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6732A -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6732A
CN115296732A CN202210929751.6A CN202210929751A CN115296732A CN 115296732 A CN115296732 A CN 115296732A CN 202210929751 A CN202210929751 A CN 202210929751A CN 115296732 A CN115296732 A CN 115296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ignal
channel
power
signa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97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96732B (zh
Inventor
王硕
周谞
朱宸
姜宇峰
孙天兵
王娟
高峰
程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297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6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6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6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96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6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04B10/0775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72Wavelength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中心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和光通信技术领域等。其中,光传输系统为:发送端,用于在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假波,根据添加假波后的第一中间光信号和第二中间光信号,确定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其中,第一原始光信号属于C波段,第二原始光信号属于L波段;接收端,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并确定与参考信号对应的评估参数;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评估参数,对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

Description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中心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和光通信技术领域等。
背景技术
由于云端业务的持续增长,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驱动IDC之间的互联骨干带宽指数级增长。而与之同时,光缆建设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远低于流量增长率,导致光纤资源显得愈发珍贵。因此,IDC的骨干流量迅猛增长给光传输网络的容量带来了较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传输系统、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用于在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假波,根据添加假波后的第一中间光信号和第二中间光信号,确定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第一原始光信号属于C波段,所述第二原始光信号属于L波段;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并确定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评估参数;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估参数,对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包括:在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假波,并根据添加假波后的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和第二中间光信号,确定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原始光信号属于C波段,所述第二原始光信号属于L波段;将所述参考信号由发送端发送至接收端;确定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评估参数;以及根据所述评估参数,对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示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光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假波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带外噪声估计信号噪声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优化后真波替换的示意图;
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均衡站点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0示意性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和应用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了必要保密措施,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获取或采集用户个人信息之前,均获取了用户的授权或同意。
以下将结合图1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光传输系统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光传输系统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该光传输系统100包括发送端110、接收端120和控制模块13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发送端110,例如可以用于在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假波,根据添加假波后的第一中间光信号和第二中间光信号,确定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其中,第一原始光信号属于C波段,第二原始光信号属于L波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例如可以包括多个通道。该多个通道包括至少一个空闲通道。空闲通道为未承载业务光波的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可以由光转换单元(OTU)生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假波可以为非真实的业务光波。假波例如可以由ASE(放大自发辐射)光源生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接收端120,例如可以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并确定与参考信号对应的评估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评估参数例如可以包括接收端接收到参考信号的光信噪比(OSNR)。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模块130,例如可以用于根据评估参数,对配置参数进行优化。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参数例如可以包括发送端对光信号的放大功率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发送端110与接收端120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点。发送端110与接收端120之间的光信号可以通过这些中继站点进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引入假波,在系统开通初期业务波道未上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满载假波对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后续业务波道上线时可以将假波逐波替换为真实的业务波,即真波,从而始终保持系统满波状态。业务波道上线后,无需再次对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光传输系统中的器件可以分为电层器件和光层器件。其中,光层器件可以用于光信号的合并与分离、光信号的监控与管理以及光信号的放大等,例如可以包括合波器、分波器、波长选择开关和放大器等。电层器件可以用于电信号的处理以及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等,例如可以包括光转换单元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光信噪比的测量可以完全由光层器件完成,无需电层器件的配合,优化过程与电层器件的参数、属性和类型无关,通用性较高,可用于光电解耦系统。
以下将结合图2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描述。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发送端210例如可以包括放大自发辐射光源(ASE)211、212、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WSS)213、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14、C波段放大器215、L波段放大器216、C/L波段合波器217和功率监测模块21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放大自发辐射光源211和212可以用于生成假波。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将放大自发辐射光源211生成的假波称为第一假波。将放大自发辐射光源212生成的假波称为第二假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13,例如可以用于接收来自电层器件的第一原始光信号,在第一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第一假波,得到第一中间光信号,其中,第一原始光信号属于C波段。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14例如可以用于接收来自电层器件的第二原始光信号,在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第二假波,得到第二中间光信号,其中,第二原始光信号属于L波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C波段放大器放大器215例如可以用于根据第一功率参数,对第一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第一目标光信号。
L波段放大器放大器216,例如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功率参数,对第二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第二目标光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C/L波段合波器217例如可以用于将第一目标光信号和第二目标光信号进行合成,得到参考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功率监测模块218例如可以用于确定参考信号的输出功率。
接收端220例如可以包括C/L波段分波器221、C波段放大器222、L波段放大器223、光通道监测模块224、225、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26和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27。
C/L波段分波器221,例如可以用于将接收端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分成第一分支光信号和第二分支光信号,其中,第一分支光信号属于C波段,第二分支光信号属于L波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C波段放大器222例如可以用于对第一分支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L波段放大器223例如可以用于对第二分支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光通道监测模块224,例如可以用于确定与第一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一光信噪比。
光通道监测模块225,例如可以用于确定与第二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二光信噪比。
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26,用于将第一分支光信号转换为原始的C波段信号,然后输出至电层器件。
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27,用于将第二分支光信号转换为原始的L波段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评估参数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光信噪比和第二光信噪比,然后输出至电层器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13、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14、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26、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227例如可以采用具备通道衰减功能的灵活栅格波长选择开关flex-WSS。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光通道监测模块224、225例如可以采用高精度光通道监测模块HR-OCM,例如可以采用波长分辨率≤0.02nm,光功率测量精度≤±0.5dB的光通道监测模块。光通道监测模块精度近似光谱分析仪(OSA),从而可以保证带外噪声以及信号功率的测量精度。另外,也可以保证系统调优后,业务波道频谱对基准频谱的功率精确跟踪。光通道监测模块可以集成在光放板卡中,系统调优和稳态运行中,无需外接光谱分析仪等仪表即可进行测试和校准。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发送端310例如还可以包括C波段合波器319、L波段合波器3110、可调衰减器(VOA)3111、3112、光通道监测模块3113、311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C波段合波器319例如可以用于将原始的C波段光信号的端口数调整到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313支持的数量。L波段合波器3110例如可以用于将原始的L波段光信号的端口数调整到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314支持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调衰减器3111例如可以用于调整第一中间光信号的整体功率。可调衰减器3112例如可以用于调整第二中间光信号的整体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光通道监测模块3113例如可以用于确定与第一中间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光信噪比。光通道监测模块3114例如可以用于确定与第二中间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光信噪比。
接收端320例如还可以包括可调衰减器328、329、C波段合波器3210、L波段合波器321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调衰减器328例如可以用于调整第一分支光信号的整体功率。可调衰减器329例如可以用于调整第二分支光信号的整体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C波段合波器合波器3210可以用于将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326输出的光信号的端口数调整回原始的数量。L波段合波器合波器3211可以用于将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327输出的光信号的端口数调整回原始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发送端310与接收端320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中继站点330。参考信号可以通过中继站点330进行传输。发送端310与接收端320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功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参考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功率。
下面结合图4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假波的配置进行说明。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假波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例如可以在波长选择开关针对放大自发辐射光源的合波口设置与原始光信号光通道数相同的通路数。可以将假波的通带宽度Bdummy-channel配置为小于信号通道间隔Bsignal-channel。Bdummy-channel的宽度与波长选择开关的通道滤波谱形相关,应保证波长选择开关的通带配置为Bdummy-channel时,其滤波谱-20dB带宽小于业务波道间隔Bsignal-channel,以保证假波之间存在阻断带(block)。Bdummy-channel宽度不宜配置过小,应保证波长选择开关的滤波谱具有平顶部分。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Bdummy-channel可配置为Bsignal-channel的一半,通路中心波长为业务波道中心波长。基于此,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Bdummy-channel
Figure BDA0003780132560000071
其中,vi为第i个通路的波长。vi+1为第i+1个通路的波长。vi-1为第i-1个通路的波长。其中i为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通路可以预先设置通路衰减值,作为后续通道功率调整的衰减释放余量。
例如,C+L波段系统的C波段可以对应48个通路,L波段可以对应48个通路。在波长选择开关与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对应的合波口处为C和L波段频谱各自设置48个通路。C+L波段系统的波道间隔为100GHz,即vi-vi+1=100GHz,其中i为1到48。Bdummy-channel可配置为Bsignal-channel的一半,即
Figure BDA0003780132560000081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48通道可以均设为10dB的通路衰减值,作为后续通道功率调整的衰减释放余量。由此,48个通带Bdummy-channel之间频谱空余部分设为阻断状态(block)。
对于业务波道,由于谱宽较宽,业务波道间重叠部分较多,相邻波道间即使经过多跨传输,信号重叠频谱仍强于多跨光放累积噪声,导致高波特率传输无法通过带外法测得噪声水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假波谱宽配置低于信号信道宽度,采用较高消光比(例如30dB以上)的波长选择开关可以使得发送端频谱阻断带处功率处于较低水平。如此一来,在系统多跨传输后,在接收端,阻断带处可以积累多跨放大器产生的噪声,从而体现多跨传输后系统真实累积的放大器噪声水平。
下面结合图5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光信噪比测量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带外噪声估计信号噪声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例如可以通过接收端放大器处设置的光通道监测模块来扫描光谱,并通过带外法测试各通道光信噪比。例如,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通道i的光信噪比OSNRi
OSNRi(dB)=Si(dBm)-Ni(dBm)
其中,Si为信号功率,Ni为参考噪声功率。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例如可以根据光信号在(vi-Bsignal-channel/2)处的0.1nm/12.5GHz噪声Ni-和(vi+Bsignal-channel/2)处的0.1nm/12.5GHz噪声Ni+之间的噪声功率均值来近似地估计Ni的值,即:
Figure BDA0003780132560000091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信号功率Si可以由Bsignal-channel范围内总功率Pi减Bsignal-channel范围内噪声功率Ni’得到,即:
Si(dBm)=Pi(mW)-N′i(mW)
其中,信号通带Bsignal-channel范围内噪声功率Ni’可以根据Ni来估计,即:
Figure BDA0003780132560000092
由此,可以得到通道i的光信噪比OSNRi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光信噪比是基于实际的测试获得,无需对放大器等器件的性能进行大量测试,接收端监测到的假波的阻断带中心处功率可以体现系统实际噪底水平。假波经过多跨传输后,可以通过带外法估计测量阻断带中心处功率,并根据此功率估计信号中心波长处噪声水平,测量过程无需发端关断信号波道,测试时间较快。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化配置参数例如可以包括对C、L波段光放总功率进行联调。
示例性地,可以设定光缆主光路中C+L波段总信号的目标功率为PC+L,tgt,PC+L,tgt例如可以为+25dBm,其中,C+L波段总信号包括发送端和中继站点中C/L波段合波器输出的信号。设PC+L,out为后续C波段和L波段功率联调时的目标总功率,优化目标是保持发送端和中继站点的C和L波段总输出功率为PC+L,tgt
优化初期,可以将发送端、中继站点和接收端中所有C波段放大器和L波段放大器均设置相同输出功率,并设为恒定输出功率模式。例如初始时可以将所有C波段放大器和L波段放大器均设置为PC+L,tgt-3dB,然后通过调整发送端中C波段放大器来微调C波段和L波段的输出功率,通过调整发送端中L波段放大器来微调L波段的输出功率,以使得总功率接近PC+L,tgt
接收端可以采用带外法测量C波段和L波段所有假波的光信噪比OSNR,并计算C波段所有假波光信噪比的均值OSNRC,avg,和L波段所有假波光信噪比的均值OSNRL,avg,以及C波段和L波段所有波道的光信噪比的均值OSNRC+L,avg
然后,可以将发送端、中继站点和接收端中所有C波段放大器的功率按(OSNRC,avg-OSNRC+L,avg)调整。例如,可以将每个C波段放大器的当前功率与加上OSNRC,avg与OSNRC+L,avg之间的差值,得到该C波段放大器的新功率。类似地,发送端、中继站点和接收端中所有L波段放大器的功率按(OSNRL,avg-OSNRC+L,avg)调整。例如,可以将每个L波段放大器的当前功率与加上OSNRL,avg与OSNRC+L,avg之间的差值,得到该L波段放大器的新功率。
另外,可以监测发送端输出的C+L波段总信号的总功率PC+L,out,将发送端中C波段放大器和L波段放大器的功率按(PC+L,out-PC+L,tgt)调整。其中(PC+L,out-PC+L,tgt)的值为负值则降低C波段放大器和L波段放大器的功率,为正值则升高C波段放大器和L波段放大器的功率。类似地,还可以监测每个中继站点输出的C+L波段总信号的总功率PC+L,out,将中继站点中C波段放大器和L波段放大器的功率按(PC+L,out-PC+L,tgt)调整。
重复上述调整直至发送端和中继节点总功率满足如下条件:
|PC+L,out-PC+L,tgt|≤T1
并且,波段平均光信噪比满足以下条件:
|OSNRC,avg-OSNRL,avg|≤T2
其中,T1和T2为阈值。T1和T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T1和T2可设置为0.5dB。
由于多跨系统中,SRS(受激拉曼散射)会逐渐累积,通常C波段系统会在3~4跨传输后设置均衡站点,C+L波段系统需设置均衡站点会更密集。如果系统均衡站点间跨段数过多,可能存在无论如何调整C波段和L波段的光放功率都无法满足OSNRC.avg和OSNRL,avg相互趋近的极限情况。因此,在放大器功率调整过程中,可以给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设置边界值:
[PC,min,PC,max],例如[+20,+24]dBm
[PL,min,PL,max],例如[+20,+24]dBm
其中,PC,min为C波段放大器的功率下界,PC,max为C波段放大器的功率上界,PL,min为L波段放大器的功率下界,PL,max为L波段放大器的功率上界。
当放大器的功率超过边界时,可以提示调整越限,以便系统重新设置均衡站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方案中,采用C+L波段总功率恒定,C波段放大器和L波段放大器相对功率联动,通过接收端C波动和L波段平均OSNR进行联调,同时给C波段放大器和L波段放大器各自设置功率边界值,调整过程始终保持C+L总功率恒定,该调整方式可以保证入纤总功率相对稳定,保证放大器器件和光纤功率安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优化配置参数例如还可以包括对C波段和L波段内的光信噪比进行调平。
例如,C波段内各通道i(i=1~48)的衰减参数可以均按(OSNRC,i-OSNRC,avg)进行调整,即发送端中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通道i的衰减参数按(OSNRC,i-OSNRC,avg)调整。例如,可以将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针对通道i的衰减参数与加上OSNRC,i和OSNRC,avg之间的差值,得到针对通道i的新的衰减参数。
接收端放大器后可以设置光通道监测模块,以扫描频谱。根据频谱计算C波段和L波段所有通道的光信噪比OSNR,并确定所有通道OSNR的平坦度。其中,平坦度可以为单波功率值与所有波平均值的功率差。若所有通道OSNR的平坦度≤T4且|PC+L,out-PC+L,tgt|≤T1,则完成调整。若不满足,则重新判断|OSNRC,i-OSNRC,avg|≤T2是否满足,如果不满足则继续调整放大器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记录存储完成调优后的所有C波段和L波段放大器的功率PC,tgt、PL,tgt以及增益GC,tgt、GL,tgt,发送端放大器处光通道监测模块得到的频谱,按照Bsignal-channel测量并存储各通道积分功率PC,i,tgt、PL,i,tgt,将这些数据作为系统调优后单波功率的基准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系统优化后,各信号通带的功率可以作为后期系统配置的参考频谱配置。
以下将结合图6对本公开提供的优化后真波替换方法进行描述。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优化后真波替换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例如可以将放大器均设置为恒定增益模式。保持发送端、中继站点和接收端所有放大器为基准配置不变。将发送端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和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上波方向通道切换至信号光支路口,支路口配置波段内48个Bsignal-channel信号通带。发送端C波段放大器处光通道监测模块扫描频谱得到各信号通道光功率PC,i,L波段放大器处光通道监测模块扫描频谱得到各信号通道光功率PL,i
将发送端中C波段波长选择开关针对通道i的当前衰减参数加上(PC,i-PC,i,tgt)的值,作为针对通道i的新的衰减参数。将发送端中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针对通道i的当前衰减参数加上(PL,i-PL,i,tgt)的值,作为针对通道i的新的衰减参数。,所有通道衰减调整后再扫频获得PC,i、PL,i,重复迭代直至所有通道满足以下条件:
|PC,i-PC,i,tgt|≤T5
|PL,i-PL,i,tgt|≤T5
其中,T5为阈值。T5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T5可以取0.5dB。
由此即获得经优化信号波频谱。
系统开通运行后,若环境因素或电层功率变化导致发送端频谱改变,可通过轮询方式或控制模块主动下发,触发发送端放大器处信号波功率再次调整,让各信号通道功率调整至(PC,i,tgt±T5)水平,同理调整L波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假波与业务波替换时,可以按照信号通带进行等效积分功率替换,即保持替换前后,全波段的总功率和整体信号谱保持一致,系统端到端的SRS效应在全假波或全业务波情况下,理论上基本一致。各通道假波功率可以体现系统多跨传输后的信号功率和噪底水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初期通过满载假波进行调优,后续业务波道上线时逐波替换,从而可以始终保持系统满波状态。业务波道上线后,无需再次进行优化。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若系统的组网形式为ROADM(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组网,或点对点系统中存在均衡站点,可以对每个OMS(光复用段)段落进行分段调优。
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ROADM站点R1、R2、R3、R4、R5和R6,以及DGE(均衡站点)E1、E2、E3和E4。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对于R5至R6的光信号传输,中间经过E3、E4均衡站点,则可以分别对R5-E3、E3-E4、E4-R6三个OMS(光复用段层网络)段分别基于窄带假波带外OSNR法进行优化。对每一段进行优化后,记录各OMS段发送端所有通道的基准功率,待所有OMS段优化后,再将所有OMS段的发送端按照基准功率进行信号波替换。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均衡站点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ROADM站点方向维度可以均采用具备假波填充功能的波长选择开关。DGE(均衡站点)均采用两块波长选择开关背靠背放置,并配置ASE用于生成假波,使得每个均衡段之间成为一个独立的OMS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优化方法可以适用于ROADM组网,以及带均衡站点的组网,系统优化过程为单个OMS段内进行假波优化收敛,即使得每个OMS段内对各个波道的OSNR劣化达到均衡水平,无需对ROADM网络中源宿节点不同的穿通波道进行端到端调优。另外,由于窄带假波在OMSP逐段终结,各假波功率不穿通ROADM节点和DGE节点,各OMS段优化时无相互联动。可通过控制器同时对所有OMS段同时进行窄带假波调优,获取调优后各OMS段发端单波频谱基准配置。提高ROADM组网下的OSNR调优效率。
以下将结合图9对本公开提供的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进行描述。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该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900包括在操作S910,在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假波,并根据添加假波后的第一中间光信号和第二中间光信号,确定参考信号。
然后,在操作S920,将参考信号由发送端发送至接收端。
在操作S930,确定与参考信号对应的评估参数。
在操作S940,根据评估参数,对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参考信号:在第一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第一假波,得到第一中间光信号。在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第二假波,得到第二中间光信号。根据第一功率参数,对第一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第一目标光信号。根据第二功率参数,对第二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第二目标光信号。将第一目标光信号和第二目标光信号进行合成,得到参考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评估参数:将接收端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分成第一分支光信号和第二分支光信号,其中,第一分支光信号属于C波段,第二分支光信号属于L波段。确定与第一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一光信噪比,和与第二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二光信噪比。确定第一光信噪比和第二光信噪比作为评估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确定参考信号的输出功率。根据第一光信噪比,确定第一均值;根据第二光信噪比,确定第二均值;以及在确定输出功率大于输出功率阈值以及/或者确定第一均值和第二均值的差值大于光信噪比阈值的情况下,调整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第一光信噪比和第二光信噪比,确定第三均值;根据第一均值和第三均值的差值,调整第一功率参数;以及根据第二均值和第三均值的差值,调整第二功率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配置参数包括与第一中间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例如可以根据与第一中间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对每个通道中的光信号进行衰减;以及
对衰减后的第一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第一目标光信号。
基于此,例如还可以根据第一光信噪比,确定第一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的平坦度。针对第一分支光信号中平坦度大于平坦度阈值的目标通道,确定第一中间光信号中与目标通道对应的对应通道,并调整与所述对应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10示意性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1000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10所示,设备1000包括计算单元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0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03中,还可存储设备10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1001、ROM 1002以及RAM 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设备10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输入单元10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0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0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0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009允许设备10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10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10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10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002和/或通信单元10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10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003并由计算单元10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10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Virtual Private Server″,或简称″VPS″)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光传输系统,包括:
发送端,用于在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假波,根据添加假波后的第一中间光信号和第二中间光信号,确定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第一原始光信号属于C波段,所述第二原始光信号属于L波段;
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并确定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评估参数;以及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估参数,对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发送端包括:
第一波长选择开关,用于在第一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第一假波,得到第一中间光信号;
第二波长选择开关,用于在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第二假波,得到第二中间光信号;
第一放大器,用于根据第一功率参数,对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光信号;
第二放大器,用于根据第二功率参数,对所述第二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光信号;以及
合波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光信号和第二目标光信号进行合成,得到所述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发送端还包括:功率监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参考信号的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评估参数包括第一光信噪比和第二光信噪比;所述接收端,包括:
分波器,用于将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分成第一分支光信号和第二分支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分支光信号属于C波段,所述第二分支光信号属于L波段;
第一光通道监测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一光信噪比;以及
第一光通道监测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二光信噪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噪比,确定第一均值;
根据所述第二光信噪比,确定第二均值;以及
在确定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第一功率参数和所述第二功率参数,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输出功率大于输出功率阈值;所述第一均值和所述第二均值的差值大于光信噪比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噪比和所述第二光信噪比,确定第三均值;
根据所述第一均值和所述第三均值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一功率参数;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均值和所述第三均值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二功率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与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还用于:
根据与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对所述每个通道中的光信号进行衰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噪比,确定所述第一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的平坦度;以及
针对所述第一分支光信号中平坦度大于平坦度阈值的目标通道,确定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中与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对应通道,并调整与所述对应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
9.一种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包括:
在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假波,并根据添加假波后的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和第二中间光信号,确定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原始光信号属于C波段,所述第二原始光信号属于L波段;
将所述参考信号由发送端发送至接收端;
确定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评估参数;以及
根据所述评估参数,对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第一原始光信号和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假波,并根据添加假波后的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和第二中间光信号,确定参考信号,包括:
在第一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第一假波,得到第一中间光信号;
在第二原始光信号的空闲通道中添加第二假波,得到第二中间光信号;
根据第一功率参数,对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光信号;
根据第二功率参数,对所述第二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光信号;以及
将所述第一目标光信号和第二目标光信号进行合成,得到参考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参考信号的输出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评估参数,包括:
将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分成第一分支光信号和第二分支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分支光信号属于C波段,所述第二分支光信号属于L波段;
确定与所述第一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一光信噪比,和与所述第二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二光信噪比;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光信噪比和所述第二光信噪比作为所述评估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所述根据所述评估参数,对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噪比,确定第一均值;
根据所述第二光信噪比,确定第二均值;以及
在确定所述输出功率大于输出功率阈值以及/或者确定所述第一均值和所述第二均值的差值大于光信噪比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第一功率参数和所述第二功率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所述第一功率参数和所述第二功率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噪比和所述第二光信噪比,确定第三均值;
根据所述第一均值和所述第三均值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一功率参数;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均值和所述第三均值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二功率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与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所述根据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第一目标光信号,包括:
根据与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中每个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对所述每个通道中的光信号进行衰减;以及
对衰减后的第一中间光信号进行功率调整,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光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评估参数,对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优化,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噪比,确定所述第一分支光信号中每个通道的平坦度;以及
针对所述第一分支光信号中平坦度大于平坦度阈值的目标通道,确定所述第一中间光信号中与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对应通道,并调整与所述对应通道对应的衰减参数。
1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29751.6A 2022-08-03 2022-08-03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Active CN115296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9751.6A CN115296732B (zh) 2022-08-03 2022-08-03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9751.6A CN115296732B (zh) 2022-08-03 2022-08-03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6732A true CN115296732A (zh) 2022-11-04
CN115296732B CN115296732B (zh) 2023-05-26

Family

ID=83826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9751.6A Active CN115296732B (zh) 2022-08-03 2022-08-03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67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467A (zh) * 2023-08-23 2023-09-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信号传送质量的测试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27963A1 (en) * 2016-11-29 2018-05-30 Alcatel Lucent Optical multiplex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and method
US20180267266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Infinera Corp. Method for improved optical power st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in fiber optical networks
US20200336238A1 (en) * 2019-04-19 2020-10-22 Infinera Corp. Fast transient suppressor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13014353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域补偿方法、装置、网管设备、光传输系统及介质
CN113114351A (zh) * 2021-03-18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系统的性能确定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27963A1 (en) * 2016-11-29 2018-05-30 Alcatel Lucent Optical multiplex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and method
US20180267266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Infinera Corp. Method for improved optical power st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in fiber optical networks
US20200336238A1 (en) * 2019-04-19 2020-10-22 Infinera Corp. Fast transient suppressor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13014353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域补偿方法、装置、网管设备、光传输系统及介质
CN113114351A (zh) * 2021-03-18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系统的性能确定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467A (zh) * 2023-08-23 2023-09-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信号传送质量的测试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760467B (zh) * 2023-08-23 2023-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信号传送质量的测试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6732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5039B (zh) 带有信道保持器的自动光链路校准
JP5446944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51825B2 (ja) 光受信機の電力最適化
JP4671478B2 (ja) 波長多重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波長多重光通信方法
US10003429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that transmit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optical signal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91724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qualizing link performance
EP383290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ata model
Antona et al. Transmission systems with constant output power amplifiers at low SNR values: A generalized droop model
US105305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replacement and spectral occupancy
EP2880790B1 (en) Method of optimizing optical signal quality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ink, optical network element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ink
WO2012119495A1 (zh) 光功率调节方法和装置
JP3391341B2 (ja) 光伝送路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監視装置及びその監視方法
CN112292819A (zh) 对应答器噪声性能的自动测量
CN115296732B (zh)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WO2019169915A1 (zh) 用于级联光放大器通信系统的osnr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4124287A (zh) 光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光传输节点和光传输系统
Salehiomran et al. Fast BER distribution and neural networks for joint monitoring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noise-to-signal ratios
WO2022199277A1 (zh) 功率补偿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JP3369096B2 (ja) 光増幅器
WO2023273840A1 (zh) 光信噪比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811652A (zh) 长途光网络的性能监控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Souza et al. Complexity and Accuracy Trade-off for Quality of Transmission Estimation in Wideband Optical Systems
Liu et al. Building a digital twin of EDFA: a grey-box modeling approach
Zhang et al. Transmission Link OSNR Monitoring Based on Data-Aided Carriers
CN116781175A (zh)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