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1418A -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1418A
CN115281418A CN202211055090.5A CN202211055090A CN115281418A CN 115281418 A CN115281418 A CN 115281418A CN 202211055090 A CN202211055090 A CN 202211055090A CN 115281418 A CN115281418 A CN 115281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plate
groove
sole
carb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50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扬
张雪群
庄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la Spo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la Spo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la Spo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la Spo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50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1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1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1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026Composites, e.g. carbon fibre or aramid fibre; the sole, one or more sole layers or sole part being made of a composi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1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5/00Footwear for sporting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4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midfoot, i.e. the second, third or fourth metatars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碳板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碳板包括本体和两个第一支撑片,本体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支撑片分别自第一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和上述碳板,碳板嵌置于中底中,运动鞋采用上述运动鞋鞋底。本发明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避免了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可实现更低的冲击力、更大的回弹性、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本体、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我们脚的房屋,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科学造型的鞋子,会使我们的双足穿上之后,不但不累,而且很舒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跑鞋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双好的跑鞋在提高跑步成绩、保护跑者、提高训练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跑鞋在每一步落地时,因挤压中底转换蹬地姿态的过程中,都会消耗跑者大量的能量,无法满足跑者对跑鞋舒适度、缓震与回弹性的需求,且运动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避免了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可实现更低的冲击力、更大的回弹性、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所述碳板包括本体和两个第一支撑片,所述本体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支撑片分别自第一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
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片;所述本体在前掌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二支撑片分别自第二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
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本体自前向后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前掌区、足弓区和后跟区,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形成于所述后跟区和前掌区,所述足弓区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深度。
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足弓区的上表面凸设有若干自前向后延伸的加强筋,各加强筋沿碳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前掌区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足弓区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所述后跟区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第二支撑片的前后端均与本体平滑过渡。
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碳板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单元和至少三个第二纤维单元,所述鞋底的后跟部的取向为0°,所述第一纤维单元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45°,所述第二纤维单元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19°。
技术方案七,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由前至后形成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其特征是,包括中底和如技术方案一至六中任一项所述的碳板,所述碳板嵌置于所述中底内。
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中底包括可相互贴合的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碳板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所述碳板适于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贴合于容置槽的槽底;所述下层中底的上表面的形状与所述碳板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层中底贴合于下层中底时,所述碳板的下表面与下层中底的上表面相贴合,且所述中底的内侧和外侧与第一支撑片对应的部分形成侧边开口。
基于技术方案八,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还包括贴合于下层中底下表面的大底;所述上层中底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
技术方案十,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其采用技术方案七至九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鞋鞋底。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技术方案一中,本体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支撑片分别自第一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可知,在后跟对应的区域,第一支撑片的最低点低于本体的最低点,保证了第一支撑片相对于本体先着地,相比于脚部整个后跟区全部着地,能量损耗更小;由于第一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在跑步过程中,第一凹槽受压形变,在随后的蹬地过程中,产生回弹力,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片和第一凹槽形成了多层次的回弹力,从而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更好的回弹性和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且缓震性能佳;此外,碳纤维铺设而成的本体可改善鞋底的弯折刚度,从而减小鞋底弯折时间,在启动与跑步过程中更为迅速和安全。
2、技术方案二中,本体在前掌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二支撑片分别自第二凹槽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可知,在前掌对应的区域,第二支撑片的最低点低于本体的最低点,保证了第二支撑片相对于本体先着地,相比于脚部整个前掌区全部着地,能量损耗更小;由于第二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在跑步过程中,第二凹槽受压形变,在随后的蹬地过程中,产生回弹力,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片和第二凹槽形成了多层次的回弹力;跑步的步态一般是外腰先触地,触地后压下踩实,再过渡到内腰,再由脚趾发力离地,因此跑步时外侧的第二支撑片先着地,可以为脚外腰提供更好的支撑性,随后的脚触地过程中,脚会压住本体的前掌部分,本体的前掌部分和外侧的第二支撑片的高低落差可以使得第二凹槽下压回弹,过渡到内腰时,脚趾发力离地的过程中,本体的前掌部分和内侧的第二支撑片再次使得第二凹槽下压回弹,如此,使得前掌在蹬地和离地的过程中本体产生两次回弹,从而提高了碳板的回弹性;此外,后侧的第一凹槽与两个第一支撑片的结构与前侧的第二凹陷和两个第二支撑片的结构相配合,使得碳板的前后侧形成两个滚动结构,这种滚动结构可避免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快速滚动,通过曲线造型,实现快速滚动推进,跑动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从而可将每一分落地能量转换为驱动向前的推进力,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和更好的弹性,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
3、技术方案三中,本体的结构设置可保证对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脚底各部位的稳定性,由此提升穿着舒适度,加工更为简单;足弓区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第三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深度,更为符合人体工程学,且在实现良好回弹性的同时保证了对于脚前掌良好的支撑性;更有利的是,上述设置使得前掌区、足弓区和后跟区的结构形成杠杠结构,足弓区为杠杆结构的支点,在后跟先落地的跑步姿态中,有利于后跟区的回弹力通过足弓区快速过渡到前掌,进一步使得跑动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
4、技术方案四中,加强筋的设置增大了碳板足弓区的强度,且使得足弓区在杠杆结构中的支点效果更为明显,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
5、技术方案五中,前掌区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足弓区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后跟区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使得碳板的前后端均向上翘起,使得碳板前后的两个滚动结构更为凸出,避免了全掌触地的能量损耗,且使得跑步时的落地到蹬伸的速度更快,跑动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第二支撑片的前后端均与本体平滑过渡,更有利于实现第二支撑片与前掌区之间的快速过渡,且更为美观。
6、技术方案六中,由于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0°的碳纤维带是相对坚硬的段,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90°的碳纤维带是相对柔性的段,第一碳纤维单元可提升碳板的抗扭性能,第二碳纤维单元可提升本体的刚性及支撑性,上述设置可使得碳板既具备一定的刚性,又不至于过硬从而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碳板可保持刚性和弹性的平衡,从而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
7、技术方案七中,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其采用上述本体,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
8、技术方案八中,碳板贴合于上层中底的容置槽的槽底和下层中底的上表面,保证了碳板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上层中底贴合于下层中底时,中底的内侧和外侧与第一支撑片对应的部分形成开口,使得用户可从鞋底的内侧或外侧看到第一支撑片,提升了鞋底的科技感,且为第一支撑片提供了形变空间。
9、技术方案九中,由于本体的滚动结构,脚的两侧容易相对中间部分悬空,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向内扭转或向外扭转,上层中底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有效地包裹了足部,避免了脚在运动过程中扭伤;大底的设置使得鞋底可具有更多的耐磨防滑等功能。
10、技术方案十中,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其采用上述鞋底,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碳板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碳板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碳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碳板在后跟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碳板在前掌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的碳板的前掌、足弓和后跟分别下压3mm、5mm、6mm、7.5mm和10mm时对应的压力;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4的碳板的前掌、足弓和后跟分别下压6mm的最大力值以及对应于最大力值的能量回归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鞋底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鞋底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运动鞋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本体10;前掌区11;第二凹槽111;足弓区12;第三凹槽121;加强筋122;后跟区13;第一凹槽131;第一支撑片20;第二支撑片30;碳板100;中底200;上层中底40;容置槽41;凹陷区42;下层中底50;侧边开口201;大底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1
参见图1-5,图1-5示出了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碳板100包括本体10、两个第一支撑片20和两个第二支撑片30。
本体10自前向后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前掌区11、足弓区12和后跟区13。前掌区11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足弓区12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后跟区13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本体10的结构设置可保证对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脚底各部位的稳定性,由此提升穿着舒适度,且使得碳板100的前后端均向上翘起,避免了全掌触地的能量损耗,且使得跑步时的落地到蹬伸的速度更快,跑动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前掌区11通常对应于脚趾和连接跖骨与趾骨的关节的部分,前掌区11、足弓区12和后跟区13域不意在对鞋类元件的精确区域进行划分,而是旨在表示鞋类元件的大致相对的区域。
本体10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131,即第一凹槽131形成于本体10的后跟区13,第一凹槽13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参见图4),两个第一支撑片20分别自第一凹槽131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支撑片20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每个支撑片的前端和后端均未伸出后跟区13。可知,在后跟对应的区域,第一支撑片20的最低点低于本体10的最低点,保证了第一支撑片20相对于本体10先着地,相比于脚部整个后跟区13全部着地,能量损耗更小;由于第一凹槽13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在跑步过程中,第一凹槽131受压形变,在随后的蹬地过程中,产生回弹力,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片20和第一凹槽131形成了多层次的回弹力,从而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更好的回弹性和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且缓震性能佳。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本体10在前掌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111,即第二凹槽111形成于本体10的前掌区11,第二凹槽11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参见图5),两个第二支撑片30分别自第二凹槽111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
可知,在前掌对应的区域,第二支撑片30的最低点低于本体10的最低点,保证了第二支撑片30相对于本体10先着地,相比于脚部整个前掌区11全部着地,能量损耗更小;由于第二凹槽11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在跑步过程中,第二凹槽111受压形变,在随后的蹬地过程中,产生回弹力,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片30和第二凹槽111形成了多层次的回弹力;跑步的步态一般是外腰先触地,触地后压下踩实,再过渡到内腰,再由脚趾发力离地,因此跑步时外侧的第二支撑片30先着地,可以为脚外腰提供更好的支撑性,随后的脚触地过程中,脚会压住本体10的前掌部分,本体10的前掌部分和外侧的第二支撑片30的高低落差可以使得第二凹槽111下压回弹,过渡到内腰时,脚趾发力离地的过程中,本体10的前掌部分和内侧的第二支撑片30再次使得第二凹槽111下压回弹,如此,使得前掌在蹬地和离地的过程中本体10产生两次回弹,从而提高了碳板100的回弹性。
此外,后侧的第一凹槽131与两个第一支撑片20的结构与前侧的第二凹陷和两个第二支撑片30的结构相配合,使得碳板100的前后侧形成两个滚动结构,该滚动结构由于碳板100前后端的翘起而更为凸出,这种滚动结构可避免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快速滚动,通过曲线造型,实现快速滚动推进,跑动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从而可将每一分落地能量转换为驱动向前的推进力,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和更好的弹性,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
其中,两个第二支撑片30分别对应于支撑脚前掌的内侧和外侧,具体实施中,两个第二支撑片30的前后端与本体10之间平滑过渡,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二支撑片30与前掌区11之间的快速过渡,且更为美观。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足弓区12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121,第三凹槽12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其中,第三凹槽121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111的深度,第二凹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131的深度,上述设置更为符合人体工程学,前掌区11、足弓区12和后跟区13的结构形成杠杠结构,足弓区12为杠杆结构的支点,在后跟先落地的跑步姿态中,且有利于后跟区13的回弹力通过足弓区12快速过渡到前掌,进一步提升了跑动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足弓区12的上表面凸设有若干自前向后延伸的加强筋122,各加强筋122沿碳板10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加强筋122的设置增大了碳板100足弓区12的强度,且使得足弓区12在杠杆结构中的支点效果更为明显,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
本实施例中,碳板100其沿厚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单元和至少三个第二纤维单元,鞋底的后跟部的取向为0°,第一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45°,第二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19°。具体地,第二纤维单元的数量为三个,碳板100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8层碳纤维带,8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依次为45°、-45°、19°、-19°、19°、-19°、19°和-19°。
碳板100制作时,将多层碳纤维带或交织碳纤维带预浸渍在如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该粘合剂树脂可以将多层碳纤维带粘合在一起。碳板100由自动纤维放置过程形成,如纤维放置头可以在0°方向中行进以在0°方向上沉积碳纤维带使得碳纤维带的取向为0°,在其他取向度上,则使纤维放置头改变行进方向即可,此部分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各层碳纤维带放置后热压即可得到碳板100。
具体地,碳板100采用多层碳纤维带预浸料铺贴而成,其中,碳纤维单层厚度0.10-0.2mm,45°和-45°的碳纤维带的厚度为0.1mm,19°和-19°的碳纤维带的厚度为0.15mm。由于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0°的碳纤维带是相对坚硬的段,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90°的碳纤维带是相对柔性的段,碳板100由8层取向依次为45°、-45°、19°、-19°、19°、-19°、19°和-19°的碳纤维带堆叠,本体10的前掌区11、足弓区12和后跟区13以及两个第一支撑片20和两个第二支撑片30均是一样地由该8层碳纤维带堆叠,45°和-45°的碳纤维带可提升碳板100的抗扭性能,19°和-19°的碳纤维带可提升碳板100的刚性及支撑性,上述设置可使得碳板100既具备一定的刚性,又不至于过硬从而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碳板100可保持刚性和弹性的平衡,从而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树脂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含量为42%。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碳板100结构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碳板100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单元、三个第二纤维单元和一个第一纤维单元。即碳板100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10层碳纤维带,10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依次为45°、-45°、19°、-19°、19°、-19°、19°、-19°、45°和-45°。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碳板100结构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碳板100的前掌区11、足弓区12以及两个第二支撑片30具有实施例2中的10层碳纤维带,碳板100的后跟区13以及两个第一支撑片20均具有实施例1中的8层碳纤维带。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碳板100结构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碳板100的前掌区11、足弓区12以及两个第二支撑片30具有实施例2中的10层碳纤维带,碳板100的后跟区13以及两个第一支撑片20具有6层碳纤维带,6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依次为45°、-45°、19°、-19°、19°和-19°。
图6示出了实施例1-4的碳板100的前掌、足弓和后跟分别下压3mm、5mm、6mm、7.5mm和10mm时对应的压力。图7示出了实施例1-4的前掌、足弓和后跟分别下压6mm的最大力值以及对应于最大力值的能量回归率。能量回归率为碳板100受到最大压力下压时向上的回弹力与最大压力的比值,测试时,碳板100的厚度为1.2mm,前掌测试的位置为碳板100自后向前占碳板100总长度的73%处(内侧)和65%处(外侧)的连线,连线长度为104-105mm,足弓测试的位置为碳板100自后向前占碳板100总长度45%处的线段(长度为55-56mm),后跟测试的位置为碳板100自后向前占碳板100总长度20%处的线段(长度为75-76mm)。
从图6和图7测试的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1-4的碳板100的前掌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80%,足弓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大于87%,后跟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59%,有利于使碳板100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其中实施例2后跟处的能量回归率最小,实施例4后跟处的能量回归率最好,可见后跟处碳纤维的层叠设置影响较大,后跟处的碳板既不能过硬,也不能过柔,合适的刚度和弹性的能量回归率最佳。
实施例5
参见图8-10,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由前至后形成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包括中底200、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碳板100和大底300。碳板100嵌置于中底200内,大底300贴合于中底200下方,本实施例的运动鞋鞋底具有与实施例1-4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中底200包括可相互贴合的上层中底40和下层中底50,上层中底40设有与碳板100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41,碳板100适于容置于容置槽41内并贴合于容置槽41的槽底,下层中底50的上表面的形状与碳板100的形状相适配,上层中底40贴合于下层中底50时,中底200的内侧和外侧与第一支撑片20对应的部分形成侧边开口201,下层中底50的上表面与碳板100的下表面相贴合,如此,保证了碳板100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且有利于在鞋底的内侧和外侧形成与第一支撑片20对应的开口,且使得上层中底40与第一支撑片20对应的区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回弹性更佳,用户可从外部观察到碳板100,提升了鞋子的科技感。
上层中底40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42;由于本体10的滚动结构,脚的两侧容易相对中间部分悬空,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向内扭转或向外扭转,上层中底40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42,有效地包裹了足部,避免了脚在运动过程中扭伤。
优选地,上层中底40采用第一材质制成,下层中底50采用第二材质制成,第一材质与第二材质具有不同的弹性性能,上层中底40、下层中底50为EVA或聚氨酯材料。上层中底40和下层中底50为图8-9中所示的两个独立结构,上层中底40和下层中底50也可由相应材料直接一体化制成。大底300可根据功能需要进行选择相应的材质,如具备防滑功能和耐磨功能的橡胶。本发明对中底200和大底300的材质及贴合方式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鞋制品的材质及贴合方法即可。
实施例6
本发明同时一种运动鞋,参见图10,其采用实施例5中的运动鞋鞋底,具有与实施例5的运动鞋鞋底相同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碳板(100)包括本体(10)和两个第一支撑片(20),所述本体(10)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131),所述第一凹槽(13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支撑片(20)分别自第一凹槽(131)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片(30);所述本体(10)在前掌对应的区域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二支撑片(30)分别自第二凹槽(111)的两个槽壁的自由端相背离地向外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0)自前向后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前掌区(11)、足弓区(12)和后跟区(13),所述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11)分别形成于所述后跟区(13)和前掌区(11),所述足弓区(12)沿其宽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121),所述第三凹槽(121)的宽度向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凹槽(121)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111)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131)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所述足弓区(12)的上表面凸设有若干自前向后延伸的加强筋(122),各加强筋(122)沿碳板(10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所述前掌区(11)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足弓区(12)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所述后跟区(13)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第二支撑片(30)的前后端均与本体(10)平滑过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100),其特征是,所述碳板(100)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单元和至少三个第二纤维单元,所述鞋底的后跟部的取向为0°,所述第一纤维单元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45°,所述第二纤维单元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19°。
7.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由前至后形成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其特征是,包括中底(200)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碳板(100),所述碳板(100)嵌置于所述中底(200)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特征是,所述中底(200)包括可相互贴合的上层中底(40)和下层中底(50),所述上层中底(40)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碳板(100)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41),所述碳板(100)适于容置于所述容置槽(41)内并贴合于容置槽(41)的槽底;所述下层中底(50)的上表面的形状与所述碳板(100)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层中底(40)贴合于下层中底(50)时,所述碳板(100)的下表面与下层中底(50)的上表面相贴合,且所述中底(200)的内侧和外侧与第一支撑片(20)对应的部分形成侧边开口(20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运动鞋鞋底,其特征是,还包括贴合于下层中底(50)下表面的大底(300);所述上层中底(40)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42)。
10.一种运动鞋,其特征是,其采用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鞋鞋底。
CN202211055090.5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Pending CN115281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5090.5A CN115281418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5090.5A CN115281418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1418A true CN115281418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5090.5A Pending CN115281418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14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6035B (zh) 用于鞋特别是用于跑鞋的底
CN107361464B (zh) 鞋类物品、鞋类物品的元件以及相关的制造方法
CN201691172U (zh) 一种新型鞋底
CN214207383U (zh) 可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及鞋
CN218245919U (zh)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CN216723354U (zh) 无后跟鞋底及鞋
CN114515044B (zh) 翼状支撑板、鞋底及鞋
CN115281418A (zh)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碳板、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CN218245925U (zh)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CN217958987U (zh)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JP7053744B2 (ja) ソール要素
CN215075870U (zh) 可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及鞋
KR100882849B1 (ko) 마사이워킹 신발
CN115088911A (zh)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KR100788255B1 (ko) 충격 흡수를 위한 신발용 다중 바닥재
CN218245940U (zh) 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件、跑鞋鞋底及跑鞋
CN115226993A (zh)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CN201480130U (zh) 一种鞋体
CN217471358U (zh) 翼状支撑板、鞋底及鞋
CN114451629B (zh) 无后跟鞋底及鞋
CN201491799U (zh) 新型运动鞋气垫
CN115336837A (zh) 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件、跑鞋鞋底及跑鞋
CN210353411U (zh) 一种弹力减震运动鞋
CN218474230U (zh) 一种新型碳板竞速跑鞋
CN216651479U (zh) 一种跳远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