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1131A -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1131A
CN115281131A CN202210794416.XA CN202210794416A CN115281131A CN 115281131 A CN115281131 A CN 115281131A CN 202210794416 A CN202210794416 A CN 202210794416A CN 115281131 A CN115281131 A CN 115281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e
procambarus clarkii
spiral
dimensional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44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凌鸿
梁政远
林艳
刘波
戈贤平
周群兰
孙存鑫
郑肖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Ruishun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Wuxi Ruishun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Ruishun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Wuxi Ruishun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44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1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1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1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A01K61/85Feed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aqu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属于系统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滑板式投喂口;所述箱体由顶部一块浮板、四块侧边网片以及箱底网片组成;所述滑板式投喂口设置于浮板上;所述浮板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浮板四角和侧边网片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浮板和侧边网片以及箱底网片通过第二连接部件进一步连接;还包括螺旋式附着物部件;所述浮板下方悬挂有若干个螺旋式附着物部件,克氏原螯虾在该螺旋式附着物部件上进行进食和栖息。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构建了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使用成本低,其养殖收益高,初品的克氏原螯虾营养价值好,维护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属于系统渔业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1918年左右移植到日本的本州,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我国南京,开始在江苏省南京市及其郊县繁衍,目前已在我国各大水系分布。由于该虾适应性广,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强,适宜淡水养殖,而且克氏原螯虾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占体重5%左右的克氏原螯虾肝脏(俗称虾黄),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对象之一,也是目前淡水虾类增养殖的主要品种。该虾市场需求量大,虾仁、虾黄及整条虾出口亦迅速增加,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淡水水产品。近年来,小龙虾养殖业发展迅速,2019年总产量突破200万吨,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养殖经济效益高。
在现有的养殖模式中,小龙虾单养或者套养在稻田中,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对现有鱼类养殖池塘进行重新整改,投入大风险高,制约了小龙虾产业规模的发展。
我国淡水养殖以青、草、鲢、鳙等大宗淡水鱼为主,养殖面积大,产量高,但经济效益不高。在不改变现有池塘养殖布局的情况下,套养小龙虾能增加大宗淡水鱼养殖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其使用成本低,其养殖收益高,初品的克氏原螯虾营养价值好,维护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滑板式投喂口;所述箱体由顶部一块浮板、四块侧边网片以及箱底网片组成;所述滑板式投喂口设置于浮板上;
所述浮板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浮板四角和侧边网片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浮板和侧边网片以及箱底网片通过第二连接部件进一步连接;
还包括螺旋式附着物部件;所述浮板下方悬挂有若干个螺旋式附着物部件,克氏原螯虾在该螺旋式附着物部件上进行进食和栖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浮板由两块高密度聚乙烯压制而成,中空;其厚度为7cm,长*宽为4m*4m;
所述侧边网片长4m,高1m,网片材质为不锈钢丝;钢丝孔3mm,粗0.5mm;
所述箱底网片长*宽为4m*4m,网片材质为不锈钢丝;钢丝孔1.0mm,钢丝粗0.5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投料仓;所述投料仓位于箱体内部,设置于浮板下方,可沿所述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投料仓底部设有若干下料口;通过投料仓的往复移动和水流作用使得投料仓中的饲料均匀地从下料口掉落。
所述投料仓形状与浮板相同,投料仓高20cm,位于浮板正下方,投料仓底部设有振动装置,能够控制投料仓沿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下料口尺寸为10*10cm。
所述位于浮板边缘的滑板式投喂口大小为80cm*20cm,投喂口上覆盖有滑动板,当投喂时,将上开口滑动板打开,饲料从投喂口掉入投料仓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料口与螺旋式附着物部件一一对应,每个螺旋式附着物部件均位于投料仓的下料口正下方,以承接饲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螺旋式附着物部件包括悬挂件、螺旋弯道和附着物;所述悬挂件悬挂于浮板对应位置下方,悬挂件与螺旋弯道转动连接,螺旋弯道上设有附着物;所述螺旋弯道在水流作用下能够旋转。
所述螺旋式附着物的悬挂件包括挂钩和连接轴;通过挂钩悬挂于浮板下方,所述连接轴和螺旋弯道转动连接;所述附着物具体为纵横交错的软丝毛,长度为10cm;所述螺旋弯道材质为硅胶,软丝毛材质为PE。
上述螺旋式附着物随着水流,螺旋弯道能够随着水流转动,软丝毛能够随着水流摆动;所述螺旋式附着物之间的间隙为3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螺旋弯道上还开有凹槽,用于克氏原螯虾停留;所述螺旋弯道上开有的凹槽为1cm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浮板上设有多个种植区,种植区内设置水培花盆。所述种植区具体为设置于浮板上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对应设置一个水培花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水培花盆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锥形,花盆上设有条带状镂空,放置于种植区内,其大小与种植区相适应。所述水培花盆直径为10cm,高度也为1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体为十字形卡扣,将浮板与侧边网片活动连接。所述十字形卡扣下端为尖矛头状,通过设置于浮板四周的卡扣孔和侧面网板拼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体为上端能够开闭的圆环卡扣。所述浮板和侧边网片以及箱底网片除了通过边缘的十字形卡扣连接,十字形卡扣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接部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水培花盆下端为镂空的锥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若干个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部件进行拼接;拼接时,使得滑板式投喂口向外,以便于养殖期的投喂。
所述拼接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品字型,田字型、十字形或一字型。
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的应用,将其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每天投喂幼虾体重5%立体养殖系统专用饲料,每30天收割一次水培植物,90天收获一次小龙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立体养殖系统专用饲料制备方法如下:将破碎的商品饲料1份、红糖2份、EM菌原液3份,充分混合后常温(25摄氏度)发酵24小时后,形成生物絮团,遇水即散,形成悬浮状颗粒。
所述立体养殖系统专用饲料蛋白含量在32%以上。
所述水培植物具体为水培蔬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构建了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在不改变现有四大家鱼养殖池塘的条件下,能直接安装使用,其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充分利用了四大家鱼养殖池塘立体空间,通过生物之间互助作用,在不影响现有养殖品种生长的情况下,套养克氏原螯虾及种植水培蔬菜,收益高,初品的克氏原螯虾营养价值好,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投料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螺旋式附着物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水培花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连接件十字形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连接件圆环卡扣示意图。
图8是螺旋式附着物与浮板连接件示意图。
图9是螺旋式附着物对克氏原螯虾养殖成活率的影响。
附图标记:1、箱体;2、滑板式投喂口;3、浮板;31、种植区;4、侧边网片;5、箱底网片;6、第一连接部件;7、第二连接部件;8、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1、悬挂件;82、螺旋弯道;83、附着物;84、凹槽;9、投料仓;91、下料口;10、水培花盆;11、第三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本领域熟知的工艺步骤及器件结构在此省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所述商品饲料购自洪湖海大饲料有限公司,为微膨熟化型龙虾专用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2%;EM原菌液购自江苏恒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效>100亿/mL。
实施例1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
如图所示,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的滑板式投喂口2;所述箱体1由顶部一块浮板3、四块侧边网片4以及箱底网片5组成;所述滑板式投喂口2设置于浮板3上;
所述浮板3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浮板3四角和侧边网片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件6连接,浮板3和侧边网片4以及箱底网片5通过第二连接部件7进一步连接;
还包括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所述浮板3下方悬挂有若干个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克氏原螯虾在该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上进行进食和栖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上述浮板3由两块高密度聚乙烯(HDPE)压制而成,中空,厚度为7cm,长*宽为4m*4m;浮板上3设有多个种植区31,种植区31内设置水培花盆10。
所述种植区31具体为直径10cm圆孔,一块浮板3上设置250个圆孔。
所述水培花盆10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锥形,花盆上设有条带状镂空,放置于种植区31内,其大小与种植区31相适应。水培花盆10的直径为10cm,整体高为10cm;每个种植区31内均设有一个水培花盆10。
所述位于浮板3边缘的滑板式投喂口2大小为80cm*20cm,滑板式投喂口2上覆盖有滑动板,当投喂时,将上开口滑动板打开,饲料从投喂口掉入箱体1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还包括投料仓9;所述投料仓9位于箱体1内部,设置于浮板3下方,可沿所述箱体3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投料仓9底部设有若干下料口91;通过投料仓9的往复移动和水流作用使得投料仓9中的饲料均匀地从下料口91掉落。
所述投料仓9的形状与浮板3相同,投料仓9高20cm,位于浮板3的正下方,投料仓9底部设有震动装置,能够控制投料仓9沿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震动;所述下料口91的尺寸为10*10cm。
所述下料口91与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一一对应,每个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均位于投料仓9的下料口91正下方,以承接饲料。
所述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包括悬挂件81、螺旋弯道82和附着物83;所述悬挂件81悬挂于浮板3对应位置下方,悬挂件81与螺旋弯道82转动连接,螺旋弯道82上设有附着物83;所述螺旋弯道82在水流作用下能够旋转。
所述螺旋弯道82上还开有凹槽84,用于克氏原螯虾停留;凹槽84为1cm深。
所述螺旋式附着物宽2cm,整体垂直长度为60cm,呈螺旋型结构;所述悬挂件81包括挂钩和连接轴;通过挂钩悬挂于浮板3下方,所述连接轴和螺旋弯道82转动连接;所述附着物83具体为纵横交错的软丝毛,长度为10cm;所述螺旋弯82道材质为硅胶,软丝毛材质为PE。
上述螺旋式附着物随着水流,螺旋弯道能够随着水流转动,软丝毛能够随着水流摆动;所述螺旋式附着物之间的间隙为3cm。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6具体为十字形卡扣,将浮板3与侧边网片4活动连接。所述十字形卡扣下端为尖矛头状,通过设置于浮板3四周的卡扣孔和侧面网片4拼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具体为上端能够开闭的圆环卡扣。所述浮板3和侧边网片4以及箱底网片5除了通过边缘的十字形卡扣连接,十字形卡扣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接部件7连接。
第三连接部件11为带有通孔的转轴,固定于浮板3上;所述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的悬挂件81挂在转轴的通孔上,使得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与浮板3连接。
本发明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使用方式:将箱体1的侧边网片4通过第二连接部件与箱底网片5紧密结合,形成养殖箱体1。每个养殖箱体1内投放规格0.8cm以上幼虾300只。将水培花盆10放置在种植区31内,里面种植生菜、水芹菜、西洋菜等水培蔬菜。将种植好水培蔬菜的浮板3放置在养殖箱体1上,通过第一连接部件6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养殖系统。
将养殖系统放置在大宗淡水鱼养殖鱼塘水面上。每667m2水面可以放置16个养殖系统。系统放置时,通过相连卡扣卡进每一个养殖系统浮板3四角处的相连卡扣孔,从而将养殖系统进行拼接。拼接时,滑板式投喂口2向外,便于养殖期间的投喂。
根据池塘形状可以拼接成品字型,田字型、十字形或者一字型。
实施例2养殖系统中螺旋式附着物对克氏原螯虾成活率影响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配置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按照每10*667m2水面配备一台1200kw涌浪机。通过涌浪机制造人工浪,推动养殖系统中螺旋式附着物8缓慢旋转,推动养殖系统内的水流与外界交换,避免养殖系统内水质恶化。
当投喂时,打开滑板,养殖者将饲料从滑板式投喂口2投入箱体内,饲料掉入投料仓9中;打开震动装置(图中没有标志出),投料仓9开始沿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饲料从投料仓9中的下料口91掉入下方的箱体中。由于震动装置的作用,饲料从投料仓9的各种下料口91掉到正下方的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上,饲料在软丝毛和凹槽84中沉积,用于克氏原螯虾停留和喂养。
所述震动装置可以为市售成品震动装置,或者结合行程固定的结构件,保证投料仓9能够沿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使得饲料均匀的从下料口91中掉落。
所述饲料为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专用饲料。制备方法如下:将破碎的商品饲料1份、红糖2份、EM菌原液3份,充分混合后发酵24小时后,形成生物续团,此时专用饲料有淡淡的酸甜味道,粘稠状,遇水即散,形成悬浮状颗粒,即可投喂。每天投喂幼虾体重5%立体养殖系统专用饲料。
发酵期间,保持持续曝气,曝气量为66L/min,溶氧保持在7mg/L以上。商品饲料蛋白含量在35%以上,投喂时,将滑板式投喂口2上端滑板盖打开,向养殖箱体1内投喂,投喂结束后将滑板盖关上避免小龙虾逃逸。此时,螺旋式附着物8的凹槽84部分会承载落下的饲料,成为小龙虾主要摄食和停留场所,而软毛丝则提供躲避场所,增加小龙虾养殖密度,降低彼此间自相残杀的风险。
作为对比,将本发明养殖系统中的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去除,评估添加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前后养殖系统中小龙虾的成活率。
对比养殖3个月后,发现增加螺旋式附着物部件8后,成活率显著上升,具体如图9所示。
实施例3不同饲料和不同养殖模式效果比较
采用实施例2所述带有螺旋式附着物部件的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和养殖方式对小龙虾进行养殖,分别投喂普通购买的商品饲料和实施例2制备所得养殖系统专用饲料;并同时采用传统的池塘主养模式进行对比,在池塘主养模式中投喂养殖系统专用饲料和普通购买的商品饲料;将四种养殖模式进行对比,记录养殖3个月后平均规格、成活率、平均出肉率和肌肉水分含量。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立体养殖系统专用饲料和商品饲料养殖效果比较
Figure BDA0003735121340000061
由表1可知,立体养殖系统专用饲料在立体养殖系统中使用效果最好,在平均规格和成活率上都优于其他模式。平均出肉率和肌肉水分含量是衡量饱满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两项指标相差不大,说明专用饲料并没有降低原本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反而促进了小龙虾的吸收和利用。而在池塘主养模式中使用,由于养殖密度低,饲料短时间没有被摄食,而水中又缺乏提供饲料悬浮附着物体,因此得不到充分利用,大部分会沉到水体中。立体养殖系统中投喂商品饲料效果不理想,这是由于小龙虾商品饲料是沉性饲料,在立体养殖系统中投喂时,会沉到5箱体底网片中,一部分通过网片孔流出到立体养殖系统外面,造成浪费,另一部分停留在网片上的饲料,养殖系统外面养殖的鱼类可以通过网孔摄食,影响养殖系统内小龙虾摄食。
多余的饲料和小龙虾产生的粪便可以给水培蔬菜提供需要的营养,促进水培蔬菜生长。
每30天,收割一次水培蔬菜,每90天收获一次小龙虾。以江苏地区为例,每年可以收获两次小龙虾,六次水培蔬菜,每个养殖系统每年共收获小龙虾24斤,按平均25元/斤计算,价值600元;按照5颗/斤蔬菜重量,5元/斤计算,每年收获蔬菜300斤,价值1500元。按照每667m2水面放置16个养殖系统计算,每年增收33600元,经济价值可观。
实施例4主流养殖模式比较
采用实施例2记载的立体养殖系统与目前主流的主养养殖模式和稻田套养养殖的小龙虾做比较。主养养殖是指池塘单独养殖,日常投喂常规商品饲料,养殖密度比较高。稻田套养是指在水稻田中放养,日常少喂甚至不投喂饲料,完全靠天然生物饵料作为饲料来源,养殖密度低。记录养殖3个月后平均规格、成活率、平均出肉率和肌肉水分含量,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立体养殖系统与池塘主养、稻田套养克氏原螯虾比较
Figure BDA0003735121340000071
由表2可知,在平均规格中,立体养殖系统平均重量优于池塘主养模式,而略低于稻田套养模式,但立体养殖系统养殖密度要远高于稻田套养。立体养殖系统平均出肉率、肌肉水分含量、肌肉风味氨基酸含量和肌肉中氨基酸总含量均高于池塘主养模式和稻田套养模式。肌肉风味氨基酸含量是衡量小龙虾肉质鲜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肌肉中氨基酸总含量是衡量小龙虾的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
该系统抗风浪抗暴雨暴雪,一次投资多年使用,维护简单,在不改变现有大宗淡水鱼鱼塘养殖条件下实现小龙虾立体养殖,为养殖户创收。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滑板式投喂口;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由顶部一块浮板、四块侧边网片以及箱底网片组成;所述滑板式投喂口设置于浮板上;
所述浮板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浮板四角和侧边网片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浮板和侧边网片以及箱底网片通过第二连接部件进一步连接;
还包括螺旋式附着物部件;所述浮板下方悬挂有若干个螺旋式附着物部件,克氏原螯虾在该螺旋式附着物部件上进行进食和栖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投料仓;所述投料仓位于箱体内部,设置于浮板下方,可沿所述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投料仓底部设有若干下料口;通过投料仓的往复移动和水流作用使得投料仓中的饲料均匀地从下料口掉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下料口与螺旋式附着物部件一一对应,每个螺旋式附着物部件均位于投料仓的下料口正下方,以承接饲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式附着物部件包括悬挂件、螺旋弯道和附着物;所述悬挂件悬挂于浮板对应位置下方,悬挂件与螺旋弯道转动连接,螺旋弯道上设有附着物;所述螺旋弯道在水流作用下能够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弯道上还开有凹槽,用于克氏原螯虾停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浮板上设有多个种植区,种植区内设置水培花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体为十字形卡扣,将浮板与侧边网片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体为上端能够开闭的圆环卡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培花盆下端为镂空的锥形结构。
10.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的应用,将其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每30天收割一次水培植物,90天收获一次小龙虾。
CN202210794416.XA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5281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4416.XA CN115281131A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4416.XA CN115281131A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1131A true CN115281131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2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4416.XA Pending CN115281131A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113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528A (zh) * 2014-11-28 2015-02-25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鱼菜共生养殖系统
CN105638528A (zh) * 2016-01-31 2016-06-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环境友好型团头鲂生态养殖方法
CN106035178A (zh) * 2016-07-27 2016-10-26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黑尾近红鲌的养殖方法
CN108782390A (zh) * 2018-07-06 2018-11-13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利用生物絮凝技术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N109566513A (zh) * 2018-09-04 2019-04-05 金华市凌特水产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龙虾养殖设备
CN211129449U (zh) * 2019-12-13 2020-07-31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青虾苗种培育装置
AU2020103023A4 (en) * 2020-10-27 2020-12-24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 ecosystem for breeding Australian crawfish in paddy fiel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528A (zh) * 2014-11-28 2015-02-25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鱼菜共生养殖系统
CN105638528A (zh) * 2016-01-31 2016-06-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环境友好型团头鲂生态养殖方法
CN106035178A (zh) * 2016-07-27 2016-10-26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黑尾近红鲌的养殖方法
CN108782390A (zh) * 2018-07-06 2018-11-13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利用生物絮凝技术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N109566513A (zh) * 2018-09-04 2019-04-05 金华市凌特水产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龙虾养殖设备
CN211129449U (zh) * 2019-12-13 2020-07-31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青虾苗种培育装置
AU2020103023A4 (en) * 2020-10-27 2020-12-24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 ecosystem for breeding Australian crawfish in paddy fiel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广友等: "淡水小龙虾高产高效养殖新技术", 31 May 2008,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49 - 5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326B (zh) 一种双齿围沙蚕立体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5766810A (zh) 一种卤虫的室内低成本、高密度、可持续养殖方法
CN101637141B (zh) 一种短蛸人工池塘养殖方法
CN110235826A (zh)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N101940182A (zh) 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11387110A (zh) 一种小龙虾与青虾按季度年循环的轮养方法
CN103891640A (zh) 一种水产苗种孵化繁育的方法
CN105706971B (zh)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CN109644911A (zh)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CN102919180A (zh) 金乌贼人工育苗方法
CN103348936A (zh) 一种赤眼鳟鱼种的养殖方法
CN215500940U (zh) 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与养殖塘结合的综合养殖系统
CN109463327A (zh) 一种虾苗培育方法
CN115281131A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9197715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方法
CN111149735B (zh) 一种黄斑篮子鱼苗种的规模化培育方法
CN217657718U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立体养殖系统
KR100692378B1 (ko) 부화자어 먹이로 이용 가능한 남방소모충 및 이것의 배양방법
CN113331099A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技术
CN113455431A (zh) 一种无草高效清洁立体化种养养大虾方法
CN107691299B (zh) 长江刀鲚室内仔稚鱼培育的投喂方法
CN110881427A (zh) 一种提高泥鳅苗种存活率的饵料投喂方法
Marichamy Mudcrab culture and hatchery
CN111374077A (zh) 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