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0240A -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0240A
CN115300240A CN202210986513.9A CN202210986513A CN115300240A CN 115300240 A CN115300240 A CN 115300240A CN 202210986513 A CN202210986513 A CN 202210986513A CN 115300240 A CN115300240 A CN 115300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er
driving
frame body
supporting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65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凤
张梅
蔡婷婷
杨瑶
张坤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9865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002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00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024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03Stretchers with facilities for picking up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break-away type or using endless bel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13Stretchers foldable or collap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2Stretchers with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2Stretchers with wheels
    • A61G1/025Stretchers with wheels having auxiliary wheels, e.g. wheels not touching the ground in extended position
    • A61G1/0262Stretchers with wheels having auxiliary wheels, e.g. wheels not touching the ground in extended position having loading wheels situated in the front during lo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61G1/052Struts, spars or legs
    • A61G1/056Swivelling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61G1/052Struts, spars or legs
    • A61G1/056Swivelling legs
    • A61G1/0565Swivelling legs simultaneously folding, e.g. parallelogram struc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30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 A61G2200/32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ly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用以支撑患者,其由两个担架杆和与担架杆可拆卸连接的担架布组成;架体,所述架体设在担架本体下方,其用以支担架本体;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的一侧,具体的,驱动装置用以将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以驱动架体升降;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在架体下方,其用以带动所述架体移动。本发明在将患者从担架本体转运到病床上时,能够通过设置的各个装置的配合,在不对患者进行人工搬运的情况下,就能将患者转运到病床上,减少了患者人工搬动的次数,降低了患者二次受伤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患者的急救对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否则,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对于急诊患者的急救,常常使用到转运装置。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将病人从病床运送至手术台,或者将手术后的病人转运到病床上,目前,医用担架装置由担架和推车两部分构成,在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床上时,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将病人搬动到担架上,然后通过推车运至病床前,然后再将病人搬动到病床上。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手术后多次搬动病人,患者容易产生不适,且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担架车在患者手术后需要多次搬动病人,使得患者容易产生不适,且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
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用以支撑患者,其由两个担架杆和与担架杆可拆卸连接的担架布组成;
架体,所述架体设在担架本体下方,其用以支担架本体;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的一侧,具体的,驱动装置用以将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以驱动架体升降;
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在架体下方,其用以带动所述架体移动。
该技术方案中,当患者需要从担架本体上转运到病床上时,医护人员首先通过移动装置将担架本体移动到病床一侧,然后通过升降装置调节架体的高度,使得架体的底端高于病床的顶端,之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的一侧,即此时担架本体和患者都位于病床的上方,之后工作人员通过升降装置降低担架本体的高度,使得担架本体的底部与病床的顶部相贴,即此时患者已位于病床上,医护人员此时只需将担架布与从担架杆上拆开,之后通过升降装置带动两个担架杆上升,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两个担架杆复位,即此时患者的转运工作完成;综上所述,本方案在将患者从担架本体转运到病床上时,能够通过设置的各个装置的配合,在不对患者进行人工搬运的情况下,就能将患者转运到病床上,减少了患者人工搬动的次数,降低了患者二次受伤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架体顶部两端都设有安装板,所述担架本体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安装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杆、从动杆,所述主动杆的一端与安装板铰接,所述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架体铰接,所述从动杆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板和架体铰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以带动转轴转动的转动组件。
该技术方案中,两个安装板分别位于架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担架本体上的担架杆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安装板连接,具体的,担架杆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担架杆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板连接。当需要将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的一侧时,通过转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主动杆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主动杆转动带动担架本体向架体的一侧移动,且担架本体移动带动从动杆转动,从动杆起到对担架本体进行支撑和平衡的作用,当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的一侧后,即转动组件停止工作。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驱动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电机设在架体的一侧,所述驱动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该技术方案中,转动组件具体为电机、驱动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转轴转动,以达到转轴带动主动杆转动的目的,进而最终使得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的一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担架杆相背的一侧都设置有扣环,所述担架布的两侧都设置有与扣环相配合的挂钩,且所述担架布通过与扣环和挂钩的配合,与担架杆可拆卸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扣环和挂钩的配合实现担架杆与担架布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的顶部设有托板,所述升降装置将托板和架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剪叉折叠架,所述剪叉折叠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相交叉,且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臂的顶部与架体铰接,其底部与托板铰接,所述第二支臂的顶部与架体铰接,其底部与设在托板上的滑块铰接,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以驱动滑块移动的移动组件。
该技术方案中,剪叉折叠架具体为两组,两组剪叉折叠架沿托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组剪叉折叠架的两个第二支臂的底部通过同一铰接轴与滑块铰接;当架体需要上升,以达到升高担架本体的高度时,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滑块朝靠近第一支臂底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的夹角减小,且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顶部上升,并带动架体以及架体上的担架本体上升;当架体需要下降,以达到降低担架本体的高度时,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滑块朝远离第一支臂底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的夹角增大,且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顶部下降,并带动架体以及架体上的担架本体下降。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臂的底部和滑块都位于滑槽内,且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在托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连接,所述气缸可驱动滑块沿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剪叉折叠架的顶部上升或者下降。
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组件具体为气缸,通过气缸带动滑块移动,进而使得剪叉折叠架带动担架本体和架体上升或者下降。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前支腿和后支腿,其底部都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前支腿的顶部与设在托板底部的前支杆铰接,所述后支腿的顶部与设在托板底部的后支杆铰接,所述前支杆和后支杆的底部都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用以驱动前支腿、后支腿进行折叠或者展开的开合组件。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开合组件能够带动前支腿和后支腿折叠或者展开,当不需要使用本担架装置时,通过开合组件带动前支腿和后支腿折叠,便于担架装置的收纳,且此时担架通过前支杆上的第二滑轮和后支杆上的第二滑轮支撑,便于收纳状态是的担架装置的移动;当需要使用本担架装置时,通过开合组件带动前支腿和后支腿展开即可。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两个传动杆、两个滑座、以及两个移动座,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槽的两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杆包括间隔设在其侧壁上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反向设置,两个所述滑座都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上,其分别与第一螺纹、第二螺纹配合,两个所述移动座分别设在两个滑座底部,其分别通过传动杆与前支腿、后支腿铰接。
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螺杆和滑座螺纹连接,即第一螺杆转动可使滑座直线运动,又由于设有相互反向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即当第一螺杆转动时,两个滑座会沿相互靠拢或者远离的方向移动;当需要将前支腿和后支腿展开时,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转动使得第一螺杆上的两个滑座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即两个滑座带动两个移动座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且两个移动座分别通过传动杆将前支腿和后支腿撑开;当需要将前支腿和后支腿折叠时,医护人员反向转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转动使得第一螺杆上的两个滑座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即两个滑座带动两个移动座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且两个移动座分别通过传动杆将前支腿和后支腿收拢。
优选的,所述托板底部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安装槽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穿入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延伸到凹槽下方,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摇杆,所述第一齿轮位于凹槽内,其套设在第一螺杆上,所述摇杆的一端与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摇杆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竖版用以安装摇杆,摇杆位于凹槽的下方,其操作空间较大,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而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以将摇杆的动力传递到第一螺杆上。当需要转动螺杆时,工作人员摇动摇杆,摇杆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前支腿和后支腿相背的一侧都设有横杆,所述横杆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嵌设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一端延伸到限位槽外与设在支架上的第三滑轮连接,所述支架设在平衡杆下方,所述平衡杆上还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由上而下穿过平横杆与支架转动连接,且第二螺杆与平衡杆螺纹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当担架本体带着患者移动到架体的一侧时,此时担架装置可能会出现侧翻的情况,因此该方案通过设置的平衡杆和第三滑轮能够起到对担架装置进行支撑的作用,防止其发生侧翻;具体操作时,当要将担架本体上的患者移动到架体的一侧前,工作人员滑动平衡杆,使得平衡杆被拉出,然后转动第二螺杆,使得第二螺杆带动支架向下移动,最终使得第三滑轮与地面接触,以达到对担架装置进行支撑的作用,防止担架本体带着患者移动到架体的一侧时,担架装置出现侧翻的情况。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将患者从担架本体转运到病床上时,能够通过设置的各个装置的配合,在不对患者进行人工搬运的情况下,就能将患者转运到病床上,减少了患者人工搬动的次数,降低了患者二次受伤的几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担架本体移动到架体的一侧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单价本体位于病床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担架本体和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架体和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托板和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托板和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担架本体,11-担架布,12-担架杆,13-扣环,14-挂钩,15-滑槽,20-架体,21-安装板,30-驱动装置,31-电机,32-驱动轴,33-第一锥齿轮,34-转轴,35-第二锥齿轮,36-主动杆,37-从动杆,40-升降装置,41-第一支臂,42-第二支臂,44-托板,45-滑槽,46-滑块,461-凹槽,463-安装槽,47-气缸,48-第二滑轮,49-前支杆,491-后支杆,50-移动装置,51-前支腿,511-横杆,512-平衡杆,513-支架,514-第三滑轮,515-第二螺杆,52-后支腿,53-第一滑轮,54-第一螺杆,541-第一螺纹,542-第二螺纹,55-移动座,551-滑座,552-传动杆,57-竖板,571-第一齿轮,572-第二齿轮,573-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
担架本体10,所述担架本体10用以支撑患者,其由两个担架杆12和与担架杆12可拆卸连接的担架布11组成;
架体20,所述架体20设在担架本体10下方,其用以支担架本体10;
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0用以驱动担架本体10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具体的,驱动装置30用以将担架本体10移动到架体20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升降装置40,所述升降装置40用以驱动架体20升降;
移动装置50,所述移动装置50设在架体20下方,其用以带动所述架体20移动。
当患者需要从担架本体10上转运到病床上时,医护人员首先通过移动装置50将担架本体10移动到病床一侧,然后通过升降装置40调节架体20的高度,使得架体20的底端高于病床的顶端,之后通过驱动装置30带动担架本体10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即此时担架本体10和患者都位于病床的上方,之后工作人员通过升降装置40降低担架本体10的高度,使得担架本体10的底部与病床的顶部相贴,即此时患者已位于病床上,医护人员此时只需将担架布11与从担架杆12上拆开,之后通过升降装置40带动两个担架杆12上升,并通过驱动装置30带动两个担架杆12复位,即此时患者的转运工作完成;综上所述,本方案在将患者从担架本体10转运到病床上时,能够通过设置的各个装置的配合,在不对患者进行人工搬运的情况下,就能将患者转运到病床上,减少了患者人工搬动的次数,降低了患者二次受伤的几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架体20顶部两端都设有安装板21,所述担架本体10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安装板2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主动杆36、从动杆37,所述主动杆36的一端与安装板21铰接,所述主动杆36的另一端通过转轴34与架体20铰接,所述从动杆37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板21和架体20铰接,所述驱动装置30还包括用以带动转轴34转动的转动组件。
具体的,两个安装板21分别位于架体2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担架本体10上的担架杆12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安装板21连接,具体的,担架杆12与安装板21可拆卸连接,担架杆12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板21连接。当需要将担架本体10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时,通过转动组件带动转轴34转动,转轴34转动带动主动杆36以转轴34为中心进行转动,主动杆36转动带动担架本体10向架体20的一侧移动,且担架本体10移动带动从动杆37转动,从动杆37起到对担架本体10进行支撑和平衡的作用,当担架本体10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后,即转动组件停止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31、驱动轴32、第一锥齿轮33和第二锥齿轮35,所述电机31设在架体20的一侧,所述驱动轴32与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33套设在驱动轴32上,所述第二锥齿轮35套设在转轴34上,所述第一锥齿轮33和第二锥齿轮35相互啮合。
具体的,转动组件具体为电机31、驱动轴32、第一锥齿轮33和第二锥齿轮35,电机31驱动驱动轴32转动,驱动轴32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3转动,第一锥齿轮33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5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锥齿轮35带动转轴34转动,以达到转轴34带动主动杆36转动的目的,进而最终使得担架本体10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两个所述担架杆12相背的一侧都设置有扣环13,所述担架布11的两侧都设置有与扣环13相配合的挂钩14,且所述担架布11通过与扣环13和挂钩14的配合,与担架杆12可拆卸连接。
通过扣环13和挂钩14的配合实现担架杆12与担架布11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6、图7所示,所述移动装置50的顶部设有托板44,所述升降装置40将托板44和架体20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0包括剪叉折叠架,所述剪叉折叠架包括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所述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相交叉,且所述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臂41的顶部与架体20铰接,其底部与托板44铰接,所述第二支臂42的顶部与架体20铰接,其底部与设在托板44上的滑块46铰接,所述升降装置40还包括用以驱动滑块46移动的移动组件。
具体的,剪叉折叠架具体为两组,两组剪叉折叠架沿托板44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组剪叉折叠架的两个第二支臂42的底部通过同一铰接轴与滑块46铰接;当架体20需要上升,以达到升高担架本体10的高度时,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滑块46朝靠近第一支臂41底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之间的夹角减小,且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的顶部上升,并带动架体20以及架体20上的担架本体10上升;当架体20需要下降,以达到降低担架本体10的高度时,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滑块46朝远离第一支臂41底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之间的夹角增大,且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的顶部下降,并带动架体20以及架体20上的担架本体10下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托板44的顶部设有滑槽45,所述第一支臂41的底部和滑块46都位于滑槽45内,且所述滑块46与滑槽4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47,所述气缸47设在托板44上,所述气缸47的活塞杆与滑块46连接,所述气缸47可驱动滑块46沿滑槽45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剪叉折叠架的顶部上升或者下降。
具体的,移动组件具体为气缸47,通过气缸47带动滑块46移动,进而使得剪叉折叠架带动担架本体10和架体20上升或者下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8、图9所示,所述移动装置50包括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其底部都设置有第一滑轮53,所述前支腿51的顶部与设在托板44底部的前支杆49铰接,所述后支腿52的顶部与设在托板44底部的后支杆491铰接,所述前支杆49和后支杆491的底部都设有第二滑轮48,所述移动装置50还包括用以驱动前支腿51、后支腿52进行折叠或者展开的开合组件。
具体的,通过设置的开合组件能够带动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折叠或者展开,当不需要使用本担架装置时,通过开合组件带动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折叠,便于担架装置的收纳,且此时担架通过前支杆49上的第二滑轮48和后支杆491上的第二滑轮48支撑,便于收纳状态是的担架装置的移动;当需要使用本担架装置时,通过开合组件带动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展开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所述托板44的底部设有安装槽463,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螺杆54、两个传动杆552、两个滑座551、以及两个移动座55,所述第一螺杆54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槽463的两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杆54包括间隔设在其侧壁上第一螺纹541和第二螺纹542,所述第一螺纹541和第二螺纹542反向设置,两个所述滑座551都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54上,其分别与第一螺纹541、第二螺纹542配合,两个所述移动座55分别设在两个滑座551底部,其分别通过传动杆552与前支腿51、后支腿52铰接。
由于第一螺杆54和滑座551螺纹连接,即第一螺杆54转动可使滑座551直线运动,又由于设有相互反向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即当第一螺杆54转动时,两个滑座551会沿相互靠拢或者远离的方向移动;当需要将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展开时,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螺杆54,第一螺杆54转动使得第一螺杆54上的两个滑座551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即两个滑座551带动两个移动座55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且两个移动座55分别通过传动杆552将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撑开;当需要将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折叠时,医护人员反向转动第一螺杆54,第一螺杆54转动使得第一螺杆54上的两个滑座551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即两个滑座551带动两个移动座55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且两个移动座55分别通过传动杆552将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收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托板44底部还设有凹槽461,所述凹槽461位于安装槽463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54的一端穿入到凹槽461内,所述凹槽461内设有竖板57,所述竖板57的底部延伸到凹槽461下方,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571、第二齿轮572以及摇杆573,所述第一齿轮571位于凹槽461内,其套设在第一螺杆54上,所述摇杆573的一端与竖板5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72套设在摇杆573上,所述第一齿轮571和第二齿轮572相互啮合。
具体的,通过设置的竖版用以安装摇杆573,摇杆573位于凹槽461的下方,其操作空间较大,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而通过第一齿轮571和第二齿轮572的传动,以将摇杆573的动力传递到第一螺杆54上。当需要转动螺杆时,工作人员摇动摇杆573,摇杆57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71转动,第一齿轮571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57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54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9所示,所述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相背的一侧都设有横杆511,所述横杆511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嵌设有平衡杆512,所述平衡杆512的一端延伸到限位槽外与设在支架513上的第三滑轮514连接,所述支架513设在平衡杆512下方,所述平衡杆512上还设有第二螺杆515,所述第二螺杆515由上而下穿过平横杆511与支架513转动连接,且第二螺杆515与平衡杆512螺纹连接。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当担架本体10带着患者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时,此时担架装置可能会出现侧翻的情况,因此该方案通过设置的平衡杆512和第三滑轮514能够起到对担架装置进行支撑的作用,防止其发生侧翻;具体操作时,当要将担架本体10上的患者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前,工作人员滑动平衡杆512,使得平衡杆512被拉出,然后转动第二螺杆515,使得第二螺杆515带动支架513向下移动,最终使得第三滑轮514与地面接触,以达到对担架装置进行支撑的作用,防止担架本体10带着患者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时,担架装置出现侧翻的情况。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患者需要从担架本体10上转运到病床上时,首先将担架装置移动到病床的一侧,然后滑动平衡杆512,使得平衡杆512被拉出,然后转动第二螺杆515,使得第二螺杆515带动支架513向下移动,最终使得第三滑轮514与地面接触,以达到对担架装置进行支撑的作用;之后,工作人员启动气缸47,气缸47带动滑块46朝靠近第一支臂41底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之间的夹角减小,且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的顶部上升,并带动架体20以及架体20上的担架本体10上升,最终使得架体20略高于窗体的顶部,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31,电机31驱动驱动轴32转动,驱动轴32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3转动,第一锥齿轮33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5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锥齿轮35带动转轴34转动,以达到转轴34带动主动杆36转动的目的,进而最终使得担架本体10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此时担架本体10位于病床的上方,之后工作人员再次启动气缸47,通过升降装置40使得担架本体10放置于病床上,然后再将各个挂钩14从扣环13上取下,使得担架布11与担架杆12分开,最后再使得各个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病人的转移工作完成。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担架本体(10),所述担架本体(10)用以支撑患者,且所述担架本体(10)包括两个担架杆(12)以及与两个担架杆(12)可拆卸连接的担架布(11);
架体(20),所述架体(20)设在担架本体(10)下方,用以支撑担架本体(10);
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0)用以驱动担架本体(10)移动到架体(20)的一侧;
升降装置(40),所述升降装置(40)用以驱动架体(20)升降;
移动装置(50),所述移动装置(50)设在架体(20)下方,其用以带动所述架体(2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0)顶部两端都设有安装板(21),所述担架本体(10)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安装板(2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主动杆(36)、从动杆(37),所述主动杆(36)的一端与安装板(21)铰接,所述主动杆(36)固定连接有转轴(34),所述转轴(34)与架体(20)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37)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板(21)和架体(20)铰接,所述驱动装置(30)还包括用以带动转轴(34)转动的转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31)、驱动轴(32)、第一锥齿轮(33)和第二锥齿轮(35),所述电机(31)设在架体(20)的一侧,所述驱动轴(32)与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33)固定套设在驱动轴(32)上,所述第二锥齿轮(35)固定套设在转轴(34)上,所述第一锥齿轮(33)和第二锥齿轮(35)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担架杆(12)相背的一侧都设置有扣环(13),所述担架布(11)的两侧都设置有与扣环(13)相配合的挂钩(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50)的顶部设有托板(44),所述升降装置(40)将托板(44)和架体(20)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0)包括剪叉折叠架,所述剪叉折叠架包括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所述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相交叉,且所述第一支臂(41)和第二支臂(4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臂(4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架体(20)和托板(44)铰接,所述第二支臂(42)的顶部与架体(20)铰接,底部与设在托板(44)上的滑块(46)铰接,所述升降装置(40)还包括用以驱动滑块(46)移动的移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4)的顶部设有滑槽(45),所述第一支臂(41)的底部和滑块(46)都位于滑槽(45)内,且所述滑块(46)与滑槽(4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47),所述气缸(47)设在托板(44)上,所述气缸(47)的活塞杆与滑块(4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50)包括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所述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底部都设置有第一滑轮(53),所述前支腿(51)的顶部与设在托板(44)底部的前支杆(49)铰接,所述后支腿(52)的顶部与设在托板(44)底部的后支杆(491)铰接,所述前支杆(49)和后支杆(491)的底部都设有第二滑轮(48),所述移动装置(50)还包括用以驱动前支腿(51)、后支腿(52)进行折叠或者展开的开合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4)的底部设有安装槽(463),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螺杆(54)、两个传动杆(552)、两个滑座(551)、以及两个移动座(55),所述第一螺杆(54)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槽(463)的两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杆(54)包括间隔设在其侧壁上第一螺纹(541)和第二螺纹(542),所述第一螺纹(541)和第二螺纹(542)反向设置,两个所述滑座(551)都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54)上,两个所述滑座(551)分别与第一螺纹(541)、第二螺纹(542)配合,两个所述移动座(55)分别设在两个滑座(551)底部,两个所述移动座(55)分别通过传动杆(552)与前支腿(51)、后支腿(5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4)底部还设有凹槽(461),所述凹槽(461)位于安装槽(463)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54)的一端穿入到凹槽内(461),所述凹槽(461)内设有竖板(462),所述竖板(462)的底部延伸到凹槽(461)下方,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571)、第二齿轮(572)以及摇杆(573),所述第一齿轮(571)位于凹槽(461)内,其套设在第一螺杆(54)上,所述摇杆(573)的一端与竖板(46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72)套设在摇杆(573)上,所述第一齿轮(571)和第二齿轮(572)相互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51)和后支腿(52)相背的一侧都设有横杆(511),所述横杆(511)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嵌设有平衡杆(512),所述平衡杆(512)的一端延伸到限位槽外与设在支架(513)上的第三滑轮(514)连接,所述支架(513)设在平衡杆(512)下方,所述平衡杆(512)上还设有第二螺杆(515),所述第二螺杆(515)由上而下穿过平横杆(512)与支架(513)转动连接,且第二螺杆(515)与平衡杆(512)螺纹连接。
CN202210986513.9A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Withdrawn CN1153002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6513.9A CN115300240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6513.9A CN115300240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0240A true CN115300240A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61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6513.9A Withdrawn CN115300240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002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8162A1 (en) * 2022-11-11 2024-05-1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Extraplanetary remote rescue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8162A1 (en) * 2022-11-11 2024-05-1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Extraplanetary remote rescue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4633Y (zh) 可折叠式多功能病床与担架两用车
CN108294868B (zh) 一种重患病人安全转移车及其使用方法
WO2017107796A1 (zh) 一种组合式伤病员移动车
ITRE20080040A1 (it) '' barella e sistema per il trasporto di pazienti ''
CN110693653B (zh) 一体式联动轮椅床
US20140317843A1 (en) Patient lifting device using take-up rollers
CN115300240A (zh) 一种急诊科用患者转运装置
CN108324438B (zh) 用于重患病人的吊装式转运车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20591B (zh) 一种医疗用术后病人转移装置
CN106420194A (zh) 一种卧床病人双向转运装置
CN211535333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换床移位装置
GB2130482A (en) A bed for a disabled patient
CN114145929A (zh) 一种骨科具有腿部支撑功能的护理床
CN109044643A (zh) 一种救护车担架升降装置及其工作方式
CN109350374A (zh) 一种医疗简易病床
US11071664B2 (en) Wheelchair for transferring a patient to an automobile
US5784730A (en) Patient lift/transfer mechanisms for gurney
CN209361129U (zh) 一款多功能上车担架
CN214858359U (zh) 一种重症患者转运床
CN115919560A (zh) 急诊科救护用担架
CN212395222U (zh) 一种高度可调滑动式过床转运车
CN113262107A (zh) 一种内科用急救护理车
CN208577396U (zh) 高压开关柜多功能小车装置
CN215900114U (zh) 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架
CN110538028A (zh) 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