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4792A -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4792A
CN115284792A CN202210700954.8A CN202210700954A CN115284792A CN 115284792 A CN115284792 A CN 115284792A CN 202210700954 A CN202210700954 A CN 202210700954A CN 115284792 A CN115284792 A CN 115284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layer
run
transition layer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09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陈雪梅
朱丽艳
杨才欣
杨德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09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4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4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4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009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comprising sidewall rubber inserts, e.g. crescent shaped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009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comprising sidewall rubber inserts, e.g. crescent shaped inserts
    • B60C2017/005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of the inserts
    • B60C2017/0063Modulus; Hardness; Loss modulus or "tangens delt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009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comprising sidewall rubber inserts, e.g. crescent shaped inserts
    • B60C2017/005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of the inserts
    • B60C2017/0072Thickn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面、胎侧、胎冠、过渡层和保气层;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宽度只保留在胎冠部分,取消胎侧部分过渡层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并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层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使其具备低滚阻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所谓的缺气保用轮胎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特殊意外情况,轮胎气压降低或为零时,仍然能够保持恒定速度安全行驶一段距离的汽车轮胎。缺气保用轮胎与普通轮胎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胎侧有一定形状的增强型材,以保证轮胎在失压或零压时,依旧可以靠轮胎自身的强度支撑车辆重量,这样的设计就要求胎侧增强型材有足够强的刚性和韧性,来保证车辆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轮胎在失压或零压状态下能够支撑车辆负荷继续安全行驶,往往是通过胎侧增强型材的胶部件提高轮胎硬度以及厚度,但会导致轮胎的重量增加很多,引起车辆的滚动阻力增大,使得油耗增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以降低轮胎的自身重量以及滚动阻力,进而降低油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可以有效降低轮胎的自重和滚动阻力,从而降低油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包括:
胎面;
胎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胎侧对称连接于所述胎面外侧,且每个所述胎侧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
过渡层,连接于所述胎面内侧;
保气层,连接于所述过渡层内侧;所述胎侧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所述胎侧增强层的厚度为0.5-2.5mm。
优选地,所述胎侧增强层等分为5-8个分段,且每个所述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1-0.8mm。
更优选地,所述胎侧增强层等分为8个分段,且每个所述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5mm。
优选地,所述胎侧增强层的邵氏硬度为70-80。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过渡层的厚度。
优选地,还包括胎冠,所述胎冠位于所述过渡层的外侧,所述过渡层的宽度与所述胎冠的宽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胎侧增强层内设置有增强型胶。
优选地,所述过渡层通过粘结剂贴合于所述胎面内侧。
优选地,所述保气层通过粘结剂贴合于所述过渡层内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宽度只保留在胎冠部分,取消胎侧部分过渡层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从而降低油耗;
(2)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层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缺气保用轮胎的示意图。
图中,1、胎面,2、胎侧,3、保气层,4、过渡层,5、胎侧增强层,6、胎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侧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所谓的缺气保用轮胎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特殊意外情况,轮胎气压降低或为零时,仍然能够保持恒定速度安全行驶一段距离的汽车轮胎。缺气保用轮胎与普通轮胎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胎侧有一定形状的增强型材,以保证轮胎在失压或零压时,依旧可以靠轮胎自身的强度支撑车辆重量,这样的设计就要求胎侧增强型材有足够强的刚性和韧性,来保证车辆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轮胎在失压或零压状态下能够支撑车辆负荷继续安全行驶,往往是通过胎侧增强型材的胶部件提高轮胎硬度以及厚度,但会导致轮胎的重量增加很多,引起车辆的滚动阻力增大,使得油耗增加。
缺气保用轮胎的工作原理:在轮胎的胎侧部分加入增强层,以保持轮胎胎侧的韧性和支撑性,这样缺气保用轮胎可以帮助轮胎在发生爆胎或者突然泄气的情况,保证轮胎与轮毂还可以结合起来并给予车辆一定的支撑,从而保证车辆的的安全。当缺气保用轮胎的胎侧在胎压为零的时候还可以保证轮胎避免全部下陷软掉,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多出现在胎侧上,而本发明缺气保用轮胎的这种加强胎侧的设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轮胎的长期耐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构思,本申请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缺气保用轮胎,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宽度只保留在胎冠部分,取消胎侧部分过渡层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第二构思,本申请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缺气保用轮胎,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型胶材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面1、两个胎侧2、胎冠6、过渡层4、保气层3;
其中,胎侧2设置有两个,两个胎侧2对称连接于胎面外侧,且每个胎侧2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过渡层4连接于胎面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胎面1内侧;保气层3连接于过渡层4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内侧;胎冠6位于过渡层4的外侧,具体是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外侧;胎侧2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为0.5-2.5mm。
进一步地,胎侧增强层5等分为5-8个分段,且每个所述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1-0.8mm。
进一步地,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为70-8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进一步地,保气层3的厚度大于过渡层4的厚度;
具体的,保气层3的厚度为0.4-0.6mm,过渡层4的厚度为0.2-0.4mm。
进一步地,过渡层4的宽度与胎冠6的宽度相等,均为0.2-0.4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4宽度只保留在胎冠6部分,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胎侧2设置有两个,两个胎侧2对称连接于胎面外侧,且每个胎侧2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过渡层4连接于胎面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胎面1内侧;保气层3连接于过渡层4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内侧;胎冠6位于过渡层4的外侧,具体是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外侧;胎侧2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为0.5mm。
进一步地,胎侧增强层5等分为5个分段,且每个所述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1mm。
进一步地,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为7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进一步地,保气层3的厚度大于过渡层4的厚度;
具体的,保气层3的厚度为0.4,过渡层4的厚度为0.2。
进一步地,过渡层4的宽度与胎冠6的宽度相等,均为0.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4宽度只保留在胎冠6部分,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胎侧2设置有两个,两个胎侧2对称连接于胎面外侧,且每个胎侧2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过渡层4连接于胎面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胎面1内侧;保气层3连接于过渡层4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内侧;胎冠6位于过渡层4的外侧,具体是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外侧;胎侧2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为1.5mm。
进一步地,胎侧增强层5等分为7个分段,且每个所述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5mm。
进一步地,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为7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进一步地,保气层3的厚度大于过渡层4的厚度;
具体的,保气层3的厚度为0.5mm,过渡层4的厚度为0.3mm。
进一步地,过渡层4的宽度与胎冠6的宽度相等,均为0.3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4宽度只保留在胎冠6部分,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胎侧2设置有两个,两个胎侧2对称连接于胎面外侧,且每个胎侧2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过渡层4连接于胎面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胎面1内侧;保气层3连接于过渡层4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内侧;胎冠6位于过渡层4的外侧,具体是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外侧;胎侧2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为2.5mm。
进一步地,胎侧增强层5等分为8个分段,且每个所述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8mm。
进一步地,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为8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进一步地,保气层3的厚度大于过渡层4的厚度;
具体的,保气层3的厚度为0.6mm,过渡层4的厚度为0.4mm。
进一步地,过渡层4的宽度与胎冠6的宽度相等,均为0.4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4宽度只保留在胎冠6部分,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本发明将以下具体实施例1-3作为本发明的实验数据,同时,作为评价用的比较对象,提供了三种具体的对应数据的缺气保用轮胎,作为对比例1-3。这里,对比例1-3彼此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3并没有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并且没有提高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
实施例1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面1、两个胎侧2、胎冠6、过渡层4、保气层3,其中,两个胎侧2对称连接于胎面1外侧,且每个胎侧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过渡层4连接于胎面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胎面内侧,保气层3连接于过渡层4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内侧,胎冠6位于过渡层4的外侧,具体是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外侧;胎侧1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为0.5mm,本发明意在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4宽度只保留在胎冠6部分,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缺气保用轮胎还包括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等分为5个分段,且每个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6mm,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为75,胎侧增强层5内设置有增强型胶材,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型材胶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保护层的厚度大于过渡层的厚度;具体的,保护层的厚度为0.6mm,过渡层的厚度为0.4mm,过渡层的宽度与胎冠的宽度相等,为0.4m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宽度只保留在胎冠部分,取消胎侧部分过渡层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实施例2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面1、两个胎侧2、胎冠6、过渡层4、保气层3,其中,两个胎侧2对称连接于胎面1外侧,且每个胎侧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过渡层4连接于胎面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胎面内侧,保气层3连接于过渡层4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内侧,胎冠6位于过渡层4的外侧,具体是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外侧;胎侧1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为2mm,本发明意在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4宽度只保留在胎冠6部分,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缺气保用轮胎还还包括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等分为7个分段,且每个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5mm,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为70,胎侧增强层5内设置有增强型胶材,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型材胶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保护层的厚度大于过渡层的厚度;具体的,保护层的厚度为0.5mm,过渡层的厚度为0.3mm,过渡层的宽度与胎冠的宽度相等,为0.3m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宽度只保留在胎冠部分,取消胎侧部分过渡层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实施例3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面1、两个胎侧2、胎冠6、过渡层4、保气层3,其中,两个胎侧2对称连接于胎面1外侧,且每个胎侧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过渡层4连接于胎面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胎面内侧,保气层3连接于过渡层4内侧,具体的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内侧,胎冠6位于过渡层4的外侧,具体是通过粘结剂贴合于过渡层4外侧;胎侧1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的厚度为2.5mm,本发明意在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4宽度只保留在胎冠6部分,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缺气保用轮胎还还包括胎侧增强层5,胎侧增强层5等分为8个分段,且每个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4mm,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为80,胎侧增强层5内设置有增强型胶材,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型材胶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保护层的厚度大于过渡层的厚度;具体的,保护层的厚度为0.4mm,过渡层的厚度为0.2mm,过渡层的宽度与胎冠的宽度相等,为0.2m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宽度只保留在胎冠部分,取消胎侧部分过渡层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
对比例1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面层、带束层、胎体层和胎侧层,带束层设置在胎面层内侧,胎体层设置在胎侧层内侧,胎侧层的一侧与胎面层的一侧相连,胎侧层的内侧设有胎侧支撑胶,胎侧层的内侧等分为5个分段,且每个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2mm,胎侧层的内侧的邵氏硬度为60,胎体层的一端位于带束层下方,且向胎面层的中部延伸。带束层包括过渡层和保气层,保气层位于过渡层的内侧,过渡层和胎面层相连,保气层的宽度大于过渡层的宽度,具体的,保护层的厚度为1.3mm,过渡层的厚度为0.8mm,保气层和过渡层的外部设有冠带层。
对比例2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面层、带束层、胎体层和胎侧层,带束层设置在胎面层内侧,胎体层设置在胎侧层内侧,胎侧层的一侧与胎面层的一侧相连,胎侧层的内侧设有胎侧支撑胶,胎侧层的内侧等分为7个分段,且每个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4mm,胎侧层的内侧的邵氏硬度为65,胎体层的一端位于带束层下方,且向胎面层的中部延伸。带束层包括过渡层和保气层,保气层位于过渡层的内侧,过渡层和胎面层相连,保气层的宽度大于过渡层的宽度,具体的,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过渡层的厚度为0.7mm,保气层和过渡层的外部设有冠带层。
对比例3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面层、带束层、胎体层和胎侧层,带束层设置在胎面层内侧,胎体层设置在胎侧层内侧,胎侧层的一侧与胎面层的一侧相连,胎侧层的内侧设有胎侧支撑胶,胎侧层的内侧等分为8个分段,且每个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3mm,胎侧层的内侧的邵氏硬度为85,胎体层的一端位于带束层下方,且向胎面层的中部延伸。带束层包括过渡层和保气层,保气层位于过渡层的内侧,过渡层和胎面层相连,保气层的宽度大于过渡层的宽度,具体的,保护层的厚度为1.1mm,过渡层的厚度为0.6mm,保气层和过渡层的外部设有冠带层。
本发明的缺气保用轮胎不受限制并且可以例举为以下轮胎尺寸:145/60R19、145/60R18、145/60R17、155/70R19、155/55R19、155/55R18、165/60R19、165/55R18、175/60R19、175/55R18、175/55R20、175/60R18、185/60R20、185/55R20、185/60R19、185/55R19、195/50R20、195/55R20、205/50R21等。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实验效果,试制根据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轮胎,并且对轮胎的燃料效率和缺气保用耐久性进行试验。各轮胎的尺寸及试验结果参见表1。
燃烧效率:经由JC08模式行驶实施试验。通过指数表示评价结果,使根据对比例1的轮胎的评价结果为100,其中,示出的指数越大,燃料效率越好。
缺气保用耐久性:在对轮胎施加最大负载指数65%的负载状态下,以80km/h的速度在转鼓试验机上行驶,以2小时行驶160km作为试验完成条件的测量标准,直到轮胎故障并且不能行驶为止,使根据对比例1的轮胎的评价结果为100,示出的数值越大,轮胎的缺气保用耐久性越好。
表1
Figure BDA0003703386830000111
由表1可得,表1中的结果表明与没有取消胎侧2部分过渡层4的设计以及没有提高胎侧增强层5的邵氏硬度的对比例1-3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缺气保用轮胎所构造的实施例1-3在缺气保用耐久性方面的性能非常优异,并且与对比例1-3相比,实施例1-3呈现出的对燃料效率也具有显著的进步,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本发明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宽度只保留在胎冠部分,取消胎侧部分过渡层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使得各轮胎均实现了燃料效率和缺气保用耐久性。本发明还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型材胶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其通过改变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气密形式的内层结构来降低轮胎重量,气密形式中过渡层宽度只保留在胎冠部分,取消胎侧部分过渡层的设计,实现降低轮胎重量的目的,还通过改变胎侧增强型材胶的厚度和邵氏硬度值,来维持缺气保用轮胎零压续行的基本功能,通过降低轮胎重量,使其具备低滚阻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面;
胎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胎侧对称连接于所述胎面外侧,且每个所述胎侧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
过渡层,连接于所述胎面内侧;
保气层,连接于所述过渡层内侧;
所述胎侧的内侧设置有胎侧增强层,所述胎侧增强层的厚度为0.5-2.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增强层等分为5-8个分段,且每个所述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1-0.8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增强层等分为8个分段,且每个所述分段的厚度相等,均为0.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增强层的邵氏硬度为70-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过渡层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胎冠,所述胎冠位于所述过渡层的外侧,且所述过渡层的宽度与所述胎冠的宽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增强层内设置有增强型胶。
CN202210700954.8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Pending CN115284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0954.8A CN115284792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0954.8A CN115284792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4792A true CN115284792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0954.8A Pending CN115284792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479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0106A (ja) * 2004-12-08 2006-06-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009279A1 (en) * 2014-10-14 2016-04-2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11251785A (zh) * 2020-03-12 2020-06-09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电动车缺气保用轮胎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0106A (ja) * 2004-12-08 2006-06-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009279A1 (en) * 2014-10-14 2016-04-2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11251785A (zh) * 2020-03-12 2020-06-09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电动车缺气保用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5101B2 (en) Run flat tire
JP4184349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EP2735455B1 (en) Run-flat tire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JP564005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130690B1 (en) Tire with a sidewall rubber insert
JP603039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465710B1 (en) Air-filled radial tire
KR20070072347A (ko) 중하중용 타이어
CN102756617A (zh) 充气轮胎
CN103253087A (zh) 充气轮胎
CN104936797A (zh) 用于重负载的轮胎
KR20120005963A (ko) 공기 타이어
JP472830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8469071B2 (en) Run flat tire
EP2275285B1 (en) Pneumatic tire
US6719029B2 (en) Tire wall gauges to optimize runflat tire ride comfort
KR20140068967A (ko) 런플랫 타이어
EP3059100A1 (en) Pneumatic tire
CN115284792A (zh)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CN218929102U (zh) 一种低滚阻性能的缺气保用轮胎
EP3936660B1 (en) Tire
EP3943660A1 (en) Tire
JP661014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1999048710A1 (en) Fabric underlay and tread insert for improved tread rigidity of runflat tire
JP652299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