通过第一和第二蒸汽出口孔8.1、8.2喷射蒸汽时,该蒸汽控制踏板将由使用者的脚致动。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只是作为示例提供。尤其在各种元件的构成方面或者通过等效技术的取代,可以有一些修改,这并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显然第一和第二蒸汽生成器13、14可以由两个彼此分开的加热体形成。

Claims (15)

1.一种熨烫设备(2),其包括用于稳定地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的底座(3),以及由所述底座(3)支撑的熨烫头(4),所述熨烫头(4)包括处理表面(5),待熨烫的衣服旨在放置在该处理表面上,所述处理表面(5)包括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其设有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孔(8.1、8.2),所述熨烫设备(2)配置成使得通过在所述熨烫设备(2)搁置在所述底座(3)上时手动地将所述待熨烫的衣服施加到所述处理表面(5)上并且使所述待熨烫的衣服在所述处理表面(5)上滑动来执行待熨烫衣服的熨烫,所述处理表面(5)还包括至少一个抽吸区域(32、33),其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和加热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9)至少部分地限定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所述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的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孔设置在所述加热板(9)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所述加热板(9)设置在所述处理表面(5)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包括第一蒸汽分配回路(11)和与所述第一蒸汽分配回路(11)分开的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2),所述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至少包括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蒸汽分配回路(11)的第一蒸汽出口孔(8.1)和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2)的第二蒸汽出口孔(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所述第一蒸汽出口孔(8.1)设置在所述处理表面(5)的前半部,并且所述第二蒸汽出口孔(8.2)设置在所述处理表面(5)的后半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包括至少一个蒸汽生成器,所述蒸汽生成器被配置为独立地供应所述第一和第二蒸汽分配回路(11、1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区域(32、33)设有多个抽吸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包括第一抽吸回路(34)和与所述第一抽吸回路(34)分开的第二抽吸回路(36),所述抽吸孔口包括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抽吸回路(34)的至少一个抽吸孔口和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抽吸回路(36)的至少一个抽吸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所述抽吸孔口包括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抽吸回路(34)的第一抽吸孔口组件(35)和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抽吸回路(36)的第二抽吸孔口组件(3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所述第一抽吸孔口组件(35)的抽吸孔口设置在所述处理表面(5)的前半部,并且所述第二抽吸孔口组件(37)的抽吸孔口设置在所述处理表面(5)的后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包括被配置成向所述第一抽吸回路(34)施加真空的第一真空施加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真空施加构件分开并且被配置成向所述第二抽吸回路(36)施加真空的第二真空施加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抽吸回路(34、36)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熨烫设备背面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所述抽吸孔口包括至少两个抽吸孔口,所述至少两个抽吸孔口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区域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当所述底座(3)搁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所述熨烫头(4)的重心和所述底座(3)的重心基本上沿着竖直轴线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2),其中,所述熨烫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冷凝物回收装置(57、58)。
15.一种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来熨烫衣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熨烫设备(2)稳定地搁置在所述底座(3)上时,手动地将所述待熨烫的衣服施加到所述处理表面(5)上,并使所述待熨烫的衣服在所述处理表面(5)上滑动,来执行衣服的熨烫。
CN202180021862.0A 2020-03-19 2021-03-02 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蒸汽熨烫设备 Pending CN1153355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002717A FR3108339B1 (fr) 2020-03-19 2020-03-19 Appareil de défroissage à vapeur muni d’au moins un orifice d’aspiration
FRFR2002717 2020-03-19
PCT/EP2021/055223 WO2021185570A1 (fr) 2020-03-19 2021-03-02 Appareil de defroissage a vapeur muni d'au moins un orifice d'aspir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5566A true CN115335566A (zh) 2022-11-11

Family

ID=70457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1862.0A Pending CN115335566A (zh) 2020-03-19 2021-03-02 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蒸汽熨烫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121590A1 (zh)
CN (1) CN115335566A (zh)
FR (1) FR3108339B1 (zh)
WO (1) WO20211855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79702C (en) 1999-08-05 2004-10-12 James Yoshiki Imada Garment steamer
WO2015173057A1 (en) * 2014-05-13 2015-11-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teaming device component with reduced condensation
CN106480693B (zh) * 2016-11-21 2018-10-02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蒸汽量的蒸汽发生器及多功能蒸汽刷
CN106835657B (zh) * 2016-12-20 2019-01-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熨烫方法及熨烫装置
CN109402996A (zh) * 2017-08-18 2019-03-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烫头和具有它的衣物护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08339B1 (fr) 2022-04-29
WO2021185570A1 (fr) 2021-09-23
EP4121590A1 (fr) 2023-01-25
FR3108339A1 (fr)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0888B1 (en) A steamer head for a garment steamer
CA2969977C (en) Portable handheld steamer apparatus
CN115298387A (zh) 设有两个独立蒸汽分配回路的蒸汽熨烫设备
US7121024B1 (en) Creaser steam iron
US7779565B2 (en) Ironing appliance compris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identifying the fabric type of articles to be ironed
KR101156762B1 (ko) 스탠드형 스팀 다리미
CN111607945A (zh) 干衣机
CN115335566A (zh) 设有至少一个抽吸孔口的蒸汽熨烫设备
EP3143192B1 (en) Steaming device component with reduced condensation
US20200291568A1 (en) Steam iron with independent air suction system
CN115315554A (zh) 设有倾斜熨烫头的蒸汽熨烫设备
EP2844795B1 (en) Appliance for treating a textile and method of treating a textile
US20040084433A1 (en) Domestic irons
WO2020129016A1 (en) Ironing machine
RU2575422C2 (ru) Головка отпаривателя для одежды
KR20120119137A (ko) 의류 처리 장치
JP2017006205A (ja) スチーマー
CN214193860U (zh) 熨烫柜
AU2002238702A1 (en) Improvements in domestic irons
JPH07250604A (ja) アレルゲン不活化装置
CN111979687A (zh) 衣物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