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9386A -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9386A
CN115299386A CN202210671170.7A CN202210671170A CN115299386A CN 115299386 A CN115299386 A CN 115299386A CN 202210671170 A CN202210671170 A CN 202210671170A CN 115299386 A CN115299386 A CN 115299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peroxide
survival rate
pseudosciaena crocea
water
larv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1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保军
陈启沂
彭士明
郭全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6711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93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9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93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自大黄鱼开口(12日龄)仔鱼时起培育,每日换水70%~80%,换水后用1.0~5.0mg/L的过氧化氢制剂处理培育水体,持续充气,连续培育至稚鱼和幼鱼阶段,通过改善仔稚鱼培育水体的水质,降低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抑制有害弧菌,有效提高大黄鱼仔稚鱼的培育成活率。本发明采用长时间、低浓度过氧化氢处理养殖水体,对大黄鱼仔稚鱼无伤害,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便于在大黄鱼育苗早期培育阶段推广应用。采用本方法可使大黄鱼仔稚鱼的成活率由35%左右提高至55%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水鱼类,素有“国鱼”之称,广受消费者青睐。上世纪70年代前,大黄鱼居我国海洋四大主捕对象之首,但后来遭大面积滥捕,致使野生资源枯竭。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养殖开发,大黄鱼养殖已实现产业化,成为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水鱼类,年产量达22.55万吨,产值超百亿元。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密度不断增加,造成养殖水质恶化,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虽然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已实现了突破,但在生产实践中,工厂化大黄鱼育苗的成活率并不高。朱振乐(2000年)报道大黄鱼人工育苗成活率为33.5%(朱振乐.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总结.水产学杂志,2000,13(1):28-32),姜志强等 (2001年)报道成活率为32.0%(姜志强,张弼,考伟.大黄鱼人工育苗研究. 水产科学,2001,20(3):15-16);徐万土等(2014年)实验发现育苗平均成活率为28.4%(徐万土,程顺,吴雄飞.岱衢洋大黄鱼大规模工厂化育苗试验.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6-40);研究表明,大黄鱼育苗成活率在三成左右。
水质是影响鱼类育苗和养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高密度集约化育苗和养殖中,水体极易大量积累氨氮和亚硝酸盐;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养殖生物具有毒害作用,可导致养殖生物抗病机能下降,甚至诱发疾病或死亡。在大黄鱼幼鱼生长过程中,开口阶段、饵料转换阶段以及鳞片生长阶段鱼苗死亡率较高,是苗种培育的3个主要危险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有效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对于提高鱼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水体中的弧菌会引起大黄鱼败血症和肠炎等弧菌病,造成鱼苗和养殖成鱼大量死亡。因此,需加强水质管理,以降低鱼苗死亡率。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过滤和化学消毒。砂滤等物理方法仅能去除部分细菌,无法去除含氮废物。很多育苗场选择化学消毒剂进行水体处理。常用的试剂包括甲醛、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硫酸铜等。过氧化氢氧化能力较强,与有机物作用时释放新生态氧,具有杀菌和增氧双重效果,且分解过程中不产生有害副产物,是一种无公害、绿色消毒剂,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为杀灭养殖鱼类真菌的药物之一。国内外对过氧化氢的利用研究,主要通过高浓度(100mg/L以上)、短时间(15min~1h)浸泡方式杀灭鱼体表或鱼卵上的寄生虫或病原菌,目前尚无过氧化氢对大黄鱼幼体生长的研究报道。
现有的提高大黄鱼仔稚鱼成活率的方法有:1)《提高大黄鱼仔稚鱼成活率的方法和饲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8782367A,申请号 201810672781.7),该方法主要通过采用降低大黄鱼仔稚鱼饲料中淀粉含量、提高脂肪含量的方法,提高仔稚鱼成活率;2)《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培育方法》 (中国专利文献CN105830962A,申请号201610186845.3),该方法主要通过在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添加含有预防胃肠道疾病的饲料,来达到提高鱼苗成活率的目的。以上方法均未涉及通过改善水质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内容。因此,仍需研究一种可有效提高大黄鱼仔稚鱼成活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通过改善仔稚鱼培育水体的水质,有效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最终将仔稚鱼的成活率提高至55%以上。
过氧化氢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氧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羟自由基-OH等),可与有机污染物快速反应,氧化或矿化水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有机物质。与其他消毒剂相比,过氧化氢在使用时的危害性较小,分解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副产物,还具有增氧的效果,是一种无公害、绿色消毒剂。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采用低浓度的过氧化氢、长时间处理培育水体,配合换水和充气,可以显著降低水体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大幅提高大黄鱼仔稚鱼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水泥培育池经高锰酸钾消毒、冲洗后,加入砂滤海水,将大黄鱼开口仔鱼转入培育池,水体持续充气,保持溶解氧5.0mg/L以上;
S2:大黄鱼仔鱼培育池每天早上吸污后换水70~80%,补充新的砂滤海水后,根据培育池水量,取过氧化氢原液,添加到培育池中,使培育池中过氧化氢的浓度达到1.0~5.0mg/L(不宜超过5.0mg/L,否则长时间暴露会造成仔鱼机体损伤);
S3:加入过氧化氢后的培育池仔鱼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水体持续充气,以促进水体中过氧化氢的分解;
S4:每日重复S2的操作步骤,持续6~8天,至仔鱼生长至稚鱼期;
S5:稚鱼培育期间,每天早上吸污后换水70~80%,换水后取过氧化氢原液,添加到培育池中,使培育池中过氧化氢的浓度达到1.0~5.0mg/L(不宜超过5.0mg/L,否则长时间暴露会造成稚鱼机体损伤);
S6:加入过氧化氢后的培育池稚鱼25日龄前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 25日龄后每日投喂4次微粒配合饲料,水体持续充气,以促进水体中过氧化氢的分解;保持溶解氧5.0mg/L以上;
S7:每日重复S5的操作步骤,持续10天以上,至大黄鱼苗生长至30日龄以上的幼鱼阶段。
进一步的,S1中所述的大黄鱼开口仔鱼为12日龄,初始培育密度为1500 尾/m3
进一步的,S2中所述的过氧化氢原液浓度为30%。
进一步的,S2中所述的培育池中过氧化氢的添加方法为:30%过氧化氢溶液用淡水稀释后,均匀泼洒到培育池中。
进一步的,S2中所述的过氧化氢浓度的计算方法为折算为100%的过氧化氢与培育池水体的质量体积比。
进一步的,S6中所述的桡足类饵料投喂密度约为0.5~1.0个/mL。
进一步的,S6中所述的微粒配合饲料为市售的大黄鱼微粒配合饲料。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针对大黄鱼苗易发生死亡的发育阶段,自大黄鱼开口(12日龄)仔鱼时起培育,每日换水70%~80%,换水后用1.0~5.0mg/L的过氧化氢制剂处理培育水体,持续充气,连续培育至稚鱼和幼鱼阶段,通过改善仔稚鱼培育水体的水质,降低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抑制有害弧菌,有效提高大黄鱼仔稚鱼的培育成活率,采用本方法可使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从现有的35%左右提高至55%以上;
2、本发明采用低浓度过氧化氢处理养殖水体,对大黄鱼仔稚鱼无伤害,方法方便易行,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在大黄鱼鱼苗早期培育阶段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典型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购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试剂。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在福建省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育苗场,选择12日龄大黄鱼仔鱼(平均体长:0.439±0.079cm,平均体质量:0.009±0.001g)作为实验动物,在0.5m3水泥培育池内开展培育实验,设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50尾仔鱼。实验期间,仔鱼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水体持续充气;稚鱼25日龄前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25日龄后每日投喂4次微粒配合饲料,水体持续充气。各处理组每天换水70%。实验组换水后取2.0ml 30%过氧化氢溶液,在塑料桶内稀释后均匀泼洒入培育池,使过氧化氢终浓度为1.0mg/L;对照组不添加过氧化氢。实验进行50天。
实验期间,每周测量1次仔稚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定期采用重氮-偶氮光度法测定各培育池内亚硝酸盐浓度,定期采用TCBS琼脂平板法测定1次各培育池内弧菌浓度,实验结束时记录最终成活尾数,计算成活率。实验期间,各实验桶内盐度保持在29~31,平均水温从21℃升至26℃。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水体亚硝酸盐浓度(mg/L)变化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41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水体弧菌含量(103CFU/mL)变化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51
表3.50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仔稚鱼成活率和生长指标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52
实验组的成活率有显著提高(P<0.05),体长、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只略有降低,无显著差异,说明未影响大黄鱼仔稚鱼的正常生长。
实施例2: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在福建省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育苗场,选择12日龄大黄鱼仔鱼(平均体长:0.439±0.079cm,平均体质量:0.009±0.001g)作为实验动物,在0.5m3水泥培育池内开展培育实验,设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50尾仔鱼。实验期间,仔鱼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水体持续充气;稚鱼25日龄前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25日龄后每日投喂4次微粒配合饲料,水体持续充气。各处理组每天换水70%。实验组换水后取2.0ml 30%过氧化氢溶液,在塑料桶内稀释后均匀泼洒入培育池,使过氧化氢终浓度为2.5mg/L;对照组不添加过氧化氢。实验进行50天。实验期间,海水盐度、温度等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测定指标与实施例1相同。
表4.实验组和对照组水体亚硝酸盐浓度(mg/L)变化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53
表5.实验组和对照组水体弧菌含量(103CFU/mL)变化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61
表6.50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仔稚鱼成活率和生长指标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62
实验组的成活率有显著提高(P<0.05),体长、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只略有降低,无显著差异,说明未影响大黄鱼仔稚鱼的正常生长。
实施例3: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在福建省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育苗场,选择12日龄大黄鱼仔鱼(平均体长:0.439±0.079cm,平均体质量:0.009±0.001g)作为实验动物,在0.5m3水泥培育池内开展培育实验,设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50尾仔鱼。实验期间,仔鱼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水体持续充气;稚鱼25日龄前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25日龄后每日投喂4次微粒配合饲料,水体持续充气。各处理组每天换水70%。实验组换水后取2.0ml 30%过氧化氢溶液,在塑料桶内稀释后均匀泼洒入培育池,使过氧化氢终浓度为5.0mg/L;对照组不添加过氧化氢。实验进行50天。实验期间,海水盐度、温度等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测定指标与实施例1相同。
表7.实验组和对照组水体亚硝酸盐浓度(mg/L)变化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63
表8.实验组和对照组水体弧菌含量(103CFU/mL)变化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71
表9.50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仔稚鱼成活率和生长指标
Figure RE-GDA0003855728140000072
实验组的成活率有显著提高(P<0.05),体长、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只略有降低,无显著差异,说明未影响大黄鱼仔稚鱼的正常生长。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水泥培育池经高锰酸钾消毒、冲洗后,加入砂滤海水,将大黄鱼开口仔鱼转入培育池,水体持续充气,保持溶解氧5.0mg/L以上;
S2:大黄鱼仔鱼培育池每天早上吸污后换水70~80%,补充新的砂滤海水后,根据培育池水量,取适量的过氧化氢原液,添加到培育池中,使培育池中过氧化氢的浓度达到1.0~5.0mg/L;
S3:加入过氧化氢后的培育池仔鱼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水体持续充气;
S4:每日重复S2的操作步骤,持续6~8天,至仔鱼生长至稚鱼期;
S5:稚鱼培育期间,每天早上吸污后换水70~80%,换水后取适量的过氧化氢原液,添加到培育池中,使培育池中过氧化氢的浓度达到1.0~5.0mg/L;
S6:加入过氧化氢后的培育池稚鱼25日龄前每日投喂4次桡足类饵料,25日龄后每日投喂4次微粒配合饲料,水体持续充气,保持溶解氧5.0mg/L以上;
S7:每日重复S5的操作步骤,持续10天以上,至大黄鱼苗生长至30日龄以上的幼鱼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大黄鱼开口仔鱼为12日龄,初始培育密度为1500尾/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过氧化氢原液浓度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培育池中过氧化氢的添加方法为:30%过氧化氢溶液用淡水稀释后,均匀泼洒到培育池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过氧化氢浓度的计算方法为折算成100%的过氧化氢与培育池水体的质量体积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的桡足类饵料投喂密度为0.5~1.0个/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的微粒配合饲料为市售的大黄鱼微粒配合饲料。
CN202210671170.7A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Pending CN1152993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1170.7A CN115299386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1170.7A CN115299386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9386A true CN115299386A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5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1170.7A Pending CN115299386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938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9806A (zh) * 2014-05-05 2014-08-2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利用纳米银溶液定期处理培育海水鱼苗的方法
CN104255626A (zh) * 2014-10-23 2015-01-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提高越冬期间网箱养殖鱼类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的方法
CN105636433A (zh) * 2013-10-18 2016-06-01 日本水产株式会社 利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水的鱼类外部寄生虫驱除方法
CN106614128A (zh) * 2016-11-21 2017-05-10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7242167A (zh) * 2017-08-04 2017-10-13 安徽省泾县丰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鲟鱼亲鱼培育方法
CN112352710A (zh) * 2020-10-10 2021-02-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高温季节大规模灰海马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6433A (zh) * 2013-10-18 2016-06-01 日本水产株式会社 利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水的鱼类外部寄生虫驱除方法
CN103999806A (zh) * 2014-05-05 2014-08-2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利用纳米银溶液定期处理培育海水鱼苗的方法
CN104255626A (zh) * 2014-10-23 2015-01-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提高越冬期间网箱养殖鱼类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的方法
CN106614128A (zh) * 2016-11-21 2017-05-10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7242167A (zh) * 2017-08-04 2017-10-13 安徽省泾县丰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鲟鱼亲鱼培育方法
CN112352710A (zh) * 2020-10-10 2021-02-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高温季节大规模灰海马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振乐: "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总结", 水产学杂志 *
谷桂英等: "三种消毒剂对大黄鱼致病性弧菌的体外灭杀作用研究", 工业微生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3391B2 (en)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ater bodies containing excess nutrient
CN111713438A (zh) 一种优质高产南美白对虾虾苗培育的方法
CN108633792B (zh) 一种盐碱地渔-农综合种养殖方法
CN104957065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鲢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JP2020048468A (ja) 水産動物の養殖方法
CN107176626A (zh) 一种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1772B (zh) 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
CN112119950A (zh) 一种大口黑鲈仔鱼转食驯化的方法
CN107986517A (zh) 一种海水养殖废水中抗性基因的处理方法
CN104651282B (zh) 一种复合光合细菌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219430C (zh) 一种大海马的幼苗及商品海马的人工培育方法及设备
CN110959609A (zh) 一种蓝藻水华控制剂及其应用
Soundarapandian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salinities on the survival and growth of Artemina Spp
CN108633802B (zh) 一种生态培育南美白对虾亲虾的方法
CN112352710A (zh) 一种高温季节大规模灰海马养殖方法
CN109644912B (zh) 一种三疣梭子蟹无特定病原苗种培育方法
CN115299386A (zh) 一种提高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CN101297653A (zh) 一种池塘水体消毒组合物
CN102124969B (zh) 一种三疣梭子蟹保水育苗的方法
CN111285542B (zh) 一种培养单胞藻用刺参工厂化育苗尾水的处理工艺
CN111704285A (zh) 一种降低养殖用水余氯的方法
CN107581121B (zh) 一种使用臭氧结合微生物技术的对虾养殖方法
CN114190301A (zh) 花尾鹰䱵亲鱼培育方法
CN105325373B (zh) 一种驯化水溞的方法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CN117256533B (zh) 一种东风螺规模化制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