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9176A -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9176A
CN115289176A CN202210906956.2A CN202210906956A CN115289176A CN 115289176 A CN115289176 A CN 115289176A CN 202210906956 A CN202210906956 A CN 202210906956A CN 115289176 A CN115289176 A CN 115289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oil
locomotive
contro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69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庄征宇
罗斌
岳涛
林胜
刘文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69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9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9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9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16F15/02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comprising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3Filling or drainage arrangements, e.g. for supply of gas
    • F16F9/435Filling or drainage arrangements, e.g. for supply of gas via opening in cylinder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包括两个装在机车铰接器上的阻尼油缸,其特征在于:两个阻尼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有杆腔油路联通,无杆腔通过无杆腔油路联通,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均具有由小到大的三挡流量调节功能,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分别与主动控制器控制连接,主动控制器根据车速控制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进行流量换挡调节,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本发明采用设定三挡流量的多挡固定节流模式,调节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改变机车铰接器的扭矩,有效防止后车推动前车产生偏移震动的状况,提高机车大角度拐弯、直线运行和高速变道的运行平稳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属于机车铰接器阻尼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多节车厢组成的运载工具;由于速度快,运载重量大,各节车箱设计相对独立单元,前车与后车之间安装一套柔性的机车铰接器,有效防止后车推动前车产生偏移震动的状况,保证无轨胶轮车大角度拐弯.直线运行和高速变道的平稳运行。机车铰接器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两个安装座通过回转支承轴承转动连接且两侧布置阻尼油缸。目前机车铰接器中的阻尼油缸一般采用比例节流模式调节阻尼,两个阻尼油缸之间的油路环境和控制方式复杂,成本高,需要现场调节,定期调整。比例节流控制方法以电流信号来改变节流阀的开度,从而调节油液流量以达到阻尼调节的目的。电流信号不稳定,可靠性差,导致机车铰接器阻尼调节的可靠性不高,造成了后车推动前车产生偏移震动的状况,影响在车辆大角度拐弯、直线运行和高速变道时的平稳性。
检索到的相关专利文稿:
1. CN 201910806152.3,一种轨道交通用可控阻力器实验装置;
2. CN 201210080044.0,列车转向架半自动减振器控制装置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3. CN 201510329119.8,一种液电馈能式半主动控制减震器系统;
4. CN 201510945800.5,一种自供能量式车辆减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采用设定三挡流量的多挡固定节流模式,调节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改变机车铰接器的扭矩,有效防止后车推动前车产生偏移震动的状况,提高机车大角度拐弯、直线运行和高速变道的运行平稳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包括两个装在机车铰接器上的阻尼油缸,其特征在于:两个阻尼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有杆腔油路联通,无杆腔通过无杆腔油路联通,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均具有由小到大的三挡流量调节功能,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分别与主动控制器控制连接,主动控制器根据车速控制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进行流量换挡调节,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
优选的,所述的阻尼油缸分别为左阻尼油缸和右阻尼油缸,有杆腔油路包括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和溢流保护功能的控制流道一、连接控制流道一和左阻尼油缸有杆腔的左有杆腔油管、连接控制流道一和右阻尼油缸有杆腔的右有杆腔油管,无杆腔油路包括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和溢流保护功能的控制流道二、连接控制流道二和左阻尼油缸无杆腔的左无杆腔油管、连接控制流道二和右阻尼油缸无杆腔的右无杆腔油管,控制流道一和控制流道二分别与主动控制器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流道一和控制流道二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流道、一挡节流阀、流量大于一挡节流阀的二挡节流阀、流量大于二挡节流阀的三挡节流阀和通过主动控制器控制换向的换向阀,一挡节流阀、二挡节流阀和三挡节流阀依次设置在基座流道中且分别连接换向阀,控制流道一中的基座流道连接左有杆腔油管和右有杆腔油管,控制流道二中的基座流道连接左无杆腔油管和右无杆腔油管,控制流道一中的换向阀连接左有杆腔油管和右有杆腔油管,控制流道二中的换向阀连接左无杆腔油管和右无杆腔油管。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流道一中包括连接左有杆腔油管和右有杆腔油管的过载保护流道,控制流道二中包括连接左无杆腔油管和右无杆腔油管的过载保护流道,过载保护流道在油压超过额定值时开启,过流保护流道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溢流阀。
优选的,所述的主动控制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可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车辆运行实时数据的控制显示器,中央处理器与控制显示器信号传输连接,压力传感器、溢流阀、换向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信号传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阻尼油缸包括缸筒、将缸筒前端密封的前缸盖、将缸筒后端密封的后缸盖、伸入至缸筒中且与缸筒内壁密封配合的活塞杆,活塞杆将缸筒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无杆腔内装有对活塞杆的位移进行实时测量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主动控制器信号传输连接,活塞杆上开有沿中轴线的传感器配合盲孔,位移传感器的感应探测端导向配合伸入传感器配合盲孔中,缸筒上开有与有杆腔联通的有杆腔进出油口,后缸盖上开有与无杆腔联通的无杆腔进出油口,有杆腔进出油口与有杆腔油路联通,无杆腔进出油口与无杆腔油路联通。
优选的,所述的缸筒上开设与有杆腔联通的有杆腔储油腔,后缸盖上开设与无杆腔联通的无杆腔储油腔,有杆腔储油腔和无杆腔储油腔中均存储油液。
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设定行车速度在30KM/h以下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一挡流量调节信号、行车速度在30~50KM/的区间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二挡流量调节信号、行车速度在50KM/h以上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三挡流量调节信号,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接收到流量调节控制信号分别进行相应的流量换挡调节,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从而调节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改变机车铰接器的扭矩。
优选的,控制显示器将中央外理器传输的实时信号和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的车辆运行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机车运行过程中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曲线并进行实时显示。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两个阻尼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有杆腔油路联通,无杆腔通过无杆腔油路联通,形成两个阻尼油缸有杆腔的油液串联及无杆腔的油液串联,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均具有由小到大的三挡流量调节功能,主动控制器根据车速控制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进行流量换挡调节,调节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中的油液流量,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即采用设定三挡流量的多挡固定节流模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比例节流模式,主动控制器以车辆的实时车速为控制信号源,控制信号稳定可靠,根据车速的变化向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发送流量调节控制信号,将其流量调节到相应挡位,流量调节使阻尼油缸的阻尼力改变,从而调节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改变机车铰接器的扭矩,使机车在30KM/h以下的低速转弯时,有杆腔油路和无腔腔油路的流量调节到最大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小,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小,保证低速转弯顺畅性的同时使机车行驶稳定,机车在30~50KM/h速度区间直线行驶时,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的流量调节到中间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增加,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更大,保证机车的平稳性,机车在50KM/h的速度以上行驶时,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的流量调节到最小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进一步增加,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进一步增大,保证机车平稳运行,有效防止后车推动前车产生偏移震动的状况,提高机车大角度拐弯、直线运行和高速变道的运行平稳性。
2.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不仅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还具有溢流保护功能,从阻尼油缸中流出的油液压力一旦超出溢流阀的额定压力,溢流阀迅速将油液泄压至另一个阻尼油缸中,对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形成过载保护,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主动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控制显示器,控制显示器将中央外理器传输的实时信号和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的车辆运行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机车运行过程中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曲线并进行实时显示,形成在机车运行工况下对机车铰接器阻尼特性的全程可视化监控。
4.阻尼油缸中具有与有杆腔联通的有杆腔储油腔和与无杆腔联通的无杆腔储油腔,在阻尼油缸因密封泄露、环境蒸发等因素造成的油液不足时进行油液补充,降低阻尼油缸的维护频次,提高整个阻尼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机车铰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控制流道一和控制流道二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的油路结构原理图。
图5为阻尼油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5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包括两个装在机车铰接器上的阻尼油缸1,其特征在于:两个阻尼油缸1的有杆腔通过有杆腔油路2-1联通,无杆腔通过无杆腔油路2-2联通,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均具有由小到大的三挡流量调节功能,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分别与主动控制器4控制连接,主动控制器4根据车速控制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进行流量换挡调节,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
以上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两个阻尼油缸1的有杆腔通过有杆腔油路2-1联通,无杆腔通过无杆腔油路2-2联通,形成两个阻尼油缸1有杆腔的油液串联及无杆腔的油液串联,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均具有由小到大的三挡流量调节功能,主动控制器4根据车速控制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进行流量换挡调节,调节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中的油液流量,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即采用设定三挡流量的多挡固定节流模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比例节流模式,主动控制器4以车辆的实时车速为控制信号源,控制信号稳定可靠,根据车速的变化向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发送流量调节控制信号,将其流量调节到相应挡位,流量调节使阻尼油缸的阻尼力改变,从而调节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改变机车铰接器的扭矩,使机车在30KM/h以下的低速转弯时,有杆腔油路2-1和无腔杆油路2-2调节到最大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小,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小,保证低速转弯顺畅性的同时使机车行驶稳定,机车在30~50KM/h速度区间直线行驶时,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的流量调节到中间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增加,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更大,保证机车的平稳性,机车在50KM/h的速度以上行驶时,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的流量调节到最小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进一步增加,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进一步增大,保证机车平稳运行,有效防止后车推动前车产生偏移震动的状况,提高机车大角度拐弯、直线运行和高速变道的运行平稳性。
其中,所述的阻尼油缸1分别为左阻尼油缸1-1和右阻尼油缸1-2,有杆腔油路2-1包括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和溢流保护功能的控制流道一3、连接控制流道一3和左阻尼油缸有杆腔1-1的左有杆腔油管4、连接控制流道一3和右阻尼油缸有杆腔的右有杆腔油管5,无杆腔油路2-2包括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和溢流保护功能的控制流道二6、连接控制流道二6和左阻尼油缸无杆腔的左无杆腔油管7、连接控制流道二6和右阻尼油缸无杆腔的右无杆腔油管8,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分别与主动控制器4控制连接。左有杆腔油管4、右有杆腔油管5和控制流道一3联通左阻尼油缸1-1的有杆腔和右阻尼油缸1-2的有杆腔,形成两个阻尼油缸有杆腔油液的串联,左无杆腔油管7、右无杆腔油管8和控制流道二6联通左阻尼油缸1-1和右阻尼油缸1-2的无杆腔,形成两个阻尼油缸无杆腔油液的串联,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均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并通过主控制器4进行调节控制,以根据不同车速下阻尼油缸的阻尼需求来调节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的油液流量,形成低车速低阻尼、中车速中阻尼和高车速高阻尼,三挡固定阻尼调节模式,以车速做为信号源来调节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的油液流量,在一个阻尼油缸伸长而另一个阻尼油缸缩短时有杆腔油液从一个阻尼油缸传递到另一个阻尼油缸,无杆腔油液的传递方向相反,调节油液传递的流量从而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使阻尼油缸的阻尼特性满足运行过程中机车铰接器的扭矩需求。
其中,所述的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流道9、一挡节流阀10、流量大于一挡节流阀10的二挡节流阀11、流量大于二挡节流阀11的三挡节流阀12和通过主动控制器控制换向的换向阀13,一挡节流阀10、二挡节流阀11和三挡节流阀12依次设置在基座流道9中且分别连接换向阀13,控制流道一3中的基座流道9连接左有杆腔油管4和右有杆腔油管5,控制流道二6中的基座流道9连接左无杆腔油管7和右无杆腔油管8,控制流道一3中的换向阀13连接左有杆腔油管4和右有杆腔油管5,控制流道二6中的换向阀13连接左无杆腔油管7和右无杆腔油管8。如右阻尼油缸1-2伸长而左阻尼油缸1-1缩短时,右阻尼油缸1-2的有杆腔排油,油液经右有杆腔油管5、控制流道一3流至左有杆腔油管4中并进入至左阻尼油缸1-1的有杆腔中,左阻尼油缸1-1的无杆腔排油,油液经左无杆腔油管7、控制流道二6流至右无杆腔油管8并进入至右阻尼油缸1-2的无杆腔中,此时主动控制器4根据实时车速向换向阀13发出换向信号,换向阀13换向至一挡节流阀10、二挡节流阀11或三挡节流阀12,机车在30KM/h以下的低速转弯时,换向阀13换向三挡节流阀12,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中的油液流量最大,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小,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小,机车在30~50KM/h速度区间直线行驶时,换向阀13换向二挡节流阀11,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中的油液流量减小,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增加,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更大,保证机车的平稳性,机车在50KM/h的速度以上行驶时,换向阀13换向至一挡节流阀10,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中的油液流量进一步减小,阻尼油缸的阻尼力进一步增加,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进一步增大,以根据车速调节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中的油液流量,以调节两个阻尼油缸的阻尼力,从而产生相应的扭矩,满足实时车速下机车铰接器的扭矩需求。
其中,所述的控制流道一3中包括连接左有杆腔油管4和右有杆腔油管5的过载保护流道14,控制流道二6中包括连接左无杆腔油管7和右无杆腔油管8的过载保护流道14,过载保护流道14在油压超过额定值时开启,过流保护流道14包括压力传感器1441和与压力传感器141连接的溢流阀142。控制流道一3和控制流道二6不仅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还具有溢流保护功能,从阻尼油缸中流出的油液压力一旦超出溢流阀142的额定压力,溢流阀142迅速将油液泄压至另一个阻尼油缸中,对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形成过载保护,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其中,所述的主动控制组件4包括中央处理器41和可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车辆运行实时数据的控制显示器42,中央处理器41与控制显示器42信号传输连接,压力传感器141、溢流阀142、换向器13分别与中央处理器41信号传输连接。控制显示器42从机车控制系统获得实际车速,并根据实际车速向中央处理器41发送控制信号,中央处理器41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形成流量调节控制信号控制换向阀13换向至一挡节流阀、二挡节流阀或三挡节流阀,从而形成对对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的流量调节,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使机车铰接器形成相应的扭矩。控制显示器42将中央外理器41传输的实时信号和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的车辆运行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机车运行过程中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曲线并进行实时显示,形成在机车运行工况下对机车铰接器阻尼特性的全程可视化监控。
其中,所述的阻尼油缸1包括缸筒21、将缸筒21前端密封的前缸盖15、将缸筒21后端密封的后缸盖16、伸入至缸筒21中且与缸筒内壁密封配合的活塞杆17,活塞杆14将缸筒内腔分为有杆腔A和无杆腔B,无杆腔内装有对活塞杆17的位移进行实时测量的位移传感器18,位移传感器18与主动控制器4信号传输连接,活塞杆17上开有沿中轴线的传感器配合盲孔,位移传感器18的感应探测端导向配合伸入传感器配合盲孔中,缸筒21上开有与有杆腔A联通的有杆腔进出油口19,后缸盖16上开有与无杆腔B联通的无杆腔进出油口20,有杆腔进出油口19与有杆腔油路2-1联通,无杆腔进出油口20与无杆腔油路2-2联通。如图所示,阻尼油缸1被活塞杆17分成有杆腔A和无杆腔B两个独立腔室,当阻尼油缸1伸长时有杆腔A油压增大而无杆腔B油压减小,缩短时有杆腔A油压减小而无杆腔B油压增大。位移传感器18的感应探测端伸入至活塞杆17中,对活塞杆17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以便通过活塞杆17的实时位移计算出机车铰接器实时转动角度。
其中,所述的缸筒21上开设与有杆腔A联通的有杆腔储油腔22,后缸盖16上开设与无杆腔B联通的无杆腔储油腔23,有杆腔储油腔22和无杆腔储油腔23中均存储油液。在阻尼油缸因密封泄露、环境蒸发等因素造成的油液不足时进行油液补充,降低阻尼油缸的维护频次,提高整个阻尼系统的可靠性。
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设定行车速度在30KM/h以下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一挡流量调节信号、行车速度在30~50KM/的区间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二挡流量调节信号、行车速度在50KM/h以上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三挡流量调节信号,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接收到流量调节控制信号分别进行相应的流量换挡调节,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从而调节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改变机车铰接器的扭矩。以上所述的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采用设定三挡流量的多挡固定节流模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比例节流模式,主动控制器4以车辆的实时车速为控制信号源,控制信号稳定可靠,根据车速的变化向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发送流量调节控制信号,将其流量调节到相应挡位,流量调节使阻尼油缸的阻尼力改变,从而调节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改变机车铰接器的扭矩,使机车在30KM/h以下的低速转弯时,有杆腔油路2-1和无腔腔油路3的流量调节到三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小,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小,保证低速转弯顺畅性的同时使机车行驶稳定,机车在30~50KM/h速度区间直线行驶时,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的流量调节到二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增加,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更大,保证机车的平稳性,机车在50KM/h的速度以上行驶时,有杆腔油路2-1和无杆腔油路2-2的流量调节到一挡,阻尼油缸的阻尼力进一步增加,机车铰接器获得的相应扭矩进一步增大,保证机车平稳运行,有效防止后车推动前车产生偏移震动的状况,提高机车大角度拐弯、直线运行和高速变道的运行平稳性。
其中,控制显示器42将中央外理器41传输的实时信号和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的车辆运行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机车运行过程中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曲线并进行实时显示。控制显示器42将中央外理器41传输的实时信号和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的车辆运行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机车运行过程中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曲线并进行实时显示,形成在机车运行工况下对机车铰接器阻尼特性的全程可视化监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包括两个装在机车铰接器上的阻尼油缸,其特征在于:两个阻尼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有杆腔油路联通,无杆腔通过无杆腔油路联通,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均具有由小到大的三挡流量调节功能,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分别与主动控制器控制连接,主动控制器根据车速控制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进行流量换挡调节,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油缸分别为左阻尼油缸和右阻尼油缸,有杆腔油路包括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和溢流保护功能的控制流道一、连接控制流道一和左阻尼油缸有杆腔的左有杆腔油管、连接控制流道一和右阻尼油缸有杆腔的右有杆腔油管,无杆腔油路包括具有三挡流量调节功能和溢流保护功能的控制流道二、连接控制流道二和左阻尼油缸无杆腔的左无杆腔油管、连接控制流道二和右阻尼油缸无杆腔的右无杆腔油管,控制流道一和控制流道二分别与主动控制器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流道一和控制流道二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流道、一挡节流阀、流量大于一挡节流阀的二挡节流阀、流量大于二挡节流阀的三挡节流阀和通过主动控制器控制换向的换向阀,一挡节流阀、二挡节流阀和三挡节流阀依次设置在基座流道中且分别连接换向阀,控制流道一中的基座流道连接左有杆腔油管和右有杆腔油管,控制流道二中的基座流道连接左无杆腔油管和右无杆腔油管,控制流道一中的换向阀连接左有杆腔油管和右有杆腔油管,控制流道二中的换向阀连接左无杆腔油管和右无杆腔油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流道一中包括连接左有杆腔油管和右有杆腔油管的过载保护流道,控制流道二中包括连接左无杆腔油管和右无杆腔油管的过载保护流道,过载保护流道在油压超过额定值时开启,过流保护流道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溢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控制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可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车辆运行实时数据的控制显示器,中央处理器与控制显示器信号传输连接,压力传感器、溢流阀、换向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信号传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油缸包括缸筒、将缸筒前端密封的前缸盖、将缸筒后端密封的后缸盖、伸入至缸筒中且与缸筒内壁密封配合的活塞杆,活塞杆将缸筒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无杆腔内装有对活塞杆的位移进行实时测量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主动控制器信号传输连接,活塞杆上开有沿中轴线的传感器配合盲孔,位移传感器的感应探测端导向配合伸入传感器配合盲孔中,缸筒上开有与有杆腔联通的有杆腔进出油口,后缸盖上开有与无杆腔联通的无杆腔进出油口,有杆腔进出油口与有杆腔油路联通,无杆腔进出油口与无杆腔油路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筒上开设与有杆腔联通的有杆腔储油腔,后缸盖上开设与无杆腔联通的无杆腔储油腔,有杆腔储油腔和无杆腔储油腔中均存储油液。
8.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设定行车速度在30KM/h以下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一挡流量调节信号、行车速度在30~50KM/的区间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二挡流量调节信号、行车速度在50KM/h以上时主动控制器向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发出的流量调节控制信号为三挡流量调节信号,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接收到流量调节控制信号分别进行相应的流量换挡调节,以调节阻尼油缸的阻尼力,从而调节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改变机车铰接器的扭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显示器将中央外理器传输的实时信号和从车辆控制系统获得的车辆运行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机车运行过程中机车铰接器的阻尼特性曲线并进行实时显示。
CN202210906956.2A 2022-07-29 2022-07-29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289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6956.2A CN115289176A (zh) 2022-07-29 2022-07-29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6956.2A CN115289176A (zh) 2022-07-29 2022-07-29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9176A true CN115289176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2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6956.2A Pending CN115289176A (zh) 2022-07-29 2022-07-29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91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2271B (zh) 一种高速开关阀先导控制的双阀芯可编程控制液压阀及其方法
CN1982547B (zh) 用于控制液压动力设备的减速的方法
WO2020253441A1 (zh) 一种主动控制抗蛇行减振器及减振系统、车辆
US8641320B2 (en) Front drive of a road paver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front drive
CN102372022A (zh) 多轴车辆电液伺服转向系统、转向控制方法和多轴车辆
JP2022532633A (ja) セミアクティブアンチヨーダンパ、制振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CN103648883A (zh) 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
GB2069428A (en) An articulated vehicle
CN109849949A (zh) 一种车辆行驶液压控制系统、车辆及其行驶控制方法
CN201081889Y (zh) 中小马力拖拉机液压分配器
CN101788052B (zh) 电机驱动cvt电液控制系统
CN107284174B (zh) 一种自动侧倾汽车悬架系统
CN115289176A (zh) 机车铰接器主动控制阻尼系统和机车铰接器阻尼控制方法
CN114622618A (zh) 新型负载转速双敏感系统、工程机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2574353U (zh) 一种液压转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与工程机械
CN104595290A (zh) 惯容系数主动可控的液压惯容器
CN211715688U (zh) 车用电子皮带涨紧器
CN104164830B (zh) 一种路面冷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6379131A (zh) 一种车辆悬架及车辆
CN204419765U (zh) 惯容系数主动可控的液压惯容器
JPH0611036A (ja) 静流体圧伝動装置
CN110949507A (zh) 一种静液压驱动的全液压差速转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835831U (zh) 轮式行走装置及其行走轮液压驱动系统
CN109677225B (zh) 一种主/被动复合液压悬挂控制策略选择方法
CN220674332U (zh) 一种转向系统、液压系统和收获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