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7358A - 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7358A
CN115327358A CN202210940374.6A CN202210940374A CN115327358A CN 115327358 A CN115327358 A CN 115327358A CN 202210940374 A CN202210940374 A CN 202210940374A CN 115327358 A CN115327358 A CN 115327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tate
voltage
determining
nod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03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绵意
毛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03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73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7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73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27Testing of circuit interrupters, switches or circuit-breakers
    • G01R31/3277Testing of circuit interrupters, switches or circuit-breakers of low voltage devices, e.g. domestic or industrial devices, such as motor protections, relays, rotation switches
    • G01R31/3278Testing of circuit interrupters, switches or circuit-breakers of low voltage devices, e.g. domestic or industrial devices, such as motor protections, relays, rotation switches of relays, solenoids or reed switch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27Testing of circuit interrupters, switches or circuit-br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包括: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采用本公开可以降低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提高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日益成熟,提高了用户生产生活的便利性。用户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对升压装置中的继电器的开关状态进行确定。相关技术中,可以在继电器的两端设置采样电路,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采样电路采样的电压值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但是,由于升压装置中继电器的数量较多,因此,在升压装置中需要设置的采样电路的数量也较多,从而导致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较高。同时,对继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采样时,容易将高压传导到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从而导致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提高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包括:
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在所述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对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
确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之后,还包括:
发送第一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一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
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
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所述请求值;
响应于所述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第三继电器的闭合指令,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断开;
基于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
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所述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二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二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三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且所述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或所述第三节点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低于可靠性阈值,则重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若所述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不低于所述可靠性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三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可选的,所述重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所述第二目标电压;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且所述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或所述第三节点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所述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诊断单元,用于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诊断单元包括电容充电子单元、电压确定子单元和状态确定子单元,所述第一诊断单元用于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
所述电容充电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对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
所述电压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
所述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
所述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诊断单元还包括信息发送子单元、电容放电子单元和开关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之后:
所述信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一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所述电容放电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
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诊断单元还包括开关控制子单元、请求值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之后:
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所述请求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
所述电容充电子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所述请求值;
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第三继电器的闭合指令,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诊断单元包括继电器控制子单元、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和第一电容放电子单元,所述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
所述继电器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断开;
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电容放电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
所述继电器控制子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
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所述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二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二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三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可选的,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且所述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或所述第三节点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之后:
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低于可靠性阈值,则重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不低于所述可靠性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三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可选的,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重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所述第二目标电压;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且所述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或所述第三节点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所述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因此通过根据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可以无需在继电器两端设置采样电路进行交叉采样,可以减少在升压装置中需要设置的采样电路的数量,可以减少降低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将高压传导到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的情况,可以提高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背景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技术的日益成熟,提高了用户生产生活的便利性。电子设备应用场景中,用户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对升压装置中的继电器的开关状态进行确定。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在继电器的两端设置采样电路,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采样电路采样的电压值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背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J1和J2为升压装置中的其中两个继电器。当电子设备确定J1和J2的开关状态时,需要在J1和J2两端设置两个采样电路进行交叉采样,并确定节点1和节点4之间的14电压差值、节点2和节点3之间的23电压差值以及节点2和节点4之间的24电压差值。接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14电压差值和24电压差值确定J1的开关状态,可以根据23电压差值和24电压差值确定J2的开关状态。
易于理解的是,仅确定升压装置中其中两个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就需要设置两个采样电路进行交叉采样,而升压装置中继电器的数量较多。因此,在升压装置中需要设置的采样电路的数量也较多,从而导致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较高。同时,对继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采样时,容易将高压传导到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导致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带电的问题,从而导致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较低。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可运行于进行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装置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
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手持设备、个人电脑、平板电脑、车载设备、智能手机、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电子设备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网络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电子设备等。该电子设备上可以安装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是指可以运行在电子设备中的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电子设备硬件和电子设备应用的程序,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系统应用。该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安卓Android系统、IOS系统、Windows phone(WP)系统和Ubuntu移动版操作系统等。
其中,当升压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例如,800V高压电动汽车时,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器等等。
具体的,该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包括:
S101,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升压装置指的是用于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升压,得到升压后的电压的装置。该升压装置并不特指某一固定装置。例如,当升压装置对应的电路发生变化时,该升压装置可以发生变化。当升压的程度发生变化时,该升压装置也可以发生变化。该升压装置中设置有电驱动桥、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驱动桥指的是由“电机、电控、减速器”或者相类似的电机电控与其他部件的集成产品。该电驱动桥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电驱动桥。例如,当电驱动桥中集成的器件发生变化时,该电驱动桥可以发生变化。当电驱动桥对应的电路发生变化时,该电驱动桥也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指的是接收到针对电驱动桥输入的充电指令之前的时段。该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的时段并不特指某一固定时段。例如,当充电指令的获取时刻发生变化时,该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的时段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诊断策略指的是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采用的策略。该第一诊断策略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策略。例如,当升压装置发生变化时,该第一诊断策略可以发生变化。当获取到针对第一诊断策略的策略修改指令时,该第一诊断策略也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继电器指的是设置于电驱动桥的负输入端的继电器。该第一继电器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继电器。例如,当电驱动桥发生变化时,该第一继电器可以发生变化。当第一继电器的型号发生变化时,该第一继电器也可以发生变化。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进行继电器状态确定时,电子设备可以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S102,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驱动桥处于下电状态时指的是接收到针对电驱动桥输入的充电结束指令之后,结束充电,并开始下电时的时段。该电驱动桥处于下电状态时的时段并不特指某一固定时段。例如,当充电结束指令的获取时刻发生变化时,该电驱动桥处于下电状态时的时段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诊断策略指的是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采用的策略。该第二诊断策略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策略。例如,当升压装置发生变化时,该第二诊断策略可以发生变化。当获取到针对第二诊断策略的策略修改指令时,该第二诊断策略也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继电器指的是设置于电驱动桥的正输入端的继电器。该第二继电器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继电器。例如,当电驱动桥发生变化时,该第二继电器可以发生变化。当第二继电器的型号发生变化时,该第二继电器也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继电器指的是设置于升压装置的正输入端的继电器。该第三继电器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继电器。例如,当升压装置发生变化时,该第三继电器可以发生变化。当第三继电器的型号发生变化时,该第三继电器也可以发生变化。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进行继电器状态确定时,电子设备可以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因此通过根据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可以无需在继电器两端设置采样电路进行交叉采样,可以减少在升压装置中需要设置的采样电路的数量,可以减少降低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将高压传导到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导致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带电的情况,可以提高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3,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该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包括:
S201,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对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
根据一些实施例,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升压装置包括电驱动桥、滤波器、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一继电器S1、第二继电器S2、第三继电器S3;其中,第二继电器S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S2的第二端与电驱动桥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滤波器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S1的第一端和滤波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继电器S1的第二端与电驱动桥的负输入端连接,滤波器的第三端与第三继电器S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继电器S3的第二端为升压装置的正输入端,滤波器的第四端为升压装置的负输入端,电驱动桥的正输出端为升压装置的正输出端,电驱动桥的负输出端为升压装置的负输出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驱动桥包括电机和逆变器,电机包括三相线圈,逆变器包括三相桥臂和第二电容C2;其中,三相线圈分别与三相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三相桥臂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三相桥臂的负极连接;三相线圈的连接点为电驱动桥的正输入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为电驱动桥的正输出端,三相桥臂的负极为电驱动桥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为三相桥臂的负输出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三相线圈包括第一相线圈U、第二相线圈V和第三相线圈W,三相桥臂包括第一相桥臂、第二相桥臂和第三相桥臂,第一相桥臂包括第一相上桥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MOS)U1和第一相下桥臂MOS U2。第二相桥臂包括第二相上桥臂MOS V1和第二相下桥臂MOS V2。第三相桥臂包括第三相上桥臂MOS W1和第三相下桥臂MOS W2。
其中,第一相线圈U、第二相线圈V和第三相线圈W的连接点为三相线圈的连接点。第一相线圈U连接第一相桥臂的中点,第二相线圈V连接第二相桥臂的中点,第三相线圈W连接第三相桥臂的中点。
其中,第一相上桥臂MOS U1的源极与第一相下桥臂MOS U2的漏极为第一相桥臂的中点。第二相上桥臂MOS V1的源极与第二相下桥臂MOS V2的漏极为第二相桥臂的中点;第三相上桥臂MOS W1的源极与第三相下桥臂MOS W2的漏极为第三相桥臂的中点。
其中,第一相上桥臂MOS U1的漏极、第二相上桥臂MOS V1的漏极和第三相上桥臂MOS W1的漏极相连接构成三相桥臂的正极。第一相下桥臂MOS U2的源极、第二相下桥臂MOSV2的源极和第三相下桥臂MOS W2的源极相连接构成三相桥臂的负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滤波器包括第二电感T、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其中,第二电感T的第一端为滤波器的第一端,第二电感T的第二端为滤波器的第二端,第二电感T的第三端为滤波器的第三端,第二电感T的第四端为滤波器的第四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感T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感T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升压装置的正输出端连接电池模块的正极,升压装置的负输出端连接电池模块的负极。该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电阻R、第六继电器S6、第七继电器S7和第八继电器S8;其中,电池的正极分别与第六继电器S6的第一端和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与第八继电器S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的第二端与第七继电器S7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继电器S6的第二端和第七继电器S7的第二端为电池模块的正极,第八继电器S8的第二端为电池模块的负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升压装置的正输入端连接充电桩的正极,升压装置的负输入端连接充电桩的负极时,控制第一继电器S1、第二继电器S2、第三继电器S3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接着,通过输入控制信号至三相桥臂中MOS的栅极,可以控制逆变器中MOS的工作状态,从而可以控制升压模块对充电桩输入的电能进行升压,并根据升压后的电能对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电子设备对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调节输入至三相桥臂中MOS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对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
例如,当电子设备调节输入至三相桥臂中MOS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阈值时,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电池模块输入的直流电能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目标电压指的是用于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采用的目标电压。该第一目标电压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电压。例如,该第一目标电压可以为60V。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进行继电器状态确定时,电子设备可以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对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
S202,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
根据一些实施例,升压装置还可以设置有第一采样电路,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采样电路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该第一采样电路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采样电路。例如,当第一采样电路对应的电路发生变化时,该第一采样电路可以发生变化。当升压装置发生变化时,该第一采样电路也可以发生变化。例如,该第一采样电路可以利用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采样,该第一采样电路也可以利用分压电阻进行电压采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节点电压指的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节点5)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节点6)之间的电压。该第一节点电压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电压。例如,当第一目标电压发生变化时,该第一节点电压可以发生变化。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时,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第一采样电路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
S203,若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节点电压阈值指的是用于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采用的阈值。该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阈值。例如,该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可以为50V。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连状态指的是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应该为断开状态,但是由于故障问题导致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时的状态。
例如,当电子设备利用第一采样电路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为60V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50V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
S204,发送第一故障信息至上位机,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一目标电压;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故障信息指的是用于指示第一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的信息。该第一故障信息并不特指某一固定信息。例如,当获取到针对第一故障信息的信息修改指令时,该第一故障信息可以发生变化。例如,该第一故障信息可以为第一继电器S1粘连(Stuck close)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调节输入至三相桥臂中MOS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对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
例如,当电子设备调节输入至三相桥臂中MOS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阈值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发送第一故障信息至上位机。接着,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一目标电压。
S205,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一目标电压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S206,若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例如,当电子设备利用第一采样电路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为30V小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50V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S207,控制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S208,获取针对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请求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针对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值。例如,当获取到针对请求值的请求值修改指令时,该请求值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请求值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电容的电压跟随请求值。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控制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针对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接着,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请求值。
S209,响应于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第三继电器的闭合指令,控制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请求值时,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第三继电器的闭合指令,控制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控制电驱动桥进入充电状态,以控制充电装置利用充电桩对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一些实施例,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若电子设备从上位机接收到针对第一继电器S1和第二继电器S2的继电器S1/S2闭合指令,电子设备可以闭合第二继电器S2。接着,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电容C1进行预充,并将第一电容C1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60V。接着,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50V,电子设备可以报第一继电器S1 Stuck close故障,并控制第一电容C1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一目标电压60V,之后,断开第二继电器S2,停止进行继电器状态确定。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50V,电子设备可以闭合第一继电器S1,并对第一电容C1进行预充动作,控制第一电容C1的电压根据请求值,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第三继电器的S3闭合指令,闭合第三继电器S3。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对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若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发送第一故障信息至上位机,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一目标电压,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若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控制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获取针对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请求值,响应于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第三继电器的闭合指令,控制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因此,通过结合对第一电容的预充策略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可以无需在继电器两端设置采样电路进行交叉采样,可以减少在升压装置中需要设置的采样电路的数量,可以减少降低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将高压传导到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导致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带电的情况,可以提高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6,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该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包括:
S301,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控制第三继电器断开;
根据一些实施例,由于当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均处于闭合状态。因此,当获取到针对电驱动桥输入的充电结束指令,控制电驱动桥结束充电状态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仍处于闭合状态,也就是说,在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后,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均为闭合状态。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进行继电器状态确定时,电子设备可以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控制第三继电器断开。
S302,基于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电子设备基于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因此,可以提高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确定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节点电压指的是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节点7)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节点6)之间的电压。该第二节点电压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电压。例如,当升压装置发生变化时,该第二节点电压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根据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电压差值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差值阈值指的是用于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采用的阈值。该电压差值阈值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阈值。例如,该电压差值阈值可以为10V。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根据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时段阈值内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根据200ms内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例如,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为50V,确定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为35V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为15V,并且可以判断该差值15V大于电压差值阈值10V。从而,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根据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电压差值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二故障信息至上位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故障信息指的是用于指示第三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时采用的信息。该第二故障信息并不特指某一固定信息。例如,当获取到针对第二故障信息的信息修改指令时,该第二故障信息可以发生变化。例如,该第二故障信息可以为第三继电器S3Stuck close故障。
例如,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为50V,确定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为45V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为5V,并且可以判断该差值5V不大于电压差值阈值10V。从而,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二故障信息至上位机。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控制第三继电器断开时,电子设备可以基于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S303,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目标电压指的是用于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采用的目标电压。该第二目标电压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电压。例如,该第二目标电压可以为60V。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后,电子设备可以调节输入至三相桥臂中MOS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阈值,从而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
S304,控制第二继电器断开;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二继电器断开。
S305,根据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三节点电压指的是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节点8)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节点9)之间的节点电压。该第三节点电压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电压。例如,当充电装置发生变化时,该第三节点电压可以发生变化。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电子设备根据第一节点电压和第三节点电压,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第二目标电压,且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或第三节点电压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因此,可以提高对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确定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节点电压阈值指的是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采用的阈值。该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阈值。例如,该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可以为0V。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次粘连状态指的是电子设备第一次判断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时的状态。
例如,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节点电压为60V,第三节点电压为0V时,电子设备可以判断该第一节点电压60V不小于第二目标电压60V,且该第三节点电压0V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0V,进而,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例如,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一节点电压为40V,第三节点电压为10V时,电子设备可以判断该第一节点电压40V小于第二目标电压60V,且该第三节点电压10V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0V,进而,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控制第二继电器断开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S306,若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低于可靠性阈值,则重新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子设备进行继电器状态确定时,电子设备可以对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进行判断。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判断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为60%,电子设备也可以判断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为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靠性阈值指的是电子设备判断是否需要重新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采用的阈值。该可靠性阈值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阈值。例如,当获取到针对可靠性阈值的阈值修改指令时,该可靠性阈值可以发生变化。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电子设备重新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首先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二目标电压。接着,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第二目标电压,且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电子合波可以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同时,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或第三节点电压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因此,可以提高第二继电器确定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故障信息指的是用于指示第二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时采用的信息。该第三故障信息并不特指某一固定信息。例如,当获取到针对第三故障信息的信息修改指令时,该第三故障信息可以发生变化。例如,该第三故障信息可以为第二继电器S2Stuck close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时,电子设备可以调节输入至三相桥臂中MOS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阈值。进而,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电池模块输入的直流电能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二目标电压。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之后,若电子设备判断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低于可靠性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重新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S307,若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不低于可靠性阈值,则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之后,若电子设备判断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不低于可靠性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
根据一些实施例,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断开第三继电器S3,并确定第三继电器S3的开关状态。若电子设备在任意200ms时段内,判断第二节点电压和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10V,电子设备可以报第三继电器S3 Stuck close故障。若电子设备在任意200ms时段内,判断第二节点电压和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10V,或者电子设备报第三继电器S3 Stuck close故障后,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一电容C1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60V。接着,电子设备可以断开第二继电器S2,并通过第三节点电压和第一节点电压判断第二继电器S2是否断开。接着,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二继电器S2处于粘连状态,电子设备可以报第二继电器S2 Stuck close故障。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二继电器S2不处于粘连状态,或者,电子设备报第二继电器S2Stuck close故障后,电子设备可以断开第一继电器S1。其中,若电子设备判断第二继电器S2处于单次粘连状态,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电容C1的电压预充至第二目标电压60V,并重复确认第二继电器S2是否处于粘连状态。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控制第三继电器断开,基于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控制第二继电器断开,根据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之后,若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低于可靠性阈值,则重新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若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不低于可靠性阈值,则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因此,通过结合对第一电容的充放电策略确定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可以无需在继电器两端设置采样电路进行交叉采样,可以减少在升压装置中需要设置的采样电路的数量,可以减少降低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将高压传导到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导致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带电的情况,可以提高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其次,通过根据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判断是否需要重新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可以提高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的确定效率以及确定效果。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公开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8,其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该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800包括第一诊断单元801和第二诊断单元802,其中:
第一诊断单元801,用于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第二诊断单元802,用于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一诊断单元801包括电容充电子单元811、电压确定子单元821和状态确定子单元831,第一诊断单元801用于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
电容充电子单元811,用于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对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
电压确定子单元821,用于确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
状态确定子单元831,用于若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
状态确定子单元831,还用于若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可选的,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诊断单元801还包括信息发送子单元841、电容放电子单元851和开关控制子单元861,用于在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之后:
信息发送子单元841,用于发送第一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第一故障信息指示第一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电容放电子单元851,用于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一目标电压;
开关控制子单元861,用于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可选的,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诊断单元801还包括开关控制子单元861、请求值获取子单元871,用于在确定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之后:
开关控制子单元861,用于控制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请求值获取子单元871,用于获取针对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
电容充电子单元811,还用于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请求值;
开关控制子单元861,还用于响应于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第三继电器的闭合指令,控制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可选的,图1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二诊断单元802包括继电器控制子单元812、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822和第一电容放电子单元832,第二诊断单元802用于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
继电器控制子单元812,用于控制第三继电器断开;
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822,用于基于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第一电容放电子单元832,用于控制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
继电器控制子单元812,还用于控制第二继电器断开;
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822,还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822,用于基于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若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第二节点电压与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二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第二故障信息指示第三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可选的,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822,还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电压,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若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第二目标电压,且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或第三节点电压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
可选的,第二诊断单元802,用于在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之后:
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822,还用于若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低于可靠性阈值,则重新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822,还用于若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不低于可靠性阈值,则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第三故障信息指示第二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可选的,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重新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对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二目标电压;
若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第二目标电压,且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或第三节点电压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第三故障信息指示第二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在执行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与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第一诊断单元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第二诊断单元在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因此通过根据诊断策略确定升压装置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可以无需在继电器两端设置采样电路进行交叉采样,可以减少在升压装置中需要设置的采样电路的数量,可以减少降低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将高压传导到升压装置的输入端口的情况,可以提高确定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的安全性。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公开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13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1300的示意性框图。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300包括计算单元1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3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1301、ROM 1302以及RAM 1303通过总线1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305也连接至总线1304。
电子设备13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305,包括:输入单元13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3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3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3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309允许电子设备13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13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13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13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3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302和/或通信单元13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3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03并由计算单元13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13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和区块链网络。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Virtual Private Server",或简称"VPS")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在所述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对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
确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之后,还包括:
发送第一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一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
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
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所述请求值;
响应于所述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第三继电器的闭合指令,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断开;
基于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
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所述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二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二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三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且所述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或所述第三节点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低于可靠性阈值,则重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若所述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不低于所述可靠性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三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所述第二目标电压;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且所述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或所述第三节点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所述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
10.一种继电器状态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诊断单元,用于在升压装置中的电驱动桥处于充电状态前,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电驱动桥充电完成后,处于下电状态时,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诊断单元包括电容充电子单元、电压确定子单元和状态确定子单元,所述第一诊断单元用于基于第一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
所述电容充电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并对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第一目标电压;
所述电压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
所述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大于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
所述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诊断单元还包括信息发送子单元、电容放电子单元和开关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之后:
所述信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一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所述电容放电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
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诊断单元还包括开关控制子单元、请求值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之后:
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所述请求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电容输入的请求值;
所述电容充电子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所述请求值;
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电驱动桥从上位机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第三继电器的闭合指令,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诊断单元包括继电器控制子单元、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和第一电容放电子单元,所述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基于第二诊断策略,确定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
所述继电器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断开;
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电容放电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进行主动放电,直至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第二目标电压;
所述继电器控制子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
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升压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大于所述电压差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二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二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三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节点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且所述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或所述第三节点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单次粘连状态之后:
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低于可靠性阈值,则重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单次粘连状态的可靠性不低于所述可靠性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其中,所述第三故障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状态确定子单元,还用于重新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时,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预充电,将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预充至所述第二目标电压;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不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且所述第三节点电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断开状态;
若所述第一节点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电压,或所述第三节点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节点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为粘连状态,并发送所述第三故障信息至上位机。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40374.6A 2022-08-05 2022-08-05 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273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0374.6A CN115327358A (zh) 2022-08-05 2022-08-05 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0374.6A CN115327358A (zh) 2022-08-05 2022-08-05 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7358A true CN115327358A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2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0374.6A Pending CN115327358A (zh) 2022-08-05 2022-08-05 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2735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7619A (zh) * 2016-09-22 2017-02-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系统、上电方法和装置
CN107561436A (zh) * 2017-09-26 2018-01-09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
CN108832683A (zh) * 2018-06-26 2018-11-1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上电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7619A (zh) * 2016-09-22 2017-02-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系统、上电方法和装置
CN107561436A (zh) * 2017-09-26 2018-01-09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
CN108832683A (zh) * 2018-06-26 2018-11-1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上电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2864B (zh) 一种上电启动电路及其上电启动方法
JP6316319B2 (ja) バッテリの状態を推定する方法、装置、システム、車両、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184704A (zh) 移位缓存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4052133B (zh) 电动汽车充电机输出保护电路
CN111146837A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327358A (zh) 继电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56999A (zh) 电池充放电电路缓启动方法及装置、电池充放电系统
CN112994185A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725671A (zh) 强化负载瞬态响应补偿的电路以及方法
CN111668886A (zh) 一种无线充电与nfc通信共用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80619B (zh) 电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CN203967797U (zh) 电动汽车充电机输出保护电路
CN218449584U (zh) 一种太阳能pwm充电电路
CN112858894A (zh) 接触器工作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5664185A (zh) 缓充电路、缓充方法、控制设备、充放电系统
CN109959817A (zh) 一种可应用于低电压环境的欠压检测电路
CN117284141B (zh) 车辆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设备及电路
LU500372B1 (e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US9947490B2 (en) Electrical circuit switching
CN116215290A (zh) 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566752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7010571U (zh) 一种降损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CN117294147A (zh) 一种变换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054783A (zh) 高频脉冲产生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7825806A (zh)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子模块电容衰减监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