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3240B -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3240B
CN115263240B CN202110476213.1A CN202110476213A CN115263240B CN 115263240 B CN115263240 B CN 115263240B CN 202110476213 A CN202110476213 A CN 202110476213A CN 115263240 B CN115263240 B CN 115263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shaft core
cylinder
outer flange
pl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62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3240A (zh
Inventor
宋殷俊
杨勇韬
朱庆
曾诚
唐聪
黄全
陈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62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3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3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3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3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3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using chemic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limiting, e.g. eliminating, the deposition of paraffins or like substan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1/00Equipment o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E21B15/00 - E21B40/00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属于油气生产技术领域。加注装置包括:加注筒、封堵机构、轴芯;封堵机构封堵且连接在加注筒的顶部。轴芯沿加注筒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加注筒的底部内,轴芯、封堵机构和加注筒限定出解堵剂存储腔;其中,轴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轴芯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轴芯处于第一位置时,轴芯密封加注筒的底部,当轴芯处于第二位置时,轴芯的外壁与加注筒的内壁之间具有过流间隙,解堵剂存储腔通过过流间隙与加注筒的外部连通。本公开通过加注装置,可以将降堵剂直接加注在堵塞点的位置处,以此提高解堵效果。

Description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油气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背景技术
油井中开采出的原油主要成分包括碳氢化合物、石蜡、沥青质及胶质等,随着开采压力和温度的逐渐降低及气体的不断析出,这些物质容易发生析出,粘附在采油油管(简称油管)的内壁上而造成堵塞,因此,需要对油管进行解堵。
相关技术中,解除堵塞的方法,是通过高压泵车从井口向油管内注入降堵剂,以解除堵塞。
然而,采用上述方法对油管进行解堵时,由于油管堵塞时,除固态物外,还有油或地层水在油管内堵塞点的上方聚集,极易形成液柱。由于堵塞的存在,油管内的液体无法流动,这样向油管内加注降堵剂时,油管内加注的降堵剂只能位于油管内的液柱上方,很难到达堵塞点位置,造成解堵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可以将降堵剂直接加注在堵塞点的位置处,以此提高解堵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所述加注装置包括:加注筒、封堵机构、轴芯;所述封堵机构封堵且连接在所述加注筒的顶部,所述封堵机构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所述轴芯沿所述加注筒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加注筒的底部内,所述轴芯、所述封堵机构和所述加注筒限定出解堵剂存储腔;其中,所述轴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轴芯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外力的方向为沿所述加注筒的底部指向所述加注筒的顶部的方向,当所述轴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轴芯密封所述加注筒的底部,当所述轴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轴芯的外壁与所述加注筒的内壁之间具有过流间隙,所述解堵剂存储腔通过所述过流间隙与所述加注筒的外部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加注筒包括筒体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端插接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轴芯包括轴体和第一外凸缘,所述第一外凸缘位于所述轴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外凸缘位于所述筒体内,且所述轴体可移动地位于所述连接套中,所述第一外凸缘与所述连接套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外凸缘限定在所述筒体内;所述轴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外凸缘与所述连接套相贴合,所述轴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外凸缘与所述连接套之间存在间隙。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凸缘为圆锥台结构,所述圆锥台结构具有相对布置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相对于所述小端靠近所述封堵机构;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具有锥面,所述轴芯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锥面与所述第一外凸缘的外壁相贴合。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轴芯还包括第二外凸缘,所述第二外凸缘和所述封堵机构在所述轴芯的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外凸缘的两侧,所述第二外凸缘与所述连接套间隙配合。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套的侧壁具有泄流孔,所述泄流孔和所述封堵机构在所述轴芯的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外凸缘的两侧。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加注装置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接在所述轴芯的另一端,且所述限位环和所述封堵机构在所述轴芯的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连接套两侧,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连接套相配合,以限制所述轴芯在沿所述加注筒的底部到所述加注筒的顶部方向上的最大位移之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加注筒还包括裙座,所述裙座罩设在所述限位环外,所述裙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的底端,所述裙座的另一端为喇叭口。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封堵机构包括顶盖和活塞;所述顶盖插接在所述加注筒的顶部;所述活塞沿所述加注筒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加注筒的顶部内,所述活塞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壁具有活塞外凸缘,所述活塞外凸缘位于所述加注筒内,所述活塞外凸缘与所述顶盖相配合,以将所述活塞外凸缘限定在所述加注筒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筒体的侧壁还具有平衡孔,所述平衡孔位于所述活塞外凸缘与所述顶盖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加注方法,所述加注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加注装置实现,所述加注方法包括:
在加注装置的解堵剂存储腔内注入降堵剂;
通过起吊装置将所述加注装置下放至油管内;
当所述加注装置的底部到达堵塞点的位置时,所述轴芯在堵塞物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转至第二位置,松开所述加注装置,释放所述降堵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在加注降堵剂时,由于该加注装置包括加注筒、封堵机构、轴芯,封堵机构用于与起吊装置相连,且轴芯能够与所述封堵机构、所述加注筒形成置放降堵剂的解堵剂存储腔。在下放之前,轴芯由于重力作用处于第一位置,密封所述加注筒的底部,使得降堵剂储放在解堵剂存储腔内。然后通过控制起吊装置,将该加注装置穿过油管内的液柱直至到达油管的堵塞点位时,由于堵塞物的阻碍,使得轴芯受到外力作用,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轴芯与加注筒脱离而通过过流间隙将解堵剂存储腔与加注筒外部连通,这样便可将解堵剂存储腔内的降堵液释放在堵塞点位置,对堵塞进行解堵,提高解堵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注装置与井口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加注筒;11、筒体;113、平衡孔;12、连接套;121、锥面;122、泄流孔;123、内凸缘;13、裙座;131、连通孔;
2、封堵机构;21、活塞;211、活塞外凸缘;212、活塞密封圈;213、储气槽;22、顶盖;
3、轴芯;30、过流间隙;31、轴体;32、第一外凸缘;33、第二外凸缘;34、轴芯密封圈;
4、解堵剂存储腔;5、限位环;
6、绳头;61、绳头腔;62、穿绳孔;7、开口销;
100、油管;200、堵塞物;
301、套管阀;302、总阀;303、生产阀;304、清蜡阀;305、工作筒;306、盘根盒;307、压力表;308、放空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如图1所示,加注装置包括:加注筒1、封堵机构2、轴芯3。封堵机构2封堵在加注筒1的顶部,封堵机构2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轴芯3沿加注筒1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加注筒1的底部内,轴芯3、封堵机构2和加注筒1限定出解堵剂存储腔4。其中,轴芯3具有第一位置。当轴芯3处于第一位置时,轴芯3密封加注筒1的底部。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如图2所示,轴芯3还具有第二位置。当轴芯3处于第二位置时,轴芯3的外壁与加注筒1的内壁之间具有过流间隙30,解堵剂存储腔4通过过流间隙30与加注筒1的外部连通。
轴芯3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外力的方向为加注筒1的底部指向加注筒1的顶部的方向。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在加注降堵剂时,由于该加注装置包括加注筒1、封堵机构2、轴芯3,封堵机构2用于与起吊装置相连,且轴芯3能够与封堵机构2、加注筒1形成置放降堵剂的解堵剂存储腔4。在下放之前,轴芯3由于重力作用处于第一位置,密封加注筒1的底部,使得降堵剂储放在解堵剂存储腔4内。然后通过控制起吊装置,将该加注装置穿过油管内的液柱直至到达油管的堵塞点位时,由于堵塞物的阻碍,使得轴芯3受到外力作用,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轴芯3与加注筒1脱离而通过过流间隙30将解堵剂存储腔4与加注筒1外部连通,这样便可将解堵剂存储腔4内的降堵液释放在堵塞点位置,对堵塞进行解堵,提高解堵效果,避免直接在井口内加注降堵剂,而难以使得降堵剂到达堵塞点的问题。
再次参见图1,可选地,加注筒1包括筒体11和连接套12,连接套12的顶端插接在筒体11的底部。轴芯3包括轴体31和第一外凸缘32,第一外凸缘32位于轴体31的一端,第一外凸缘32位于筒体11内,且轴体31可移动地位于连接套12中,第一外凸缘32与连接套12相配合,以将第一外凸缘32限定在筒体11内。轴芯3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外凸缘32与连接套12相贴合,轴芯3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外凸缘32与连接套12之间存在间隙。
第一外凸缘32与连接套12之间的配合,一方面能够使得轴芯3密封筒体11的底部,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得轴芯3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快速与连接套12脱离而形成过流间隙,使得解堵剂存储腔4能够与外部连通。也就是说,当第一外凸缘32搭接贴合在连接套12上时,轴芯3处于第一位置,轴芯3对加注筒1的底部进行密封。当第一外凸缘32远离连接套12时,轴芯3处于第二位置,轴芯3与加注筒1之间形成过流间隙,解堵剂存储腔4与外部连通。
示例性地,连接套12螺纹插装在筒体11的底部,这样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也方便轴芯3的装配。
可选地,第一外凸缘32为圆锥台结构,圆锥台结构具有相对布置的大端和小端,大端相对于小端靠近封堵机构2。连接套12的内壁具有锥面121,轴芯3处于第一位置时,锥面121与第一外凸缘32的外壁相贴合,第一外凸缘32的大端的外径大于连接套12的最大内径。
将第一外凸缘32设置为圆锥台结构,能够使得第一外凸缘32的外壁为锥面,这样能够通过第一外凸缘32的外壁与连接套12的锥面121之间配合,使得轴芯3在移动时保持平衡而不倾斜,确保轴芯3能够更好的回位。
可选地,轴芯3还包括第二外凸缘33,第二外凸缘33和封堵机构2在轴芯3的轴线方向上位于第一外凸缘32的两侧,第二外凸缘33连接在第一外凸缘32与轴体31的连接处,第二外凸缘33与连接套12间隙配合。
第二外凸缘33的布置能够使得轴芯3与连接套12之间的间隙减小,以此进一步提高轴芯3对加注筒1底部的密封性,确保解堵剂存储腔4的降堵剂不会泄露出来。
示例性地,第二外凸缘33的外周壁套接有轴芯密封圈34,轴芯密封圈34与连接套12间隙配合。轴芯密封圈34的设置,能够增加轴芯3与加注筒1之间的密封性,确保当轴芯3处于第一位置时,降堵剂不会从解堵剂存储腔4中泄露出来。
可选地,连接套12的侧壁具有泄流孔122,泄流孔122连通连接套12的内部和外部。泄流孔122和封堵机构2在轴芯3的轴线方向上位于第一外凸缘32的两侧。
在加注筒1的侧壁设置有泄流孔122,能够使得降堵剂也能够通过泄流孔122快速释放,以便将降堵剂充分与油管内的堵塞物接触,提高解堵效果。同时将泄流孔122设置在连接套12的侧壁,也能够避免该加注装置在下放过程中遇到堵塞物时,而将泄流孔122堵住。
本实施例中,泄流孔122为多个,多个泄流孔122沿连接套12的周向均匀布置。这样可以使得在释放降堵剂时,通过多个泄流孔122来提高释放速度,确保降堵剂能够快递充分与油管100内的堵塞物接触,提高解堵效果。
可选地,加注装置还包括限位环5,限位环5套接在轴芯3的另一端,且限位环5和封堵机构2在轴芯3的轴线方向上位于连接套12两侧,限位环5的外径大于连接套12的内径,限位环5与连接套12相配合,以限制轴芯3在沿加注筒1的底部到加注筒1的顶部方向上的最大位移之内。
限位环5与连接套12的配合,能够对轴芯3向上移动的最大位移进行限制。同时限位环5本身还能够在遇到堵塞物时,与堵塞物发生碰撞,而带动轴芯3上移,使得轴芯3快速的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连接套12的底端内壁具有内凸缘123,内凸缘123的内径小于限位环5的外径,且内凸缘123与轴体31之间具有间隙。
内凸缘123与限位环5之间进行配合,可以对限位环5上移时进行阻挡。当限位环5跟随轴芯3上移靠近连接套12时,内凸缘123能够与限位环5相抵,阻止限位环5继续上移,进而对轴芯3向上移动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中,轴芯3具有轴肩,限位环5套在轴芯3的另一端上,且限位环5的一侧与轴芯3上的轴肩相抵,限位环5的另一侧通过开口销7限位。其中,开口销7插接在轴芯3上。这样,便于对限位环5进行更换,使得限位环5能够根据不同软硬程度的堵塞物,来采用不同大小的限位环5,因为限位环5越大,受力面积越大,相对于较软的堵塞物体,更易触发限位环5产生位移而开启。
可选地,加注筒1还包括裙座13,裙座13罩设在限位环5外,裙座13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套12的底端,裙座13的另一端为喇叭口。
当该加注装置在下入油管时,裙座13的喇叭口形状能刮除油管内壁附着的固态物,以避免固态物对轴芯3进行影响,而提前移动至第二位置将降堵剂释放。
示例性地,裙座13的另一端凸出于轴芯3的另一端。这样能够使得轴芯3一直位于裙座13的内部,确保轴芯3能够在裙座13外沿的保护下,而不会因为触碰到少量的油管内壁的固态附着物而进行上移来提前释放降堵剂。
示例性地,裙座13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连通孔131,连通孔131贯通裙座13的内壁和外壁。
在使用时,喇叭口刮除的固态物能够通过连通孔131尽快排出或在重力作用下往油管内的下部沉降,使加注装置顺利下行,以便顺利找到不能通过的真实的堵塞点。
示例性地,裙座13与连接套12为一体成型结构件,这样便于加工制作。
可选地,封堵机构2包括顶盖22和活塞21。顶盖22插接在筒体11的顶部。活塞21沿筒体11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筒体11的顶部内,活塞21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活塞21的外壁具有活塞外凸缘211,活塞外凸缘211位于筒体11内,活塞外凸缘211与顶盖22相配合,以将活塞外凸缘211限定在筒体11内。
顶盖22与活塞外凸缘211的配合,一方面方便顶盖22封堵筒体11的顶部。另一方面当加注装置置于存在液体的油管内时,且筒体11内降解液与外部压力相等情况下,降堵剂不能快速排出时,此时便可以控制活塞21,通过活塞21能够在筒体11内的移动而使得活塞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向轴芯3移动,从而驱动解堵剂存储腔4内的解堵剂快速释放出来。
示例性地,顶盖22为内部具有通孔的柱状结构件,活塞外凸缘211的外径大于顶盖22的内径。这样方便通过顶盖22将活塞21卡在筒体11。
本实施例中,活塞外凸缘211上套装有活塞密封圈212,活塞密封圈212与筒体11的内壁间隙配合。
活塞密封圈212的布置能够确保活塞21与筒体11之间的密封性,进而确保解堵剂存储腔4内的降堵剂不会因为使用时,发生溅射而从封堵机构2与加注筒1之间泄露出去。
示例性地,活塞外凸缘211位于活塞21的底端,这样可以使得活塞21在自由下放时,能够快速将解堵剂存储腔4内的降堵剂挤压排出。
示例性地,活塞21朝向轴芯3的一端面具有储气槽213,储气槽213与解堵剂存储腔4连通。
使用时,当在筒体11内加入降堵剂之后,将活塞21装入筒体11内,再将顶盖22与筒体11进行装配形成解堵剂存储腔4时,储气槽213的设置,能够使得解堵剂存储腔4在装满降堵剂后,内部仍然存在一定量的可被压缩的气体。这样,当该加注装置下至油管内堵塞点位时,通过起吊装置上提、下放活塞21后,在轴芯3与堵塞物的碰撞过程中,储气槽213内的气体能够被压缩,使得轴芯3更易于产生位移到达第二位置,以便释放降堵剂。
可选地,筒体11的侧壁还具有平衡孔113,平衡孔113位于活塞外凸缘211与顶盖22之间,平衡孔113贯通筒体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
在筒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平衡孔113,当起吊装置将活塞21吊起时,平衡孔113与解堵剂存储腔4内部不连通,当活塞21朝向轴芯3一侧运动时,平衡孔113将解堵剂存储腔4内部与筒体11的外部连通。在实际使用时,当该加注装置在下放在油管内时,当加注装置遇阻停滞时,继续下放活塞21,活塞21在自身重力的驱动下继续下行,驱动解堵剂存储腔4降堵剂快速释放。这样,平衡孔113能够将解堵剂存储腔4与外部连通,使得活塞21顶端和底端上下压力平衡,确保活塞21在下行时不受压差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平衡孔113位于活塞密封圈212向上移动至最大位移对应的筒体11以上的位置。即平衡孔113位于活塞密封圈212朝向筒体11顶部的一侧,这样能够避免活塞密封圈212堵塞平衡孔113。
本实施例中,顶盖22螺纹插装在筒体11的顶部内。这样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也方便装配。比如,在加注降堵剂时,能够通过将顶盖22与筒体11拆开,预先将降堵剂装在筒体11内,然后再将活塞21置于筒体11中,再将顶盖22装在筒体11上。
可选地,加注装置还包括绳头6,绳头6插接在活塞21的顶端,绳头6与活塞21之间具有绳头腔61,绳头6的内部具有供钢丝绳穿过的穿绳孔62,穿绳孔62与绳头腔61连通。
绳头6的设置便于通过钢丝绳与起吊装置相连。在实际连接时,可以将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穿绳孔62,并在钢丝绳的一端打上死结,使得钢丝绳不会从穿绳孔62内脱离,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而绳头腔61的设置能够使得钢丝绳的死结有空间置放,不会对活塞21的使用有影响。
示例性地,活塞21的顶端具有螺纹盲孔,绳头6插接在螺母盲孔内,这样便于装配。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3,加注方法采用以上的加注装置实现,加注方法包括:
S301:在加注装置的解堵剂存储腔内注入降堵剂。
S302:通过起吊装置将加注装置下放至油管内。
S303:当加注装置的底部到达堵塞点的位置时,使得轴芯在堵塞物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转至第二位置,松开加注装置,释放降堵剂。
以上加注方法具有上述加注装置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作赘述。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以上加注方法的具体操作,这里首先说明一下井口装置的结构。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注装置与井口装置连接示意图,结合图4,井口装置设有采油树,采油树包括套管阀301、总阀302、生产阀303、清蜡阀304、工作筒305、盘根盒306、压力表307、放空阀308。
其中,套管阀301与油井内的套管(也就是油套环空)连通。总阀302的进油口与油井内的油管连通。生产阀303的进油口与总阀302的出油口连通,清蜡阀304的进油口与总阀302的出油口连通,清蜡阀304的出油口处与工作筒305的底端连通,工作筒305的顶端通过盘根盒306密封。压力表307和放空阀308分别通过放空管与工作筒305连通。总阀302、生产阀303、清蜡阀304、均为内通径相同的闸阀。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5,加注方法基于上述井口装置进行操作,加注方法包括:
S501:控制井口装置,使得工作筒305与油井内的油管连通。
通过开启总阀302和清蜡阀304,关闭放空阀308和生产阀303,便可将工作筒305与油井内的油管连通。
S502:放空油井内油管内的压力。
通过开启放空阀308,观察压力表307,当压力表307为零时,便可将井内压力泄掉,这样使得后续在下放加注装置更为顺畅。
S503:将起吊装置与井口装置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起吊装置为油泵驱动的作业车及钢丝绳。将作业车的钢丝绳绕过油井的井口装置上的天滑轮并固定到位,拆去工作筒305顶端密封的管帽,将钢丝绳通过滑轮后穿过盘根盒306。
本实施例中,天滑轮通过滑轮架固定在井口装置的上方。
S504:在加注装置的解堵剂存储腔内注入降堵剂。
本实施例中,步骤S504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拆开加注装置中的顶盖22,取出绳头6与封堵机构2,并将绳头6与封堵机构2拆开。
第二步:将钢丝绳穿过顶盖22后再穿过绳头6,在钢丝绳的尾端打上死结,将绳头6与活塞21重新装配在一起。
第三步:在筒体11内加入降堵剂。
此时,加注装置保持竖直状态,并且安放在稳固位置,轴芯3自由下降,并对筒体11的底部密封,操作过程不能让轴芯3受到向上的力。
第四步:将活塞21与绳头6一同装入筒体11,再将顶盖22与筒体11进行装配。
S505:通过起吊装置将加注装置下放至油管内。
本实施例中,步骤S505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将加注装置下放至工作筒305内。
启动作业车,收紧钢丝绳,将该加注装置起吊至工作筒305上,将加注装置对准工作筒305的管口,缓慢下放钢丝绳,将加注装置放入工作筒305内,将盘根盒306与工作筒305进行连接紧固,预紧盘根,使盘根对钢丝绳形成密封。
第二步:关闭放空阀308。
第三步:将加注装置下放至油井内的油管,确定堵塞点位。
通过作业车下放加注装置至油井内的油管中,下放过程中观察作业车钢丝绳的计重器,当计重器悬重突然减小时,说明加注装置在油井内的油管内遇阻,此时,上提加注装置1-2米再快速下放,利用加注装置下降的惯性力,检验遇阻点的堵塞程度。若上提下放几次后,加注装置能通过遇阻点,则继续下放,若不能通过,则说明该遇阻点即为堵塞点位,需要对其进行解堵。
S506:当加注装置的底部到达堵塞点的位置时,使得轴芯在堵塞物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转至第二位置,松开加注装置,释放降堵剂。
当确定堵塞点位以后,再次上提加注装置后快速下放,在惯性力作用下,轴芯3与堵塞物200产生碰撞,在堵塞物200的作用下,轴芯3相对于连接套12产生位移,解堵剂存储腔4与外部连通。此时,继续下放一段钢丝绳,卸去钢丝绳对绳头6及封堵机构2的上提力,封堵机构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驱动筒体11内降堵剂从泄流孔122排出,封堵机构2继续下行至轴芯3顶部位置后停止,此时,等待一定时间,确保筒体11内降堵剂被排尽。
S507:回收加注装置。
通过作业车上提钢丝绳,根据记录的钢丝绳的下放距离,将加注装置上提至总阀302以上位置。开启放空阀308,通过放空管将油管内部压力完全释放。将盘根盒306从工作筒305上部拆开,继续上提钢丝绳,将盘根盒306与加注装置整体从工作筒305中取出。将管帽连接至工作筒305顶部,恢复井口装置原状。将钢丝绳沿绳头6边缘剪断,回收盘根盒306、钢丝绳及滑轮、滑轮支架等。将绳头6与活塞21拆开,取出内部钢丝绳头后重新组装。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装置包括:加注筒(1)、封堵机构(2)、轴芯(3);
所述加注筒(1)包括筒体(11)和连接套(12),所述连接套(12)的顶端插接在所述筒体(11)的底部;
所述封堵机构(2)连接在所述加注筒(1)的顶部,所述封堵机构(2)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
所述轴芯(3)沿所述加注筒(1)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加注筒(1)的底部内,所述轴芯(3)、所述封堵机构(2)和所述加注筒(1)限定出解堵剂存储腔(4),所述轴芯(3)包括轴体(31)和第一外凸缘(32),所述第一外凸缘(32)位于所述轴体(31)的一端,所述第一外凸缘(32)位于所述筒体(11)内,且所述轴体(31)可移动地位于所述连接套(12)中,所述第一外凸缘(32)与所述连接套(12)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外凸缘(32)限定在所述筒体(11)内;
其中,所述轴芯(3)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轴芯(3)被配置为:所述轴芯(3)在所述加注装置处于自然垂吊状态时,所述轴芯(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在将所述加注装置下放在油管中时,所述轴芯(3)在受到所述油管内堵塞物的阻力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阻力的方向为沿所述加注筒(1)的底部指向所述加注筒(1)的顶部的方向,当所述轴芯(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轴芯(3)密封所述加注筒(1)的底部,所述第一外凸缘(32)与所述连接套(12)相贴合,当所述轴芯(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外凸缘(32)与所述连接套(12)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所述轴芯(3)的外壁与所述加注筒(1)的内壁之间具有过流间隙,所述解堵剂存储腔(4)通过所述过流间隙与所述加注筒(1)的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缘(32)为圆锥台结构,所述圆锥台结构具有相对布置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相对于所述小端靠近所述封堵机构(2);
所述连接套(12)的内壁具有锥面(121),所述轴芯(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锥面(121)与所述第一外凸缘(32)的外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3)还包括第二外凸缘(33),所述第二外凸缘(33)和所述封堵机构(2)在所述轴芯(3)的轴线方向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凸缘(32)的两侧,所述第二外凸缘(33)与所述连接套(12)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2)的侧壁具有泄流孔(122),所述泄流孔(122)和所述封堵机构(2)在所述轴芯(3)的轴线方向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凸缘(3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装置还包括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套接在所述轴芯(3)的另一端,且所述限位环(5)和所述封堵机构(2)在所述轴芯(3)的轴线方向上,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套(12)两侧,所述限位环(5)与所述连接套(12)相配合,以限制所述轴芯(3)在沿所述加注筒(1)的底部到所述加注筒(1)的顶部方向上的最大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筒(1)还包括裙座(13),所述裙座(13)罩设在所述限位环(5)外,所述裙座(1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套(12)的底端,所述裙座(13)的另一端为喇叭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2)包括顶盖(22)和活塞(21);
所述顶盖(22)插接在所述加注筒(1)的顶部;
所述活塞(21)沿所述加注筒(1)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加注筒(1)的顶部内,所述活塞(21)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所述活塞(21)的外壁具有活塞外凸缘(211),所述活塞外凸缘(211)位于所述加注筒(1)内,所述活塞外凸缘(211)与所述顶盖(22)相配合,以将所述活塞外凸缘(211)限定在所述加注筒(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的侧壁还具有平衡孔(113),所述平衡孔(113)位于所述活塞外凸缘(211)与所述顶盖(22)之间。
9.一种油井降堵剂的加注方法,所述加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加注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方法包括:
在加注装置的解堵剂存储腔内注入降堵剂;
通过起吊装置将所述加注装置下放至油管内;
当所述加注装置的底部到达堵塞点的位置时,所述轴芯在堵塞物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转至第二位置,松开所述加注装置,释放所述降堵剂。
CN202110476213.1A 2021-04-29 2021-04-29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Active CN115263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213.1A CN115263240B (zh) 2021-04-29 2021-04-29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213.1A CN115263240B (zh) 2021-04-29 2021-04-29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3240A CN115263240A (zh) 2022-11-01
CN115263240B true CN115263240B (zh) 2023-10-31

Family

ID=83745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6213.1A Active CN115263240B (zh) 2021-04-29 2021-04-29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32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1167B (zh) * 2023-11-09 2024-02-02 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酸液倾倒筒释放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79427A (en) * 1967-04-21 1970-01-28 Shell Int Research Equipment for Injecting Fluids into an Underground Formation
JP2014125781A (ja) * 2012-12-26 2014-07-07 Ohbayashi Corp 薬液注入用外管の埋設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薬液注入方法
CN104204403A (zh) * 2012-02-29 2014-12-10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可调节流动控制装置
CN204299556U (zh) * 2014-11-18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酸化及井下分注一体化管柱
CN111963122A (zh) * 2020-08-14 2020-11-20 辽宁新华仪器有限公司 防返流配注器
CN112240185A (zh) * 2020-10-26 2021-0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入调节总成、配注器、注聚合物动态调配装置及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63511C (en) * 2009-07-02 2015-10-13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Plunger lift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79427A (en) * 1967-04-21 1970-01-28 Shell Int Research Equipment for Injecting Fluids into an Underground Formation
CN104204403A (zh) * 2012-02-29 2014-12-10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可调节流动控制装置
JP2014125781A (ja) * 2012-12-26 2014-07-07 Ohbayashi Corp 薬液注入用外管の埋設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薬液注入方法
CN204299556U (zh) * 2014-11-18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酸化及井下分注一体化管柱
CN111963122A (zh) * 2020-08-14 2020-11-20 辽宁新华仪器有限公司 防返流配注器
CN112240185A (zh) * 2020-10-26 2021-0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入调节总成、配注器、注聚合物动态调配装置及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3240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74418B2 (en) Wellbore fluid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2698054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lowering pipe within a well bore
CN108019178B (zh) 一种对生产管柱进行管内带压封堵的施工方法
CA2763980C (en) A subsurface safety valve including safe additive injection
CN104343400B (zh) 不压井可控修井作业设备及其作业方法
CN115263240B (zh)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CN115012864A (zh) 气井空井筒不压井换井口的装置
CN104963634A (zh) 一种起下抽油杆方法
CN201202430Y (zh) 钻具内防喷装置
CN206495662U (zh) 压力自平衡油井井口加药装置
US5097901A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fluids from a well
CN211230387U (zh) 一种油管管柱内液清除装置及油井管柱系统
CN201129290Y (zh) 反循环水力喷射泵
CN104895526A (zh) 液压式水泥伞
CN108952672A (zh) 不动钻具的中途测试管柱及使用方法
CN207111058U (zh) 一种单提解卡的接箍卡定式井下节流工具
RU12889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вода скважин, в том числе обводненных, на эксплуатацию по двум лифтовым колоннам
RU2291279C2 (ru) Клапан для скважин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210858711U (zh) 一种井下取样装置
CN210564464U (zh) 一种用于衬管加固可钻式套管鞋回压阀
CN202249947U (zh) 井下安全阀
CN216642074U (zh) 一种防砂防垢抽油泵
CN105370553B (zh) 井柱塞
RU6427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епрессионой очистки забоя скважин
GB2457288A (en) A drillstring connection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