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7826B -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7826B
CN115257826B CN202211169107.XA CN202211169107A CN115257826B CN 115257826 B CN115257826 B CN 115257826B CN 202211169107 A CN202211169107 A CN 202211169107A CN 115257826 B CN115257826 B CN 115257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traction
clamping
transport vehicle
trac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691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7826A (zh
Inventor
陈希成
朱运兰
高志生
张丹
刘自祥
王刚
王丽娜
罗洪文
周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J&T Hi Tech Co Ltd
Chengd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J&T Hi Tech Co Ltd
Chengd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J&T Hi Tech Co Ltd, Chengd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J&T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691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7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7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7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1/00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ans applying the tractive effort;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running gear other than normal driving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5/00Maintaining or augmenting the starting or braking power by auxiliary devices and measures; Preventing wheel slippage;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tractive effort between driving wheels
    • B61C15/04Maintaining or augmenting the starting or braking power by auxiliary devices and measures; Preventing wheel slippage;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tractive effort between driving wheels by controlling wheel pressure, e.g. by movable weights or heavy parts or by magnet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5/00Maintaining or augmenting the starting or braking power by auxiliary devices and measures; Preventing wheel slippage;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tractive effort between driving wheels
    • B61C15/08Preventing wheel slipp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轨道牵引车技术领域;牵引机构,包括:驱动轮对,位于所述牵引架下侧长度方向的一端;支撑轮对,位于牵引架下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夹持组件,与支撑轮对同侧设置,用于夹持轨道,且能够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支撑构体,设置于牵引架上,且位于驱动轮对上方;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轨道运输车;杠杆臂,一端与连接组件铰接,中部与支撑构体铰接;变载液压缸,一端与杠杆臂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夹持组件铰接;其中,杠杆臂与支撑构体铰接处到连接组件的距离小于到夹持组件的距离,能够减小牵车的重量,从而降低牵引轨道运输车时的额外功。牵引机构控制方法,以控制上述的牵引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牵引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牵引车主要用于为没有动力驱动系统的检测车、手推车、运输车等提供动力,常见的运用场景为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等。由于铁轨顶部支撑面长时间承载列车,表面较为光滑,为了增大整体的牵引力,须提高牵引车自身的重量,以达到提高牵引输出力的目的。因此,现有的轨道牵引车自身重量与外形尺寸都非常大,用于中小型轨道运输车时,导致额外功过大,限制了轨道牵引车的使用范围,较大体积、重量的牵引车难以满足目前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轻量化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以减小牵引轨道运输车时的额外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轨道牵引车自身重量与外形尺寸都非常大,牵引轨道运输车时额外功过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减小牵车的重量,从而降低牵引轨道运输车时的额外功,提高牵引车牵引的经济性,并满足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牵引需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架,还包括:驱动轮对,位于所述牵引架下侧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牵引架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支撑轮对,位于所述牵引架下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牵引架;夹持组件,与所述支撑轮对同侧设置,用于夹持轨道,且能够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支撑构体,设置于所述牵引架上,且位于所述驱动轮对上方;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轨道运输车;杠杆臂,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铰接,中部与所述支撑构体铰接;变载液压缸,一端与所述杠杆臂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夹持组件铰接;其中,所述杠杆臂与所述支撑构体铰接处到所述连接组件的距离小于到所述夹持组件的距离。
现有的轨道牵引车自身重量与外形尺寸都非常大,用于中小型轨道运输车时,导致额外功过大,限制了轨道牵引车的使用范围,较大体积、重量的牵引车难以满足目前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在牵引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驱动轮对和支撑轮对,使得牵引架能够稳定的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在牵引架设置支撑轮对的一端设置夹持组件,以夹持轨道,使得牵引架相对于轨道在高度方向的距离保持不变,而杠杆臂正对驱动轮对的一端与连接组件铰接,在连接组件与轨道运输车车厢连接时,驱动轮对靠近轨道运输车车厢、夹持组件和支撑轮对远离轨道运输车车厢。而杠杆臂的中部与牵引架上的支撑构体铰接,杠杆臂的另一端与变载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变载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夹持组件铰接,在变载液压缸收缩时,杠杆臂与连接组件相连一端能够向上翘起。
当需要启动牵引车时,可通过收缩变载液压缸,由杠杆臂将力矩传递给连接组件,使得与连接组件相连的轨道运输车向上翘起或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而杠杆臂中部与牵引架上的支撑构体铰接,也就是说杠杆臂的支点为支撑构体,以将杠杆臂受力传递给支撑构体,由于支撑构体位于驱动轮对上方,使得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作用在驱动轮对上,从而增加驱动轮与轨道间的正压力,进而避免驱动轮打滑,确保牵引车能够输出足够的牵引力矩,同时减小轨道运输车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进而减小牵引车的牵引阻力,进而通过牵引架带动轨道运输车在轨道上移动。
其中,通过变载液压缸的收缩,由杠杆臂将轨道运输车的部分重力转移给驱动轮,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部件,在轨道运输车正常运行时,牵引车的额外功小。而牵引架设置支撑轮对的一端设有夹持组件,能够避免牵引架上翘。并且,杠杆臂与支撑构体铰接处到连接组件的距离小于到夹持组件的距离,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变载气缸作用在夹持组件的上力远小于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不会导致夹持组件作用在轨道上的正压力大幅增加,进而避免夹持组件阻碍牵引架移动和避免轨道所受拉应力过大。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能够减小牵车的重量,从而降低牵引轨道运输车时的额外功,提高牵引车牵引的经济性,并满足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牵引需求。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夹爪,所述夹爪包括夹杆;所述夹杆下端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端设有滚动支撑件,所述滚动支撑件能够相对于轨道的轨头下端面滚动;其中,两所述限位部能够伸入轨道的轨头和轨底之间,以通过限位部上端的滚动支撑件抵触在轨道轨头的下端面,将牵引架限制在轨道上,而滚动支撑件能够对于轨道的轨头下端面滚动,使得夹持组件能够沿轨道长度方向相对于轨道移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一所述夹爪设置有两个夹杆,两所述限位部之间的空隙能够间隙容纳轨道的轨腰,以使得夹持组件在受拉时,有四组滚动支撑件支撑,避免夹持组件从轨道上滑脱。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爪还包括夹持液压缸和支撑杆,所述夹持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夹杆上端铰接,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牵引架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夹杆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铰接,以使得夹爪能够卡在轨道上和从轨道上取下,使得牵引架可直接吊装在轨道上或从轨道上吊离,也能够在牵引车需要变轨时,解除夹持组件对轨道的夹持,使得牵引车能够正常变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牵引架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两夹爪之间的距离可变,从而通过两夹爪间距离的变化,消除轨道转弯带来的变化。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滚动支撑件为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上端面的轮排,以确保滚动支撑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杠杆臂与所述支撑构体铰接处到所述夹持组件的距离大于到所述连接组件的距离的3倍,以确保变载气缸作用在夹持组件的上力远小于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车厢连接钩和加载力臂,所述加载力臂上端与所述杠杆臂铰接,所述加载力臂中部与所述牵引架铰接且可沿自身长度移动,所述加载力臂下端能够伸入轨道运输车的车厢下方,使得牵引架与轨道运输车车厢正常连接的同时,加载力臂能够将轨道运输车车厢的重力传递给杠杆臂。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设有拉应力测力计,所述拉应力测力计用于测量所述牵引架与轨道运输车之间的拉力,以通过监测牵引架与轨道运输车之间拉力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给驱动轮对施加压力,避免在牵引轨道运输车时驱动轮对打滑。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运输车牵引机构的控制方法,以控制上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包括以下步骤:
将牵引架吊装至目标轨道上,使得驱动轮对和支撑轮对架在目标轨道上;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夹持液压缸伸长,使得两夹爪的限位部伸入轨道的轨头和轨底之间;
控制变载液压缸收缩,并且给驱动轮对输入旋转力矩;
在运输车启动后,控制变载液压缸复位;
实时采集拉应力测力计的数据,并将获得的拉应力值与预设值比较,若拉应力值大于预设值,则控制变载液压缸收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运输车牵引机构的控制方法,能够控制上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通过收缩变载液压缸,由杠杆臂将力矩传递给连接组件,使得与连接组件相连的轨道运输车向上翘起或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以将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作用在驱动轮对上,从而增加驱动轮与轨道间的正压力,进而避免驱动轮打滑,确保牵引车能够输出足够的牵引力矩,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部件,在轨道运输车正常运行时,牵引车的额外功小,因此,能够提高牵引车牵引的经济性,并满足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牵引需求。
其中,实时采集拉应力测力计的数据,并将获得的拉应力值与预设值比较,并根据拉应力值实时控制变载液压缸动作,可避免在牵引轨道运输车时,驱动轮对打滑,以提供足够的牵引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在牵引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驱动轮对和支撑轮对,使得牵引架能够稳定的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在牵引架设置支撑轮对的一端设置夹持组件,以夹持轨道,使得牵引架相对于轨道在高度方向的距离保持不变,而杠杆臂正对驱动轮对的一端与连接组件铰接,在连接组件与轨道运输车车厢连接时,驱动轮对靠近轨道运输车车厢、夹持组件和支撑轮对远离轨道运输车车厢,杠杆臂的中部与牵引架上的支撑构体铰接,杠杆臂的另一端与变载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变载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夹持组件铰接,通过收缩变载液压缸,由杠杆臂将力矩传递给连接组件,使得与连接组件相连的轨道运输车向上翘起或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以将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作用在驱动轮对上,从而增加驱动轮与轨道间的正压力,进而避免驱动轮打滑,确保牵引车能够输出足够的牵引力矩,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部件,在轨道运输车正常运行时,牵引车的额外功小,因此,能够提高牵引车牵引的经济性,并满足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牵引需求。
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通过收缩变载液压缸,由杠杆臂将力矩传递给连接组件,使得与连接组件相连的轨道运输车向上翘起或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以减小轨道运输车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进而减小牵引车的牵引阻力,进一步减小牵引车的额外功。
3、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运输车牵引机构控制方法,以控制上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通过收缩变载液压缸,由杠杆臂将力矩传递给连接组件,使得与连接组件相连的轨道运输车向上翘起或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以将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作用在驱动轮对上,从而增加驱动轮与轨道间的正压力,进而避免驱动轮打滑,确保牵引车能够输出足够的牵引力矩,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部件,在轨道运输车正常运行时,牵引车的额外功小,因此,能够提高牵引车牵引的经济性,并满足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牵引需求。
4、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运输车牵引机构控制方法,实时采集拉应力测力计的数据,并将获得的拉应力值与预设值比较,并根据拉应力值实时控制变载液压缸动作,可避免在牵引轨道运输车时,驱动轮对打滑,以提供足够的牵引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轨道运输车牵引机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0-牵引架,11-拉应力测力计,12-车厢连接钩,13-加载力臂,20-驱动轮对,30-支撑轮对,40-夹持组件,41-夹爪,42-夹杆,43-限位部,44-滚动支撑件,45-夹持液压缸,46-支撑杆,50-支撑构体,60-连接组件,70-杠杆臂,80-变载液压缸,90-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 “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架10,用于安装牵引动力机和控制室,驱动轮对20,位于所述牵引架10下侧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牵引架10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支撑轮对30,位于所述牵引架10下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牵引架10;夹持组件40,与所述支撑轮对30同侧设置,用于夹持轨道,且能够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支撑构体50,设置于所述牵引架10上,且位于所述驱动轮对20上方;连接组件60,用于连接轨道运输车;杠杆臂70,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60铰接,中部与所述支撑构体50铰接;变载液压缸80,一端与所述杠杆臂70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夹持组件40铰接;其中,所述杠杆臂70与所述支撑构体50铰接处到所述连接组件60的距离小于到所述夹持组件40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牵引架10作为牵引车的架体结构,除了安装牵引动力机(燃油发动机或电机)和控制室外,用于连接牵引动力机与驱动轮对20的减速机构或传动机构也安装在牵引架10上,对于牵引动力机与驱动轮对20间的传动,根据所牵引轨道运输车的载重选择相应的传动机构,如可以采用齿轮减速机、带轮传动机构和链轮机构等。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轮对30只需配合驱动轮对20将牵引架10支撑在铁轨上,使得牵引架10保持平衡即可,可以不予牵连动力机相连,通常直接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的安装在牵引架10上。
对于牵引架10与轨道运输车的连接,根据轨道运输车的类型,可以通过插销连接组件60、传动链、气压对接头或者詹氏车钩等,在本实例中,所述连接组件60包括车厢连接钩12(詹氏车钩或挂钩)和加载力臂13,所述加载力臂13上端与所述杠杆臂70铰接,所述加载力臂13中部与所述牵引架10铰接且可沿自身长度移动(在加载力臂13中部设置有腰形孔,加载力臂13与牵引架10铰接的铰接轴插设在腰形孔内),所述加载力臂13下端能够伸入轨道运输车的车厢下方,使得牵引架10与轨道运输车车厢正常连接的同时,加载力臂13能够将轨道运输车车厢的重力传递给杠杆臂70。为确保加载力臂13作用在车厢上的力均衡,加载力臂13通常平行间隔设有两个,且为L形。
结合图2,所述夹持组件40包括两夹爪41,所述夹爪41包括夹杆42;所述夹杆42下端的一侧设有限位部43,所述限位部43上端设有滚动支撑件44,所述滚动支撑件44能够相对于轨道的轨头下端面滚动;其中,两所述限位部43能够伸入轨道的轨头和轨底之间,以通过限位部43上端的滚动支撑件44抵触在轨道轨头的下端面,将牵引架10限制在轨道上,而滚动支撑件44能够对于轨道的轨头下端面滚动,使得夹持组件40能够沿轨道长度方向相对于轨道移动。
在此基础上,结合图3,一所述夹爪41设置有两个夹杆42,两所述限位部43之间的空隙能够间隙容纳轨道的轨腰,以使得夹持组件40在受拉时,有四组滚动支撑件44支撑,避免夹持组件40从轨道上滑脱。
进一步来说,所述夹爪41还包括夹持液压缸45和支撑杆46,所述夹持液压缸4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夹杆42上端铰接,所述支撑杆46沿所述牵引架10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夹杆42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46铰接,以使得夹爪41能够卡在轨道上和从轨道上取下,使得牵引架10可直接吊装在轨道上或从轨道上吊离,也能够在牵引车需要变轨时,解除夹持组件40对轨道的夹持,使得牵引车能够正常变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杆46与所述牵引架10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46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两夹爪41之间的距离可变,从而通过两夹爪41间距离的变化,消除轨道转弯带来的变化。
对于滚动支撑件44,所述滚动支撑件44为设置在所述限位部43上端面的轮排,以确保滚动支撑件44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臂70与所述支撑构体50铰接处到所述夹持组件40的距离大于到所述连接组件60的距离的3倍,以确保变载液压缸80作用在夹持组件40的上力远小于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
在此基础上,所述连接组件60还设有拉应力测力计11,所述拉应力测力计11用于测量所述牵引架10与轨道运输车之间的拉力,以通过监测牵引架10与轨道运输车之间拉力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给驱动轮对20施加压力,避免在牵引轨道运输车时驱动轮对20打滑。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轨道牵引车自身重量与外形尺寸都非常大,用于中小型轨道运输车时,导致额外功过大,限制了轨道牵引车的使用范围,较大体积、重量的牵引车难以满足目前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需求。
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在牵引架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驱动轮对20和支撑轮对30,使得牵引架10能够稳定的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在牵引架10设置支撑轮对30的一端设置夹持组件40,以夹持轨道,使得牵引架10相对于轨道在高度方向的距离保持不变,而杠杆臂70正对驱动轮对20的一端与连接组件60铰接,在连接组件60与轨道运输车车厢连接时,驱动轮对20靠近轨道运输车车厢、夹持组件40和支撑轮对30远离轨道运输车车厢。结合图1,杠杆臂70的中部与牵引架10上的支撑构体50铰接,杠杆臂70的另一端与变载液压缸80的一端铰接,变载液压缸80的另一端与夹持组件40铰接,在变载液压缸80收缩时,杠杆臂70与连接组件60相连一端能够向上翘起。
当需要启动牵引车时,可通过收缩变载液压缸80,由杠杆臂70将力矩传递给连接组件60,使得与连接组件60相连的轨道运输车向上翘起或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而杠杆臂70中部与牵引架10上的支撑构体50铰接,也就是说杠杆臂70的支点为支撑构体50,以将杠杆臂70受力传递给支撑构体50,由于支撑构体50位于驱动轮对20上方,使得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作用在驱动轮对20上,从而增加驱动轮与轨道间的正压力,进而避免驱动轮打滑,确保牵引车能够输出足够的牵引力矩,同时减小轨道运输车作用在轨道上的压力,进而减小牵引车的牵引阻力,进而通过牵引架10带动轨道运输车在轨道上移动。
其中,通过变载液压缸80的收缩,由杠杆臂70将轨道运输车的部分重力转移给驱动轮,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部件,在轨道运输车正常运行时,牵引车的额外功小。而牵引架10设置支撑轮对30的一端设有夹持组件40,能够避免牵引架10上翘。并且,杠杆臂70与支撑构体50铰接处到连接组件60的距离小于到夹持组件40的距离,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变载气缸作用在夹持组件40的上力远小于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不会导致夹持组件40作用在轨道上的正压力大幅增加,进而避免夹持组件40阻碍牵引架10移动和避免轨道所受拉应力过大。
另外,为避免轨道运输车脱轨,通常需要使得轨道运输车的轮对卡在铁轨上,因而加载力臂13作用在轨道运输车车厢上的力矩为静力矩。而采用液压缸作为直线驱动器,一方面能够输出足够的力矩,另一方面,在其输出静压力时,不会导致部件损坏,若采用电机驱动的直线驱动器直接驱动则容易烧毁电机,势必需要增加而外的打滑机构,如行星齿轮等。在轨道运输车行进的过程中,变载气缸作用在轨道上的力为拉应力,而轨道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不会对轨道的安全造成影响。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能够减小牵车的重量,从而降低牵引轨道运输车时的额外功,提高牵引车牵引的经济性,并满足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牵引需求。
实施例2
结合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运输车牵引机构控制方法,以控制实施例1所记载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包括以下步骤:
将牵引架10吊装至目标轨道上,使得驱动轮对20和支撑轮对30架在目标轨道上。
具体来说,在将牵引架10吊起前,通过夹持液压缸45收缩,使得夹爪41的两夹杆42相对远离,比避免限位部43对牵引架10的安放和吊离造成干涉,同时,也不受轨道的形状的限制,可在轨道上的任何一段安放牵引架10。至于牵引动力机和控制室等,可直接安装在牵引架10上形成牵引车,也可在牵引架10安装在轨道上后,再进行安装。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夹持液压缸45伸长,使得两夹爪41的限位部43伸入轨道的轨头和轨底之间。
具体来说,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通过液压系统给夹持液压缸45输入设定压力的液压油,从而通过夹持液压缸45的伸长驱动两个夹爪41对应的两个限位部43伸入轨道的轨头和轨底之间,使得限位部43上的滚动支撑件44正对轨道的轨头下端面,同时使得限位部43与轨道的轨腰之间留有间隙,避免限位部43之间与轨腰接触,而造成轨腰磨损。并且,当轨道运输车需要变轨时,通过夹持液压缸45收缩,使得夹爪41的两夹杆42相对远离,比避免限位部43对牵引架10的行进造成影响。
控制变载液压缸80收缩,并且给驱动轮对20输入旋转力矩。
具体而言,在较平的地面,轨道运输车由静止到运行时,所需的牵引力最大,因此在牵引车启动前,通过控制变载液压缸80收缩,由杠杆臂70将力矩传递给连接组件60,使得与连接组件60相连的轨道运输车向上翘起或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而杠杆臂70中部与牵引架10上的支撑构体50铰接,也就是说杠杆臂70的支点为支撑构体50,以将杠杆臂70受力传递给支撑构体50,由于支撑构体50位于驱动轮对20上方,使得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作用在驱动轮对20上,从而增加驱动轮与轨道间的正压力,然后在给驱动轮对20输入旋转力矩,能够避免驱动轮打滑,直接牵引轨道运输车在较光滑的轨道上移动。
在运输车启动后,控制变载液压缸80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轨道运输车在正常运行后所需的牵引力变小,因此,可以驱动变载液压缸80复位,从而使得轨道运输车紧贴在轨道上,避免轨道运输车脱轨。
实时采集拉应力测力计11的数据,并将获得的拉应力值与预设值比较,若拉应力值大于预设值,则控制变载液压缸80收缩。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铁路轨道存在一定的坡度,且轨道运输车在行进过程中,并不是匀速前进,因此,可通过拉应力测力计11实时检测轨道运输车与牵引车之间的拉力大小,当拉应力值大于或等于驱动轮打滑的临界值时,可再次控制变载液压缸80收缩,将轨道运输车的部分重量施加在驱动轮对20上,进而避免驱动轮打滑。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运输车牵引机构的控制方法,能够控制上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通过收缩变载液压缸80,由杠杆臂70将力矩传递给连接组件60,使得与连接组件60相连的轨道运输车向上翘起或具有向上翘起的趋势,以将轨道运输车减小的重力作用在驱动轮对20上,从而增加驱动轮与轨道间的正压力,进而避免驱动轮打滑,确保牵引车能够输出足够的牵引力矩,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部件,在轨道运输车正常运行时,牵引车的额外功小,因此,能够提高牵引车牵引的经济性,并满足轨道检测维护、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牵引需求。
其中,实时采集拉应力测力计11的数据,并将获得的拉应力值与预设值比较,并根据拉应力值实时控制变载液压缸80动作,可避免在牵引轨道运输车时驱动轮对20打滑,以提供足够的牵引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轮对(20),位于所述牵引架(10)下侧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牵引架(10)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
支撑轮对(30),位于所述牵引架(10)下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牵引架(10);
夹持组件(40),与所述支撑轮对(30)同侧设置,用于夹持轨道,且能够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
支撑构体(50),设置于所述牵引架(10)上,且位于所述驱动轮对(20)上方;
连接组件(60),用于连接轨道运输车;
杠杆臂(70),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60)铰接,中部与所述支撑构体(50)铰接;
变载液压缸(80),一端与所述杠杆臂(70)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夹持组件(40)铰接;
其中,所述杠杆臂(70)与所述支撑构体(50)铰接处到所述连接组件(60)的距离小于到所述夹持组件(40)的距离;
所述连接组件(60)包括车厢连接钩(12)和加载力臂(13),所述加载力臂(13)上端与所述杠杆臂(70)铰接,所述加载力臂(13)中部与所述牵引架(10)铰接且可沿自身长度移动,所述加载力臂(13)下端能够伸入轨道运输车的车厢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0)包括两夹爪(41),所述夹爪(41)包括夹杆(42);
所述夹杆(42)下端的一侧设有限位部(43),所述限位部(43)上端设有滚动支撑件(44),所述滚动支撑件(44)能够相对于轨道的轨头下端面滚动;
其中,两所述限位部(43)能够伸入轨道的轨头和轨底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夹爪(41)设置有两个夹杆(42),两所述限位部(43)之间的空隙能够间隙容纳轨道的轨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41)还包括夹持液压缸(45)和支撑杆(46),所述夹持液压缸(4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夹杆(42)上端铰接,所述支撑杆(46)沿所述牵引架(10)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夹杆(42)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46)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6)与所述牵引架(10)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46)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支撑件(44)为设置在所述限位部(43)上端面的轮排。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臂(70)与所述支撑构体(50)铰接处到所述夹持组件(40)的距离大于到所述连接组件(60)的距离的3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0)还设有拉应力测力计(11),所述拉应力测力计(11)用于测量所述牵引架(10)与轨道运输车之间的拉力。
9.一种轨道运输车牵引机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包括以下步骤:
将牵引架(10)吊装至目标轨道上,使得驱动轮对(20)和支撑轮对(30)架在目标轨道上;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夹持液压缸(45)伸长,使得两夹爪(41)的限位部(43)伸入轨道的轨头和轨底之间;
控制变载液压缸(80)收缩,并且给驱动轮对(20)输入旋转力矩;
在运输车启动后,控制变载液压缸(80)复位;
实时采集拉应力测力计(11)的数据,并将获得的拉应力值与预设值比较,若拉应力值大于预设值,则控制变载液压缸(80)收缩。
CN202211169107.XA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257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9107.XA CN115257826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9107.XA CN115257826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826A CN115257826A (zh) 2022-11-01
CN115257826B true CN115257826B (zh) 2022-12-09

Family

ID=83757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9107.XA Active CN115257826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782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68206A (de) * 1946-05-03 1950-05-15 Toledo Scale Co Lastausgleichsmechanismus für Waagen.
DE1998014U (de) * 1967-08-14 1968-12-05 Deere & Co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anhaengern oder landmaschinen mit einem einen kraftheber aufweisenden ackerschlepper
CN201385786Y (zh) * 2009-04-27 2010-01-20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具有配重装置的牵引装置及无杆飞机牵引器
CN108068837A (zh) * 2016-11-14 2018-05-25 易安迪机车公司 用于动力机车转向架的重量偏移机构
CN212098837U (zh) * 2020-04-15 2020-12-08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一种轨道运输牵引机构及轨道运输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428585A (fr) * 1911-03-31 1911-09-02 Bonaventure Bartolini Dispositif pour augmenter l'adhérence des roues motrices des locomotives
FR1153074A (fr) * 1954-12-10 1958-02-28 Hanomag Ag Procédé et mécanisme de commande pour véhicules automobiles, notamment pour tracteurs avec outils de travail portés ou accouplés
FR1382478A (fr) * 1964-01-31 1964-12-18 Le Gorny I Im Plekhanova Dispositif de traction pour véhicules automoteurs
FR1597898A (zh) * 1968-12-18 1970-06-29
GB2055724A (en) * 1979-08-15 1981-03-11 Gyro Mining Transport Ltd Rail vehicle system
US4318346A (en) * 1979-11-16 1982-03-09 Sessum Charles E Biased traveling crane drive
RU2006453C1 (ru) * 1991-02-15 1994-01-30 Илья Иванович Лаптев Погрузочная машина
US5301615A (en) * 1993-04-19 1994-04-12 Trackmobile, Inc. Railcar moving vehicle having monitored weight transfer process including sensors for sensing transfer of full weight
US6324993B1 (en) * 1999-03-03 2001-12-04 Charles R. Jacob Hydraulic load-shifting device for drawbar
US6786158B2 (en) * 1999-03-03 2004-09-07 Charles Jacob Railcar-moving vehicle with load-shifting device
CN214564448U (zh) * 2021-04-29 2021-11-02 谢成忠 一种用于牵引挂车防滑支撑系统
CN115092199B (zh) * 2022-08-24 2022-11-11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的轨道运输设备及制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68206A (de) * 1946-05-03 1950-05-15 Toledo Scale Co Lastausgleichsmechanismus für Waagen.
DE1998014U (de) * 1967-08-14 1968-12-05 Deere & Co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anhaengern oder landmaschinen mit einem einen kraftheber aufweisenden ackerschlepper
CN201385786Y (zh) * 2009-04-27 2010-01-20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具有配重装置的牵引装置及无杆飞机牵引器
CN108068837A (zh) * 2016-11-14 2018-05-25 易安迪机车公司 用于动力机车转向架的重量偏移机构
CN212098837U (zh) * 2020-04-15 2020-12-08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一种轨道运输牵引机构及轨道运输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826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8078A (en) Road and rail vehicle using rail wheel drive and apparatus
US5016544A (en) Road/rail power unit
US6123029A (en) Intermodal transport system
EA024012B1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е интермодальное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оезда
KR100797200B1 (ko) 레일/도로 조합 수송용 철도 스테이션에서 레일카의 수송 및 비스듬한 하역을 위한 시스템과 이를 이용한 하역 방법
US20160303933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tractive effort of a vehicle
US9649967B2 (en) Vehicle lowering system
US7255047B1 (en) Vehicle carrying rail road car and bridge plate therefor
US6786158B2 (en) Railcar-moving vehicle with load-shifting device
WO1990014978A1 (en) Ramp systems for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highway trailers and railtrucks for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US3399633A (en)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tractor
CN115257826B (zh)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车的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055149A1 (en) Vehicle adapted for different driving modes, and a method of driving such vehicles
US9352678B1 (en) Vehicle lowering system
US6324993B1 (en) Hydraulic load-shifting device for drawbar
JPH0769210A (ja) 鉄道貨車
CN111301446A (zh) 一种旋转式驮背车装卸车的站场设备系统
CN111153228A (zh) 一种平移式驮背车装卸车的站场设备系统
US4865510A (en) Inside loader for road traffic, designed as a semi-trailer for a semi-tractor, especially for transporting plate glass
US4865511A (en) Inside loader for road traffic, designed as a semi-trailer for semi-tractor, especially for transporting plate glass
US4753566A (en) Inside loader for road traffic, designed as a semi-trailer for a semi-tractor, especically for transporting plate glass
CN212022634U (zh) 一种旋转式驮背车装卸车的站场设备系统
US2843276A (en) Syste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truck-trailers and railroad cars
CN211643907U (zh) 一种平移式驮背车装卸车的站场设备系统
CN218085775U (zh) 一种具有可升降鹅颈平台的半挂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