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0402A - 显示控制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0402A
CN115280402A CN202080098587.8A CN202080098587A CN115280402A CN 115280402 A CN115280402 A CN 115280402A CN 202080098587 A CN202080098587 A CN 202080098587A CN 115280402 A CN115280402 A CN 115280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display
video
video content
attribut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85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0402B (zh
Inventor
荒木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80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0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0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0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64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using classification, e.g. of video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27/00Combined visual and audible advertising or displaying, e.g. for public addr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7Targe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64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4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6Remotely controlled electronic signs other than lab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显示控制系统(1)具有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内容确定部(120)及显示输出部(130)。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内容确定部(120)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显示输出部(130)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影像内容的显示的系统、控制影像内容的显示的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使用显示器、投影机等影像显示装置来发布各种各样的影像内容(例如,广告等)的数字标牌系统正在各种各样的场所中被利用。例如,存在以下的系统:该系统解析由设定于影像显示装置的附近的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帧)来判定该影像显示装置的附近的人物的年龄、性别之类的属性,发布与该属性的判定结果对应的特定的广告(目标广告)。与这样的系统相关的技术的一例例如公开于下述专利文献1~3。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基于根据在数字标牌的附近检测到的人物的属性而决定的与内容的分类相关的优先顺位和与在数字标牌的显示器上预先设定的多个区域相关的优先顺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该显示器上的各内容的显示位置。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将位于标牌装置的前方的人物的属性基于使用了该人物的图像数据的脸部识别处理的结果而取得,显示与取得的属性对应的内容。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方法:在从由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帧识别到多个人且多个属性的情况下,将人分类成一个或多个组,基于根据人数、属性算出的每个组的评分来显示以组为目标的广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59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166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9-0667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目标广告中,在从由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帧识别到多个人且多个属性的情况下,将适合于该多个属性的多个目标广告按照基于预先决定的规则的顺序而显示。在该情况下,存在在第2个以后显示的目标广告的目标即人物会在第2个以后的目标广告被显示前从影像显示装置离开的可能性,存在无法期待第2个以后的目标广告本来的效果这一课题。基于组的评分的以组为目标的广告存在对于未成为目标的其他的组无法期待目标广告的效果这一课题。另外,以组为目标的广告是根据组内的多个人的多个属性而折衷地选择出的广告,因此存在与对于各人的属性的目标广告相比目标广告的效果变小这一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显示各自的目标不同的多个影像内容的情况下防止各影像内容本来的效果受损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具备: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内容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及
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本发明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机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
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本发明的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内容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及
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在显示各自的目标不同的多个影像内容的情况下防止各影像内容本来的效果受损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例示显示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4是例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执行的前准备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5是示出在内容存储部保存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6是例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执行的内容输出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7是例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影像输出装置执行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显示输出部对画面区域的设定例的图。
图9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例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执行的前准备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12是例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执行的内容输出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13是例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影像输出装置执行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由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由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输出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的附图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说明。另外,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在各框图中,各框表示功能单位的结构而非硬件单位的结构。另外,图中的箭头的朝向用于使信息的流动通俗易懂,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不限定通信的方向(单向通信/双向通信)。
[第一实施方式]
<功能结构例>
图1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控制系统1的功能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构成为包括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内容确定部120及显示输出部130。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基于拍摄对象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对象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信息(以下,也记为“人物属性信息”),该对象区域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此,影像内容可以是动态图像,也可以是静止图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的“影像内容”中,能够包括广告、新闻信息等任意的内容。另外,“人物的属性”包括与年龄相关的属性、与性别相关的属性、与身体特征(体格等)相关的属性、与持有品(包等)的有无、服装相关的属性及能够根据多个人物的组合而推定的属性(夫妇、家庭等)的至少1个。内容确定部120基于由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取得的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以下,也记为“对象影像内容”)。显示输出部130基于由内容确定部120确定出的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使用这多个画面区域来同时显示多个对象影像内容。例如,在内容确定部120将3个影像内容确定为对象影像内容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在显示区域中设定3个画面区域。另外,显示输出部130向在显示区域中设定的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对象影像内容。并且,显示输出部130向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输出分别被分配的对象影像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包括显示区域的附近的对象区中检测到人物,则确定适合于该人物的属性的影像内容(对象影像内容)。当对象影像内容被确定后,基于该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并且,在设定的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显示分别对应的对象影像内容。也就是说,在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识别到多个人物(多个属性)的情况下,能够同时显示适合于各人物的影像内容。由此,可期待影像内容的效果的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来决定显示该对象影像内容的画面区域的数量。由此,与显示区域以预先决定的数量被分割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高效地利用显示区域。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显示控制系统1构成为包括信息处理装置10、影像输出装置20、内容存储部30、拍摄装置40及影像显示装置50。在本图的例子中,拍摄装置40以将包括显示区域(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对象区包含于拍摄范围的方式被设置及控制。影像显示装置50基于从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的影像信号而将影像内容显示于显示区域。影像显示装置50具有任意的纵横比及分辨率。另外,影像显示装置50可以横向(横屏)配置,也可以纵向(竖屏)配置。另外,也可以由多个影像显示装置50形成1个显示区域。例如,也可以将4个影像显示装置50以纵2×横2的形式组合而形成1个显示区域(4面结构的多屏)。
在本图的例子中,信息处理装置10具有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及内容确定部120。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解析由拍摄装置40生成的包括显示区域(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对象区的图像,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对象区的人物的属性(例:年龄、性别等)的人物属性信息。内容确定部120基于由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取得的人物属性信息,从存储于内容存储部30的影像内容中确定对象影像内容。内容存储部30将各种各样的影像内容至少与表示该影像内容的目标层的属性的信息建立对应并存储。另外,内容确定部120将被确定为对象影像内容的影像内容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并向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
在本图的例子中,影像输出装置20具有显示输出部130。显示输出部130基于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来设定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中的画面区域的数量。另外,显示输出部130对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中设定的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由内容提取部140提取出的对象影像内容。另外,显示输出部130向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输出被分配的对象影像内容。
<硬件结构例>
显示控制系统1的各功能结构部可以由实现各功能结构部的硬件(例:被硬连线的电子电路等)实现,也可以由硬件与软件的组合(例:电子电路和控制其的程序的组合等)实现。以下,关于利用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现显示控制系统1的各功能结构部的情况,使用图3来进一步说明。图3是例示显示控制系统1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信息处理装置10具有总线1010、处理器1020、存储器1030、存储设备1040、输入输出接口1050及网络接口1060。
总线1010是用于供处理器1020、存储器1030、存储设备1040、输入输出接口1050及网络接口1060相互收发数据的数据传送路。不过,将处理器1020等互相连接的方法不限定于总线连接。
处理器1020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GPU(Graphics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等实现的处理器。
存储器1030是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实现的主存储装置。
存储设备1040是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Solid StateDrive:固态驱动器)、存储卡或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实现的辅助存储装置。存储设备1040存储有实现显示控制系统1的功能(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内容确定部120等)的程序模块。通过处理器1020将各程序模块向存储器1030上读入并执行来实现与各程序模块对应的各功能。另外,存储设备1040也能够作为存储各种各样的影像内容的内容存储部30而被利用。
输入输出接口1050是用于将信息处理装置10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接口。在输入输出接口1050上能够连接键盘、鼠标之类的输入装置(未图示)、显示器、扬声器之类的输出装置(未图示)等。
网络接口1060是用于将信息处理装置10与网络连接的接口。该网络例如是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网络接口1060与网络连接的方法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在图3的例子中,信息处理装置10经由网络接口1060而与影像输出装置20、拍摄装置40等外部装置连接。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能够经由网络接口1060而与拍摄装置40通信,取得拍摄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而得到的图像(帧)。另外,内容确定部120能够经由网络接口1060而将对象影像内容的数据向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
影像输出装置20也与信息处理装置10同样地具有总线2010、处理器2020、存储器2030、存储设备2040、输入输出接口2050及网络接口2060。
存储设备2040存储有实现显示控制系统1的各功能(显示输出部130等)的程序模块。通过处理器2020将各程序模块向存储器2030上读入并执行来实现与各程序模块对应的各功能。
另外,在本图的例子中,影像显示装置50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050而连接于影像输出装置20。影像显示装置50也可以经由网络接口2060而与影像输出装置2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控制系统1的硬件结构不限定于图3所例示的结构。例如,显示控制系统1的处理部也可以被汇集于1个装置(例如,影像输出装置20)。另外,拍摄装置40也可以并入于影像显示装置50。在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与影像显示装置50(并入于影像显示装置50的拍摄装置40)经由网络接口1060而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处理的流程>
对在如图2所例示的显示控制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显示控制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包括向影像输出装置20分发影像内容的前准备处理和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影像内容的内容输出处理。
首先,使用图4对前准备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例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执行的前准备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前准备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从影像内容的提供方取得与影像内容相关的数据并存储到内容存储部30(S102)。此时,信息处理装置10对各影像内容自动设定唯一地识别各影像内容的信息(ID等)(S104)。在此设定的ID可以是索引,也可以是任意的数值、字符串。
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0对于向影像输出装置20分发的影像内容,设定默认内容和目标内容(S106)。默认内容是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区不存在人物的情况或存在于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区的人物的属性因某些原因而未能确定的情况下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的影像内容。目标内容是根据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区检测到的人物的属性而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的影像内容。信息处理装置10例如能够基于用户的输入来指定默认内容、目标内容。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例如能够基于用户的输入来设定各目标内容作为对象的人物的属性(目标层)。此时,信息处理装置10也可以进一步受理与目标内容各自的优先级相关的输入,将表示该优先级的信息对各目标内容设定。通过S106的处理,例如在内容存储部30保存如图5所例示的信息。
图5是示出在内容存储部30保存的信息的一例的图。图5所例示的内容存储部30针对每个影像内容存储有自动地分配的ID、内容的实体数据、表示该影像内容的目标即人物的属性的信息、该影像内容的优先级及内容标志。在此,内容标志是表示影像内容的种类(默认内容或目标内容)的信息。虽然不特别限定,但在本图的例子中,对默认内容设定“1”,对目标内容设定“0”。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取得各影像内容的阶段(S102的处理的阶段),各影像内容与表示相当于默认内容和目标内容的哪一个的信息预先建立了对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执行设定默认内容及目标内容的上述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在取得的影像内容是目标内容的情况下,表示目标层的属性、优先级的信息与该影像内容进一步建立了对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执行设定目标层、优先级的上述的处理。
当向影像输出装置20分发的影像内容的设定完成后,信息处理装置10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默认内容的数据,对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该默认内容的数据(S108)。
影像输出装置20若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默认内容的数据,则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该默认内容的影像信号(S110)。影像显示装置50基于从影像输出装置20输出的信号而将默认内容显示于显示区域(S112)。
<<内容输出处理>>
接着,使用图6对内容输出处理进行说明。图6是例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执行的内容输出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拍摄装置40以能够拍摄包括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例如,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面的前方)在内的区的方式被设置及控制。拍摄装置40若生成了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图像(帧),则将该帧向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S202)。
信息处理装置10若从拍摄装置40接收到帧,则利用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来解析该帧。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首先判定在从拍摄装置40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人物(S204)。在从帧检测到人物的情况下(S204:是),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推定与检测到的人物的属性(例如,年龄、性别等),取得与该人物相关的人物属性信息(S206)。
在此,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能够通过使用例如通过机器学习而构建的识别器来从帧检测人物的区域并且推定该检测到的人物的年龄、性别之类的属性。识别器是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等使用与各种各样的年龄及性别的人物相关的多个图像进行事先学习从而构建的已学习模型。作为来自识别器的输出而得到的人物的属性的推定结果作为人物属性信息而被利用。
内容确定部120基于解析帧而取得的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与该人物属性信息对应的目标内容(对象影像内容)(S208)。例如在内容存储部30保存有如图5所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内容确定部120在S208的处理中,从对内容标志设定“0”的内容中确定应该提取的内容。内容确定部120首先对取得的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然后,内容确定部120基于合计出的属性的数量来决定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的目标内容(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
例如,考虑在S206的处理中取得了表示“20多岁、女性”的第一人物属性信息及表示“40多岁、男性”的第二人物属性信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内容确定部120基于第一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20多岁、女性)和第二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40多岁、男性),将属性的数量算出为“2”。并且,内容确定部120基于该属性的数量(人物的数量),作为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的目标内容而确定2个目标内容。在此,将存储于内容存储部30的目标内容中的“20多岁、女性”用的目标内容和“40多岁、男性”用的目标内容确定为对象影像内容。
作为其他的一例,考虑在S206的处理中取得了表示“20多岁、男性”的第一人物属性信息、表示“20多岁、男性”的第二人物属性信息及表示“30多岁、男性”的第三人物属性信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内容确定部120排除属性的重复而对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在该例子中,第一人物属性信息和第二人物属性信息的属性重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容确定部120排除与“20多岁、男性”的属性相关的重复。具体而言,内容确定部120基于第一及第二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20多岁、男性)和第三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30多岁、男性),将属性的数量算出为“2”而非“3”。并且,内容确定部120基于该属性的数量,作为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的目标内容而确定2个目标内容。在此,内容确定部120将存储于内容存储部30的目标内容中的“20多岁、男性”用的目标内容和“40多岁、男性”用的目标内容确定为对象影像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也存在针对人物的每个属性而多个目标内容存储于内容存储部3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内容确定部120能够基于对于目标内容分别预先设定的优先级、过去的目标内容各自的提取次数等来确定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的目标内容。具体而言,内容确定部120能够从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内容起依次确定应该提取的目标内容或者优先确定过去的提取次数少的目标内容。
作为其他的例子,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构成为基于从图像检测到的人物的数量(基于图像而取得的人物属性信息的数量)来决定目标内容的数量(画面区域的数量)。
然后,内容确定部120将在S208的处理中确定出的目标内容的数据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并向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S210)。
另一方面,在从帧未检测到人物的情况下(204:否),内容确定部120将默认内容的数据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并向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S212)。
影像输出装置20若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影像内容(默认内容或目标内容)的数据,则等待当前输出中的别的影像内容的播放结束,并将该影像内容的影像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S214)。关于影像输出装置20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后述。影像显示装置50基于从影像输出装置20输出的影像信号而将默认内容或目标内容显示于显示区域(S216)。
<<影像输出装置20的处理>>
图7是例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影像输出装置20执行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若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出的影像内容的数据由影像输出装置20接收,则显示输出部130判定该数据是否是默认内容的数据(S302)。作为一例,显示输出部130通过在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的数据中确认内容标志的值,能够判断影像内容是默认内容还是目标内容。
在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的数据是默认内容的数据的情况下(S302:是),显示输出部130在当前输出中的影像内容的播放结束后,将该默认内容的影像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S310)。
另一方面,在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取得的数据不是默认内容的数据、即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取得的数据是目标内容的数据的情况下(S302:否),显示输出部130基于取得的数据的数量,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中设定画面区域(S304)。
图8是示出显示输出部130对画面区域的设定例的图。显示输出部130能够如图8所例示那样,基于被确定为对象影像内容的目标内容的数量来决定画面区域的数量及布局。例如,在目标内容的数量是1个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如(a)所示那样将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整体设定为画面区域。另外,在目标内容的数量是2个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如(b)所示那样在显示区域上设定2个画面区域。另外,在目标内容的数量是3个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如(c)所示那样在显示区域上设定3个画面区域。另外,在目标内容的数量是4个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如(d)所示那样在显示区域上设定4个画面区域。由此,与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取得的目标内容相等的数量的画面区域被设定于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上。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输出部130可以通过将显示区域根据目标内容的数量进行等分而生成多个画面区域(例如,图8的(b)、(d)),也可以以使各画面区域的尺寸不同的方式分割显示区域(例如,图8的(c))。另外,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以所谓画中画形式设定多个画面区域。例如,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将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的整体设为主画面区域,以重叠于该主画面区域的方式设定1个以上的小的副画面区域。
然后,显示输出部130决定目标内容相对于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的分配(配置)(S306)。换言之,显示输出部130决定将各目标内容显示于哪个画面区域。此时,显示输出部130配合对于各目标内容分配的画面区域的尺寸来变更(调整大小)各目标内容的显示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哪个目标内容配置于哪个画面区域可以任意决定。
然后,显示输出部130在当前输出中的影像内容的播放结束后,按照在S306的处理中决定出的配置而将目标内容的影像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S308)。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输出中的影像内容是默认内容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中断该默认内容的影像信号的输出且开始目标内容的影像信号的输出。通过这样做,能够将适合于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检测到的人物的目标内容在更有效的定时下显示于影像显示装置5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输出部130根据信息处理装置10中的处理结果的变化(人物的数量或属性的数量的变化)来决定画面区域的数量。并且,根据画面区域的数量而提取出的多个目标内容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上同时显示。由此,在多个人物存在于影像显示装置50的前方的情况下,能够在各人物存在于影像显示装置50的目视确认范围的期间提示适合于各人物的目标内容。这样,成为影像内容的目标的人物能够收看该影像内容的可能性升高,因此可期待影像内容的效果的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的目标内容的数量而在显示区域上设定多个画面区域。由此,与将显示区域以预先决定的数量分割的情形相比,能够优化显示各影像内容的区域的尺寸。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功能结构例>
图9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控制系统1的功能结构的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还具备内容提取部140。内容提取部140取得表示内容确定部120对对象影像内容的确定结果的信息(以下,也记为“内容确定信息”)。另外,内容提取部140从存储于规定的存储部(未图示)的影像内容中,基于上述的内容确定信息而确定对应的影像内容。另外,内容提取部140将基于内容确定信息而确定的影像内容作为对象影像内容而从上述存储部提取。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显示控制系统1构成为包括信息处理装置10、影像输出装置20、连接于信息处理装置10的内容存储部30(以下,记为“第一内容存储部30”)、连接于影像输出装置20侧的内容存储部32(以下,记为“第二内容存储部32”)、拍摄装置40及影像显示装置50。
在本图的例子中,信息处理装置10具有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及内容确定部120。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解析由拍摄装置40生成的包括显示区域(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对象区的图像,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对象区的人物的属性(例:年龄、性别等)的人物属性信息。内容确定部120基于由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取得的人物属性信息,从存储于第一内容存储部30的影像内容中确定对象影像内容。第一内容存储部30将各种各样的影像内容与表示该影像内容的目标层的信息建立对应并存储。另外,内容确定部120将表示被确定为对象影像内容的影像内容的内容确定信息向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内容确定信息只要是能够唯一地确定各影像内容的信息即可,不特别限定。内容确定信息例如是对影像内容的每一个设定的ID(Identifier:标识符)等。
在本图的例子中,影像输出装置20具有显示输出部130及内容提取部140。内容提取部140取得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出的内容确定信息(例如,对象影像内容的ID等)。另外,内容提取部140从存储于第二内容存储部32的影像内容中提取由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取得的内容确定信息确定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内容存储部32中,例如预先存储有从信息处理装置10预先分发的影像内容。另外,显示输出部130基于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另外,显示输出部130向在显示区域中设定的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由内容提取部140提取出的对象影像内容。并且,显示输出部130向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输出分别被分配的对象影像内容。
<硬件结构例>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硬件结构(例:图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影像输出装置20的存储设备2040还存储有实现上述的内容提取部140的程序模块。通过处理器2020将该程序模块向存储器2030上读入并执行而实现内容提取部140的功能。另外,影像输出装置20的存储设备2040也能够作为第二内容存储部32而被利用。
<处理的流程>
对在如图10所例示的显示控制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显示控制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包括向影像输出装置20分发影像内容的前准备处理和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影像内容的内容输出处理。
<<前准备处理>>
首先,使用图11对前准备处理进行说明。图11是例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执行的前准备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从影像内容的提供方取得与影像内容相关的数据并存储到内容存储部30(S402)。此时,信息处理装置10对各影像内容自动设定唯一地识别各影像内容的信息(ID等)(S404)。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0对于向影像输出装置20分发的影像内容,设定默认内容和目标内容(S406)。S402~S406的处理的流程与图4的S102~S106的处理的流程是同样的。
当向影像输出装置20分发的影像内容的设定完成后,信息处理装置10将这些影像内容的数据(默认内容及目标内容的数据)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0将提取出的影像内容的数据对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S408)。
影像输出装置20若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作为分发对象的影像内容的数据,则将这些数据存储到第二内容存储部32(S410)。也就是说,存储于第一内容存储部30的影像内容的数据中的被信息处理装置10选择为分发对象的影像内容的数据被向第二内容存储部32复制。然后,影像输出装置20从存储于第二内容存储部32的影像内容的数据中提取被设定为默认内容的影像内容的数据(S412)。然后,影像输出装置20将提取出的默认内容的影像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S414)。影像显示装置50基于从影像输出装置20输出的信号而将默认内容显示于显示区域(S416)。
<<内容输出处理>>
接着,使用图12对显示处理进行说明。图12是例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执行的内容输出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拍摄装置40以能够拍摄包括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例如,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面的前方)在内的区的方式被设置及控制。拍摄装置40若生成了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图像(帧),则将该帧向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S502)。该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S202的处理是同样的。
信息处理装置10若从拍摄装置40接收到帧,则利用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来解析该帧。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首先判定在从拍摄装置40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人物(S504)。在从帧检测到人物的情况下(S504:是),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推定检测到的人物的属性(例如,年龄、性别等),取得与该人物相关的人物属性信息(S506)。然后,内容确定部120基于解析帧而取得的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与该人物属性信息对应的目标内容(对象影像内容)(S508)。这些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S204~S208的处理是同样的。
内容确定部120将在S508的处理中确定出的目标内容的ID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然后,内容确定部120将包括该目标内容的ID的信息(内容确定信息)向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S510)。
另一方面,在从帧未检测到人物的情况下(504:否),内容确定部120将默认内容的ID从内容存储部30提取。然后,内容确定部120将包括该默认内容的ID的信息向影像输出装置20发送(S512)。
影像输出装置20若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影像内容(默认内容或目标内容)的ID,则将与该ID对应的影像内容从第二内容存储部32提取(S514)。然后,影像输出装置20将提取出的影像内容的影像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S516)。关于影像输出装置20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后述。影像显示装置50基于从影像输出装置20输出的影像信号而将默认内容或目标内容显示于显示区域(S518)。
<<影像输出装置20的处理>>
图13是例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影像输出装置20执行的具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若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出的影像内容的ID由影像输出装置20接收,则内容提取部140将与接收到的ID对应的影像内容从第二内容存储部32提取(S602)。然后,显示输出部130判定从第二内容存储部32提取出的影像内容是否是默认内容(S604)。作为一例,显示输出部130通过确认对与接收到的ID对应的影像内容设定的内容标志的值,能够判断该影像内容是否是默认内容。
在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的ID而提取出的影像内容是默认内容的情况下(S604:是),显示输出部130将该默认内容的影像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S612)。
另一方面,在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的ID而提取出的影像内容不是默认内容、即该影像内容是目标内容的情况下(S604:否),显示输出部130基于取得的目标内容的ID的数量,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中设定画面区域(S606)。例如,在作为目标内容的ID而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3个ID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中设定3个画面区域。然后,显示输出部130决定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取得的各个目标内容在显示区域上的配置(S608)。
作为一例,显示输出部130能够基于各目标内容的优先级与多个画面区域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决定向各画面区域分配的目标内容。在该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对于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预先决定优先级。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输出部130能够任意地决定各画面区域的优先级。例如,显示输出部130可以越是尺寸大的画面区域则将优先级设定得越高。另外,例如,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根据各画面区域的配置位置来设定各画面区域的优先级。作为具体的例子,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越是处于距显示区域的左上端近的位置的画面区域则将优先级设定得越高,另外,越是处于距显示区域的右下端近的位置的画面区域则将优先级设定得越低。并且,显示输出部130基于通过各目标内容的优先级而决定的目标内容的优先顺位和通过各画面区域的优先级而决定的画面区域的优先顺位来决定目标内容与画面区域的组合。通过基于该优先顺位的组合,向各画面区域分配的目标内容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刚才的说明中例示了预先设定目标内容的优先级的情形,但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构成为基于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对人物属性信息的取得结果而自动地设定目标内容的优先级。例如,假设:在S602的处理中,内容提取部140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的ID而提取了面向女性的目标内容和面向男性的目标内容。在该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基于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对人物属性信息的取得结果,将存在于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的人物的数量分属性(例如,性别、年代)地合计。并且,显示输出部130基于合计结果来算出各属性的构成比率(女性的比率及男性的比率)。其结果,例如在女性的比率比男性的比率高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将面向女性的目标内容的优先级设定得比面向男性的目标内容的优先级高。另外,在男性的比率比女性的比率高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将面向男性的目标内容的优先级设定得比面向女性的目标内容的优先级高。也就是说,越是在输出目标内容的定时下最能够期待效果的目标内容,则显示输出部130将优先级设定得越高。通过这样根据实际的状况而灵活地使优先级变动,可期待目标内容的效果的提高。
作为其他的一例,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基于在图像内检测到的人物的位置及该人物的属性来决定向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的目标内容。作为具体的例子,考虑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右侧存在很多女性且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左侧存在很多男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110在基于图像而检测到人物的情况下,除了该人物的人物属性信息之外,还取得该人物的位置信息(例如,表示以影像显示装置50为基准的位置的信息)。并且,显示输出部130基于“在右侧存在很多女性,且在左侧存在很多男性”这一处理结果,向左侧的画面区域分配面向女性的目标内容,另外,向右侧的画面区域分配面向男性目标内容。通过这样向成为目标的人物容易观看的位置分配目标内容,可期待该内容的效果的提高。
然后,显示输出部130在当前输出中的影像内容的播放结束后,按照在S608的处理中决定出的配置而将目标内容的影像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S610)。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输出中的影像内容是默认内容的情况下,显示输出部130也可以中断该默认内容的影像信号的输出且开始目标内容的影像信号的输出。通过这样做,能够将适合于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附近检测到的人物的目标内容在更有效的定时下显示于影像显示装置50。
通过这样的结构,也可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除了以下的点之外,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是同样的。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以第二实施方式为基础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例子中,显示输出部130基于目标内容的数量来设定显示区域的分割数量。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是,预先设定有在显示区域中设定的画面区域的上限数量(以下,也记为“显示上限数量”),显示输出部130构成为在该显示上限数量的范围内设定多个画面区域。根据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在显示区域一次显示的内容的数量被限制。由此,能够防止各目标内容变得难以观看。
<功能结构例>
图14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控制系统1的功能结构的图。图14所例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还具备设定显示上限数量的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例如受理指定在显示区域上设定的画面区域的上限数量的用户输入,基于该用户输入来设定显示上限数量。另外,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也可以构成为基于输出影像内容的装置(具备显示输出部130的装置)的硬件性能、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大小等而自动地设定显示上限数量。通过具备这样的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能够以不损害与影像内容的显示相关的处理速度、影像内容的目视确认性的方式控制显示区域的设定。例如,能够实现“在影像输出装置20的硬件性能低或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小等情况下,将同时设定的画面区域的上限数量设定得少,在影像输出装置20的硬件性能高或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大等情况下,将同时设定的画面区域的上限数量设定得多”之类的灵活的设定。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本图例示的显示控制系统1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与图10同样地构成。
在本图的例子中,影像输出装置20除了图10的结构之外还具有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构成为基于用户的输入来设定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上限数量。另外,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也可以构成为基于影像输出装置20的硬件性能或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的大小来设定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上限数量。
<硬件结构例>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1具有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硬件结构(例:图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影像输出装置20的存储设备2040还存储有实现上述的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的程序模块。通过处理器2020将该程序模块向存储器2030上读入并执行而实现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的功能。
<处理的流程>
首先,对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6是示出由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若影像输出装置20的电源成为接通状态,则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设定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上的显示上限数量(S702-S704)。例如,表示显示上限数量的数值预先存储于存储器2030、存储设备2040等,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将该数值读出并设定为显示上限数量。另外,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也可以构成为基于表示影像输出装置20的处理性能的信息、与连接于影像输出装置20的影像显示装置50通信而得到的表示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的大小的信息来算出显示上限数量并进行设定。另外,在受理了指定显示上限数量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S706:是),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150按照该用户输入来更新显示上限数量(S708)。
接着,对显示输出部130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7是示出由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输出部13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本图中,主要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3所记载的处理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输出部130在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接收到的ID而提取出的影像内容是目标内容的情况下(S604:是),判定提取出的目标内容的数量是否为显示上限数量以下(S802)。
在目标内容的数量为显示上限数量以下的情况下(S802:是),处理向S606转移。以后的处理是使用图13而说明的那样。
另一方面,在目标内容的数量超过显示上限数量的情况下(S802:否),显示输出部130从提取出的目标内容中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与显示上限数量相同数量的目标内容(S804)。另外,显示输出部130在显示区域中设定与显示上限数量相同数量的画面区域(S806)。然后,显示输出部130决定在S804中选择出的各个目标内容在显示区域上的配置(分配)(S808)。然后,显示输出部130按照在S808的处理中决定出的配置,将在S804中选择出的目标内容的影像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50输出(S6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影像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上显示的目标内容的数量在直到预先设定的显示上限数量为止的范围内决定。由此,能够防止产生在显示区域同时显示许多目标内容且各目标内容变得难以观看之类的问题。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不应该限定于此而解释,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来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等。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能够通过适当的组合而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删除一些构成要素,还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使用的多个流程图、序列图中,多个工序(处理)依次记载,但在各实施方式中执行的工序的执行顺序不限制于该记载的顺序。在各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图示的工序的顺序在内容上没有障碍的范围内变更。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内容不对立的范围内组合。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也能够如以下的附记这样记载,但不限于以下。
1.一种显示控制系统,具备: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内容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及
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2.根据1.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内容确定单元对从所述图像取得的多个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基于该属性的数量来决定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
3.根据2.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内容确定单元在从所述图像取得的多个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多个属性中,排除属性的重复而对所述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
4.根据2.或3.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根据所述人物的数量或所述属性的数量的变化来变更所述画面区域的数量。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使用通过机器学习而构建的识别器来取得所述人物属性信息。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在对于所述显示区域预先设定的显示上限数量的范围内设定所述多个画面区域。
7.根据6.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系统还具备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该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设定所述显示上限数量。
8.根据7.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显示输出单元的硬件性能或所述显示区域的尺寸来设定所述显示上限数量。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系统还具备内容提取单元,该内容提取单元取得表示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确定结果的内容确定信息,基于所述内容确定信息来提取所述对象影像内容。
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各自的优先级与所述多个画面区域各自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决定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的对象影像内容。
11.根据10.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的取得结果来决定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各自的优先级。
12.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机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
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13.根据12.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对从所述图像取得的多个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基于该属性的数量来决定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
14.根据13.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在从所述图像取得的多个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多个属性中,排除属性的重复而对所述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
15.根据13.或14.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人物的数量或所述属性的数量的变化来变更所述画面区域的数量。
16.根据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使用通过机器学习而构建的识别器,来取得所述人物属性信息。
17.根据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在对于所述显示区域预先设定的显示上限数量的范围内设定所述多个画面区域。
18.根据17.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设定所述显示上限数量。
19.根据18.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基于进行显示输出的装置的硬件性能或所述显示区域的尺寸来设定所述显示上限数量。
20.根据12.~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取得表示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确定结果的内容确定信息,基于所述内容确定信息来提取所述对象影像内容。
21.根据12.~2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各自的优先级与所述多个画面区域各自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决定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的对象影像内容。
22.根据2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的取得结果来决定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各自的优先级。
23.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内容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及
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24.根据23.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内容确定单元对从所述图像取得的多个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基于该属性的数量来决定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
25.根据24.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内容确定单元在从所述图像取得的多个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多个属性中,排除属性的重复而对所述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
26.根据24.或25.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根据所述人物的数量或所述属性的数量的变化来变更所述画面区域的数量。
27.根据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使用通过机器学习而构建的识别器来取得所述人物属性信息。
28.根据23.~27.中任一项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在对于所述显示区域预先设定的显示上限数量的范围内设定所述多个画面区域。
29.根据28.所述的程序,其中,
使所述计算机作为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进一步发挥功能,该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设定所述显示上限数量。
30.根据29.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显示输出单元的硬件性能或所述显示区域的尺寸来设定所述显示上限数量。
31.根据23.~30.中任一项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还具备内容提取单元,该内容提取单元取得表示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确定结果的内容确定信息,基于所述内容确定信息来提取所述对象影像内容。
32.根据23.~31中任一项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各自的优先级与所述多个画面区域各自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决定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的对象影像内容。
33.根据32.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的取得结果来决定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各自的优先级。
标号说明
1 显示控制系统
10 信息处理装置
1010 总线
1020 处理器
1030 存储器
1040 存储设备
1050 输入输出接口
1060 网络接口
110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部
120 内容确定部
130 显示输出部
140 内容提取部
150 显示上限数量设定部
20 影像输出装置
2010 总线
2020 处理器
2030 存储器
2040 存储设备
2050 输入输出接口
2060 网络接口
30 内容存储部(第一内容存储部)
32 第二内容存储部
40 拍摄装置
50 影像显示装置

Claims (13)

1.一种显示控制系统,具备: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内容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及
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内容确定单元对从所述图像取得的多个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基于该属性的数量来决定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内容确定单元在从所述图像取得的多个人物属性信息所表示的多个属性中,排除属性的重复而对所述属性的数量进行合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根据所述人物的数量或所述属性的数量的变化来变更所述画面区域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使用通过机器学习而构建的识别器来取得所述人物属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在对于所述显示区域预先设定的显示上限数量的范围内设定所述多个画面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系统还具备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该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设定所述显示上限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上限数量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显示输出单元的硬件性能或所述显示区域的尺寸来设定所述显示上限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系统还具备内容提取单元,该内容提取单元取得表示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确定结果的内容确定信息,基于所述内容确定信息来提取所述对象影像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各自的优先级与所述多个画面区域各自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决定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的对象影像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的取得结果来决定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各自的优先级。
12.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机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
所述计算机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13.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
人物属性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拍摄包括显示影像内容的显示区域的附近在内的区而得到的图像,来取得表示存在于该区的人物的属性的人物属性信息;
内容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人物属性信息来确定应该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的影像内容即对象影像内容;及
显示输出单元,基于所述对象影像内容的数量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定多个画面区域,将所述对象影像内容向所述多个画面区域的每一个画面区域分配并输出。
CN202080098587.8A 2020-03-19 2020-03-19 显示控制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及程序 Active CN1152804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2461 WO2021186717A1 (ja) 2020-03-19 2020-03-19 表示制御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0402A true CN115280402A (zh) 2022-11-01
CN115280402B CN115280402B (zh) 2024-03-08

Family

ID=77768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8587.8A Active CN115280402B (zh) 2020-03-19 2020-03-19 显示控制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59420A1 (zh)
JP (1) JP7373646B2 (zh)
CN (1) CN115280402B (zh)
WO (1) WO20211867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9778A1 (ja) * 2022-10-11 2024-04-18 シャープ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027A (zh) * 2005-09-16 2008-09-1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画面设计设定工具、显示系统用程序、画面设计设定程序和存储介质
JP2009139857A (ja) * 2007-12-10 2009-06-25 Unicast Corp コンテンツ表示制御装置、コンテンツ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087846A (zh) * 2009-12-07 2011-06-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区域信息控制装置
CN102484692A (zh) * 2010-07-02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3011669A (ja) * 2011-06-28 2013-01-17 Kyocera Corp 電子表示装置
CN103201710A (zh) * 2010-11-10 2013-07-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图像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CN105373768A (zh) * 2014-08-14 2016-03-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图像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33742A (zh) * 2014-08-26 2016-12-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JP2018106739A (ja) * 2018-02-20 2018-07-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66700A (ja) * 2017-10-02 2019-04-25 株式会社ぐるなび 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9159156A (ja) * 2018-03-14 2019-09-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1237B1 (en) * 2006-02-15 2010-11-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erson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pers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US20110150283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vertising content
JP2012181328A (ja) * 2011-03-01 2012-09-20 Nec Corp 広告配信システム、広告配信装置、広告配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235967B2 (en) * 2014-04-21 2019-03-19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7271887B2 (ja) * 2018-09-21 2023-05-1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027A (zh) * 2005-09-16 2008-09-1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画面设计设定工具、显示系统用程序、画面设计设定程序和存储介质
JP2009139857A (ja) * 2007-12-10 2009-06-25 Unicast Corp コンテンツ表示制御装置、コンテンツ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087846A (zh) * 2009-12-07 2011-06-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区域信息控制装置
CN102484692A (zh) * 2010-07-02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3201710A (zh) * 2010-11-10 2013-07-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图像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JP2013011669A (ja) * 2011-06-28 2013-01-17 Kyocera Corp 電子表示装置
CN105373768A (zh) * 2014-08-14 2016-03-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图像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33742A (zh) * 2014-08-26 2016-12-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JP2019066700A (ja) * 2017-10-02 2019-04-25 株式会社ぐるなび 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106739A (ja) * 2018-02-20 2018-07-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59156A (ja) * 2018-03-14 2019-09-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0402B (zh) 2024-03-08
WO2021186717A1 (ja) 2021-09-23
JP7373646B2 (ja) 2023-11-02
JPWO2021186717A1 (zh) 2021-09-23
US20230359420A1 (en)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61740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lacing advertisement
US2014022591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1463618B2 (e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US845740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9923543B (zh) 通过生成视频帧的多个部分的指纹来检测立体视频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08780377B (zh) 进行对象管理和可视化的方法和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489128A (zh) 分屏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US2011006431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ntent reproduction program
US20190220681A1 (en)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JP5339631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を有するデジタル写真表示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280402B (zh) 显示控制系统、显示控制方法及程序
JP2014063478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KR2017003354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CN112036373A (zh) 训练视频文本分类模型的方法、视频文本分类方法和装置
CN102089785B (zh) 文档管理设备和文档管理方法
JP2012094068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741327B (zh) 一种媒体处理方法及媒体服务器
JP711073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EP2731099A1 (en) Image output device, image output method, and program
KR20180025754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5299041A (zh) 信息处理装置、显示系统、显示控制方法
US1114476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display control
CN112055247B (zh)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12181328A (ja) 広告配信システム、広告配信装置、広告配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1052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