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1231A - 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1231A
CN115311231A CN202210945414.6A CN202210945414A CN115311231A CN 115311231 A CN115311231 A CN 115311231A CN 202210945414 A CN202210945414 A CN 202210945414A CN 115311231 A CN115311231 A CN 115311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onstruction
design
map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54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uichu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ichu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ichu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ichu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54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11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11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1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7/001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using an image reference approac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该误差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响应于针对所述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全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工程项目对应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根据所述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方法,不仅提高了施工误差确定的效率,也提高了确定出的施工误差的可视化、可比对、可追溯、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人工操作误差。

Description

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施工误差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投入到建设施工当中,加大了空间资源的利用。在建筑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建筑CAD平面施工图作为施工标准,再使用施工平面图与施工完成的施工区域进行对于,来判断施工区域中的建筑物是否与平面施工图中的要求相符。
目前对施工区域中误差的确定方式大多利用人工,人工去测量施工区域中的各种测量数据,然后将测量数据与平面施工图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人工读取和记录点位的测量数据,再与平面施工图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施工误差。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区域较大,这样的误差确定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人工测量也不够精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根据目标施工区域确定实景影像图和设计图,对实景影像图与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无需人员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施工误差确定的效率,也提高了确定出的施工误差的可视化、可比对、可追溯、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人工操作误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所述误差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
响应于针对所述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
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包括:
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影像图;
将所述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影像图,包括:
确定所述设计图对应的尺寸信息;
基于所述尺寸信息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以得到与所述设计图相应的目标影像图。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包括:
将所述设计图叠加到所述目标影像图上,得到对比效果图;
针对于所述对比效果图中的每个叠加点位,对该叠加点位对应的所述目标影像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和所述设计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该叠加点位的比对结果;
通过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施工误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目标施工区域中该叠加点位超出所述预设阈值的区域标识为施工误差区域;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所述施工误差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告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第一目标区域,并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对应的第一设计细节图;
将所述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一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或者,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二目标区域,并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对应的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
将所述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二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三目标区域,并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
响应于针对历史时间节点的选择操作,确定出所述历史时间节点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图;
在所述历史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
将所述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三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装置,所述误差确定装置包括:
全景影像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
目标施工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
差异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然后,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本申请根据目标施工区域确定实景影像图和设计图,然后对实景影像图与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本申请提供的误差确定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人工的误差确定方法相比,确定流程更加便利,无需人员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施工误差确定的效率,同时更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确定出的施工误差的可视化、可比对、可追溯、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人工操作误差。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施工误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可适用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申请可应用于施工误差监测技术领域。
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投入到建设施工当中,加大了空间资源的利用。在建筑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建筑CAD平面施工图作为施工标准,再使用施工平面图与施工完成的施工区域进行对于,来判断施工区域中的建筑物是否与平面施工图中的要求相符。
经研究发现,目前对施工区域中误差的确定方式大多利用人工,人工去测量施工区域中的各种测量数据,然后将测量数据与平面施工图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人工读取和记录点位的测量数据,再与平面施工图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施工误差。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区域较大,这样的误差确定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人工测量也不够精准。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不仅提高了施工误差确定的效率,也提高了确定出的施工误差的可视化、可比对、可追溯、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人工操作误差。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误差确定方法,包括:
S101,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是作为被管理对象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任务,它以建筑物或构筑物为目标产出物。施工区域即为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需要被施工的区域。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制高点会安装全景成像测距摄像机,用于对施工区域进行全景拍照。全景成像测距摄像机是具有远程测量功能的摄像机,拍摄出的全景影像图会直接携带有施工区域对应的测量信息,这里,测量信息可以包括施工区域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任意一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标高、水平度、坡度和垂直度,以及圆柱形(钢筋、脚手架钢管)的直径等等。全景影像图指的是全景成像测距摄像机拍摄到的,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内的全景图。
针对上述步骤S101,在具体实施时,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具体的,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可以通过时间、楼层、标高、部位、工序、轴线、圈注等方式检索和获取。例如,可以通过用户选择的施工时间节点来获取在该施工时间节点中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也可以通过用户选择的施工楼层来获取在该施工楼层中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
S102,响应于针对所述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施工区域指的是需要进行误差确定的施工区域。这里,目标施工区域可以是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全景影像图的整个施工区域,也可以是用户在全景影像图中选定的部分区域。实景影像图即是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全景影像图。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可以在获取到的全景影像图进行框选,当用户框选的区域为整个全景影像图时,目标施工区域则是全景影像图对应的整个施工区域,当用户框选的区域为全景影像图的一部分时,目标施工区域则是所选取的实景影像图对应的施工区域。
针对上述步骤S102,在具体实施时,响应于针对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全景影像图中确定目标施工区域。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后,根据用户选择的目标施工区域,在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包括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
S103,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设计图指的是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平面设计图,具体的,设计图可以为预先绘制的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建筑CAD平面施工图。施工误差主要是指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与设计图之间存在差异。
针对上述步骤S103,在具体实施时,根据用户确定的目标施工区域,获取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这里,如果目标施工区域为全景影像图中的整个施工区域,则设计图就是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完整的设计图。如果目标施工区域为全景影像图中的某一部分施工区域,则设计图就是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设计图中的一部分。设计图确定出后,对实景影像图与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施工误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中所示,针对上述步骤S103,所述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包括:
S201,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影像图。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影像图指的是对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影像图。预处理指的是对实景影像图进行缩小或者放大的操作。
针对上述步骤S201,在具体实施时,对包括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影像图。这里,目标影像图的尺寸应与设计图的尺寸相同。
具体的,针对上述步骤S201,所述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得到与所述设计图相应的目标影像图,包括:
步骤2011,确定所述设计图对应的尺寸信息。
步骤2012,基于所述尺寸信息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以得到与所述设计图相应的目标影像图。
需要说明的是,尺寸信息指的是设计图的长度和高度。
针对上述步骤2011和步骤2012,在具体实施时,首先确定设计图对应的尺寸信息,然后根据设计图对应的尺寸信息对实景影像图进行同尺寸等比例的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以得到与设计图对应的目标影像图。
S202,将所述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指的是目标影像图中的任意一个点位对应的经度、纬度和高度等,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指的是设计图中的任意一个点位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针对上述步骤S202,在具体实施时,将目标影像图中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中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具体的,针对上述步骤S202,所述将所述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包括:
步骤2021,将所述设计图叠加到所述目标影像图上,得到对比效果图。
针对上述步骤2021,在具体实施时,将设计图叠加到目标影像图上,在目标影像图的基础上叠加设计图,得到对比效果图。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针对上述步骤2021,也可以将目标影像图也叠加到设计图上,得到对比效果图。
步骤2022,针对于所述对比效果图中的每个叠加点位,对该叠加点位对应的所述目标影像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和所述设计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该叠加点位的比对结果。
步骤2023,通过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叠加点位指的是目标影像图中的点位与设计图中的点位相叠加后的点位。
针对上述步骤2022和步骤2023,在具体实施时,针对于所述对比效果图中的每个叠加点位,对该叠加点位对应的目标影像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和设计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该叠加点位的比对结果。例如,比对结果可以是该叠加点位在目标影像图中的高度信息与该叠加点位在设计图中的高度信息不相同等,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该叠加点位的比对结果确定出后,通过比对结果确定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例如,当比对结果为该叠加点位在目标影像图中的高度信息与该叠加点位在设计图中的高度信息不相同时,施工误差即为目标施工区域中该叠加点位的高度过高,高度超出1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误差确定方法,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A:在所述施工误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目标施工区域中该叠加点位超出所述预设阈值的区域确定为施工误差区域。
B: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所述施工误差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告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阈值指的是预先设定的,用于判断该叠加点位是否出现异常的数值。施工误差区域即为施工区域中出现异常的区域。
针对上述步骤A和步骤B,在具体实施时,在施工误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将目标施工区域中该叠加点位超出预设阈值的区域标识为施工误差区域。例如,延续上述实施例,当该叠加点位的施工误差为高度超出1米时,判断施工误差是否超过了预设阈值,若超过了预设阈值,则将目标施工区域中该叠加点位超出预设阈值的区域标识为施工误差区域,并在全景影像图中施工误差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告警信息。具体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全景影像图中不存在施工误差区域时,在全景影像图中不会出现告警信息,以表示整个施工区域中未出现异常。当确定出施工误差区域后,会在全景影像图中施工误差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告警信息,例如出现黄色图标或红色图标等,以表示出现施工误差区域。这样方便用户通过观察全景影像图中图标来判断是否有区域出现异常。或者,当确定出施工误差区域时,也可以通过短信或电话的形式通过相关人员,例如,通过向相关人员的手机发送短信,告知相关人员施工误差区域的位置等,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中也可以对设计图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设计图,将实景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目标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对所述设计图进行预处理,确定目标设计图;将所述实景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目标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所述对所述设计图进行预处理,确定目标设计图,包括:
确定所述实景影像图对应的尺寸信息;基于所述尺寸信息对所述设计图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以得到与所述实景影像图相应的目标设计图。
所述将所述实景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目标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包括:
将所述目标设计图叠加到所述实景影像图上,得到对比效果图;针对于所述对比效果图中的每个叠加点位,对该叠加点位对应的所述目标设计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和所述实景影像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该叠加点位的比对结果;通过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误差确定方法,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I: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第一目标区域,并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目标区域指的是用户在全景影像图中选择的需要进行细节对比的区域。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即是全景影像图中第一目标区域对应的影像细节图。
针对上述步骤I,在具体实施时,在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第一目标区域,并在全景影像图中确定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具体的,响应于用户在全景影像图中对于第一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全景影像图中确定第一目标区域。确定出第一目标区域后,在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包括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
II: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对应的第一设计细节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计细节图指的是在设计图中第一目标区域对应的平面设计细节图。
针对上述步骤II,在具体实施时,根据用户确定的第一目标区域,在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对应的第一设计细节图。
III:将所述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一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针对上述步骤III,在具体实施时,在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和第一设计细节图确定出后,将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与第一设计细节图进行同尺寸缩放,并进行重叠对比显示,以显示第一目标区域的细节对比结果。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i: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二目标区域,并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目标区域指的是用户在设计图中选择的需要进行细节对比的区域。第二设计细节图即是设计图中第二目标区域对应的平面设计细节图。
针对上述步骤i,在具体实施时,在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二目标区域,并在设计图中确定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具体的,响应于用户在设计图中对于第二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设计图中确定第二目标区域。确定出第二目标区域后,在设计图中确定出包括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
ii: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对应的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指的是在全景影像图中第二目标区域对应的影像细节图。
针对上述步骤ii,在具体实施时,根据用户确定的第二目标区域,在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对应的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
iii:将所述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二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针对上述步骤iii,在具体实施时,在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和第二设计细节图确定出后,将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与第二设计细节图进行同尺寸缩放,并进行重叠对比显示,以显示第二目标区域的细节对比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误差确定方法,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1):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三目标区域,并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目标区域指的是用户在设计图中选择的需要进行细节对比的区域。第三设计细节图即是设计图中第三目标区域对应的平面设计细节图。
针对上述步骤(1),在具体实施时,在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三目标区域,并在设计图中确定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具体的,响应于用户在设计图中对于第三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设计图中确定第三目标区域。确定出第三目标区域后,在设计图中确定出包括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
(2):响应于针对历史时间节点的选择操作,确定出所述历史时间节点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图。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时间节点指的是用户选择的,施工进程中的某个历史时间点。历史全景影像图即为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在历史时间节点内的全景影像图。
针对上述步骤(2),在具体实施时,响应于用户针对于历史时间节点的选择操作,确定出历史时间节点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图。
(3):在所述历史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指的是在历史全景影像图中第三目标区域对应的影像细节图。
针对上述步骤(3),在具体实施时,根据用户确定的第三目标区域,在历史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
(4):将所述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三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针对上述步骤(4),在具体实施时,在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和第三设计细节图确定出后,将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与第三设计细节图进行同尺寸缩放,并进行重叠对比显示,以显示第三目标区域的细节对比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然后,响应于针对所述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本申请根据目标施工区域确定实景影像图和设计图,然后对实景影像图与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本申请提供的误差确定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人工的误差确定方法相比,确定流程更加便利,无需人员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施工误差确定的效率,同时更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确定出的施工误差的可视化、可比对、可追溯、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人工操作误差。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所述误差确定装置300包括:
全景影像图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
目标施工区域确定模块302,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
差异检测模块303,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差异检测模块303在用于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时,所述差异检测模块303还用于:
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确定目标影像图;
将所述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差异检测模块303在用于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确定目标影像图时,所述差异检测模块303还用于:
确定所述设计图对应的尺寸信息;
基于所述尺寸信息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以得到与所述设计图相应的目标影像图。
进一步的,所述差异检测模块303在用于将所述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时,所述差异检测模块303还用于:
将所述设计图叠加到所述目标影像图上,得到对比效果图;
针对于所述对比效果图中的每个叠加点位,对该叠加点位对应的所述目标影像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和所述设计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该叠加点位的比对结果;
通过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误差确定装置300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
在所述施工误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目标施工区域中该叠加点位超出所述预设阈值的区域标识为施工误差区域;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所述施工误差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告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误差确定装置300还包括细节对比模块,所述细节对比模块用于: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第一目标区域,并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对应的第一设计细节图;
将所述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一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或者,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二目标区域,并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对应的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
将所述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二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细节对比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三目标区域,并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
响应于针对历史时间节点的选择操作,确定出所述历史时间节点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图;
在所述历史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
将所述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三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和总线430。
所述存储器42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4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4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410与所述存储器420之间通过总线430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410执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以及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以及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
响应于针对所述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
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误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包括:
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确定目标影像图;
将所述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误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预处理,确定目标影像图,包括:
确定所述设计图对应的尺寸信息;
基于所述尺寸信息对所述实景影像图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以得到与所述设计图相应的目标影像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误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影像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与所述设计图所携带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包括:
将所述设计图叠加到所述目标影像图上,得到对比效果图;
针对于所述对比效果图中的每个叠加点位,对该叠加点位对应的所述目标影像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和所述设计图中的空间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该叠加点位的比对结果;
通过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误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施工误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目标施工区域中该叠加点位超出所述预设阈值的区域标识为施工误差区域;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所述施工误差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告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误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第一目标区域,并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对应的第一设计细节图;
将所述第一实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一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或者,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二目标区域,并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
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设计细节图对应的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
将所述第二实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二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误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确定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出第三目标区域,并在所述设计图中确定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
响应于针对历史时间节点的选择操作,确定出所述历史时间节点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图;
在所述历史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的第三设计细节图对应的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
将所述历史全景影像细节图与所述第三设计细节图进行缩放,并叠加显示。
8.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确定装置包括:
全景影像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工程项目对应的施工区域的全景影像图;
目标施工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全景影像图的触控操作,在所述全景影像图中确定出目标施工区域,以及包括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实景影像图;
差异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对应的设计图,并对所述实景影像图与所述设计图进行对比检测,以确定出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施工误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45414.6A 2022-08-08 2022-08-08 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Pending CN115311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5414.6A CN115311231A (zh) 2022-08-08 2022-08-08 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5414.6A CN115311231A (zh) 2022-08-08 2022-08-08 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1231A true CN115311231A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6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5414.6A Pending CN115311231A (zh) 2022-08-08 2022-08-08 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112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1996A (zh) * 2023-02-10 2023-06-30 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钢网架建模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1996A (zh) * 2023-02-10 2023-06-30 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钢网架建模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19166C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images with edge detection and snap-to feature
WO2014145153A2 (en) Automatic recording and graphing of measurement data
CN108510528B (zh) 一种可见光和红外图像配准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15314637B (zh) 一种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428659A (zh) 一种指针定位方法、装置及仪表
US1095157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lving double address faults during the commissioning of a connected system
JP2016090547A (ja) ひび割れ情報収集装置及びひび割れ情報を収集するためのサーバ装置
CN115311231A (zh) 基于施工现场全景影像的误差确定方法和误差确定装置
EP2738565A1 (en) Analyzing a network topology
JP20170684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990168B (zh) 一种违法用地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699189A (zh) 位置信息更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1143500B (zh) 可视化面积计算方法、终端、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20084703A (ko) 시설물 점검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설물 점검방법
KR101475742B1 (ko) 사진 계측 장치 및 방법
JP6727032B2 (ja) モバイル端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自己位置推定システム並びにサーバおよび自己位置推定方法
CN116164665A (zh) 集装箱异型物位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JP2006242646A (ja) 崩落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岩塊の変異計測方法
CN115327497B (zh) 雷达检测范围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215977B (zh) 过程工业设备巡检数据处理方法、巡检系统、装置和介质
US20130113782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unique location of a selected situs and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at situs
CN117761782A (zh) 一种地下电缆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2418678A (zh) 一种工程质量测量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16188794A (zh) 仪表识别系统及仪表识别方法
CN114969472A (zh) 基于傅里叶红外气体分析仪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